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近40%的肥胖率,怎么就不找个胖子代表美国超级英雄?
很明显在西方,东方美已经被他们定义了。
文明、优雅、英雄、力量,这些是不允许出现在东方电影和文化中的。
国内作品想在国际上获大奖,那是有条件的,不论文学或是影视作品。必须是和西方电影中的傅满洲所塑造,所表达的一样,无论是外貌还是心理,都是极度扭曲。
看看莫言的作品,看看红高粱,看看霸王别姬,都是好作品,但是都有个共性,你得写悲惨生活,不然拿什么奖,搁这儿搞笑呢?
写三体的时候大刘多了个心眼。
三体一给人的感觉就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什么红岸基地呀,对人性的压抑呀,让外国这些评奖的眼前一亮:妙呀!
果断颁奖!
结果在三体一获了大奖,提高了知名度之后,不按套路来啊!
怎么突然不写这些了?改成了更加广大的宇宙世界观?还是一群中国人在拯救世界?
这不是侮辱人吗?给你颁奖就是为了让你宣传这个的?你得宣传中国的悲惨生活啊?!!
所以……你懂的!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仍然有一群艺术家死守着原来学到的西方理论,如果有人说眯眯眼是丑化中国人,那就是在摧毁他们的精神圣殿,比踢了他们祖宗牌位还难受。
对此主席在1968年会见学生领袖时是这样说的:现在学生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呢?学生最严重、最严重的缺点,就是脱离农民,脱离工人,脱离军队,脱离工农兵,就是脱离生产者。脱离了人民群众,特别是脱离了作为人民主体的工人,农民,生产者,除了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唯我独尊之外,对历史和社会的进步能起到什么作用!
文史哲领域和理工不一样,理工是可以靠科学成果和数据进行验证的,文史哲短期内是没有办法验证的,要验证的方法只有一条:西方比中国强,西方比中国好.....所以我的理论比你深刻。
从好莱坞到社交媒体,西方恶意丑化华人形象是不争的事实,其中阴冷夸张的“眯眯眼”造型,更是典型代表。
但网上有人在刻意把水搅浑,网友反对的是恶意丑化中国人,被别有用心之人恶意偷换概念成“歧视眯眯眼”。眯眯眼不难看,难看的是往丑里拍!真正的眯眯眼绝不是欧美的吊梢眼!
比“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忧唱后庭花”更可怕的,就是这些故意带歪节奏的人,它们最为阴险。
以前中国很多服装品牌,美院,设计,化妆,都是这么过来的,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洋人在丑化我们。
现在中国积累了几十年财富,生产力上来了,老百姓有钱了,我们由衷的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正常的中国审美”登上国际舞台,而不是总是看到那些眯缝眼+吊眼角+斜眼眉+超外扩颧骨+不正常眼距的那种所谓“高级脸”。
可惜我们的艺术界、时尚界跟不上形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正常需求,老百姓嫌弃的不是眯眯眼,嫌弃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媚外心态、一种丑化恶化庸俗化黄种人形象的逆流。
很多人以为像演员刘玉玲、名模吕燕能够进入好莱坞是她的外形比较符合外国人的审美。其实他们的外形并不符合欧美人的审美,而是她的外形能满足欧美人居高临下蔑视华人的优越感。
这个问题作家边芹是这样解释的:
对文化解释权的争夺,对审美的定义,这个权力西方人通过太多渠道去灌输,你挣钱了有钱了还不是多少会去买他们的奢侈品吗?当然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关键因素,不过这里面有文化洗脑战略,两手牌啊,你改大眼睛也有人说过你崇拜西方人特点,小眼睛更是西方人分配的观念,所以就是要跳出眼睛大小这个问题,夺回文化话语权,审美定义权。
传统上我们认为丹凤眼眼尾细长高贵,西方人就夸张丑化,这估计是仔细研究后故意的行为,不然为啥不拿一个眼尾下垂去夸张?因为眼尾下垂拉长才是真正三角眼的恶相,中国人接受不了!
做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才是正途!
我们生产力越发达,越富有,这种现象自然就会消失,到时候你把盎撒人画成鹰钩鼻满脸雀斑,盎撒人也会跪着学。
一切逃不过经济规律啊。
1、夷狄畏威而不怀德。反映了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牢记“枪杆子里出政权”已经被证明,任将继续被证明的著名论断;而不是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还击米欧人建立在虚构的伪史基础上的伪文化自信;建立在通过反复刻意,选择性的传播而产生心理效应的伪审美基础上的伪人种自信。——自然也可以将计就计怂恿米欧人深度沉浸在伪史伪文化伪审美自信中,为它们“起高楼”,“宴宾客”而喝彩,再连根摧毁。伪史,伪文化、伪审美是米欧惨白色人种迈不过去,绕不过去的坎,是惨白色人种终将会面对的事实。此种拔本塞源,釜底抽薪式的打击,能使人人格解体,精神/认知分裂,彻底崩溃。
2、至少70%的人不具备独立/深度抽象思考能力;它们只能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可感知工具”认识事物。因此要用“可感知的工具”指导这70%的人。
例如,我说胡军比贝壳汗母帅且有型;刘烨,易建联比科比帅且有型。深受“传媒”影响的大部分人肯定不会赞同这个看法;因为它们脑子里已经形成了贝壳汗母和科比帅且有型的固化印象。这种情况,就只能用“可感知的工具”指导他们。
看图说话……
即使第一张图片客观的反映了贝壳汗母的不自信,第二张图片胡军尽量在照顾其形象和感受;但固化印象已通过“传媒”牢固的嵌入了这部分人脑中,所以需要用“可感知的工具”持续的不断的冲刷这部分人的大脑,就像固化印象形成的过程一样。
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特意选择、装扮、塑造出的所谓“中国人形象”。
而我们的一些行业内部人士呢,这些年面对他人的有意塑造,不仅没有抵抗,反倒以“多元化”为由有意迎合,帮助对方塑造刻板印象,只为了给自己赚取所谓“国际高端市场”中的名利。
并借由这些赚取来的“国际名誉”,反过来以权威的形象教化国内的新生代行业人,形成畸形的行业风气,令新人误以为这些别有用心的形象塑造是“国际化审美”、“高级审美”。
甚至在现如今,国内民众已经开始意识到并抗议的时候,还在以站不住脚的“文化自信”和“多元化”为理由,要求民众对他们的迎合采取包容的态度,并利用业内影响力,给反对的人打上“不自信”、“审查”、“内斗”的标签。
我今天特意看了下,自我27号在微博反对刻板印象后,这两天总共掉了一千多粉丝,其中不乏一些业内人,甚至是曾经和我在同一个项目下接单的画师。
虽然总体来看涨的粉比掉的粉多,但也足以说明在画师行业里,有多少人的思想其实是偏向维护刻板印象“多元化”的。
包括我还特意留意了画师群体在面对三只松鼠模特事件中的反应,令我遗憾的是,最初愤然转发模特挡枪微博的画师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后来模特被扒出歧视手势以至于共青团下场发文后,都选择了视而不见、无事发生、岁月静好。
一时糊涂不可怕,因为无知把眯眯眼当成小眼睛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助纣为虐搞了一圈扩大化后,这些画师甚至都不愿意转发一下官方对刻板印象发展史的客观科普。
所以,这件事不能怪国外的普通民众,因为他们长期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这些被刻意塑造的“中国人形象”,长此以往自然会产生误解。
真正可恶的,是塑造了这种刻板印象的人,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中国人怎么会长这样……”
你以为我要辫经么?大家觉得英国人该长什么样呢?英国人应该长这样的。
刚做完了美国人真正审美的专题,现在来一波英国人的。
没错,英国人就是发际线后移,秃顶,地中海发型的。
看来我国的流行文化作品里面对英国人的描述还是不够精确,一说到英国人,就是西装笔挺的绅士形象,这其实是刻板印象。真正的纯英国人应该是秃顶的,英国人或者精神英国人或者精神西方人别不承认,查尔斯王子作为皇室正统,以身作则告诉全世界什么是正统英国人发型。当然精神病人可以不承认……
英国人就应该是发际线高或者秃顶的,这是英国高贵血统的皇家标志,如果想要彰显高贵身份,定制成衣,雨伞,皮鞋?nonono,这只是表面,你要了解其中的精髓,就在于发际线高或者秃顶,头发才是灵魂。如果发际线低,或者没秃顶,说明这个英国人不正宗。
正宗英国人,请认准皇室专属标准形象:发际线高,秃顶。合并起来称为: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