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李世民跟杨坚哪一个更厉害?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对李世民的了解有限,新旧唐书都没看过他本纪,所以对于他只知道一些常识而已。

不过我比较了解杨坚这个人,在我看来杨坚作为君王放在魏晋南北朝里面都进不了前十,那应该还是不如李世民的。

分为几点说吧:

一、制度建设方面

我看有的回答说李世民在这方面是站在杨坚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杨坚本身就是那个站在巨人肩膀的人。

在制度方面,杨坚基本上沿袭北齐或者北周的制度,所以说杨坚是在前人的基础下进行改良而非开创。

三省六部制,六部前身是北周的六官(当然,还可以再往前追朔,如诸曹),而三省没有一个是杨坚创立的。

而府兵制、均田制、《开皇律》、勋官制度、四考受代制度、官阶制度,宿卫制度等,都是在继承北齐或者北周。

当然,改良制度本身也是功绩,杨坚这点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杨坚并非对所有的制度都是改良,比如隋朝的科举制就是历史的倒退。

北朝和南朝都已经让学子们投牒自进并要进行考试了。

期间梁武帝还强调,考试对象没有限制,即使是寒门也能参与考试。

【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而要参加隋朝的考核,还必须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那不就成了士族当官的工具?这难道不是倒行施逆?

【开皇十八年,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脩谨、清平幹济二科举人。"】

【文武有职事者,五品已上,宜依令十科举人。】

而隋朝科举制的这些方面,后来被唐朝给矫正了过来。

二、对待百姓方面

在我的认知中,李世民算是比较关心百姓的,而杨坚说他是暴君,好像也没毛病。

杨坚在民生方面,虽然也有兴修水利、减免租调这些封建统治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的寻常操作,但仅靠这些显然不足以说明杨坚爱惜百姓。

在这方面李世民也曾经说过杨坚饥荒时期,粮仓里面有粮,但杨坚就是不拿来赈灾。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不过毕竟是李世民说的,信不信各位自行判断,我来说说和李世民没关系的一些暴行。

1、修仁寿宫,导致大量百姓死亡

【丙午,诏营仁寿宫于岐州之北,使杨素监之。素奏前莱州刺史宇文恺检校将作大匠,记室封德彝为土木监。于是夷山堙谷以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役使严急,丁夫多死,疲屯颠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

【后起仁寿宫,颓山堙谷,丁匠死者太半。】


而且这故事还没完

【仁寿宫成。丁亥,上幸仁寿宫。时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杨素悉焚除之。上闻之,不悦。及至,见制度壮丽,大怒曰:"杨素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素闻之,惶恐,虑获谴,以告封德彝。曰:"公勿忧,俟皇后至,必有恩诏。"明日,上果召素入对,独孤后劳之曰:"公知吾夫妇老,无以自娱,盛饰此宫,岂非忠孝!"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而且日后杨坚依旧宠信杨素,可见杨坚不仅不体恤百姓,而且还很虚伪。

2、平定尉迟迥时,杨坚军杀害围观百姓,并且战后坑杀尉迟迥余党数万人,继而又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尉迟迥的部众全部斩杀

【迥背城结阵,与官军大战,官军不利。时邺城士女观战者数万人,忻与高颎、李询等谋曰:"事急矣,当以权道破之。"于是击所观者,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

【周大象二年,尉迟迥败于相州,坑其党与数万人于游豫园】

【勤、惇等东走,并追获之。余众,月余皆斩之】

【迥穷迫自杀。兵士在小城中者,尽坑于游豫园。诸有未服,皆随机讨之。】

对于宇文忻的表现,杨坚表示非常满意。

高祖顾谓忻曰:“尉迥倾山东之众,运百万之师,公举无遗策,战无全阵,诚天下之英杰也。”进封英国公,增邑三千户。自是以后,每参帷幄,出入卧内,禅代之际,忻有力焉。后拜右领军大将军,恩顾弥重。

而且在隋朝建国后,杨坚突然想起这事,于是就对大家说道
“此段一诛 ,深有枉滥。贼止尉迟迥,余并被躯,当时恻隐,咸知此事,国初机候,不获纵之。可于游豫园南葛蒌山上立大慈寺,六时礼拜加一拜为园中枉死者。”

也就是说,杨坚表示:“当年那次屠杀,许多人都是冤枉的啊。贼人只有尉迟迥,其他人都是被迫的。我当时就很悲痛,现在又得知此事,如今开国正是好时机,不能错过。可以在游豫园修建大慈寺 ,来为那些园中冤死的人祈祷。”

真是又当又立。

3、隋军报复吐谷浑时,也进行了无差别的屠杀

【吐谷浑复寇边,西方多被其害,命子干讨之。驰驿至河西,发五州兵,入掠其国,杀男女万馀口,二旬而还。】

4、杨坚给江南百姓洗脑,百姓难以忍受便揭竿而起,于是杨坚下诏屠杀江南百姓

杨坚平定天下后,让曾经南陈地区的百姓必须学五教,所谓五教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杨坚把曾经南陈地区的州牧都换人,而新上任州牧的主要工作就是逼着江南百姓学五教。

当然,杨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进行愚民政策,学其他不好,学五教才好,这样你们就不会造反了。

但事与愿违,天天强迫学五教,反到让百姓心生怨恨。

就在这时杨坚派苏威去【持节巡抚江南,得以便宜从事】,而苏威【加以烦鄙之辞,百姓嗟怨】,于是苏威前脚刚回朝廷,南陈旧土就爆发了大规模起义。

史载【时江南州县又论言欲徙之入关,远近惊骇。饶州吴世华起兵为乱,生脔县令,啖其肉。于是旧陈率土毕反,执长吏,抽其肠而杀之,曰:“更使侬诵五教邪!”】

于是杨坚马上开始甩锅苏威,“责以政急”。但说句实话,苏威就算有责任,但怕是背不了这么大的锅。

比如把江南“牧人者尽改变之”,苏威能做到这种事?更何况杨坚出了名的“每事皆自决断”,能容得下苏威这么干?怕不是直接在朝廷上把苏威打死了,

杨坚甩锅苏威后,显然心情依旧不愉快,于是就给率军征伐的杨素下了一个命令:

【帝命平定日,男子悉斩,女妇赏征人,在阵免者从贱。】

前面两句好理解,后面从贱,就是指当奴隶。而我们前面说了,这次起义的范围是整个南陈旧土,所以杨坚这个命令适用范围也很广。

而杨坚委任的人选,也是颇为用心。杨素非常适合执行这个命令,毕竟他“既擅权宠,作威作福,将领之处,杀戮无道。”

于是【开皇十一年,江南叛反,王师临吊,乃拒官军,羽檄竞驰兵声逾盛。时元帅杨素,整阵南驱,寻便瓦散,俘虏诛剪三十余万。】

5、晚年严刑峻法

帝以盗贼繁多,命盗一钱以上皆弃市,或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于是行旅皆晏起早宿,天下懔懔。有数人劫执事而谓之曰:"吾岂求财者邪!但为枉人来耳。而为我奏至尊:自古以来,体国立法,未有盗一钱而死者也。而不为我以闻,吾更来,而属无类矣!"帝闻之,为停此法。

虽然偷一文钱就要被处死的酷法,事后被停止了,但杨坚能让这种法律实行一段时间就算奇葩了,而且类似的如“是后盗边粮者,一升已上皆死,家口没官。”的酷法,依然存在。

杨坚还为加强地方领导权威,下诏表示让各地长官惩处下属时,可以不按法律办事。于是地方官吏以“以残暴为干能,以守法为懦弱。”

【帝以所在属官不敬惮其上,事难克举,三月,丙辰,诏"诸司论属官罪,有律轻情重者,听于律外斟酌决杖。"于是上下相驱,迭行捶楚,以残暴为干能,以守法为懦弱。】

杨坚用法严酷,每当自己不开心了,就要杀人。被杨坚故意定重罪杀害的人,不可胜数。

而杨坚又信赖奸臣杨素,导致刑场上高呼冤枉的人比比皆是。

候帝所不快,则案以重抵,无殊罪而死者,不可胜原。远又能附杨素,每于途中接候,而以囚名白之,皆随素所为轻重。其临终赴市者,莫不途中呼枉,仰天而哭。


6、在均田制执行上,杨坚做的不算好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而杨坚虽然继承了前朝的均田制,但实行起来效果却不算好。换句话来说,隋朝给农民授田才二十亩,要是老小的授田就更加稀少了。

【时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议者咸欲徙就宽乡。其年冬,帝命诸州考使议之。又令尚书以其事策问四方贡士,竟无长算。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小又少焉。

杨坚时期的授田工作既不如贞观时期,也不如北魏末年。

对于考证过程感兴趣,可以看我这个回答:

西魏北周均田制有什么特点? - 李梦阳转世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642

7、杨坚让儿子们铸钱,导致货币一度混乱

【十年,诏晋王广听于扬州立五炉铸钱。其后奸狡稍渐磨鑢钱郭,取铜私铸,又杂以锡钱。递相放效,钱遂轻薄。乃下恶钱之禁。京师及诸州邸肆之上,皆令立榜,置样为准。不中样者,不入于市。十八年,诏汉王谅听于并州立五炉铸钱。是时江南人间钱少,晋王广又听于鄂州白纻山有铜筼处,锢铜铸钱。于是诏听置十炉铸钱。又诏蜀王秀听于益州立五炉铸钱。是时钱益滥恶,乃令有司,括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而京师以恶钱贸易,为吏所执,有死者。数年之间,私铸颇息。】

货币问题,其实是中国封建王朝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我不懂的是杨坚让杨广铸钱,已经出现了问题,却还让杨谅和杨秀铸钱,这是什么操作?迷惑啊。

难道杨坚就是为了让三个儿子刷钱玩,才故意这么做的吗?实在是莫名其妙。

8、关中闹饥荒时,杨坚却在专注于东游泰山。

前面说了李世民表示杨坚开皇十四年宁愿看百姓饿死,也不放粮。

李世民的话,各位自行判断。我就顺便补充一句,关中大旱后,杨坚便从长安出发去洛阳,对外宣称是为了带领百姓去洛阳就食。

但是实际上杨坚一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去泰山,就在饥荒爆发后,隋朝君臣在朝堂上还在商议封禅事宜。

并且杨坚在这期间还在邙山举办酒宴,甚是欢乐。

【陈叔宝从帝登邙山,侍饮,赋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并表请封禅。帝优诏答之。它日,复侍宴】

于是沿途百姓纷纷逃难、饿死,而杨坚率领百官一路向东,在邙山欢宴,继而祭祀泰山,画美不敢看。而且我好奇这一路上杨坚和百官的开销,是怎么解决的。

【晋王广帅百官抗表,固请封禅。帝令牛弘等创定仪注,既成,帝视之,曰:"兹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巡,因致祭泰山耳。"十二月,乙未,车驾东巡。】

【开皇十四年,群臣请封禅。高祖不纳。晋王广又率百官抗表固请,帝命有司草仪注。于是牛弘、辛彦之、 许善心、姚察、虞世基等创定其礼,奏之。帝逡巡其事,曰:“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狩,因拜岱山耳。”十五年春,行幸兗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又壝外为柴坛,饰神庙,展宫县于庭。为埋坎二,于南门外。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辂,备法驾而行。礼毕,遂诣青帝坛而祭焉。】

9,通过修改度量衡,加重剥削

以前西魏北周的是丰年每户(床)交5石,寻常的时候那就交一半(2.5石),如果遇到灾年凶年那就交十分之一(0.5石)。

而隔壁北齐那边无论收成是好是坏,统一交2.5石就可以了。

后来杨坚专政的时候(还没篡位),表示要下调税率,于是改成了无论收成是好是坏,统一收3石。

虽然比北齐高了一些,但相对于北周收5石确实低了一些。

但是等杨坚称帝了,他就去改度量衡。

在东西魏对抗的时候,当时用的量器是以古斗(王莽那时候的)两升作为一升,可以理解为当时的一升等于王莽时的两升。

而杨坚改成了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也就是说开皇时的一升等于王莽时的三升。

妙啊~~杨坚略施小计,就不用像西魏北周一样凶年给百姓减免租调,而且统一收税收的比北齐还多。

然后杨坚听到相关官员汇报工作时还表示:“奇怪,我明明如此薄赋,为什么我的府库会装不下财物了?不行,我要藏富于民!来,今年给河北、河东百姓减税降税。”

与此同时杨坚开始修新的府库。

另外关于杨坚剥削百姓的其他政策详情,可以看我的这个回答:

zhihu.com/question/2126


三、对待大臣方面,杨坚也十分刻薄

正所谓:“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敌”。

1、杀害宇文忻

如为隋文帝平尉迟迥的宇文忻,他深受杨坚猜忌,于是杨坚就将其免官了。宇文忻为隋文帝立下大功却被无端免官,自然心生不满,于是被梁士彦拉拢,有了谋反之心,然事泄被杀。

忻既佐命功臣,频经将领,有威名于当世。上由是微忌焉,以谴去官。忻与梁士彦昵狎,数相往来,士彦时亦怨望,阴图不轨。忻谓士彦曰:"帝王岂有常乎?相扶即是。公于蒲州起事,我必从征。两阵相当,然后连结,天下可图也。"谋泄伏诛,年六十四,家口籍没。


2、杀害史万岁

奋勇抗击突厥的史万岁,他为和突厥浴血奋战的将士鸣冤,结果杨坚听信了杨素的谗言,直接把史万岁打死在朝堂之上!史万岁最后一句遗言竟是“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

【时所将士在朝堂称冤者数百人,万岁谓之曰:"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事当决矣。"既见上,言"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词气愤厉。上大怒,令左右杀之。既而追之,不及,因下诏陈其罪状,天下共冤惜之。】

事后杨坚有所后悔,但人都打死了,便给史万岁罗织罪名,但这这种把戏骗不了世人,所以天下都冤惜史万岁。

3、杀害王谊、元谐

王谊原为北周大臣,后来为杨坚篡周建隋有功,一开始杨坚还对他“顾遇弥厚”,但是因为王谊之前是北周大臣以及和隋朝新贵矛盾的缘故,杨坚对他逐渐疏远起来。王谊对此有所怨恨。不久就有人举报王谊谋反,但是调查人员却查不到实际证据,这事就先暂时告一段落。但对此王谊更加不满,于是就常常发牢骚。

后来群臣再次上奏王谊谋反,但同样没拿出确实证据。但这次杨坚悲伤的对王谊说道:“朕与公旧为同学,甚相怜愍,将奈国法何?”

杨坚说的好听,但是却拿不出他这个同学谋反的确凿证据,只是说:“此而赦之,将或为乱”(如果赦免了他,他将来或许会谋反)

原来这就是隋朝的“国法”。

并且杨坚还派人跟王谊说:“时命如此,将若之何!”(这是你的命啊,我也没办法!)

历史上皇帝因为臣子发牢骚而下杀手也是有不少,但像杨坚这样虚伪的可真是罕见。

除了王谊,还有元谐也是杨坚年轻时期的旧友,曾经“少与隋高祖同受业于国子学,甚相友爱。”但元谐为人耿直,和身边人处理不好关系,再加上和王谊一样,虽然有功于国,但得不到重用,于是就发牢骚,然后便被杨坚杀了。

4、疏远李德林并将其贬官

李德林在杨坚篡周建隋时支持杨坚,属于开国功臣。但后来因为李德林劝说杨坚不杀尽杀宇文家,被杨坚所疏远。

初,将受禅,虞庆则劝高祖尽灭宇文氏,高颎、杨惠亦依违从之。唯德林固争,以为不可。高祖作色怒云:“君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于是遂尽诛之。自是品位不加,出于高、虞之下,唯依班例授上仪同,

这还没完,后来杨坚打算把响应尉迟迥起义的王谦房产赏赐给李德林,但是公文发出去之后,杨坚又反悔了。于是杨坚对李德林说:“我老婆想要把那块地给她舅舅,你就不要争了,自己再重新选个地吧,如果没有满意的,我帮你造一栋。”

于是李德林就选了高阿那肱的房产,但后来杨坚到晋阳时,有人起诉说高阿那肱的房产是夺取民间土地,继而建立而成。于是杨坚听了苏威的话,认为李德林当初欺骗了他,于是便没收了房产,还要“追脏”。李德林不服,表示要核对当年的相关文件,还说当初是皇上你让我随意选的啊!但是杨坚非但不听,反而更讨厌李德林。

【初,大象末,高祖以逆人王谦宅赐之,文书已出,至地官府,忽复改赐崔谦。上语德林曰:“夫人欲得,将与其舅。于公无形迹,不须争之,可自选一好宅。若不称意,当为营造,并觅庄店作替。”德林乃奏取逆人高阿那肱卫国县市店八十塸为王谦宅替。九年,车驾幸晋阳,店人上表诉称:“地是民物,高氏强夺,于内造舍。”上命有司料还价直。遇追苏威自长安至,奏云:“高阿那肱是乱世宰相,以谄媚得幸,枉取民地,造店赁之。德林诬誷,妄奏自入。”李圆通、冯世基等又进云:“此店收利如食千户,请计日追赃。”上因责德林,德林请勘逆人文簿及本换宅之意,上不听,乃悉追店给所住者。自是益嫌之。

后来因为李德林劝谏杨坚不要朝令夕改,却让杨坚大怒,于是李德林被贬官外放。

对了,顺便一说杨坚篡夺北周基业后,屠杀宇文家。而李世民后来倒是没追究杨政道,还让他在朝为官。

5、杨坚对皇甫绩、柳裘表面上关心,实际上内心嫌弃他们

皇甫绩、柳裘都是杨坚的开国功臣,而且在隋朝任职期间也没什么大错,所以杨坚对外表现的很关心他们。

皇甫绩重病时,杨坚“赐以御药,中使相望,顾问不绝”。柳裘死时,杨坚“伤惜者久之”。

但他俩死后,在杨坚在和杨勇的一次对话中,却透漏出了杨坚内心的真实想法。

【上曰:“我抑屈之,全其命也。微刘昉、郑译及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此。然此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宗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我将为治,又欲乱之。故昉谋大逆于前,译为巫蛊于后。如贲之徒,皆不满志。任之则不逊,致之则怨,自难信也,非我弃之。众人见此,或有窃议,谓我薄于功臣,斯不然矣。”】

刘昉、郑译、卢贲自己作,杨坚确实可以这么说他们。但柳裘、皇甫绩被杨坚这么说,真是让人意外。再对比一下之前杨坚对他俩的表现,合着那些都是演技啊。

6、猜忌贺若弼和杨雄

贺若弼是隋朝名将,灭陈时立下了大功。但因为不服杨素,于是被免官。之后更是被杨坚打入大牢。后来贺若弼被除名为民,过了一年后虽然恢复了贺若弼的爵位,但杨坚依然猜忌贺若弼,并不再任用他。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后数年,下弼狱,上谓之曰:“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岁馀,复其爵位。上亦忌之,不复任使,然每宴赐,遇之甚厚。

杨雄是杨坚的族子,在杨坚篡周建隋时颇有功劳。但后来因为杨雄在朝廷深得人心,于是被杨坚猜忌,之后被夺取实权。

而杨雄也识时务,从此闭门谢客,最后保得一命。

雄宽容下士,朝野倾瞩。高祖恶其得众,阴忌之,不欲其典兵马。乃下册书,拜雄为司空,曰:"维开皇九年八月朔壬戌,皇帝若曰:於戏!惟尔上柱国、左卫大将军、宗正卿、广平王,风度宽弘,位望隆显,爰司禁旅,绵历十载。入当心腹,外任爪牙,驱驰轩陛,勤劳著绩。念旧庸勋,礼秩加等。公辅之寄,民具尔瞻,宜竭乃诚,副兹名实,是用命尔为司空。往钦哉!光应宠命,得不慎欤!"外示优崇,实夺其权也。雄无职务,乃闭门不通宾客。

7、诛杀虞庆则

虞庆则是隋朝名将,在为隋朝抗击突厥时立下大功。杨坚评价他时说:“高颎平江南,虞庆则降突厥,可谓茂功矣。”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功臣,后来因为被属下诬陷谋反,于是就被杨坚冤杀了。

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以妇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什柱先与庆则爱妾通,恐事彰,乃宣言曰:“庆则不欲此行。”遂闻于上。先是,朝臣出征,上皆宴别,礼赐遣之。及庆则南讨辞上,上色不悦,庆则由是怏怏不得志。暨平贤,至潭州临桂镇,庆则观眺山川形势,曰:“此诚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遂使什柱驰诣京奏事,观上颜色。什柱至京,因告庆则谋反。上案验之,庆则于是伏诛。拜什柱为柱国。

而且诬告虞庆则的赵什柱,不仅先前便和虞庆则的爱妾私通,后来还因为这事被杨坚擢升为了柱国。

8、杨坚废黜杨勇时,屠杀太子一党

己巳,诏:"元旻、唐令则及太子家令邹文腾、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并处斩,妻妾子孙皆没官。车骑将军榆林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术士章仇太翼,特免死,各杖一百,身及妻子、资财、田宅皆没官。副作大匠高龙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皆处尽。"于是集群官于广阳门外,宣诏戮之。

杨勇虽然不成器,但并无大罪,身边的臣子也不过是没有尽到引导之责,可却被杨坚屠杀。

9、杨秀案,受牵连官员过百,其中柳彧被发配

在废黜杨勇后,杨广和杨素又诬陷杨坚另一个儿子杨秀。而杨坚则也担心杨秀在蜀地谋反,于是就把征召回朝,之后杨广把诅咒杨坚的木偶埋入华山之下,然后又让杨素挖出来呈现给杨坚。并且杨素伪造一封起兵的檄文,说是杨秀所作,之后放入杨秀的文集中呈给杨坚。

杨坚见状便把杨秀废为平民,之后又让上百名官员受到牵连。

【太子阴作偶人,书上及汉王姓字,缚手钉心,令人埋之华山下,令杨素发之。又作檄文曰:“逆臣贼子,专弄威柄,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陈甲兵之盛,云“指期问罪”。置秀集中,因以闻奏。上曰:“天下宁有是耶!”于是废为庶人,幽内侍省,不得与妻子相见,令给獠婢二人驱使。与相连坐者百余人。

【仁寿初,检校司农卿。蜀王秀之得罪,奉诏往益州按之。秀宾客经过处,仲卿必深文致法,州县长吏坐者太半。

而在这些官员之中就包括柳彧,柳彧是一个正直的官员,惩处了不少贪官污吏,对此杨坚还曾经表扬他说:“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但正因为柳彧的正直,导致他得罪了杨素。而且正巧柳彧和杨秀有私交,之前杨秀向柳彧求书,柳彧便赠书于他,杨秀便回报给柳彧十个奴婢。杨素便借题发挥,说柳彧身为中央官员,却暗通诸侯,于是杨坚便把柳彧废为百姓,同时发配边疆。

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


10、诛杀王世积和李彻,废黜高熲,骂死元善

在杨坚的功臣中,高熲绝对位列首名。论军事,他为杨坚平尉迟迥,伐南陈,征突厥,论政治,在他的兢兢业业下,方有开皇之治。

但高熲树大招风,得罪了独孤伽罗,而且还支持太子,所以杨素和杨广也要除掉他。

因此后来王世积被人诬陷谋反,高熲也被指控和王世积勾结,于是杨坚就直接把高熲废了,受此案牵连的不少官员下狱,而王世积则被冤杀。

并且更恶心的是,高熲被废后有一次杨坚和独孤伽罗在宴会上召见他。落魄的高熲悲不自胜,杨坚夫妇见状便开始发挥起来。

杨坚对高熲说道:“朕不负公,公自负也。”,而独孤伽罗就在一旁抹眼泪。

对此我只能说,你们俩真是绝配。

【及起辽东之役,世积与汉王并为行军元帅,至柳城,遇疾疫而还。拜凉州总管,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困穷,因徼幸上变,称:“世积尝令道人相其贵不,道人答曰:‘公当为国主。’谓其妻曰:‘夫人当为皇后。’又将之凉州,其所亲谓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世积曰:‘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左仆射高颎,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之。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弥、刑部尚书薛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就第。未几,上幸秦王俊第,召颎侍宴。颎歔欷悲不自胜,独狐皇后亦对之泣,左右皆流涕。上谓颎曰:“朕不负公,公自负也。”

李彻因为和高熲关系好,也受到此案牵连,之后被杨坚鸩杀。

【左仆射高颎之得罪也,以彻素与颎相善,因被疏忌,不复任使。后出怨言,上闻而召之,入卧内赐宴,言及平生,因遇鸩而卒。】

同样为高熲求情的元善,在杨坚的严厉斥责下,忧愤而死。

【高颎得罪,皇上以元善之言为高颎游说,深责望之。元善忧惧,先患消渴,疾动而卒,时年六十岁。】

11、杨坚杀死过同母兄弟

李世民因为政治原因杀过兄弟,但其实杨坚也出于政治原因杀过自己的弟弟杨瓒。不过这点史书写的比较隐晦,没有玄武门之变那么明显。

【瓒妃宇文氏,先时与独孤皇后不平,及此郁郁不得志,阴有咒诅。上命瓒出之,瓒不忍离绝,固请。上不得已,从之,宇文氏竟除属籍。瓒由是忤旨,恩礼更薄。开皇十一年,从幸栗园,暴薨,时年四十二。人皆言其遇鸩以毙。子纶嗣】

12、杨坚在朝堂上肆意杀人,按自己喜怒办事

帝尝乘怒,欲以六月杖杀人,大理少卿河东赵绰固争曰:"季夏之月,天地成长庶类,不可以此时诛杀。"帝报曰:"六月虽曰生长,此时必有雷霆;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遂杀之。

帝晚节用法益峻,御史于元日不劾武官衣剑之不齐者,帝曰:“尔为御史,纵舍自由。”命杀之,谏议大夫毛思祖谏,又杀之。

帝既喜怒不恒,不复依准科律。信任杨素,素复任情不平,与鸿胪少卿陈延有隙,尝经蕃客馆,庭中以马屎,又众仆于毡上樗蒲,以白帝。帝大怒,主客令及樗蒲者皆杖杀之,棰陈延几死。

高祖性猜忌,素不悦学,既任智而获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恒令左右觇视内外,有小过失,则加以重罪。又患令史赃污,因私使人以钱帛遗之,得犯立斩。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尝怒问事挥楚不甚,即命斩之。十年,尚书左仆射高颎、治书侍御史柳彧等谏,以为朝堂非杀人之所,殿庭非决罚之地。帝不纳。颎等乃尽诣朝堂请罪,曰:"陛下子育群生,务在去弊,而百姓无知,犯者不息,致陛下决罚过严。皆臣等不能有所裨益,请自退屏,以避贤路。"帝于是顾谓领左右都督田元曰:"吾杖重乎?"元曰:"重。"帝问其状,元举手曰:"陛下杖大如指,棰楚人三十者,比常杖数百,故多致死。"帝不怿,乃令殿内去杖,欲有决罚,各付所由。后楚州行参军李君才上言帝宠高颎过甚,上大怒,命杖之,而殿内无杖,遂以马鞭笞杀之。自是殿内复置杖。未几怒甚,又于殿庭杀人,兵部侍朗冯基固谏,帝不从,竟于殿庭行决。帝亦寻悔,宣慰冯基,而怒群僚之不谏者。

总而言之杨坚表示我就是老天,想杀谁杀谁。

13、流放房恭懿

杨坚前脚刚夸完房恭懿,后脚听人说他曾经是尉迟迥的手下,于是勃然大怒,就把人家流放了,导致房恭懿患病而死。

对于这件事当时人往往为房恭懿感到冤枉。

【上又曰:“房恭懿所在之处,百姓视之如父母。朕若置之而不赏,上天宗庙其当责我。内外官人宜知我意。”于是下诏曰:“德州司马房恭懿出宰百里,毗赞二籓,善政能官,标映伦伍。班条按部,实允佥属,委以方岳,声实俱美。可使持节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未几,会国子博士何妥奏恭懿尉迥之党,不当仕进,威、恺二人朋党,曲相荐举。上大怒,恭懿竟得罪,配防岭南。未几,征还京师,行至洪州,遇患卒。论者于今冤之。】

14、气死李充

李充作为抗击突厥的名将,因为被人诬告谋反,杨坚便不分青红皂白要把他抓回京城。

这一下让性格刚猛的李充忧愤而亡。

【充,陇西成纪人也。少慷慨,有英略。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官至上柱国、武阳郡公、拜朔州总管,甚有威名,为虏所惮。后有人谮其谋反,征还京师,上谴怒之。充性素刚,遂忧愤而卒。】

四、对外军事方面

杨坚时期,隋朝反击突厥表现还是不错的,可奈何李世民麾下有李靖。

至于讨伐高句丽,杨坚不听高熲的话,强行发兵三十万,结果还没开战,就因为天气和疾病损失了二十多万士兵。

乙巳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三月乙亥,以柱国杜彦为朔州总管。夏四月癸卯,以蒋州刺史郭衍为洪州总管。五月辛亥,诏畜猫鬼、蛊毒、厌魅、野道之家,投于四裔。六月丙寅,下诏黜高丽王高元官爵。秋七月壬申,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丙子,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九月己丑,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五、文化方面

李世民时期有什么文化举措,不太了解,所以我还是说杨坚。

杨坚在文化上最值得一说的功绩,就是让一些统治阶级人士和部分府兵恢复了汉姓。

不过综合来看,杨坚在文化上依旧是过大于功。

1、杨坚晚年废除地方学校

【乙丑,诏曰:"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升之于朝,任之以职,故能赞理时务,弘益风范。朕抚临天下,思弘德教,延集学徒,崇建庠序,开进仕之路,伫贤隽之人。而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州县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良由设学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简省,明加奖励。"于是国子学唯留学生七十人,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

及高祖暮年,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既仁寿间,遂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

2、杨坚推崇封建迷信,让天下诸州都要学习什么《皇隋灵感志》

【上好禨祥小数,上仪同三司萧吉上书曰:“甲寅,乙卯,天地之合也。今兹甲寅之年,以辛酉朔旦冬至,来年乙卯,以甲子夏至。冬至阳始,郊天之日,即至尊本命;夏至阴始,祀地之辰,即皇后本命。至尊德并乾之覆育,皇后仁同地之载养,所以二仪元气并会本辰。”上大悦,赐物五百段。吉,懿之孙也。员外散骑侍郎王劭言上有龙颜戴干之表,指示群臣。上悦,拜著作郎。劭前后上表言上受命符瑞甚众,又采民间歌谣,引图书谶纬,捃摭佛经,回易文字,曲加诬饰,撰《皇隋灵感志》三十卷奏之,上令宣示天下。劭集诸州朝集,使盥手焚香,而读之,曲折其声,有如歌咏,经涉旬朔,遍而后罢。上益喜,前后赏赐优洽。

3、毁了建康和邺城两座古城,并且摧毁南方文物。

【(丹阳郡)自东晋已后置郡曰扬州。平陈,诏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城置蒋州

及陈亡,建康为墟。

坚徙相州于安阳,毁邺城及邑居。分相州,置毛州、魏州。

【大象二年,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坚使韦孝宽击平之。乃焚烧邺城,徙其居人南迁四十五里,以安阳城为相州理所,仍名邺,而改旧邺县为灵芝县。】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以平陈所得古器多为妖变,悉命毁之。

4、杨坚禁止私人修史

禁私人修史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前四史”都是私人撰史,而后世史官也大都认为后世正史没有比得上这四本史书的,这就是私人撰史的价值所在。

而正因为李唐取代了隋杨,《北史》和《南史》才能出世。而李延寿再次证明私人撰史之妙处。两书刚刚发布,立刻风靡全国,其传唱度,压倒官修史书。


5、禁止民间音乐,且雅乐只用黄钟一律

我不懂音乐,不过音乐的调应该越丰富越好。

当时有十二个调,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但杨坚出于迷信,认为黄钟代表皇帝,所以让制定的雅乐只能用黄钟一调。

【时人以音律久无通者,非译、夔一朝可定。帝素不悦学,而牛弘不精音律,何妥自耻宿儒反不逮译等,常欲沮坏其事,乃立议,非十二律旋相为宫及七调,竞为异议,各立朋党;或欲令各造乐,待成,择其善者而从之。妥恐乐成善恶易见,乃请帝张乐试之,先白帝去:"黄钟象人君之德。"及奏黄钟之调,帝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妥因奏止用黄钟一宫,不假馀律。帝悦,从之。

【其奏大抵如此。帝并从之。故隋代雅乐,唯奏黄钟一宫,郊庙飨用一调,迎气用五调。旧工更尽,其馀声律,皆不复通。或有能为蕤宾之宫者,享祀之际肆之,竟无觉者。

在雅乐制定完后,杨坚更是下诏禁止了之前在民间流行的音乐,要让所有音乐都用黄钟一调。

【十四年夏四月乙丑,诏曰:“比命有司,总令研究,正乐雅声,详定已讫,宜 即施用,见行者停。人间音乐,流僻日久;弃其旧体,竞造繁声;流宕不归,遂以成俗。宜加禁约,务存其本。】

对此当时的音乐家万宝常在将要饿死时,把自己所创作的乐谱都烧了,并说道:“留着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啊?”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而万宝常在此之前听着根据杨坚旨意所修订的音乐时,泫然而泣道:“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

当时谁都没想到,这句话还真被他说中了。

毕竟要论杨坚最大的罪过,那莫过于选择了千古一帝杨广当继承人。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世民强于杨坚十倍不止。

杨坚是篡取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江山、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隋朝的江山绝大部分是杨坚篡取自北周的。

而李世民面对的是隋朝杨广留下的严重大乱烂摊子,李世民是击败众多强敌,打下的江山。唐朝的江山则都是李渊李世民唐朝自己打下的。

(李世民先是协助李渊统一,李世民在统一过程中亲自指挥、参与了多次关键大胜,李世民登基之后,击败多个外敌,扩张占据庞大疆域。)

(隋朝杨广过度残暴征敛与统治导致大规模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朝杨广把疆域丢尽。 之后,李渊李世民才起兵,而且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这太原一地还是李渊李世民杀了监视自己的人之后才控制,连近处的西河郡(不是河西)都不听李渊的,而太原的军队早就被杨广损失殆尽,李渊李世民自己招募人员,起兵时总共只有3万人。之后靠李渊李世民突出的政治、军事能力,击败敌人、扩张地盘与军队,再击败更强的敌人、扩张地盘与军队,不断进行这过程……最终击败众多强敌,打下江山。)


在统一难度、统一过程中击败的强敌、统一过程中占据的疆域大小、统一之后扩张占据的外围疆域、给下一代留下的疆域 等各方面,李世民都远强于杨坚。


一直用到明朝的三省六部制其实不是杨坚的。真正的科举制不是隋朝杨广开启的,反而是唐朝开启的。

六部不是隋朝杨坚开始的。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五省六部(五曹六部),到了周隋时期,因为其中两省太无用,而演变成为三省六部。 在唐朝,已经开始向两省转变。 到了宋朝,三省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名为三省,但是实质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经被转移到其他机构。六部继续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开始的。

三省六部制来源于魏晋。后来,隋朝隋文帝开三省六部制,但是唐太宗实际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

看隋朝杨坚、杨广的诏书,仍然是让五品以上官员推荐人,没有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并不具备科举的本质与主要特点,反而在实质上仍然是察举制(如果隋朝这算是科举的话,那么早在汉朝就已经有科举了)。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朝。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实行的实质却仍然是察举制,具体见研究过科举制的历史学家何忠礼的《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金铮 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隋朝那所谓的“科举”既没有做到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也没有考试黜落法,没有打击门阀贵族阶层的作用。与之前相比,隋朝没有增加削弱门阀贵族的作用,更没有为寒门开辟新的仕途通道。 而唐朝做到了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而且有考试黜落法,为寒门开辟了新的仕途通道。


唐太宗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复奏等等制度设计。被后世所推崇。

唐太宗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进了唐代的水利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更对其后的朝代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影响。



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主要原因是突厥内部矛盾,而不是杨坚。北周时期突厥室点密西征,实质上西突厥已经形成并割据行政,突厥实质分裂。 之后突厥攻隋时,杨坚还没派人离间的时候,突厥到隋朝边境的就只有可汗本部,而突厥其他各部大部分军队根本没来。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严重削弱了华夏,人口锐减到200万户。而外敌隋末东突厥却崛起达到空前强大,东突厥不仅占据了西域、漠南、漠北、河套、东北,而且把河西、陇右、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

“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
“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可见,李世民面对的隋末东突厥 远强于 杨坚面对的突厥。但是李世民的表现远强于杨坚。对外敌,李世民打的硬仗大胜更多,反而是杨坚更加靠对手内部分裂才得以捡便宜。


李世民面对东突厥,可没有“倾府库换取对方退兵”。 某些唐黑无脑的恶意歪曲历史、意淫出“李二面对东突厥就倾府库换取对方退兵”这种瞎话。(后面有对此的详细说明。)

而实际情况是,唐军赶到,李世民与唐军吓的突厥不敢交战,之后双方议和,突厥可汗还送三千匹马、一万只羊给唐朝。“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看历史大家王永兴的《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230页231页对渭水之盟的分析:李世民之行为与军事部署是示之以强、示之以无所畏惧;刚健自强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励唐之军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众将士畏惧。有此二者,则如唐太宗之言“与战则克,与和则固”也。


李世民不仅攻灭了外敌,而且扩张占据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并且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统治。而杨坚却没能再这些地区建立统治。

李世民既抵御突厥,又攻灭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分化突厥,最终攻灭突厥国,攻灭薛延陀国、西域诸国,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广大疆域。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还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世民,李渊李世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击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连“杨坚跟独孤伽罗一夫一妻”都拿来说事,隋吹唐黑真是黔驴技穷了。然而杨坚还有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陈氏、宫人尉迟氏(尉迟迥孙女,被杨坚临幸后,被独孤伽罗所杀) 等等。

如果说这些都不是皇后,所以杨坚仍然是跟独孤伽罗一夫一妻。 那么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也是一夫一妻。 而且,杨坚跟独孤伽罗一夫一妻,那是因为独孤伽罗妒忌,杨坚宠幸尉迟氏,独孤伽罗却把尉迟氏杀了。 而长孙皇后不妒忌,李世民仍然与长孙皇后一夫一妻。

隋吹唐黑真是无脑的可以,竟然意淫出“趁齐王李元吉在外作战,诱奸齐王妃杨氏”这种谎言。李世民在外作战远比李元吉频繁,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莫非隋吹唐黑自己家发生了这种事?

玄武门之变后,有建成元吉余党很可能利用建成元吉的幼子起兵闹出大乱,破坏天下的安宁。李世民杀了建成元吉的幼子,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安宁。

隋吹唐黑有脸提渣男?杨坚这宠幸了尉迟氏,却保护不了她,反而导致独孤伽罗杀了尉迟氏。杨坚这才是渣男。



关于李世民贞观之治,之前是隋朝杨广导致的严重大乱导致隋末唐初只有200万户。 而李世民贞观之治使得国力增长迅速, 贞观之治约20年的时间,人口户数从200万户增长接近380万户。计算出人口户数年均增长率(别忘了开年数次方),贞观年间的人口户数年均增长率是中国古代较高的之一。


贞观之治20年,国力增长迅速,是从200万户增长到近380万户。隋吹唐黑用平均每年增长数说事,还把平均每年增长数说错了。真是又狠打了隋吹唐黑的脸。

何况,因为初始的人口基数不同,所以应该用人口户数的年均增长率(别忘了开年数次方) 来比较。 贞观年间的人口户数年均增长率是中国古代较高的之一。


史料明确记载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隋吹唐黑真正无脑,竟然有脸那高昌国王鞠文泰说的说事。而且还篡改、歪曲了高昌国王鞠文泰说的。

高昌国王鞠文泰说的是“秦、陇之北”的情况,而不是整个中原的情况。 而且当时高昌国王鞠文泰是为了让高昌人认为唐军不会打败高昌,才那么说。其实高昌国王鞠文泰说的很可能是假的。事实上唐军很快攻灭了高昌,高昌国王鞠文泰被吓的暴病而死。


何况,即使高昌国王鞠文泰说的属实,那也是隋朝杨广造成的严重大乱破坏,导致了高昌国王鞠文泰所说的情况。 只能说明隋朝杨广造成的大乱破坏太严重。 而隋朝杨坚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庞大江山,直接篡取了北周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富强国家。 而隋朝杨广却把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败坏殆尽,造成严重的大乱,留下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李世民结束隋末严重分裂,结束隋末大乱, 李世民使华夏安宁并且开始迅速发展、增长,但是因为隋朝杨广留下的烂摊子比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差太多了,短时间内在总量上没超过北周后期、隋文帝时隋炀帝初期(毕竟隋文帝时期、隋炀帝初期有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也很正常。

而隋吹唐黑拿着来嘲笑唐朝李世民,只能说明隋吹唐黑太无脑。按照隋吹唐黑的逻辑,那么隋吹唐黑应该从社会最底层开始 立即成为世界首富,否则就是隋吹唐黑 无能、垃圾。(虽然隋吹唐黑确实在社会最底层,而且确实无能、垃圾。但是并没有要求隋吹唐黑立即成为世界首富,也没说社会底层的人就是无能、垃圾。)


北周留下大量实际人口户口,只是很多没有被统计上来。而隋朝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极力清查北周留下的人口,使得隋文帝开皇年间人口达到870万户,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 其实隋朝这870万户、890万户 主要是靠北周留下的实际人口多。 (只要脑子没问题,都能想明白这些。否则,按照隋吹唐黑们说的隋朝那人口增长速度,短短几年就增长了4倍,是把隋朝人当成细菌分裂了么。) 但是隋朝杨广却造成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导致隋末唐初只有200万户。






再说说对外战争,李世民的最大功绩包括:灭东突厥国、西域诸国、薛延陀国,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并且在这些地区建立统治,打垮吐谷浑,使吐谷浑成被唐朝控制的下属,打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等,松外诸蛮归降于唐朝;吐蕃退出党项、吐谷浑、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李世民。


真相是:李世民既与突厥多次大战,成功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李世民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这才导致薛延陀能反叛成功。 薛延陀首领不敢自称可汗,还要等到唐朝册封,薛延陀首领才敢称可汗。

本来隋末东突厥实力强大,而且能从隋朝部分中原(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以及河西、陇右得到大量人力物力,这使得隋末东突厥足以控制薛延陀回纥,这时薛延陀回纥根本无法成功反叛。 之后,唐朝李世民与突厥多次大战,还攻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唐朝李世民从隋末东突厥势力范围里夺取了河西、陇右、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使得突厥获得人力物力的能力大幅下降,唐朝李世民还分化突厥、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实力与威望, 然后薛延陀回纥才能反叛成功。


可见,正是唐朝李世民多次大战突厥、以及攻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分突厥,使得突厥可汗的力量大幅下降,然后薛延陀回纥才能反叛成功。

而薛延陀还没发生内部矛盾时,薛延陀组织大军南下,但是唐朝李勣以少胜多、大胜薛延陀大军,但是俘虏就抓了超过5万。 然后唐朝分化薛延陀。 再之后才是薛延陀内部矛盾、回纥反叛。

可见,唐朝灭突厥国、薛延陀国,都是唐朝先通过大战与计谋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突厥国、薛延陀国,然后薛延陀、回纥才能反叛成功。 唐朝占据河套、漠南、漠北,其中唐朝打了很多次硬仗、大胜,是唐朝对敌人的大幅削弱、分化,然后才是敌人的内部分裂。

隋朝反而更多的是靠敌人的内部分裂才得以捡便宜。

隋朝时期,突厥汗国早就不是鼎盛时期。之前,北周时期突厥室点密西征,实质上西突厥已经形成并割据行政,突厥实质分裂。 到了隋初,突厥可汗号召南下攻隋,然而大部分突厥部族的军队都没服从突厥可汗的命令到达。 而隋朝杨坚却通过篡取北周的丰厚人口人力物力兵力,很容易就使这早已开始分裂的突厥臣服了。

确实有本质不同。北周时期突厥已经实质分裂,隋朝时期,突厥的内部矛盾已经使突厥分裂了,远不如隋末崛起的东突厥强。(隋末东突厥不仅有西域、漠南、漠北、东北、河套,还把河西、陇右、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远强于隋初杨坚面对的突厥)。


要说早宫殿,杨坚造了宫殿。 而李世民想修洛阳宫,张玄素进谏,阻止了李世民修洛阳宫。李世民不但要修洛阳宫的行为,而且还赏赐了张玄素。

【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仍赐玄素彩二百匹。】





李世民征高句丽,使用的军队不多,消耗的战略物资也不多,战士伤亡极少,只死了接近两千人。但是李世民的战果很大。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与损失,《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可见,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总损失接近2000人,战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军打下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还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唐军是多次胜利,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唐军击败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的那次,唐军是以少打多还做到了包围敌军(古代其他顶级将领也有几个做到以少打多包围敌军的),并取得大胜,高延寿高惠真率馀众依山自固,没有退路,于是投降于唐军,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馀众是三万六千多人,这是之前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被唐军包围并打的惨败之后的馀众,这之间少了的那11万多军队大部分是被唐军消灭了,唐军在这一战消灭的敌军远超过2万数倍,还有三万六千多敌军投降于唐军。唐军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高丽(高句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帝夜召诸将,使李勣率步骑万五千阵西岭当贼,长孙无忌、牛进达精兵万人出虏背狭谷,帝以骑四千偃帜趋虏北山上,令诸军曰:"闻鼓声而纵。"……帝望无忌军尘上,命鼓角作,兵帜四合,虏惶惑,将分兵御之,众已嚣。勣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延寿收馀众负山自固,无忌、勣合围之,彻川梁,断归路……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入辕门,膝而前,拜手请命……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高丽震骇,后黄、银二城自拔去,数百里无舍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高丽(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之后,唐太宗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征高句丽,也都取胜了。

再之后,唐高宗时期,唐朝攻灭了高句丽、百济。



阿史那思摩是死在长安,中间还隔着那么长时间的班师时间,就古代那医疗条件,重伤是几乎不可能活那么长时间才死的。所以阿史那思摩并不是重伤死去。 何况,即使阿史那思摩重伤死去,也说明不了什么。最多说明阿史那思摩在高句丽作战时身先士卒受伤而已。 而大将李勣、李道宗这些人根本没受伤。


李世民只是没攻下安市城,因为“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所以班师返回了。但是综合的看李世民征高句丽,唐军的总损失极小,唐军的总战果却非常大,远大于损失。

李世民征高句丽,实际是大胜而回。只是因为李世民对自己在外战争方面的要求特别高,才因为没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成功。


李世民时期徭役并不重,并不会导致百姓自残手脚避役。根本就没有证据证明“李世民时期徭役导致百姓自砍手脚避役”。根据史料证据证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导致很多百姓自残手脚避役,导致百姓出现自残手脚避役的习俗。后来贞观年间徭役不繁重,但是有无赖之徒用之前留下的这方法躲避征戍,所以立法禁止自残手脚,“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 自隋季政乱。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无赖之徒。尚习未除。故立此例。” “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这说的很清楚,是隋朝杨广徭役过度繁重导致出现很多百姓自残手脚避役。而贞观年间徭役征戍并不重,没有导致很多百姓自残手脚。只是极个别无赖之徒才用这种方法躲避征戍。而且,不止一处史料证明 贞观年间百姓踊跃参军。

李世民可没征发不愿去征高句丽的人。李世民征高句丽时,只征发的那些愿意去征高句丽的人里的一部分。


《资治通鉴》唐纪:上曰:“……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资治通鉴》唐纪: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四:刘仁轨……仁轨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见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 (这说的“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是指贞观、永徽年间,包括了李世民的贞观年间。)




隋朝才是“内地人民为了逃脱兵役,自残手足称为福手福足”。 唐朝李世民可没征发他们。

唐朝李世民征高句丽时,征发的只是那些愿意去征高句丽的人里的一部分。


李世民时期可没有“四川因造船激发民变” 这种事。隋吹唐黑是脑子进屎了意淫出的李世民时期“四川因造船激发民变” 啊。

李世民听说四川百姓因为出钱造船导致生活苦难,立即改成官方代替百姓出钱造船,改善了百姓生活,而且没有引起百姓农民起义。

李世民时期没有百姓农民起义。虽然有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是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并不是百姓农民起义,而且李世民时期很快就平定了獠人的造反。


李世民后期虽然不如李世民前期,但是仍然比大部分皇帝好。 而且,无论李世民前期、后期,都远好于杨广。

即使李世民后期,仍然击败多个外敌、占据庞大疆域、同时保证了华夏百姓的安宁、发展。李世民晚年还知道反思、改错。即使李世民多活几年,也绝不会像杨广那么差,反而会有更多成就。


唐高宗下令暂停征辽,然而不久之后唐高宗就出兵攻灭了高句丽。唐高宗初期延续李世民的政策,有了永徽之治,还攻灭了高句丽。后来唐高宗改变李世民的政策,反而不如李世民时期了。


李世民虽然没征服高句丽,但是李世民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对高句丽的削弱很大,而华夏的损失微不足道,有利于之后攻灭高句丽。


而隋朝杨广征高句丽,却造成华夏大乱,分裂内战严重削弱华夏,而高句丽还在,还俘获大量隋人不放还。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朝杨广征高句丽,结果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灭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

搞笑的,是隋吹唐黑 竟然有脸拿征高句丽说事,还说的是各种错误。




要说杨坚比李世民唯一厉害的地方,恐怕就是心狠手辣了。 杨坚滥杀贤臣、功臣,助杨坚篡取的刘昉,坚定的支持杨坚的梁士彦、宇文忻、王谊,元谐及其亲朋故旧,杨坚的亲信虞庆则,为杨坚立下大功的史万岁等等,一大批杨坚的贤臣、或功臣,都被杨坚杀死。

而李世民是在侯君集确实参与谋反之后,才杀了侯君集。李世民没杀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等等贤臣。



杨坚篡取北周丰厚产业之后,还把北周宗室几乎杀尽。其他朝代皇帝做过这种事。篡取前朝江山与丰厚产业,还把前朝宗室几乎杀尽,大一统的帝王之中也只有杨坚一个人做过这种事。


《廿二史札记》卷十五: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宇文氏子孙以次诛杀,殆无遗种。今以《周书》考之,周文帝子,除宋公震、譙王儉、冀公通先卒,衛王直先以罪誅外,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皆被殺。而并殺招子員、貫、乾銑、乾鈴、乾鑑等;純子謙、讓、議等;盛子忱、悰、恢、懫、忻等;達子執、轉等;逌子祐、裕、禮、禧等。而震之子實、儉之子乾惲、通子絢亦被殺。于是周文帝子孫盡矣。節閔帝一子康先死,其子湜亦被殺。于是節閔子孫又盡矣。明帝子畢王賢、酆王貞皆被殺。并殺賢子宏文、恭道、樹孃等;貞子德文等。于是明帝子孫亦盡矣。武帝子漢王贊、秦王贄、曹王允、道王充、蔡王兌、荊王元皆被殺。并殺贊子道德、道智、道義等;贄子忠誠、靖智、靖仁等。餘本無子。于是武帝子孫盡矣。宣帝子靜帝既為隋文所害,餘子鄴王衍、郢王術皆幼而被殺。于是宣帝子孫又盡矣。其宗室內:宇文冑以起兵應尉遲迥被殺。又宇文洽、宇文椿及子道宗、本仁、鄰武、子禮獻等;宇文眾及子仲和、熟倫等,皆被殺。惟宇文洛以疏屬幼年,得封介國公,以為隋賓。未幾,又斃之。於是宇文之宗族,亦無在者。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


李世民杀兄弟,那是因为之前他兄弟先出手要害死李世民,然后李世民当然有足够的理由反击、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他的兄弟。这种情况下,李渊的嫡子只剩下李世民还活着(李渊虽然还有其他庶子,但此时只有嫡子李世民了,而李渊、李世民都是特别宠嫡子的),而且李世民在打天下过程中立下多次关键大功(李世民在打败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的过程中亲自指挥、参与了多次关键大胜,大部分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的),李渊也就顺水推舟让李世民当太子、并且即位了。


而杨广不同。杨勇没有先害杨广,反而是杨广先害杨勇。

而且隋朝江山大部分是杨坚篡取自北周,不是杨广打下的。 灭陈时,真正担任指挥的是高熲,而杨广只是个挂名的。之前,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还留下丰厚人力物力国力,而剩下的割据势力陈军事弱小,北周后期已经有统一之势。隋朝文帝杨坚篡取了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灭陈时,真正指挥军队的是高熲,《隋书》:“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前有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真正在前线作战。而杨广只是个挂名的。

打突厥,杨广没打着突厥,就返回了。杨广“后数载,突厥寇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没有任何杀获就返回。杨广带兵出征,没能杀获任何一个突厥人,杨广就率军返回了。

不过毕竟比后来杨广被突厥围在雁门以及杨广造成隋末大乱突厥再次崛起强盛好。后来杨广登基之后,反而造成大乱、严重分裂,破坏了统一,隋朝杨广造成了远比南北朝严重的多的分裂,杨广把疆域丢尽,还造成隋末东突厥崛起达到空前强大,杨广却没能削弱突厥,杨广反而躲到江都去醉生梦死去了。



--------------------------------------------------------------------------------------------------------------------------




李世民征高句丽的时候,百姓是踊跃参军的。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纪十三 记载 李世民征高句丽时,“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杨广动用的军队(军人与民夫)数量过度庞大,杨广时期徭役赋税过度沉重,必然导致百姓采取极端手段避征役,即“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相比而言,李世民征高句丽时用的军队(军人与民夫)很少,负担轻的多,而且李世民是只让愿意出征的人参加,“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按照史料记载的杨广、李世民征高句丽分别动用的人数,杨广动用的人数是李世民动用的人数的数十倍。
李世民动用的军队远少于杨广,但战果远好于杨广。杨广是惨败。而李世民是大胜。平民作为军人、民夫跟着杨广出征,结果是大部分死亡,而且幸存者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平民作为军人、民夫在李世民时期出征,结果是死的人极少,战果却很大,出征者能得到很多好处(官爵 或 财物),而且李世民给从军者的补助、赏赐也很多。
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自然导致隋炀帝杨广时出现很多人自残手足避役,“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而李世民征高句丽时 很多人踊跃参军,“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唐太宗时期没有百姓农民起义,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并不是百姓农民起义,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时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钱造船导致蜀人生活困难,唐太宗知道之后,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钱造船。




李世民时期徭役并不重,并不会导致百姓自残手脚避役。根本就没有证据证明“李世民时期徭役导致百姓自砍手脚避役”。根据史料证据证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导致很多百姓自残手脚避役,导致百姓出现自残手脚避役的习俗。后来贞观年间徭役不繁重,但是有无赖之徒用之前留下的这方法躲避征戍,所以立法禁止自残手脚,“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 自隋季政乱。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无赖之徒。尚习未除。故立此例。” “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这说的很清楚,是隋朝杨广徭役过度繁重导致出现很多百姓自残手脚避役。而贞观年间徭役征戍并不重,没有导致很多百姓自残手脚。只是极个别无赖之徒才用这种方法躲避征戍。而且,不止一处史料证明 贞观年间百姓踊跃参军。



《资治通鉴》唐纪:上曰:“……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资治通鉴》唐纪: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四:刘仁轨……仁轨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见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 (这说的“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是指贞观、永徽年间,包括了李世民的贞观年间。)



李世民时期徭役并不繁重。否则就隋朝杨广留下的那烂摊子,再徭役繁重早就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了。但是李世民时期没有农民起义,更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

唐朝李世民时期出现用和雇,唐朝官方出钱去雇用人员从事劳动。




--------------------------------------------------------------------------------------------------------------------------


隋朝直接篡取的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因为有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而很快达到顶峰,然后被隋朝杨广都败坏了,人口锐减到200万户,留下严重分裂、外敌崛起达到空前强大并要入主中原 的隋末恶劣局势与烂摊子。

唐朝是自己击败众多强敌、打下的江山,然后经过自己长期的发展达到顶峰。

但凡有脑子的都能看明白,隋朝杨坚时期的状况、以及隋朝的顶峰(隋炀帝初期)是靠篡取的北周的丰厚产业,随后很快就被隋炀帝杨广都败坏了。 而唐朝顶峰是靠唐朝自己的发展。



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朝鼎盛时期达890万户,但是,隋炀帝造成隋末严重的大乱,隋朝留下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极其严重、疆域丢失、严重分裂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说明: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通典》所说后周静帝末授隋禅有户359.964万户,实际没有算上北周吞并北齐的大量户口,而加上北周吞并北齐的户口,则有约690万户,而且,这个690万户还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给”隋朝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 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与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户口在开皇年间就达到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这大部分是北周、陈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 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破坏严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户口只有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唐朝人口最多时,是在天宝年间。

(隋朝的顶峰人口是已经大规模清查过瞒报人口之后得出的,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没有大规模清查瞒报人口,很多增长的人口被瞒报,天宝年间唐朝的实际人口远超过961万余户。而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人口数据961万余户已经超过了隋朝顶峰人口,而且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961万余户还不包括天宝年间唐朝存在的大量瞒报人口。算上瞒报人口,按照实际人口算,唐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远超过隋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的户数人口数时提到当时有严重的瞒报少报现象,认为当时至少有1300万-1400万户。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所在隐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而《中国人口史》等相关书籍、历史学家考证出的唐朝天宝十三年的实际户数与人口数,则更多。

历史学家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认为,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


(还有其他历史学家考证的唐朝顶峰人口数据更多的,例如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证,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后,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 (第159页。) 《中国人口发展史》第151页,还提到了以下两位学者的观点: 现代学者陈旭麓,唐朝人口峰值:9254万人。 日本的现代学者日野开三郎,唐朝人口最高峰:2000万户,1.4亿人。 这里暂且不采用“9254万人”“2000万户,1.4亿人” 这两个数据。 )

冻国栋、葛剑雄在研究隋唐人口方面是权威级别的历史学家。他对数据的处理是有大量史料证据支持其处理方式的,他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的人口。 这里采用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史料证明的数据,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也可以采用葛剑雄的数据,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击败众多强敌,扩张占据了中原、南方等地,还扩张占据了庞大的外围疆域。

实际上,北周留给隋朝的疆域与人口,远多于隋朝留下的疆域与人口。而唐朝打败众多内外敌人,经过扩张,疆域远超过隋朝,后来经过发展,唐朝的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




--------------------------------------------------------------------------------------------------------------------------

实际上,这个 唐太宗把府库里的财物都给了突厥可汗才让突厥退兵(既空府库、“倾府库”) 的说法 是错误的,是把小说《隋唐嘉话》的记载篡改歪曲后得出的。“倾府库”的原始记载出自小说《隋唐嘉话》,而《隋唐嘉话》记载的是“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于是据险邀之,虏弃老弱而遁,获马数万匹,玉帛无遗焉。”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李鎻世鎻民和李靖用财物骗突厥退兵的同时还派唐军在突厥的归路上阻击,结果突厥狼狈逃跑,唐军不仅夺取了突厥数万匹马,还把之前给突厥的财物都夺回了(“玉帛无遗焉”)。如果采信“倾府库”的说法,那么也要采信唐军立即在突厥归路上打的突厥逃跑,唐军夺回了给突厥的财物,还夺取了突厥数万匹马。而如果不采信后者,那么也没有理由采信“倾府库”的说法,否则只能理解成恶意歪曲记载的无脑与恶意黑了。而且空府库、“倾府库”的说法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矛盾,所以空府库、“倾府库”的说法并不可信。


--------------------------------------------------------------------------------------------------------------------------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鎻治崩溃、名存实亡。 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鎻武周攻打,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

[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世民,李渊李世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击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

唐朝的力量上升,唐朝还削弱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

之后渭水之盟,是因为唐朝内讧(玄武门之变等)导致的偶然情况,建成余党罗艺放突厥南下,突厥趁机入寇。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对渭水之盟的记载: 太宗与侍中高鎻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其酋帅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太宗独与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萧瑀以轻敌固谏于马前,上曰:“吾已筹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扫其境内,直入渭滨,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朕若闭门,虏必大掠,强弱之势,在今一举。朕故独出,以示轻之;又耀军容,使知必战。事出不意,乖其本图,虏入既深,理当自惧。与战则必克,与和则必固,制鎻服匈奴,自兹始矣!”是日,颉利请和,诏许焉。车驾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马与颉利同盟于便桥之上,颉利引兵而退。萧瑀进曰 :“初,颉利之未和也,谋臣猛将多请战,而陛下不纳,臣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 :“我观突厥之兵,虽众而不整,君臣之计,唯财利是视。可汗独在水西,酋帅皆来谒我,我因而袭鎻击其众,势同拉朽。然我已令无忌、李靖设伏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还,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战者,即位日浅,为国之道,安静为务,一与虏战,必有死伤;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我今卷甲韬戈,陷以玉帛,顽虏骄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渐,其在兹乎!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也!”九月,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资治通鉴》也有于此基本相符的记载。)

《资治通鉴》对渭水之盟的记载: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鎻六年)……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鎻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鎻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鎻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鎻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九月,突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实际上,这个 唐太宗把府库里的财物都给了突厥可汗才让突厥退兵(既空府库、“倾府库”) 的说法 是错误的,是把小说《隋唐嘉话》的记载篡改歪曲后得出的。“倾府库”的原始记载出自小说《隋唐嘉话》,而《隋唐嘉话》记载的是“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于是据险邀之,虏弃老弱而遁,获马数万匹,玉帛无遗焉。”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李鎻世鎻民和李靖用财物骗突厥退兵的同时还派唐军在突厥的归路上阻击,结果突厥狼狈逃跑,唐军不仅夺取了突厥数万匹马,还把之前给突厥的财物都夺回了(“玉帛无遗焉”)。如果采信“倾府库”的说法,那么也要采信唐军立即在突厥归路上打的突厥逃跑,唐军夺回了给突厥的财物,还夺取了突厥数万匹马。而如果不采信后者,那么也没有理由采信“倾府库”的说法,否则只能理解成恶意歪曲记载的无脑与恶意黑了。而且空府库、“倾府库”的说法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矛盾,所以空府库、“倾府库”的说法并不可信。




渭水之盟的情况是,唐朝发生内讧玄武门之变、内部不稳时突厥趁机入寇,唐朝援军很快赶到,“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縣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记载于《资治通鉴》),突厥颉利可汗已经畏惧,此时开战,唐军能击败突厥军,但是还灭不了突厥汗国,李世民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才选择议和麻縣痹突厥颉利可汗,

“我所以不战者,即位日浅,为国之道,安静为务,一与虏战,必有死伤;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我今卷甲韬戈,陷以玉帛,顽虏骄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渐,其在兹乎!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也”。

然后双方达成渭水之盟,唐朝给了突厥可汗财物(“陷以玉帛”),而突厥可汗给了唐朝马三千匹、羊万口。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九月,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渭水之盟这事,放在其他朝代相当一部分皇帝那里根本不算耻辱,反而会被当成是胜利。但是,因为李世民在对外事务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所以李世民才说那是“渭水之耻”。所以不能因为李世民自己说“渭水之耻”就认为渭水之盟是失败、耻辱。

看李世民在对外事务方面对自己的要求,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班师原因是“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可见,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损失接近2000人,战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军打下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还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唐军多次大胜,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如果是其他朝代征高句丽取得这种结果,会认为这是大胜,但是李世民仍然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认为是没有成功、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后悔。可见李世民在对外事物方面对自己要求特别高。


[

另外,看历史大家王永兴的《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230页231页对渭水之盟的分析:李鎻世鎻民之行为与军事部署是示之以强、示之以无所畏惧;刚健自强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励唐之军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众将士畏惧。有此二者,则如唐太宗之言“与战则克,与和则固”也。

]


渭水之盟并未阻止唐朝实力的上升。渭水之盟之后,唐朝整顿内部,军事实力迅速上升,唐初攻灭突厥汗国已成为必然,而突厥是否遭受内乱薛延陀之乱、自鎻然鎻灾鎻害,都不会改变这个结果,最多只是影响突厥汗国被唐朝攻灭的时间早几年或晚几年而已。

何况突厥遭受内乱薛延陀之乱,本身就有之前唐朝削弱了突厥汗国的力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威望的因素,以及唐朝支持薛延陀反突厥的因素。突厥遭受大雪自鎻然鎻灾鎻害,但是中原的唐朝也在遭受自鎻然鎻灾鎻害。而且古代时期草原上经常出现大雪等自鎻然鎻灾鎻害,出现这些自鎻然鎻灾鎻害本来会导致游牧民鎻族大肆南下劫掠以弥补其受到的损失,但是唐朝实力不断上升,导致这时的突厥难以通鎻过南下劫掠获得补充。


之前武德年间李世民唐朝与突厥多次大战,已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实力与威望,唐朝还分化突厥(即使突厥碑文所说的突厥瓦解的原因里也包括唐朝用阴谋),突厥可汗威望与实力被唐朝削弱之后,才无力压制薛延陀回纥的造反。唐朝攻灭突厥汗国。


唐朝打击了突厥的威望,随后薛延陀等铁勒诸部叛乱,突厥在与薛延陀等铁勒诸部的交战中失败。而薛延陀的领鎻袖夷男不敢当可汗,直到得到了唐朝的册封,夷男才敢当可汗,也表现了唐朝在周边已经比较有影响、威望。

《资治通鉴》:贞观二年……突厥北边诸姓多叛颉利可汗归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当。上方图颉利,遣游击将军乔师望间道赍册书拜夷男为真珠毘伽可汗,赐以鼓纛。夷男大喜,遣使入贡,建牙于大漠之郁督军山下,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诸部落皆属焉。

突厥颉利可汗仍然有一定的实力,如果此时不攻灭突厥汗国,那么突厥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后再次崛起(类似隋文帝末期dong突厥可汗势力很弱很驯服,但是数年之后突厥可汗就围隋炀帝于雁门,还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 随后,唐朝攻灭突厥汗国,生擒颉利可汗,并俘获、收降大批突厥部众。

即使突厥碑文也记载,突厥“贵鎻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鎻白女子,降作奴婢。突厥之匍,弃其突厥名称,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鎻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出力也”。

[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

李世民派李靖李勣攻灭了隋末空前强盛的东突厥国,占据河套、漠南,薛延陀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强大势力。李世民派李勣打败薛延陀国,使薛延陀由盛转衰,又派李勣攻灭薛延陀国,占据漠北。唐太宗还派兵打败西域诸国,并将西域纳入统治。 李世民不仅扩张占据河套、漠南、西域、漠北等地,还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统治,使唐朝开始统治这些地区。

唐朝真正统縣治了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唐朝不仅在这些地区设置统縣治机构,还能在当地任免、处置官员,征兵,并且控制了当地的政治、军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税,而唐朝对河套、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控制还要强于对漠北的控制。


李世民派唐军彻底打垮吐谷浑,李世民还派唐军击败吐蕃、高句丽、西突厥、松外诸蛮;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松外诸蛮归降于唐朝;吐蕃退出党项、吐谷浑、白兰羌等;吐蕃、高句丽、西突厥称臣于唐朝李世民。

唐高宗时,唐军攻灭西突厥汗国,唐朝扩张到葱岭以西的中亚。




因为李世民的训练与重视,使得贞观年间唐军战斗力非常强大。薛延陀崛起强盛,大军南下,李勣数千唐军以少胜多,大破薛延陀大军,杀获超过5万人。(此战唐军虽然动用数万唐军,但是实际与薛延陀交战的只有数千唐军。数千唐军已经做到了大破强盛时期的薛延陀大军,俘获超过5万人。)
《旧唐书》卷六十七 列传第十七:命勣为朔州行军总管,率轻骑三千追及延陀于青山,击大破之,斩其名王一人,俘获首领,虏五万余计。
《资治通鉴》贞观十五年:李世勣败薛延陀于诺真水。初,薛延陀击西突厥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皆以步战取胜;及将入寇,乃大教步战,使五人为伍,一人执马,四人前战,战胜则授以马追奔。于是大度设将三万骑逼长城,欲击突厥,而思摩已走,知不可得,遣人登城骂之。会李世勣引唐兵至,尘埃涨天,大度设惧,将其众自赤柯泺北走。世勣选麾下及突厥精骑六千自直道邀之,逾白道川,追及于青山。大度设走累日,至诺真水,勒兵还战,陈亘十里。突厥先与之战,不胜,还走。大度设乘胜追之,遇唐兵。薛延陀万矢俱发,唐马多死。世勣命士卒皆下马,执长槊直前冲之。薛延陀众溃,副总管薛万彻以数千骑收其执马者。薛延陀失马,不知所为,唐兵纵击,斩首三千馀级,捕虏五万馀人。
(此战是唐军击败薛延陀,但没有攻灭薛延陀汗国。后来唐太宗再次出兵攻灭薛延陀汗国。)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纪十三 记载唐太宗说“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而且唐初的唐军确实做到了唐太宗说的“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贞观年间,唐朝攻灭薛延陀,设置六府七州,控制包括回纥在内的漠北诸部,漠北诸部“岁内貂皮为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唐朝将漠北纳入统治。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帝(唐太宗)剖其地为州县,北荒遂平。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贞观二十年……铁勒百馀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取古人所不能取,臣古人所不能臣”。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灭之。


《旧唐书》:“太宗幸灵武,受其降款,因请回鹘已南置邮递,通管北方。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长史、司马已下官主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即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六都督、七州皆隶属,以李素立为燕然都护。其都督、刺史给玄金鱼符……渠领共言:“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乃诏碛南弟鸟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待使客,岁内貂皮为赋。

《旧唐书》本纪第三: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乞置汉官。"诏遣会灵州。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铁勒诸姓、回纥胡禄俟利发等,总百余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收其瀚海,尽入提封……



(铁勒即敕勒,回纥是其一部分。)








--------------------------------------------------------------------------------------------------------------------------



1、

隋文帝登基时的户口数没有包括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存在却没统计的人口。之后,隋朝通过大索貌阅等方式极力清查北周户口,使得隋文帝开皇年间达到870万户,隋炀帝大业五年890万户,这其实主要是北周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多,被统计上来了。

什么“以一户6口计”? 隋朝凭什么“以一户6口计”?史料明确记载了隋朝人口最多时是890万户、4600万人,隋朝平均一户约5人,隋朝根本不能以一户6口计。


而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末期人口少于隋朝顶峰,那是因为隋朝顶峰有前不久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而唐太宗时期前不久是隋朝杨广导致是隋末大乱,隋朝杨广导致的隋末大乱使人口锐减到200万户。 从隋末到唐高祖时期还在战乱,人口很难增长。之后唐太宗时期安宁,发展。唐太宗时期约20年,人口从200万户增长到约380万户,这人口户口年均增长率(别忘了开年数次方)在中国古代是较高的之一。


正是因为隋朝杨广造成的破坏太严重,才导致之后不久的唐太宗时期人口少。 但是唐太宗用远少于隋文帝时期的人口,却击败了更多、更强的敌人,扩张占据了远比隋文帝时期、隋炀帝前期大的多的疆域(至于隋炀帝后期,隋炀帝后期把疆域丢尽了),同时唐太宗贞观年间保证了内部安宁、发展,而且没有百姓农民起义。 更说明李世民远强于杨坚。



隋朝直接篡取的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因为有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而很快达到顶峰,然后被隋朝杨广都败坏了,人口锐减到200万户,留下严重分裂、外敌崛起达到空前强大并要入主中原 的隋末恶劣局势与烂摊子。

唐朝是自己击败众多强敌、打下的江山,然后经过自己长期的发展达到顶峰。

但凡有脑子的都能看明白,隋朝杨坚时期的状况、以及隋朝的顶峰(隋炀帝初期)是靠篡取的北周的丰厚产业,随后很快就被隋炀帝杨广都败坏了。 而唐朝顶峰是靠唐朝自己的发展。



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朝鼎盛时期达890万户,但是,隋炀帝造成隋末严重的大乱,隋朝留下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极其严重、疆域丢失、严重分裂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说明: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通典》所说后周静帝末授隋禅有户359.964万户,实际没有算上北周吞并北齐的大量户口,而加上北周吞并北齐的户口,则有约690万户,而且,这个690万户还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给”隋朝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 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与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户口在开皇年间就达到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这大部分是北周、陈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 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破坏严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户口只有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唐朝人口最多时,是在天宝年间。

(隋朝的顶峰人口是已经大规模清查过瞒报人口之后得出的,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没有大规模清查瞒报人口,很多增长的人口被瞒报,天宝年间唐朝的实际人口远超过961万余户。而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人口数据961万余户已经超过了隋朝顶峰人口,而且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961万余户还不包括天宝年间唐朝存在的大量瞒报人口。算上瞒报人口,按照实际人口算,唐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远超过隋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的户数人口数时提到当时有严重的瞒报少报现象,认为当时至少有1300万-1400万户。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所在隐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唐朝人口最多时,是在天宝年间。《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的户数人口数时提到当时有严重的瞒报少报现象,认为当时至少有1300万-1400万户。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所在隐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而《中国人口史》等相关书籍、历史学家考证出的唐朝天宝十三年的实际户数与人口数则更多。

历史学家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认为,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

(还有其他历史学家考证的唐朝顶峰人口数据更多的,例如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证,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后,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 (第159页。) 《中国人口发展史》第151页,还提到了以下两位学者的观点: 现代学者陈旭麓,唐朝人口峰值:9254万人。 日本的现代学者日野开三郎,唐朝人口最高峰:2000万户,1.4亿人。 这里暂且不采用“9254万人”“2000万户,1.4亿人” 这两个数据。 )

冻国栋、葛剑雄在研究隋唐人口方面是权威级别的历史学家。他们对数据的处理是有大量史料证据支持其处理方式的,他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的人口。 这里采用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史料证明的数据,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也可以采用葛剑雄的数据,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击败众多强敌,扩张占据了中原、南方等地,还扩张占据了庞大的外围疆域。

实际上,北周留给隋朝的疆域与人口,远多于隋朝留下的疆域与人口。而唐朝打败众多内外敌人,经过扩张,疆域远超过隋朝,后来经过发展,唐朝的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





2、

隋朝那垦田地数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是被过度夸大的,这是史学界早就证明的。


某些人提到隋朝耕地开垦量。但是,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那是应授田数,不是隋朝实际的耕地数。

看看隋朝耕地数的两个奇葩的数据:“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换算成亩,约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亿亩,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亿亩”(若考虑到度量衡的换算,那么这开皇九年为15亿亩、大业中期为43.5亿亩,考虑到大业三年曾改度量衡,则大业中期为16亿亩,据汪篯《隋唐史论稿》),1957年中国才有16.8亿亩耕地,这还是几千年发展的结果。

而那几个隋朝耕地数,要么超过1957年的中国数倍,要么与1957年的中国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国,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而隋朝没有控制这些地区,而且隋朝在这些地区没有耕地;1957年的中国有约20%的耕地在江南和岭南,但是隋朝在这些地方只有70万户,还有大片地区没有深入开发;所以隋朝的耕地数是绝不可能超过、也绝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国的耕地数,隋朝这耕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汪篯《隋唐史论稿》)


实际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恐本史之非实”。

而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时的数据,

西汉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积约8.27亿亩,

东汉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积约6.94亿亩,

明神宗万历30年,耕地面积约11.62亿亩,

清光绪13年,耕地9.12亿亩,

(参考《明神宗实录》、《光绪会典》、《我国历代耕地面积的变化》等,)

看人口顶峰,以上几个朝代的人口都远超过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汉、东汉、明朝疆域并不比隋朝小,历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区,也大多在这些朝代的疆域范围内,而清朝疆域则远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数居然远超这些朝代。超过汉朝还有可能,但是,竟然远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术远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开发程度也远超隋朝。可见,隋朝垦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

根据历史学家的《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都远超过了隋朝,唐朝经济远超过隋朝。

根据历史学家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水利事业、农业生产工具也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增多,亩产量增加;唐朝手工业、商业也有很大发展。



3、

隋朝各地粮仓的粮食,早就被杨广各种征讨与失败消耗殆尽了。

杨广征高句丽时,曾下令把各地粮仓、府库的粮食、物资运到高句丽,后期却因为杨广的指挥错误导致隋军惨败,各地运到高句丽的大量粮食、物资被丢给了高句丽。


根据含嘉仓存粮的记录、刻铭砖的记录,含嘉仓是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的。 (具体见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是开始于唐朝。)


所谓的“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存粮根本不是隋朝的,而是唐朝的或宋朝的。


而马周那段话,是马周自己搞错了原因。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其实因为隋炀帝的各种征讨与失败的巨额消耗与损失,在隋炀帝中期隋朝已经“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到了隋炀帝后期,隋朝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了。




有荒谬谣言说唐朝吃了隋朝存粮几十年。 但事实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粮食、财物,早就被隋炀帝大量消耗(隋朝多个大型粮仓与仓库的粮食与物资被隋炀帝运到高句丽、又因为隋军的失败而被丢在了高句丽),在隋炀帝后期就已经没剩下多少了。唐朝吃的主要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唐朝依靠的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

隋炀帝后期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了。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旧唐书·食货志》记载隋朝: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唐朝与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有人借此说“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实际这是错误的。是马周搞错了原因。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何况,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也记载,大业十二年时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根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

实际上,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而马周所说的西京府库存的东西“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马周自己搞错了原因,而真实原因是李渊、李世民往西京府库里存东西,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并非是靠隋朝储备。而洛口仓、东都等地的物资,反而被唐朝的对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这对唐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体见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而考古发掘出的含嘉仓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谷子是宋朝存进去的,并非隋朝存进去的。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说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但是,用含嘉仓存粮去说“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就错的严重了。何况,隋朝的富裕强盛,早就被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败坏了,没留给唐朝。

有个荒谬谣言说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接下来反驳这个谣言。隋文帝时号称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粮食,那么多粮食是属于大规模储存粮食,其正常储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现代远比古代先进的科技条件下,大规模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才2到4年,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隋朝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是短于现代的),粟存的大规模储存时间稍长,有达到9年的,接下来说明,即使放宽条件认为隋朝大规模存粮能存5年或9年,也对唐朝没有多大帮助,更不会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隋朝时期存下的粮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从隋炀帝开始消耗巨大的征讨、工程时,就难以大规模存入粮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粮食。(而隋炀帝征讨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随着隋炀帝造成的大乱很快丢失了。)所以,等到隋炀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粮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炀帝的征讨消耗了,这也与《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粮食,部分被战火毁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义军、割据势力消耗,即使还有剩余,也很快就变质了。 各起义军、割据势力要靠乱世里百姓新收获的粮食生存。李渊起兵后,一边作战扩张,另一面在关中等地这些扩张占据的疆域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生产,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产的粮食。等到李世民的贞观时期,吃的粮食基本是李渊武德时期生产的、以及李世民贞观时期生产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但是,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才有可能使这种方法成立。第一个条件:隋文帝时期存入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时期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消耗与破坏,还能剩下相当多的粮食。第二个条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间生产储存的粮食能够替换大量隋朝生产储存的粮食。 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时,才有可能使“替换”“轮换”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个条件成立,就等于说,用不到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 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与 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差不多,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退一步说,如果这是成立的,那么就等于说人口凋敝天下大乱时都能生产储存与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差不多的粮食,那么隋朝存粮就更没有意义了。)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大乱时期这些生产的粮食无法大量“替换”“轮换”隋朝存粮,那么只“替换”“轮换”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这样的话,能够“替换”“轮换”的只是大乱时期生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变质,结果能“替换”“轮换”的数量只保持在大乱时期生产的那一小部分上,实际到了贞观初期,吃的粮食就已经是唐朝武德年间生产的,而贞观十几年的时候,吃的粮食已经是贞观初期生产的粮食了。 如果这也算吃隋朝存粮的话,那么按这说法这样轮换下去,往后,能轮换到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往前,能轮换到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按这说法,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中任何一个王朝的存粮了,可见这说法是很荒谬的。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说吃隋朝存粮是很荒谬的。

而且第一个条件是否成立都有问题,隋文帝存粮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的各种征讨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其中有隋末农民起义军(如李密翟让瓦岗军等)、军阀(如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开仓赈济百姓等等(这种情况的赈济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导致百姓拿的粮食超过其力所能运回去的量 ,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抛弃在路边的荒郊野地)。经过这样的消耗与破坏,隋文帝那庞大的存粮也没有多少能留给唐朝了。所以第一个条件也很难成立。而第二个条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粮吃到贞观年间,更无法使隋朝存粮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所以 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这说法是荒谬的谣言。

而且,实际正如前面列举的史料所说的,大业中年隋朝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已经“无以支给”、“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事实是杨广已经把隋朝的大规模存粮几乎耗尽了。没耗尽的也早就变质了。杨广各种扰乱社会经济的行为导致难以生产大量粮食,导致杨广时期隋朝不仅几乎耗尽了存粮,而且没有新粮食可以替换。 而唐朝吃的粮食主要是唐朝百姓生产的粮食。



4、

隋文帝杨坚大肆摧毁华夏学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九记载,仁寿元年 隋文帝诏废除各地学校,“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

隋文帝杨坚摧毁了邺城、建康等历史名城。 隋文帝杨坚还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例如,《隋书》列传第二十一 记载,隋文帝用令狐熙“抑工商”,并且称赞令狐熙“抑工商”的政斲策。在隋文帝时期,令狐熙“抑工商”,却在政绩考核里成为第一,可见隋文帝对其“抑工商”的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则在唐朝各地建立了大量华夏学校。唐太宗李世民还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


隋朝通过大索貌阅等等手段极其严厉的清查人口,隋朝这么极端严厉的清查人口,中国古代其他王朝是不这么做的。


而隋朝开皇年间的人口以及大业五年的人口,主要是靠清查北周、陈留下的实际人口,主要是依靠北周留下大量实际人口,当年在北周没被统计上来,但之后被隋朝清查统计了上来。

而唐朝贞观年间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实际人口的增长。


隋朝杨广造成的隋末大乱对人口、物资、经济等等各方面都有极其严重的破坏,导致隋末唐初只有200万户人口(《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但是唐太宗以这么少的人力物力,却建立了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军队,不仅四面扩张作战取胜(而且扩张占据的疆域远大于杨坚的),而且同时保证了绝大部分华夏百姓的安宁,保证了华夏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兴修了数十处水利工程;而且在贞观年间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人口从约200万户增长到近380万户,这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时期之一。


(因为各时期的初始人口、时期长短往往不同,所以应该用比较各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来比较各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计算“人口年均增长率”时别忘了要开年数次方。贞观年间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时期之一。)


可见“开皇之治”主要依靠篡取北周的丰厚产业(北周的庞大疆域、强大国家、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 “贞观之治”则是依靠李世民与唐朝自己的努力,击败众多强敌、统一、扩张占据远大于隋朝的疆域、自己发展经济,“贞观之治”的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实际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开皇之治”则是依靠清查前面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

“开皇之治”依靠前面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而“贞观之治”前不久是隋朝杨广留下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贞观之治”是依靠自己努力。

“贞观之治”不仅在军事、疆域、扩张占据的疆域等各方面远超过“开皇之治”,而且在实际人口的人口增长(人口年均增长率)方面也超过“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远胜“开皇之治”。李世民远胜杨坚。



--------------------------------------------------------------------------------------------------------------------------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李世民远胜过杨坚。


既然某些人歪曲历史,吹杨坚杨广,贬低李世民,那就别怪别人用事实反驳他们。对某些人的反驳,见这回答的中部、后部。


“无出李世民其有,朱元璋次之”这句话,不是只出于题主的一家之言。 隋唐史泰斗王永兴有过类似的评价。

隋唐史泰斗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1、隋文帝初登基时,是直接篡取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江山、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直接拥有了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存在的未统计人口。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的实际人口远多于400万户,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的实际人口已经接近890万户。 不用以一户6口计,因为,史料明确记载隋朝顶峰是890万户、4600万人。而且,这绝大部分是北周留下的实际人口,只是被隋朝清查了出来。

(隋朝清查人口的力度,在古代是空前绝后的。这也使隋朝搜刮百姓的能力更强。)

隋文帝时期、隋炀帝初期,那是把北周、陈留下的大量实际未统计人口清查出来,隋朝顶峰的890万户、4600万户绝大部分是北周留下的实际人口。

而隋朝杨广造成严重大乱,人口严重减少,导致隋末唐初只有200万户。

隋朝人口、隋朝人口顶峰的人口,绝大部分是依靠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而唐朝人口顶峰的人口,是唐朝自己长期发展出来的。而且,唐朝人口顶峰的人口,远超过隋朝人口顶峰的人口。

(根据《通典》记载,唐朝顶峰有1400万户,根据历史学家、人口史学家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唐朝人口顶峰在天宝年间,有约1400万户、8000万人。无论《旧唐书》的记载,还是《通典》记载,还是历史学家的考证,唐朝人口顶峰的人口都远超过隋朝人口顶峰的人口。)

因为隋朝人口绝大部分是依靠把北周、陈留下的实际人口清查出来,而不是实际人口的增长,所以算隋文帝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是没意义的。 而唐朝没有隋朝那么极力清查人口,李世民时期的人口增长,基本就是人口的实际增长。所以能计算李世民时期的人口年间增长率。

唐朝没有隋朝那么极力清查人口,李世民时期的人口增长,基本就是人口的实际增长。李世民时期23年人口从200万户增长到接近380万户,这人口年均增长率是中国古代各时期里较高的之一。

(因为各时期的初始人口往往不同、时间长短也经常不同,所以用人口年均增长率比较,才合理。)


2、隋开皇、大业的那垦田地数据,早就被历史学家考证证明是假的,是严重高估的。

其实,唐朝垦田地超过隋朝。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都强于隋朝。


隋朝那是应授田数,不是隋朝实际的耕地数。
看看隋朝耕地数的两个奇葩的数据:“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换算成亩,约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亿亩,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亿亩”(若考虑到度量衡的换算,那么这开皇九年为15亿亩、大业中期为43.5亿亩,考虑到大业三年曾改度量衡,则大业中期为16亿亩,据汪篯《隋唐史论稿》),1957年中国才有16.8万亩耕地,这还是几千年发展的结果。
而那几个隋朝耕地数,要么远超1957年的中国,要么与1957年的中国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国,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而隋朝在这些地区几乎没有耕地;有约20%的耕地在江南和岭南,但是隋朝在这些地方只有70万户,还有大片地区没有深入开发;所以隋朝的耕地数是绝不可能超过、也绝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国的耕地数,隋朝这耕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汪篯《隋唐史论稿》)

实际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恐本史之非实”。
而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时的数据,
西汉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积约8.27亿亩,
东汉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积约6.94亿亩,
明神宗万历30年,耕地面积约11.62亿亩,
清光绪13年,耕地9.12亿亩,
(参考《明神宗实录》、《光绪会典》、《我国历代耕地面积的变化》等,)

看人口顶峰,以上几个朝代的人口都远超过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汉、东汉、明朝疆域并不比隋朝小,历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区,也大多在这些朝代的疆域范围内,而清朝疆域则远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数居然远超这些朝代。超过汉朝还有可能,但是,竟然远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术远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开发程度也远超隋朝。
可见,隋朝垦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

根据历史学家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水利事业、农业生产工具也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增多,亩产量增加;手工业、商业也有很大发展。

3、隋朝那粮仓、仓库里的粮食、财物,本身就是从北周、陈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 里搜刮来的。 而且,还绝大部分被隋朝杨广消耗、败坏殆尽了。 即使有剩下的粮食,到唐朝时,也已经变质了。

含嘉仓大规模存粮,开始于唐朝。

1969年在洛阳的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粮食是唐朝、或宋朝储存的,不是隋朝储存的。

具体看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余扶危、贺官保的著作《隋唐东都含嘉仓》,含嘉仓是从唐朝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的,而且,含嘉仓大规模存粮是开始于唐朝。

而隋朝时期,含嘉仓根本就没有大规模存粮。




有荒谬谣言说唐朝吃了隋朝存粮几十年。 但事实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粮食、财物,早就被隋朝杨广的各种征讨消耗了(,隋朝多个大型粮仓与仓库的粮食与物资被隋炀帝运到高句丽、又因为隋军的失败而被丢在了高句丽)。唐朝吃的主要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唐朝依靠的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

隋炀帝后期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了。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旧唐书·食货志》记载隋朝: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唐朝与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有人借此说“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实际这是错误的。是马周搞错了原因。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何况,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也记载,大业十二年时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根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

实际上,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而马周所说的西京府库存的东西“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马周自己搞错了原因,而真实原因是李渊、李世民往西京府库里存东西,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并非是靠隋朝储备。而洛口仓、东都等地的物资,反而被唐朝的对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这对唐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体见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而考古发掘出的含嘉仓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谷子是宋朝存进去的,并非隋朝存进去的。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说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但是,用含嘉仓存粮去说“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就错的严重了。何况,隋朝的富裕强盛,早就被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败坏了,没留给唐朝。

有个荒谬谣言说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接下来反驳这个谣言。隋文帝时号称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粮食,那么多粮食是属于大规模储存粮食,其正常储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现代远比古代先进的科技条件下,大规模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才2到4年,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隋朝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是短于现代的),粟存的大规模储存时间稍长,有达到9年的,接下来说明,即使放宽条件认为隋朝大规模存粮能存5年或9年,也对唐朝没有多大帮助,更不会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隋朝时期存下的粮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从隋炀帝开始消耗巨大的征讨、工程时,就难以大规模存入粮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粮食。(而隋炀帝征讨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随着隋炀帝造成的大乱很快丢失了。)所以,等到隋炀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粮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炀帝的征讨消耗了,这也与《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粮食,部分被战火毁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义军、割据势力消耗,即使还有剩余,也很快就变质了。 各起义军、割据势力要靠乱世里百姓新收获的粮食生存。李渊起兵后,一边作战扩张,另一面在关中等地这些扩张占据的疆域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生产,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产的粮食。等到李世民的贞观时期,吃的粮食基本是李渊武德时期生产的、以及李世民贞观时期生产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但是,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才有可能使这种方法成立。第一个条件:隋文帝时期存入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时期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消耗与破坏,还能剩下相当多的粮食。第二个条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间生产储存的粮食能够替换大量隋朝生产储存的粮食。 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时,才有可能使“替换”“轮换”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个条件成立,就等于说,用不到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 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与 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差不多,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退一步说,如果这是成立的,那么就等于说人口凋敝天下大乱时都能生产储存与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差不多的粮食,那么隋朝存粮就更没有意义了。)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大乱时期这些生产的粮食无法大量“替换”“轮换”隋朝存粮,那么只“替换”“轮换”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这样的话,能够“替换”“轮换”的只是大乱时期生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变质,结果能“替换”“轮换”的数量只保持在大乱时期生产的那一小部分上,实际到了贞观初期,吃的粮食就已经是唐朝武德年间生产的,而贞观十几年的时候,吃的粮食已经是贞观初期生产的粮食了。 如果这也算吃隋朝存粮的话,那么按这说法这样轮换下去,往后,能轮换到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往前,能轮换到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按这说法,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中任何一个王朝的存粮了,可见这说法是很荒谬的。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说吃隋朝存粮是很荒谬的。

而且第一个条件是否成立都有问题,隋文帝存粮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的各种征讨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其中有隋末农民起义军(如李密翟让瓦岗军等)、军阀(如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开仓赈济百姓等等(这种情况的赈济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导致百姓拿的粮食超过其力所能运回去的量 ,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抛弃在路边的荒郊野地)。经过这样的消耗与破坏,隋文帝那庞大的存粮也没有多少能留给唐朝了。所以第一个条件也很难成立。而第二个条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粮吃到贞观年间,更无法使隋朝存粮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所以 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这说法是荒谬的谣言。

而且,实际正如前面列举的史料所说的,大业中年隋朝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已经“无以支给”、“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事实是杨广已经把隋朝的大规模存粮几乎耗尽了。没耗尽的也早就变质了。杨广各种扰乱社会经济的行为导致难以生产大量粮食,导致杨广时期隋朝不仅几乎耗尽了存粮,而且没有新粮食可以替换。 而唐朝吃的粮食主要是唐朝百姓生产的粮食。





如果按照“古时人口的多少标志着国家是否拥有繁荣的基底,人口便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唐朝的富裕与强盛,远超过隋朝。唐玄宗时期的人口远超过隋文帝时期,远超过隋炀帝时期。 唐玄宗时期,远胜隋文帝时期。

按那用人口吹隋的人的逻辑,能得出唐玄宗远胜隋文帝的结论。

另外,“开皇之治”那870万人口几乎都是来自北周留下的大量人口,而“贞观之治”末期接近380万人口的人口,其中至少180万是唐朝自己发展的。

隋朝杨广造成的严重大乱,实际人口严重减少,导致之后的贞观年间的人口少于直接篡取北周大量实际人口的隋文帝时期。

然而,李世民用更少的本钱,却做出了远强于隋文帝杨坚的成就。


李世民不仅打下中原、河西、陇右的大部分,而且李世民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并且在安南、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建立了统治。

而杨坚没有打下中原、河西、陇右,杨坚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中原、河西、陇右,而且杨坚没有扩张占据漠南、漠北、西域等地,杨坚没有在安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建立了统治。

杨坚摧毁邺城、建康等历史名城。 杨坚还打压工商业的发展。杨坚还摧毁了各地的华夏的学校。

李世民则鼓励农民、工商业的发展。李世民在各地兴办华夏的学校。









既然某些人歪曲历史,吹杨坚杨广,贬低李世民,那就别怪别人用事实反驳他们。

其实。李世民远胜过杨坚。李世民远比杨坚厉害。 天可汗与圣人可汗有天壤之别。 李世民天可汗在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建立了统治。 而杨坚这圣人可汗,只是让突厥名义上称臣,却没有在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建立统治。

唐朝高祖为李渊,但是统一天下的大部分功绩确实李世民的。(这跟杨广完全不一样。 杨广灭陈时,真正担任指挥的是高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杨广只是个挂名统帅。 李世民则是在统一战争中亲自指挥了多次重大胜利。)

科举制在史书上的记载并不是隋朝所创立的。而是从南北朝有萌芽,而真正实现“不必非要由高官推荐、而是可以自己报名参加”,则正是在唐朝。真正的科举制,正是唐朝开始的。后来宋朝进一步发展。 而隋朝仍然是让高官推荐,跟数百年前的察举制没有本质区别。


杨坚所谓的开国,其实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丰厚产业(北周后期已经有庞大疆域、强大国家、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 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而且建立了秩序。 而杨坚则直接篡取了北周的丰厚产业。 在这方面,杨坚甚至不如司马家。 司马家至少在曹魏对蜀汉的作战中立下很多大功, 而杨坚家族却没有为北周立下这么大的功绩。

杨坚直接摘了北周的桃子。而李世民没有摘谁的桃子。李世民只在位李渊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多次重大功绩。 李世民在李渊建立政权中立下大功,而且在攻灭多个割据强敌、以及抵御外部强敌突厥方面,李世民都立下多次关键大功。 只是因为李渊毕竟是唐朝正式的第一个皇帝,所以李渊是“祖”,李世民是“宗”。

李世民则是在打江山、统一天下方面立下了多次关键大功。唐朝江山大部分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隋朝江山却大部分是直接篡取自北周的。

一些杨1粉、杨2粉拿上述那点说李世民时候,要多注意自家杨坚杨广才是白眼狼属性,直接篡取北周丰厚产业,还把北周宗室几乎杀尽。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这说的,正是杨坚。


历史并不是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可没有主动多次干预史书书写。早在李世民之前,早就有其他朝代的皇帝改史,早就有其他朝代的皇帝多次干预史书书写。

李世民可没有收集天下的记载。李世民没法改史。

李世民想看起居注(帝王的起居注,不是创业起居注),但是被阻止了。李世民没看起居注,李世民看的是实录。李世民没看实录以外的其他大量记载,没看其他大量官方档案与民间记载。李世民没法改史。因为李世民即使改,也只能改实录,但是没法改当时其他书的记载。李世民可没法知道哪个书会留到后世。如果他真改了实录,那么就会与其他书的大量记载矛盾,仍然是没法改史。

某些杨1粉、杨2粉已经编瞎话到了不要脑子的地步了,无脑的编瞎话说李世民被后世鄙夷为“史学家”。然而,李世民可没有被后世鄙夷为“史学家”。

其实,李世民没有大量收集民间记载,没法改史。反而是隋朝大量收集民间记载,隋朝远比李世民更可能改史。

隋朝为了控制修史,连纸、笔都限制供应。《魏郑公谏录》卷四:又问“隋代谁作起居舍人?”公对曰“崔祖浚、杜之松、蔡允恭、虞南等。臣每见虞南说,祖浚作舍人时,大欲记录,但隋主意不在此,每须书、手、纸、笔所司多不即供,为此,私将笔抄录,非唯经乱零落,当时亦不悉具。”

这也意味着史书中对于杨坚、杨广的诸多好的记载必然是被过度吹捧的,会有相比其他帝王更进一步的各种粉饰,但即使如此,杨坚、杨广也都远不如李世民。



文治方面,杨坚仍然不如李世民。完善律法方面,李世民做出的贡献超过杨坚。

人口增长方面,杨1粉直接数据造假了。 其实,隋唐史大家岑仲勉、杨志玖等人早就考证证明了,隋文帝时期那“人口增长”,不是实际人口增长那么多,而是把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存在、但是未统计的人口清查出来。

但凡对隋唐史、人口史有些了解的都知道,隋朝清查人口的力度,在古代各王朝里的是最严厉、最极端的。 而北周后期有大量实际存在的人口,没有被统计上来。 隋朝通过极端的清查人口,把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清查出来,这才使开皇年间人口达到870万户。 其实这870万户,主要是北周留下的人口,而不是开皇之治时的实际增长。


而且杨1粉还伪造李世民时期的人口数据。可见杨1粉理屈词穷、悲催到了什么地步。

其实,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隋唐史泰斗、隋唐人口史大家的考证,根本就没有贞观2年、贞观20年的数据。没有任何证据证明290万、360万是贞观哪一年的数据。


从唐高宗武德年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高宗初,有据可查的数据只有以下3个:“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隋末唐初武德年间只有200万户。

《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通典》卷第七:(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冻国栋的《中国人口史》第二卷第96页统计《旧唐书 .地理志》诸州户口,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有3041871户,12351681人。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有380万户。《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永徽三年……今户三百八十万。”

隋炀帝末期,严重大乱,人口锐减。武德年间,还在战乱,人口基本不增长。武德年间人口只有约200万户。贞观初年的人口也就只有200万户。而从贞观元年(627年)到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人口从200万户增长到380万户,计算出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基本等于贞观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因为永徽前三年并没有发生会导致人口年均增长率与贞观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有大不同的事。所以这可以代表贞观那23年里的人口年均增长) 还可以用贞观年间到贞观十三年、人口200万户到304万户,或者用贞观十三年到永徽三年、人口304万户到380万户,来计算人口年均增长率。得出的贞观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跟其他历史时期比较,都能看出,贞观年间是中国古代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李世民的文治远强于杨坚。李世民时期没有极力清查人口。李世民时期的人口增长是实际人口增长。 李世民时期,23年的时间,人口从200万户增长到接近380万户,计算得出人口年均增长率。

李世民时期 是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因为各时期初始人口不同,而且时间长度也经常不同,所以,比较人口年均增长率,才公正。)


李世民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年均增长率),是中国古代各时期里的最高的之一。

而杨坚则是靠极端强力的清查北周留下的大量未统计人口,靠北周留下的人口达到870万户,这870万户主要是北周、陈留下的人口。 杨坚时期的实际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年均增长率),逊于贞观。

其实,杨坚时期的人口增长,才符合杨1粉说的 “比起文景,光武年间都是远远不如的,和晋惠帝有一拼”。


贞观之治是实际存在的。连历史大家王曾瑜也承认,如果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黄金时代”的话,就是贞观之治。

反倒是开皇之治,才是基本属于一个天大的笑话和谎言,人口、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基本全靠篡取北周的产业、南北朝的遗留。


文治方面,李世民用各种措施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发展。而杨坚则抑制工商业。

杨坚让令狐熙“禁游食,抑工商”,并且还下令其他地区的官员也学这“禁游食,抑工商”的做法,还把“禁游食,抑工商”的令狐熙“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杨坚破坏法治。

杨坚“性猜忌,素不悦学……恒令左右觇视内外,有小过失,则加以重罪。又患令史赃污,因私使人以钱帛遗之,得犯立斩。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尝怒问事挥楚不甚,即命斩之。

……后楚州行参军李君才上言帝宠高颎过甚,上大怒,命杖之,而殿内无杖,遂以马鞭笞杀之。自是殿内复置杖。未几怒甚,又于殿庭杀人,兵部侍朗冯基固谏,帝不从,竟于殿庭行决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

……其诸司属官,若有愆犯,听于律外斟酌决杖。于是上下相驱,迭行棰楚,以残暴为干能,以守法为懦弱。

……命盗一钱已上皆弃市。行旅皆晏起早宿,天下懔懔焉。此后又定制,行署取一钱已上,闻见不告言者,坐至死。自此四人共盗一榱桷,三人同窃一瓜,事发即时行决。”

杨坚“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隋文帝杀的功臣不计其数,史万岁,虞庆则,王世积,王谊,元谐,宇文忻,元善等等很多。除了直接赐死的,还有很多流放死的(李德林,柳彧等),贬为庶民的(高颎,贺若弼等等),苏威几起几落,杨素他后来也一样猜忌。


杨坚摧毁了邺城、建康等历史名城。

杨坚还关闭各地的华夏学校,搞的“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资治通鉴》)。

李世民则是发展各地的华夏学校,发展华夏文化。


而从行政上,李世民拿出的实质有效的行政措施多了。此外,李世民做到了三省平行。三省六部制正是李世民完成的。李世民还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复奏等等制度设计。

李世民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进了唐代的水利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更对其后的朝代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影响。

李世民时期还兴修水利工程。

李世民完善律法。李世民还对各地吏治进行了整顿,做出了很大的改进、改善。

战乱后大一统和平?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分裂,严重战乱。正是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亲自指挥了多次关键大胜,正是李世民结束了战乱,做到了大一统,实现了和平。

反倒是杨坚坐收北周的丰厚产业。

而且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剩下的陈军事弱小,北周后期已经有统一之势。而杨坚直接篡取北周丰厚产业(庞大江山、强大国家、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杨坚才是基本属于坐收前人留下的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红利,而且杨坚还坐收前人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庞大江山、强大国家。



三省六部制是从魏晋到唐朝逐步发展出来的,隋文帝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五省六部(五曹六部),到了周隋时期,因为其中两省太无用,而演变成为三省六部。 在唐朝,已经开始向两省转变。 到了宋朝,三省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名为三省,但是实质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经被转移到其他机构。六部继续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开始的。
三省六部制来源于魏晋。后来,隋朝隋文帝开三省六部制,但是唐太宗实际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
唐太宗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复奏等等制度设计。
唐太宗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进了唐代的水利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更对其后的朝代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影响。


科举制根本不是杨坚创立的。科举萌发于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有了允许平民投牒自进的萌芽。反而是隋朝没有做到允许平民投牒自进。隋朝那所谓的“科举”既没有做到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也没有考试黜落法,没有打击门阀贵族阶层的作用。与之前相比,隋朝没有增加削弱门阀贵族的作用,更没有为寒门开辟新的仕途通道。 后来唐朝做到了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并且有考试黜落法。

(《晋书·柳毅传》)为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到东晋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叶以后,人们便采取“罢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门资,九流常选,试经授官”等强化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的措施。公元505年,梁武帝“诏开五馆,建立国学”,规定凡五馆就读学生均可参加考试,“其射策通明者除为吏”。(《梁书·儒林传序》)公元509年,梁武帝再次颁布“不拘门资,考试取才”的诏令,规定“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梁书·武帝纪》)北齐时代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且考试管理更严格,考试时“皇帝常服乘兴,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呼起立席后,饮墨水,脱容刀”。
( 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的诏书,看隋的记载,都没有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隋唐宋元明的记载里,隋朝都没有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 只有距离隋朝一千多年以后的清朝的一个人幻想出隋朝允许“投牒自进”,既跟隋自己的记载不符,又跟唐宋元明的记载不符,清朝这个人的记载不可信。事实上,隋朝没有做到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 )

看隋朝杨坚、杨广的诏书,仍然是让五品以上官员推荐人,没有允许平民“投牒自进”参加,并不具备科举的本质与主要特点,反而在实质上仍然是察举制(如果隋朝这算是科举的话,那么早在汉朝就已经有科举了)。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朝。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实行的实质却仍然是察举制,具体见研究过科举制的历史学家何忠礼的《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金铮 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隋朝隋文帝、隋炀帝都没有做到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而仍然是让高官推荐人,隋朝隋文帝、隋炀帝那所谓的“科举”其实与数百年前的察举制没有本质区别。隋朝没有开辟新的晋升通道,没有为小地主、平民开辟新的社会晋升通道。
唐朝开始做到了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这才开辟了新的晋升通道,为小地主、平民开辟了新的社会晋升通道。




武功方面。 隋唐史泰斗王永兴都认可李世民的功绩,并且指出唐初统一的功绩大部分是李世民的。之后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的功绩,也是李世民的。

李世民做秦王时期,亲自亲自指挥了多次关键大胜,这确实是李世民的功绩。 李世民李渊,跟韩信刘邦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杨1粉拿来瞎类比,只能说明杨1粉是黔驴技穷了。


作为君主而言,杨坚的军事成就远不如李世民,军事才能方面,仍然远不如李世民。无论是打天下时期、统一,还是统一之后扩张占据外围疆域,杨坚都远不如李世民。

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剩下的陈军事弱小。北周已经有统一之势。而杨坚直接篡取了北周的丰厚产业,顺势灭陈,难道远低于李世民在隋末那恶劣形势下做到统一。

北周时期,突厥室点密西征、割据行政,突厥实质已经分裂。

杨坚隋朝的大部分疆域直接篡取自北周。而李世民唐朝的疆域都是李渊李世民唐朝打下来的,是李渊李世民从太原一地开始,逐步击败众多内外强大,打下来的。而且大部分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杨坚击败东突厥,使东突厥在名义上称臣于隋朝。但是杨坚、杨广都没有在东突厥、西突厥建立统治。 杨坚没有在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建立统治。 杨坚出兵征高句丽,结果隋军损失惨重,却没什么战果。 杨坚这方面的成就,在中国历史帝王里排不到前列。

杨广仍然没有在漠南、漠北、大部分西域建立统治,杨广反而很快把河套丢了,还被东突厥崛起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把河西、陇右、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杨坚的所谓“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成色、质量都远不如李世民。

在隋末,李世民不仅攻灭割据势力,做到统一,还多次抵御突厥,阻止突厥入主中原。李世民保护了华夏文明。

李世民做到统一之后,李世民派唐军攻灭东突厥国、西域诸国、薛延陀国,扩张占据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并且在这些地区真正建立了统治,使唐朝开始统治这些地区。唐朝真正统治了这些地区,不仅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还能在当地任免、处置官员,征兵,并且控制了当地的政治、军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税,而唐朝对河套、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统治还要强于对漠北的统治。
李世民还派唐军攻灭吐谷浑汗国,并且使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李世民还派唐军唐军还打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松外诸蛮归降于唐朝;吐蕃退出党项、吐谷浑、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才是确立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确立了华夏的霸主地位。

李世民的成就,才是能在中国历史帝王里足以排在前几名的。


李世民打吐蕃可不是打平手,更不是输了,而是李世民、唐朝取得了胜利。 本质上是李世民、唐朝赢了。(贞观年间,唐与吐蕃的交战只有松州之战。而芳州之战不是唐与吐蕃交战,而是唐与吐谷浑交战,芳州之战后,唐朝很快打垮了吐谷浑。)

松州之战,韩威只是率极少量的人去侦察,遭遇小败。然后就是唐军击败吐蕃军。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 吐蕃松赞干布大惧,吐蕃不仅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而且吐蕃松赞干布还认怂、谢罪、送厚礼、称臣于唐朝。

在给唐朝皇帝的书表里,吐蕃松赞干布说“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唐朝是在打赢了、并且自己处于优势时,和亲吐蕃。类似蒙古和亲吐蕃、高丽。是唐朝、蒙古这处于优势的一方去和亲吐蕃。而且,唐朝嫁到吐蕃的公主都是宗室女,蒙古嫁到吐蕃的公主也都是宗室女。


李世民征高句丽,其实是胜利。跟隋朝完全不一样。隋朝征高句丽,隋朝的损失远大于战果,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 李世民征高句丽,唐朝的战果远大于损失,对高句丽破坏很大,而华夏的损失微不足道,唐朝的损失微不足道。

中国史书对李世民征高句丽可没有轻描淡写,更没有找n多借口,没有吹了不少成绩。而是如实记载了。 本质其实一目了然,就是唐朝取得多次大胜,战果很大,而唐朝的损失很小。最后因为“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才返回。

可笑的是,杨1粉连推到墓碑的时间都不知道。李世民推倒了魏征墓碑,远早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李世民是因为魏征推荐的几个人犯罪、甚至谋反,而怀疑魏征结党,所以暂时推倒了魏征墓碑。后来李世民又把魏征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

而杨1粉竟然错误的认为推倒魏征墓碑这事是在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之后。果然,杨1粉是最不了解历史的。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出征只用了10万人。杨1粉竟然能把这说成是“真正举国之力的一战”。杨1粉说瞎话真是成习惯了。

然而,李世民征高句丽,只是用了唐军里的一小部分,远没有到“真正举国之力的一战”的地步。更没有要超过打突厥的。 其实,李世民时期,唐朝攻灭突厥国所动用的唐军数量(李靖亲自率领的唐军少,但是其他各路进攻突厥的唐军总数多),唐朝出征西域(攻灭西域诸国、打败西突厥、震慑西突厥)所动用的唐军数量,以及打败薛延陀时动用的唐军数量,都远超过李世民征高句丽用的军队数量。 所谓重要性“要超过打突厥的”,纯粹是杨1粉瞎编的了。


杨坚打高句丽,结果隋朝损失惨重,而高句丽几乎没有损失。杨广打高句丽,隋朝损失更加惨重,直接导致隋朝内部发生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而高句丽则俘获大量隋人、缴获大量物资。

用杨1粉话吐槽他们自己的偶像了。杨坚、杨广“最看重的一战打成这鸟样,其实客观上也说明了他真实的军事水平”。

而李世民征高句丽,唐朝的战果远大于损失,相比于唐朝的战果,唐朝的损失微不足道。

(另外,专业研究著作《唐征高句丽史》、《唐丽战争史》、《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也都证明了,唐太宗征高句丽,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胜;贞观年间唐军大胜高句丽,只是未灭国而己。)

杨1粉那么看重征高句丽。然而在征高句丽方面,从战果与损失来看,李世民是取得了大胜,而杨坚是惨败,杨广比惨败还要惨好几个数量级。

杨1粉那么看重征高句丽。然而在征高句丽方面,李世民把杨坚爆的渣都不剩。

这会儿杨1粉又说“因为在这种对外战争的结果上,史书基本没法作假”了。之前杨1粉还各种否定史书对李世民征高句丽的记载。 杨1粉这自打脸还真是快啊。

中国历史上不但没有严重夸大突厥的实力,反而低估了突厥的实力,低估了隋末东突厥的实力。

高句丽确实有些实力。在征高句丽方面,从战果与损失方面看,杨坚遭遇失败,杨广则是遭遇非常严重的惨败,李世民其实是取得了胜利。

在征高句丽之前,李世民已经确立了中原王朝的东亚霸主地位,已经建立了天朝秩序。 打败突厥、薛延陀,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帝王的排名(蒙古帝国不计入其内):

第一档: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 同一档内排名不分先后。 隋文帝远不能进入第一档。隋文帝至多进入第二档。








隋文帝杨坚派出30万隋军征高句丽,结果隋军还没踏上高句丽的土地,就因为“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等等原因,大量死亡,还没打着高句丽,隋军就撤回了,30万隋军死了十分之八、九。

《隋书》帝纪第二:乙巳,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九月己丑,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资治通鉴》开皇十八年:汉王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周罗睺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飘没。秋,九月,己丑,师还,死者什八、九。


隋炀帝杨广一征高句丽时,杨广的错误指挥导致惨败。杨广下达了错误命令,导致诸将奉旨不敢赴机,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隋朝大军损失惨重,损失的隋军超过34万(来护儿之败,隋军精甲4万损失惨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宇文述九军之败,30万5千隋军,只有2700人逃回,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这还没算损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数次大战损失的隋军),隋朝民夫、粮草兵器资储也大量损失。百姓被隋炀帝的残幉暴征敛与统幉治逼的没活路,纷纷起幉义,王薄、豆子颃、窦建德等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
《隋书》:“大业七年,帝将讨元之罪,车驾渡辽水,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率兵出拒,战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櫼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者,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贼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 《资治通鉴》大业八年:护儿不听,简精甲四万,直造城下……伏兵发,护儿大败,仅而获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资治通鉴》大业八年: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
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时,后方杨玄感起事,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全被高句丽缴获。杨玄感这贵幉族造幉反,却被隋炀帝迅速剿灭了,贵幉族门阀无力动摇隋炀帝的统幉治。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高句丽王表面上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之前投奔高句丽斛斯政,但是高句丽仍然不放还俘获的大量隋人。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炀帝下令征高句丽王入朝,高句丽王却没有来。隋炀帝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但最后没有成行。

隋炀帝对高句丽的数次战争,使隋朝大量军队与百姓丧生,损失了巨额物资,还扰乱了正常生产秩序、破坏了隋朝的经济。过度残暴征敛逼的隋朝中原与南方各地百姓农民没有活路,中原与南方各地百姓农民不得不纷纷起义。愈演愈烈的农民起幉义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等等屡次消灭隋军主力,使隋朝统幉治崩溃、名存实亡。


隋朝杨广三征高句丽,杨广的错误指挥导致华夏损失惨重,严重削弱了华夏,华夏大乱,而高句丽还在,还俘获大量隋人不放还。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不是说征高句丽不对,而是要看征高句丽的方式。隋炀帝杨广这样征高句丽,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

-------


说到征高句丽,或许有人会说唐太宗也征高句丽。但是,唐太宗征高句丽与隋朝杨广征高句丽的区别大了。唐太宗征高句丽,唐军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个强国,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败了,仍然被唐高宗攻灭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消灭大量高句丽军,攻破高句丽10座城,而唐军的损失极小,无论在作战中还是在撤军的时候,唐军的损失都极小。只是因为唐太宗在对外事务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才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成功。唐太宗是因为没有攻灭高句丽而后悔。 唐太宗已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句丽。而且唐太宗征高句丽,唐军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与损失,《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可见,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总损失接近2000人,战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军打下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还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唐军是多次胜利,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唐军击败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的那次,唐军是以少打多还做到了包围敌军(古代其他顶级将领也有几个做到以少打多包围敌军的),并取得大胜,高延寿高惠真率馀众依山自固,没有退路,于是投降于唐军,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馀众是三万六千多人,这是之前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被唐军包围并打的惨败之后的馀众,这之间少了的那11万多军队大部分是被唐军消灭了,唐军在这一战消灭的敌军远超过2万数倍,还有三万六千多敌军投降于唐军。唐军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高丽(高句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帝夜召诸将,使李勣率步骑万五千阵西岭当贼,长孙无忌、牛进达精兵万人出虏背狭谷,帝以骑四千偃帜趋虏北山上,令诸军曰:"闻鼓声而纵。"……帝望无忌军尘上,命鼓角作,兵帜四合,虏惶惑,将分兵御之,众已嚣。勣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延寿收馀众负山自固,无忌、勣合围之,彻川梁,断归路……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入辕门,膝而前,拜手请命……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高丽震骇,后黄、银二城自拔去,数百里无舍烟。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高丽(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唐太宗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最后唐太宗是从容班师。班师时唐太宗还耀兵于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迹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辞,唐太宗赞赏安市城主的坚守与忠诚,赐给安市城主缣百匹。之后的返回路上,唐太宗听说太子来了,为了尽快见到太子,唐太宗还骑马奔驰,这种情况下骑马奔驰,由此可见,在征高句丽以及班师过程中,唐太宗显然没有受伤。

《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先拔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将步骑四万为殿……”“丙辰,上闻太子奉迎将至,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渝关,道逢太子”。

而那些说唐太宗在征高句丽时受伤被射瞎一只眼的说法是近代朝鲜半岛小说伪造出的谣言,之前的古代汉人史料、朝鲜半岛史料里都没有这事。)


之后,唐太宗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征高句丽,也都取胜了。
再之后,唐高宗时期,唐朝攻灭了高句丽、百济。


另外,专业研究著作《唐征高句丽史》、《唐丽战争史》、《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也都证明了,唐太宗征高句丽,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胜;贞观年间唐军大胜高句丽,只是未灭国而己。



中国帝王的排名(蒙古帝国不计入其内):

第一档: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 同一档内排名不分先后。 隋文帝远不能进入第一档。隋文帝至多进入第二档。




  

相关话题

  匈奴(突厥、契丹,金等)人是否有自己的铁矿? 
  陈朝灭亡后南方的士族是怎样的境遇? 
  如何看待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时没有藩王站出来保卫明朝”? 
  陈璧君为汪精卫辩护的一席话有一定道理么?如何反驳? 
  如何评价辛德勇老师的《制造汉武帝》? 
  秦朝为何而亡? 
  李世民长期对外作战,李渊是如何保证粮草供应不断的? 
  张居正为啥牛掰,谁能说说? 
  如何评价明朝这个朝代? 
  如何看待在历史讨论中带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少听说中国古代有流放海外的刑罚?
下一个讨论
溥仪在故宫参观时 指出光绪帝的照片挂错了 确有其事吗?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