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清太祖努尔哈赤?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骂努尔哈赤早就骂过了,今天倒想说说另一面。

占领辽沈之后的努尔哈赤有多反人类,这是路人皆知的,但是努尔哈赤也不是生下来就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他也年轻过,也有过当英雄的机会。然而他却最终背叛了自己曾经走过的那条正路,给自己挣了个遗臭万年。

1591年,侯先春向万历皇帝上《安边二十四议疏》,虽然写得又臭又长,而且没提出什么有用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发现了问题:“迩岁以来,虏岁掠我人以万计,辄散处于板城而恩养之。给之妇,使生子女,给之牛马田土,使孳息耕种。待其心志无变易,而后用为奸细,用为响导。……有挖人地窖者,有指人粟谷之数而逼索之者,有呼仇人之名而焚其庐,掘其墓者,皆汉人也。”

把“虏”换成“髡”,这段话用来说澳宋一点问题都没有。

随着李成梁、高淮这对卧龙凤雏把辽东搞得乌烟瘴气,辽东的士兵、农民频频反抗。1600年,清河爆发了余丁金得时领导的起义,《朝鲜王朝实录》中称他们“与鞑子相连,几至两万”,后来又提到,金得时等人“虽聚徒众屯山谷,时无发动入寇之势”,都活不下去被逼上梁山了,虽然也和努尔哈赤有联系,可直到被明军镇压都没“借虏平官”。

1602年,何尔健《按辽御珰疏稿》中说,有辽东百姓称:“我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看几时不罢,也都钻入夷地自在过活去罢!”他考察之后上奏说:“建州夷地有千家庄者,东西南北周回千余里,其地宽且肥。辽沈以东,清河、宽奠等处与夷壤相接,其间苦为徭役所逼者,往往窜入其中,任力开垦,不差不役,视为乐业。夷人利其薄获,阳谓天朝之民也,相与安之,而阴实有招徕之意……乃今公私之差日增月益,已自不支,而矿税之征朝加夕添,其何能任。况在此为苦海,在彼为乐地,彼方为渊为丛,民方为鱼为雀,而我方为獭为鹯,以故年来相率逃趋者,无虑十万有余。”

1605年明朝放弃宽甸六堡,《酌中志》中记载:“少壮强勇之人,亡入建州者什四五。”名列“岭南三忠”的陈子壮认为,如果再不弃,恐怕这六堡就要整个被努尔哈赤拉过去了。

《明神宗实录》中提到,1608年,有“男妇数千人”想要“北走投虏”,结果被拦截。

1619年,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他对局面的判断是“民穷思乱而欲投虏”,并详细解释说:“辽军自东征骚扰以来,复遭高淮毒虐,离心离德,为日已久。今又驱饥寒之众,置之锋镝之下,愤怨之极,势且离叛。尝秘闻外间人言:‘向特怕虏杀我耳。今闻虏筑板升以居我,推衣食以养我,岁种地不过粟一囊,草数束,别无差役以扰我。又旧日掳去人口,有亲戚朋友以看顾我。我与其死于饥饿,作枵腹鬼,死于兵刃,而作断头鬼,毋宁随虏去,犹可得一活命也。’不祥之语,以为常谈,而近益甚。汹汹惶惶,莫保旦夕。”辽东巡抚张焘也说“辽人之久为奴耳目者十人而五也”。

起初努尔哈赤看问题看得很清楚,与其杀辽人而夺其财,不如养辽人而用力。前者只能获利于一时,后者方可受益于永久。《满文老档》中记载了一段努尔哈赤刚刚反明时的言论:“过去,你们的尼堪国,富人多占土地,雇人耕种,吃不完的粮就卖。穷人因为没有土地,也没有粮,就买粮吃,买粮的钱财用尽后,乞食而生。……我今计田,一男种粮的田五垧,种棉的田一垧,公平地分给……乞丐、和尚都给田。”努尔哈赤甚至宣扬:“大户合于大宅,小户合于小宅,房则同居,粮则同食,田则同耕之。”

把“你们的尼堪国”去掉,不知道的肯定以为这是洪秀全的台词。

从三十年来辽人不断逃亡边外的情况来看,努尔哈赤提出的这些纲领恐怕并不纯是政治欺骗,如果他的诺言从来都不能兑现,就算他有神笔马良的本事,也不可能画饼充饥三十年。从前面侯先春、何尔健等人的描述来看,努尔哈赤在早期对汉人的确不是一味地屠杀奴役,而是分给土地,编为民户,像正常的官府那样向他们收税,而且税还比明朝轻。朝鲜的《燃藜室记述》中也说,努尔哈赤起初对待汉人是“尽剃头发,如前农作。”如果努尔哈赤能按照这条路线走下去,除了有民族压迫性质的剃发令有问题,在经济方面,他绝对是进步的。

然而,努尔哈赤并没有走这条路线。

因为在授田的时候,努尔哈赤根本做不到“公平地分给”,辽东这块土地,在当时根本做不到只靠本地的农业就既让百姓安居乐业,又支撑一支足够和明朝抗衡的军队。如果给八旗分的土地太少,他们的战斗力就不能保证,就会打不过明朝,可如果给八旗分的土地太多,哪里还有地分给汉人。

满洲八旗六万丁口,每人给三十亩地,这就是一万八千顷,爱新觉罗宗室和那些跟着努尔哈赤一起出生入死的女真贵族们还得多吃多占。然而根据《全辽志》,辽河以东的在册耕地总共就两万六千顷。就算有大量私垦土地存在,也不够分的,何况既然是私垦,努尔哈赤手上并没有足够的官吏队伍,也就很难进行管理。因此,努尔哈赤根本不可能按照他之前许诺的那样给汉人分田,甚至还得为了给八旗分地强行搬迁汉人。《满文老档》记载了一起汉人逃亡事件,里面提到逃亡的二十户汉人,男女共八十口,总共只有四十二亩地,也就是说,努尔哈赤答应的土地只兑现了2%。

当时辽东尚有荒地,但组织汉人垦荒也行不通,因为分到了大量土地的女真贵族需要劳动力来种地,女真人的人口不够,而且还要指望女真人充当兵源,因此,女真贵族就用手中的权力,让和他们“房则同居,粮则同食,田则同耕之”的汉人来种地。占领辽沈之后,努尔哈赤为了和明朝的战争,又增加了大量徭役,汉人的劳动力、牲畜都不得闲,又缺少启动资金,根本无法开荒。

努尔哈赤以前在塞外组织生产,规模较小,他能够切实管控基层,搞得很成功,然而占领辽沈之后,统治区急速扩大,人口大幅增加,人口结构也和之前完全不同,所有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唯独后金政权的管理能力没有变化,结果经济建设搞得一塌糊涂,粮食紧缺。

汉人没分到地,要受女真贵族欺压,要服徭役,再加上攻取辽沈的过程中,金军有许多杀掠行为,现在汉人更是连饭都吃不上了。于是,辽东各地频频爆发汉人反抗后金的斗争。

在这个关头,努尔哈赤做出了选择:彻底抛弃之前招纳汉人的政策,坚定不移地捍卫女真贵族的利益。但以他现在的政策,捍卫女真贵族的利益,汉人就没饭吃,没饭吃就造反,于是努尔哈赤决定:把汉人都杀了,就没人造反了。

这就是为什么熊廷弼说“辽人不可用”,袁崇焕却要“辽人守辽土”,他们两个都没错,辽人也从来没变,是努尔哈赤变了。辽人在这三十多年中,从来都只是想在贪官污吏的盘剥虐待中求一条活路,哪怕是照样被剥削,只要有一口饭吃,能全家团聚,安安稳稳地被剥削,他们也就满足了。万历皇帝不给他们这条活路,所以他们投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不给他们这条活路,而辽西明军开始屯田了,辽人便又忠于明朝了。

1621年的辽人“公家派使守城,虽以哭泣感之,而亦不动”,1627年的辽人却“无不争先杀贼,以雪祖父之愤”,不是因为辽人善变,而是因为1621年以前,大明官府拿辽人当鱼肉,努尔哈赤拿辽人当牲口,努尔哈赤还知道牲口得吃草,大明官府只管喝血吃肉,1621年后,努尔哈赤拿辽人当鱼肉,不光喝血吃肉,还得敲骨吸髓,而辽人在明朝的待遇,随着辽西屯田的开展,逐渐恢复到了有草料吃的牲口。

《东华录》记载,努尔哈赤在人生的最后一年曾说:“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收辽东流民为农夫,轻徭薄赋,让建州的农业和手工业都迅速发展,再加上优秀的军事组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是理所当然;而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杀人盈野,治下民不聊生,少了种地的汉人,他连八旗兵的生计都没法保证了,甚至有披甲人战死了只得到几件旧衣服作为抚恤的事情,所以就算有高第帮忙,失败也不足为奇。

后来皇太极提拔了一批汉官,其中有个叫胡贡明的对皇太极评价努尔哈赤:“多疑好杀,不知收拾人心,而天即以辽土限之耳。”吸取了努尔哈赤的教训之后,皇太极把汉人的待遇也提高到了牲口水平,虽然当牛做马,但还有草吃,再加上恢复生产和劫掠明朝、蒙古、朝鲜、索伦获得成功,这才有了清朝。

努尔哈赤曾经有机会做英雄,但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做屠夫。如果选择走英雄之路,就意味着他要和自己出身的女真奴隶主阶层,甚至和自己的儿子们反目成仇,老百姓是能活命了,于他个人却没有半点好处,因此他最终走上了内部阻力几乎不存在的,不择手段地谋一家一姓之私的道路。


user avatar   che-qi-dang-lu-yi-dao-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皮质紧实,肉质粗糙,在野味中属于下乘


user avatar   an-di-62-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努尔哈赤作为明朝的龙虎将军,以"七大恨"造反,举兵反主是为不忠;

二,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养子,李成梁对他有养育提拔之恩,但是努尔哈赤竟然出兵攻打自己的养父李成梁,视为不孝且极度忘恩负义

三,努尔哈赤的清军占领辽东地区后对汉人先是"杀穷鬼"再是"杀富户",几乎将关外汉人残忍屠杀殆尽,是为不仁;

四,努尔哈赤在统治辽东的时候以严酷的手段奴役剥削人民,给辽民带来了深重的磨难,是为不义;

不忠,不孝, 不仁,不义,这就是对努尔哈赤的客观总结。

不管东条英机在靖国神社里多么威风受到多少人的敬仰和拜祭,他对于中华民族就是个人人唾弃的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同理,不管某些执著于对满清的行为歌功颂德的满遗怎样的去吹捧,努尔哈赤对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残忍行为和东条英机并无二致。

西方人在嘲笑冷血残忍屠杀汉人和其他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刽子手所创造的形象,为什么要把这个罪恶的形象和中国挂钩呢?


user avatar   zou-wei-7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是认爸爸当干儿子,接着开启抢劫大业,从一个建州女真部落变成抢劫集团,本人变成抢劫头目而已!


user avatar   po-wan-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很想写一篇关于我大清的文章。
  要说原因,那就是我大清对今天的社会,依旧有一定的影响,有些事情,要是不说清楚,会把不少人的思想搞乱的。
  头一件事,就是民族团结问题。
  说真的,我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是正确的,也是切实有效的,但是,这些年,在满族问题上,社会上有着太多的杂音。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满族的反洞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在我大清时代制造了太多的罪孽,这些罪孽在现代,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用来抹黑满族,挑拨民族矛盾。
  任何民族,都有阶级,都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而满族的统治阶级,和汉族的统治阶级一样,都是反洞统治者,其手段之恶劣,是今天某些辫子戏掩盖不了的,拿所谓的“民族团结”来掩盖这些,是对我党民族政策的歪曲和践踏。
  更为恶劣的,是某些势力,一边打着“民族团结”的旗号掩盖我大清的罪恶,与此同时,却故意把满族反洞统治者的罪恶栽给整个满族,把满族丑化为“通古斯野猪皮”,在网络上煽动对整个满族的仇恨,在满族和汉族之间两头挑拨。
  要想揭露这些,就得把这些个问题搞清楚:
  满族,和爱新觉罗家族不是一回事;
  满族,和罪恶滔天的我大清不是一回事;
  满族,和满遗不是一回事。
  所以,让我们从头细说我大清。

  一、抢劫和销赃
  历史上,所有的强盗都特别容易出名,出风头的都是他们,时不时的,什么地方百姓多少多少被杀,钱粮物资多少多少被抢,让这些强盗瞬间出名。
  本文的主角,爱新觉罗家族的祖上,就出过这类人物:董山、李满柱,这两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先人,所以被捧得很高,只不过,捧得再高,依旧还是强盗。

  别急,老夫从来没有瞧不起强盗的意思,更没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就拿他们的民族做文章。因为,汉族当中也有那么一些人,从事着一样比抢劫高尚不到哪去的职业——销赃。

  关于销赃,古龙小说《七种武器·霸王枪》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
  丁喜道:“你知不知道张金鼎这个人?”
  这次小马总算没有摇头。他来过保定。到过保定的人,就绝不会不知道张金鼎。张金鼎是保定的首富,也是保定的第一位大善人,用“富可敌国、乐善好施”这八个字来形容他,绝不会错。
  丁喜道:“你知不知道张金鼎是靠什么发财起家的?”
  这次小马又在摇头了。
  丁喜道:“有种人虽然不自己动手去抢,却比强盗的心更黑,别人卖了命抢来的货,他三文不值二文地买下来,一转手至少就可以赚个对开对利。”
  小马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些专收贼脏的?”
  丁喜点点头,道:“张金鼎本来就是这种人。”
  小马怔住。
  丁喜道:“现在他还是这种人,只不过现在他的胃口大了,小一点儿的买卖,他已看不上眼。”
  小马道:“咱们到保定府来,为的就是要找他?”
  丁喜道:“嗯。”
  小马忽然又跳起来,大声道:“这种人简直他妈的不是人,大哥居然要来找他?”
  丁喜没有开口,门外已有个人带着笑道:“他来找的不是我,是我的银子。”

  张金鼎的人就象是一只鼎,一只金鼎。
  他头上戴的是金冠,腰上围着的是金带,身上穿的是金花袍,手是戴着白玉镶金的斑指,最少戴了七八个。金子用得最多的,当然是他的腰带。他的腰带很多,因为他的肚子绝不比保国寺院子里摆的那只鼎小。
  小马冲出去打开门的时候,他就已四平八稳地站在那里,也象是有三条腿一样。他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身绣花紧身衣,歪戴着帽子,打扮就象是戏台上的三级保镖。
  小马道:“你就是那姓张的?”
  张金鼎道:“你就是那个愤怒的小马?”
  看来小马在江湖中的名声已不小,居然连这种人都已经听过。
  小马瞪着眼睛,从他的肚子看到他的脸,厉声道:“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张金鼎?”
  张金鼎道:“你应该看得出,除了我之外,谁有我这一身肉?”
  小马冷笑道:“你这一身肥肉是从哪里来的?”
  张金鼎笑道:“当然是从你们这些人身上来的。”
  他笑的时候,皮笑肉不笑,这倒不是因为他脸上的肉太多,只不过因为他皮太厚,几乎连鼻子都被埋在里面,看不见了。
  ……

  连空格带标点符号,八百多字,就把抢劫和销赃这两个既古老又很有前途的职业,描绘得栩栩如生。

  历史上,强盗出名,出的都是恶名,而销赃的,历来不怎么出名,就算出名,通常都是善名,比如这位张金鼎就是位“大善人”,号称“富可敌国、乐善好施”。
  这对强盗们非常不公平——强盗们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恶名,获得的利益却很有限,而销赃的,承担的风险很有限,却获得了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利益。尽管如此,强盗也非常依赖销赃者,毕竟没人销赃,他们的收益也有限。

  当然,这话销赃者肯定也有意见,因为销赃者同样要分出利益的绝大部分,去打点各个关节。

  没错,真正获利最大的,既不是强盗,也不是销赃者,而是反洞官僚。

  抢劫这个职业,是高武力、高智商犯罪。
  而销赃这个职业,是高智商、高情商犯罪。
  要想干这行,张金鼎们不仅要和强盗打交道,更得和官僚打交道。甚至可以说,张金鼎们实际上不过是官僚的白手套,代言人,帮助官僚做不方便做的事。

  事实上,不仅销赃的是白手套,强盗们,实际上也是官僚的黑手套,抢劫的时候捎带帮官僚铲除官僚自己不方便杀的人。

  有趣的是,扮演强盗角色的,少数民族居多,蒙古鞑子、建州鞑子、云贵的蛮子、西北的回回……
  大家都在这么干,所以有少民的地方,就是少民背锅。没少民的地方,就只好刁民巨寇背锅,反正看在皇帝眼里——总有刁民想害朕。

  出了事情,就望少民头上一推:董山干的,李满柱干的、奢崇明干的、安邦彦干的……野猪皮干的……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想解释都不容易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理由也一个比一个强大,反正少数民族就是野蛮,就是凶狠,就是骁勇善战……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反正杀就对了。
  一桩桩罪恶,就这样被推得干干净净。

  如果某一天,强盗们事情做得太大了,皇帝发火了,需要有人负责的时候,就抛弃某些强盗,于是王师云集,犁庭扫穴,董山、李满柱、王杲、阿台……就是这样被干掉的。

  更有趣的,是一旦地方势力想把皇权从某地排挤出去的时候,他们就会向强盗们提供情报、经济等全方位的支持,使得朝廷的官军被强盗们打得土崩瓦解,成就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神话——女真不满万,满万无可敌……

  在那个充满了罪恶的时代,传统的强盗、销赃的、走私的、买卖人口的……清末民国时代卖鸦片的……实际上都是棋子,背后的棋手,起初就是反洞官僚。而到了清末民国时代,各路帝国主义势力也插了一手,成为幕后的棋手。
  这些年被洗白的刘文彩,就是他堂兄刘文辉的白手套,做他堂兄不方便做的事——贩卖鸦片。一个鸦片贩子做慈善,在今天感动了无数人,大家感动之余,都在谴责我党怎么怎么坏,怎么抹黑大善人刘文彩。

  没错,在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关于刘文彩的许多事情是捏造的,夸大的。但是在今天,那些为刘文彩“正名”的人们,为啥只字不提刘文彩贩卖鸦片的干活?

  无数棋子,在棋手的布置下,形成了一个个庞大而黑暗的势力,在神州大地上为所欲为,不断吞噬着这片土地的生机,把这片古老的土地拖进了最黑暗的时代,直到1949才被推翻——没错,就是毛某东所说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本文的主角,爱新觉罗家族,就是从扮演强盗这个角色开始,逐步发展势力,终于有一天摆脱棋子的身份,成为棋手,并最终统治了整个中国。

  老夫对我犬清评价不高,并不是因为我犬清的皇帝是少数民族,而是因为他们从建立八旗集团开始,就是反洞官僚建立的黑暗体系下的一群强盗,并且始终都和反洞官僚势力有着极深的勾结;当他们摆脱棋子身份成为棋手后,建立起来的我犬请,是满、蒙、藏等族最反洞的贵族势力、汉族最反洞的官僚士绅等等一大帮当时最反洞、最邪恶的势力勾结在一块建立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落后、也最腐朽的政权。

  没错,不仅满蒙各族的反洞贵族势力要受到谴责,汉族的反洞官僚士绅,从范文程、洪承畴、施琅大将军到清末的“千古完人”曾国藩,同样也要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二、弩尔哈齐

  在网上,每当我提到“弩尔哈齐”这个名字,总有热心人纠正说,那是“努尔哈赤”。每次我都不得不跟他们解释:

  努尔哈赤是错误译音,正确的译音是弩尔哈齐。出这种错的原因,就是满语“ci”多数时候同“齐”音,少数时候同“赤”音。明王朝那边,汉语拼音都没普及,翻译少民名字的时候就更加随意。

  事实上,《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的记载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极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弩尔哈齐”。

  嗯,这个尊号又长又臭,让人想起日月神教那个“文成武德仁义英明教主”――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

  当然,你非要说那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我也没办法,只不过,观音姐姐原本也是男生,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就成了女生,不知道文成武德仁义英明教主东方不败是不是观音姐姐的传人。

  让我们重新回到弩尔哈齐的名字翻译这个话题上来。

  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名字,其译音都非常随意,许多字眼干脆带侮辱性。原因很简单,明王朝经济比较发达,周边少民部族和藩属国一个个上杆子跑来“朝贡”获得“抚赏”(实际上是变相贸易)。只要有利可图,那些蒙古人女真人根本不介意称呼上吃点亏,许多蒙古人自称“达子”,写给明王朝的文书上,一口一个“我达子家”如何如何,谦恭无比,惟独生意人的那份精明一点都不差,经济上半点亏都不肯吃。

  明王朝对这些“达子”们名字的译音,则非常马虎,“伯颜”或“巴彦”译作“白”,“阿斯楞”(狮子)译作“色楞”,“图”译作“兔”,而蒙古人最尊贵的称号“汗”则被译作“憨”(这贬义太明显了),林丹汗是察哈尔部首领,所以叫“插酋”,简称“插”,汗号“呼图克图(意思是‘活佛’)汗”,译作“虎墩兔憨”,简称“虎酋”,有时干脆简称“虎”,看看那帮蒙古人的名字:黄台吉、白(巴彦)黄台吉、秃棒黄台吉、歹青(黛青)杜棱、都令、着力兔(卓力克图)、卜失兔(普什图)、拱兔、煖(暖的异体字)兔……看这部分史料的时候,光弄清这些蒙古人到底是谁,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弩尔哈齐(nurhaci)变成“努尔哈赤”,只是当时一个很普通的案例,实际上,当时译作“奴儿哈赤”,简称“老奴”、“奴酋”或“奴”,捎带着把他建立的八旗全都称为“建(建州)奴”、“奴”……黄台吉继承汗位后,因为他是弩尔哈齐的儿子,所以明方史料称他为“奴子”。

  今天,许多清粉处心积虑地使用“努尔哈赤”这个错误译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词在满语、蒙古语中可以翻译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意思,比如回鹘语可以译出“光明的圣裔”,更有人把“nurhaci”改头换面变成“nulehahaqi”,然后翻译成“爱喝酒的孩子”,而舒尔哈齐则变成了“sulehahaqi”,翻译成“聪明的孩子”——反正无论如何不能是“野猪皮”。

  “弩尔哈齐”就简单的多了,满语“弩尔哈齐”的意思,就是野猪皮。

  事实上,弩尔哈齐的几个兄弟都是“哈齐”系列,两个同母弟弟分别是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舒尔哈齐”是二岁野猪的皮,“雅尔哈齐”是豹子皮。

  现在,提供点过硬的东西:
  在线满汉词典
anakv.com/dict/

  打开这个网页, 输入“野猪”,搜索出以下满语词汇:
  bigan ulgiyan 野猪
  xurha 二岁野猪
  nuheci 野猪皮
  nuhen 一周年的野猪
  udige uliyan 野猪
  aidagan 公野猪
  hamgiyari 野猪
  nuhechi 野猪皮
  nuhen 一岁野猪
  [aidagan] 雄の野猪,肩
  [hamgiyari] 野猪
  aituhvn公野猪
  bigan ulgiyan野猪
  xurha二岁野猪

  其中:
  nuhen 一岁野猪
  nuheci(弩尔哈齐) 野猪皮
  nuhechi(弩尔哈齐) 野猪皮
  xurha(舒尔哈) 二岁野猪

  某些人会抵赖说:满语“小野猪”是nuhen,舒尔哈齐的意思根本不可能是“小野猪皮”。以往,老夫总是因为这个被他们说得哑口无言,直到有了在线满汉词典,才发现:nuhen的意思根本不是“小野猪”,而是“一岁野猪”。

  然后,在搜索出来的满语词汇中,老夫突然发现:满语“xurha”(舒尔哈)的意思,是二岁野猪。
  这就能解释得通了。
  在古代,建州女真使用兽皮作为新生儿的襁褓,然后为了图方便,便用包裹新生儿的兽皮来给新生儿的起名字。
  而“小野猪皮”如果太小的话,根本无法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二岁野猪”虽说还未成年,不过其兽皮用来当新生儿的襁褓那是肯定够用了。

  至于为啥不用一岁野猪的兽皮来做襁褓,想想看,没人有本事在野猪的食物里添加莱克多巴胺之类的激素,野猪不可能象现代瘦肉精猪那样几个月半年就出栏。所以一岁野猪块头不可能有多大,它的皮不可能被建州女真拿去充当新生儿的襁褓。

  然后,我们再输入“豹”进行搜索,结果是:
  aguura 豹尾枪、器械之械
  aguura enduri 豹尾
  yarha 豹
  henggi 海豹
  lefu 海豹
  muhan yarha 公豹
  yarha 豹
  yarha 豹
  [huwethi] 海豹(あざらし)
  [yardahvn] 豹の一種
  [yarha] 豹
  yarha 豹皮
  yarha豹

  其中:yarha(雅尔哈) 既有豹的意思,也有豹皮的意思。

  另外,输入“猪”进行搜索,结果就多了,摘录一些有关的:
  bigan ulgiyan 野猪
  udige uliyan 野猪
  hamgiyari 野猪
  ulgiyan 猪,亥
  uliyan 猪
  nuheci 野猪皮
  nuhechi 野猪皮
  nuhen 一岁野猪
  xurha 二岁野猪
  ulgiyaci 猪皮
  Ulgiyaci 吴尔佳齐、猪皮

  看见没——又出了个某皮:Ulgiyaci(吴尔佳齐),意思是猪皮

  很明显了:nuheci、nuhechi都是野猪皮,“xurha”的意思,是“二岁野猪”,yarha既有豹的意思,也有豹皮的意思,弩尔哈齐、舒尔哈齐、雅尔哈齐同母三兄弟,他们的名字,满语意思分别是:野猪皮,二岁野猪的皮,豹子皮。

  所以,经过某些人的洗地,别人都是这个皮,那个皮,唯独弩尔哈齐成了“努尔哈赤”,然后译作“光明的圣裔”,老汗果然飘了,脱离群众了。

  实际上,建州女真用兽皮给婴儿起名字是一种很有爱的风俗,更早的一段时期,建州女真生存环境艰苦,他们还没南迁和汉族接触,根本没有棉衣用来保暖,新生儿的襁褓都是各种兽皮做成的,建州女真便顺带用兽皮作为新生儿的名字。

  若干年后,建州女真一路迁徙,永乐年间来到明王朝统治区,被当时的明王朝收编,其首领猛哥帖木尔(明方史料译作“孟特穆”,这是个典型的蒙古名字,说明他们在南迁的过程中受蒙古人影响得厉害)被任命为当地土官(土司),条件好了许多,不过用兽皮给新生儿起名的风俗保留了下来。

  今天许多人称弩尔哈齐作“野猪皮”,带有明显的嘲笑性质,实际上这没什么可嘲笑的,汉族的姓里照样有牛马,小名更是阿猫阿狗石头铁蛋……不认同野猪皮的行为,就该光明正大地谴责他犯下的滔天罪行,拿人家的名字做文章,有意思吗?

  本来这个皮那个皮,不过是一个人的名字,一个符号而已,码那么多字专门说明,着实无聊。可现在不专门说明不行,因为网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八旗创始人的名字野猪皮硬栽给所有满族,称满族为“通古斯野猪皮”,这种做法相当卑劣,挑拨民族矛盾的意图非常明显。

  另外,爱新觉罗家族最可笑的名字,不是这个皮那个皮,而是阿其那akina(夹冰鱼,被夹在冰块里的鱼,没有活命的指望,只能慢慢冻死)、塞思黑seshe(讨厌的)、拂洗混fesihun(下溅)、拂楚混fecuhun(淫邪)、乌比雅大ubiyada(讨厌的,跟他阿玛一样讨厌)、厄依莫得eimede(惹人嫌)、海拉坎hairakan(很可惜)、董奇dungki(昏庸、愚蠢)、杜希贤dusihiyen(浑浊)、厄依混eihun(驴、愚昧、愚蒙、幼小)……这一个个悲凉,甚至带有明显侮辱性的名字,才是爱新觉罗家族永恒的耻辱。

  三、极端不正常的世袭

  弩尔哈齐的父亲,叫塔克世,祖父,叫觉昌安。
  弩尔哈齐所在的家族,从六世祖猛哥贴木尔(这是个典型的蒙古名字,明方史料译作“孟特穆”)开始,就是明王朝建州左卫的土官(土司)。

  弩尔哈齐的母亲叫喜塔拉·额穆齐,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喜塔喇·阿古)的女儿。
  弩尔哈齐的舅舅叫阿台(喜塔喇·阿台)。
  之所以把弩尔哈齐的外公和舅舅点出来,是因为这一家子和之后弩尔哈齐继承父亲土官职位这事有一定关系。

  王杲和他的儿子阿台,在明末就一直不怎么服明王朝的统治,王杲在辽东多次杀死官员、抢劫货物。结果被李成梁击败,王杲于万历三年被杀。
  明白没,王杲和他的儿子阿台都是强盗,专门帮人背锅的。
  他们和若干年前的董山、李满柱是一样的干活。

  至于收贼赃的,史料没记载,只不过,张金鼎们的后台,只能是李成梁那帮人。
  李成梁黑得很。
  王杲和阿台都是他一手养肥,养差不多了就杀了吃肉。

  王杲被杀后,阿台为报父仇,辗转逃回古勒寨以图东山再起。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辽东总兵李成梁以“阿台未擒,终为祸本”为由督兵攻打古勒寨。

  王杲家族,和弩尔哈齐所在家族存在联姻关系。阿台的姐姐,家嫁给了塔克世,是弩尔哈齐的母亲,而阿台的老婆,是弩尔哈齐的的堂姐,所以,阿台既是弩尔哈齐的舅舅,又是弩尔哈齐的堂姐夫(这辈分有够乱的)。

  古勒寨被围,身为祖父的觉昌安担心孙女被杀,赶紧带着塔克世跑到古勒寨去劝降阿台。
  结果是,觉昌安和塔克世还没离开古勒寨,明军就发动了进攻,混战中,觉昌安和塔克世被杀,谁杀的,不知道。

  为这事,弩尔哈齐责问明朝边吏:“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为辞?”
  明使道歉说:“非有意也,误耳!”。

  这事,就是后来弩尔哈齐造反理由“七大恨”的头一条。

  只不过,弩尔哈齐只字不提觉昌安和塔克世被杀后,在李成梁的操办下,弩尔哈齐得到了抚恤,明王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然后,弩尔哈齐以塔克世长子的身份,世袭了塔克世土官的职位。

  这,在外人,尤其是在明王朝官员看来,似乎很正常。
  但是,稍微了解一些内情的人们都知道不正常。

  没错,弩尔哈齐是塔克世的长子。
  只不过,弩尔哈齐的额娘(真正的满语“母亲”是eme、eniye,只不过辫子戏里被弄成“额娘”)喜塔拉·额穆齐很早就死了。
  然后,塔克世给弩尔哈齐、舒尔哈齐、雅尔哈齐三兄弟找了个后妈纳喇氏(就是“那拉氏”)。
  然后,后妈纳喇氏给弩尔哈齐三兄弟又添了个弟弟巴雅喇。

  古人云,皇帝爱奸臣,百姓宠幺儿。
  在汉族那边,父母再宠爱小儿子,长子继承家业的规则依旧雷打不动。

  遗憾的是,弩尔哈齐他们家是少数民族,不兴这个。
  更要命的是,弩尔哈齐的后妈纳喇氏直接把弩尔哈齐、舒尔哈齐、雅尔哈齐三兄弟给赶出了家门。

  没啥好说的,建州女真的风俗实际上跟蒙古人差不多,都是“幼子守灶”,哥哥们出去打天下。
  至于那个穆而哈齐,因为是塔克世的小老婆李佳氏生的,本身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所以反倒没事。

  从此,弩尔哈齐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虽说是少数民族,不过他家几代土官,这种家庭出来的从来都聪明,弩尔哈齐从商的时候并不吃亏,并且在那段时期,他娶了当地土豪佟家的女子为妻。
  弩尔哈齐当时的名字叫佟·努尔哈赤,许多人以为他当时入赘佟家当了倒插门。实际上不是。老夫查到这么一种说法:佟这个姓,在当时,随便某个建州女真都可以姓,前提是你得跟明王朝做生意。“佟·努尔哈赤”就是弩尔哈齐和明王朝做生意的时候用的名字。

  在社会上打拼了一段时间后,弩尔哈齐成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亲兵。
  所以,正常情况下,继承塔克世土官职位的,肯定是塔克世和纳喇氏生的儿子巴雅喇。
  已经被扫地出门的弩尔哈齐三兄弟,肯定和土官职位没有关系了。

  现在,问题来了,觉昌安和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土官职位,并没有正常世袭。
  现在的弩尔哈齐,是李成梁的亲兵,人家后面有后台。
  这个已经被后妈扫地出门的长子,重新有了“继承权”,并且“世袭”了他阿玛塔克世的职位。

  所以,弩尔哈齐能够“世袭”塔克世的职位,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他和塔克世有血缘关系,是塔克世的儿子,第二,他是李成梁在建州左卫的利益代言人。建州左卫是他弩尔哈齐的,他弩尔哈齐是李成梁的。

  这还是正常的“土官职位世袭”么?这明明就是李成梁挂羊头卖狗肉,扶植亲信扩张势力,把建州左卫这个少民部族,变成自己的仆从军。

  从这一刻开始,建州左卫,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明王朝管辖的少民部族,而是依附于李成梁的仆从军,他们对明王朝再无忠诚可言。

  现在,从结果反推,谁得到的好处最多,谁的嫌疑最大。
  得到最大好处的,显然是李成梁。付出一个亲兵家奴,扩张了势力,暗中掌握了一个少民部族。
  所以,觉昌安和塔克世之死,李成梁嫌疑最大。

  至于弩尔哈齐,他也是受益者,他有没参与谋杀觉昌安和塔克世,不能确定。
  当然,他事后肯定知道这事和李成梁有关。

  但是,弩尔哈齐掰扯“七大恨”的时候,直接把屎盆子扣到明王朝头上,却只字不提嫌疑最大的李成梁。

  四、八旗体系的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

  接下来,就是弩尔哈齐十三副铠甲起兵,东征西讨,建立八旗……这些干活,他们自己编撰的史书说得非常详细,如果不愿意看文言文,阎崇年老师、李治亭老师的书也写了很多。老夫就不照本宣科了,老夫只说一下八旗体系的内部构造——主子奴才制:

  人们都说民国时代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实际上,中国的封建时代,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凯申物流破产这段时期,中国的奴隶制(奴才制)从来没有真正消亡过,并且是一直公开存在着,只不过是从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罢了。

  玩过《三国》类游戏,或者看过《三国》以及和《三国》有关的穿越小说的人,应该不少吧,应该知道部下对藩镇老大的称呼,是“主公”。

  没错,这是家奴对主子们的称呼。

  在古代,稍微有点势力的,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太监,都会豢养家奴。而太监本身,就是皇帝或亲王的家奴,他们对百姓作威作福,自称“咱家”,见了皇帝或王爷,就自称“奴婢”。

  到了我大清,八旗体系更干脆,旗人直接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爱新觉罗家的主子们,让旗人奴才们把持国家机器里的重要职位,这些人是满大臣,同时,分出若干职位给经过科举进入官僚体系的儒门子弟,让他们互相牵制,以保证皇权不被架空。而儒门子弟,因为不是旗人,他们是想当狗奴才而不可得。

  八旗体系的创建者弩尔哈齐,对主子&奴才体系是这样描述的:
  “天子为汗,汗子为诸贝勒大臣,诸贝勒大臣之子即为民,主之子即为奴”……
  (《满文老档》)

  所以,“民以诸贝勒大臣为父,警念不忘,不起盗贼奸宄强暴之事件,不违法度,竭尽其力,则祸患何以及身也。奴以主为父,敬念不忘,不生盗贼奸宄强暴之事,谨守奴仆之分,尽心效力,则刑戮何以随身也”……

  弩尔哈齐病死后,清王朝国家机器的炮制者黄台吉虽说参考明王朝的国家机器建立后金政权,却把主子&奴才体系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大凌河围困战,被围困了四个月的大凌河城明军投降,黄台吉将投降的明将收为家奴豢养。不料这些家奴手下的明军逃亡得厉害,黄台吉很生气,他让驸马佟养性(弩尔哈齐的孙女婿)和自己的笔贴式(巴克什)传达自己的训话:
  “尔等宣谕大凌河归降各官曰围尔等三月,天以畀我。我之恩养胜於他人,故携尔等至此,给以衣食,与以妻室抚养也。倘我军士似此为尔等所俘,不惟不加养赡,即其首领犹能保乎?当孩赤之时,养育者尔父母耳。今我给衣食养育,我即尔等之父也……”
  (《满文老档》)

  最后一句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我是你们的爹。

  所以,八旗体系下的主子&奴才制有他们独特的理论基础,那就是:
  主子是奴才们的爹。主子管奴才,就象爹管儿子。

  至于是不是亲儿子,就不是狗奴才们应该关心的了。

  所以元清吧的人抵赖说,清王朝搞的是奴才制,不是奴隶制,因为“奴才”(应该是包衣booi,肯定不是阿哈aha)的意思是“家里人”,是一个很有爱,很亲切的称呼——和奴隶是两回事,确切地说,奴才们,是主子们的儿子。

  真是两回事吗?
  把大便商业化包装一下,那不还是大便嘛?不是大便,难道还是传说中的“金粒餐”?这东西连日本人都不承认。

  无论中国还是国外,奴隶主君王,都有任用家奴担任要职的习俗,几乎就是无师自通、不谋而合,甚至到了封建时代,都还有这种事,不要说我大清,日本的战国时代也如此,各地大大小小的“大名”,用的都是差不多的体系,虾米奉行、中老、家老、宿老啥的,统统都是家奴,凭啥我大清的奴才不是奴隶?

  当然,这些认天聪汗黄台吉为爹的奴才们,是混得比较好的家奴(其实还是认贼作父),而那些奴才们的奴才,奴才的奴才的奴才……可就混得比较惨了,而且,等级越低,混得越惨。

  在今天,说野猪皮家族发明奴才制,那还真冤枉了野猪皮家族。事实上,野猪皮受李成梁将门的影响非常大,八旗制,实际上就是明末李成梁将门体系的少数民族版本。

  将门(八旗)内部,以主子奴才制作为基本制度,对其他将门,势力强过对方许多的,则试图将其吞并,暂时无法吞并的,或者势力差不多的,则实行联姻。

  联姻也是有一定规则的。
  《满文老档》里有这么一段记载:
  又汗、贝勒曾议定:“凡贝勒大臣等娶妻嫁女,必奏闻於汗”。
  阿敏贝勒竟不奏闻於汗,惟贪牲畜,以其女妻蒙古贝勒色特尔。色特尔辞以已娶二妻,阿敏贝勒强与之。
  及设宴时,始来请汗。汗曰:“初许嫁时不商议,为何设宴时来请耶?”遂未赴宴。
  後又娶色特尔之女为妻。
  阿敏贝勒对汗言:“嫁於色特尔之女受苦,乞我等向色特尔言之。”
  汗曰:“我国之女下嫁於他国,何曾受苦?许嫁时不商议,女嫁後受其苦,何必来商议。尔既私与之,尔自向彼言之可也。”汗遂不允。
  因此亦常怀怨愤,违汗禁约,此其五也。

  可以看出,阿敏身为二贝勒,处于八旗集团核心位置,他的家族娶妻嫁女,必须经过最高决策者黄台吉。而作为最高首领,黄台吉必须对整个八旗集团的对外联姻做出整体规划。
  只不过,阿敏不怎么听话,仗着自己地位高,不经过黄台吉,把女儿嫁给蒙古贝勒色特尔,并且这个色特尔已经娶了两个老婆,阿敏强行把女儿嫁过去,而这么做的目的,是贪图对方的聘金“惟贪牲畜”。
  这时候,阿敏应该是色特尔的岳父。紧接着,阿敏又娶了色特尔的女儿,于是阿敏和色特尔互相是对方的岳父兼女婿……这是什么关系?!
  相当于现代拉登和奥马尔的关系。
  结果是阿敏“嫁於色特尔之女受苦”,又跑黄台吉那告状,请黄台吉充当妇联的角色,去调解。黄台吉不干,当初嫁女儿不跟大家商议,这时候让大家出面给你擦屁股,你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去收拾。

  从这段记载还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当时的后金,军力是很强大,色特尔已经两个老婆,阿敏还能把女儿硬塞给色特尔,色特尔还得乖乖给聘金。
  二是后金经济状况肯定很糟糕,阿敏堂堂二贝勒、镶蓝旗旗主,贪色特尔的那点牲畜。

  同时期,明末的将门,和弩尔哈齐时期的将门,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五、八旗制与卫所军

  以往,人们赞咱们的老汗弩尔哈齐的时候,都有专门的篇幅赞他创建八旗制度,比如阎崇年老师《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老汗的“十大功绩”就是这么说的。
  反正,大家都说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实际上……这不就是明王朝的卫所军体制么?人家也是“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只不过,明王朝的卫所军腐朽了。

  明末,崇祯朝的兵部尚书梁廷栋是这样向崇祯介绍卫所军怎样完蛋的:
  崇祯三年十月十三日(戊午)
  兵部尚书梁廷栋等陈厘弊四款:
  一曰屯田。祖制,以屯地养兵,大约每卫足供五千余军及官舍俸粮之用。
  今军额虽亏,而地亩见在,乃管屯诸臣止问粮而不问地,以致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臣在陜时,询一二忠诚武官,以为各卫鱼鳞册俱在,惟卫官及其识字知之,而日久弊多,恐得罪于豪家,故宁匿而不出……

  和大清官海瑞骂皇帝的奏疏相比,梁廷栋的几份奏疏对明王朝各种问题的揭露要深刻无数倍,尤其是这段“管屯诸臣止问粮而不问地,以致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明王朝的卫所军体系,军田被各级军官吞没——“地归豪主”,原本该由军屯产出的粮饷,被转嫁到失去了军屯土地的军户头上——“粮出穷军”,结果是丧失了土地的军户变成了农奴,最终大量逃亡,军队的粮饷没了着落——“军逃粮欠”,而军屯的土地经过一通骚操作后,也早不知道跑哪去了——“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后金的八旗制,不是少数民族自己发展起来的统治模式,而是明末将门的少数民族版本。
  弩尔哈齐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政治家,他只是个搬运工。
  他们的经济模式八旗制,跟明王朝的将门大同小异,也是“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组织制度,也是主子奴才制,下级对上级人身依附,出的问题,也跟梁廷栋说的差不多:
  “以屯地养兵”、“致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
  辽东汉民大规模逃亡,有民族压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阶级矛盾,根本就是明王朝军户大量逃亡的翻版——“地归豪主,粮出穷军,久之军逃粮欠”。

  有一点必须提一下:朱元璋好歹反腐败还相当严厉,所以卫所制尽管毛病多多,朱元璋时代好歹还能维持。
  弩尔哈齐反腐败的力度就差了很多,还曾出过丈夫隐匿抢掠所得不上缴,老婆被酷刑处死的案例。
  这件超出人们想象的事还真不是老夫瞎编,《满文老档》的记载如下: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
  (七月)二十六日
  ……
  汗曰:“我乃小国,以忠信而蒙上天眷祐。国人衣食皆因上天之垂祐而获。备酱盐以调味、饲豕、鸡鸭、鹅以备食。尔所养之家畜诸贝勒取之乎?傥毁天眷之忠,盗贼何由不起?
  凡盗贼之人皆以为不遭捕获,乃我造化;傥遭捕获,亦堇我只身而已。故而行盗。嗣后,男丁偷盗,则使其妇足蹈炽炭。头冠红锅刑而杀之。傥惧此刑,则各劝其夫,不从,即首告之。男盗之财,女不取,何人取之?
  因永顺行盗,故杀永顺之妻【原档残缺】”
  第二十六册 天命六年九月
  二十一日
  是日,审理各案。攻取辽阳时,永顺私匿财物,众官讯之曰:“汗举尔为臣,赐以参将之职,管理五牛录。尔乃管人者,倘窃匿财物等,尚能约束他人乎?遂拟以死罪。汗闻之,令赦永顺死罪,以其妻见夫行窃而不谏阻,乃杀其妻。”

  弩尔哈齐的反斧拜理论,或许有他的道理:“男盗之财,女不取,何人取之”,现代的斧拜分子,确实有那么一部分把钱都花到女人身上。
  只不过弩尔哈齐漏算了人心的可怕。说实在的,斧拜分子里爱老婆疼老婆的确实有不少,但是,喜欢“升官发财死老婆”的可能更多。弩尔哈齐帮他们铲除了睡在身边的黄脸婆,某些人是高兴都来不及。

  朱元璋反瘫时是直接“剥皮实草”,效果也就那么回事,更何况老汗只是“使其妇足蹈炽炭、头冠红锅刑而杀之”?
  于是,八旗体系的各种毛病,尤其是斧拜问题,从一开始,就没开好头,到后来把明王朝卫所军的弯路重新走一遍,那是跑不掉的。

  明王朝的卫所军,是“地之区叚亦移换隐匿而不可晓矣”,后金似乎还没到这一步,只是辽东汉民几乎跑光了,剩下的女真诸申也不乐观,朝鲜的史料记载差不多有两千多强壮真夷跑到毛文龙那里当了雇佣军。

  明王朝虽说腐朽了,但其制度对后金这样少数民族占大多数的组织来说,本该有一定先进性的。
  但弩尔哈齐从一开始就属于“要大炮不要黄油”的那种,过度追求扩张势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

  所以,他学了明王朝最落后的军户制度,也因为如此,他对地方的治理一直非常糟糕,终于弄到辽东连年饥荒不得不杀“无粮人”,减少粮食消耗以度过饥荒这种程度。
  那么,后金是如何摆脱这些问题,度过严重饥荒,并最终扭转局势的呢?下文中明王朝利益集团和后金勾结起来,抢劫和收赃,是这些问题的真正答案。


六、棋手与棋子

  后金的建立和发展,看似是弩尔哈齐英明神武,实际上,初期的后金根本就是官僚士绅集团的棋子,后金摆脱棋子的身份,至少是在松锦之战洪承畴军团完蛋之后。

  从弩尔哈齐“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后金扮演的一直是这样的角色:辽东官僚士绅的搅屎棍、刀子,朝廷那边对辽东的控制放松的时候,八旗集团就安分守己(实际上是猥琐发展,在辽东官僚士绅的支持下吞并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以及相当部分蒙古部族),一旦朝廷加强对辽东的控制,弩尔哈齐就兴兵作乱,让负责辽东的明王朝官员灰溜溜地滚蛋。

  著名的“努尔哈赤大战萨尔浒”,看似是弩尔哈齐“用兵如神”,号称“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实际上这种战略是建立在准确的情报支持上,弩尔哈齐得到了准确的情报,知道明军完整的作战计划,什么人,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经过什么道路,什么时间到达哪里,弩尔哈齐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他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现代人都嘲笑杨镐愚蠢,错误分兵,那好,我们推演一下,明军不分兵,作战计划被泄露给弩尔哈齐后,仗会打成什么样子:
  很简单,胡宗南23万大军进攻进攻延安,被只有两万多人的彭德怀一招“蘑菇战术”牵着鼻子,有劲使不出来,时不时被我军回过头狠狠咬上一口,最终被拖垮拖死,就是明军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明军方面有人向弩尔哈齐泄露作战计划,而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就是我党的地下党。
  所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上失败了,军事上就别想胜利。

  然后,朝廷派过来的官僚担下全部骂名,杨镐自不必说,先关进大牢。之后的东林党也被狠狠坑了一把,袁应泰丢了辽阳、沈阳,所有的失败成就了熊廷弼“力挽狂澜”的美名,包括之后东林党的王化贞,反正只要和熊廷弼关系处不好,必定要导致局势崩坏,只有熊廷弼才能勉强维持局势。
  扯蛋的是,正是熊廷弼掌权时期,后金看似“安分守己”,然后吞并叶赫部——这正常吗?

  而广宁之战,王化贞完蛋,然后熊廷弼立刻从右屯转进,好吧,王化贞把军队玩没了,熊廷弼转进无可厚非,但是,右屯囤积的50万石军粮,没有销毁,全部落入后金手里,要知道,后金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怎样,当时的粮食价格,至少是一石粮食四两银子,光凭这一条,熊廷弼掉脑袋一点都不冤枉。

  正是因为有人放水,到广宁惨败的时候,明王朝前后在辽东战事上投入的两千多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天启事后派梁梦环(是个给八千女鬼修了好几座生祠的家伙)去调查这些钱花哪去了,梁梦环回来说,许多地方丢了,人死了,死无对证,只知道熊廷弼家产巨万(另有人弹劾熊廷弼家产百万两银子)。于是,已经掉了脑袋的熊廷弼背下所有的黑锅。

  骚操作的结果,是辽东战事的彻底败坏,看似后金占领了辽东,实际上弩尔哈齐并不是真想推翻朱明王朝的反洞统治,起初的弩尔哈齐,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想割据一地,然后以藩属的身份向明王朝“朝贡”换取“市赏”,搞变相贸易。这也正是辽东本地官僚士绅的如意算盘。

  只不过,辽东本地的官僚士绅算计明王朝,明王朝的官僚士绅设了个更大的局:
  好啊,奴酋造反,是个大大的反贼,所以要平辽(暂时平不了),野战打不过奴酋,那就修堡垒,并且修堡垒不是防守,而是进攻,按游戏里的说法,叫“塔攻”,从山海关开始修堡垒,一路把堡垒修到沈阳去。能不能成功再说,反正是修堡垒,养蛀虫,这种战略多少花销?不重要,反正老朱家买单。

  朝廷没钱,那就加征辽饷。辽饷名义上收了六百多万两,实际上各级官僚以辽饷为名的加派,没有两千万两hold不住。然后各级官僚以修堡垒造大炮为名,再吞掉若干,真正落到大头兵手里的能有多少,就只有天晓得了。

  不仅仅如此,还要对奴酋进行封锁。丫甭想获得“市赏”。

  看似损人不利己。
  那好,根据这个设定来推演一下:
  后金被经济制裁,辽东特产卖不出去,铁器、布匹、粮食、茶叶等各种物资运不进来,各种货物的价格,必然出现严重畸形。

  然后,普通商人自然不敢跟后金进行贸易——那是通敌的干活。
  但是,官僚扶植起来的商人却可以。

  到天启七年,后金经济已经崩溃,后金政权已经接近散伙,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大量逃亡,毛文龙统帅的东江镇不仅接收了上百万的辽东汉民,更有数千强壮真夷,《满文老档》记载了当时各种货物的价格:
  “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正常的价格是这样的:
  粮食,通常一石在一两银子左右,新粮贵一些,如果是放了几年的陈粮……奸商会把陈粮当新粮卖。所以粮食价格不好说,但是,“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是正常价格的八十倍以上。
  马匹的价格,袁崇焕购买马匹时报给户部的价格是一匹20两,林丹汗卖给王象乾的价格是“八两为上、七两为中、六两为下”,按一匹20两计,马匹价格是正常价格的15倍。
  蟒缎的价格,《满文老档》是这么说的:
  “昔太平时,以银五两四两即可易得蟒缎,自兴兵後,攻取辽东、渖阳,在国内贸易时,一疋蟒缎价值二百两。”
  也就是说,蟒缎价格是正常价格的四十倍以上。

  恩格斯曾说,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不惜冒绞刑的风险。而将各种物资走私到后金,利润不是百分之三百,而是百分之三千以上。

  所以,一开始,是后金被严密封锁、削弱时期。
  这一时期,登莱巡抚袁可立、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欺负后金没有水师,以水师搭载步兵,对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后金,发动海上游击战,将后金折腾得疲于奔命。弩尔哈齐为了减少这种损失,不得不强制迁移沿海百姓到内地集中居住,放弃大量沿海占领区。

  统治方便了,明军的袭击减少了,但是,大量耕地被抛荒,后金本来就在管理农业生产方面做得差劲,再抛荒那么多耕地,粮食收成就严重减少,没多久,就发生严重饥荒。
  天命八年(天启三年),粮食价格一斗一两。
  天命九年,弩尔哈齐杀“无粮人”,
  天命十年,十月,弩尔哈齐对辽东汉民进行无差别涂杀,赶在他们全面造反前将他们杀光。
  天聪元年,六月,“一金斗粮价银八两”。

  价格差不多了,登莱、东江体系就得倒霉了。
  天启三年开始,一个阉党,带着四个东林党,轮番弹劾登莱巡抚袁可立。

  要知道,阉党和东林党理论上是水火不容,联合起来弹劾袁可立,可见幕后操纵者手眼通天。

  袁可立滚蛋,毛文龙独木难支,先是被继任的登莱巡抚武之望折腾得欲仙欲死,然后被王永光、阎鸣泰、袁崇焕一番“移镇”,接着粮食供应被切断,饿死一批军民,然后袁崇焕的亲信徐敷奏跑到东江镇引诱二万多强壮军民逃亡到宁远。

  崇祯二年,毛文龙被伪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谋杀。

  而袁可立、毛文龙建立的登莱东江体系,实际上并不是纯粹的军事组织,背后也有一个势力——北方海商势力,只不过他们的贸易对象不是后金,而是日本。
  他们在登莱和日本之间来回走私,将日本的货物运回来,将明王朝的各种物资运到日本,两头赚差价。
  走私路线,是登莱→朝鲜→日本。

  经营模式:
  商人的船只,80%运粮食到东江镇,交给毛文龙,毛文龙手头宽裕的时候市价收买,被辽饷利益集团切断钱粮供应后,直接打白条,最后欠下二百多万两的债(保护费)。
  别以为这些海商有多么高尚的爱国情操,80%的运力运输粮食,是向毛文龙交保护费,换取明王朝对这种走私活动的默许,20%的运力,运送各种物资去日本,然后,从日本购买各种货物回明朝,这更是利润的大头。
  这就是当时辽东战事背后的经济背景。
  然后,北地走私商通过登莱→朝鲜→日本这条走私路线大发横财,就必然冲击到东林党背后的东南官僚士绅的利益。

  东南官僚士绅,是以钱龙锡,钱谦益等人为利益代言人,他们在海上的势力,是以大明海防游击郑芝龙为首的海盗,哦不,水师集团(感觉这名字怪怪的),走私路线,东南沿海→台湾→硫球→日本。
  按说,都是走私商,天下走私商应该是一家,无奈利益冲突,水火不容。

  于是,登莱东江体系成了全民公敌。
  养寇自肥,把辽东战事遥遥无期地拖下去,以便年年加征辽饷的辽饷利益集团要毛文龙去死。
  网罗晋商,准备向后金走私各种物资的商路派官僚集团,要毛文龙去死.。
  东南士绅集团,也要毛文龙去死。

  于是,伪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效提刀之力”,“入其军,斩其帅,如古人作手”,象关羽杀颜良一般,“计斩毛文龙”。

  不仅登莱东江体系完蛋,北边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也完蛋了。天启六年,辽东巡抚袁崇焕、兵部尚书冯嘉会搞“改抚赏为马价”,使得明王朝原本用于购买林丹汗和其他各蒙古部族马匹的银子,被改为购买马匹的银子——看着别扭吧,向谁购买?据说是宣大、甘肃等地,实际上至少12万两银子被袁崇焕挪用去购买铜料铸造铜钱……最终变成一笔烂账。

  结果是,林丹汗被严重削弱,马匹卖不出去,最终以八到六两的价格,低价卖给宣大督师(总督)王象乾。

  毛文龙被杀,林丹汗西迁,后金没有了后顾之忧,跑到北京二环外旅游。
  这不仅仅是狠狠扇了崇祯一个大嘴巴,后金更是在所过之处大肆抢劫。

  这就是学问。强盗抢劫,所获有限,真正赚大头的,是收贼赃的张金鼎……背后的官僚集团。后金销赃路线有两条,一是孙元化任登莱巡抚之后的东江登莱,二是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沈棨控制的宣府。

  这时候,明王朝冒出一个温体仁,先后将孙元化、沈棨干掉,将张宗衡辞职,之后又将商路派官僚集团明面上的头子、首辅周延儒搞倒(总头目是周延儒的儿女亲家,前阉党大头目冯铨),一度将商路派官僚集团向后金走私的两条路线切断。

  之后,温体仁完蛋,卢象升战死,洪承畴被调到辽西去“平辽”,最终战败被俘,至此,宣大商路被打通。

  经济运行模式是这样的,后金破关,到明王朝统治区大肆抢劫。
  粮食、布匹、铁器、茶叶等物资,后金自己消费。
  后金把各种硬通货,运到张家口找商路派官僚集团放在明面上的“八大蝗商”销赃,购买各种物资。钱花完了,再去抢。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辽东一直是小冰河时代的重灾区,农业生产肯定大受影响,天灾人祸之下,粮食短缺,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他们在宣大购买粮食,宣大的汉奸商人和背后的官僚集团必然要准备货源。货源是哪里?看地图:陕西、山西、河南……

  这些地方,本来也是小冰河时代的灾区,本来就缺粮食,许多时候,明王朝不得不朝那里输送赈灾粮食。
  那些地方原本产出的粮食,以及老朱家调来赈灾的粮食,最终去了哪里?

  后金!
  明白没有?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真正的根源,在这里!

  要知道,崇祯初年,农民军的规模很有限,温体仁掌权时期,率领杨嗣昌、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一帮反格命刽子手,一度将农民军残酷镇压下去,“西营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先后“就抚”,“闯王”高迎祥被俘杀,“闯将”李自成被打得只剩“商洛十八骑”遁入山林。

  正是崇祯十年之后,农民军才真正失去控制。
  正好是温体仁倒台、卢象升战死、洪承畴被俘这个时间段。

  结论:努尔哈齐,只是八旗体系的创建者,他以明王朝的卫所军体系为蓝本,山寨了一个少数民族版本的将门——八旗,充当明王朝腐败官僚的打手,即便在以“七大恨”为由造反后,也依旧和明王朝的官僚利益集团有着极深的勾结,帮腐败官僚集团做不方便做的事,杀不方便杀的人,充当明王朝腐败官僚的棋子。
  并且,弩尔哈齐创立的八旗体系,并不是一个先进的耕战合一体系,而是把明王朝卫所军体系走过的所有弯路原样照抄,他在位时期的后金,连年饥荒,粮食卖毒品价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统治水平低下,更是因为八旗制存在无解的体制问题,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三个字:“定体问”。

  也正是因为八旗体系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弩尔哈齐最后的几年无论怎么操作都控制不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恶性发展,最终对辽东汉民的奴化和伪化彻底失败,先是杀“无粮人”,杀到最后“使贤良之书生亦被杀绝”,到他死后,黄台吉继承汗位后的天聪元年(1627年),粮食价格暴涨到“一金斗粮价银八两”,不仅汉民死绝跑光,连“真奴”,也就是八旗体系下的旗人,也开始大规模逃亡投敌。
  朝鲜人赵庆男的《乱中杂录》里记载了这么一段:
  沈阳人王子登当初入贼,伪署副总之职,乘鞑奴西犯,率真奴三千余名,投来毛镇。之乔乃子登之属也。
  当地人柴万树亦率真奴数千,投降广宁。崇焕曰:“尔因尔国饥荒,投来上国。”馈养一月,使之还归,奴固辞不去。崇焕闻于朝,入送中原

  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是他的继承人黄台吉,他以明王朝的官僚体系为蓝本,并做了若干改革,山寨了一个国家机器,才真正把后金从灭亡的边缘拉回来,这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user avatar   yuan-nian-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di-zhi-xin-xing-zhi-cheng-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maud-4-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弘扬汉服文化也是要恰饭滴。

不逼你们按“标准”买衣服的话 怎么赚钱?

你们这些不按“标准”来的伪汉服爱好者害的别人白花时间弘扬汉族传统服饰了!


user avatar   yi-ye-shen-qi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相关话题

  清初剃发易服之时如果直接剃成平头寸头不留辫子,做为现代人的我们还会不会对剃发易服那么憎恶反感? 
  为什么那么多人喷清朝割地? 
  满清用剃发易服和圈地把自己开到了全国人民对立面,为什么还能坐稳江山两百年?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晚清时期的“东南互保”? 
  明朝和清朝的人均生活水平谁高? 
  为什么好多人都黑清朝? 
  如果甲申年(1644年)中国有个德川家康一样的人物,能否有实力打败清朝? 
  清朝怎么才能打赢甲午战争? 
  清朝在打南明时为什么非要在江南搞屠杀? 
  为什么同样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能够转型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清朝和民国政府却不能呢?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刘慈欣:人类放弃了太阳系十万个地球资源,而注重环保?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县级市变成了市结果还被当县看待?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