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最近很多自称生活国外的帖子说国外疫情看起来很严重,但是对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第3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对生活没有影响的都是非蠢即坏。

先说这个坏。坏的里面也包含不同类型的人。其中一类就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受了美国某部门的钱的那种。那种人在拜登上台之后明显多了,看来拜登是真比特朗普肯在这上面花钱。还有一类,就是中介。这个人群也算庞大的,包括留学申请、租房、买卖房产、移民。这些人是要忽悠大家出国,大家要是都被欧美疫情吓到了,不敢去了,那这些人还怎么赚大家的钱啊?

再说这个蠢。据我观察,这个人群占声称“疫情不影响国外生活”的大部分,而且这个人群已经占领了小红书和微信朋友圈,现在也有占领知乎的野心。这些人里一部分是被上面那个坏的群体忽悠瘸了,其余的是在国外生活(大部分是留学生),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自以为是领略了发达国家的精神,开始和发达国家里的傻子们一起鼓吹疫情不影响生活,并且以身作则开始放弃防护,到处浪,害己害人。这些蠢留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疫情开始以后才去留学的,所以根本不知道留学国的疫情前生活是什么样的,就敢叫嚣疫情对生活没影响。我是疫情前就在英国留学的,疫情前那几年的校园文化是什么样都历历在目,疫情来了之后,校园文化整个都变了。原来那么多校园活动,疫情后所剩无几,而且即便有活动也要么需要戴口罩要么需要保持距离,根本达不到活动预期的效果。某些蠢留学生不要跟我说现在校园里还是有丰富的活动,你TM知道疫情前的校园活动什么样么?现在这种状况能叫“丰富”,那疫情前简直是满汉全席式的盛宴一样的生活!我现在一想到疫情前后的英国校园生活对比,除了扼腕叹息真是没有别的感觉了。除了学生生活受影响,校外那些普通人的生活也受了很大影响。当然,那些蠢留学生是看不到的。他们压根儿就不和校外的英国人接触,也没有能力去了解普通英国人的生活。他们看不到NHS的ICU护士们的悲愤(其实这些护士比武汉的护士还崩溃)。他们看不到那些小pub店主因为疫情期间生意不景气永久关闭了自己的店并在facebook页面上跟常客告别。他们看不到市中心某个低档购物中心里50%的店铺以为疫情永久关闭,看不到店主们说自己再也付不起租金了,看不到那些移民店主哀叹自己可能再也没钱在英国生活了。他们也看不到那些骂骂咧咧的农场主,因为劳动力大量因阳性或密接被隔离,这些农场的农产品无法运往城里的超市饭馆,最后只能把牛奶倒掉,只能让果蔬在园子里烂掉。他们更看不到英国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人数在疫情开始后急剧上涨,看不到NHS的心理医生忙得焦头烂额也无法接待所有患者,患者一等要等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他们也看不到那些年老体弱或是年纪轻轻就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等等)只能在家呆着,哪儿也不敢去,已经在家憋了快两年了,熬不出头。算了,不说了,说这些事太糟心了。关键是那些声称“疫情不影响国外生活”的蠢人看不到,并且认为自己看不到的就不存在。蠢到极点,连良心都蠢没了。


user avatar   azapoll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

可能我的言语比较温和?回答受到了大量推送,但很多评论都被shan了?那我用温和的语言再补充一点信息:

疫情里面枫叶国给遭到影响,有需要的个人每月发了10000人民币的补助,现在我省内27岁以下年轻人每月依然可以申请差不多6000人民币的租房补助,收到疫情影响的小生意会得到补助和税务优惠。除此外正常的福利,包括18岁以下人士每月的牛奶金补助也在发。流浪汉可以得到的日常医疗资源和年入百万的精英差别不明显。我原来说的经济压力不是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每个国家的问题。拥有绝对人均优势的国家防疫情况是比低人均国家优势大很多的,封禁只是最无奈的原始操作。

利益相关:家在北美,父母还在枫叶国呆着,回不来中国。

有一说一,对生活没影响就是西方很多国家当前的真实状态。疫情已经很久了,大家都早麻了,现在本地枫叶国百姓更关注的是那惊人的油价已经到了10人民币/升,快开不起车了;菜价肉价都在飞涨,那种记忆中的美好中产生活已经快蚌埠住了。谁还有功夫天天想着那死亡率已经接近于0的破传染病?经济,笨蛋,关键是经济!

我家的情况是近日刚刚政府取消了最后的口罩令,最后一道放线也拿掉了。整个疫情里,我省新增基本很平稳,美国那种极端反智人群较少,到了奥密克戎阶段,医院日常covid住院人数才不到300人,以远超中国的人均医疗资源(免费医疗)暂时没有被破防的说法。我父母第一针辉瑞,第二针和第三针是有效剂量更大的Moderna。现在全省基本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航班什么的也都正常了。

除开美国混乱的反智媒体宣传,大部分发达西方社会的防疫逻辑其实是很科学的。在无法完全封城清零的情况下,利用检测,疫苗,以及丰富的医疗资源,基本保证了社会稳定。是死了一些人,但是因为社会权责分工比较明确,政府只要能正常推进合理措施就不会有很大问题,百姓内心并不是很害怕。到了现在死亡率比较低的阶段,再不回归正常就说不过去了。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 所谓的制度优势主要还是在多种因素下博弈的结果。1.政府是父母官,责任无限制 ,过去发展较好,老百姓比较听话 2. 人均资源稀缺,医疗资源少 3. 百姓类似羊群,密度高,胆小,谣言容易传播导致恐慌。以中国这个体量,再弱的病毒最终造成的死亡和重症情况在总数上都很难看,政治责任是很大的。但凡说中国制度优势的,都在忽视全面清零的社会成本。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打击疫情是很大的消耗。长期与世界隔离也可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社会后果。我相信到了最后能平衡控制的时候,共存还是会不可抗拒地发生,只能祈祷这个过程能平稳。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一起高唱《Y.M.C.A》吧。

岂止是不严重,大家都不知道吗?

据澳洲网报道 现年27岁的澳洲模特诺尔斯坦(Elyse Knowles)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的暴发是地球的“礼物”。
她表示,虽然新冠病毒的传播在许多方面具有毁灭性,但是对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即:由于人们被迫在家保持社交距离,使得空气更清新,河流更清澈,以及野生动物拥有了“更安全的家”。

不过特朗普老爷爷的看法有点不一样。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2020年5月28日在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上称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是一个来自中国的“非常糟糕的礼物”,而该言论发表于美国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之际。

特朗普老爷爷真是个疯子,他居然说新冠病毒是一个“糟糕的礼物”

明明这就是个没什么影响的病毒,何来“糟糕”一说?

所以特朗普老爷爷滚蛋就是应得应分的事情。

拜登老爷爷来了,他走一步跪一步,充满活力地来了。

“抗击疫情”一直是拜登2020年竞选活动的一大关键点,他曾多次批评前总统特朗普抗疫不力。在与特朗普的最后一场辩论中,拜登还直言:“任何应对这么多人死亡负有责任的人都不应该继续担任美国总统。”

2022年,拜登成为了一个科学家总统。

拜登:新冠病毒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类的救星拜登表态了。

这个时候说新冠病毒肆虐全美全紫的,你就是唱《Y.M.C.A》的MAGA,为了中期选举使用下流手段。

新冠病毒是礼物,这才是正常的美国人。

80万的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国波士顿或华盛顿特区等城市的人口。这一里程碑意味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死亡的美国人,几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人数的两倍。

大家一起为民主党加油。我们喜欢两倍二战。

They have everything For young men to enjoy.

说一说,你说你是BLM还是MAGA?

你支持拜登老爷爷还是特朗普老爷爷?

日常生活好礼物还是“糟糕的礼物”?

不过还好啦,都是礼物。

看起来很严重,你支持特朗普老爷爷。

对生活几乎没有影响,恭喜你找到了密码。拜登老爷爷会跪下来给你加油的。

Many ways to have a good time.

因为我保证这里有一百种让你开心的方法!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统彻底毁了。

影响巨大。

人权成了笑话,只有得病的自由,没有防疫的自由。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冠和996哪个对年轻人身体伤害大?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怎么最近这么多反智问题。上一个类似问题是:为什么有的老人说,当年日本人还不错……

那不都一个道理吗?

影响严重的,那都被阳间开除了。


user avatar   crowbloo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弹孔效应:带着弹孔返航的飞机恰好是没有被击落的,真正被命中要害的飞机已经喂鱼了。


user avatar   hu-you-9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不等于全部。

其实你看最近加拿大司机闹事就明白了,事情的导火索是美加政府强制推行疫苗,这说明他们的政府并未把此事当成大号感冒。

而且他们的社会出现了撕裂,美国、加拿大、欧洲都出现了这些情况。

接下来再看,“自称生活国外的帖子”,也就是说他们大都不是外国人,可能是华人、华裔、留学生。这些人能受什么影响?死一百个老外也未必死到他头上,死一千个老外也不会影响他的心情,恰恰是受影响最小的一部分群体。

综合起来看就明白了:对于疫情的应对,国外的态度本身就是分裂,甚至是冲突的,我们能够看见的恰恰的受影响最小的这一部分。

具体什么样,看各国政府就可以了,不要看他们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怎么做。

还有一些数据,譬如说欧洲人躺平的,正好前几天国内推动“开春复工复产”的追踪,其中有一家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企业,加班加点生产提高产能,原本下午5点半下班,现在加班到晚上10点。而他们的产品,客户前三分别是:欧洲、中东、东南亚......

欧洲如果真拿新冠当大号流感,进口海量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干嘛?


user avatar   sui-feng-57-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很严重,说没影响的心也太大了。

说说我和身边的人,我们在俄罗斯,疫情虽说没美国严重,但是和国内比那算是非常严重了。

根据以下俄罗斯官方数据:俄罗斯全国总感染人数近1140万人,昨日新增88816人,总死亡328770人,昨日新增死亡665人。

以下为莫斯科数据:莫斯科总感染人数近226万人,为世界感染人数第一的城市,昨日新增26586人,总死亡38660人,昨日死亡72人。

2020年四月俄罗斯疫情刚爆发时心里慌的不行,出门戴防毒面具和手套。

家里还备着普京同款防护服。(这是普京疫情初期去医院视察的网图)

那会在家隔离了几个月,全部工作都通过网络线上沟通。

半年多以后有些疲了,出门懒得再戴防毒面具,本国人那会已经不害怕了,很多人口罩都不戴了,我也从防毒面具改为了FFP3(N98)口罩。

再后来一箱FFP3口罩都用完了,就开始使用普通医用口罩,护目镜也逐渐不戴了,因为戴眼镜再戴护目镜太不方便。

不过就算后来松懈了,普通医用口罩每次出门都戴,到哪都拿瓶酒精喷,回家就洗手。

去年中旬打了两针的卫星五疫苗,本月初又补打了卫星light加强针,这是疫苗接种证书和二维码。


这两年除非工作需要或者好朋友生日,平时基本不参加没必要活动。

平时去的最多的也就是超市,其他物品基本上都是线上采购。

我都半年没去过办公室了,一切工作都是线上在做。

所以有没有影响您自己说。

****手动分隔号

心大的人肯定有,但是不多,身边的人大部分都和我一个模式。

我身边疫情受影响后果严重的随便举几个例如下:

公司员工,俄罗斯诺改族,民族聚居于高加索,属东北亚人种,穆斯林,有亲人亡故吻别的陋习。

结果20年中旬,家中一老人新冠去世,家族所有人吻别并送葬,还念叨着神会保佑我们的。

结果家族60岁以上老人团灭,他上面两辈儿十几口子都没了,按他们的话都去见神了。

朋友大公司的几个程序员,俄罗斯人,假期聚集喝酒,全体中招,20个人平均不到三十岁死了仨。

本地人受欧美影响较重,反智的人很多,还有人至今认为新冠是政府杜撰的呢,您敢信。

不过我身边的同胞都挺注意的,虽说两年多的折磨大家都疲了,但是躺平的还真没有。

疫情前每个月都要回国公干,多的时候每周往返一次,目前已经两年多没回过国了。

不回国因为浪费不起隔离的时间,也不想家人受影响,去年有某省地方政府因项目包所有费用邀请回国我都没回,不过心里还是挣扎的,本心恨不得立即回国与家人团聚,这破疫情啥时候能平息啊。

想父母、想朋友、想念祖国的美食与美景,啥时候疫情过去了我想第一时间回国看看。

2022.01.28 于 莫斯科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儿不怪发帖子的,主要是咱自己的媒体不给力。

首先,疫情中已经病死了的,不会再发帖子。

其次,就算受疫情影响严重,人家要发帖子也不会直接上我们的平台发啊。那发了有个屁用,我们又没办法帮人家叫救护车。就好比疫情在武汉爆发的初期,就医难的患者也是在微博超话求助,首选肯定还是本国的平台。

再次,非要报丧的话,这得咱自己的媒体主动去挖掘素材,再对内报道。你像BBC就是的,主动找刀子,而不是“等,靠,要”,等着人主动给境外势力递刀子。

最后,你自己不主动去趟舆论战的浑水,不主动找素材,被动等待,等来的肯定是说还好,hold住的消息。




                 

相关话题

  中国明明已经越发强大,为何我感觉国外尤其是欧洲发达国家却对中国人越发不友好? 
  有什么中国很贵外国却很便宜的东西? 
  在美国留学时带父母一起旅行是怎样一种体验? 
  爸爸很想出国,向往国外的制度,可是我不想,每回一说到这个事情他就要急眼,我该怎么办? 
  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出国留学,哪个国家比较好? 
  外国人听到我们开他们国家的玩笑是什么感受? 
  如何看待文章《人民日报辣评:孩子,没出过国并不丢人》? 
  为什么去了泰国莫名的不想回来? 
  为什么多数中国人出境游喜欢跟团游,欧美人来中国旅游的旅行团就很少? 
  去新加坡还是去英国留学? 

前一个讨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自己仍身处基辅,目前当地情况是怎样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拜登将派前官员代表团突访台湾,专家评「临时组队,想安抚恐慌情绪」?美方此举释放了哪些信号?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