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是个充满时间/空间变量的大坑,我也并不是研究历史的(虽然当年只差一点就可以拿历史的辅修),只能和大家以娱乐的心态,尽量以中国历史为时间线索,来复习一下亚洲史。
特别说明:
上图中是可能会经常用到的地名的大致位置。
要想搞清楚中国文明和亚洲其它文明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关注这几个地区:
为啥呢?
看图里的那条红红的丝绸之路。
从地形上看,中原地区实际上是比较封闭的,四周有高原、沙漠、大草原等等。之所以我们自己不觉得封闭,是因为我们的地盘足够大,古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过得也不错,因此一般人也没想着要走出去。
这条汉朝形成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西域、中亚、西亚甚至欧洲之间沟通的最重要的纽带。要没有它,中国就会一直宅在东亚。要找中国和中亚西亚的关系,就得沿着它找线索。
丝路的沿线,又属这五个区域最重要。古代文明的发展,得靠自然环境。要产生先进文明,这里就不能太冷、不能太热、地形要平、土壤要肥沃、水源要充沛、灾害要少,风别太大,雨别太多......总之,条件挺苛刻的。别看亚洲的面积那么大,刨去了沙漠、高寒等坑货地区,剩下的也就不多了:
因此,那五个区域基本就是联系中国和欧洲两地历史的线索:
A-中原地区,或者说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就是美国人所谓的China proper。这个就不多说了。
B-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
新疆有广阔的沙漠,但也有河谷绿洲(比如塔里木河沿岸),古代就有很多城邦国家,例如莎车、楼兰、且末、龟兹、疏勒、姑莫、西夜、若羌、高昌、焉耆、车师等等。这些蕞尔小国虽弱,但它们扼守着丝路,因此它们的地盘常常被四周的强邻惦记着。
C-中亚。
中世纪前的中亚,还不像今天这么沙漠化。那时候的中亚既有游牧区域,也有像阿姆河、锡尔河沿线的绿洲城邦。北边还有广袤的哈萨克草原。经济上农牧混合,但牧的比重大。中亚正处于丝绸之路以及各条支路的交汇地,四周文明纷纷向中亚渗透,于是,这里一度成了商品、人种、宗教、文化、语言的大熔炉。
D-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沃土千里,水源充沛,是个被人爱在西元前的地方。它东边是高得恰到好处的伊朗高原:易守难攻,又不太缺氧;比较干旱,但又有雪山融水。因此,当地发展出了全球为数不多的成功的山地文明。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同属一国的时期比较多,因此这里将两个区域合并。
E-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岸。
这是亚欧非的交汇处,长期被罗马和拜占庭等占据。阿拉伯世界兴起后,这里又和西欧来的十字军展开过长时间对抗。因此,这里的历史既和西亚有关,也和欧洲有关。
这五个区域之间历史上的联系和互动概括出来是这样的(只是示意图,显示了每个区域每个年代的代表性势力,时间轴并不精确):
这张图里包括了上述五个地区,以及附加了经常惹事儿的蒙古草原和最西边的西欧。删繁就简,最大程度概括这张图,就是:
再提炼一下就是:
对应上了吧!
下面是详细内容,长文图多慎入...
1. 很久很久以前的先秦时期...
本阶段概括:
中国在东方独立发展;西亚诸国(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古典希腊 --> 波斯进入中亚 --> 希波战争 --> 马其顿崛起并进入中亚 --> 马其顿退出后,塞琉古占据西亚,大夏占据中亚。
1.1. 居鲁士大帝:波斯进入中亚
中原文化并不是一直都和中亚有联系。在汉朝以前,中国和中亚联系并不紧密。[评论区有同学提醒,最新的考古发现好像显示那时候中国和中亚还是有些交流的]
那时候的中亚和西亚基本上是属于古典希腊文化圈的。
希腊?Excuse me?
不要跟着感觉走,觉得中亚到中原近,到希腊远。实际上谁远谁近还不一定呢。
虽说如此,这个距离的确还是很远。那么,古典希腊的文化是怎么辐射到亚洲的呢?
我们知道,西亚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从两河流域到小亚细亚,先后有赫梯、巴比伦和亚述帝国等比较先进的国家,以亚述最为强大,迦南地区还有犹太人祖先建立的国家。
而在爱琴海沿岸,公元前776年(那时的周幽王差不多正在烽火戏诸侯呢)之后,古典希腊逐渐繁荣,整出一堆城邦国家,包括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等等。在爱琴海东岸也有希腊城邦,包括盛产哲学家的米利都,以及有木马传说的特洛伊等等。
爱琴海东岸的城邦孤悬在外,后来就被附近的地域豪强吕底亚(Lydia)给控制了。
到了大致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时候,米底人攻占尼尼微城,西亚的第一位霸主亚述帝国崩溃了。一百年以后,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 Achaemenid Empire)兴起。波斯的创建者居鲁士大帝建国后没过多久就干了一件重要的事:征服吕底亚。
一直欺负希腊的吕底亚派骑兵迎战波斯,结果骑兵的战马见到波斯军中比自己大一圈的骆驼,都怂了,大败。吕底亚迅速灭亡。爱琴海东岸的包括米利都等等的那些希腊城市也被波斯笑纳了。
从此,波斯帝国就吸收了不少希腊文化的元素,开始自带希腊属性。
居鲁士爱折腾。灭了吕底亚之后,他又把巴比伦给灭了,成了当时西亚的唯一大国。居鲁士还不满足,率领大军东进,来到了中亚,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武器先进,像打地鼠一样地打土著人部落。但是在公元前529年,居鲁士阴沟翻了船,一不留神被土著人干掉了。
这个时候的亚洲形势是这样的:
东亚这边东周正在诸侯争霸;波斯是当仁不让的西亚第一大国,并且经常去欺负希腊城邦。
居鲁士对于中亚来说特别重要: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更为先进的文明进入中亚。
1.2. 大流士的卷土重来,波斯再访中亚
居鲁士死了之后,波斯继续发展,攻灭了古埃及的第二十六王朝(古埃及最后一个繁荣期),又平定了内乱,之后迎来了另一位伟大的君主——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继承了居鲁士的爱折腾的精神,带着大军四处征讨,再一次将波斯的势力扩张到了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都成了波斯的地盘,还包括费尔干纳盆地(Ferghana,古代也叫拔汗那,帕米尔高原以西)以及印度河流域。
正当波斯人在中亚打得起劲的时候,公元前499年,在米利都的僭主阿里斯塔格拉斯的带领下,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起义了,反对波斯的统治。阿里斯塔格拉斯原本是波斯派到米利都的官儿,他想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就去攻打爱琴海上的一个岛,结果非但没捡到便宜,还大败亏输,欠了波斯朝廷一大笔债。眼看还不上了,于是他就琢磨着,要不就反了吧,造了反就不用还钱给波斯朝廷了。于是他就反了,他一造反,周围不服波斯统治的希腊城邦纷纷起兵响应。本来忙着征服中亚的大流士一世转头西进,前去平叛,希波战争爆发,最后在马拉松战役中被色雷斯地区的希腊人给击败了(对,马拉松赛事就是纪念这场战役的)。
大流士败于希腊之后,痛定思痛,决定整兵再战,厉兵秣马三年之后,还没来得及出兵,波斯治下的埃及也造反了,他决定先去打埃及,结果在御驾亲征的时候受了伤,不久就去世了。他的继任者是波斯史上著名的暴君薛西斯一世。薛西斯继承了大流士的夙愿,在西线继续和希腊纠缠,于公元前480年发动了第二次希波战争,虽然一度攻克了雅典,但后来在萨拉米斯海战中被希腊联军的舰队击败,陆地上又在温泉关被斯巴达三百勇士给扁了回去,这标志着波斯这一阶段扩张的终点,波斯无力收复希腊,也无力继续东顾了。后来薛西斯愈发昏庸残暴,引发了波斯的内乱,波斯开始衰落。这时候的中国是春秋后期,大致也就是孔子生活的年代。
1.3.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公元前330年左右,拥有希腊文化的马其顿诞生了一位不世出的领袖亚历山大大帝,在他的领导下,希腊文化圈反过来把衰落的波斯给撕了,建立了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继承了远征东方的传统,一路东进,见谁揍谁,要不是青藏高原挡着,他甚至可能一路打到中原。可见青藏高原这个『三危之地』,对华夏文明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马其顿人带来的是货真价实的古典希腊文化,中亚彻底希腊化了。在中原文化染指西域之前,西域各部都崇拜的是希腊的宙斯,思考的是希腊的哲学,就连长相都和希腊人更接近。
2. 秦和西汉
本阶段概括:秦汉统一-->汉朝进入西域 --> 汉朝影响中亚。塞琉古衰弱,大夏和安息建立;罗马建立-->安息进占中亚,挑战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2.1.月氏人的西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原。这时候,河西走廊生活着一个叫月氏(Yuehzhi,以前叫Rochi,也就是肉氏,不过现在主流认为还是读Yueh)的民族。月氏是雅利安人,外形上和中原人有明显的区别。他们显然是从西边迁徙到河西走廊的,很可能是被波斯或马其顿人撵过来的。
月氏再往西是西域,当时分布着一些城邦小国家,主人基本都是印欧人种。再往西的中亚是大夏和安息。伊朗高原是塞琉古帝国,小亚细亚(土耳其)是安提柯帝国,埃及是托勒密王朝,这些都是亚历山大死后从马其顿分裂出来的。再往西,罗马已经吞并同化了意大利北部的伊特鲁里亚,正处于『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的共和国时期,和北非的迦太基以及西欧的高卢人对抗。
月氏在河西走廊生活得好好的,结果蒙古草原上来了一群野蛮人——匈奴。战五渣的月氏人根本打不过匈奴,大部分跑回了中亚,在草原上重建家园,叫做大月氏;剩下小部分没跑掉的,躲在祁连山下,叫做小月氏。
2.2. 汉朝强势入主西域,威慑中亚
汉朝建立以后,和匈奴各种不对付。
匈奴这个民族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先秦时期就活跃在北至蒙古草原南至河套平原的区域。至于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这个应该还有很多争议,也许是先秦时期北方的各种游牧民族,比如山戎、犬戎、义渠等,融合而成的。到了战国后期,匈奴人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位于北方的秦国、赵国和燕国都纷纷修起了长城,来防御以匈奴为首的游牧民族。
匈奴在草原上有个主要竞争对手,活动在他们地盘的东部,被称作东胡。不要小看东胡,他们可是后来很多少数民族的祖先。东胡的极盛时期大约在战国时代,之后他们就被匈奴超过了。秦朝的时候,匈奴人出了位伟大领袖,叫做头曼单于,他率领族人建立了东亚北方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大国。他养了个好儿子冒顿,冒顿的响箭一起,部下万矢齐发,成功地把头曼单于射成了刺猬。从此,冒顿当上了新单于。
冒顿单于不光彩地夺权,国内形势尚不稳定。东胡听说了,趁机跑来讹诈匈奴,先是要战马,然后又要女人,冒顿单于都给了。于是东胡觉得匈奴可以欺负,跑来索要国土。冒顿大怒:战马女人都可以给你,土地是国之根本,怎么给?于是冒顿领军大战东胡,杀了东胡的首领,从此东胡一蹶不振,余部往东退却,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北边叫鲜卑,后来成为接替匈奴的草原霸主;南边叫乌桓,后来被曹操灭掉。匈奴独霸草原,信心大增,于是开始四处征战,在河西击溃了月氏,又在西域征服了乌孙等国,匈奴在冒顿的统治下盛极一时。
此时汉朝刚诞生不久,国力不济,刘邦在白登甚至差点被匈奴包了饺子。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终于国力昌盛,兵强马壮。而匈奴在经历了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和军臣单于三位伟大领袖带领下的极盛期之后,因为内讧,开始有下坡的趋势。汉朝可以和匈奴一战了。这时候,有人给汉武帝讲起了月氏的故事,汉武帝就派张骞出使西域,去联络月氏,组成反匈奴联盟。
这一段大家应该比较熟了。张骞一度被匈奴扣押,九死一生到了月氏,没料到月氏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当时的月氏跑到了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分成了五个大部,自称大月氏,在水草丰沛的中亚草原上快乐地生活着,还征服了大夏。他们觉得混得挺好,不愿意回去报仇了。
但张骞并没有白忙活。他给汉朝带回了珍贵的关于中亚的地理知识。当时汉朝人对帝国西部的认识几乎为零,张骞相当于是第一个打开这扇汉朝通往西部的门的人。所以,张骞在某种意义上,和哥伦布一样,对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太史公称之为凿空。
没有月氏的帮助,汉朝还是要打匈奴的。卫青和霍去病追着匈奴一顿暴揍,帮汉朝拿下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通了,汉武帝又派张骞去了一趟西域,向西域各国宣传汉朝有多强大。西域诸国倒向汉朝,开始和汉朝通商。丝绸之路就这样慢慢地正式形成了。
但通商还不够。当时,汉朝仍然和匈奴经常交战,汉武帝希望进一步增强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从中亚遏止匈奴,同时避免西域和中亚的国家倒向匈奴那一边。
为了防止这些国家不听话,汉武帝就找了一个茬,杀鸡给猴看。
当时西域的费尔干纳盆地有个大宛国(Tayuan)。大宛是马其顿退出中亚之后,独立出来的画风偏古典希腊的国家,后来由中亚本土的塞族人统治。大宛有种马叫汗血马,在当时算是豪车中的豪车。汉武帝就给大宛说,你们的汗血马太拉风了,赶紧给我送几匹过来吧!大宛国王看到信,气炸了:这算什么态度呀?凭什么给你呀?不给不给就不给。汉武帝想,等的就是你说不给。于是汉武帝就以此为借口,让李广利远征,最后把大宛的国王给剁了。
汉朝又有兵、又有钱、还不讲道理,西域小国对汉朝是又羡慕又害怕,纷纷抱了汉朝的大腿,和匈奴断绝了往来。但汉武帝穷兵黩武也逐渐损耗了汉朝的国力。晚年时,汉武帝下了轮台罪己诏,反省了自己的过失,汉朝的扩张暂时告一段落。汉武帝驾崩之后,汉朝在汉宣帝时期休养生息,国力恢复,击败了叛乱的羌人,又灭了不听话的车师国,并于公元前60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此时匈奴陷入内乱,呼韩邪单于主动向汉朝示弱求婚。从此,汉朝正式拥有了西域,疆域往西北方向扩展了很多,中亚各国都唯汉朝的马首是瞻。
2.3. 汉朝树立在中亚的绝对威信
到了汉元帝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让汉朝在中亚的影响力进一步升级。
匈奴的郅支单于遇到天灾,往西逃到了康居国。前面提过,康居也叫索格底亚(Sogdiana),曾经被波斯征服过。汉朝时的康居已经发展壮大,核心位置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
郅支单于在西域胡作非为,以前还杀过汉朝人,汉朝人对他恨之入骨。听说郅支单于逃到了康居,西域都护府的将军陈汤就自作主张,发兵深入康居境内,斩首行动,把郅支单于抓住给砍了。砍了郅支单于以后,陈汤派人把单于的首级送往长安,并附上了奏章解释自己的行动。这份奏章里就有那句著名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让西域各国看清了匈奴是个纸老虎,汉朝才是真大哥的本质,让汉朝又在西域耀武扬威了一次。陈汤这人,其实个人作风有问题,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啥都来。但是他就凭着那句话,在史书上少挨了许多骂。从那以后,汉朝就算是在中亚立住了脚跟。中原文化风也在中亚刮起来了,把希腊文化刮走了。
3.4. 古典希腊文化在中亚的没落
汉朝在西域如此耍流氓,中亚各国都纷纷献上了膝盖。西域和中亚开始被中原文化所影响。那么,以前中亚的古典希腊文化去哪了?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马其顿帝国很快就崩溃了。那时是公元前323年,中国这边对应的是战国,差不多就是芈月年轻的时候。马其顿帝国崩溃之后,继承衣钵的叫塞琉古帝国(Seleucid Empire,中国史书上的条支)。塞琉古在文化上继承了马其顿帝国,是一个以希腊文化为核心的帝国。
塞琉古的实力无法和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相提并论。在西部,埃及和小亚细亚等地都不再是帝国的辖区,归了安提柯帝国和托勒密王朝。而东面的孔雀王朝也击败了塞琉古,控制了印度河流域。后来塞琉古帝国的国力越来越弱。公元前245年(秦王嬴政即位之后的一年),埃及入侵塞琉古。趁着这个机会,中亚的帕克特里亚(Bactrian,千万别写成Bacteria)宣布脱离塞琉古帝国,在草原上建起了中国史书里的大夏。
大夏继承了塞琉古的文化,是一个希腊化的国家。但是,大夏强盛了不多久就衰落了,后来成了月氏人的附庸。月氏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一点大夏的希腊传统,但分量越来越微弱,自从大夏没落以后,古典希腊文化就在中亚逐渐消失了。
3.5. 安息帝国称霸西亚
在大夏从塞琉古独立的同时,伊朗高原上也有波斯人和斯基泰人竖起了反旗。几经动乱之后,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建立,也就是中国史书中的安息国。安息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帝国,除了继承塞琉古的希腊文化之外,波斯以及巴比伦文化都占了很大的分量。安息建国以后,一直和西边残存的塞琉古帝国的势力交战,最后把塞琉古给彻底打垮,成为了西亚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在西亚越混越开心的安息,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比它还强的怪物级别的大帝国——罗马。罗马灭了塞琉古的残余势力,占据了地中海的东岸,后来又吞并了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几乎把地中海变为内湖。强中更有强中手,罗马的出现让安息的扩张在西线碰了壁。好在,罗马帝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西欧和北非,对西亚的兴趣不算太大,重视程度也不太高,于是安息成功地和罗马展开对峙,在西亚站住了脚跟。
在公元1世纪初,东方的汉朝陷入了外戚篡权的混乱,无力管理西域。安息乘机东进,强势进入中亚,把势力范围覆盖到了西域诸国,严重挑战到了汉朝在西域的地位。
3. 东汉时期
本阶段概括:汉朝重振西域 -->汉朝、安息开始有沟通-->贵霜建立、安息退出中亚-->汉朝、贵霜、安息、罗马四大帝国并立。
3.1. 汉朝乱后重建、再入西域
欧亚大陆在中国东汉的时候逐渐开始热闹起来。
呼韩邪以来,匈奴和汉朝友好相处了几十年。之后,王莽篡权,和匈奴再度交恶。王莽统治的后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匈奴人趁机扶持了一个叫卢芳的军阀,在雁门、云中(大概是大同附近)一带割据,时不时南下侵扰刚刚复辟的汉朝。
公元25年光武帝恢复汉朝以后,忙着休养生息。汉明帝继位之后,便开始着手打击匈奴,以及恢复对西域的控制。随后,匈奴在汉军的打击下,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归附了汉朝,住到了河套平原一带;北匈奴逃到了漠北。躲到漠北的北匈奴,承受着饥荒之苦,但仍然是汉朝的心腹之患。当汉朝派兵西出阳关,收拾西域的时候,北匈奴也发兵去西域找茬。汉朝打下车师国之后,派西域都护陈睦驻守金蒲城;戊己校尉耿恭带兵驻守疏勒城,防卫天山以北;谒者关宠驻守柳中城,防卫天山以南。汉军主力退走之后,匈奴人来了,他们派左鹿蠡王出兵,联合了龟兹、焉耆和乌孙,分别合围这三处汉军据点。陈睦和关宠先后战死,而耿恭一直坚守疏勒城,直到弹尽粮绝也没投降。等到一年多以后,汉朝的援军从甘肃赶到疏勒,和耿恭里应外合击败了匈奴,而此时耿恭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
匈奴人以为耿恭这些汉军有神灵相助,并且自己也耗损颇大,因此也不再去进攻西域。而汉朝却没停下追击匈奴的脚步。窦固、班勇、班超等先后出击漠北或西域,蚕食着北匈奴的地盘。最终在公元91年,窦宪远征漠北,一举将北匈奴彻底击溃。北匈奴的余部撒腿往西跑,逐渐消失在中国的历史典籍里。
在汉朝和匈奴人大战的同时,西部高原是羌族人的地盘。羌族人的历史也是相当的长,至少从商朝开始他们就存在了,并且一直存在到今天。周朝的时候,羌族人在四川一带建立了青衣羌国,算是比较早期的国家,今天四川的青衣江就是因为青衣羌国而得名的。早期,羌族人比较和平安静,不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样惹事儿,只是在东汉,羌族人曾经在西南地区起义,抗议汉朝的统治,但被从西域解围回来的耿恭率军镇压。耿恭的军事生涯的后半段,基本就是在西南地区和羌族人周旋,直到自己获罪免官。
至于匈奴衰落之后的西域,当然又是被汉朝收割了。汉朝派出了开挂的班超,把西域各国玩弄于鼓掌之间,在鄯善国一把火点了匈奴使团,又在于阗国斩了国师,还伏击了贵霜。莎车、焉耆、龟兹、疏勒等与国家纷纷归附了汉朝。
公元97年,班超听说遥远的西方有个同样很强盛的大秦(就是罗马),于是就派甘英去看一看。甘英奉命出使,走到了安息。安息人当时垄断着丝绸之路。看到汉朝的甘英出使罗马,安息人心里有些不安:如果让东边和西边两个超强对手牵上了线,那自己夹在中间,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于是他们就想办法阻止甘英去罗马。
安息派人很热情地给甘英带路,来到了波斯湾的岸边。他们对甘英说,大海对面就是大秦了,但是这个海不好过,运气好要三年才漂得过去,运气不好就直接喂鱼了。其实从安息去罗马的难度根本没有这么夸张。可惜甘英受了安息人的骗,原路折返回去了。汉朝和罗马两个大帝国之间的直接对话没有发生。
公元101年,班超回到长安养老,不久就去世了。结果班超的继任者气场不够,镇不住场子,西域各国纷纷又脱离汉朝而去。汉朝赶紧派了班超的儿子、曾经和窦宪一起远征北匈奴的班勇去重振西域。班勇果然是班超亲生的,有乃父之风,没多久就再次搞定了西域诸国。虽然此后中亚又有几次动荡,但大体上说,汉朝较好地控制了中亚,后来把西域都护府改为了西域长史府。
3.2. 月氏人的贵霜帝国
后来,汉朝在西域又有了两个新的主要对手。第一个叫乌孙。乌孙大概活跃在准噶尔盆地到巴尔喀什湖一带,是斯基泰人的一支,在西汉的时候也是汉朝的附庸,还跟汉朝和亲,国王娶了解忧公主,但到了东汉,乌孙的实力变强了,不再服汉朝管,成了自主独立的部族,在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夹缝里生存。
汉朝在中亚的另外一个对手叫做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贵霜帝国的创建者,其实就是汉朝人民的老朋友——月氏人。前面提到,月氏人分了五个大部,在中亚过着幸福生活。到后来,这五个大部中的一个突然出了个很强势很有野心的领袖,统一了月氏,并且还对外扩张。于是南方印度河流域的小国们就倒了血霉,被月氏人占领了一大片。西边的安息帝国的边境也被月氏人纳入囊中。抢了不少地盘以后,月氏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就是贵霜。
贵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开疆拓土,成了中亚地区的绝对霸主。随着贵霜的壮大,整个欧亚大陆的形势就比较明朗了,从东到西四个大国:东亚老大汉朝,中亚老大贵霜,西亚老大安息,欧洲老大罗马。这四个大帝国一字排开,宛如四大金刚,把欧亚大陆的好地方都占领了。
贵霜的文化,既不是东方的中原文化,也不是西方的波斯或者希腊罗马文化,而是一个大杂烩。中原、希腊、印度、甚至非洲的文化,都在这里交汇。帝国境内,佛教、印度教、拜火教、希腊宗教、原始宗教都搅在了一起,不分彼此,还产生了一种希腊式佛教,也就是希腊哲学被融进了佛教教义之中,以及用类似希腊的方式给佛教塑造偶像,这被称为犍陀罗文化。希腊式佛教在中亚转了一圈之后,传进了中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和儒家文化以及苯教进行了结合,形成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因此,我们现在的汉传佛教,其实是有希腊文化的影子的,和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有很大的区别。
当时的匈奴已经衰败了;安息也快睡着了。能在中亚和贵霜有一拼的,只有汉朝了。公元90年,贵霜军队进攻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想把汉朝赶回中原去,结果中了汉军的埋伏,大败,从此再也不敢造次,中亚就此暂时相对稳定下来。
4. 魏晋时期
本阶段概括:四大帝国纷纷倒台:中国进入魏晋南北朝;贵霜解体后中亚没有强国;安息被萨珊波斯取代;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占据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开始受阻。
4.1. 汉朝灭亡后,中国对西域失去控制
四大帝国的形势保持到了公元3世纪初。
四大帝国里最先翘掉的,是我们伟大的汉朝。实际上,汉朝还没进入3世纪,就已经不行了。黄巾起义发生在二世纪末的184年,之后就是董卓、曹操、袁绍等等各种乱,汉朝名存实亡。最后在公元220年,曹丕正式让汉朝进了坟墓。中国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动荡分裂的历史。五胡十六国,游牧民族入侵,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中原乱成了一锅粥,西域自然就没太多精力去管了。曹魏取代汉朝之后,名义上还拥有西域长史府,但实际上西域诸国纷纷回到了天高皇帝远的状态。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晋朝短暂统一后一度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被西晋派去管理凉州的人,名叫张轨。
张轨是个很有能力的地方官,把凉州治理得很好。而且他还多次挥军西进,一度恢复了汉朝半个西域都护府的范围。张轨死后,他儿子张寔子承父业,继续经营凉州和西域。中原八王之乱,贾南风成天疯,凉州都没有被太波及到。可是不久之后,晋朝局势有变,当年内附汉朝的匈奴人后裔打着恢复汉朝的名义起兵割据,前赵建国;四川的氐族人李雄也裂土称王,建立成汉,十六国拉开序幕。永嘉之乱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丁零等民族各显神通,大闹黄河流域,晋朝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但孤悬在西北地区的凉州仍然宣布效忠晋朝,成了一块飞地。后来看到晋朝实在是不行了,只能龟缩在江南,于是张寔宣布独立建国,成立了十六国里的前凉。
前凉存在了七十多年,在376年被氐族人苻坚的前秦所灭。前秦在淝水之战被晋朝打败后又不灵了,西北地区又出现了后凉、南凉、北凉、西凉等等小国家,都属于十六国范畴。然而它们对于西域的控制力有限,多是名义上的,有时候甚至名分都没有,比如焉耆就经常不听话。后凉的开国君主吕光还在前秦当官期间,曾经向西成功发展过,击败过焉耆和龟兹,甚至还和中亚的一些部族交过手,但最后也没完全稳定住。其它的几国,实际控制范围往西最多的是西凉(李唐皇室的祖先建立的),但他们也只是控制到了哈密以西一带。
在东晋期间,贵霜帝国已经跪了。那时候的西域及中亚,恢复了城邦小国林立的状态。这些小国家,南方的多是贵霜解体后留下的,而北方的一些则是以前的康居的残余,是粟特人的国家,统称昭武九姓,包括石国、康国、安国、米国(不是美国哦)等。后来这些小国被嚈哒人所控制。嚈哒人俗称白匈奴,我们等下再说。
4.2. 萨珊波斯取代安息
话说回3世纪。当贵霜还在苟延残喘的时候,四大帝国里的安息第二个灭火了。安息和汉朝一样,早就日薄西山了。在公元2世纪前期,安息和罗马撕破脸皮,结果被罗马打得元气大伤,之后就一直在丢城丢地。公元212年,安息国王的弟弟发动叛乱,罗马趁火打劫,成了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224年,安息帝国寿终正寝,彻底安息去了。取代安息的是萨珊波斯(Sasanian Empire,也叫波斯第二帝国)。
公元4世纪是萨珊波斯的强盛期,在一代雄主沙普尔二世的领导下,萨珊波斯征服了西亚和中亚的广大领土,击败了一度盘踞中亚的匈尼特人,又和罗马人对抗过,让萨珊成为古典时期的西亚最后一任霸主,也是近代以前非伊斯兰教的国家最后一次称霸西亚。萨珊波斯是一个文化十分多元的国家。希腊、罗马、印度、中亚、北非、东亚等等各种文化,都在这里聚集。宗教方面,除了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以及佛教、摩尼教和印度教之外,基督教和犹太教也在萨珊波斯出现了。
在经济和贸易方面,萨珊帝国在当时的亚洲可谓数一数二,尤其以纺织业最为发达。当时中国的丝绸传入西域后广受好评,于是萨珊人也开始学习纺织,后来其纺织品的质量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口转内销后,波斯的纺织品在中国甚至成为了魏晋六朝时期的权贵们才配享用的高级货。在商业化的刺激下,波斯境内的商路网络得以完善,城市和港口也更加繁荣,为波斯山地文明在长期上的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文学艺术方面,萨珊帝国也十分优秀,尤其是刺绣、金银器、珠宝和雕塑,以及制作地毯等等。这些东西也通过商路传到了中国。甚至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伊斯兰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萨珊波斯的艺术发展而来的。
对于当时的中国晋朝来说,除了珠宝和胭脂以外,萨珊最有名的就是『萨珊玻璃』了。当时的波斯工匠,非常擅长制作玻璃器皿。而『萨珊玻璃』晶莹剔透的程度,是远好于当时中国本土的玻璃的,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当时北方的混乱,丝路受阻,萨珊的玻璃制品也无法大规模地卖到晋朝。物以稀为贵,因此『萨珊玻璃』成了晋朝高官贵族的奢侈品。
萨珊波斯建立之后,在西线和罗马帝国发生不少冲突,但基本占不到便宜。在东线,萨珊波斯非常强势,不仅拿下了阿富汗和北印度,还渗透到了中亚草原。萨珊在东线受到的挑战并不大,因为这个时候,原本在此区域称霸一方的贵霜也扑街了。
4.3. 贵霜和罗马帝国的衰亡及波斯人再入中亚
贵霜是四大帝国里第三个跪的。贵霜的统治者是月氏人,比较崇尚享乐主义,他们管理国家的方式很松散,属于『一国N制』,境内各民族各地区各管各的,只要不造反就成。久而久之,贵霜境内的很多地区基本都处于高度自治甚至事实独立的状态,根本没有凝聚力和归属感。到了后期,月氏人久疏战阵,战斗力大打折扣。这时候,西面的萨珊波斯以及南面的笈多印度先后崛起了。贵霜在两面夹击之下,很快就沦为了萨珊波斯的附庸,后来就进一步瓦解了。
贵霜瓦解之后,萨珊波斯趁虚而入,想要袭占中亚。但是不巧,原本在贵霜倒台之后是半真空状态、只有康居的粟特人后裔(昭武九姓)自娱自乐的中亚,冒出了一群嚈哒人。萨珊波斯不得不面对竞争,和嚈哒人争夺中亚地区。但相对东边的五胡乱华和西边的日耳曼大战罗马来说,中亚在这段时间是相对比较和平的一个地区。因此在广袤的中亚大地上,粟特人和嚈哒人建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包括撒马尔罕、塔什干、碎叶、布哈拉等,后来都成为战略要地,也为中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4. 民族大迁徙和罗马的分裂
四大帝国的最后一个罗马,在公元395年一分为二。罗马帝国分裂以后,拥有罗马城的西罗马完全没有了罗马帝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就在哥特人的冲击下灭亡了。这也是罗马城以及意大利亚平宁半岛最后的辉煌,从那以后,意大利的技能树开始往艺术、音乐、科学上发展,在军事史上基本就只负责拖后腿和搞笑了。
罗马帝国为啥会分裂?哥特人人为啥要冲击罗马?以前有个争议很大的设想,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流行了很久的传说:多米诺式民族大迁徙,其根源很可能是汉朝跟匈奴的战争。匈奴一直被汉朝追着打,到后来内部就乱了,分裂成南北两支,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继续跟汉朝做对,但实力大不如前。到了公元89年到91年左右,汉朝的窦宪和班固(班超他哥)率大军北伐,在匈奴的地盘上长驱直入,勒功燕然山。北匈奴彻底不行了,撒腿就往西跑,引发了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北匈奴往西跑了一阵后,一部分和乌孙人混到了一起,后来形成了般悦国,其他继续往西跑,逐渐消失在中国的史书里。
两百多年后,一支叫做匈人(Huns)的游牧民族出现在东欧。因为匈人和匈奴人名字接近,所以以前有人认为匈人是匈奴人的后裔,但是一直以来这个说法争议都很大,我们暂且提一下,不过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继承关系。可是,匈人是受到了西迁的匈奴人的影响,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很可能是被北匈奴的后裔驱赶的一支别部,和别的民族混血之后,打着匈奴人的旗号跑到了东欧招摇撞骗。
不管怎么来的,反正匈人作为不速之客出现在了欧洲的地平线上。匈人看上了顿河流域的一片草场,就把当地的阿兰人(也叫奄蔡,祖上是斯基泰人,和乌孙有些许的亲属联系)给打跑了。阿兰人和不愿意停下的匈人一起往西迁,又袭击了南俄草原上的东哥特王国(大概在乌克兰一带)。东哥特人是日耳曼人里面比较强的一支,但是他们也扛不住匈人,被打得焦头烂额,于是也往西跑。
再往西,波德平原上就是罗马帝国附近的西哥特人以及其它日耳曼小部落了(就是罗马人所谓的『野蛮人』或『蛮族』)。
东哥特人涌入了其它日耳曼人的地盘,引发了日耳曼人的大混乱。遭到打击的西哥特人,裹挟着其它日耳曼人部落,冲到了多瑙河和莱茵河的岸边。公元375年,走投无路的西哥特人请求罗马帝国的庇护。罗马帝国答应放他们过河,进入了境内。但罗马人很看不起西哥特人,对他们实行了严酷的统治。
罗马的最后一代雄主迪奥多西大帝在395年去世了。一直被罗马人压迫西哥特人反叛起义,把罗马帝国搅得鸡犬不宁,然后罗马就分裂了。而此时的匈人,实力却越来越强。434年,匈人里出了位超级领袖——『上帝之鞭』阿提拉。阿提拉带着匈人继续西征,裹挟着很多日耳曼部落,刷刷刷地杀向西罗马境内。他们横冲直撞、烧杀抢掠,攻进了罗马城。此后的西罗马愈发衰败,名存实亡。最后,西罗马帝国撑了不到一百年,就在这些『蛮族』的冲击下灭亡了。
西罗马灭亡后,西哥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标志着西欧从此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从此,欧洲大陆聚少离多,国土碎了一地。查理曼大帝和神圣罗马尝试过重新把欧洲大陆捏拢来,但都没真正做到;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尝试,也只能勉强算功败垂成;直到现在的欧盟,让人拭目以待。与西罗马昙花一现形成对比的是,东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继续存在了一千年。习惯上,东罗马也叫作拜占庭帝国,它在东地中海坚持过了整个中世纪,后来成了一个古典时代的活化石、千年老妖,也经常对西亚的历史进程产生影响。
5. 南北朝时期
本阶段概括:中国南北分裂-->柔然崛起、嚈哒人席卷中亚-->萨珊波斯败给嚈哒人-->嚈哒人和柔然影响南北朝形势。
5.1. 鲜卑、柔然和嚈哒人的崛起
现在我们进入南北朝。这基本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撕逼最严重的时期,也是地图炮开得最爽的时期。当时越有文化的人,越爱开地图炮。
为啥要开地图炮呢?南北朝的南朝,宋齐梁陈前后四个朝代都是汉族人建立的,但北朝则是鲜卑人建立的。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第一次长期统一并成功经营黄河流域。南北文化差异太大了,自然要互相吵闹。
鲜卑人是哪来的呢?前面说过,他们是东胡的余部之一。后来北匈奴远走高飞,南匈奴内附汉朝,蒙古草原形成真空,于是鲜卑趁机西进,成了蒙古草原的新主人。东汉中后期,鲜卑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檀石槐。檀石槐统一了鲜卑的各部,然后和汉朝开战,并且处于上风。这是鲜卑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光表现。
檀石槐死后,鲜卑群狼无主,混乱了一段时间,后来在三国的时候又被轲比能再度统一。轲比能统一诸部之后,开始南下袭扰魏国,结果反而被魏国的幽州守将击败。从此,鲜卑人暂时停止了对中原的袭扰。轲比能去世后,鲜卑分裂成三个大部:东部、北部和西部。东部鲜卑又分为三支,分别叫宇文鲜卑、慕容鲜卑和段部鲜卑,活动在辽东一带。
晋朝在八王之乱以后,国力大衰。三支东部鲜卑却在此时崛起,和晋朝东北部的封疆大吏王浚,以及高句丽政权,搅和在了一起,形势犬牙交错十分混乱。后来发生的五胡乱华,其中一胡便是指的鲜卑。其中,段部鲜卑和王浚关系比较好,经常跟着王浚出去打仗,后来段部鲜卑的首领被晋朝封为辽西公,他们中一支在冉闵灭后赵的混乱时期,一度趁机割据山东半岛,建立了一个短命的齐国,但没被算进十六国里。
而宇文鲜卑和慕容鲜卑则互相撕逼。后来慕容鲜卑建立了十六国里的前燕,并灭掉了宇文鲜卑。前燕后来被氐族人苻坚的前秦吞并。前秦瓦解后,慕容氏又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后燕、西燕和南燕(十六国里没有算西燕,而算进去的北燕一般认为是汉族人的)。宇文鲜卑的余部分散在辽西一带,后来演化成了几个其它部族,包括库莫奚,霫族,还有契丹。
西部鲜卑里面比较重要的有乞伏鲜卑和秃发鲜卑等部,后来分别建立了十六国里的西秦和南凉。还有一支慕容鲜卑的别部跑到了青藏高原上,摆平了当地的一些羌族部落,以青海北部和羌塘高原为核心,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吐谷浑王国。
而最重要的是北部鲜卑。北部鲜卑的主体部分是拓跋部,他们的发源地是嘎仙洞。原本拓跋部是占据蒙古草原的,但五胡乱华之后,拓跋部也随大流南下,在云中郡一带建立了代国。代国的实力并不算太强,十六国没把他们算进去,后来也被前秦灭掉。但前秦灭亡后,拓跋部复国,最后在十六国后期的混战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北魏,也就是北朝里最重要的一个。这样一来,蒙古草原就只剩下稀稀拉拉的高车部落。
高车人又是啥呢?高车人又叫敕勒人、铁勒人或丁零人,其祖先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严格意义上说是西伯利亚的种族,汉代以来长期和坚昆人混据融合。坚昆人英文叫Kirghiz,就是后来的黠嘎斯、柯尔克孜以及吉尔吉斯,因此吉尔吉斯和柯尔克孜族人实际上是有敕勒的血统的。十六国的时候,敕勒人也南下中原,建立了一个叫翟魏的小国,但它实在太小了,因此十六国也没有把它算上。
敕勒虽然分布广泛,人口估计也不少,但并没形成太多的凝聚力。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叫柔然的民族趁虚而入,把蒙古草原包场了。柔然人的先祖最初也是东胡的一支,东胡溃败后,他们附属于鲜卑人,后来是拓跋部的奴仆。当拓跋鲜卑在中原和十六国大战的时候,柔然吞并了敕勒各部,又击败了匈奴人留在蒙古草原上最后的余部,占据了整个蒙古草原,翻身奴隶把歌唱,成了新一代的草原之主。柔然人在草原上建立了正式的汗国,首任可汗是丘豆伐可汗,汗庭设在鹿浑(今蒙古境内的哈尔和林),建立了还算完善的军政体系。
紧接着,柔然开始四处扩张。他们先瞄准了老东家鲜卑人的北朝。在北魏尚未完全统一黄河流域的时候,柔然的策略就是拉拢十六国中剩下的北凉、北燕、西秦、后秦、赫连夏等国家,围攻北魏。然而这些十六国的残余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于是后来柔然又和南朝宋联手夹击北魏。然而南朝宋毕竟太远,在更多的时候,柔然不得不在北方和北魏单挑,双方进行了漫长的拉锯战,各有胜负。
柔然虽然给北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但柔然的总体战斗力还是不及北魏的,而且经济和文化上毕竟无法和逐渐汉化的北魏抗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之初,曾经一度在云中郡被柔然围困,后侥幸脱险。他在位期间,一心要洗刷这个耻辱,于是在扫灭了赫连夏之后大举北伐,最终直逼柔然的汗庭。被柔然压迫的敕勒各部也乘机起义,联合北魏大破柔然,柔然的大檀可汗西逃,属下很多部落投降了北魏。北魏于是觉得柔然都是战五渣,智商低得像蠕虫,于是嘲讽他们,管他们叫蠕蠕。
北魏搞不定,于是柔然就往东边和西边发展。他们搞定了敕勒等部,又在东边降服了库莫奚(宇文鲜卑之后裔)和契丹(东胡的另一支),还击败了西域的高昌和于阗等各小国。西域的另一个游牧民族——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嚈哒人(Hephthalite)——被挤压了生存空间。嚈哒人于是向西迁徙,跑到了中亚。嚈哒人自称白匈奴,但他们的真实身份是谁呢?目前没人确切知道。有人认为他们是月氏人的别部,也有人说他们是高车人的一支,还有人说他们和突厥人有关系。
到了中亚的草原上,嚈哒人混得如鱼得水,战斗力爆表,很快就征服了中亚腹地的小部落和小城邦,足迹遍布新疆到咸海之间的区域,成了中亚的一股新兴力量,在怛罗斯一带建立了汗庭(怛罗斯在今天的吉尔吉斯境内,记住这个地方,后面还会出现)。这个汗国在中国史书里经常被称为滑国(不是秦晋崤山之战前躺枪被灭的那个滑国哈233)。前面提到的昭武九姓则全部被嚈哒人控制。
嚈哒人壮大了,就和附近的国家抢资源。离嚈哒人最近的,就是大老远跑来中亚捞油水的萨珊波斯。于是,嚈哒人就和萨珊波斯产生了冲突。大概420年左右(南朝刚建立),嚈哒人渡过阿姆河,朝西南方向主动进攻萨珊波斯。但萨珊波斯也不是吃软饭的。在明君巴赫拉姆五世国王的英明指挥下,化解了嚈哒人的这次进攻。
往西南走不通,嚈哒人就转向正南,击败了贵霜的残余势力,然后兵临兴都库什山,绕道印度,从东南方进入了萨珊波斯。这时候萨珊波斯的老国王巴赫拉姆五世已经死了,新继位的熊孩子能力远赶不上他的前任。正好这时候,波斯的附庸亚美尼亚人叛乱,萨珊波斯腹背受敌,被嚈哒人打得落花流水,被迫称臣纳贡。堂堂西亚霸主,竟然成了嚈哒人的附庸。此处插一句,这次带着亚美尼亚人造反的是马米科尼扬家族,有传言说他们是三国名将马超的后裔,可惜这基本可以断定为不靠谱的无稽之谈。
5.2. 嚈哒人和南北朝的关系
嚈哒人在中亚打得风生水起,威名远扬。远扬到多远?远扬到了中国。
控制黄河流域的北魏,曾经一度也想过恢复汉朝时中国在西域和中亚的地位。435年,北魏派出使者去中亚,要求中亚各国向北魏俯首称臣。北魏的使者到了中亚,正好碰上了萨珊波斯和嚈哒人打仗,见识了嚈哒人是如何的骁勇善战。北魏和柔然一直在对抗。这时候,北魏人听说了嚈哒人的光辉战绩,也听说了嚈哒人和柔然有仇,于是就联络嚈哒,希望和他们结成联盟,一起对付柔然。这和汉武帝派张骞去找月氏是一个道理。
嚈哒人不是数典忘祖的月氏人。听说北魏约着一起去打以前的仇人,嚈哒就毫不客气地沿着伊犁河谷东进,逐步控制了西域的疏勒、于阗、且末等小国,严重压缩了柔然的势力范围。但这之后,在西亚被嚈哒打得很惨的萨珊波斯听说东边有个实力还不错的北魏,就来联络北魏, 说能不能咱一起,联手对付嚈哒。甚至他们还发现北魏南边还有个和北魏差不多强的南朝,于是也派人联络。北魏和萨珊波斯建立了友好联系。萨珊波斯和北魏交好,于是嚈哒人和北魏的关系就破裂了。
这时候北魏正在推行汉化。北魏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推行了大改革,连姓都改了,首都也迁到了洛阳,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治理中原以及对付南朝上。嚈哒人趁机东进,蚕食北魏西境的附庸国。北魏在中亚的一些附庸国比如鄯善、龟兹、高昌等,纷纷被嚈哒人搞定,北魏在西域的势力范围大幅缩水。
北魏要同时面对北方的柔然和西北的嚈哒,被迫减弱了对南朝(当时是梁朝)的对抗,避免腹背受敌。于是梁武帝前期的南朝,对北朝的战事较少,经济比较繁荣,佛教也得以在南方广泛传播。南朝几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大部分就是那时候修建的。
南朝的梁武帝吃着斋饭念着佛,莫名其妙地就被造反的侯景给揍了。而此时的北朝也不安宁。孝文帝汉化改革很成功,但是改革注定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果然,防守柔然的六座军镇因为待遇下降而造反了,北魏国力被削弱。为了平息六镇之乱,北魏不得不倚重权臣尔朱荣,结果叛乱虽然平定了,尔朱荣又对北魏朝廷来了个大清洗,史称河阴之变,连皇帝都给杀了。从此北魏彻底陷入了内乱。
尔朱荣被杀之后,北魏又出了两个权臣家族,一家是支持汉化的鲜卑人宇文家,一家是支持鲜卑化的汉人高家。原本统一的北魏,在这两家的闹腾下,在534年一分为二,成了东魏和西魏,两边还互相打个不停,在河南一口气打了五场大仗。这一来,北朝在和柔然以及嚈哒的对抗中就更处于下风了。特别是处于西边的西魏,以及西魏的继承者北周,基本上身边一圈儿都是敌人(北边的柔然,西北的嚈哒,正西还有个迅速发迹的吐谷浑,再加上南边的南朝和东边的东魏/北齐)。
后来,臣属于柔然的突厥人崛起,形成了一股比柔然更为强大的势力,这样一来西魏不得不和嚈哒求和,以减轻自己在北线的压力。但西魏这次是没选好队友,因为这时候萨珊波斯又迎来它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霍斯劳一世,他带领萨珊波斯进入了全盛时代,兵强马壮的萨珊波斯和突厥人联手,两面夹击,把嚈哒人给揍趴了。突厥人也趁次正式兴起,一举成了西魏继承者北周的最大威胁。于是,北周就又联系萨珊波斯,请他们从西面牵制突厥人,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6. 隋唐时期
本阶段概括:突厥崛起、进入西域和中亚-->嚈哒人在萨珊波斯和突厥的夹击下衰落-->隋朝重新统一中国-->阿拉伯帝国崛起、灭掉萨珊波斯-->唐朝进入西域和中亚-->唐朝和阿拉伯的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唐朝退出中亚-->吐蕃崛起、唐朝放弃西域-->西亚和中亚的伊斯兰化。
6.1. 突厥在蒙古草原及中亚的兴起
嚈哒人在中亚横行了两百来年,然后遇到了麻烦:东边的形势变了。这时候的东边发生了两件事:柔然倒台了,以及隋朝统一了中国。
时间线稍微往回拨动一下。就在柔然趁着北朝分裂,走向复兴的时候,他们内部的一个附庸奴隶部落造反了。这个部落叫做突厥。和很多游牧民族一样,突厥人的族源在历史里的记载也有点模糊,目前很多人觉得他们是中亚塞族人的一支,后来迁到阿尔泰山(当时叫金山)一带,和铁勒各部杂居后形成的民族。柔然汗国崛起之后,西域诸国和铁勒诸部纷纷归附,突厥也成了柔然的一支附庸。由于突厥人擅长冶炼,因此被柔然称为『锻奴』。到了南北朝后期,柔然和北朝连年征战,内部的铁勒诸部也老不安分,让柔然的实力大为削弱。而柔然和南朝之间早在南齐的时期就已经翻脸,成了孤家寡人。突厥在阿史那氏的带领下,于阿尔泰山崛起,宣布脱离柔然,自己成立了突厥汗国,首领为土门可汗。
柔然发兵镇压,而突厥则在土门可汗的率领下,反而把柔然杀得大败。土门在都斤山(蒙古杭爱山)建立了汗庭,铁勒诸部也逐渐归到了突厥的门下。柔然汗国迅速瓦解,分为东西两支,后来西支被北周消灭,东支先逃到了北齐,后来继续逃往东北,和靺鞨、室韦等民族融合。据说还有一部分残兵败将一溜烟跑到了东欧,成了后来威震一方的阿瓦尔人,但这个说法听起来不大靠谱。
柔然没落之后,突厥取代了它的生态位,开始蚕食盘踞中亚的嚈哒人的地盘。从此,突厥不仅占据了蒙古草原,还拥有了东到大兴安岭、西到咸海的广大区域。突厥汗国也和从前的匈奴一样,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官僚制度,还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突厥人天天和北周以及后来的隋朝闹别扭。他们如此高调,成了当时中原人的心腹大患。沙钵略可汗向北周求婚,北周皇帝乖乖献上公主。护送公主去突厥的将军名叫长孙晟,也就是后来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以及唐朝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的爹。长孙晟到了突厥,和突厥的贵族们聚会。这时候,天上飞过两只老鹰,突厥人给他两支箭,让他射老鹰。突厥人觉得中原人都只能耍嘴皮子,不识弓马,想以此奚落长孙晟,以耀武扬威。没想到,长孙晟只用了一箭,就把两只老鹰都射下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箭双雕。长孙晟让突厥人对中原人刮目相看,特别是沙钵略可汗的弟弟突利设,从此和长孙晟倾心相交,把突厥国内的虚虚实实以及各派的势力都告诉了长孙晟。
长孙晟返回中原之后不久,隋朝就建立了。建国之初的隋朝,南边还有陈朝还没搞定,因此想尽量消除突厥这个来自身后的威胁。长孙晟于是有了用武之地。他利用突利设和沙钵略可汗的不和,以及各部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让突厥陷入了内讧,突利设、阿波可汗、都蓝可汗、达头可汗等各自拥兵一方。最后,突厥一分为二:都蓝可汗在东边,核心区域为蒙古草原;达头可汗在西域建了西突厥汗国。
内乱之后的突厥一时间无暇南顾,因此隋朝得以专心地南伐,灭了陈朝,统一了中国。之后,长孙晟再度离间突厥,都蓝可汗和『北可汗』染干翻脸内讧,最后隋朝扶持的染干胜出,成为启民可汗。启民可汗是隋朝扶持的,又是长孙晟的好朋友突利设的儿子,因此和隋朝的关系挺不错,还娶了隋文帝的女儿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汗帐也设在靠近隋朝的碛口。西突厥发兵东进,启民可汗联合隋朝的杨素,将西突厥击败。隋炀帝即位后,启民可汗两度南下,亲自去朝见隋炀帝。
启民可汗去世之后,继位的是始毕可汗。和启民可汗不同,始毕可汗对隋朝就不友好了。隋炀帝北寻雁门关,被始毕可汗的大军围困,不得不向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求救。这次围城,也给了前来勤王的李世民年少成名的机会,还让混血儿王世充捞到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隋炀帝后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于是始毕可汗坐收渔翁之利,击败了隋朝的附属国高昌、吐谷浑和契丹,并开开心心地给各路起义军当干爹。刘武周、王世充、高开道、梁师都、窦建德、薛举、甚至唐高祖李渊等在北方起兵的反王,都向始毕可汗称臣纳贡,以获得支持。
始毕可汗去世后,他弟弟处罗可汗继续开开心心地当着众反王的干爹,处罗之后,他弟弟颉利可汗继续如此。而西突厥则是在今天的新疆一带,控制了西域的一堆小国。突厥也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就需要有很好的草场来放牧。新疆一带沙漠遍布,草场不多,于是西突厥就看着中亚嚈哒人占据的哈萨克草原流着口水。
被突厥打垮的柔然人残部来到了西方,一路上和很多别的民族混居融合。在这一路西行的过程中,他们把突厥人超强的实力,讲给了西亚的各国人。这个消息被萨珊波斯知道了。前面说到,萨珊波斯经过了霍斯劳一世的统治,进入了全盛期,霍斯劳一世一直对被嚈哒人占领的中亚地区念念不忘,听说嚈哒人身后崛起了一个叫突厥的强大部族,暗暗兴奋:哼哼,你也有今天啊,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于是,霍斯劳一世就去联络突厥人,共同对付嚈哒人。
有了共同的目标,萨珊波斯和西突厥一拍即合,于560年联手向嚈哒人发起了进攻。双方从东西两边一夹击,嚈哒人就没咒了。西突厥占领了哈萨克草原,又拥立了几个附庸的叶护国。而萨珊波斯也重新染指中亚,获得了阿姆河以南的地区,包括吐火罗的地盘等。嚈哒人再也没有东山再起,从此销声匿迹,逐渐被中亚的各民族同化。而臣属嚈哒人的昭武九姓,则又归降了突厥人。
中亚打得起劲,西亚也没闲着。拜占庭重新搞定了埃及,梦想着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把地中海变成内湖。结果树大了,就招来了一股妖风:阿瓦尔人。刚才提到,有小部分历史学家认为阿瓦尔人有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后裔,不过这个就和匈奴与匈人的关系一样不大靠谱。至于阿瓦尔人的来历,这个问题争议很大而且很复杂,甚至还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曹操打败的乌桓。实际上,他们可能是乌尔人的后裔。他们协同伦巴第人和斯拉夫人,从东欧草原进攻拜占庭,于626年一路杀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外,烧杀抢掠。拜占庭甚至一度考虑迁都到非洲的突尼斯,以躲避阿瓦尔人的锋芒。最后拜占庭向阿瓦尔妥协,每年给很多钱财作为进贡。但福兮祸所伏,这些钱财最终给阿瓦尔人招来了法兰克王国的进攻,最后败于法兰克和巴伐利亚的联军。
趁着拜占庭陷入危机,萨珊波斯也在西线进攻拜占庭,一度拿下了叙利亚和埃及。拜占庭暂时退回了小亚细亚。到此为止,西亚几乎都被萨珊波斯给占领了,只剩下个阿拉伯半岛,那时候没人开采石油,半岛上全是沙漠,河都没有,所以自然没人要。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青藏高原上崛起了强大的吐蕃帝国,灭了孙波(Sum Pa)和象雄(Zhang Zhung)两个古国,统一了高原地区。印度北部兴起了戒日帝国(Harsha Empire),统一了恒河流域。唐朝也已经建立。就在阿瓦尔人强攻拜占庭的626年,中国发生了玄武门事变,不久后唐太宗李世民继位。李世民龙椅还没捂热,突厥颉利可汗兵临长安,迫使李世民签订了渭水之盟。
李世民是一代雄主,哪里受得了渭水之盟的耻辱。四年后,李世民派李靖(不是哪吒他爹)率六路大军直捣阴山,前锋苏定方趁着夜色和大雾的掩护,大破颉利可汗的大帐,颉利可汗出逃,后来在碛口附近被李道宗生擒。随后的几十年里,唐朝把东西突厥一勺烩了,又灭了一堆像薛延陀、高昌、伊吾、吐谷浑这样的周边势力,再度把中原王朝的手臂直接伸到了中亚。
唐朝处理这些占领区的手段比较特别:让这些突厥人、铁勒人、突骑施人等等都保全部落,自己管理自己。颉利可汗这样的大首领,扣押在长安,别的小头目,给个封号,回去统领部众。比如李世民就钦定了阿史那思摩当突厥的新可汗,在云中一带监视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颉利可汗的侄儿突利为北平郡王,监视拔野古部。周围部落有谁敢出头做大的,就打。听话的,就赏。这些部落里能干的人,都提拔成唐朝的官员或将军(比如当时以及后来的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李楷固、哥舒翰、仆固怀恩等等)。这样一来,各种羁縻州、都督府,以及安西、北庭、安北、单于等几个统治中亚、西域和漠北的都护府就形成了。唐朝也节省了占领这些地区的兵力,还获得了周围各部的感激和拥护,引进了很多人才,算是一举多得。唐朝的控制范围也深深地进入了中亚。
但是,7世纪亚洲最大的变化,源自阿拉伯半岛的沙漠里。
6.2. 阿拉伯帝国的横空出世
阿拉伯半岛曾经是那种白给也没人要的地方,被当做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之间的缓冲地带。到了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半岛的沙漠里,大部分地方的文明还相对落后。公元7世纪初,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不停打仗。战乱之后,西亚地区一片萧条。幸免于战火的阿拉伯沙漠里有个不起眼的麦加城,这时候出了一位大牛人——穆罕默德,他创建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靠伊斯兰教拉起一支大军,在阿拉伯半岛一带形成了一股准国家级别的新兴势力。这时候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都自顾不暇,根本管不了兴起的阿拉伯人。穆罕默德逝世以后,四大哈里发先后执政,阿拉伯人正式有了自己的国家。
四大哈里发的前两位带领阿拉伯人走出了沙漠。特别是第二任哈里发欧迈尔,带着族人四处扩张,趁着拜占庭中衰,占据了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之后便袭击了前任的西亚霸主——萨珊波斯。
萨珊波斯在后期经历了严重的政治混乱,军事贵族胡作非为,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作为前任霸主,萨珊波斯被以前从来都看不起的阿拉伯人打得一败涂地,逃到了吐火罗(原为突厥人的属国)边界上抵抗了一阵,最终还是亡了国。
萨珊波斯的一支残部一路往东逃跑,最后一头扎进了唐朝,寻求『政治避难』。唐高宗以此设立了波斯都督府和吐火罗都督府,名义上声援并指挥波斯的故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唐朝的地图把西部边疆画到了咸海一带。但唐朝对波斯故土的影响力很弱,毕竟太远了。阿拉伯人于是取代了波斯人,成为了西亚的新一代霸主。
阿拉伯的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觉得地盘大了,管不下来,于是就派了很多亲戚去帮他管理一些偏远的领土区域,类似周朝的分封制。他的这些亲戚里很多是倭马亚家族的,结果其他派系就很不爽,找了个茬把奥斯曼杀了。
奥斯曼死后,反对派推举阿里作第四任哈里发。然而,倭马亚家族的那些手握重兵、独当一面的大人物们不服阿里,其中包括镇守叙利亚的穆阿维叶。穆阿维叶一煽动,内战爆发了,阿里被迫退位,后来在清真寺做礼拜的时候被暗杀了。
阿里死后,阿拉伯内部发生了更大的动乱,伊斯兰教也分裂成了支持阿里的什叶派和支持穆阿维叶的逊尼派。这样的动乱持续到了685年才被平息。之后,阿拉伯就正式进入了倭马亚王朝(Umayyad)。这一年也是唐玄宗出生的一年。
倭马亚王朝建立以后,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开始扩张。到了715年,也就是唐玄宗登基后的第三年,倭马亚的疆域已经西到伊比利亚半岛(灭了西哥特王国),东到印度河,成为了真正的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老牌国家拜占庭被阿拉伯人打得抬不起头来,在西亚和北非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
到了746年,反对倭马亚家族的什叶派平民造反了。经过几年的混战,另一个贵族家族——阿拔斯家族——渔翁得利,夺取了政权,建立了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阿拔斯王朝的旗帜是黑色的,因此被中国人称为黑衣大食。倭马亚家族最后的残部逃到了西班牙,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即白衣大食。
在西亚稳定下来之后,阿拔斯王朝在两河流域营建了新的首都——巴格达。这座城市建设得相当先进繁华,成为了当时继长安和君士坦丁堡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城市。这也反映出了阿拔斯王朝的国力。
阿拔斯王朝稳定了局势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那时的东方,唐朝和吐蕃正在热闹地相爱相杀。
6.3. 唐朝和阿拉伯的碰撞
由于文成公主的故事深入人心,因此很多人有唐朝和吐蕃一直是好朋友的幻觉。实际上,文成公主只给唐朝和吐蕃之间带来了二十来年的蜜月期。之后,唐朝和吐蕃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敌对状态(别提后来的金城公主,那是唐朝的亏本买卖)。唐朝的很多名将,比如侯君集、薛仁贵、王孝杰、高仙芝等等,都和吐蕃打过仗。为了让吐蕃服软,唐朝除了正面硬抗以外,还想到了一个辅助方法:从侧面围攻。要想从侧面围攻,最好的方式就是占领西域、入驻中亚。
有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做基础,唐朝在唐高宗、武则天一直到唐玄宗的时期,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是极强的。在击败了西突厥以及薛延陀之后,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并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座军镇)。唐朝的目的很明确:一是要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二是要震慑领导西域诸部,三是要从侧翼牵制吐蕃。
唐高宗时,唐朝先后派程咬金和苏定方兵出葱山,平息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从此唐朝彻底地占领了蒙古草原和中亚的广阔区域,后来设立了濛池都护府,对吐蕃形成了夹击之势。之后,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降服了九姓回纥(铁勒人)。西域和蒙古草原的的铁勒、拔汗那、突骑施、葛逻禄、弩失毕等部,全都成了唐朝的附庸。
除了对吐蕃形成了半包围以外,唐朝还在北边蒙古草原上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回纥。那时候的回纥人,在唐朝的帮助下从突厥人的奴役下解放,建立了自己的汗国。回纥汗国也一直和唐朝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东亚和中亚的总体形势对唐朝来说是一片大好。继汉朝之后,中国又一次染指中亚。
就在唐朝在中亚呼风唤雨的时候,不速之客阿拉伯人来了。当时阿拔斯帝国在中亚的领地有人叛乱,于是出兵平叛,在中亚部署了重兵。公元751年,从撒马尔罕出发的阿拔斯王朝及西亚诸部(包括昭武九姓、铁勒、突骑施、大勃律、小勃律等,又说还有吐蕃军队)的联军(据说是20万人)沿丝绸之路东进,在怛罗斯碰到了高仙芝(效力唐朝的朝鲜人)和李嗣业率领的唐朝、葛逻禄(Karluks)和拔汗那(Ferghana)的3万联军。当时的唐朝军队刚教训了不听话的车师,正在征讨另一个不安分的小国——石国。唐军西去,阿拉伯军东来,两支军队就在怛罗斯附近碰上了。
唐朝和阿拉伯双方都对对手缺乏基本的认识,但两支大军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开打了。一场火星撞地球级别的遭遇战在怛罗斯打响。高仙芝和李嗣业都是沙场宿将,阿拉伯那边的将军也不是吃白饭的,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势均力敌。但是仗打到一半,高仙芝这边出了猪队友——联军里的葛逻禄军队突然临阵倒戈了,估计是平时唐朝在西域太霸道,葛逻禄人见到阿拉伯人并不比唐朝弱,于是就换了个大腿,趁机报复唐朝。葛逻禄人反了,实力羸弱的拔汗那军也开始出工不出力,消极应战。此战唐军大败,退回了帕米尔高原。
这就是著名的怛罗斯战役(Battle of Talas)。虽然只是场遭遇战,但它的影响力巨大:唐朝向西扩张的步伐就此达到了顶点,之后虽然还有一些西征,但总体来说脚步放缓了很多,而且四年后就安史之乱了,之后更是无暇西顾;阿拉伯人在中亚形成优势地位,伊斯兰教逐渐取代佛教,成为中亚的主流宗教;唐军中有很多工匠被俘,把中国的很多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并最终传向了欧洲。被俘的人里还有一个名叫杜环的,后来他在西亚地区停留了很多年,游历了许多地方,还去过北非,甚至可能是第一个亲眼见到大西洋的中国人(可能去过摩洛哥)。后来他返回唐朝,写了一本《经行纪》,记录了他在阿拉伯帝国及西方13国的见闻。可惜这本书后来失传了,但幸运的是他有个远房亲戚叫杜佑,是唐朝的宰相,编了一本《通典》,在里面引用了许多《经行纪》的内容,成为了很珍贵的史料。
此战之后,唐军暂时退到了碎叶以东。但此时唐朝的影响力暂时还没有完全退出,唐朝在中亚大多数小国的眼里,还是老大哥。而且,阿拉伯人和唐朝人的交往也多了起来,很多穆斯林的商人要么通过丝绸之路、要么通过海路(阿拉伯人擅长航海),进入唐朝来做生意。其中,走海路的穆斯林大多数都聚集在了广州,客观上对唐朝岭南的经济发展做了些贡献。还有些穆斯林滞留在了东南亚,把伊斯兰教传到了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
但好景不长,四年之后,安禄山起兵造反,兵锋直指潼关,威胁长安。当时唐朝最能打的两支军队就是东北的安禄山和西北的高仙芝。安禄山兵临城下,唐玄宗赶紧命令驻守西域的高仙芝率军回援首都,勤王救驾。后来高仙芝因为不听奸臣瞎指挥,被处死了。西域从此没有重兵把守了。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唐朝最后在郭子仪等人的努力下,以及仆固怀恩的回纥、铁勒士兵的帮助下,才终于平定了叛乱。然而中原地区已经是一片狼藉。唐朝从此几乎一蹶不振,外有河朔三镇割据,南诏吐蕃入寇,内有宦官弄权弑君,官员党同伐异,走向了没落。
而在此时,被唐朝压制了多年的吐蕃则进入了极盛期。吐蕃趁着唐朝衰弱,大举北上进攻西域。唐朝的安西四镇以及西域及中亚的疆域,尽数被吐蕃占领。唐代宗时,吐蕃还一度攻陷了唐朝的首都长安城,把长安城几乎抢了个干净。吐蕃的强盛,虽然对唐朝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客观来说,它也成了阿拔斯和唐朝之间的一块盾牌。唐朝衰败之际,西域和中亚有个吐蕃,把阿拉伯挡在了西边,让唐朝免于遭受阿拉伯人的进一步攻击。846年,吐蕃由于朗达玛灭佛而内乱、瓦解。几年后,汉族人张义潮带领归义军脱离吐蕃,带着瓜州和沙州等地(也就是敦煌附近)重投唐朝,唐朝因此在末期得以重获河西走廊。
至于蒙古草原,回纥人后来改名回鹘,和唐朝关系一直还算可以。唐末,回鹘被黠戛斯(Kirghiz,柯尔克孜、吉尔吉斯)击败,分成几部向西方和南方迁徙。一支直接去闯唐朝的边境,被唐军击溃。一支到了陇西,在唐宋之际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和归义军抢地盘,到宋朝被西夏击败,余部叫黄头回鹘。一支到了中亚帕米尔高原,成为葱岭回鹘,后来和葛逻禄人同化。一支到了龟兹一带,后瓦解,部分南下到了罗布泊附近,称为草头鞑靼。一支到了高昌,叫做西州回鹘,建了一个汉化的国家,信佛教,后来成为西夏的附庸,再后来并入西辽。西辽灭亡后,他们的一支到了甘肃,融入黄头回鹘,后来发展为裕固族。剩下的留在新疆,元朝时并入察合台汗国,后来经过和别的民族混血,改名叫畏兀儿,就是现在的维吾尔。赶走回鹘的黠戛斯,后来成了契丹人(辽国)的附庸。
7. 宋朝到蒙古帝国
本阶段概括:宋朝遇到周边政权的挑战,无力影响中亚-->佛教在中亚消逝-->塞尔柱帝国的强势-->西辽称霸中亚-->塞尔柱退缩、花剌子模建立-->开挂的蒙古帝国来了。
7.1. 混乱时代
唐朝末年的番镇割据一直延续到了五代十国,直到960年以后,宋朝才大致统一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然而,比起汉朝和唐朝,宋朝虽然经济繁荣,军事实力却实在逊色一些。北边契丹人的辽朝和西北党项人的西夏,把宋朝死死地锁在了中原地区,根本就无法顾及西域和中亚(昏君宋徽宗的时期,宋朝的疆域反而到达了极盛,击败了青海北部的唃厮啰等部,接近青海湖,但不久就靖康之变了)。反而是辽朝能通过其西部区域(西京道)和中亚取得联系。
宋朝初期的时候,西域发生了一件在文化史上比较重要的事:喀喇汗国(黑汗)灭掉了吐火罗人建立的西域强国于阗。为什么这件事儿很重要呢?因为于阗国是西域及中亚地区最后一个纯粹信奉佛教且有影响力的大国。于阗这个国家,是唐朝后期,吐蕃衰落退出西域之后,由信仰佛教的吐火罗人建立的有汉族文化风格的王国。而喀喇汗国则是在五代十国之际兴起于疏勒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宋朝初年,喀喇汗国向塔里木盆地进发,于1006年灭掉了于阗。于阗国覆灭之后,佛教就渐渐淡出了整个中亚地区。虽然回鹘高昌国也信佛教,但其国力不强,佛教也不是唯一信仰。
那这时的西亚是什么状况呢?
在唐朝后期,盛极一时的阿拔斯王朝没落了。在它的东部,由军人创立的塔希尔王朝(Tahirid )脱离了阿拔斯的直接统治,占据了整个中亚地区。塔希尔王朝最著名的人物并不是政治家或者军事家,而是一位地理学家,名叫阿布·扎伊德·巴尔希,他后来跑到阿拔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建立了一个科学史上很有名的巴尔希学派,汇集了当时中亚和西亚最优秀的地理学家,也推动了地理学乃至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
除了塔希尔王朝以外,阿拔斯的西南方也逐步脱离了帝国,成立了萨法尔王朝(Saffarid)。萨法尔王朝兴起后,吞并了塔希尔王朝,又向西占据了伊朗高原。阿拔斯逐步退守到了两河流域,在那里苟延残喘直到蒙古人的到来。萨法尔王朝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不久之后它的地位就被萨曼王朝(Samanid)取代。萨曼王朝是五代十国时期伊朗高原的主宰。
那时候中亚值得一提的还有个伽色尼帝国(Ghaznavids)。它大致于宋朝初年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建国,后来一度控制了中亚的很大一片地区以及伊朗的许多区域,还率兵进攻印度。伽色尼的国王(苏丹)很喜欢画地图,因此请来了很多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学家,重新编排了以伽色尼为中心的地理坐标系。当时的情况是,在1030年前后,伽色尼王朝达到极盛,于是苏丹找到了一位来自花剌子模地区的地理学家比鲁尼,说要画一幅展现自己国土有多广袤的政绩地图。此前,在印度旁遮普地区游学的比鲁尼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周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地轴倾斜角的理论。接到任务后,比鲁尼开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重新寻找地图的基准经线。
西方古典时代的早期地图,基准都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一些重要地点,比如罗德岛或亚历山大港。后来阿拉伯帝国在画地图时,把基准经线选在了首都巴格达。不过,伽色尼虽然盛极一时,但地中海和巴格达并不在其统治范围内,因此比鲁尼必须要另起炉灶。当时伽色尼王朝确实是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因此比鲁尼决定在伽色尼帝国的首都加兹尼城附近重新选定一个经度,作为新的本初子午线,也向世人表面伽色尼是伊斯兰文明的一面旗帜,还要借此机会,把此前被人忽略的中亚融合进已有的经纬度体系网络里。他派出了两支测量队先赶到巴格达,然后徒步前往加兹尼,期间记录下各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各地的特定时间的太阳高度角,并以此推算纬度,然后根据球面几何,以巴格达所在的经度为标准,依次确定出从巴格达到加兹尼途径中每个重要地点的精确经度,最终得到加兹尼的经度。
比鲁尼的这次地图作业为后来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多的原始材料,也让他在地理学发展史上拥有一席之地。他后来成为了伽色尼帝国的首席科学家,经常在苏丹御驾亲征的时候担任参谋。在征伐印度的时候,随军出征的比鲁尼还在印度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在伽色尼的朝廷中,像比鲁尼这样的地理学家还有很多。总之,这个国家别的本事可能不是很大 ,但是为大地测量学和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宋之际在西亚兴起的还有白益王朝(Buyid)和法蒂玛王朝(Fatimid )等。白益王朝诞生于里海沿岸,趁着阿拔斯王朝衰落,迅速跑到伊朗高原上圈下了很多地盘。而法蒂玛王朝是由什叶派建立的政权,在909年脱离阿拔斯王朝独立,主要占领北非以及阿拉伯半岛,中国人叫它绿衣大食。总之,这一期间的各种国家和唐末五代一样,走马灯似的换,都没有在西亚长时间立足。
西亚下一个真正的盟主是塞尔柱帝国。
7.2. 塞尔柱帝国和西辽
塞尔柱帝国的创建者是原突厥人的一支。当突厥人在东亚和蒙古草原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时,这支突厥人默默跑到了锡尔河流域努力发展,并逐渐壮大了起来,逐渐取代了一度占领伊朗高原的伽色尼。1055年(包拯任开封府的前一年),这支突厥人攻占了巴格达,灭了白益王朝,建立了塞尔柱帝国,迫使阿拔斯的残余势力南面称臣,当了附庸。
轻松搞定白益王朝和阿拔斯之后,塞尔柱四处征战。先是往西打,拜占庭和法蒂玛等西亚北非的国家被它揍了个遍,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也落到了塞尔柱手里。这对于拜占庭以及整个基督教来说,都是接受不了的。耶路撒冷丢给异教徒了,基督教世界慌了。拜占庭向教皇求救,于是教皇在西欧组织了十字军,于1096年拉开了十字军东征的序幕。
基督徒不好惹,十字军没完没了地来,虽然败多胜少,但对塞尔柱来说始终是个恶心的事情。于是塞尔柱停止了西进,掉头去东边打。当时喀喇汗国闹了内乱,一分为二,实力大衰。塞尔柱趁火打劫,进攻了西喀喇汗国,将其纳为了保护国。塞尔柱的势力范围深入了中亚的腹地。然后,伽色尼的土地也被塞尔柱占据。塞尔柱成了中亚和西亚独一无二的霸主。但他们没高兴多久,就栽了跟头,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强敌:契丹人。
前面提到过,契丹也是东胡的后裔,长期生活在今天河北省东北一带。隋唐时先臣服于突厥,后归附唐朝。武则天时,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造反,于东峡石谷打败名将王孝杰,迫其自杀。然而不久后契丹就被后突厥的默啜可汗袭击,大败。此后契丹就继续在东北一带蛰伏。残唐五代,契丹首领耶律阿保基建国,打败了东北霸主渤海国,又征服了室韦、靺鞨等各部,后来发展成了辽朝,占了后晋的幽云十六州,采取南北面官的一国两制,南面官用汉人的法律来管理文化比较发达的汉族和渤海人,北面官用游牧民族的方法管理契丹人,这样辽朝就整合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国力也愈发强大。北宋建立后,一度和辽朝敌对,但澶渊之盟以后,双方结为兄弟之邦,友好相处了一百多年。
辽朝经过汉化之后,武力值开始下降。辽穆宗时期,国力衰落,据说是因为他喜欢睡觉。到了辽天祚帝时期,他贪图享乐施政不善,压迫其他部族,于是在1115年,一直被辽朝统治的女真人造反了,建立了金朝。女真也是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族,以前叫肃慎,后来叫邑楼,再后来叫女真,一直在东北。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在1125年,契丹人的辽朝被金朝的女真骑兵和宋朝的童贯南北夹击(误)给灭了。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残部退入沙漠,再远走中亚,征服西域的高昌回鹘以及东喀喇汗国,在异地重建了家园,史称西辽,也叫喀喇契丹(Qara Khitai或Kara Khitan)。
西辽在西域站稳脚跟后,又进攻了塞尔柱帝国的附庸西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的军队在费尔干纳盆地迎战西辽,结果打到一半,西喀喇汗国军队里的葛逻禄人临阵倒戈了(葛逻禄人擅长反水,还记得前面说的怛罗斯之战么),于是西辽大胜,占领了西喀喇汗国的首都撒马尔罕。
小弟被欺负了,塞尔柱不能不管。于是,塞尔柱的苏丹桑贾尔纠合了土库曼、古尔王朝、伽色尼、俾路支等各个附属国的军队,组成联军扑向了西辽。当时的西辽东征金朝收复故土的计划,因为遇到沙暴而失败,正憋了一肚子火,没地方发泄呢,这时候塞尔柱帝国打上门来了。
契丹人毫不客气,1142年于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大草原上和塞尔柱联军大打出手。联军人数虽多,但各个附属国的军队之间语言都不太通,没法指挥。西辽利用这点,把塞尔柱诱到一个山谷,一下子打懵。一仗下来,塞尔柱的苏丹桑贾尔身负重伤,大军死伤过半。西辽于是直接把塞尔柱扔出了自己的地图。塞尔柱从此日薄西山摇摇欲坠,桑贾尔也从之前的雄才大略变得无所作为。
塞尔柱退走了,中亚草原又空出来了。契丹人占据了富饶的阿姆河流域,但对其余地区并没有太多占坑的欲望,因为他们还梦想着有朝一日杀回东方去,找女真人算账呢。于是中亚轮到花剌子模上场了。花剌子模这个地名至少在隋唐就有了,以前中国人管它叫火寻,曾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在科学史上诞生了比鲁尼、花拉子米这样的大神,但在政治军事上一直没啥表现的机会。这次,花剌子模总算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但是他们的国王不叫国王,而是叫沙。他们名义上向西辽称臣纳贡。这样,中亚就归了花剌子模王国(Khwarezmian Kingdom)。
在阿富汗直到印度北部一带,塞尔柱退走后,被由波斯人组建的古尔王朝(Ghurid )所控制。古尔王朝和花剌子模是一对冤家,互相看不上,经常互相攻伐。他们和宋朝之间,基本都没啥联系,但是都对西辽服气。后来古尔王朝先衰败、分裂,1215年被花剌子模做掉了。它的残余势力跑到了三哥家里,建立了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统一了印度北方。
花剌子模越做越大,完全控制了中亚的重要商路,南达海滨北至草原,还涉足西亚,进攻了巴格达,到后来也不那么听西辽的话,眼看要熬成中亚和西亚的唯一老大了。结果时也命也,他们正在high的时候,大脑发热,自我感觉太过良好,结果突然就惹了大祸,招来了蒙古骑兵。
塞尔柱在东边对契丹吃了败仗,而西边的十字军还在一波一波地来。虽然历次十字军东征,基督教徒实际上都各怀鬼胎,各有各的目的,甚至有一次还顺带洗劫了队友拜占庭,但塞尔柱帝国也架不住十字军这种没完没了的袭扰,再加上塞尔柱自己统治得也不太牢固,因此塞尔柱元气大伤,到了12世纪就分裂了。分裂后的最大一块是以前的附庸——罗姆苏丹国(Sultanate of Rum),位置差不多是今天土耳其的东部和中部。其余比较重要的从塞尔柱分裂出来的小国家还包括西尔凡、巴格达、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最大的罗姆苏丹国实力也大不如塞尔柱帝国,于是它和拜占庭和好,之后进攻高加索地区,开拓了一些疆域。
拜占庭在1176年和罗姆苏丹国翻脸,打了一仗。结果拜占庭丢人现眼地打败了,又一次差点亡国。但是拜占庭总是命大,罗姆苏丹国顾忌十字军的报复,没有对拜占庭穷追猛打,见好就收了。这之后,直到13世纪,西亚大致就保持了这么一个格局。超级大帝国没了,西亚分裂成了很多小国家,以及一个千年老妖拜占庭。
7.3.蒙古帝国的建立和西征
到了13世纪,蒙古草原上出了一个大bug,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1206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先是西辽作死,收留了成吉思汗的死对头乃蛮部王子屈出率,还被他夺了权,于是被成吉思汗的大军灭了。之后花剌子模又作了大死,谋杀了一队蒙古商人和使者。成吉思汗以此为借口开始西征,然后就停不下来了。此后,成吉思汗及子孙们带领蒙古铁骑三度西征,席卷了几乎整个亚洲,拔都、旭烈兀等人所向披靡,把蒙古帝国的边疆推到了东欧,也差点推进了埃及。此外,木华黎、忽必烈等也在东线南下进攻金、宋。几十年间,西辽、花剌子模、罗姆苏丹国、基辅罗斯、伏尔加汗国、阿拔斯、木剌夷、阿尤布、西夏、金朝、吐蕃、大理、南宋、朝鲜、越南......除了海对面的日本和太热的印度,别的谁都没有逃得掉。
哦对了,有一个逃掉的,那就是——千年老妖拜占庭......第二次西征,蒙古逼近拜占庭,结果家里的老大贵由汗突然病死了,蒙古大军紧急返回,拜占庭没死成;第三次西征的同时,老大蒙哥汗进攻南宋,结果在钓鱼城被打死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夺位而内讧,蒙古西征大军又紧急返回,已经到了悬崖边的拜占庭又没死成。在亚洲以外的地方,因同样原因侥幸不死的还有非洲埃及的马穆鲁克,以及西欧的波西米亚、匈牙利和神圣罗马帝国。关于蒙古西征的这段历史已有太多的介绍,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顺带一提,欧洲虽然免遭蒙古人的直接蹂躏,但是蒙古人带过去的鼠疫他们没躲开。蒙古人退走后,西欧发生大规模黑死病,死了很多很多人(当然,蒙古人只是贡献了一部分疫情,另一部分是返回欧洲的十字军)。于是,在中世纪崇拜了上帝很多年的欧洲人开始怀疑上帝了,教会的地位开始滑落,但丁和薄伽丘等人批判教会贪婪和蒙昧的著作纷纷问世,间接导致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才有了大航海、启蒙运动和殖民时代。
8. 元明清时期
本阶段概括:蒙古各汗国在中亚的影响以及倒台-->察合台汗国独霸西域,阻挡在明朝和中亚之间-->帖木儿称霸西亚-->清朝崛起-->清朝剿灭准噶尔、进入中亚。
8.1. 统治亚洲的蒙古四大汗国
蒙古帝国虽然打下了几乎整个亚洲以及半个欧洲,但却没hold住。这么大个帝国,在1259年一分为五。最东边的后来成了中国的元朝,灭了南宋。剩下还有四大汗国:新疆中亚一带归了窝阔台汗国(Ogadai Khanate)和察合台汗国(Chagatai Khanate)。东欧和南俄草原成了拔都汗所建的金帐汗国(Golden Horde Khanate,也叫钦察汗国)。西亚有旭列兀汗的伊尔汗国(Ilkhanate,也叫伊利汗国)。此时的印度虽然没有被直接征服,但也成了深受蒙古人影响的区域。
这后面的历史就比较清晰了。察合台汗国在1309年灭了窝阔台汗国,独占中亚。后来东部和西部因为互相看不顺眼,于1346年一分为二。西部占着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东部占着新疆一带。西部在1369年(明朝建立后的第一年)被帖木儿帝国给灭掉了(下面会说)。东部一直存在了很久,建都亦力把里,因此中文的历史地图上通常把它标注为亦力把里国,直到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Yarkand Khanate)取代。叶尔羌汗国到了清朝,于1680年被十分强大的新兴势力——准噶尔汗国(Dzungar Khanate)——给灭了。
察合台汗国在西域和中亚延续了数百年。但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以及元朝,都没那么好的运气。蒙古人擅长征战,却并不擅长管理国家。金帐汗国统治的核心区域以前是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北欧人的后裔建立的国家,也是公认的俄国的雏形,当地的人对金帐汗国加的税很不满。在1396年,金帐汗国遭到帖木儿帝国的侵略,从此一蹶不振,开始苟延残喘。随后,金帐汗国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和宗教的矛盾而爆发内乱。中亚和东欧的很多汗国(喀山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等等)纷纷脱离金帐汗国的统治。一直不想交税的莫斯科大公国也在1480年独立,后来转变成沙皇俄国,逐渐发展为一个庞然大物。
统治西亚的伊尔汗国定都于大不里士,实际上和元朝的关系是最铁的,当初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候,伊尔汗国还给他送去了先进的攻城利器回回炮。但它强盛的时间很短,因为和埃及马穆鲁克的长期战争而国立受损,后来又经历了权臣篡位以及金帐汗国的入侵,跌跌撞撞到了1335年就分裂了。伊尔汗国倒台之后,西亚出现了一堆小汗国,互相攻伐,金帐汗国也趁机插了一脚,攻破了大不里士,最后在明朝前期被帖木儿帝国收拾了残局。
8.2. 梦想成为蒙古帝国第二的帖木儿帝国
四大汗国都先后灭亡,但是蒙古人在亚欧大陆上的表演还远没结束。前面提到的接替察合台称霸西域的准噶尔汗国,其实就是蒙古人的一支建立的。除了准噶尔,中亚和西亚也冒出了一个新的蒙古人建立的帝国——帖木儿帝国(Tamerlane Empire或Timur Empire)。
帖木儿帝国成立于1370年,开国君主埃米尔·帖木儿实际上也是蒙古人的后裔,但已经伊斯兰化了。帖木儿帝国兴起之地是阿姆河流域,首都是名城撒马尔罕。从建国开始,埃米尔·帖木儿就梦想着复制蒙古帝国的奇迹。于是,他四处征战,四处惹事,疆域遍及中亚和西亚。
中国在1368年进入明朝。1404年,誓要打遍天下的埃米尔·帖木儿率军东征,要和明朝一决高下。那时候明朝是永乐帝朱棣的时代,如果明朝和帖木儿帝国各自倾尽全力打一场,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但是帖木儿帝国东征的过程中,埃米尔·帖木儿去世了。群龙无首,帖木儿大军就放弃了进攻明朝的计划,并向永乐帝纳贡称臣,这一场大战也没有爆发。
埃米尔·帖木儿死后,帖木儿帝国逐步退出了中亚,过了百余年在16世纪的时候分崩离析。帖木儿帝国崩盘之后,西亚地区很大部分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剩余地区分留给了土库曼人的黑羊王朝(Kara Koyunlu)和白羊王朝(Ak Koyunlu),并最终都归入了后来崛起的波斯萨菲王朝;中亚剩下的大多数地区留给分给了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几个游牧民族国家。
东南方向,埃米尔·帖木儿的一个后代巴布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也反过来蚕食着帖木儿帝国的土地,同时也向三哥家里扩张,几乎统一了印度次大陆。而巴布尔的一个表兄弟,则跑到西域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后来把盘踞西域数百年的察合台汗国给灭掉了。
明朝对中亚、西亚有多大的影响呢?对西亚的影响,主要是来自郑和。郑和下西洋,到达了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郑和自己是个穆斯林,所以下西洋的时候也夹了点私货,去麦加和麦地那朝圣去了。相比汉朝和唐朝,明朝对中亚的影响很小,有一些中亚的小部落名义上奉明朝为宗主国,但也就只有名义这么多了,毕竟中间隔着东察合台汗国,又有个帖木儿盘踞在中亚,北边还有元朝残余势力,以及后来的瓦剌(Oirads,即卫拉特)、鞑靼(Tartars,即塔塔尔)等蒙古部落,都在威胁首都,明朝不得不修筑长城和九边重镇来防守。明英宗的时候还闹出了土木堡危机,皇帝都让人抓走了,要不是于谦死守北京,明朝半途就被蒙古人搞死了。直到明朝后期,明朝才利用外交手段缓解了蒙古人的威胁(史称隆庆开关、俺答封贡,大致是明朝利用蒙古的内讧,招降了鞑靼部的俺答汗,削弱了北方长城一线的防守压力)。
明朝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1453年,千年老妖拜占庭终于归天了。虽然在1453年之前,拜占庭早已失去了几乎所有的领土,龟缩在君士坦丁堡附近,但直到这一年,奥斯曼土耳其才正式灭掉了拜占庭。从此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开始以东罗马的正统继承人自居,直到20世纪。
8.3. 清朝的统一
中国又一次直接影响到中亚,就要等到清朝了。
我们现在知道,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比现在的中国都大得多。但这么大的疆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点点打下来的。清朝入关之后,迅速就剿灭了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各处割据势力。后来康熙又平三藩,灭郑氏台湾,安定了南方。这时候清朝号称是统一了中国,但这里的中国指的只是明朝时期的各省,即China proper外加东北。这时清朝的疆域是这个样子的:
这时的亚洲腹地,分为了好几个汗国,其中最强的是准噶尔,其余的还有叶尔羌、哈萨克和布哈拉等等。同时的西亚,除了奥斯曼土耳其是老大之外,伊朗高原上的萨菲王朝也已经崛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准噶尔(Dzungar)。准噶尔汗国是卫拉特蒙古人建立的,原本他们只是瓦剌属下的一个部落,在明朝末年趁着周围的国家衰落,建立了汗国。1670年,准噶尔的噶尔丹(人送昵称葛二蛋)成了大汗。这人特别能打,灭了叶尔羌汗国,降服了哈萨克,又打败了喀尔喀蒙古。在1690年,虐菜多年、自信心爆棚的噶尔丹在不断东进之后,终于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遇到了康熙派来的清朝军队,领教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高手。噶尔丹被打得找不到北,落荒而逃。
噶尔丹败了,但准噶尔汗国没有倒。1717年,准噶尔还从塔里木盆地引兵登上青藏高原,大致沿着今天的新藏线公路方向,直捣拉萨,吞并了西藏的和硕特汗国(Khoshut Khanate,以前也是卫拉特蒙古的一个部。1642年趁明朝衰微、青藏高原的藏巴汗小王朝陷入混乱,占领了青藏高原)。准噶尔汗国在遥远的西部骄横跋扈,也确实有些实力,康熙到死也没拿下它。
直到乾隆时代,清朝才趁着准格尔发生瘟疫,战斗力大打折扣的时候灭了准噶尔汗国,之后平定大小和卓,把新疆正式纳入版图。这时候是1757年,英法正在打七年战争。搞定准噶尔之后,清朝把中国的疆域又一次推到了中亚地区。很早以前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的一支蒙古人(土尔扈特)不想成为俄国的附庸,毅然东归,投奔了清朝。有一部分因故没有走脱,留在了东欧俄国境内,后来成为了现在的卡尔梅克人,他们所在的地区目前也是欧洲唯一以佛教为主流宗教的区域。
这时候的伊朗高原是属于波斯卡扎尔王朝,再往西是已经地跨三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北边有俄罗斯帝国,和清朝争夺远东和中亚的领导地位,并挺进北美。阿富汗地区有个杜兰尼王朝(Durrani),疆域包括了阿富汗和克什米尔一带,还一度试图进军印度,也在名义上向清朝称臣。
准噶尔被清朝吞并之后,哈萨克汗国重新成了中亚代表。可是哈萨克汗国对中亚的控制很不给力,内部根据不同的民族成分,一分为三,成了玉兹(Juz)三部。后来,其中两部加入了俄国,一部成了清朝的囊中物。
清朝废了半天劲杀到了中亚,俄国也是踩着喀山汗国等一大堆对手的尸体到了中亚,两个巨人以这种方式碰面,那肯定没法和谐共存了。之后在中亚地区,俄国和清朝之间各种闹别扭,直到清朝后期,俄国成功划走清朝在中亚的大量领土。
以上就是非常粗略的亚洲各大国的发展和互动历史。再往后,就到了西欧列强殖民的时代了(实际上,美洲和非洲的殖民时代从16世纪就开始了,但到了19世纪,殖民活动开始大规模影响亚洲)。除了日本和清朝(以及北边的俄国)以外,亚洲其它区域基本都被英法西荷葡等列强瓜分了。从工业革命开始,不仅是亚洲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变紧密了,全世界不同大陆之间的联系也更大了。
西亚不用说了,一般稍微爱好点历史的都知道波斯帝国。
我们就说说中亚,考古方面我不懂,我就不瞎扯了。
就从文献来看,中亚第一次进入文献,是希腊人的记载,也就是我几次引用到的希罗多德的记载:东方来的Arimaspi人(阿里马普斯人)霸占了Issedones人(伊塞顿人)的领土迫使他们西迁,Issedones人打不过独目人。于是霸占了马萨格泰人的土地,马萨格泰人一气之下西迁击败了西徐亚人,西徐亚人很生气,西迁击败了辛梅里安人……
就这种简单的记载,以及一些很魔幻的信息,譬如阿丽马普斯人是独眼族之类的……所以这种记载的考据也是众说纷纭,根本搞不清嘛。而能确切的信息就是,根据希腊人的其他文献记载,马萨格泰人是在波斯东边的,西徐亚人是迁徙到黑海北岸的,辛梅里安人是迁徙到安纳托利亚的。所以就粗糙倒推一下,大略就是:
甘肃的独眼怪人去了新疆,原本居住在新疆东部的伊塞顿人去了新疆西部,原本居住在新疆西部的马萨格泰人跑到了中亚,原本居住在中亚的西徐亚人跑到了黑海北岸,原本居住在黑海北岸的辛梅里安人跑进了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
而这个时代,正好处于秦穆公大举征讨西戎后的几十年。所以这种猜测也解释了这些游牧民族本来在自己地盘生活得好好的,干嘛一个揍一个多米诺骨牌式地迁徙的原因。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得出,中亚原本居住的,是西徐亚人,也译作斯基泰人。而斯基泰人被东边来的马萨格泰人人欺负了,中亚变成了马萨格泰人的地盘。
不过话又说回来,马萨格泰人和西徐亚人在波斯人自己嘴里,是没啥区别的,统统都叫塞人。所以在波斯帝国时代,中亚究竟是马萨格泰人还是西徐亚人,没人能分清楚,我们干脆也就统一叫塞人吧。
中亚地区第一个计入史册的君主,就是杀掉了波斯开国皇帝居鲁士大帝的马萨格泰人女王。第二个,就是被真正在制度上确立了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皇帝征服的塞人国王斯昆哈。再没了。
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波斯帝国以及征服波斯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地图,中亚全境都被划进去了,似乎成了共识。
然而我们能看到,至少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的各大行省比西周的诸侯还不靠谱,造反独立是家常便饭,波斯皇帝的首要任务不是治理,往往是平叛。其实说白了,波斯帝国最看重的米底、埃及这些地方都叛乱独立如家常便饭,他们对游牧民族的天堂中亚能有怎么样的控制就可想而知了。
古代文献中能证明波斯对中亚统治的,就是铭文中波斯皇帝的一些自我褒奖,说什么什么人屈服了我的统治之类。就酱,也正因为文献缺乏,所以这些被波斯皇帝说过的地方,一般都画进了波斯的国界。
这有点像什么呢?就像如果中国也文献缺乏的话,如果忽然发现了齐桓公“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这样的记载,画出一个跟西周一样大甚至比西周还大的齐国一样的概念……
没错,许多理客中对我国的历史是斤斤计较疑神疑鬼,对西方宽容得多,这让人很无语。
不过能确定的是,虽然一般画历史地图,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都会把中亚划进去,但是希腊人的文献记载还是出卖了这些吹逼货。因为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在中亚南部确留下了政权,然而不属于塞琉古帝国,而是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
换句话说,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对中亚的统治仅限于阿富汗。其他地方或许被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征讨过,但不代表统治过。
如果把整个中亚划进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或者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话,中国的汉朝地图把中亚东部地区划进去也可以啊,但我们不会这么不要脸。因为中国人记载了,中亚有自己的国家,有康居、有大宛、有奄蔡、有大夏。
这时候我们就不说希腊人了,希腊人对中亚的记载,就此为止了。因为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来的时候,希腊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已经瓦解了,因为巴克特里亚的主力入侵了印度,建立了印度的希腊王朝,这个王朝印度三哥没脸认可,一般在史料上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记载。但是印度的佛经出卖了他们,因为佛经记载了这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弥兰陀王……
由于希腊人的主力南征印度,巴克特利亚王国如釜底抽薪,该王国的统治者不但和统治波斯的塞琉古开战,而且还和雄踞印度的希腊王朝开战,所以很轻松地就被从中国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吐火罗人征服,巴克特里亚改名大夏。但是吐火罗人各自为战不统一,所以我国历史上记载了,大夏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群小城邦小部落的混乱集合。然后又被新来的月氏人征服了。
而在中亚北部和中部,我国记载了有三个国家,一个是统治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一个是统治哈萨克斯坦一带的康居、一个是统治哈萨克斯坦西南部和土库曼斯坦一带的奄蔡。
而在中国人知道这里的时候,这三个国家都臣服于匈奴……
而这一次,西方人没有再搞猫腻,因为中国人记载了这些国家,所以国际上常见的波斯帕提亚王朝(即安息国)的地图,是不包含中亚的。否则的话,帕提亚人本来就起源于中亚西南部,按照西方人的尿性,如果没有中国人对中亚各国的记载,肯定会默认中亚是被波斯统治的。
然而没有人会把中亚划进匈奴的领土,虽然匈奴对中亚的控制,只怕比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对中亚的控制强得多,这里给匈奴默哀下,可怜啊没人疼。
话说回来继续说中亚,这时候中亚主要这四个国家。其中,月氏征服大夏后,月氏的一个诸侯造反建立了贵霜帝国,然后征服三哥,做了三哥皇帝。而康居、奄蔡、大宛一直依附匈奴,虽然大宛短暂地被汉朝虐过一次,但汉朝离这里太远了,而被汉朝打残的匈奴依然很强,所以这三国一般不会视为汉朝附庸,当然也不会视为匈奴属国(毕竟只是依附,匈奴没有派遣王爷管理),一般都视为独立国家。而不同于被匈奴派过王爷管理、被汉朝派过都护管理的新疆各国。
然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候罗马人的记载又来了。
波斯改朝换代,萨珊王朝建立。根据罗马人的记载,萨珊王朝中期的雄主沙普尔二世向中亚发动了进攻,击败了中亚最强的游牧民族匈尼特人(又译伊奥尼泰人),并且和匈尼特的国王结盟,裹挟匈尼特士兵入侵罗马帝国。而在同时代,中国的前秦也西征西域,击败了龟兹国从中亚求来的强援狯胡人。从这个时候起,中亚的历史就扑朔迷离起来了。
有人认为匈尼特人就是匈奴人,也就是匈人,不过这都是脑洞……
反正,汉朝时期存在于中亚的康居和大宛,已经衰落到消失了。因为在东汉年间,大宛第一个衰了,居然被体量比自己小的新疆城邦莎车征服过。康居呢,混着混着就不存在了……
而奄蔡还在,变成了罗马史料中的阿兰人。从罗马的记载中看得出,阿兰依旧是互不统属的游牧部落。
中亚又出现个新国家,粟特国,但很快就被嚈哒人灭掉了。
嚈哒人,是又一轮从东方来的游牧民族,席卷了中亚,建立了松散的嚈哒帝国。兹后被突厥征服,然而在中国人征服突厥后再一次来到中亚的时候,中国人记载了突厥统治下中亚存在许多半独立的城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昭武九姓。而昭武九姓,肯定不是忽然冒出来的,大概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波斯人和匈尼特人互相征伐时就已经存在的国家,只是这些国家的地位就像汉朝新疆的城邦一样,从未独立过,一直都是强权的附庸,所以被忽略了。知道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开始争夺中亚的时候,阿拉伯史料和中国史料记载了这些国家。
以及,昭武九姓的主体民族粟特人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也留下了残存文书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总结下唐朝以前的话,那么可以得出:
在春秋晚期,中亚被波斯征讨过,是否有过统治存疑。
在战国时期,中亚北部不为人知,中亚南部被希腊的殖民国家巴克特里亚统治。
在秦汉时期,中亚存在康居、大宛、奄蔡等国,臣服于匈奴,但不受匈奴统治,基本可视为独立国家。南部出现贵霜帝国并征服印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短期内曾被波斯征服,奄蔡(阿兰人)仍然存在,康居和大宛瓦解消亡成为昭武九姓。南部贵霜帝国瓦解为一大堆小国,臣服波斯。
魏晋南北朝晚期,嚈哒人征服中亚及贵霜残余各小国。紧接着突厥征服嚈哒,昭武九姓被西突厥完全控制,西突厥在中亚西北部设立可萨叶护国、在中亚南部设立吐火罗叶护国。
唐朝,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吞并,突厥被唐朝吞并。中亚各国短暂地迎来独立,却又因为面临阿拉伯的威胁,于是一致投降唐朝。随后被阿拉伯帝国蚕食殆尽。
……
累了,不写了
好像这问题邀了很久了,不过我觉得这个时候答一下也不赖,因为我记得我刚来知乎的时候就是回答了个类似的问题。(更完了,长文,我也不再添加图了,顺便说下,前面标记的图都可以保存下来来看后面的文,但是不许乱用,否则我会像上次撕那个贵州吃腊肉一样批判你。)
一——地图部分。
容我先打开一个纯洁的谷歌地球,没有地图的指引个人觉得说啥都白说。
原则上我们还是应该看一下中亚和西亚到底在什么地方——
图 按照西方的定义,中亚的名字是Central Asia,也就是中央亚洲的意思。区域就是上面的中亚五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记不住也没事我后面会无数次提到这些玩意。不过其实按照地理概念,还应该包括中国的新疆。
而西亚的含义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个新月沃土以及伊朗高原(某种程度来讲小亚细亚一般被看为是欧洲的一部分)。
中亚地区,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干燥内陆,湿润些的气流基本都是北冰洋过来的,同纬度地区都是越往东越干,除了中国东北这个奇葩的季风性气候。而这个新月沃土和伊朗高原又恰好在著名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只要这个带的区域基本上都甭想湿润到哪里去。除了同纬度的奇葩中国江南,前面也提到了,因为内亚高原造成的海陆热利差让这个区域充满季风性的气候,所以成了这一条线上少有的湿润区域。
当然了,这一切的交汇点,就是那个帕米尔高原,这个之后会说。
而我们为什么要打开谷歌地球呢,就是因为原来的麦卡托投影地图太有欺骗性了,实际上我们看个图——
图 做了个微小的测距,黑龙江抚远到美国阿拉斯加的距离比其到喀什的直线距离小了近1000公里。
也就是说,我们看地图的时候总容易忽略,实际上东西方的距离是北越小的事实,等到了极点那就不存在东西了。所以我们如果看东西方交流的话,会发现,如果走蒙古——准噶尔盆地——哈萨克戈壁——东欧平原,其距离可以很短并且无太大阻碍的到达欧洲,我们看一下。
图 如果从杭爱山奔袭到伏尔加河,直线距离3000来公里,就到了欧洲了,要知道哈尔滨到西安还要2000公里,所以我后面讲到什么突厥也好,蒙古也罢,你会发现怎么人家搞个欧洲就那么容易呢,实际上我们再看个图——
图 嗯,阿尔泰山到芬兰和到广东距离几乎一样。。
所以这么第一个问题就是,东西方并没有那么远,所以其文化交流是很可能存在的,所以问题就出来了,为啥我们总感觉东西方隔阂那么大呢,我们知道北路干旱不说,在早期甚至都没有国家文明,那我们就看南路,按理说南路不也很干燥么,这个问题就在这个帕米尔高原上。
图 (可点开大图)前面说了,其实中亚这个区域本身和新疆属于一个地理单元,其核心就是和这个天山山脉,天山山脉和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新疆西藏交界的喀喇昆仑山脉形成的山结,其实就是帕米尔高原。
说到新疆,这里要讲一下,别看现在已经是一个自治区,其实北疆和南疆的差别相当之大,北疆更多属于蒙古——阿勒泰——哈萨克这个单元,属于北亚游牧民区块。而南疆地区确是天山的冰川融雪在沙漠边缘中滋生出来的一个个绿洲,是典型的绿洲城邦文明。这个区块再往西,是天山北麓发源汇入巴尔喀什湖的七河地区,七河地区包括北疆的伊犁,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大多主要城市。天山西侧的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犬牙交错的争夺地,各个国家基本都有大城市安插在这个宝贵的地方。这几个区域正是因为这个“母亲山”的存在,让中亚出现了一片片泽国,为城邦文明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再往西的区域,我们又俗称“中亚两河”,也就是阿姆河和锡尔河,这两条河流最终注入大内陆湖咸海,所以在这两条河经过的地方,我们的称呼是——河中地区,也就是说,天山南麓绿洲、七河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河中地区这四个区域共同组成了中亚赖以维系的生存环境,我以前回答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亚五国的首都(前首都)都距国境线这么近? - 安森垚的回答 - 知乎,实际上你会发现中亚虽大,但是主要城市基本都集中在这几个区域。
(当然了,还有个很流行的俗记,说新疆的样子就是这个“疆”,弓旁是曲折的国境线,三个横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个田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除了山周围的绿洲,而两个盆地上的沙漠就是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我们顺着从中亚看向南方,或者从帕米尔看向西方,嗯,这么一个庞大的高原就出现了,我们来到西亚了。
图 西亚的几个大区块。
要说西亚也是个干旱地区,尤其是因为是东北信风带控制,所以越往西越干。当年非洲大陆带着阿拉伯半岛硬生生撞在了亚欧大陆上,而印度三哥也从南边飞了上来,这就造成了伊朗高原这种纠结的高原,山脉走向七拐八拐,不过也多亏了这个多山的高原,使得内陆宝贵的水汽聚集在这里,反倒让伊朗高原可以有既适合游牧又适合城邦的文明状态。
而兴都库什山脉,现在一般认为名字就来源于波斯语Hindu印度、kush杀死,也就是杀死印度人的意思,这地方现在叫阿富汗斯坦,是个伊朗和印度以及东亚的三岔口,古代这地方叫巴克特里亚,以后还会经常提到。
西边的新月沃土,已经不需要多说了,叫新月沃土和安拉胡阿克巴没有关系,是因为这个区域长得像新月。西边的尼罗河,以及地中海东岸的地中海气候,发源于小亚细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同组成了这么一片新月沃土,沃土链接的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都是响当当的名字。而北边的小亚细亚,其西部更多算是希腊文化圈,东部属于两河的亚述文化圈。高加索山地区,曾经有过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叫亚美尼亚,只不过倒霉在夹在两个强权的中间很是尴尬。
至此,地理上的东西说的差不多了,我们再说这几个区域的土著居民。中亚西亚的居民核心就是这么两个系——印欧人、闪米特人。按照坟冢假说,印欧人曾经发源于上面写的高加索山北部的草原地区,是伏尔加河周边的一个游牧民族。因为其游牧特性,这个民族被认为是最早驯化马以及使用车的存在,最起码以目前的证据,中国的马和车是中亚印欧人传过来的可能性很大。
看到这里,估计也就明白这个族群为什么叫“印欧人”了,他们使用的语言又被称为印欧语系,也就是说只要是印欧人的印欧语系语言,就算差别大如英语和印地语,我们还是能找到大量“一个爹生的”的证据。(x斯坦,-stan本来就是雅利安印欧语里面,x的土地的意思,和英语stand也是同源的。)而另外一波闪米特人,就明显显得区域偏小,他们主要活动在阿拉伯半岛、新月沃土区域,别看人家地盘并不大,确是人类最早最光辉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缔造者和继承者,现在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就是最著名的两拨闪米特人。(闪米特这名字就来自圣经的故事。)
图 印欧人和闪米特人,顺便画了一下东亚的简易地理环境,华人的起源现在一般认为是青藏高原东部的古羌人,后来华、羌分裂,华人进入到了黄土高原的渭河谷地直到东部的华北平原从事农耕为主的生活。
可以说这个区域和中亚主要的通道,如果不看蒙古高原的游牧民与印欧人的游牧民的交流的话,那就只能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夹缝,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这个区域可以直接通往南疆地区,遇见印欧人最东端的吐火罗人,其实新疆不仅仅有吐火罗,昆仑山一带,还有个被称为婼羌的黄种人部落,或许和东亚羌人有一定渊源。
东亚的文明不同于欧洲和西亚,多木少石灰石的环境使得东亚并未发现巨石建筑,其青铜文明也明显晚于埃及,甚至根据目前的青铜遗址出土,东亚区域的青铜文明无疑大部分晚于新疆的遗址,尤其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在一期二期都算不上“铜石并用”的文明,突然性的出现了大型青铜器,所以至今青铜技术西来说仍然是主流。
可是事实上,东方的青铜器水平又实在是太“后起之秀”了,可以说西方实在是找不出来如四羊方尊、司(后)母戊鼎一样的巨大、精美的青铜器。其实东方使用的铸铜技术,是用陶器作为“模范”灌入铜水进行铸造的,这个就得益于东方更为发达的高温陶器烧制技术,以至于可以在模子上雕刻进行象征礼法的青铜器的铸造。所以其实我们看后来,虽然最早的铁器文明是小亚细亚的印欧人赫梯王国,同时期的中国还不知炼铁是咋回事,但是汉代之后东亚的炼钢技术,可以说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也没必要吹嘘我们任何东西都历史悠久,不是原生、进入的晚都不丢人,玩的溜或许才是最终要的吧。
同样,前面说过很可能源自中亚的车马,也是很大的影响到了东亚的,西周在灭商之前,曾和西边的戎人关系很大,而周的登场就是带着引以为傲的战车技术来的。如果不排除戎人和西域游牧民的关系的话,这个很可能是一个传播路线。战车的大量应用也给周朝有了机动性的控制封国的能力,就算后来天下大乱,春秋诸国也是以“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词汇来形容。
二——上古时代。
中国整个的先秦时代,对于西域的记载一般也都是捕风捉影,毕竟忙于争霸以及兼并的诸侯们,看其他的外族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而对于西方来说,因为不存在大高原的阻挡,情况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希腊文明是印欧人建立的,但是印欧人确实一开始是个很“没文化”的民族,我们也看到希腊这个地方挨着小亚细亚和埃及,所以从一开始希腊文明就是埃及的一个次生文明,希腊人也因此晋级为——最开化印欧人的行列。而在两河流域,以亚述、巴比伦为代表的两个闪米特政权打来打去,最后两败俱伤,没想到让在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首领居鲁士占了便宜,居鲁士灭了巴比伦,最后又顺便把埃及都给灭了,控制了整个新月沃土和小亚细亚,成了个巨大的帝国。
所以这个时候的希腊一脸懵逼,一个庞大的怪兽就这么过来了,虽说也是自己的印欧人同胞吧,但是谁知道你乌拉拉的什么东西。没想到波斯皇帝大流士和薛西斯攻打希腊的时候,被一个马拉松战役和温泉关战役给打回了原型,弱小的希腊竟然战胜了波斯,希腊顿时感觉自己非常棒棒,并且开始在地中海渗入自己的势力,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影响到了西边不远的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这也就是后来希腊的忠实好学生罗马的来源。
结果没多久,希腊人爱撕逼的本质就暴露了出来,没有外敌的他们开始内斗不止,这个也就是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我们熟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是活跃在这个时期的,大约和孔子一个时期。所以打来打去终于打不动了,他们北边的雅典斯巴达谁都看不起的城邦马其顿崛起,吊打了这些自视清高的城邦们,在老大亚历山大大帝的带领下统一了整个希腊,不过亚历山大的野心不在于一个希腊,他开始向波斯反扑,南边进入已经成为波斯行省的埃及,往东进入小亚细亚,最后在两河流域一个高加米拉战役把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打回了原型。波斯不久后灭亡,亚历山大收纳了整个伊朗高原后,又跑到了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其实这个地方就已经接壤中国的新疆了,所以整个这个时期,中亚星罗棋布出现了不少的希腊化城邦和王国。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三个小弟塞琉古(亚洲部分)、托勒密(埃及部分)、卡山德(希腊部分)分割了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这个时候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
图 亚历山大的三块帝国。(这是我以前做的,东部地区是有些问题的。)
后来秦统一了六国后,雄心大振要开始对外征服,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却一方面耗了太多国力不说,全国无差别推动郡县制,两种制度的差别矛盾过于激烈,最终导致了根基不稳形成的反扑,一夫作难七庙隳。当然了,笑到最后的是我们的刘邦同志。
刘邦同志的情况就反过来了,人家匈奴趁着华人内乱收了不少周边的游牧民小弟,尤其是和刘邦同时期的冒顿单于还是个雄主,这哥们暴打了河西走廊的土著民族大月氏,并且吓得西域民族以及中亚的斯基泰游牧民纷纷表示甘当匈奴小弟。所以整个汉朝的前期,全国都是被匈奴直接包围压制的,直到汉武帝上台,才开始把触角伸到了每一个地方,切断了匈奴的左右翼,最后霍去病自开GPS捅了匈奴漠北老窝。但是汉武帝知道只要西域一天不跟着汉混,匈奴控制他们就易如反掌,前面我们也看到那个图了,蒙古高原到新疆实在是太方便了。
虽然这场战争的后果是,整个国家又一炮回到了解放前,经历了巫蛊之乱的汉武帝因此颁发了《轮台罪己诏》来悔过,这才有了之后的昭宣中兴。而匈奴从此之后就开始一蹶不振,以至于后来的“五单于并立”,最终分裂成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汉。
而这个时候的西方的情况是,其实在汉武帝西征之前,那个亚历山大帝国残留在亚洲的塞琉古王朝就一蹶不振了,首先就是中亚的斯基泰人和波斯残余势力的造反,随后复国“帕提亚帝国”,由于其奠基者名字“阿萨西斯”,这也很可能是中国对其称呼“安息”的来源。而东边的巴克特里亚也早就脱离了统治,巴克特里亚的贵族还跑到印度河建立了个“印度希腊王国”,总之这个时候的塞琉古王朝只剩下了个叙利亚了。
而当年希腊的好学生罗马,在对北非霸主迦太基的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也不愿意当他的好学生了,直接吞并了希腊地区,成为了地中海区域的霸主。在汉武帝西征之后不久,罗马执政官凯撒被另外的执政官庞培、克拉苏排挤,没想到向北灭了高卢(现法国)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也早从北欧南下搞掉了如今德国的凯尔特人,从此这个欧陆霸主凯尔特地盘被罗、日瓜分。而庞培也一鼓作气灭掉了塞琉古王国最后的叙利亚部分,克拉苏一看你们都很会打仗啊,商人出身的他颠颠的跑去打安息,最后脑袋都被人家灌了金子。
而对于东方,当年那个月氏被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一路西迁,融合了大量的斯基泰人、希腊人等,跑到了巴克特里亚(阿富汗)一带被称为“大月氏”,而就是这个大月氏后来以兴都库什山脉一带的白沙瓦为政治中心,吞并了印度诸多雅利安邦国,建立了著名的——“贵霜王朝”,贵霜王朝本身就是个希腊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共同体,他们作为外族统治者,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宗教。而因为其希腊人的特性,他们怎么都看不惯这个不拜偶像的佛教,于是著名的“犍陀罗文化”就出现了,他们按照希腊雕塑的方式大量雕刻佛像,并且修建石窟寺来供奉佛像,这个时候也正好是公元前后的时代,传入东土的佛教,就有着很深的犍陀罗文化的印记了。(中国佛像和石窟寺。)
图 犍陀罗佛像。
罗马、安息、贵霜、汉这四个帝国的时代,被看做是“古代”发展的一个高峰,所以又被叫做四帝国时代。
图 拿第一个那个换了个色,这不就是个四帝国时代了。(区块还是那个区块。)
西汉末期的时候,北匈奴的郅支单于,联系中亚的斯基泰人部落康居对抗汉朝,最终被汉朝小将陈汤一路打到了康居捅了老窝,不过他写出的那句“明犯强汉者,犹远必诛”深受某些群体的喜爱。
图 陈汤攻郅支单于。
不过等到汉末的时候,由于中二少年王莽的捣乱,西域正式的脱离了中央的控制。等到刘秀复汉之后,就开始着手收复西域的计划了,号称万里封侯的班超就出现了。
班超是西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的侄孙子,到了他这一辈也就是个中央的文官记录员了,可是班超却觉得志不在此,而是有个很大的建功立业的心。其实这个时候的西域诸城邦,大约是这样的。
图 西域36国(乌孙、康居、奄蔡也叫阿兰,都是斯基泰游牧部落。)。
其中最不好对付的,还是这个龟兹和焉耆两个吐火罗人国家,班超最有名的一句话,就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连着强硬的杀掉了不少匈奴的使者和亲匈奴的贵族、国王等,吓得西域表面上都归附了东汉,但是毕竟班超单枪匹马,中央又不怎么给派兵,搞的这群哥们貌合神离。后来班超坐镇疏勒(现喀什),挑衅贵霜帝国攻击汉朝,结果贵霜帝国跨过帕米尔高原之后,已经筋疲力竭,结果大败。这样导致了除了焉耆之外的西域国家因恐惧全部归顺,而班超最后一举灭掉焉耆的故事,这里也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班超在西域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终于让这个地方又一次回归了对于中央的归附。
其实这个时候,罗马和安息之间的纠葛就没停过,看过我专栏应该也知道,这个罗马稍微有点野心的皇帝都想去攻打安息,来实现征服东方的愿望并缓解内部矛盾,但是终罗马一朝,除了后来的图拉真皇帝之外,没有一个对安息取得胜利的,而是基本都身败名裂。甘英出使安息的时候,算是安息最惨的一段时间,内乱加上汉的崛起,罗马也进入了“五贤帝”时期,这之后不久就是图拉真对安息的胜利了。
而班超的儿子班勇,也给了北匈奴致命的一击,从此之后北匈奴在汉史书中先到了乌孙,后又到了康居,最后就销声匿迹了。
不过上天还是相对偏向安息的,东汉末年,就是三国了,罗马也因为卡拉卡拉的昏头,进入了一分为三的“三世纪危机”。东西方两个帝国自顾不暇,中亚反倒是一片繁荣。其实对于汉朝来说,不仅仅是刚刚传入的佛教,就连墓葬形式,也会看到明显的从东汉之后大量石头拱券墓葬的倾向,甚至希腊化的柱式也都出现在了汉墓中。中国战国时期流行的“黄肠题凑”木造墓葬,不能很好的满足汉人对于墓的重视,其实汉人看墓葬,和西方人对待神庙和教堂的态度是一样的,这也就造成了这种建筑的趋同性发展。
图 山东沂南汉墓。(柱式和斗栱的优秀结合。)
而当年承载着凿空西域重任的张骞,也带回来了葡萄、黄瓜、大蒜、香菜、蚕豆、芝麻等等作物,让东亚曾经的很多土生食材都黯然失色,这个对于吃货来说我觉得比丝绸有意思多了。而小麦虽然很早就从西亚传来(时间不详,源头在两河,进入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但是中土人一般做成麦饭食用,而中亚西亚传来的制作烤面包(更类似馕)的技术,让麦子有了更为合适的做法,适应力极强的小麦也终于逐渐取代了北方的土生作物粟(小米),成为了一大片区域的主食。
汉朝在三国的战乱里走向灭亡,而主体民族也因为连年的争斗而丧失了大量人口。这样就导致了蛮族雇佣军在内部的空间上升,罗马的三世纪危机虽然被戴克里先皇帝结束,但是不久之后却又陷入了内乱,最后君士坦丁皇帝皈依了已经在衰败的罗马中很流行的一个犹太人的宗教——基督教。罗马成了一个基督教帝国,在狄奥多西皇帝的时候彻底分裂。而东亚三国虽然被西晋统一,但是不久后就因为八王之乱国运彻底丧失,南匈奴屠各人刘渊建立的“汉”政权逐渐占领北方,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启。
而对于西方来说,攻打安息就总赢不了,没想到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民族“匈人”出现在了欧洲的大地上,他们带着一帮斯基泰的阿兰人,先后灭亡了日耳曼人的东哥特和西哥特王国,搞得西哥特没有办法只能攻进罗马了。要说罗马对于北边的日耳曼人,在后期就一直都处于劣势了。但是这个奇奇怪怪的“塌鼻子”民族却把日耳曼人折磨成这个样子,并且全都收了当小弟,匈人的征服确实不一般,东西罗马几次都差点被灭国。虽然后来匈人随着首领阿提拉的死而解体,但这么一阵风波让日耳曼人是没啥事,罗马这个穿鞋的可就彻底废了,至此之后日耳曼人全面占领西罗马的事情也就被提上日程了。
但是如果说到这个匈人到底是不是匈奴,最起码按照文明程度应该是算不上的。不过《北史》却记载过康居西北的一个国家——“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但是这个《北史》把康居西北的阿兰都搞成了“粟特”,那把匈奴的帽子扣在这个不知名的民族身上也是有可能的。
而贵霜帝国在波斯萨珊王朝以及北边突然崛起的“白匈奴(嚈哒)”(一波斯基泰人)的攻击下轰然解体,中亚又成为了部落林立的样子,但是由于这个时候的内亚地区由于东西方的战乱而越来越繁荣,大量的康居、大宛的斯基泰人成为中亚绿洲的定居民族,这个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谓的——“粟特人”,粟特人在好地方建立了不少城市,这就是文后经常会说到的撒马尔罕、布哈拉、玉龙杰赤包括后来的塔什干、费尔干纳等等。
至此,“四帝国时代”彻底的结束了。
三——中古时代。
五胡十六国里,第二个朝代叫做“后赵”,是羯族人石勒建立的,这个羯族到底是什么现在也众说纷纭,但是根据“匈奴别部”、“多须高鼻”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匈奴曾经带到内陆的中亚白种人,不过这群哥们也被你冉天王一个杀胡令给杀的差不多了。而在北方高原,在北匈奴西迁后出现了权利中空,曾经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的东胡人鲜卑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了,(东胡的另一波是乌桓,基本被曹操灭了,这才有的那个《观沧海》。)。所以鲜卑很快的占领了匈奴旧地,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漠北的拓跋部和辽东的慕容部。
而就在各股势力此消彼长的时候,人家慕容部、拓跋部却一直闷声发大财,当然最终还是拓跋部笑到了最后,建立北魏和东晋将军刘裕建立的南朝宋分庭抗礼——南北朝时代开始,但是北朝并不太平,北魏皇室越来越汉化,而漠北的鲜卑部落却被拓跋部的一个奴隶木骨闾的后代给统一,这个也就是很出名的——“柔然汗国”。不过别看北魏和柔然都曾经是一家人,但是人家北魏可是自视中原正统,才看不上你这蛮夷呢,最后两家打了个不亦乐乎,花木兰说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事情。
柔然是个非常庞大的北部帝国,当年匈奴人一直拿东胡人当奴隶,这回柔然也要找个奴隶,他们就一直把一群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的,和东胡渊源很深的——敕勒人当成奴隶。很多敕勒人不堪柔然统治,开始逐渐渗入西域,也就和当地的白人发生了一定的混血,剩下不愿意去西方国家的敕勒选择了南下,其实北魏里面的什么纥豆陵、斛律这些部族,就都是南下的敕勒人。
这个时候的敕勒混在西域,汉人反正也是随便音译,敕勒就变成了“铁勒”,其实意思是一样的,而这个铁勒其实并不是一个部族,汉人叫铁勒的部族为“姓”,实际上现在一看虽说他们号称“九姓铁勒”,实际上得好几十个。
不过这些小兄弟因为有柔然这个共同的敌人,还是非常团结的,只不过阿尔泰山一带有一个铁勒部族狡猾狡猾的,他们因为打铁打的非常好,一直受到柔然的赏(nu)识(yi),被称为锻奴,后来铁勒这么多部门终于召开大会搞个联军讨伐柔然,结果这个锻奴部落趁机半路劫了大军,据说20000多人被俘虏,柔然太君刚要表示你的忠心大大的,锻奴老大阿史那土门就留下弟弟阿史那室点密看家,只身灭了柔然。(下一段奇奇怪怪的名字比较多,高能。)
图 突厥汗国。
柔然鲜卑被灭后,曾经的残部逃回大兴安岭,其中有一波就叫做“室韦”(之后还会提到),而曾经臣服柔然的契丹(也属于东胡的一部分)也因此独立在西辽河一带,而欧洲又认为就是在这个时代,对欧洲进行大规模征服的阿瓦尔汗国,也是西逃的柔然人。
而东边,铁勒里面最大的一个部落就是以十个部族组成的“袁纥”,实际上就是“On—Uyghur”,那个On是突厥语10的意思,而看到后面那个词大家应该也就知道了,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十姓回纥,组成部分就是这个——药罗葛、兀思浑都儿、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按照回纥的传统,要在药罗葛和兀思浑都儿这两个部落里面选两个首领,分别管理政治和军事,后来慢慢这两个部落就被合二为一(或者是在我们的记载被忽略),一般统称“药罗葛”了,所以后来袁纥就成了“九姓回纥”(Dokuz Uyghur),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回纥了,而回纥的老大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药罗葛部的,而这个回纥一开始的老家就是现在的蒙古高原而不是新疆。
总之这么一来,不仅仅一个回纥部落联盟,同样强大的还有一个叫做薛延陀的铁勒部落,都开始针对突厥进行反叛,唐也是看到了这个机会,最终唐太宗在薛延陀的帮助下灭掉东突厥,而西突厥也因为自身原因加上唐的撺掇开始分崩离析,李世民让苏定方一路推到了中亚,这也就是汉人在军事上的最后一个巨大的荣光了。
“延陀不事大国,以自取亡,其下麕骇鸟散,不知所之。今各有分地,愿归命天子,请置唐官。”
后来在唐的帮助下,薛延陀被灭,吐迷度的忠心就已经表到天上去了——
“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
最终在回纥的带领下“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九个部落建立联盟,这也就是所谓的“九姓乌古斯”,其实很多人容易把这个部落联盟和“九姓回鹘”给弄混,其实乌古斯一般认为就是阿尔泰语系部落联盟的意思,西边的白种突厥人也被称为“乌古斯”,包括后来著名的塞尔柱、奥斯曼都出自他们,而后来成吉思汗的那个“大蒙古国”就叫“也克蒙古乌鲁斯”。
所以唐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最西可以到达咸海,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设立,并且最后已经和波斯接壤设立波斯都护府,中亚的粟特人昭武九姓国几乎全部归顺唐朝。
可是这个时候,西边却出了大问题,穆罕默德本来是闪米特的阿拉伯人里——麦加的一个叫做“古莱什”家族的一个边缘贵族,阿拉伯人不同于他们的同胞犹太人,是一个崇尚多神教信仰的民族。不过阿拉伯人是个游牧民族,贵族年轻的时候都要出去历练,而穆罕默德也就是在游历过程中,路过了东罗马和耶路撒冷,受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回去就说自己才是唯一神上帝(穆翻译为allah真主)的最后一个先知,比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还要先知的大先知,总之穆罕默德以极快的渲shan染dong能力迅速的累积了一批簇拥,最终古莱什部落的主体——伍麦叶贵族都皈依了穆罕默德的一神教,穆罕默德带着这群哥们南征北战,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这个国家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伍麦叶)王朝。
阿拉伯帝国的故事也没必要多说了,不可一世的波斯萨珊王朝被伊斯兰化,从此之后波斯人的宗教也就没改过了,反倒是在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以及其山寨版的摩尼教(明教)开始流传于西域和东土。
阿拉伯帝国和唐朝,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两个世界性的帝国了,倭马亚王朝的鼎盛时期一直占领了西欧的西班牙和属于东罗马的大量东部领土。所以两个帝国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终于在费尔干纳地区的石国(撒马尔罕一带,安、康、石等又被称为昭武九姓,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两方爆发了——怛罗斯之战,最终以唐方高仙芝的失败而告终,但是阿拉伯帝国也没有能力过度东进了。
而最大的一波,跑到新疆,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波跑到了更远的七河流域,领着一堆葛逻禄人建立了著名的——喀喇汗王朝。而这个喀喇汗王朝,就是第一个把伊斯兰教引入西域的王国,也是个重要但是却非常神秘的国度,不过他们也确实一直有个习惯,就是老大自称“桃花石汗”,也就是中国的汗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时候,黄种回鹘人和葛逻禄这群白种突厥大量融合,才有了现在这样混血的维吾尔人。
至于伊斯兰化这个事情,也很神奇。
图 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
喀喇汗王朝,也叫黑汗王朝,这个喀喇就是突厥语黑的意思,其实现在新疆有个城市克拉玛依,就是哈萨克语黑色的油的意思。这个时候的西域来说,阿拉伯帝国已经由于内乱而衰落了,倭马亚王朝之后是波斯地区崛起的阿拔斯王朝,但是阿拔斯王朝也没挺得住很久,内部多股势力先后让哈里发沦为政令不出巴格达的存在,而且埃及的阿尤布王朝还控制了帝国西部和北非的大部分区域,而在中亚地区,一批波斯遗民在布哈拉(安国)建立了“波斯萨曼王朝”,但是别看这个王朝还叫波斯,但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伊斯兰国家了。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喀喇汗的大汗奥古尔恰克迎来了一个神奇的客人,这哥们自称是萨曼王朝的王子纳斯尔一世,因为内乱逃亡到喀喇汗的地盘,奥古尔恰克一看小伙子挺可怜的,就收留了他。结果这货偷偷的撺掇奥古尔恰克的侄子萨图克皈依伊斯兰教,并且煽动国内已有的穆斯林发动“圣战”来推翻他叔叔的统治,萨图克一看能当大汗我管信啥教,于是这样萨图克真的发动了对异教徒的征伐,推翻了自己叔叔,成了喀喇汗王朝甚至突厥人世界里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大汗。
喀喇汗王朝在伊斯兰化之后,简直是所向披靡,不仅仅除了高昌回鹘以外一通西域,还向西和南边巴克特里亚的突厥王国——伽色尼一起灭掉了波斯萨曼王朝,波斯萨曼王朝的遗民,就是现在塔吉克斯坦人的祖先,塔吉克斯坦也是中亚的五个斯坦里面唯一一个不说突厥语而说波斯语的国家。
萨曼王朝灭亡后,没想到又一个强大的力量崛起了,就是活动在现在哈萨克戈壁一带,皈依了伊斯兰教的西突厥部落——塞尔柱,这个塞尔柱打着复苏逊尼派正统的旗号开始从现在土库曼斯坦一带攻占了波斯,并且一路打到美索不达米亚后直接差点灭了东罗马帝国,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也成了塞尔柱的傀儡,可以说这是突厥人在当年和唐朝吃了亏之后,最为提气的一个时代了,正式塞尔柱突厥对于基督教圣地的征服,导致了西欧轰轰烈烈的“十字军东征”,结果这群不要脸的打着东征的旗号还给人家东罗马洗劫了一番。
而这个时候,唐玄宗加强了一辈子集权,江山却毁在了自己最信任的粟特军阀安禄山身上,从此节度使(军阀)林立,一蹶不振的唐朝被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东方经历了三个突厥沙陀人皇帝的洗礼后(沙陀,北疆薛延陀残部,趁唐末内乱崛起,从首领李克用开始就坐镇河东节度使,也就是山西地区。),在给契丹送了燕云十六州(石敬瑭)的情况下被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经历了宋辽战争,这之后本来是宋朝和北边的契丹的辽国相安无事的时期,没想到这个黑龙江土著女真的崛起,彻底的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女真本来是辽国的附庸,辽国也总压迫人家。辽国一个澶渊之盟和宋朝相安无事之后,又开始疯狂的汉化活动,以至于“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所以辽在那个时候也基本汉化成了战五渣,最后被满万不能敌的女真暴打,尤其辽的最后一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是个除了打猎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的人,而悲催的北宋还帮着金朝去打人家辽国,最后搞得女真人吞辽灭宋给人家一窝端了,这大宋朝本来残缺不全的身体就这样剩下了半壁江山。
辽国有个贵族叫耶律大石,本来是在北京长大的翰林,他在辽国生死存亡之际还坚持抗金,但是后来他也发现这个天祚皇帝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咬咬牙,打算跑到辽国最后的一个叫做“可敦城”的军事基地谋求复国,耶律大石仅仅200人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和高昌回鹘交界的可敦城,随后收付了高昌回鹘在西域大力经营,而这个时候喀喇汗王朝已经走向衰落,分裂成了东喀喇汗和西喀喇汗,而西喀喇汗在河中地区,已经成了塞尔柱帝国的附属国了。
耶律大石利用东喀喇汗的内部矛盾灭了国之后,又发现西喀喇汗的国王是个非常不愿意当国王的货,基本就等于给和平解放了。塞尔柱苏丹桑贾尔一看,卧槽,这哪来的异教徒竟然灭了我的小弟——于是,盛大的“卡特万之战”就这么打响了。
这个是怛罗斯之战之后,中亚最为盛大的战争之一了,耶律大石带着大量在血里滚出来的契丹兵和回鹘兵同桑贾尔的几十部联军展开了斗争,耶律大石利用山谷包围,把这群语言都不怎么通的塞尔柱联军打的一溃千里,因为卡特万之战的失败,塞尔柱帝国的威名彻底的丧失,至此四分五裂,原来臣服于塞尔柱的河中地区王国——花剌子模王国转而臣服于耶律大石,这个消息也直接传到了西欧,西欧那边响起了一个传说,那就是这个耶律大石一定是东方博士的后人,拯救欧洲的“祭司王约翰”,以至于整个东欧和中亚的语言里,对于“中国”这个词的翻译都是kitan,就包括现在的国泰航空,用的也是中古时代对于中国的叫法——Cathay。
耶律大石建立的国家,仍然叫辽,史称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现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附近,也是唐朝的碎叶城。),耶律大石后来也常识举大军东征女真,没想到当时200人能跋涉而来的沙漠,有20万众的西辽却无法逾越,耶律大石最终带着故国不能归的苦痛,遗憾去世。
当然了,你觉得西辽厉害,东方却有一个彻底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存在接连出现了,可以说中古时代的末期,简直就是游牧民的游乐场。
四——中古后期。
还记得前面说的,柔然的那个逃回大兴安岭的残部室韦吧,室韦在东胡语言里被称作室韦,但是在突厥语言里又被称作鞑靼。室韦分为很多个部,大多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其中蒙兀室韦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后来逐渐迁徙到大兴安岭西部放牧。金国崛起后,就像辽国欺负女真一样欺负人家蒙古,蒙古大汗俺巴孩汗就被同胞鞑靼的一个部骗到了金国给钉在了木驴上,等到首领传到俺巴孩汗的侄孙也速该的时候,他为了报仇斩杀了鞑靼勇士——铁木真兀格,正好妻子临盆,他高兴地个自己的儿子取名铁木真。
这个时候的蒙古高原,由于回鹘势力西迁,又成了一盘散沙,经过多年的合并整合,剩下了五个大部落,一个是蒙古旁边的鞑靼,一个是贝加尔湖一带的蔑儿乞部,一个是内蒙一带的汪古部,还有一个是在中部的克烈部,和回鹘旁边的乃蛮部。除了蒙古和鞑靼,其他都是东突厥的残部。
铁木真这个人,也是很倒霉的,他老爸杀了人家鞑靼勇士,就和人家结下了仇,最后带着儿子去相亲回来的路上被灌了毒酒搞死了。本来蒙古内部就派系林立,他老爸这么一死,铁木真孤儿寡母就带着几匹马和两个仆人在草原上苟延残喘,从小到大除了他的好兄弟札木合,没有一个人不想杀他,总之他就是在无数次追杀中活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
没想到长大之后,本以为可以好好的放羊了,刚把自己娃娃亲老婆接回来,就tm让北边蔑儿乞部的人给抢了,铁木真没有办法,只能去找自己兄弟札木合,和自己爸爸当年帮过忙的克烈部大汗脱斡邻汗帮忙,等把自己老婆抢回来的时候,已经将近10个月了,嘿,果不其然老婆送给了他一个大胖小子。
所以吧,但凡是个正常人,有了这样的童年经历,心理也健康不到哪里去,这之后的铁木真一直都是各种复仇运动,灭抢了老婆的蔑儿乞、杀了老爸的鞑靼。结果他哥们札木合一看自己这兄弟越来越厉害,竟然联系了乃蛮部要背叛了铁木真,铁木真的痛苦可想而知。没想到他干爹克烈部的脱斡邻汗老糊涂,被儿子撺掇的也打算搞死铁木真,铁木真直接就双重暴击了。
所以铁木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统一了高原诸部落,也表现出了其果断和残忍的手腕。要说这个乃蛮部和克烈部,是两个已经皈依了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一口一个主耶稣的部落,足以看出在北亚区域,东西方的交流已经非常的广泛了。
在铁木真灭了乃蛮部之后,没想到乃蛮部的王子屈出律奔逃到了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那里,耶律直鲁古是个傻白甜,看见屈出律一表人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没想到这个屈出律撺掇西边的花剌子模来对抗西辽,自己又趁机发动了兵变囚禁了耶律直鲁古成了西辽皇帝。
铁木真一看我还能让你在这吆五喝六,立刻发兵攻打西辽,而这个屈出律也是作死,惹谁不行非要惹穆斯林,当年西辽皇室虽然推崇汉传佛教,但是却不限制穆斯林的信仰,这个屈出律表示既然我来了,你们所有穆斯林必须信仰佛教或者基督教,对于当时的穆斯林来说,你让我不信真主那还不如让我去死,所以拼死反对屈出律的统治,已经成为成吉思汗的铁木正,令蒙古大军灭掉西辽,也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西辽被蒙古灭国后,铁木真另一边已经把杀了自己祖宗的大金朝逼得签了都,最后老家都丢了,很快就已经被打的只剩下河南省一块地方了。铁木真本来志得意满,本来想经营中原的,所以就想处理好双边问题,和中亚西亚的霸主花剌子模搞好关系,结果成吉思汗乐呵呵派过去的商队全都被花剌子模那边的一个小贵族给干掉了,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还死活不认错,根本没把蒙古当回事,这给成吉思汗搞的羞辱加上愤恨,令自己的心腹木华黎去攻打金国,封其太师国王,并发誓一定要荡平花剌子模。
所以,那就荡平了呗。
李志常后来写了一本《长春真人西游记》来描述丘处机这一路,也是记载中亚的重要典籍。而全真教其实一直也是个金国教派,没有金庸写的那么爱国情怀,蒙古帝国早期也一直周旋于皇室之间。可是丘处机尹志平无论对于道教还是蒙古征伐造成的人口死亡(劝入教归降等),都有积极影响,只可惜金庸给尹志平黑了一发,这名声也就很难正过来了。
后来蒙古的故事,就是术赤的二儿子组成了巨大的长子军,开始了北路的西征活动,在文章开头也写了,从蒙古的视角来说,这么一个西征的军队就是势如破竹,很快基辅罗斯、波兰、马扎尔(匈牙利)、奥地利、神圣罗马东部邦国被接连攻占,由于拔都打着术赤的旗号西征,所以他认为领土应属于自己的“金帐汗国”。没想到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来,窝阔台汗的儿子贵由汗挂掉了,拔都这也没心思西征了,赶紧回到蒙古参与库里台大会。拔都这个时候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和拖雷的长子蒙哥表示,只要你能让我的金帐汗国事实独立,我就支持你当大汗,就这样蒙哥当了大汗,汗位又回到了拖雷系的手里。
后来蒙古的历史,就是蒙哥带着拖雷的四儿子忽必烈对付南宋,而五儿子旭烈兀一看这也没我什么事,要不就往西打吧。
嘿——苟延残喘的阿拔斯王朝又被灭啦,伊朗伊拉克被占领啦,叙利亚被灭啦,埃及本来就马木留克奴隶起义,阿尤布王朝彻底崩溃,时候旭烈兀已经派先锋——怯的不花去对付马木留克埃及(主要成分也有很多突厥奴隶),欧洲已经做好和蒙古谈和,商量一起对付异教徒穆斯林的事情了。
结果蒙哥又挂了,在四川钓鱼城,你可以认为是被杨过大石头砸死的,反正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到底是谁杀了蒙哥汗,总之旭烈兀一看大汗死了,又跑回去争位,因为蒙古大本营的拖雷小儿子阿不里哥也想当大汗,但是南征北战的忽必烈显然更想这样,为了谋求旭烈兀的支持,他给了旭烈兀的——伊儿汗国充足的自治权,在旭烈兀的支持下,忽必烈压制住了自己的弟弟,成为大蒙古国大汗,后来统一整个东亚,也就是这位元世祖了。
图 名义上的大蒙古国(白字都是被灭掉的国家。)。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大元(神tm国号就叫“大元”)又叫“也克蒙古乌鲁斯”,也就是大蒙古国,坐镇北京(大都)的大元皇帝又是大蒙古国大汗,也就是说整个从东到西的蒙古帝国领土,原则上是大元的附属国,但是因为这么几个事情,人家这两个汗国又事实独立,所以除了在西辽旧地的察合台汗国,其他基本是一点都管不到了。
图 分裂并且有一定萎缩的大元和四大汗国,分别有拖雷系的伊尔汗国、察合台系的察合台汗国、术赤系的钦察汗国,窝阔台系的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很快被大元和察合台汗国灭掉了)。
蒙古的军队,也绝对不是所谓的野蛮征服者,他们能够征服大半个已知世界,靠的也是发达的攻城器械以及火药,这些很多都是从西夏和金继承过来的,很多技术也要高于宋朝,所以可以说这是个全副武装能征善战的高科技军队(和他们的文化水平成反比),而这个过程也给整个西方带去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影响也是巨大的。
而元朝的中国,虽然汉人地位不高,却是个很离经叛道的时代,无论是行省制度还是元末小说和散曲,都有后世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作为一个世界帝国的元朝,引入到了东亚多种多样的技术、艺术,包括后期大量砖石建筑的成熟,也和元朝的关系非常之大。元朝工匠地位有了显著提升,这个也促进了明代制造业、手工业的发达,这也和中亚的影响息息相关。元朝所定的四等人政策里的色目人,和眼睛颜色没关系,其实是波斯人以及西突厥人等部落为主,实际上也包括东突厥的“各色明目之人”,色目人也是后来回族的主要祖先,因为大多数人搞不明白回鹘和一部分色目人的区别了也就混着叫成了回回。总之中世纪后期的历史,就是以蒙古为主角的征服史,因为蒙古破坏了巴格达和大马士革这两个伊斯兰教的中心,伊斯兰核心正式转入埃及的开罗,还有就是塞尔柱留在小亚细亚的残部,而这个残部其中势力最大的——就叫做奥斯曼。
五——近古时代。
其实近古时代的中亚和西亚,主要就是蒙古的几个遗产和其后续问题了,首先就是这个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越来越伊斯兰化,引起了蒙古地区、七河流域很多人的不满。而他们控制的河中地区全都是西突厥人,也并不满蒙古人的统治,最终察合台汗国不可避免的分裂成了东西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就基本被突厥人给架空了。
察合台汗国主要的对外战争,就是和印度的德里苏丹国争夺阿富汗。关于这个德里苏丹国,前边不是说过西辽和花剌子模么,本来这个花剌子模臣服西辽,但是这群人却很坏的忽悠人家西辽去打阿富汗的突厥王朝“古尔王朝”,最后西辽和古尔两败俱伤,花剌子模去灭了古尔,也不把西辽放在眼里了。而印度的这个德里苏丹国,就是古尔王朝的突厥穆斯林遗民建立的一个国家。
当年因为蒙古西征,跑到哈萨克一带的克烈部、乃蛮部,逐渐成为了这个区域的自由游牧民,而河中地区毕竟还是当年喀喇汗时代的遗民,所以蒙古的管理核心,主要还是北疆地区。东察合台汗国就是明朝所说的“别失八里”,其实就是首都吉木萨尔的名字,这个可是当时唐朝的北庭都护府。
西察合台汗国里出来了一个神人,就是众所周知的帖木儿,这哥们到底是个蒙古人还是突厥人谁也搞不准了,但是他老婆确实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这哥们篡权了西察合台汗国,打着要回复大蒙古国光荣的旗号开始南征北战,占领了中亚和伊朗的大部分地区。而他的曾孙子巴卑尔就是灭掉了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建立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开国皇帝,这个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意思,而那个著名的修了泰姬陵的沙贾汗,就是这个朝代的人物。
帖木儿汗国昙花一现,波斯地区又开始了无数的土库曼人征服的过程,土库曼属于塞尔柱突厥的大本营(土库曼就是turk man,turk就是突厥,man就是突厥语我的意思。),而小亚细亚的奥斯曼突厥可就真的不一般了,他们迅速的蚕食了东罗马帝国几乎全部的领土,东罗马末代皇帝与其说是皇帝,不如说就是个拜占庭市长——
图 本来四分五裂的拜占庭彻底被奥斯曼突厥帝国包围,只剩下了拜占庭一个城市了。
就这样,拜占庭在几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迎来了突厥军队的最后一击,突厥苏丹利用乌尔班大炮和坚持不懈的追击,终于在拜占庭高大的狄奥多西城墙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至此说突厥语的民族彻底摧毁了这个屹立了1000年的东罗马帝国,不过要是说东罗马帝国的崩溃,和他们后来的民族政策关系很大,不过这就不在这里说了。
灭了东罗马之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又开始对整个伊斯兰世界进行征服,最后连马木留克王朝的埃及也都成了奥斯曼的领土,但奥斯曼土耳其在后来突厥民族主义大兴之前,是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突厥身份的,就连穆罕默德二世还要加冕自己为“罗马凯撒”这种玩意。
而占领东欧大部的金帐汗国也在蒙古王公的内斗中衰落下去,分裂成白帐汗国、大帐汗国等,最终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大帐汗国蒙古贵族,从中独立出来,东欧的蒙古人不是突厥化就是俄罗斯化,伊凡三世希望建立以罗斯人为中心的民族国家,号称要继承已经灭亡了的东罗马的法统,把国徽也改成了望着东方和西方的罗马双头鹰国徽,而这个民族后来也确实以一己之力开始吞并我前面说到的过半的文明。
而东边的明朝,在把蒙古赶回老家之后,蒙古自称北元。回回在中国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很多针对性的指令压缩了回回的生存空间,除了西北的一些聚集区,大部分区域表面上算是被汉文化同化了。后来北元的达延汗分封诸子,这也就有了后来外蒙和内蒙的雏形了。当然北元终究也没法挂羊头卖狗肉了,最后分裂成了鞑靼、瓦剌两部,那个把明英宗土木堡之变的就是瓦剌的大汗“也先”。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就越来越像现在的情况了。布哈拉的一个蒙古后裔昔班尼领着大批的葛逻禄人征服了河中地区,攻占了撒马尔罕,灭掉了帖木儿汗国,建立了历史上的“布哈拉汗国”,这个区域的突厥人开始有了自我民族认同感,自称乌兹别克人(源于金帐汗国的月即别汗),乌兹别克人毕竟是曾经的昭武九姓粟特人的后裔,向往城市的定居生活。而在七河流域,术赤的后裔贾尼别克汗、克列汉带着这个区域的突厥人蒙古人开始进行统一,号称建立自由游牧民的汗国——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本身就被认为是自由游牧民的含义,七河流域的哈萨克汗国人被称为大玉兹,而哈萨克中部地区有着克烈、乃蛮、弘吉剌、蔑儿乞等蒙古高原转移过去的部落,号称中玉兹,而在欧洲部分,还有钦察等这些曾经属于阿兰人、康里(康居)人等突厥化的东欧部族的部落。总之这个哈萨克汗国本身就是个部落成分极其复杂的存在,愉快的汉子们在这自由的驰骋。
图 三个玉兹。
其实现在哈萨克人的长相,也大多属于蒙古类型——
图 哈萨克斯坦总理纳尔巴扎耶夫。
所以之后的故事,很多就是哈萨克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还有之后的浩罕汗国)撕来撕去的故事,南边的土库曼、塔吉克等区域相对来说还算好一些。而东察合台汗国其实法统一直没断,但是因为到处迁都,最后也搞得东边对它的名字一直在改,东察合台的最后一个时代,又叫叶尔羌汗国(都城叶尔羌,也就是现在的莎车)。
也就是这个时候,蒙古又出来最后一个雄国,也就是瓦剌里面分裂出来的准噶尔部建立的准噶尔汗国,这国家吞掉了东察合台汗国不说,压迫西边不可一世的哈萨克汗国的大玉兹地区,成为了西域最大的一股势力,而那些曾经维吾尔化、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在准噶尔汗国的经营下,又以佛教为纲遍布了整个新疆地区。就连前面说的把回鹘汗国灭掉的吉尔吉斯人,都被赶到了七河流域东边,天山北麓伊塞克湖一带的山地里放牧了(吉尔吉斯斯坦前身)。但是有时候历史也是个轮回,这个时候这女真就又复苏了。
满族,本来是东北地区三大女真里的建州女真,当年都被蒙古征服成了小弟,因为明朝硬点其中一波女真猛哥帖木儿部帮着自己抗蒙,遂成为自己的小伙伴,也是汉化最严重的一波女真。没想到这个猛哥帖木儿的后代努尔哈赤搞了个七大恨扯旗造反明朝,在没灭明之前就统一了内蒙地区的大量部落,等到建立清朝之后,更是以一个内亚帝国的态势,开始对准噶尔汗国进行多次军事征服。这个清宫戏动不动就提的梗这里也不多说了,总之清朝确实灭掉了准噶尔汗国,以至于哈萨克的大玉兹都表示臣服于清朝,清朝不仅仅收回了已经脱离中央政权千余年的西域,还使国土空前扩大,这一方面不得不说也是清政府的功劳。
清政府为了防止蒙古人再在新疆闹事,搞死了大量南疆的蒙古人,这样一来南疆的穆斯林势力又开始复苏,其实直到现在这也是个遗留问题。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距离新航路开辟200余年了,丝绸之路已经再不如当年繁华,两河、波斯、中亚都不可避免的进入衰落,而早期风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不可避免的由于西欧的崛起而彻底衰落。与此同时,那个从蒙古人手里解放出来的俄罗斯帝国已经解决了东欧,开始杀向西伯利亚,经过了彼得大帝的改革,这国家也算是半只脚踏入了现代化进程,所以不仅仅中亚的突厥国家,衰落的清王朝也被几个条约给剃了头,哈萨克汗国最后一代大汗克涅萨热,因为被叛徒出卖而被沙俄搞死,也是个很悲壮的人物。
图 俄罗斯的征服其实和蒙古的征服也有类似。
而沙俄最终,也直接插到了中国的势力范围——
图 西边的区域就是原来哈萨克的大玉兹,也就是七河流域。本来伊犁地区控制大片七河地区,却被割的只剩下这么小一部分了。
这个时代再往后,就属于近代史范畴了,那这个就属于以列强为中心的时代,也就不适合在这里写了,我们写到这里会发现,其实这个亚欧大陆的内部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荒凉,而更是各个族群的故乡,存在着各式各样复杂的交流以及沧桑。其实对于东西方文明来说,每一个时代的变革,都是以交流为核心的。
世界5块大陆,数不清的岛屿,但是只有亚欧大陆绽放出来这样辉煌的文明,失去交流和自省的族群,可能终究都会和21世纪还是新石器时代的几内亚、马达加斯加的土著一样欢脱的打猎。
所以这一切的开端,或许就是我看着阿姆河的波涛的时候吧。
当然了,这里只是个概括,如果感兴趣,也欢迎关注我和我的专栏——知乎专栏“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