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xi-37-3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居然没有人提到国家863计划和新浪网当年的发掘之争?当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对秦始皇陵的遐想和猜测,这也是考古学家希望的。

跑题了。当然了,本文回答就是文不对题。主要想说已有的一些成果,以及不挖的理由。

(西汉)司马迁:《史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西晋)张华:《博物志》:“ 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馀石大如塸。”甘泉口, 今泾阳县西北的口镇。

按照司马迁和张华的记载,秦始皇陵动用了七十多万人修建,以至于运输石头的渭水都流不动了。

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

本文略长。分几个子目。

一、863计划对秦陵墓的初步探索

二、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

三、本世纪初关于发掘秦始皇陵的论争

四、B站一些秦陵墓纪录片链接



一、863计划对秦始皇陵的初步探索

关于这节,本人并非自然科学从业者,更为详细的报告,请移步这个大佬的回答:

国家863计划当时已经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当时主要是想解决“封土堆下是否存在地宫”的问题。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如果像某些人说的打洞进去,肯定会对墓室结构造成损坏),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而在国内还是首次。(下图为《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部分截图)

详情见链接:

学术版:

通俗版


后面的内容会摘录一部分原文。报告中提到了以下内容:

1、秦始皇陵的位置与大小。

首先我们需要对秦始皇陵做一个定义。秦始皇陵是一个概称。广义的就包括陵区在内,狭义就是墓室。大致说来,秦始皇陵可以分为六重。863主要是想找到地宫的位置。

一是陵区,包括临潼、骊山等地,面积56平方千米多些。相当于78个故宫。但是这只是陵园范围。(1992年,保护范围是4平方千米多点,2010年,陕西省政府制定了《秦始皇陵保护规划》,确定保护范围为36平方公里)

在陵区内有许多的陪葬坑,现阶段发掘的都是这里面的。

二是外城,东西971m,南北2188m。面积约2.13平方千米。

三是内城,东西580m,南北1355m。面积约0.79平方千米。

四是陵园封土(下图)。东西345m,南北355m,高55m。

五是地宫东西170m,南北145m,矩形。民间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专家用遥感和物探方法进行探测,确认地宫就在秦陵园封土堆下,距地平面35米深

六是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东西80m,南北50m,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如果我们定义秦始皇陵为56平方千米那个,那么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发掘了(后面会说)。从四开始到五六这个区域。也就是封土堆以下这个区域才是我们并未涉足的。

2、墓室未坍塌未进水。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完全坍塌。墓中可能存在金属制品。“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除了宫墙,研究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

所以不用担心宫墙坍塌进水造成文物损坏。


3、宫内水银防腐防盗。《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机相灌输”。863计划探测表明这个记载是真实的,现在地宫中的水银还没有干涸。。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水银还在,加上典籍中的机弩矢防盗,以及墓室没有倒塌进水,是不是就能确定里面的文物斗量筲计,典籍不可计数呢?从而能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历史文化审美等提供大量的素材呢?


二、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

(根据评论区意见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旧闻修改)

总的来讲,目前封土比较完好,无法证实曾被大规模盗掘,地宫内似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扰动和焚烧,地宫外侧有小型盗洞,显然是私人盗掘。不过,始皇陵园内遍地堆积着残砖碎瓦及灰烬和红烧土块,说明始皇陵园的建筑确实在秦末被焚。

(一)历史记载

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这个我们又要回到对于秦始皇陵的定义中去。就目前开挖的这些外围遗迹来看,秦始皇陵确实被盗扰过。但是封土以下区域,大概率是完好的。根据历史记载,来过秦始皇陵盗墓者大概有以下几波。某些记载存疑。

1、秦末项羽。

《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
2.《汉书·刘向传》:“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凯不哀哉!”
3.《水经注·渭水注》:秦始皇陵“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

项羽烧秦宫室是有根据的。现代的考古探测也证实,秦陵确实被火焚烧过。通过对 K0007 陪葬坑、二号兵马俑坑、K0006 陪葬坑和陵园北侧一号陪葬坑相关遗迹的分析, 它们都存在被盗墓的迹象,而且年代与项羽入关时间接近。器物在焚烧之前,不少陶俑都被人为砸坏了。很有可能就是项羽做的。

但是关于“掘始皇帝冢”就可疑。还是前面的说法。秦始皇陵的定义是比较宽泛的。所以这掘冢可能是收取了一些陪葬坑的财物。这段话出笼的背景是,楚汉战争正相持未决在这种非常的情况下,刘邦的话可信程度是值得推敲的。

再者,《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均没有记载项羽掘始皇陵之事。参照《汉书·刘向传》来看,刘向说:“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又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而未言掘始皇帝冢。

至于郦道元“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说,漏洞更大。秦始皇陵地宫内埋藏的珍宝虽多,可以能使三十万人搬运三十日还搬不完,这有点近似志怪小说家的语言,实不足信。


2、放牛娃烧秦陵。

《汉书·刘向传》记载:“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结果有一只羊掉入山洞中,小孩子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寻找,不料越走越深,竟然走进了秦陵地宫。但小孩火把使用不慎,引发了地宫大火,把秦始皇的棺椁烧掉了,奇珍异宝也毁之一炬。对《汉书》上所记,《水经注·渭水》也作了补充,“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

这个记载可疑。

首先,《史记》中并未记载。司马迁是博览群书,如有文字记载,不可能不知。因而,刘向所言很可能采自传说。“九十日不能灭”,“三月烟不绝”。这是把《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移到了始皇陵。

其次,“牧儿亡羊”,“羊入其凿”。对“凿”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即穿治墓圹埋藏东西时留下的通道。二是把凿理解为盗墓时所挖的洞穴。这两种解释在事实上都是有问题的。从考古钻探资料获,秦始皇陵的墓道全用土填实,没有留下空洞,这也是秦汉墓葬的共同做法。羊是不可能从“穿冢藏者”的通道进入墓室的。如果说羊是从盗墓挖的盗洞中堕入墓室内,那么,墓室深约30米,上面还有五十丈(115米)或数十丈厚的封土,盗墓不可能挖这么深的盗洞;即使挖掘有这样的盗洞,放羊的孩子也进不去,即使进去了,里面缺氧,所持的烛火会自然熄灭,不可能把墓室的椁藏烧着,更不会火延九十日不灭。所以,对牧儿寻羊失火烧秦始皇墓室椁藏的记载,只可视为传说故事。


3、汉末赤眉军。

《水经注·渭水》,书中有“关东盗贼,消椁取铜”文字记载。

可疑。不见于汉代的文献,最早的记载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距离汉末已很远。

《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赤眉军进驻长安后,城中无粮,遂引兵而西,“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汙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在当时天寒地冻,士多冻死、饿死的情况下,所急需者为衣食,何暇顾及掘陵取宝。且吕后逝世数百年,又怎会“如生”,以至于让赤眉军污辱;即使掘陵,从上段文字中也找不到盗掘始皇陵销椁取铜的踪迹。再说始皇陵中并无铜棺铜椁。因而,“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的说法,也不是事实。


4、十六国石虎。

《晋书·石季龙载记》:“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说他盗赵简子墓不成功,“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

前条“靡不发掘”是漫无边际的夸大之词。至于说“取铜柱”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始皇陵中是否有铜柱?秦汉时代的文献资料没有说始皇陵中有铜柱者。根据始皇陵一些陪葬坑的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全国各地发掘的殷周至秦汉的大型墓葬资料,都没有发现有以铜作柱的,地面上的建筑也都是土木结构。始皇陵中的构筑情况也不会有铜柱。因此,说石季龙掘始皇陵墓取铜柱铸以为器的说法,根据不足。


5、唐朝黄巢等。

《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三至四载:(赵匡胤)开宝三年(970)九月六日,河南府京兆、凤翔府耀州上言,先准诏,检校历代帝王陵寝,内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后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周太祖、文帝,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温[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二十八陵曾经开发。诏:每帝制造礼衣一幅,帝服一袭,具棺椁重葬。仍令逐处长吏,严洁致祭。其礼衣,令太常礼院检讨逐朝制度,下少府监修制。当用金宝,以假者代之。制成日,进呈后,给付。并下太常礼院,各定仪注以闻。礼院请给通天冠、绛纱袍,诏少府监制造。
此外明人都穆《骊山记》有关于黄巢盗秦陵的文字“始皇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日: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项羽、黄巢皆尝发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虚冢耳。”
清末文人袁枚有一首诗《过始皇陵》,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生则张良椎之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居然一抷尚在临潼郊,隆然黄土浮而高。”袁枚说的就是秦始皇。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黄巢列传》均不见记载,不知此说何所据。


6、土匪军阀进入地宫。

清朝道光年间,骊山一带连降暴雨,秦陵的封土被暴雨冲刷流失。雨停后,住在附近的一个老头照例到封土堆上看看,发现陵北则的半山腰间有一块地方塌陷了下去,被暴雨冲出了一个很深的洞。这就是秦始皇陵的入口。
民国初年,秦陵第七次被盗。这次盗陵的主角,名叫刘镇华。军事活动为名,在外围拉上警戒线,以筑军事工地为名,行盗陵之实。

无文献记载,或为传说。


(二)考古资料

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文献吹得再厉害都是虚的,真实情况怎么样还是要看考古的证据。而证据表明,秦始皇陵墓保存的还不错。

1、封土人为破坏痕迹

(1)始皇陵的封土顶部和中腰第二阶梯有被国民党军队挖的宽约70~100厘米、深约80厘米的战壕

(2)封土西侧农民挖的看庄稼用的小洞穴。

(3)原来压于封土的西侧边沿及封土的东西角各发现一个小型盗洞。盗洞的直径仅80~90厘米,深约9米,位于地宫的宫墙以外,没有进入地宫,盗洞距地宫的中心部位还有200~250米。

2、结论-未被盗掘

(1)从目前封土比较完好的保存情况看,无法证实始皇陵曾被项羽等进行过大规模的盗掘。不过,始皇陵园内堆积着残砖碎瓦及灰烬和红烧土,说明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确实在秦末被焚。《汉书·刘向传》所说的“外被项籍之灾”,是可信的。

(2)现代科技探测结果显示,始皇陵的地宫内,经测定仍存有极强的汞异常反映,面积达12000平方米。汞异常高的含量点比较集中并有规律,似可说明地宫内的汞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扰动就焚烧。也就是说,墓室没有被盗掘。

(3)目前在封土的边沿、地宫的外侧,已发现两个小型盗洞,显然是私人盗掘,并不是公开地大规模盗掘。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能还会更多的小型盗洞发现。但由于始皇陵地宫的规模大而深,封土又很厚,私人盗掘要想达到地宫放棺椁的玄宫部分是相当困难的。

其他未见人为的破坏遗迹,土层的叠压关系十分清晰。始皇陵地宫周围的地下宫墙,以及宫墙门道的封堵,都比较完好。



三、本世纪初关于发掘秦始皇陵的论争

(一)已经发掘了部分园区

回到之前关于秦始皇陵的定义。如果把秦始皇陵等同于60平方千米的陵园,那么秦始皇陵并不是没有发掘过。毕竟陵园面积78个故宫,863秦始皇陵计划开始之前:“ 文物遗址密集区达19 .63 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类陪葬墓、从葬坑 、礼制建筑基址等 600 余处, 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 5 万余件 。”“已经发掘和探明的重要遗址有包括秦俑一 、二、三号坑 、铜鹤坑(K0007坑)、石铠甲陪葬坑、文官俑陪葬坑 、铜车马陪葬坑等在内的陪葬坑 180 座, 还发现“中”字形与“甲”字形大墓、五砂厂修陵人墓地、赵背户修陵人墓地、鱼池遗址、丽邑、五岭防洪工程遗址、郑庄石料加工场、陶窑遗址、窝棚遗址、石铠甲加工场等与秦始皇陵建设有关的遗存 。从陵区地面俯拾即是的瓦片 、红烧土等遗物分析 ,在此范围地下应还有大量遗迹 、遗物分布 。”

网上随便找的近期新闻。

2013年发现石头甲胄:秦始皇陵疑似地下“军备库”曝光(组图)

2016年对一批陪葬坑进行试掘:专家在渝揭秘秦始皇陵最新发现-新华网

————

(二)是否发掘封土堆的讨论

至于是否对封土堆以内的区域进行发掘的问题,早在本世纪初,新浪就已经爆发了一次关于发掘秦始皇陵的论战,这次论战的双方比现在的知乎同仁思考得更多。详情见如下网页:


此处截取部分网页。


(三)不该发掘

这个有点偏题。因为题主问的是发掘了会看到什么,但是还是想回答。

不该挖。

高蒙河教授基本上说尽了不该挖的理由。(增添了部分赵化成教授的观点)

(1)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那大棚搭建得小点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几根柱子支架,缩小技术上无法解决的跨经难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坟上,怎么去掉全部的封土?即便退一万步可以立柱,那地宫挖出来后到处都竖着大柱子,地宫完整的平面如何保证?何况现有坟下面的土质状况又是不是存在符合立柱子的条件呢?所以,这就一定要建造一个跨径500米以上的大棚子了。目前世界上有没有500米跨经的房屋?我不太清楚。但单跨超过500米的桥梁,却已不在少数,如上海卢浦大桥就有550米,重庆朝天门大桥也有552米等。这都表明,现代技术已经具备建造大跨径梁架的能力。问题是如果真能建造这样的大棚,即便实现了把整个坟都建到大棚里去的目标,那封土是挖掉还是不挖掉呢?

(2)挖掉了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观就会消失。秦始皇陵没有了坟堆,如何能让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让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艰辛与伟大?如果不挖掉坟,而用大棚把秦陵“包”起来,那这个新建的大棚又如何与陵园景观以及周围山峦协调起来呢?我们的心理准备是否能够承受万一挖下去的结果与探测不一样怎么办?因为地宫位置的扑朔迷离程度,丝毫不亚于秦始皇在我们心中的模糊影象。

(3)地宫深深 如何上下?

如果地宫距离现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结合的还算牢固,如果像兵马俑坑那样只是板壁和土壁,会不会导致塌方?退一步说如果加固,那不是改变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还有,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左右,在旁边围上围栏,不用下去也能看个清楚,可地宫深了十倍以上,在上面围个围栏不让下去,难道要游客用望远镜看不成?如果构建下去的通道,横七竖八地建成楼梯、铺上滚梯、竖起电梯,岂不是破坏了地宫的内部结构景观?

(4)多长时间能挖完秦陵?

换算一: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先秦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比它大约50倍。秦公大墓1976年发现,到1986年清理完成,整整挖了10年。那么,秦陵是不是就要挖400—500年?
换算二:兵马俑坑总面积约20780平方米,秦陵面积约是兵马俑坑总面积13倍弱,深度是6—7倍。兵马俑坑经过陆续30年的发掘,合计发掘面积占整个约210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的约1/5,一共挖了约4500多平方米。按兵马俑坑的实际挖法,那么秦陵面积就是兵马俑坑已经挖掘的总面积的50倍,那要挖多少年呢?
秦始皇陵从76年发掘到现在几十年了,大量的都还没有发掘。一方面是我们不急于发掘,一方面做工作要尽量仔细。有多少从葬坑、陪葬坑?即使不包括地宫,要把秦始皇陵其他的部分都做完,百十年都很难。只能陆续的、有计划的做一部分。

赵化成:发掘陵寝有它的规程要求,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完的。电视上直播的那个埃及金字塔,好像很快就做完了,其实那是为了电视直播的需要,实际上不可能,要进行绘图、照相、提取标本进行碳14测定等等一系列工作,进度非常缓慢。电视直播是把工作都做完了以后回头再来一遍而已。如果真是拿出来就走,那是违反考古规定的,埃及也不会这么做。很多人把考古想像成挖宝,实际上光是一个墓室的绘图几天就绘不完。要尽量运用所有可能的手段完成提取信息的工作,这样在科学研究上才不会留下遗憾。

(5)保护技术

其实,挖秦始皇陵这类大陵墓哪有这么简单?假使地宫中的文物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极为丰富。但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的保护将随之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地宫本身的维护也马上会变成巨大的无底洞般的难题。2006年《中国文物报》曾报道说,即便不是丝织品等有机物,就是兵马俑这样的无机物,天长日久,暴露在外,还生出了几十种病菌。为了攻克保护技术难关,科技人员连续攻坚,费尽了心力,才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麻烦。

赵化成:文物保护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部。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包括帝王陵、都城遗址等等,我们不能在我们这一代都给发掘了。比如秦始皇陵,不能开这个口,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我们不能全做完了,让子孙后代骂我们。为什么呢?发掘帝王陵的口子一开,第二座、第三座就管不了了,全国有帝王陵的不止陕西,陕西有秦始皇陵、西汉帝陵、唐代帝陵;南京是六朝的帝陵都在那里;东汉帝陵、北魏帝陵在洛阳;北京有明清帝陵……一旦各地兴起挖帝王陵之风,依照现在的速度和能力,用不了几十年所有的帝陵都被发掘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情形。国家基建任务非常重,什么南水北调、三峡工程、西气东输,抢救性的发掘还没有做得很好,不是所有该发掘的都把它发掘完毕。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为什么一定要去发掘帝王陵呢?现在不要考虑这些事情。

(6)发掘能力够不够与研究能力行不行?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考古学家的发掘不发生工作上的失误?!从考古学角度看,推动考古学进步的是发现本身和发现的方法——错失了发现可以把机会留给技术能力肯定更强的后人,但由于我们现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误和局限,却是历史性的罪过和遗憾。面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不可逆的历史文化遗产,谁敢轻描淡写地说句“付学费”了事?谁来埋单?向谁问责?纳税人能答应么?公民能干么?

赵化成:考古发现的确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简牍一类的东西,文字资料、失传的书,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从陵墓制度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历史研究,包括考古,是无止境的,问题是永远没有完的。不能因为有问题没有解决就发掘陵寝。比如郭沫若曾经希望通过发掘乾陵一见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如果乾陵里真藏着《兰亭序》,那么历史上的遗案当然就解决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原因把帝陵打开,可以就现在的资料研究。保护是第一的,保护好了才能研究。两害相权取其轻,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利弊。帝陵不发掘,在考古界是共识。现在的秦文化仍然是蓬蓬勃勃的发展,资料很多,相反我们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

(7)投资多大?

前两年的一个实例是苏州博物馆,请贝聿铭先生设计,建筑面积只相当于秦陵地宫的1/10左右,总投资高达3.39亿元。前不久甚至还有媒体的报道说,四川汶川地震博物馆光计划预算就要23亿人民币左右,举国哗然。那挖秦陵要多少投资?挖好了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投资多少?造好了博物馆日常的维护和保护又要多少投资?这恐怕不是拙文能预算的了。
再说人力和物力,就更难以预料。记得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最紧张的关头,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同时作业,那还干了十多年,只抢救出淹没区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秦陵考古是凭陕西自己的力量干,还是也募集全国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员,都不好说。加上几百上千乃至数万人的考古规模和相关间接配人员,简直是堪比“大会战”了。即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两项,也够承受。现在已经规划在建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也是国家重点工程,投资5 亿多元,占地规模56.25平方公里范围,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这几乎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了。三峡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庆直辖市,秦陵动工的结果会不会出个西安或咸阳直辖市呢?

赵化成:着眼点首先还是保护,第二步才考虑文物的经济效益。无论有多么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也不能用急功近利的办法,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只是在遵守文物法和文物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才去考虑,这两者很难对比。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靠吃祖先饭,我还没听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就凭吃祖先饭而发达起来的。

(8)世界相关组织同意不同意挖掘?

(许多同志对这一条心存疑虑,说明一下。秦始皇陵不只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就像巴西国家博物馆着火,全世界都在谴责巴西一样。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不纯粹属于一个国家,还属于整个世界。假如埃及要毁掉他们的金字塔,中国人也不会答应是不是?)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际著名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是不是会干预秦陵的发掘?怎么干预?都是未知数。即便经过我们国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最后同意了。那会不会也像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坝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拯救努比亚遗址国际行动”那样,先后组织22个国家参与进来,从1960年起整整干了20年呢?如果国际化了,那外国的发掘——我们只讲这一项——是不是和我们现有的考古发掘标准有冲突呢?比如他们要一点一点地挖,一寸一寸地下,速度其慢无比,规矩其多无比,那得挖到猴年马月?为保护文物耽搁国家头号工程建设,哪位执政者能有担当此责的勇气和远瞩?当年三峡工程的文物抢救时也不是没有外国人想投资派人参加进来,有的国家元首都到中国来说情。还好我们中国人自己“多快好省”地干了,否则外国人掺和进来,强调科学发掘,弄个手铲竹签慢慢干,连个草刺儿都要研究半天,那三峡大坝什么时候能蓄水剪彩可就两说了。以史为鉴,挖秦陵不但是科学问题,有可能还涉及国际问题,这恐怕是不少人尚没有想到的。


至于打洞放个机器人进去。本人并非自然科学从业者,就瞎说。首先是会对墓室结构造成损坏,甚至影响它的承重能力。

其次对技术要求很高,洞和机器人多大?小了勘探时可能很难运动,大了势必要有个大洞,这样一是影响墓室结构强度,二是可能破坏内部的文物。此外里面复杂的环境机器人如何应对?如何保证空气不进入?勘探完毕,洞如何回填或者保护?

再次。这个口子不能开。挖个洞容易填平,但是欲壑难平。洞都打了,是不是拉两件文物出来研究研究?文物都拿了,干脆扩大一点,全部拿出来算了,干脆把山头推平了。干脆把全国帝王陵都挖了...这又回到了前面的不能挖的理由了,又是大棚、保护技术、开发利用等等诸多问题了。世纪初的物探遥感和这种打洞式的勘探有本质区别,它既能满足部分好奇心,又不会损坏墓室。

最后,其实放机器人进去和人进去没什么区别。重点根本不是打洞的问题,说白了你一个陵墓能有多深?重点是如何保护和利用文物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帝陵就一天不能挖。(不挖只是现在不挖,不是未来不挖。现在我们也已经在对周围进行发掘,为后来真正的发掘做准备。慢慢来,到技术成熟的那一天,不消你我争论,口子自然就开了)

我还想啰嗦一句,多少人只是想满足一下好奇心。真的打开了的话,想看文物的可能多一些,想去陵墓的没有多少。比如最近去过成都的蜀王陵、永陵,这两个算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又是挨着大型公园,但是真正进去参观的,真的不多,下陵的更是寥寥。我进永陵的时候就三个人在,进蜀王陵也就五六个人。其实看文物也是,大多人只是走马观花而已。所以,请大家给陕西的考古工作者留条活路,他们已经很忙了/手动狗头


正如新浪网在总结那次讨论时所说:

目前限于资金和技术,如发掘秦陵,根本无法保护其中的珍贵文物,定陵的破坏性发掘(帝后尸骨被毁弃、丝织品遭到严重的损坏)就是一个教训。其实我国文物保护总体现状并不容乐观,除资金、技术,体制之困更使得很多文物古迹得不到及时保护,近10年来周口店遗址的保护一直悬而未决,现在部分遗址已经坍塌。另外,从1928年“东陵大盗”军阀孙殿英盗掘慈禧墓,到近年来楼兰古墓一再被盗,盗墓一直困扰着文物保护;甘肃发生了盗窃博物馆、炸毁古塔的案件,景德镇御窑文物被大肆盗窃……

在何时发掘秦陵等重大抉择上,我们应倚重科学发展的程度而不是权威的意见,更不能被“拉动地方经济”左右。在历史上,有权威出于学术好奇或成就欲望而力主开掘帝陵,结果造成无可挽回的浩劫。目前在考古技术上,我国并不落后,但保护文物的问题全世界都未解决。所以,现在不便发掘的,宁可留给后人,也绝不能使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遭受任何破坏,而被子孙唾骂。



四、B站关于秦始皇陵纪录片的一些链接

段清波(秦始皇陵考古负责人)现身说法《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

然后是其他的

1、探索发现栏目:《天下第一陵》

2、《东方帝王谷》第七集《千古一帝》

3、复旦大学高蒙河:《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

4、世界遗产在中国:《秦始皇陵》


user avatar   luns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楼上的各种答案不同,这个答案只是提供一个想法、一个猜想。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下面提出来。


——正文


公元xx年,考古队打开了秦始皇陵,在其中发现了一枚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那么几千年来,无数帝王勾心斗角所抢夺的至宝,究竟是什么呢?细思极恐。


——9.22日更新

我看评论里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个传国玉玺,秦朝的传国玉玺就像西周的九鼎一样,是皇位正统性的合法凭证,天命之所在。经过几千年,它意义早已经不同一般,假如它一直在秦始皇陵墓里,说明后面抢夺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时候掉包的?又或者秦始皇刻了不止一个传国玉玺?


放一段百科里的介绍。有点长,请耐心阅读。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
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篆文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
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后来清末,此玉玺存放沈阳故宫,不知所踪。


后来,开修黄河获得一块玉玺进献乾隆皇帝,乾隆考证为赝品。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又将中国推入了新世纪。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


虽然有一些存疑之处,但可以先看看。


————9.28更新

一开始是根据记忆印象加上百度资料写的,现在一看居然已经有五百赞,让我需要更加仔细的编辑这个答案。

吾观知乎朋友,颇好考据。那么这个答案就不能是再随便戏说了事了。

本着知乎严谨的态度,重新梳理一下答案。还望各位补充。


问题1.玉玺是否崩了一角,镶金?


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汉书·元后传》


汉书没有提及缺一角和玉玺一角镶金。


坚(孙坚)入洛,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三国志.吴书》


三国志.吴书,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成书于280年-290年,距离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新,相距二百多年。文中说玉玺上部分缺一角,而不是玉玺下部分,这个一角可能指的是龙角,而不是玉玺的四角。没有提及镶金一事。


灵帝末,董卓作乱,坚乃自长沙举兵讨卓,破卓军于阳夏。长驱入洛,修祭汉陵庙,屯军城南。甄官井上见五色气,使人入井,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龙一角缺。——建康实录


建康实录是唐代许嵩写的,记载定都建康(今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史事。距离王莽篡汉建新有五六百年了。没有记载镶金一事。


结论:如果玉玺缺一角,并镶了金的话。这种事肯定会被史学家记载下来,所以镶金一事暂时存疑。


问题2.玉玺是不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


《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礼考十引注卫宏曰:“秦前民皆佩绶、金、玉、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入咸阳,秦王子婴以玺降,其玺乃始皇蓝田玉玺、螭兽钮,在六玺之外。帝既诛项籍,即天子位,因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平帝崩,孺子未立,玺藏长乐宫。及王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太后怒骂之,且曰:‘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左右皆垂涕,舜亦悲不能止良久,乃谓太后,‘臣等巳无可言,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且死,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玺,奏之。莽大说。


文献通考是南宋末年马端临所写,引注的卫宏是东汉初的学者,生卒公元25—57年 。距离秦朝大概两百年左右,上面说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蓝田玉,而非和氏璧。


乘舆六玺,秦制也。《汉旧仪》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此则汉遵秦也。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沈约 《宋书》卷18,《志第八》


南朝的宋书上依旧是称玉玺为蓝田玉玺。


有一说是和氏璧,根据找到的信息。南北朝的北魏崔浩在《汉纪音义》中说:“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但手上没有找到这本书,有的知友,可以找找看。


问题3.玉玺上的文字是小篆,大篆还是虫鸟篆?


《隋书》卷十一:“天子六玺:文曰‘皇帝行玺’,封常行诏敕则用之。‘皇帝之玺’,赐诸王书则用之。‘皇帝信玺’,下铜兽符,发诸州征镇兵,下竹使符,拜代征召诸州刺史,则用之。并白玉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钮。‘天子行玺’,封拜外国则用之。‘天子之玺’,赐诸外国书则用之。‘天子信玺’,发兵外国,若征召外国,及有事鬼神,则用之。并黄金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钮。又有传国玺,白玉为之,方四寸,螭兽钮,上交五蟠螭,隐起鸟篆书。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凡八字。”


元末明初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 卷二十六》:“﹝玉印﹞元面有篆文八,刻画捷径,位置匀适,皆若虫鸟龙鱼之状。”


秦朝官方文字为小篆,李斯在书法界也是以写小篆出名。玉玺上面我原以为写的也是小篆,所以令人疑惑,但根据目前的相关资料,以隋书为准,暂定为虫鸟。如果有其他的资料,再更新。


至于玉玺上的文字是 ‘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还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因为史书上记载相互矛盾。暂且存疑。


——————9.30更新


那么我们新中国有没有刻制玉玺呢?自然是有的。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这枚新中国第一大印为方形圆柄, 印面边长9厘米、章体厚2.5厘米、柄长10.9厘米,铜胎铸字,刻15个字的宋体印文。


1949年6月,四张隶、宋、汉篆、秦篆四种字体的国玺印样,由周总理审定,毛主席确定。最后研究定下用宋体字的印样。


ps:历朝历代的国印都是篆书体,新中国为宋体。



参考资料:

《宋书》卷十八,志第八— 沈约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六— 陶宗仪

《隋书》卷十一

《汉书·元后传》

《三国志.吴书》

《文献通考》— 马端临

《建康实录》— 许嵩

百度百科—传国玉玺

维基百科—传国玺


user avatar   xj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史书记载秦始皇喜欢读书,按照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我倒是希望秦始皇陵打开后,里面有大量的书籍。司马迁写史记时曾感叹参考书籍的短缺。如果秦始皇陵墓里有许多焚书前的书籍,将会解答大量未解的谜团(参考竹书纪年):

孔子究竟有没有杀少正卯?

儒家是不是如胡适所说是从职业丧葬人转化来的?

秦朝的主导思想是不是墨家思想?墨家著作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原来有《墨子》 《胡非子》 《随巢子》《我子》《田俅子》 《尹佚》等墨家著作,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误收藏,才得以留传下来。如果陵墓中有墨家的全部藏书,能否重现墨家机关术?

秦朝的高科技从哪里来的?(中国紫,用在兵马俑上的,含铬不锈兵器)

秦朝的法律制度是否都是反人性的?。。。。。。

秦朝的史书里有没有夏朝及更早以前的记录,尤其是带有插图的山海经等地理方面的书籍,据此可以开展考古发掘证明夏朝真的存在?

陵墓里有没有《连山易》《归藏易》?

秦灭东周后,是否把东周的图书收入库中?老子原来就是东周的图书管理员(周守藏室之吏也,据说道德经的内容有相当部分来自周朝图书馆里的书籍),陵墓中是否有堪比道德经、山海经的图书?

秦始皇陵里是否有关于中医经络针灸起源的记录书籍?

1965年,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研究员Patrick Wall和伦敦大学学院解剖学系教授Ronald Melzack提出了疼痛阀门控制学说。其中大部分观点直至如今也站得住脚。该理论提出:“在脊髓与大脑连接处有一类似闸门的特殊结构,其作用是选择性控制通往大脑的讯息(感觉神经必须有脊髓而后传入大脑)。闸门也可随时关闭,以阻止某些由躯体神经系统传导来的讯息进入大脑。职司痛觉的感觉神经有两种:一种粗大神经,职司短暂尖锐而发生在固定部位的痛觉。这种神经的传入有可能引起闸门的关闭(镇痛);另一种是细小神经,职司持久而发生在不固定部位的痛觉(如酸痛),这种神经的传入不关闭闸门(致痛)。”因此,通过按摩等各种手段来刺激抑制疼痛的神经,甚至可以在身体不同区域缓解疼痛。到了1977年Melzack和其他研究人员已经在身体各处辨认出大量的”触发点“,即用手指戳一下便会引起剧痛感觉的敏感区域,压迫这些区域还可以缓解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Melzack发现每一个所谓的“触发点”都与中医里的经络穴位相对应(Melzack R et al: pain,(3):3,1977)。但这一学说还不能对针灸提供一个满意地解释。例如,在按压时,刺激一个触发点能够产生某种效应,而捻动针灸用针所产生的效应则可以持续数月,甚至一生的时间。

最早记录中医经络的书籍来自于黄帝内经(理论上该书写于4500年前),因其年代久远导致对该书的成书时间有争议。最早的针灸经络学习书籍是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的《针灸甲乙经》,成书于公元282年。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针灸的记录则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经络理论从一开始就非常完整,不像其他科学理论有逐渐完善的历史记录,中医经络理论缺失了起源、发展、成熟等阶段的记录。关于中医经络理论究竟是何时何人所提出的,一直是个谜。

如果秦始皇陵墓里有完整的有关中医,特别是经络起源以及经络的内在运行机制究竟是怎样的书籍,将会对未来的医学发展带来巨大的突破。


user avatar   ge-hui-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秦始皇陵玩的时候说,探针打下去,确实含有汞。说明可以打探针。那么这个孔能否大一点点。放个微缩摄像头机器人下去。(连着线防止信号干扰。)孔上做好空气隔绝的准备。不打开。只是先看看下面究竟有什么。是否也有金刚墙之类的。




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


这个其实没有什么争议的啦。如果技术不到位,或者开销过大,再或者意义不大。那肯定不能开这个陵。相信每个华夏子孙都好奇里面有什么。也和评论区说的一样,我能想到的,考古专业的大神们肯定也能想到。只是觉得在不打开陵墓的前提下,能探知一些,那该多好。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确认金喜善是不是在里面。


还能确认陈博士有没有改造12金人。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始皇的棺材板上写着一行神秘的文字:

谁打扰了始皇帝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

当时的考古学家并未在意,还是打开了秦始皇的棺椁。

不久之后,厄运降临了。考古学家倾家荡产,所有积蓄被转到了一系列神秘账户。

更诡异的是,每一笔转账记录都有一条同样的神秘的备注:

我,秦始皇,打钱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当时闯关东的那些人为何会放弃富饶的南方水乡,反而去关外的荒废之地去开荒发展呢这难道不是舍近求远吗? 
  为什么知乎上对明朝诸位皇帝的评价与历史学界的背道而行? 
  怎么评析周公姬旦? 
  历史上为什么游牧的突厥可以同化那么多中西亚定居民? 在中国就基本被汉民同化? 
  有哪些历史人物作用比较大,但是在史书中无传? 
  西汉(刘彻)能打赢巅峰南宋吗,假如穿越(考虑科技差)? 
  古人几天才洗澡,拉完屎又不洗屁股,不会很臭吗? 
  为何世界七大文明起源地的文明起源时间都这么相近? 
  唐朝的气度指的是什么? 
  唐朝时期,成都为什么能成为全国四大城市之一?有哪些优势条件?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下一个讨论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