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商朝之后,再没有哪个朝代沿用这一国号?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觉得古代的这一套国号体系,非常的和谐,和谐到可以从夏朝到宋朝,广义的看做是一个罗马式的大朝代。

孟子说过这么一段话: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这段话的逻辑贯彻中国从夏朝到宋朝几千年的时间。其中「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说的就是国家大小其实不重要,强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德服人,德行最高的自然而然可以得天下,会有人拿着天下主动塞给你。

事实证明,孟子说的非常对。元朝之前的中国,其实没有任何朝代更替。只有一个朝代,变化的只不过是中华大地上不断的出现一位位的「有德者」,这些「有德者」开始被受封土地,「为天子始受命,为诸侯始受封」,会被尊为太祖。然后又因为其自己或者子孙后代仍然非常有德,而终于化家为国,上一代天子觉得这个人德行如此爆天爆地,那还得了,于是硬把天下交了过来,这位「有德者」不得不诚惶诚恐的成为新天子统御万民。而当「有德者」的家族德衰之后,上天又会恰到好处的降生新的「有德者」,而旧家族的继承人,也会心甘情愿、大公无私的把天下奉上,交给这位新的「有德者」。整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道德竞争的历史。

比如晋太祖司马昭在封晋公的时候,曹奂的诏书是这么说的[1]

因为司马昭为魏国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可以比拟乃至于超过齐桓公和晋文公,不封赏说不过去啊?于是把春秋时期的晋国故地封给了他,让他「永籓魏室」也就是晋国要永远做魏国的忠心耿耿的藩国。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耐不住司马一家德行太高了,以至于「勋德光于四海」,尤其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更是「应受上帝之命」,于是曹奂深知天命,主动的把皇位让给了司马炎[2]

有德者之间的礼让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0403136782540800

后来,司马家德衰,天命和平的让渡给了新的「有德者」刘裕,晋恭帝的表现也说明他是自愿的:

帝欣然谓左右曰:“晋氏久已失之,今复何恨。”乃书赤纸为诏。

而刘家德衰之后,刘准又和平而自愿的让渡给了新的「有德者」萧道成……

总结一下,这些「有德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地方发展——也就是本来是封疆大吏镇守一方,后来一步步因为「有德」,吸引了其他人的归顺,最后统一了天下;典型的比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另一种是一开始就在中央发展,在还没有封地之前,就掌握了中央的实权,后来自然的化家为国,典型的比如隋文帝杨坚。

----------开始说人话的分割线------------

对于第一种「有德者」而言,封地就是起家之地。而起家之地有优势的,中国大陆有两个地方,一是关中八百里沃土,进可攻,退可守,而这块地方,春秋古称或周或秦。所以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了很多的X周,和X秦。另一块地方,就是山西太原一代,号称表里山河,居高临下。这块地方,春秋古称或唐或晋,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X唐和X晋。

其他的地方,或者开发不够,或者处在四战之地,或者战略纵深不足。一般在这些地方的诸侯,往往很难平定四方,逆袭成功。不多的两个例外,一曰曹魏,一曰朱梁。

而春秋古称的殷商,对应的正是四战之地的「商丘」。

封在这里割据如果还能逆袭成功,那基本上确实是逆天的难度了,最接近的就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可惜他最后认领了「梁王」而非「宋王」,梁是魏的别称,魏国定都大梁。这说明战国时期魏国的封地更符合他的龙兴之地的范围。

从中央直接获得禅让,这个门槛比较低,不需要自己的封地非常易守难攻。这个时候往往会「光耀祖宗」,走流程的时候总要封国,封的时候考察就是祖籍等等,那么是不是「宋」完全看「有德者」的家族或者祖先是不是在商丘附近。显然,最接近的还是朱温,朱温是安徽省砀山县人,而砀山恰恰属于春秋的宋国属地。

然而悲哀的是朱温依然选择了「梁」。其实朱温在受禅之前,朝堂上是有不同意见的,唐朝的官员有不少认为,应该按照王莽、曹丕、司马炎的例子,先加九锡,受封大国,再行禅让。如果这样的话,「梁」还不够大,「魏」已经用过很多次了,那么按照「宣武节度使」的所在地以及朱温的出生地来看,很可能就会封为「商」、「殷」或者「宋」。可惜,朱温太有德了,以至于唐哀帝急着把天下交过来,都来不及走完这个流程了。

最最接近的,还是后周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归德军,前身就是朱温起家的宣武军,后梁把宋州升为宣武军节度使所在,后唐改为归德军,后周把此地封给了赵匡胤。不合此地名为「宋州」,所以最后赵匡胤选择了「宋」,而不是「商」或者「殷」作为国号。

最后,别的答案也有说过,「宋」和「商」可能并不是两个国号,而是本来就是一个意思。一个旁证就是客家话的发音。客家话保存了很多唐宋时代的发音,「宋」的发音是sung4,而「商」的发音是song1,非常的接近。所以「南宋」和「北宋」,其实也是「南商」和「北商」。

至于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后代建立的「殷」,为什么用这个做国号史书上没有看到详细记载。考王审知是淮南固始人,也就是当今河南的固始县,属于春秋蓼国和黄国的领土,但是属于淮南境内,距离宋州不远,想来是借此攀附大商?

其实,这套体系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可能性是黥布。如果黥布一不小心造反成功,自己做了皇帝,会叫什么国名呢?淮南?九江?黥布是古「英国」的后裔,英国在现在的安徽霍山和金寨一代,后来被楚国所灭。国亡之后,部分人就以国名为姓,故而黥布名为英布。所以如果黥布登基,很可能恢复自己祖上的国号,也就是英布会成为第一任「英国皇帝」。

参考

  1. ^ 见「晋书.帝纪二」。昔先王选建明德,光启诸侯,体国经野,方制五等。所以籓翼王畿,垂祚百世也。故齐鲁之封,于周为弘,山川土田,邦畿七百,官司典策,制殊群后。惠襄之难,桓文以翼戴之劳,犹受锡命之礼,咸用光畴大德,作范于后。惟公功迈于前烈,而赏阙于旧式,百辟于邑,人神同恨焉,岂可以公谦冲而久淹弘典哉?今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弘农、雍州之冯翊凡十郡,南至于华,北至于陉,东至于壶口,西逾于河,提封之数,方七百里,皆晋之故壤,唐叔受之,世作盟主,实纪纲诸夏,用率旧职。爰胙兹土,封公为晋公。命使持节、兼司徒、司隶校尉陔即授印绶策书,金兽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兹玄土,苴以白茅,建尔国家,以永籓魏室。
  2. ^ 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圣德。自兹厥后,天又辑大命于汉。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我不敢知。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惯例,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


五代晋天福八年(943)二月,王延政以建州建国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

国号统一于商,恐怕还是近现代产物,考诸《史记》、《汉书》,乃至《论语》、《左传》、《六韬》等先秦著作,称【殷】明显多于称【商】。譬如《史记》即直书【殷本纪】。

商、宋的事儿,三红已经说得明白。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称宋者有之,称殷者有之,唯独没有接盘【商】的哩?

天朝重农抑商之制源远流长,商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不济。【士农工商】奉陪末座不提,又是不准穿绸着缎,又是不许骑马乘轿,极端点的,穿个鞋都要一黑一白,整一个准贱民阶级。用【商】做国号,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




  

相关话题

  为什么把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作为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东北抗联消灭了多少日军? 
  为什么春秋战国数百年间东周没能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 
  为什么古希腊战争出动的军队人数和同时期的春秋战国相比差那么多? 
  如果大清不向英德两国购置军舰,还能向哪些国家购置军舰? 
  1643年(崇祯十六年),这一年,崇祯如何解掉明朝这个“死局”?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古代当一个星期皇帝,想当谁,会做些什么? 
  盛唐时期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与明清鼎盛时期相比哪个更高? 
  二战时的奥兰海战是怎么回事? 
  除国博外,如果所有博物馆都拿出镇馆之宝,你认为哪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会一骑绝尘?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你行你上」的这种思维?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及其所在的库什纳家族?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