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大陆)发展得有多快? 第3页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53年-2018年,我国历年真实gdp的增长率的均值为8.4%,其中增长最快的是1958年,达到21.3%,增长最慢的是1961年,达到-27.3%。当然,如果gdp增长率的波动较大,单看均值就会高估gdp的增长速度。

gdp增长率变化的趋势如下图: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GDP增长率波动较大,部分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改革开放之后GDP增长的波动较小,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增长,而近年来,中国GDP的增速有着显著下降的趋势。


下面我粗暴的把中国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改革开放前(1953-1978),改革开放-加入WTO(1979-2000),加入WTO-金融危机(2001-2008),以及最近(2009-2018),分别统计四个阶段的gdp增长率。

此外,我还计算了一个gdp增长率,就是假设每年的增长率为常数的平均gdp增长率。也就是假设增长率为g,间隔年份为n,那么gdp增长满足:

从而有

各阶段的增长情况如下表:

由下表可知,各阶段增长最快的是加入wto之后,其次是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之间,再次为最近1年,增长最慢的是改革开放之前,但是也达到了6.7的增长率。

从增长率的波动看,波动最小的是最近10年,其次是加入wto之后,再次是改革开放之后,波动最大的是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前增长的波动最大,增长率的均值虽然为6.7,但是换算成增长率为常数的情况,其实相当于每年以6.2的增长率均速增长。而其他三个阶段,由于波动较小,所以两个gdp的增长率几乎没有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9到2018年,虽然仍然有8%左右的增长,但是增速下降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最大值为10.6(2010年),最小值为6.6(2018年),差了整整4个百分点。如果未来10年再下降4个百分点,就只有2%的增速,和美国差不多,就永远也赶不上美国了。虽然可能未来十年下降4个百分点的有点夸张,但是gdp增速下降确实有非常深远的含义。


当然,要看中国有多快,只有在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之中才能展现出来,所以我采用了wdi的数据库计算各国的真实gdp增长率,该数据库计算的中国增长率和统计局的是一致的,可以保证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但是样本量有一定缺失(只有1960年以后的)。

经过计算,全球19960-2017所有国家-年度的平均gdp增长率为0.39%,显然只有中国gdp增长率一半,可以看到中国增长的还是非常快的。

如果看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排名,则平均gdp排名前几位的如下:

排名第一位的是瑙鲁,但是我们其实只有它08年以来的数据,而它部分年份增长率达到30%,且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他们gdp的统计是否科学也存疑。其他国家,包括赤道新几内亚、波黑、卡塔尔等国也类似。总之,虽然中国的排名是第八名,但是除了特别小的国家和强烈依靠资源的国家(石油国家)——除了我们看不上眼的国家,中国的gdp增速还是非常高的。

当然,我们看到排名和中国差不多的,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例如韩国的平均增长率达到7.4%,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澳门等东亚国家增速也很高,而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增速也很高,这些国家可能未来国际分工格局变化之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的转移目的国。

另外,增长的持续性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接下来统计了1960年以来,增长率大于8%年份的数量,这个时候中国就当之无愧排名第一了:

如果把增长率改成6%,那么中国仍然第一。

同时可以看,很多东亚国家,例如新加坡、韩国,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高增长率年份也是非常可以的。


最后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我们知道,gdp增长率和经济发展阶段是负相关的,初始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增长率越低,这在经济增长理论被称为“收敛”。而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在相似人均gdp条件下,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我们以十年前的2008中国的人均gdp为基准,去寻找和中国相似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年份(这里已经折算为了真实gdp,而不是当年价格计算的gdp),2008年的人均gdp按照2011年美元价格折算之后为3805.029美元。

这里我们统计了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日本人均gdp相似的年份及其之后共十年的gdp增长率情况(中国台湾的数据缺失)。其中日本由于在1961人均gdp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2008年水平(以2011年美元折算的真实gdp)所以只好采取了最早年份。新加坡和香港在1960年初人均gdp已经达到中国2008年水平,而韩国要到1981年才达到。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真实gdp相似条件下,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地区的gdp增速其实差不多,中国的增长率还要差一些。这个结论在我看来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未来还是有可能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的。


另外一套数据库是佩恩表。这套数据库包含了更早年份的观测,但只到2014年。这套数据最大的问题是,他根据生活成本(购买力平价)进行折算,保证国家之间的可比性,这样测算出来的中国gdp增长率要比统计局的数据平均低0.2个百分点。(好处是中国gdp相对比重提高了,因此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了。。。)

上图实线为统计局的gdp增长率,三条虚线分别为佩恩表里的rgdpo、rgdpe、rgdpna三种跨国家跨时间可比的真实gdp所计算的增长率。可见虽然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是有差异,部分年份差异很大。这里我们采用gdpna来重复上述计算。

首先看平均gdp,此时从1950年到2014年国家-年份的年gdp增长率均值为4%,而中国的为6.2%,仍然高于年平均水平,但没有那么突出了。

然后看gdp增长率的排名

此时中国的平均gdp增长率排名降低了不少,到了第17位,但仍然属于第一梯队。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增速超过中国,例如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

然后看gdp增速超过6%的年份排名。

中国台湾和新加坡超过了中国大陆,但是中国的排名仍然很高。此外,部分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排名也还是很高的。


最后我们仍然看和中国2008年人均gdp水平相似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日本+四小龙)的gdp增速比较:

此时我们看到,和中国人均gdp相似的时候,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增长速度都快于中国。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现在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有望在未来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

1、1953年至今,中国可以保持平均8%以上的增速。

2、改革开放之前,增长率较低,增长波动较大;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增长率较高,增长波动较小;近年来,增长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

3、无论从平均增长率的总量和高增长持续年份上看,中国的增速都显著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属于第一梯队。但部分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也很厉害。

3、最近十年,和人均gdp相似时期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日本+亚洲四小龙)比,中国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更快,甚至还慢了一些。这意味着中国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能。

当然,这里只分析了gdp的变化,gdp增速虽然是中国发展有多快最为重要的指标,但它仍然是较为片面的,例如我国虽然gdp增速变慢了,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有了显著变化,增长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此外,它只衡量了经济方面的变化,而没有衡量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gdp增速会进一步降低,但不意味着中国全面发展的速度降低,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继续快速发展。


user avatar   lizeyu.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快到国民素质跟不上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user avatar   4m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如直接看数据,数据不会撒谎。

下列数据均来自桥水(Bridgewater)基金的中国研究报告。桥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总部位于美国,采用各种投资策略与投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


一、三个前世界霸主——荷兰、英国、美国,与中国从科技教育、产出、贸易、军事、金融以及储备货币6个方面的全面比较。(灰色块是战争时期)。

注意三个帝国的由盛转衰、以及中国最后那个旷古烁今的龙抬头。


二、中美的对比(红色为中国,蓝色为美国)


三、左边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增长,右边是国外资本持有的中国资产。

资本是最诚实的,不管媒体怎么宣传,右图清楚了表明了外国资本的态度——用桥水基金CEO的话说,现在如果你不看多中国,你就是个傻子(不是原话,大意)


四、对领先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分别是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教育科技和自动驾驶。这种投资代表了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

中国1个第1,4个第2,1个第3;美国5个第1,1个第2。

简单来说,世界格局就是中美争霸,而且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全面挑战美国的。


五、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数量。独角兽企业即10亿美元以上估值的初创企业。这种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象征。

左图是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比例:中国34%,美国47%,全世界其它国家19%;

右图是全球独角兽企业的估值比例:中国43%,美国45%,全世界其它国家12%;

显然,新经济领域的世界格局还是中美争霸,欧洲、日本的衰弱不可避免。


六、GDP,国家实力的最根本标志。下图是PPP调整过的,即购买力平价GDP,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可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第二列的小图,从左至右,分别是出口量、制造产出、公司市值、债券价值在全球的比例。

很清楚,在国家实力的所有主要指标的相对实力上,中国都在上升,美国都在下降,中国对美国形成了全面挑战,而从各种数据趋势看,中美权力的接棒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壮绝的一次崛起。


user avatar   li-xiao-fu-48-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一段时间沉迷于学校的相亲论坛,发现了一个现象:本科女生对男方的要求多是180加,硕士女生对男方的要求多是175加,博士女生对男方的要求就变成了长相正常。

这证明了祖国在快速发展,大家的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平均身高越来越高,女生对男生的身高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哇,1.6k赞!膨胀了膨胀了,突然觉得我一米八的女朋友都配不上我了。所以,有190加的女孩吗,我想在这里相个亲。


user avatar   xiao-yao-ge-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如有人穿越回96年和别人说二十年后的中国,一定会被说“意淫是病,得治”


user avatar   Sisyphus-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图片中是我80多岁的奶奶,她从来没有上过学,但是可以从平板中的几十个APPs里面迅速找到「单机麻将」这款游戏,并且一动不动地玩一下午。


user avatar   di-d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反映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西欧发达国家发展对比的真实案例,挺有意思的故事。 笔者一个月前写的,放在这里正合适。

《输给中国速度的巴黎华人司机》



2017年春节前的几天,笔者赴法国巴黎参加了一个会。为了在巴黎交通方便,团队找旅行社雇了一辆奔驰的面包车,开车的是一位原籍上海的司机师傅。对他第一印象也就是南方那种到外国找出路的人,说实话打心里也没怎么看重他。然而通过与他的交流,发现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最终拿到欧盟的绿卡,在法国定居下来。而这位上海师傅的经历,可以作为比较中国发达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对比的标本记述下来。

司机师傅从机场接上我们,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中国游客对巴黎的经济多么重要,近期中国游客数量下滑(受难民危机治安不好和旅游目的地更多元化的影响),巴黎的商业受到很大冲击云云。中国人的海外购买力之大为世人所共知,这个话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多大兴趣,反倒是有一次行车在离香榭丽舍大街不远的一个算是高档社区的区域,师傅略带自豪地介绍起了这里的房子(他自然没有高档区域的房子,自豪感可能是源于这里是巴黎吧), 引起了我们一行人对于法国和国内对比的思考。这个区域的房子看起来大概都是十九世纪留下来的石质建筑,质量应该都不错。师傅说这里的房子很贵,而且大家都惜售不怎么拿到市面上去卖,一旦要卖一套一百平方米以内的公寓肯定是百万欧元以上,还是买家抢着买。师傅说一百多万欧元,估计是想让我们觉得这里的房子很贵,他自己肯定负担不起这里的房子所以他说的价格未必准确,但在的概念里肯定是高价了。然而,这一百万欧元也就是相当于七百多万人民币而已,放在北京遍地是10万每平米房价来说,也就是四环以内一个两室两厅的价钱,还不一定是新房。师傅拿来向我们炫耀的高房价,完全没有把我们这个从北京来的团队吓着。反倒是巴黎老式的五六层的石头房子的质量,让我们羡慕不已。

前面说了这么多都是题外话。其实是某天晚上晚餐后师傅讲起了他的生平经历,让吃饱了略带睡意的我顿时精神了起来。听了他的故事,唏嘘不已:一个很勤奋的男人奋斗了一辈子,辛勤流汗的果实差点让中国奇迹般的发展速度给吞噬干净。

司机师傅是上海人,说话还带着上海口音。上海在解放前是有法租界的,与法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革开放后也有很多人远赴法国淘金,师傅的叔叔较早就到了法国,开了一家中餐馆。每次回国拿出大把大把的法郎一副衣锦还乡的神气做派,让师傅也萌生了去法国淘金的念头。

终于,十七八岁的师傅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到叔叔的中餐馆里打工餐馆里跑堂端盘子。不知是因为那个叔叔只是个远房叔叔,还是因为师傅和他叔叔关系不怎么好的原因,他叔叔帮助办了其他一些人在法国的身份,却没有把侄子的身份办下来。这样一来,师傅只能提心吊胆的打黑工。后来,他听说有很多华人冒充越南人、柬埔寨人(原法国殖民地)更容易地拿到了法国身份,于是在黑市上找人买了个假国籍用来申请身份。结果中间人东窗事发,师傅办身份的事就被一直耽搁下来。期间他也找一些华人圈里有头有脸的人帮他写信找内政部、警察局反映问题,都无济于事。

司机师傅无奈之下只能辗转于各个中餐馆打黑工。身在法国,才知道挣外国人的钱根本不容易。很多人拿着大把的外汇回国请亲戚朋友吃饭摆阔,只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回到法国,只能是节衣缩食拼命攒钱,然而除去生活费也剩不了多少。打工期间,师傅也曾有机会建立家庭。一个餐馆的老板很中意他,希望把大女儿嫁给他,这样一来他的身份能解决,还有可能继承餐馆。然而,师傅却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他本身更想找一个上海姑娘,将来退休以后还回上海去。而且就在那个餐馆本身来说,他更喜欢老板的二女儿而不是大女儿。就这样,他也一直没有结婚,一直跑堂端盘子,直到他手里拿到钱从法郎变成了欧元。在师傅四十岁出头的时候,终于拿到欧盟绿卡了。

有了身份,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一来师傅开始尝试各种生意,也像北京人在纽约一样开过小服装厂,但没有成功,最后还是找了个司机的工作。好在在法国即便是蓝领工作,收入也相对可观。工作解决了,师傅又开始琢磨娶上海媳妇的事了。毕竟他也一大把年纪,等不得了。终于,在国内的亲戚朋友的介绍之下,找到一位上海女士结婚,婚后女方来到巴黎。可是好景不长,二人的婚姻出现了危机。中国女人对法国巴黎往往是存在着浪漫的幻想的。然而,从二十一世纪初的上海到巴黎,师傅的新婚妻子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觉得巴黎的社区居住条件也不如上海,马路也不如上海宽阔,总之是还不如不来。两人的婚姻遭遇了危机,期间那位女士一度回到上海,师傅也提出尊重她的意见可以离婚,并且答应给她十万块钱赔偿。最终,那位女士还是回到了师傅身边,两人现在养育了一双儿女,师傅也算晚来得福。

师傅一直是有深厚的上海情结的,总想着落叶归根。期间他曾怀揣着辛苦攒下的十几万欧元回上海想买一所他看好的两居室房子。然而当时那房子报价160万元超出了他的预算,最后他放弃了购买怀揣着“巨款”又回了法国。然而今日他后悔不已,那房子已经涨到七八百万,已经相当于他心中巴黎高档区域住宅的价格。“现在在上海有房子的人身价都几百万上千万,他们根本不需要好好工作。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打发无聊”对比起国内的亲戚朋友,他感慨不已(他大概还没有意识到很多人在北京上海可不只是一两套房)。现在师傅家回上海的落脚点是他丈母娘家。他退休后回上海养老的想法,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

现在师傅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儿女还小,他依然辛辛苦苦地工作养家。师傅作为职业司机敬业态度没得挑,主动给乘客拿箱子、开车门,也主动替我们考虑怎么安排行程节约时间,并且并不收小费。他对法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很是赞赏,因为他不需要负担孩子的教育费用。但对于法国警察他却总忍不住要骂几句,因为一张罚单就是几十欧元旅行社是要求司机自己付的。

司机师傅是个勤劳的人,也是个挺聪明的人。虽然他到法国,解决身份蹉跎了一些岁月,但是他也在一刻不停地努力工作,梦想着有一天以成功者的姿态衣锦还乡。然而,他的梦想似乎距离他越来越远了,似乎永远实现不了了。因为他的家乡是中国,是上海。身在法国挣着高汇率的欧元,却完全没赶上中国经济腾飞的红利。当他带着沾满了汗水的欧元回来的时候,他会发现,从塞纳河边到黄浦江畔,他变成了一个没什么成就的穷人。中国、上海奇迹般的发展速度吞噬了师傅近一辈子的努力,也几乎毁掉了他刚刚成立的家庭,让他一无所有。与中国速度赛跑,在巴黎规规矩矩开车的司机师傅彻彻底底输了。

------------------------------

不少回应了,可以说几句了。

1 陈述事实。真实故事。

2 答主没有贬低司机师傅的意思,也没有可怜师傅的意思。他有他的选择,承担选择的后果。也并不是说他留在国内状况就一定比现在好,也并不是说他留在国内一定要买房子才能成富人,只是说他干了一辈子并没有达到他想风光回国的预期,师傅聊天时也是这个意思。写个文章嘛,也总不能写的干巴巴的,总要有些语气词和评论。但不管怎么说,那种出去挣点外汇回来充有钱人的时代(八九十年代吧)是一去不复返了。

3 关于房价。答主没有在写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就是选了个人当例子,没有必要说GDP、净出口、FDI,也没有把经济发展等同于房价上涨。房价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司机师傅也很关心,聊起来天来也老是说到国内房价。答个题而已,难道答主必须做全面分析,说房价就不行?那么什么样的分析是不遗漏任何因素的分析。挺多答主都是某个侧面说的,有说以前不堵车现在堵车了,以前好停车现在不好停车了,不都是发展快造成的,不也是很好的答案吗。况且经济增长和房价是有正相关关系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查查莫斯科、墨西哥城、内罗毕吧

4 本文的逻辑相信大多数人都看懂了。现在中国、至少是北上广深等一些发达地方,再也不用仰视西方了。这里也要说,房价的财富效应很明显,很多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富有了,这是好事。

5 某些人对本文论点有很大异议,但本文似乎没有什么论点,就是这么一个事。这些人很大可能也是没赶上国家发展的任何红利,抑或是正在或准备挣美元挣欧元回来向我天朝充富人。


user avatar   jing-ming-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至于中国发展有多快,楼上很多都已经用非常高大上的宏观数据展现了,其他不多说,我就来说说作为普通人自己一点点感受。

我家乡是在四川东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名字就不说了,父母都是军人,90年代随军迁到北京生活,老家只有爷爷、奶奶和小叔一家。自从到了北京,回老家机会太少,山高路远,道路泥泞,从重庆到老家县城再到爷爷奶奶的村子基本上要走8-10个小时,中间还要通过接驳船过河,因此基本上从90年代开始3年多才回老家看一次老人(很惭愧)

过去农村老家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小时候没有照过老家的房子,网上找的图片,基本上一致):


通往爷爷奶奶家的路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一到下雨,洪水泛滥,江河水位上升,大部分房屋和农田都会被淹没:

去年,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全家时隔六年再次回到家乡,这一次回家,四川农村的变化真的是让我震惊。

首先是路修好了,从重庆下飞机,通往老家县城的路都变成了国家级高速公路:


不得不说天朝的道路施工水平真是世界一流!在川东这样一个“蜀道难”的地方,遇山开山,遇沟架桥,逆天的工程也只有中国人能够做到!从重庆到老家贫困县只需要2个小时。

其次是市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补贴逐年加大,这次回到老家看到农村的道路全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泥泞不堪,汽车拖底甚至打滑。

农村老家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以政府为主导建设的农民新村越来越多。

完全不输欧美乡村好不好!


中国的变化是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出来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

——————————————————

最后是爷爷奶奶家镇楼,紧挨着江边,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世外桃源,一亩三分地,种点果蔬也算是怡然自得。

渠江边上,修筑了防洪坝,暴雨水位上涨导致洪水也不怕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93年弗朗西斯·福山《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出版,这本书是以苏联解体,东欧变色,中国民生凋敝,人均GDP连很多非洲国家都不如,共产主义运动全面失败为背景。

在这本书中福山教授得出了历史终将终结在西方的自由民主制下,这就是著名的历史终结论。

然后时间到了2014年,他又出了一本书叫《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我们就看下这个目录:

第一部分 国家之前

第1章 政治的必需

第2章 自然状态

第3章 表亲的专横

第4章 部落社会的财产、正义、战争

第5章 “利维坦”的降临

第二部分 国家建设

第6章 中国的部落制

第7章 战争和中国国家的兴起

第8章 伟大的汉朝制度

第9章 政治衰退和家族政府的复辟

第10章 印度的弯路

第11章 瓦尔纳和迦提

第12章 印度政体的弱点

第13章 奴隶制与穆斯林走出部落制

第14章 马穆鲁克挽救伊斯兰教

第15章 奥斯曼帝国的运作和衰退

第16章 基督教打破家庭观念

第三部分 法治

第17章 法治的起源

第18章 教会变为国家

第19章 国家变为教会

第20章 东方专制主义

第21章 “坐寇”

第四部分 负责制政府

第22章 政治负责制的兴起

第23章 寻租者

第24章 家族化跨越大西洋

第25章 易北河以东

第26章 更完美的专制主义

第27章 征税和代表权

第28章 负责制或专制主义?

第五部分 迈向政治发展理论

第29章 政治发展和政治衰败

第30章 政治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天朝过去30年的爆发用福山当年自己的理论是解释不过去的,于是他重新解读了什么是专制什么是负责制,然后他又觉得负责制政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所谓的负责制,我觉得中国人更喜欢叫他中央集权)

你看,天朝的发展快到了能让很多理论学者还活着的时候就打了他脸的地步。

以上吐槽来自于战忽局政委金灿荣某次演讲。


user avatar   asdfkjasdfhwerqw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这几个月有个公众号文章“中国被卡脖子的34项关键技术”,锂电池微孔隔膜赫然在列。

讲实话,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2008-2009年左右,中国就已经突破了微孔隔膜技术,现在不但没人能卡我的脖子,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微孔隔膜供应要仰赖中国。

正个视听

————以下为原答案——————

——


10年前,中国人造锂电池,但不会造锂电池核心材料微孔隔膜。

中国商人只能去买日本企业裁下来的边角料,重新裁边卖给国内电池企业。

这样的边角料应付消费电子电池还行,想做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简直就是笑话。

十年以后,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锂离子电池技术全球领先,汽车发源地德国靠引入中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

微孔隔膜占据全球半数市场。日本松下,韩国LG都用中国的微孔隔膜。


以下是微孔隔膜技术突破的故事——

“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成功,我们没有想过失败的问题,如果有过这个想法,我可能早就大退堂鼓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确实太难了。”


把时钟拨回到2000年,陈秀峰正在经营自己创立的贸易公司,这已经是他的第三份工作。1988年大学毕业时,陈秀峰被分配到蛇口海上世界,拿着每个月500港币的工资,是内地工作同学工资收入的近10倍。1991年看银行“有房子分”,他又通过考试进了银行。


1997年,不安分的陈秀峰决定创业,和哥哥陈良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和当时大多数贸易公司一样,从事电子元器件、布匹等商品的进出口贸易,虽然不算轻松但也称得上是财源广进,两兄弟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就在2000年,有人来找陈秀峰,希望进口一样新奇的玩意儿——隔膜。当初国内听说过隔膜的人少之又少,从事相关产业的更是凤毛麟角。陈秀峰起初不以为意,贸易公司的生意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然而当他找到供货商,略作接触之后,却大吃一惊。


当时全世界的隔膜生产都掌握在日本和美国的三家公司手里。陈秀峰找到的日本公司,听说是中国公司要买隔膜,便首先声明要先款后货,并要提前45天,将货款打到其公司账户上,再慢慢等待发货。此外,还要审查购买公司的资质,因为隔膜可以被广泛用于导弹、潜艇、鱼雷的电池上,如果对方判定陈秀峰的客户“有用于军事目的的可能”,可以随时终止合租。


陈秀峰还了解到,隔膜的原料PP、PE等,价格大概只要2万元一吨,而制成隔膜成品,价格超过300万元一吨!150倍的利润,陈秀峰之前多的电子器件、布匹生意跟隔膜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一边是国内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一边是丰厚的利润吸引,几次生意往来之后,陈秀峰决定,自己干!一定要在隔膜行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于隔膜的制备,当时全世界都没有一份公开资料,陈秀峰只能另辟蹊径。作为四川人,他找到了“乡党”四川大学,川大的高分子研究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陈秀峰押上自己多贸易赚来的全部身价,又凭借自己过去做贸易,乃至在银行工作的老关系到处找贷款,拉投资。


“我毕竟是银行出身,对于贷款的一套流程比较熟悉,对金融业务都很了解,融资渠道相对多一些。而且一旦投入市场,回报是非常丰厚的。”尽管如此,陈秀峰也没想到,大家等待隔膜的回报等了整整七年。


尽管有四川大学的科研团队助阵,隔膜的技术壁垒依然不容易打破。之前贸易接触的日本隔膜公司认为这是国家级别的机密技术,绝不对外扩散。陈秀峰和团队从原料配方、工艺技术到设备设计全部从零开始。掌握隔膜的制备原理后,他们自己设计设备——因为市场上根本不会有隔膜制备设备出售——设计完成后找国外厂家代工。


2006年,星源材质终于掌握了湿法隔膜的制备技术,但由于湿法隔膜工艺特殊,整个深圳都找不到专用厂房。陈秀峰一咬牙,开弓没有回头箭,继续干湿法。


拿着风投的4000万,2008年,陈秀峰租了厂房,开建了两条干法生产线。当年8月18日,第一卷干法制备的隔膜下线,这也是中国自产的第一卷隔膜。尽管技术指标、外观等方面与国外产品仍有差距,但这意味着隔膜制备的壁垒已经被突破。接下来的优化及其顺利,2009年3月,星源材质生产的隔膜正式投放市场,经过7年的努力,陈秀峰终于在隔膜领域站到一席之地。


“很快可能日本、美国的企业要逐步退出这个领域,他们在技术上垄断时时可以赚取暴利的,我们掌握这个技术后,他们就逐渐没有竞争力了。”


2009年,当星源材质的隔膜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大家都还没意识到整个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巨变。而今天,想知道陈秀峰的“膜法”有多强大吗?到全世界隔膜市场区看一看,有40%隔膜铲自中国,其中星源材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由于此前隔膜贸易的积累,陈秀峰很快打开市场。先是中航锂电,随后进入比亚迪,大客户的口碑效应立竿见影。2013年,星源材质出口韩国LG化学——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实现中国隔膜出口零突破。与此同时,星源材质的产能也迅速扩张,2010年公司建成华南基地,整个产能迅速转化为市场份额,销售、利润飞速增长。


LG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此前使用的一直是美国产品。2012年前后LG和供货商发生了诉讼纠纷,开始寻找新的隔膜供应商,这时陈秀峰的星源材质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内。
星源材质的华南基地规模、管理水平、产品品质都达到国际级水平,在强度等指标上甚至超过同类产品,同时还有价格优势。这一单直接奠定了星源材质的市场地位,如今LG的动力电池隔膜100%采用星源材质的产品,也是星源材质的第一大客户。


“汽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化石能源总是要枯竭的,石油肯定要用完的,而且也不环保,所以当时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肯定是一个产业发展方向。”


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变得炙手可热,从比亚迪、北汽以及一众互联网汽车创业公司司,各个号称自己有了最独特、最有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解决方案,就连中关村的扫地阿姨都知道“18650”电池能让汽车跑起来。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里,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隔膜。


如今,星源材质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占据20%-25%的份额,根据日本B3报告,2016年星源材质在全球动力电池隔膜中占有率可达到将近10%。LG、天津力神、比亚迪、国轩高科、万象、亿纬锂能等上市公司和国内各大动力电池生产商都是星源材质的主要客户,这些客户也在迫切地督促着陈秀峰扩大产能。


”中国在材料领域这一块,目前在全球叫得响的企业基本没有。所以我觉得,这块星源材质应该可以去尝试一下,可以去努力发展一下。“


——来源:《约见资本人 58家上市公司创始人亲述创业之路》
作者:全景商学院

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故事,请参看




              

相关话题

  对于普通人,有哪些祖国统一后实在的好处? 
  如果崩盘了,那么在崩盘前把现金全兑换成美元可以避免崩盘的风险吗? 
  如何评价 CCTV 综艺节目《国家宝藏》? 
  如何评价「庆安火车站疑似抢枪者被击毙」? 
  「中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核安全保证」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今年(2019年)行情这么差? 
  为什么新冠疫情对中国的职业体育联赛影响那么大? 
  元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要求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信息? 
  《美国工厂》中的美国主管,看到中国公司年会表演节目,为什么会哭? 

前一个讨论
看见鹿晗就给《上海堡垒》打一星跟看见吴京就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有什么本质区别?
下一个讨论
哔哩哔哩注册为什么要去做题?





© 2024-1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