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深圳「四大校」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热衷于考中小学教师?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朋友是猎头,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教育行业。去年她曾给几个国内知名高中的异地分校做过服务,主要招聘的对象就两类,一是资深教师,最好是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甚至能组团队的那种,二是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

但从后来的招聘结果来看,在招聘博士的过程中,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四个学科的招聘最为顺利,次之是地理、历史,之后是语文、政治,而英语的最难。至于原因,这个恐怕已经不需要解释了。

(在评论区中,很多人对英语博士为什么难招聘进行了讨论,我还是说下现实原因吧。英语博士难招聘,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英语学科的博士点本身就比较少,而大多数高校又都需要英语公共课及专业课的教师,因此到大量的高校在招聘英语教师的时候,仍然把学历限定在硕士及以上,博士去高校的难度不算高;

第二,别的专业即便找不到本专业的博士,也可以招临近专业的博士,比如材料学科类的博士担任化学老师问题一般不大,信息与计算科学类的博士担任数学老师也没多大问题,但英语博士就是英语博士,你几乎找不到相近专业的博士来替代,这样一来招聘的难度自然也就高了很多)

所以,就像之前武汉招聘社区工作者,生化环材大四喜齐刷刷的上榜一样。再看到博士进中小学这类标题,先看清楚应聘者的学科背景,比盲目吐槽是不是大材小用要有价值得多。

当然,这也不是说博士的培养机制就没问题,学科培养跟社会需求对接不上,始终是个问题。只是说,单纯拿“博士”来吸引眼球,其实没多大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想很多人也别因此就开骂,觉得博士去中小学就是傻。不管怎么说,博士就算社会阅历一般,但至少脑子还能转的过来。这几年所谓的“博士去中小学”的新闻你用点心去翻一下,会发现这些中小学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外国语中学等等。而与此同时,哪怕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你去翻一下教育局发布的公开招录教师拟录用名单,会发现这里面是很难找到几个博士的身影的。

比如今年广州白云区公布的2021年的拟录用教师公示中,一共185位教师,没有一个博士。本科和硕士的比例大约是6:4。在其他公布了教师毕业院校的名单里,还能看到其中有相当多数量的二本院校本科生。

也许一些不了解上面这些高中的人,不明白这些学校意味着什么。就拿深圳中学来说,其去年的重点本科率是94%。而西工大附中,本科上线率100%,理科一本率98%。

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有允许教工子女直接入学的政策。而上面提到的那些中学,在其所在的城市对应学区的学区房,比普通房子贵几百万是常事,这相当于直接给教师发了几百万的补贴。而在现在学区房政策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工子女入学这个政策的确定性,优势也就显得越来越明显。而那些目前来说本科率只有50%以下的高中,或许偶尔能找到几个愿意去的博士,但所谓“博士争着去中小学”,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虽然知乎上不少人“现在几百个人争一个公务员”的话从来没停下过,但现实是,内蒙、新疆、西藏、云南等很多地方,因为公务员招不到人,多年以前就开始把公务员报考的学历降低到大专。而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大多数媒体最热衷于渲染的也是“某某岗位报录比8000:1”,而那些报考人数仅有个位数甚至于为零的岗位,自然也不会出现在记者的眼中。

从我能看到的新闻来说,只要看到“博士去街道”、“博士去中小学”之类的报道,如果不出意外,几乎所有新闻的发生地,都是一线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城区。如果某天哪个县城的普通高中,也出现了一半博士来抢个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到时候再来吐槽也不迟。


user avatar   lvwuzi8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国家用教科书制造出这么多有文凭的人,然而它只能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于是只好让另一些人无事可做。因此,它只能把饭碗只给先来的,剩下的便全都成了它的敌人。从社会金字塔的最高层到最低层,从最卑贱的小秘书到教授和警察局长,有大量吹嘘文凭的人在围攻各种职位,商人想找到一个代他处理殖民地生意的人难上加难,成千上万的人却在谋求最平庸的官差。只在塞纳一地,就有两万名男女教师失业,他们全都蔑视农田或工场,只想从国家那儿讨生计。被选中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肯定有大量心怀不满的人。他们随时会参与任何革命,不管它的头领是谁,也不管它有什么目标。可以说,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是让人造反的不二法门。

——勒庞《乌合之众》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数理化生科目在博士学位持有人的帮助下,可以构建既具有延展性又具有可学习性的知识体系。

换句话说,当前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割裂状况没有办法通过教育系统革命性的变革进行改善,但是通过在骨干单位建立以博士学位持有人为核心的教师团队有助于部分地改善这个问题。因为大国之间的“竞争性合作”总是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劳动力的素质上限一定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上限。因此不可能继续复制旧的好时代的中庸化办学思路,必然是走精准培养、高效培养的新办学思路。这个时候博士教师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他们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能够理解学界前沿动态,能够将课程标准、学界前沿动态和学生的可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帮助他们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这点苏俄的实践和探索很多了,包括但不限于在在顶级高校加设专门附属中学,或者建立与高校合作关系密切的高级文理中学。总的来说,诸如莫斯科大学附属科学中学这样的院校,院士授课、大教授带习题,随便一个老师都有副博士学位,是存在的,而且在类似定位的学校中比较普及。

2.科研中广泛出现的跨学科需求要求中小学教育超越学科壁垒

这个很好理解,当前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科的,而不是基于宏观知识体系的。有充足的博士教师,才有能力去探索和构建基于宏观知识体系的教学法和教案。

3.大国之间的“高水平竞合”,本质上就是资源利用率开发到极致的过程

如果明确了这个基本性质,那么就很好理解当今中小学教育中的低效率为何不受待见。第一个是课纲内容长期没有增加,但是授课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每年都在提高。这也就意味着从数量上来说有大量的学生本身是学有余力的,只是碍于考纲的限制不得不戴上镣铐起舞,疯狂的提高做题熟练度。

基于学科壁垒的教学法和基于选拔的考试法,非常容易固化学生的观念。必有标答和揣摩出题人意图这种观念荼毒不浅。

为通过选拔性测试而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大国竞合这个层面来看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与其大部分人花费大量时间在通过考试上卷,不如将选拔标准的上限提到非常高。只要考试范围足够大,区分性必然会相当明显。

这两年骨干中学屯博士,其实是在为未来5-8年后教育体制的大补丁进行人力储备。


user avatar   jiang-cai-kao-yan-b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教师这个职业来讲,教书育人是根本,启发性思维我认为博士未必比那些本科和研究生好,教师有多少知识不代表学生能学到多少,所以还是得看教学能力。

搞教育确实要高人才,但是这些博士硕士有多少是专门搞教育的,或者是我偏见了。而且个人认为现在研究生和部分师范类本科生的水平可以任教中学。

一小部分博士进入中学没有问题,反而会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学历高不一定教的好​,但是反过来说,学历低大概率教不好​。但是太多博士去可真的有点浪费了。


user avatar   liya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唱个反调。

高学历人才热衷于中小学老师是利用自己的学历降维打击就业市场。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是福音。

清北名校基本上都是天赋型选手。天赋型选手的意思就是大部分课本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看就会,不用教就懂。他们怎么能理解非天才选手的痛苦?

利益相关。自己孩子的中学老师就是这批名校精英,开口讲课都是这个味的:

这道题很简单,一看就知道答案。我们从答案倒推。。。。。。

等等,下面至少有一半学生一眼看不到答案。但是老师理解吗?顶尖名校数学系本硕连读老师根本不懂你的烦恼在哪里。

而且教师是一个需要高情商的职业。学历高不等于情商高。过于精英很可能无法理解普通人的脑回路。

深圳四大也不是人人天才,这些精英教师是不是适合教育,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Top 2博士卷中学教学生考Top 2,有天坑博士卷天坑教授那味了。


user avatar   tai-yang-zai-dong-bei-she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美国,物理学的博士在谷歌担任高等工程师,研发一系列的高科技产品,在赚取世界的同时还降低了本国科学发展门槛,提高了社会的相对福利。

在中国,物理学的博士在深圳中学担任高中物理老师,教授简单的切线运动,将一堆x二代子女教育的更好,让他们更有力的抢占社会的高等教育资源,拉开了社会的不平等差距。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业编的待遇,学生时代的作息休假。

不香吗??


user avatar   liu-zheng-nan-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深圳中学的入职教师名单来看,语文也有博士,但不多,物理化学则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博士。


深圳中学2020年所有新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及博士(后)占比超过了40%,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生占据了一半的比例。其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名校的毕业生也站一席之地。

这种牛高中教师招聘,论卷的学科排名,大概是:

化学生物>物理数学>英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

新闻中提到的化学生物学科也就是大家说的天坑专业,就业本身就难,能找到比深圳编制教师稳定的、收入高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在杭州某高中,有博士老师的学科也是这两个。

物理数学有竞赛,名校出身带竞赛做项目搞科研写论文能力一般更强。

英语语文大学科,学的人多,竞争稍大,文科选考科目相对好一些,但至少也是名校硕士。

有这样的变化很正常,待遇是很吸引人的,下面这个图还是两年前的待遇,现在只高不低。

还有,以前还有个选择,可以去新x方,学x思,现在这条路也基本堵了。

深圳编制本就是全国编制教师待遇最好的,深圳四大校自然就属于金字塔塔尖,再加生化学科,自然卷到飞起不足为奇。

并非大材小用,能去深圳中学的,就已经算大用了。

一般教学效果和名校学历并不一定成正比,但不可否认,名校高学历毕业,写论文搞科研带竞赛确实强。

高学历不等于擅长教学,有的教学成绩一般,但我也见过很多学霸综合素质很高,能短时间内适应并赶超师范生。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否名校毕业,博士还是本科,教师这行,责任心和个人的学习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学校教师来自名校,本来就是学校本身的金字招牌,能吸引人才就是实力的体现,也是招生的亮点。

高学历名校任教是东部一线城市名校的个别现象,其他城市也没有这么夸张。但学历贬值这种现象正在进行时,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速度发展中。

这正是:

清北老师教高中,

培养学生冲清北,

清北毕业回母校,

继续培养冲清北。

可谓一种循环了。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一个工作能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且不限于)时:

  1. 年收入稳稳30个W以上,属于该地区工薪阶层的前5%乃至1%。
  2. 每年有两个长达一至两个月的超长假期。
  3. 该职业在相亲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在找对象时好处多多。
  4. 对于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具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份工作不会供不应求导致准入门槛逐步提高。

至于“博士当中小学老师是资源浪费”,“博士的讲课能力不一定就比师范生好”的说法,我觉得可能仍然是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念导致的言论。按照儒家传统的“学以致用”和“修齐治平”的理念,我们会认为一个人的学识应该在其实践上有充分的体现,而随着一个人的学习时间的增长,根据其学识水平会有不同等级的实践任务在等着他。换句话说,学多少东西,就会需要承担相应的实践义务,而对于这种伦理规则的违背则是不合理的

批判理论的一代目霍克海默对于这种思维方式有一个称呼叫做“客观理性”(Objective reason)即认为人的行为需要满足和适应某种客观的理性规则,从而达到“至善”。而在职业选择上,这种客观理性往往会有某种“天职观”,即认为你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客观上就应该从事某种职业。不仅仅是中国的儒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都或多或少代表着这么一种思想倾向。可以说,“客观理性”在前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中一直是起支配作用的。

但是,作为已经经过启蒙和去魅了的现代社会,人们不会在笃信所谓的客观理性,也不会将符合客观理性看作是人生唯一的道路。取而代之的是“主观理性”(subjective reason),即从个人的主观实际需求出发,做能够实现自己主观愿望的行动才是合理的。具体到职业选择上说,主观理性会认为人拥有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的自由。你想保家卫国就可以去参军,想成就中国制造就可以投身实业,而如果想要一年拿三十万加寒暑假那就去深圳当老师。不同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一律平等。

因此,博士当中小学老师的问题,如果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上讲,确实可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它意味着对于博士的“天职”和“应该做的事情”的背离。但是站在主观理性的角度来讲,只要是自愿的选择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浪费”,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的博士学位能够帮助他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这反而是一种作为实现目的的必要手段的合理性。

而如果我们格局打开的话,就可以看到:在目前这个问题讨论的激烈性的背后,是前现代的客观理性和现代社会的主观理性之间的交锋。它恰恰反映的是我们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冲突过程。而假如我们的现代化进程顺利的话,那么这必将是一个主观理性战胜客观理性的过程。未来,博士前往发达地区当中小学老师便不会是一个新闻。




     

相关话题

  电子游戏在毒害年轻一代吗? 
  如何评价「周口女孩被冒名上大学,顶替者花 5000 元买指标」事件? 
  怎样看待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的存在? 
  你见过的最强考试题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在江西考大学这么难? 
  男友表示硕士毕业后想要出国读博,然后回国进大学当老师,要异国4年左右,我该怎么办? 
  为什么西方学术界及社会只承认中国有3000年最多3800年文明史? 
  怎样看待江西高中生刘文展举报事件? 
  大家怎么看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如何评价微博上的「数学滚出高考」这一话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现在的公吹现象?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老老实实干活的人,总落不到好,反而是溜须拍马油嘴滑舌不干活的人更容易受领导的器重,还提拔了呢?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