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霍金以下的言论是对「相信命运」但同时「过马路也会左右看」的人的有力反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nuclearcarro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让我们树立一个朴素的直觉:

  • 提出 causal explanation 本身并不解决问题。

比如说:

  • 我说了一句话,让你很生气,是不是我把你的神经生物学过程描述一遍你就不生气了?
  • 我忽然想吃什么东西,是不是提出一个神经生物学描述我就不想吃这个东西了?还是说我吃这个东西的欲望就得到满足了?当然如果这个东西是某种遥不可及的,造成我心理疾病的东西,或许你可以通过某种先进的微观操作解决我这个症结,但是如果就是一个简单的触手可及的愿望呢?你去伪造一个这样的电信号也好,用手术处理掉我的欲望也好——那成本高多了啊。

这其实和一般的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咨询的问题是一样的:告诉你一个东西的成因并不必然解决问题。不否认可能会出现意识到心结是什么于是忽然释怀的情况,但是别的情况难道就不可能么?或许这会有助于解决问题,或许这没有什么用,甚至会造成一种问题已经解决的错觉而将真正的问题掩盖掉,但是如果你不决定什么是好的,要成为什么样,那么解决问题的目标就无从谈起。假设有一种手术能够从大脑上改变性的意味上的偏好,同性恋应该去做么?恋童癖应该去做么?恋物癖应该去做么?对于某些特定性行为的方式的偏好呢?(比如说 SM,兽交,足交,绿奴……)

纯自然科学的陈述是死的陈述,不仅仅不涉及道德,连动物性的目的都不涉及。甚至连追求科学这一点本身都是无法解释的 —— 一个进化论解释本身作为一个因果解释自然是没有问题,现状就是如此这般筛选之后得到的。但是作为一个目的论解释,我们依旧可以问,就算过去是这样,从今往后,为什么我们依旧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为什么要去开拓人类社会整体的知识疆域,或者,为什么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做科研,而不是,比如,去自杀,或者当码农。如果仅仅是把命运理解成一种因果链条的话,显然命运这个东西是很没有用的。工具的目的性是使用者赋予的,就工具自身而言当然没有目的性。


在此基础上,霍金的吐槽大概可以指向如下两种说法:

  • 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不矛盾;
  • 决定论本身如果试图对未来说一点什么,那这是玄学。

当然,这两种说法本身是纠缠在一切的。告诉你命运的确定性只是告诉你要用看待历史的方式看待未来,但是问题在于告诉你历史是那个样子依旧并没有告诉你要如何看待未来。也就是说,告诉你未来等到事情都发生了的时候认为这是命运接受它,并不意味着告诉你任何关于「现在,在未来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要做……」之类的信息。当然最玄学的部分还是宿命论——它告诉你一定会发生什么,并且你只能按照这个去做。而这里看上去矛盾的地方是,既然是我要去做,那么还是有我的主体性啊。

而同样地,只要自由意志中对未来盘算的能力不受到这种决定论立场控制,那么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要去进行盘算。比如说,就算一个人认定了自己今天要死,他选择去自杀,OK ,但是他还是要选择到底是过马路的时候不看灯被车撞死,还是跳楼,还是服毒,还是煤气中毒——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这个东西当然可以进一步归结到别的原因上去,但是只要他做出了这种行为,并且别人能够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他就没办法避免回答。更进一步,就算他选择好了死法,比如说,在室内烧炭,那时间,具体位置呢?死前的时间要干什么?要写遗书吗?死的时候要穿衣服吗?衣服穿哪一套呢?要不要戴上手表?头发要梳吗?既然都要死了,今天起床的时候要刷牙吗?

除非他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完全不思考的死的机器——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撞死也好,主动去跳楼也罢,它的死法已经不重要了。它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死了。灵魂的意义上。

其实真的要说的话,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让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试着去不做决定。然后考虑这意味着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与其说这个地方是一种反驳,不如说这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的澄清——霍金陈述了自己的那种生活方式,然后从他的角度出发,他觉得不能理解另一种类型的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所谓的极端宿命论者大概是怎么想的,以及,它们的行动到底是否和自己的立场相互矛盾。

霍金说:选择本质上还是你做的,因此自由感是存在的。

然而宿命论者可以说自己相信,甚至可以去实践某种宿命。

这里的问题是,选择这个东西本身是模糊的。对于不同人来说,对于自己命运和行动的把握程度是不同的。霍金本人显然属于扼住命运咽喉的那种人,但是对于不同成长背景下的人来说,或许可能出现自己的决定权也是很不重要的情况,很多时候它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单纯地让别人的命令/建议从自己的身上流过,而自己不对其过多干预或者修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看上去也能说是「决定不去违背」, 但是这毕竟还是和行动中体现出来的那种主体性是不同的。霍金说话的时候,是把自己的主体性代入到那个个体中了,但是换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对他来说真的有选择么?很多人看到别人小时候的不幸经历会说:「如果我小的时候 XX 如何如何我,那么我就会……,而不会像你这样」——然而真的是这样的么?你能保证你经历了完全相同的东西之后不产生一种和受害者类似的心理状态么?

当我们说克制或者避免的时候,前提条件是:

  1. 我们有能力去做;
  2. 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
  3. 我们思考过这里是有选择的。

真的要说的话,对于一个主体性很薄弱的人来说,过马路之前看一下未必是一种值得去选择做或者不做的事情,甚至这未必是会进入思考的问题。(对比:「一个学渣看到了一道选择题,但却不做」;「一个不良少年考试直接睡掉了,根本没看到这道题」)甚至它自己未必意识到了自己这样做了,就像是一个熟练细心的老司机不是像一个认真听课的学生那样非常注意力集中地盯着黑板看那样——很多观察和动作都是习惯性的,一个老司机未必是在刻意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只是已经习惯了。前面说「让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试着去不做决定,然后考虑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其实这是一个骗局,因为主体性是那种你越是思考就越强健的东西,真的不做决定的人根本就不考虑这意味着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嘛……说啥呢……没啥好说的了,就这样吧。




  

相关话题

  我们能否用科学属于全人类这句话来抹杀了科学源自西方这个事实? 
  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如何理解“物理主义”的“物理”? 
  马克思为什么会被评选为“千年思想家”第一名? 
  怎么完美反驳“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 
  如何反驳怀疑论者? 
  网络上会产生未来物理学家吗? 
  如果历史上没有牛顿、莱布尼茨、欧拉、高斯、阿贝尔……等人,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文明还有这么强大吗? 
  电车难题“难”在哪里? 
  为什么所知的哲学家都是男的,有没有一些很厉害的女哲学家? 

前一个讨论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最后为什么要杀死外甥?
下一个讨论
目前的国产手机厂商中哪一家的手机研发能力最强?





© 2024-12-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