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经济学博士怎样开始自己的研究? 第1页

  

user avatar   xuehe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个人观察,根据产生研究想法的思考起点的根本性不同,可以把构思经济学研究课题的思路分为三类:

第一类

先看看有什么可得的数据,身边有什么自然实验,根据这些数据里有的变量,然后想想什么变量和什么变量之间可以识别出比较干净的因果关系,最后一步回到文献和现实世界中来,思考知道了这个因果关系之后有什么意义,即文章的introduction要怎么写。

又或者,做理论的注意到,某篇发在AER上的文章,尽管发在了AER,却只考虑了两个参与者、两个type、两个行动、时间只有两期的情形,然后想怎样可以把原文的结论推广到N个参与者、每个人的私人信息取自某个各不相同的紧集、行动空间为连续区间的情况。又或者,看看哪一个假设组合之前的人没做过,把它做一做,看看从技术难度上说是不是trivial,最后想想现实中有什么例子对应这个假设组合。

又或者,做实验经济学的,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些现有实验的基础上,看看有哪些变型实验或对照组设计在文献里还没有人做过的,在没有人做过的里面,看看哪个类似的设计用在别的实验模板上被发过在不错的杂志上,就选它来做。

第二类

First, they have developed a sense of what good research questions are (I describe in the end my personal views about “good research questions”).

Based on that sense, they try to come up with many questions, among which they identify the ones that are both doable and likely to change the way in which people used to think about the issues many economists care about.

After they think they have obtained a good and doable research question, they start to do some google scholar and read surveys to see what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nd what the existing answers are.

Only in the final step, after they have convinced themselves that they have a good chance to provide a new answer to a question that many people care about, do they start to build models and explore alternative assumptions, check up available datasets, or think about experimental designs.

第三类

Thomas Schelling,

“I think most of my ideas arose from observing behaviors that spiked my curiosity. When those examples show up in the book a reader is likely to think I already had the idea and the example is just an illustration; often the example generated the idea. I illustrate coordination by the example of traffic lights; actually, traffic lights helped me understand coordination.”

(Micro motives and macro behavior)

Matthew Jackson,

“ …they should really follow their nose in the sense of really doing things that they're passionate about … What the market wants or what people are looking for is very difficult to put your finger on … Trying to produce research that you think other people are going to be interested in often is a dangerous road to go down … Instead really working on the questions that you find fascinating … It is the best way to finding original and interesting research …

“… One of my idols Ken Arrow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curious people I've ever met… [He’s] just asking questions all the time about everything … Just being curious your whole lifetime about why is this true, why is that true. … Questioning everything and then following up on the questions that you don't get good answers to…is probably one of the best ways…”

[Research Directions: Networks and their Roles in Economics - YouTube]
(youtube.com/watch?)

Robert Shiller,

“Young people often underestimate the tolerance of older people like me in the profession, tolerance toward experimental ideas. They also underestimate how much people of my age are bored by people who just do the same thing that we’ve been doing.

“Young people often make the mistake of just imitating, thinking …` I’ll make some mathematical model that’s in the current fashion’. It’s OK to do mathematics but it should always be because of a real purpose. … Maybe it’s worth looking at theories that were popular a half-century ago, instead of just staying up on what the frontier seems to be right now. “

视频:八位诺贝尔奖得主给年轻经济学家的建议

Robert Sugden,

“I believe that I am making reasonably good use of my talent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world. I have no fellow-feeling with those economic theorists who, off the record at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admit that they are only playing a game with other theorists. If their models are not intended seriously, I want to say (and do say when I feel sufficiently combative), why do they expect me to spend my time listening to their expositions? Count me out of the game. … model-building in economics has serious intent only if it is ultimately directed towards telling us something about the real world. ”

(Credible worlds: the status of theoretical models in economics)

个人浅见,一个“好的经济学问题”应该是这样的:

A good economic research question (relative to you) is one that satisfies:

1. it has substantial real-world relevance. For someone who does applied theory, this means she can easily find many real-world counterparts of her model. Also, it is (ultimately) about the issues all economists care about: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institutions; inequality and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gender differences, discrimination, majority vs minority, social mobility…). It could have substantive policy implications.

2. your attempt to the question is likely to change the way in which people used to think about relevant issues. This means you have a clear mind about what makes your approach unique and novel compared to the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ers. You have a clear idea about what standard models a “representative” economist would use to think about this issue and what answers these models provide. If you still think you have good reasons to suspect that the existing answers are problematic and you could provide a better one, then it is likely that you've got a good question.

3. you can do it. Given the knowledge, skill sets, funding and time constraints you have, you (together with your co-authors) have a high chance to achieve reasonable advances on this question.

最后分享个彩蛋

[Ph.D. Thesis Research: Where do I Start? by Don Davis](columbia.edu/~drd28/The)


user avatar   edwin_hao_qing_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年前就看到师兄

@司马懿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回答得很好了。那时候自己刚刚找到工作,忙着答辩并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样的问题。今天又看到这个问题出现在了自己的知乎首页,也认真拜读了其他几个高赞的回答,这边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经济学博士如何开始自己的研究这几乎一个贯穿博士生涯,甚至可以影响到之后学术生涯的问题。比如说许多人都提到了想research idea这样的问题,要知道一篇文章想法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篇文章能有多吸引人,也决定了一个经济学博士对于经济问题的品味。对于我而言,我觉得一个人research想法的高度就好像一个人对于穿衣的品味一样,有些时候是玄之又玄的事情。如果把对于research的想法比作穿衣服的品味,那么你有多少技术则是衣服的价格。很多时候贵的衣服易求(许多人执迷于经济学中的各种数学技巧,觉得好的文章就是技术上难过别人。实际上如果你有好的想法,你总能找到技术上过关愿意和你合作的人,而经济学也并非比拼技术的学科,我见过许多技术上做得天花乱坠但却难得发表的例子。),但是好的衣品却是万里挑一。诚然如果你有特别特别好的技术,你或许也能把文章卖到特别好的地方,就好像奢侈品只要够贵,再难看的都有人愿意买一样。但是掌握这样技术的人,却一般都是万里挑一人了。有时候其实更难得的反而是,你把一件100多块钱的淘宝货穿出来国际大牌的感觉…… 这里如何把淘宝货穿出大牌的感觉,实际上就取决于你的idea和research的品味了。

当然拥有好的idea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不同学校的人来说,因为发表的定位也不一样,所以也很难说什么样的idea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好的”idea。我觉得这个时候导师的指导会显得特别重要。很多时候经济学真的是什么样的导师带出什么样子的学生,导师的research偏好和品味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research的偏好和品味。比如说我导师是一个喜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人,经常两三年会换一个research topic来做,这样也间接导致了我的兴趣也会变得相对比较发散,这方面会做做,那方面也会做做。这有时候是好的事情,比如说会让你有更发散的思维,对于各种现象都会比较敏锐,各个方面的literature基本上都会有所涉猎。但另一方面也有坏处,主要是多嚼不烂,有时候精力过于分散之后会比一般人花出成倍的事件在各种感兴趣的事情上。

当然这有一些扯远了,回到之前的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如果是top 100学校的学生,我会建议在phd开始的阶段只看Top 5和field top的paper (如果学校不在前100可以 journal的level自行往下顺延)。这在一开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发在比较好的journal的paper许多都会显得晦涩难懂,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journal帮助你自然选择了你应该拥有的好品味。这就好像你一开始看时装大秀,可能你一开始也不太明白到底时尚是什么,可是看多了久而久之便变得气自华了。做research 读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总是说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的道理(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然后可能是实际操作,博士期间学会自律学会调节心情,懂得接受失败,养成正确对待学术的精神这些都是可以在博士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慢慢培养起来的品质。好的学术精神,自律的人格和品性也会帮助你在学术的道路上可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兴趣,积极参加seminar,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学习别人的想法,并且与自己的想法相互应证。做好笔记,记录自己平时生活中想法的点滴,多去和导师讨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可以做的事情有许多许多…… 许多人觉得开始研究就是找一个问题开始死做,一直做到牢底坐穿。这其实是比较偏激的想法。读博士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combination,兴趣,想法,精神,实践,各方面的化学综合反映造就了你最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者。许多道理其实我在读博士的时候也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感受,也是后来反思过往的时候才略有心得……

最后我觉得要注意的是培养兴趣,我把这个放在最后其实恰恰是因为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

@司马懿

私下和我聊天的时候常说能感受到我对经济学的热爱,其实我和师兄许多时候相互交流的时候我也能常常感受到聊到有趣问题的时候,他体现出的真正热爱以及兴致勃勃。这种本能的反应无法伪装,而且出现在我身边许多优秀的学者身上。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被人说觉得nerd的道理,选定一个方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你不能把这个问题变成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真正地用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去感受问题本身的话,实际上你是很难相比普通的人有新的发现从而做出marginal contribution的。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我硕士的时候在法国央行实习的时候,同事的一篇文章被econometrica RR了,在和我说起他的文章的时候他说他最初想到这个idea的时候无非是看到别人打球的时候,有些人喜欢把球往墙上扔,扔的力气越大,反弹回来的球速实际上也会越快。他那个时候突然想到宏观经济的时候许多现象也不正是如此么?因此有了这样的一篇paper。其实许多paper的idea都是来自于生活,只有真正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做所得学术的人,才更容易得到生活的馈赠和启发,写出有意思的文章。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可能对于真正的学术天才来说,只是泯然众人矣罢了……



user avatar   sij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体有这么几个途径:

1、问导师要个题目动手开始做

2、找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并且觉着可以走下去的,从replicate开始

3、自己想idea

不管那种途径,读文献都是最基础的,不可能在没有读过之前文献的情况下把文章做出来,这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的根器不同,开始做研究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思路比较活跃,看一篇文献能想出5个idea;有的人思路虽然没有那么活跃,但是基本功特别扎实;有的人动手能力特别强,给一个问题很快就能动手解决出来。

所以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从对自己最简单的开始,思路活跃的,不妨把自己的idea尽快实现个大概,再找导师讨论看看有没有继续的可能性;基本功扎实但是没有idea的,不妨问导师要个idea自己独立去做;动手能力特别强的,不妨找一篇自己喜欢的论文replicate出来,动手过程中可能有新的idea。

什么?没有idea、基本功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怎么办?那还不赶快读教科书读paper?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我觉得题主可能已经选好题目了吧?

不论如何,我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大体来说,路径之前的答案也有指出过,不外乎:

  1. 从文献里面找idea
  2. 找导师要idea
  3. 从新闻时政里面提炼idea

首先我建议尽量避免2。可能这个观点是受我自己以前的导师的影响比较深。读博士,如果没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致方向,那么为什么要读呢?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和导师讨论,然后经过导师指点之后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是大方向还是应该以自己有兴趣为主。

对于1和3来说,因为如果是做纯理论的,写的文章接近应用数学系论文的,基本上是1了,在这里不多说。做应用理论和实证,1和3均可,我自己一直是采用方式3的。就简单说说自己的心得:

  • 从新闻时政提炼idea不代表不看文献了,因为如果不看文献,看多少新闻和时政都只能人云亦云,很难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idea。相反,我每周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来浏览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献,当然在这个阶段,只看文献的经济学直觉和讲述的故事和权衡以及人家是怎么建模的,看完setting为止,不看具体计算。这个主要是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建模能力。
  • 有了建模能力,当你看到有趣的新闻和时政的时候,你就可以在脑海里面建模了。什么是有趣的新闻和时政呢?事物反常则为妖,就是别人一看“咦?” 然后给别人解释完之后“哇!”的新闻。当然这个解释的工作,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的。

建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找出来核心的权衡(trade-off)。

比如我随便举一个例子:Google注资Mozilla。我们都知道Google有自己的Chrome,为什么Google还要注资Mozilla呢?这不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么?商业公司注资一个非盈利的,开源的竞争对手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建模怎么建呢?有人喜欢chrome,有人喜欢mozilla,那这个可能就是一个霍特林模型,那么为什么chrome会去资助自己的竞争对手呢?这样对google能有什么好处呢?显然这是经典的霍特林模型无法解释的,那这个时候就要引入其他的概念,比如网络效应。Google注资mozilla,意味着两家可以更和谐的商量互联网浏览器的网络标准,孤立微软。这样的话,对google毫无疑问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统一的标准在浏览器用户之间产生了网络效应,提高了用户的效用。如果用户的效用提高了,google则可以通过广告等方式在用户身上赚更多的钱了。但是google注资mozila也是有代价的,因为这相当于间接的提高了mozilla firefox的质量,从而直接使用chrome的人变少了。那么这个时候Google的权衡就出来了,投资mozilla会让自己从chrome的现存用户身上赚更多的钱,但是却可能让自己损失一部分的用户,到底什么时候google应该投资,什么时候google不应该投资呢?这个时候问题就已经有点模型化和抽象化了,简化成两个机构竞争,一个商业公司,一个开源公司,为什么商业公司会投资支持自己的开源对手呢?这里就看出来从新闻找idea的好处了,当你从新闻里面提炼出了模型,这个新闻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例子可以写在introduction里面。

找出了核心的权衡,就需要把参数一个一个假设出来,比如网络效应的强度等等,然后列式子,计算,提proposition。在计算中可能又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但是一篇文章的最基本框架就这么出来了。

  • 基本框架出来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工作,我称之为“hooking process”。就是要和现有的文献挂钩。如果这个失败了,那么说明要么这个框架没有趣,要么这个问题不重要,总之这个东西就要放一边了。因为我们写文章就是要发表的,不是自己写着玩的。因为这个想法是看新闻建模建出来的,如何向同行说明自己的研究有价值呢?这个时候需要有针对性的看文献,比如网络效应的文献,比如产业标准化的文献等等,然后把自己的工作在这些文献中定一个位,发展了XX的框架,和XX的有什么不同,和XX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XX没有考虑到什么我考虑到了…… 这一点我是非英语母语的人,这个hooking process最强的还是英美的土著大牛们,那真的是一枝笔能够把死人也说活了,明明看起来很直观,不算惊艳的模型,他们一写一比较,马上就觉得重要性上来了——这也是经济学文章残存的人文的一面——除非是那种非常硬核的,打着经济学名义的应用数学论文,绝大部分的经济学论文在简介和文献回顾这两章的功力,可以让你的最终发表上下一个档次——同一个想法,同一个模型,如果简介和文献回顾让大牛们去写,去宣传,可能就发了《美国经济评论》了,让一个博士生去写去宣传,可能发一个《兰德经济学报》都还困难。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多写多看多实践。

  •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面,建模的过程很顺利,没有参照文献就独立的建出来了。有时候发现建不出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也不建议马上去找文献,因为这个时候一看文献,自己的思路就被限制住了,仿佛文献说的就是唯一的思路。这个时候我建议放一放,过一周再看这个idea,如果自己还是搞不定,那么再去文献中找方法。因为如果是完全自己建出来的,然后根据文献去打磨自己的模型,几乎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原生性的贡献的,但是如果很早就参照了文献,很容易让自己的论文变成一个别人模型的练习,丧失了原创性就得不偿失了。

-------------------

一点感言,看到有人说抱着经世济民的心态学经济学,后来很失望,发现圈内都是在琢磨怎么发文章,没有人想怎么和现实结合。这个问题呢,我的观点是,经济学这个学科,从数学到实践是一条生态环,那些挂着经济学家名义的数学家做纯理论,然后应用理论经济学家把这些纯理论细化到各种情形,然后实证经济学家用统计来验证理论,启发思考。有时候证明,有时候证伪。证明了当然好,证伪了之后,应用经济学家会开发新的模型,如果这个新模型足够的主要,那么足以惊动纯理论的经济学家去思考如何在现有的体系进行扩展让新的模型成为一个特例。在这个环里面,最接地气的是做实证的,但是即便如此,实证经济学家做的依然和工业实践差别很大,那些业界的研究者会去读实证经济学家的文章,然后再去用来(如果能够的话)去指导实践。

每个环节的人做自己环节的人该做的事情,比如我是做应用理论的,我看到感兴趣的现象,就会时不时的抛出一个数理模型,来解释这个现象,并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商业的建议;至于我抛出来的模型的计量和可重复性验证,如果这个模型足够的重要,是会有实证经济学家去验证的。

整个人类的知识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渐发展的,要容许试错,容许脑洞。很多经济学文章,哪怕是在《美国经济评论》上,都看上去很脑洞,经常会让人觉得有一种“人们怎么可能想的这么复杂!”的感觉,但是这些文章背后,其实未必就没有真理的光芒,只是他们在强调一个方面的事实,让人乍一看之下有点难以接受罢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人类学家项飙关于「内卷背后,可能指的是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成为生活导向」的观点? 
  穷人是不是做任何事都想着省钱? 
  社科院报告:中国居民人均财富36万元,你达标了吗? 
  如何评价索罗斯? 
  经济和金融有什么区别,请说的通俗易懂点? 
  有必要读历史学博士吗? 
  中国是否会面临日本式房地产泡沫? 
  井底之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知识? 
  如何看待我国 2020 年研究生在学人数预计突破 300 万? 
  为什么懂经济学却看不懂经济? 

前一个讨论
将英语降为副科,物理、历史升为主科会怎样?
下一个讨论
清朝要怎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领土?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