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g-huo-ai-hao-zhe-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本来是不想回答这道问题,因为凡是一个学了一点史学史的人都知道斯宾格勒这本书的价值,直到我看见某个把本书视为“优秀散文”,还拿这本书跟蘑菇比的回答,还受到了知乎一批史圈知名人士点赞(我就不指名道姓了),这才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首先我好奇这个回答者,您老没有读完这本书,又读懂多少了?我随便问一句,存在(生存)及醒觉存在(醒觉意识)之间的的区别是什么?估计要问倒三分之二不了解存在主义的知乎史壬。我不说我自己了,我国世界史先驱齐世荣先生晚年重翻这本书的时候,坦言自己也难以理解多少。您老是哪来的自信说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您这姿态倒像极了几个没多少哲学基础的人嘲笑尼采是散文家。

第二,凡是一个学了一点史学史都知道本书的价值。

我是不屑于说这本书是如何催生二十世纪美国全球史的诞生进一步引发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史热(麦克尼尔那本《西方的兴起》就颇有针锋相对的意味),毕竟早期全球史先驱麦克尼尔那批人也不配和斯宾格勒相提并论。祛除西方中心主义这种老生常谈各位也不是不愿听嘛。

其次,我也不屑于说这本书是怎样反抗历史主义,线性叙事,民族国家史学的,斯宾格勒是第一个大胆质疑历史分期的人,认识到“古代-中世纪-近代”是怎样成为西方叙事的一种权力话语,比福柯,勒高夫还要早得多,而且比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德国概念史倡导者科泽勒克至今才认识到的以未来为导向的期待视域是如何主宰现代历史叙事的。

这里我要安利一下黄艳红最近翻译的新书《历史性的体制》,这本书仍然在继续着斯宾格勒的话题:现代性历史性体制所生成的期待视域。时隔100多年,阿赫托戈才往斯宾格勒前迈了一小步,提出了当下主义对抗期待视域。

第三,为什么我前面一直说我不屑说斯宾格勒这些“贡献”,因为这些东西无非是他本人那做庞大的思想冰山的冰山一角罢了

我随便再拎出一句来:“不是把它们放在一个无所不包的总图中,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生活的图景中,不是把它们看作已成的事物,而是把它们看作方成的事物”。”你又可以看出斯宾格勒是如何在总体史与全面史之间抉择。

最后,腻乎史圈一直流行着“只要事实有出入就要全盘打倒”的风气我早看不惯了,我一直是很不屑对存在主义一无所知却敢碰瓷雅思贝尔斯轴心理论(做出这种发言的估计连《历史起源与目标》的纸估计都没摸过吧)的迫切需要大脑升级的人去理论什么。

虽然我老一直矢口否认安克斯密特是后现代史学的代表人物,但是知乎史壬还是迫切需要学点现象学美学大脑升级一下,不然也无法理解意义最大的敌人就是在场:

审美知觉分为三大阶段。审美知觉的第一阶段为呈现,即对象在知觉中的呈现。这一阶段是感官与对象的最初接触,这种接触虽然只导致了主客体间的初步融合,但由于这是未经过理性渗透的融合,故而是审美感知的真正基础。审美知觉的第二阶段是表象与想象。在这一阶段知觉倾向于将它初步感知到的对象客观化而成为表象,并有了想象的介入。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的知觉往往要抑制想象以保证对象在感性直观中的本真呈现。审美知觉的第三阶段是反思与感受。通常此一阶段的感知会因理解力的介入而上升为理性反思以便寻求对象的真理,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的知觉却要抑制这种理性反思而进入一种感受性的内省或同感性的反思,以便直观体验审美对象所表现的情感生活世界。在审美知觉的最高峰,审美对象进入最充分的显现,杜夫海纳强调这绝非观念性显现,而是对象全部感性存在的显现。斯宾格勒的文明观相学就这样的一场实验。

我不知道历史学界的康德是谁(反正肯定不是兰克),但如果让我找一个历史学界的尼采,那么,他肯定是斯宾格勒。




  

相关话题

  身为哲学爱好者的我,如何向专业人士证明自己的理论不是民哲? 
  如果发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的哲学奥秘,但你又没有能力去验证,又担心说出来会被人取笑,应该怎么做? 
  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 
  如何理解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 
  如何理解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 
  为什么女哲学家很少? 
  马哲在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想了解青年黑格尔派,有推荐吗? 
  现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看待马克思和他的思想? 
  哲学在今天是否有很大的困境?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宇文泰和刘备比起来如何?
下一个讨论
华佗真有其人么?





© 2024-07-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7-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