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是我们误以为古代没有,但其实不仅有并且还普遍存在的东西? 第1页

        

user avatar   patchouli-exar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一个偏的吧:“拿纸片人当老婆”

我一度以为等身抱枕是日本人发明的,直到我听说了“竹夫人”这个东西,才知道把纸片人当老婆不是这个时代的肥宅们才会做的事

尤其现在的等身抱枕,设计上就很不懂事,夏天本来就热,搂着她光出的汗就能把棉花都泡发了,只能用冰丝面料维持一下一开始的触感

古代的这个竹夫人设计出来就是为了避暑纳凉的,用竹篾编成一个等身抱枕,低配款的自然就会“平平无奇”:

就是个普通的等身抱枕,而高档款的在形体上就会有设计,就像现在价格较高的“带义乳”的等身抱枕,竹夫人也能设计的前凸后翘:

这个东西甚至引起了古代肥宅界的学术争论:即竹夫人应该算正宫还是偏房

比如著名肥宅黄庭坚和王晋卿就认为竹夫人应该算小老婆,因为没有完全尽到做夫人的责任

当然了,竹夫人也会和当代等身抱枕面临同样的处境,等身抱枕到了夏天就只能放在柜子里,竹夫人到了冬天也只能扔到角落里吃灰。红楼梦里就曾经出过一个谜底是竹夫人的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不到冬,描述了冬天竹夫人吃灰的可悲命运。

由此可见拿纸片人当老婆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古代人一样拿竹片人当老婆,众所周知古代人在竹片上写字,所以竹片=纸片。

因此可证,古代人也会拿纸片人当老婆。

QED.


user avatar   xiao-w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多了

比如说下水管道。中国人还没发明陶制屋瓦的时候,就已经大量烧制并使用陶制下水管道了。最早使用的时间在夏朝之前。

(注:中国大量使用陶制瓦片的时间是周朝及其以后了。这得益于中国大型高温窑炉技术的成熟)





再比如,金属钉子。也是夏朝甚至之前就已经产生并使用了。主要用于建筑、家具、农具等等需要铁钉加固的地方。

对于古代金属铁钉这部分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我这篇回答:





再比如,铰链,也就是平时我们普遍看到的合页。大概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并大量使用了。




可折叠房屋

现代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榫卯技术,事实上在中国人玩榫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金属和木头的结合就已经玩得很6了。比如可折叠房屋,时间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甚至还要早(把金属用于建筑上的时间更早,时间可以追溯到早商时期)。

这种可拆卸房屋是建立在上文我提到的“铰链”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

金属和木头的结合,创造性很强,可见当时的古人很有创新精神。


user avatar   yang-ze-w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本病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其中以后天性中的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图1)[1]

可能绝大多数患者都会认为白内障是现代医学发展之后才逐步认识并能够治疗的疾病。

实则不然,早在唐朝时,中国的医家就已经对白内障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手术疗法 —— 金针拨障术 [2]

一、金针拨障术的源起

由汉朝起而至唐朝,伴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入,大量的印度医学典籍也伴随着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形成了中印医学相互交融的局面。印度医学对中国传统医学影响最大的学科莫过于眼科,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 年)由王焘编著的中医学书《外台秘要》(40 卷,1104 门,6000 余方)一书中就已有全面论述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的内容,而且细致描述了当时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拨障术”

白内障的症状,《外台秘要》记载为 “ … … (患眼)忽然膜膜 , 不痛不痒 , 渐渐不明 , 久历年岁 , 遂致失明 , 令观容状 , 眼形不异 , 唯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 , 作青白色 , 虽不辨物 , 犹知明暗三光 , 知昼知夜 , 如此之者, 名作脑流青盲眼。“这段描述可以说与现代医学对白内障症状的描述十分接近了(图2)[3]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外台秘要》则记载为”… …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 , 豁若开云 , 如见白日。” 所谓“金蓖决”即是金针拨障术。其基本原理就是用金针将浑浊的晶状体拨入后方的玻璃体腔内,使光线能顺利的到达视网膜,从而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金篦是在佛经中经常出现的词 , 《玄应音义》卷二曰:篦实弥切。”金中精钢者为篦 , 又做金筹 , 是针拨白内障的器械。其制备方法为“金针用上赤不脆金,抽作金丝,粗如缝布鞋底的钢针,长约 3 寸,敲作针形,以小巧光滑铁锤在镦上缓缓磋之,令尖圆若绣针状,亦不可太细,太细则易折,如觉柔软再磋令坚,不可锤击,恐脆则易断,用时发生事故。以坚细中空慈竹作柄,则轻便易转,且不滑指。留锋寸余,针根用银镶好,不使动摇,针锋以银管护之。先用木贼草擦令圆锐,更以幼滑的石磨令滑泽,穿腹不疼, 则入目不痛,方可应用。”在正式为病人手术前,往往先以动物眼如羊、猪眼等进行针刺手法练习,待手法纯熟后才能进行人体治疗,古人曾有“羊头初试,得其轻重”之说。

以上两条记载为中国有关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的最早记录。

此外,《外台秘要》还记载了“金针拨障术”的源起于《天竺经论眼》,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乃是唐代齐州一位姓谢的道人 (道号陇上) 受印度佛教僧人传授所撰。从其书内容上看 , 它是陇上道人吸取了天竺医学的部分内容 , 又结合了中医的理论, 综合形成的一本眼科专著。

可以说唐代中印文化的深入交流促进了“金针拨障术”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与发生发展。

”金针拨障术“在唐代可以说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高度。在唐代哲学家 、文学家刘禹锡的诗篇里 , 就有一首专门描述白内障与金针拨障术者: “三秋伤望远 , 终日泣途 穷。两目今先暗 , 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蓖术 , 如何为发蒙?

又如如杜牧 《 樊川文集——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中记载: 顗 ( 杜牧之弟 ) 眼疾病 , 暗无所睹 。石 (同州 眼医石公集 ) 视顗 “是状也,脑积毒热 , 脂融流下,盖塞瞳子 ,名曰内障 。法以针旁入白睛穴上,斜拨去之,如蜡塞管,蜡去管明……某世攻此疾,自祖及父,某所愈者,不下二百人,此不足忧 。“

从以上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金针拨障术“在唐代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4]

二、金针拨障术的流传与发展

金针拨障术在经过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系统总结之后,又经历代医家的实践改良,最终在明末清初发展到最为成熟与完备的阶段。

明末清初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 将此手术方法阐明得更系统化,归纳成八法,即审机 (手术采取体位 ) ,点睛 (进针方向) ,射复 (继续进针) 、 探骊 (拨障针继续探索前进 ) 、扰海 (将混浊的晶体拨下之动作 ) 、 卷帘 ( 重又浮起者须再度拨落 ) ,圆镜 (瞳神明亮能见人或物 ),完壁回针 (术毕抽针出眼 )。此八个步骤为后世医家研究实践 , 且有所遵循 [5]

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传统医学的冲击,”金针拨障术“业已绝迹。解放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唐由之教授吸取了现代医学白内障切除术的优点,在金针拨障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针拨白内障套出术“ ,即将针拨后的晶状体置于特制的套出器中捣烂后取出。这样避免了金针拨障术后由于晶状体存留眼内而导致的并发症。

唐由之教授在1975年为罹患白内障的毛泽东主席施行了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毛主席在复明后欣然为唐由之教授题词”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自此,古老的”金针拨障术“在新中国又开出了新的花朵[6]

三、金针拨障术的并发症

金针拨障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晶状体遗留所导致的炎症,继发性青光眼。由于术式先天性的缺陷,患者由于术后丧失了晶状体的屈光功能,不可避免地会患上严重地远视眼,必须要佩戴厚重的眼睛才可以纠正。

四、结语

伴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普及,古老的”金针拨障术“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万般灵药皆无效 ,金针一拨日当空。”作为现代人,还是不由得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传统医学为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作出的贡献由衷赞叹。

@知乎日报

参考

  1. ^ https://www.baidu.com/bh/dict/ydxx_8076839173165428393?tab=%E6%A6%82%E8%BF%B0&title=%E7%99%BD%E5%86%85%E9%9A%9C&contentid=ydxx_8076839173165428393&sf_ref=dict_home&from=dicta
  2. ^ 誉为.金针拨障术的最早记载[J].中华医史杂志,2007(01):26.
  3. ^ 牟洪林.金针拨障术史略[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02):34-38.
  4. ^ 龚守华.浅谈金针拨障[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04):18-19.
  5. ^ 傅维康.唐代的金针拨障术[J].医古文知识,1996(02):39.
  6. ^ 陈枫. 听着《满江红》给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N]. 南方日报,2013-11-26(A13).

user avatar   shang-gu-huo-yu-t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花

1972新疆阿斯塔那唐代夫妻合葬墓出土一束精美的假花,虽经千年依然色彩鲜艳,其花茎用细竹做成,花叶花瓣用绢或纸裁剪,花柱头用纸团,花蕊用白色丝线或黑色的棕丝等。其制作方法是将绢、纸染出草绿、粉红、嫩黄等色,剪出不同的树叶、花辧等形状,经过上浆叶瓣便会坚挺,最后将叶、花粘固在枝干上,最后用绿色丝线捆扎全部花枝便制成一束假花。根据花形判断可能主要是萱草花和蝴蝶兰,最右边象百合一样的花就是萱草,萱草中国有上千年的栽培史,孟郊有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可见萱草 有寄托思念之义。

北宋时期已有商标出现,并且还有logo。

现存国家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版。版心中一只玉兔捣药的形象,左右书连起来是一句话“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正下方广告内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有优惠),请记白。”图文结合大白话,言简意赅,图形生动易记,完全具备现代商标和广告的特征,鉴于这一个印刷版,所以当年一定大规模印刷纸质广告或招贴。

宋代“新年贺卡”

宋代新年时文人士大夫会让家仆跑腿到处送祝福。最早被记载的贺卡为文学家秦观,上书“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

宋代已有“明星代言”

宋代政府对酒类实行专卖,只有少数称为“酒库”的企业和高档餐饮场所“正店”有酿酒权,管理酿酒企业的政府机构“点检所”每年会在新酒上市时组织行业评比,即评酒大会,评酒会当期间,各大酒厂会搞盛大花车游行造势,一时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有些酒企请名妓骑马盛妆出行以吸引顾客,《武林旧事》云“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库妓之铮铮者,皆珠翠盛饰,销金红背,乘绣鞯宝勒骏骑,各有皂衣黄号私身数对,呵导于前,罗扇衣芨,浮浪闲客,随逐于后……所经之地,高楼邃阁,绣幕如云,累足骈肩,真所谓‘万人海’也”;《都城纪胜》中说:“天府诸酒库,遇寒食节前后开酤煮酒,中秋前后开沽新酒,各用妓女乘骑作三等装束,一等特大衣者,二等冠子裙背者,三等冠子衫子裆裤者。前有小女童等诸社会动大乐迎酒样,赴府治呈作乐,呈技艺杂剧。”

马扎和折叠椅

马扎汉魏时期传入中国又名“胡床",早先中国人都是跪坐,大约唐宋之际中国人开始从跪坐进化到垂足坐,椅子等坐具开始出现,椅子和马叉相结合演变出另一种可折叠坐具——交椅,你看这交椅与咱们家铁管焊的折叠椅比如何呀?

熨斗

熨斗本来就是就是中国原生词汇,因古代的熨斗形式北斗状的勺形故名,使用在前端的勺内放入木炭用来烫平衣物,我国汉代时已经广泛使用

植物嫁接技术

最早关于嫁接技术的记载见于元前1世纪西汉氾胜之所著的《氾胜之书》中写有“下瓠子十颗,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缠处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子外之条亦掐去之,勿令蔓延。”北魏《齐民要术》对果树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的时期以及如何保证嫁接成活和嫁接的影响等有细致描述,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南宋初年韩雁直《桔录》,元代的《土农必用》,明代《群芳谱》,清《镜花缘》等都有详细描述。后世中国农民也广泛采用植物嫁接术培育新的植物品种。

手套

春秋时期楚墓中出土过全指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个漆盒中有三付露指手套,另外还有出土的北朝棉手套,那样式那花纹,你说是现代产品我也信。


古罗马凉鞋

厉害厉害不愧是时尚中心的意呆利

随身携带的毛笔

突然诗性大发,人烟稀少没法“店家拿笔来”怎么办,还是走哪都跟个书童?随身毛笔了解一下,墨装在前面那个圆盒子里,笔插在连着的管内,平时就挂在身上,《长安十二时辰》有出场过。

摆pose的女文青

毁于公元79年火山爆发的庞培古城出土的古罗马时期壁画,画中少女动作和神态非常自然和写实,思考的眼神晶莹而深邃,这是庞培古城中少女肖像画的常见pose,除了是画的我看不出与当今手机自拍有什么不同?古罗马时期一般来说女性是没资格接受教育的,但有钱人家也会教女孩学文化,所以画中这女子在当时绝对是实打实的文青,看她这专注思索的神态你一定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她正在写诗,没错,这幅画后人就给它取名为“女诗人”。

牙刷

宋代徽宗时人温革《琐碎录》载当时已生产一种以马尾毛制造的植毛牙刷,南宋临安城经常有卖“刷牙子”的小商贩,其市西坊南并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还有“傅官人刷牙铺“等牙刷专卖店;王谬所编《百选方》中记载有牙粉的配方等。

带耳杯

上面这张是郑州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瓜棱灰陶杯,具考证应该还有个盖,无论是老干部喝茶还是用来喝啤酒都毫无违和感,下面那张是夏代的更像是个啤酒杯,这类杯子从出土数量来看应该是当时普遍使用的。

烤串

1967年前凉台东汉孙琮墓出土庖厨图刻石,是我国最早记载烤肉串全过程场面的刻石。画面描绘了厨房劳动场景,画中有反应烤串的情形, 有人切肉,有人穿串,有人煽火,有人烤串,在画面右上部以看到长方形的烤炉,与现代烤炉别无二致。

来,一下吃三串,不吃我就叉死你。

刀叉餐具

用刀叉吃你就敢说是洋气实足啦?土,非常土,土的出了绿铜锈啦!西北齐家文化曾出土过距今天4000年的骨质餐叉,另外商代、战国和汉代等时期墓葬中多次出土过刀叉,这说明古代中国祖先曾广泛使用过刀叉吃饭,可能感觉没筷子方便后来就不用了。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刀勺合一的餐具叫“匕”,“匕”字本来就是个像形字,就是勺,匕是前部尖尖的勺子,不但可以喝汤还可以用前面的尖稍微的切一切肉或叉肉,后来来捅人短刀叫“匕首”就是说这玩艺像“匕”的那个“首”。

肥皂

古人与今人一样也要保持个人卫生,洗澡洗衣是日常需求,那古人用洗涤剂吗,用。在近代化学工业出现以前,世界各地的洗涤剂千奇百怪,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了油脂和植物灰混合成的洗涤剂;古罗马人很有味道的用尿洗衣服,为了收集尿液洗衣店外会摆上几个桶,去桶里撒尿伙计还会给你两个小钱。

中国北方人们会用皂角树的种子皂荚当洗涤剂,而南方则是另一种植物:“肥珠子”又名“无患子”,古书载“肥珠子者……膏润于皂荚,故名‘肥皂'(注意:肥皂是中国原生词)”;合成洗涤剂方面有一种洗澡的叫“澡豆”,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呈粉状,用以洗手,洗面,能使皮肤滑润光。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就记载了一种澡豆的方子,那用料是相当的名贵。宋人有记王安石见镜中脸黑以为有疾,医生说这是脸太脏了给他开了澡豆让王荆公回去洗脸,然而王安石拒绝了。

宋代时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胰子“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含有猪胰脏和草木灰成分的合成洗涤用品,近代也有把肥皂称作”胰子“的,答主老家小时候还有把香皂叫”香胰子“。

古罗马的自来水

公共建筑,罗马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引水渠,他们认为埃及人、希腊人建的那些金字塔、陵墓和巨像虽然壮观,但都是毫无用处的东西。312BC,罗马人开始修建第一条高架引水渠,到了 2 世纪初的图拉真时代, 罗马人的供水已经完全依靠 10 条主要的引水渠。

水引进城市后,罗马人有一套精妙的用水管理方法:首先水渠引来的水会先流入大蓄水池,蓄水池底有管道通向公共设施,如喷泉、澡堂(众所周知古罗马人超爱洗澡),水池壁上的小管为私人供水,旱季缺水蓄水池水位下降,池壁上的小水管先露出水面,这样私人用水会首被切断,而池底的公共水管不会受影响,这样就最大可能的保证了公众用水。

罗马人的供水管都是铅制品,分支水管直接通到住宅,但大部分的平民住宅没有这样的自来水,必须要去附近的公共喷泉提水,也算是公共自来水了。

古代”打火机“——火折

上古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钻木取火是一直是大家对古人取火的一般印象,钻木取火不方便,对技术和体力也有一定要求,后来又出现了更方便火镰、火石、火绒三件套,火镰类似刀斧,有刃;火石在火镰刀上摩擦产生火星,火星引燃火绒即可引火。

然而火镰也不是最方便的,更牛逼的是”高科技“的火折,它只需一吹即可引火。火折一般由粗纸、棉再加硝、硫都易燃物制成,将粗纸卷成卷,塞入小圆筒,圆筒有盖,纸卷点燃后再吹灭火苗,然后盖上盖,盖上有小孔,此时筒内纸卷处于低氧的阴烧状态,需用火时拔去盖子晃一晃,或吹一吹火苗即出,火折随身携带也十分方便堪称古代打火机,《长安十二时辰》里有出场。

生物杀虫技术

柑桔好吃害虫难防,古代没有杀虫剂果农是怎样保证产量的,看晋代的嵇含著《南方草木状》中的记载:“柑乃橘之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有黄者,有赪者,赪者谓之壶柑。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文中所记”赤黄蚁“名”黄猄蚁“属于肉食性蚂蚁,主要大捕食绿蝽等害虫。黄猄蚁的繁殖旺盛期与柑橘害虫的发生期基本相同,对害虫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黄猄蚁扑食时攻击性极强,治虫效能在于群体的力量,所以不是收集单个的蚁,而是“并巢而卖”,“并巢而卖”亦便于运输和贩卖。每年春季黄猄蚁还蛰伏在巢内,这时只要将蚁巢完整地取下挂到柑树上即可保无虞,树树之间还要可以用竹棍相连以引导蚁群在整个园内的所有树上自由活动。这乃世界上生物防治害虫的最早记载。

卫生纸

在纸发明前的古代人们上厕所用啥擦屁股,用石头、树叶子,好点的用事先削好的竹片把菊花刮干净,这种竹片叫“厕筹”。文明的古罗马人喜好兴建大型公共设施,其中包括很多公共厕所,如厕时人们坐在一排锁眼形的马桶上,面前是一长条形的水槽,里面插有很多一头带有海绵的小棒棒,方便完以后拿着棒棒用海绵的一头擦干净菊花再把棒棒放到水槽里,流动的水会把海绵洗干净供下一个人使用(呃——)。美剧《斯巴达克斯:血与沙》有个段落很清楚的再现了如何上厕所,不过擦屁股是由奴隶完成的。

世界上最早使用卫生纸擦屁股的是中国人,9世纪来过中国的波斯人还吐槽中国人不卫生上厕所不用水洗只用纸擦擦就完了。唐高僧义净记载唐人方便完“必用故纸,可弃厕中”。《元史》载“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看,古代人也知道擦屁股用软纸好。

十二星座

韩愈说他自己命不好就因为是摩羯座,有诗《三星行》为证:“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无善名以闻,无恶声以讙。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馀。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待里”南斗“就是二十八宿的”斗宿“换成黄道十二宫正好位于”摩羯宫“。如果你感觉这个有点牵强,再看北宋苏轼苏轼《东坡志林•命分章》中说:“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原来早在唐宋时古人就开始玩星座了?!不奇怪,十二星座,最早来源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古巴比伦天文学家将黄道十二等分,并分割成十二个星宫,并赋予星座名字。十二星座后来由巴比伦传入希腊,再由古希腊传到印度,公元6世纪隋唐时期,随着佛经传入中国,敦煌壁画和河北宣化辽墓中还出土过十二星座的图像。


user avatar   liu-zi-hu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票答案中,有人提到了眼镜,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切题的回答。不过以仇英《南都繁会图》(顺便一说,孙云球主要活动于清初,《镜史》也是在清初所写)来说明眼镜在明代已经深入百姓心中,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日用之物,还是不确。眼镜在中国真正成为市井百姓的日用品,是清初顺治、康熙时的事情。

眼镜是彻彻底底的舶来品,传入中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对于眼镜的起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眼镜首次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国是在明代,眼镜走入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是从明代开始的。

清朝人的脑海中,已经牢牢树立的眼镜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形象,比如乾嘉史学大师赵翼曾经在《陔余丛考》中说:

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

还有像画家迮朗《绘事琐言》也说:

人之有眼镜,来自西洋,始于明代,制不甚古也。

明人关于眼镜的记载,最早出现于中叶的景泰年间,成化、弘治年间稍显增多,这一时期大概可以看做是眼镜进入中国的开始。比如饱受近视之苦的弘治朝礼部尚书吴宽,特别感谢朋友送给他一副国外传来的眼镜,为此专门写了《谢屠公送西域眼镜》一诗,其中夸赞眼镜是“一朝忽得此,旧疾觉顿失”。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眼镜还是不为大多数士大夫所知,更不要说整个社会了。

这种情况直到海外贸易陡然增加的嘉靖时期,才得到改变。嘉靖时期关于眼镜的记载多了不少,著名史料如《七修续稿》和《留青日札》中,都以猎奇的心态提到眼镜。比如田艺蘅曾在《留青日札》中夸赞眼镜说:

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

这显然是一种介绍鲜为人知的秘方的心态。究其原因,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在本土制造眼镜的能力,所有的眼镜都来自于对外贸易,量少价高,这也使得眼镜只能成为一种昂贵的奢侈品,仅限于在少数士大夫与富人手中享用,一般士人能听说过,已算不错,更别说有机会亲自佩戴。至于嘉、隆时期舶来眼镜的来源,主要是东南亚的满剌加国,即马六甲。满剌加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又与明朝有着长久的贸易关系,该国就成为西洋眼镜流入东方的中转站。成书于万历末年的海交史重要著作《东西洋考》,在叙及满剌加国时,尤其提到了眼镜,这也成了明人对眼镜最详细的记载:

叆叇,俗名眼镜。华夷考曰:大如钱,质薄而透明,如琉璃,色如云母。每日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出满刺国。叆叇乃轻云,貎如轻云之笼,日月不掩其明也,若作暧曃亦可。

到了万历之后,随着天主教传教士大规模来华,掀起了一轮西学东渐的浪潮。在天主教士携带来华的形形色色的欧洲玩意儿中,就包括眼镜。清初大学者孙承泽在《砚山斋杂记》中讨论眼镜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西洋天主教人神奇其说,云自万历年中彼教入中国始有者。

可见,天主教士对眼镜的传布,还是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的。

不过总的来说,由于无法量产眼镜,明代的眼镜少且昂贵,无法成为日用商品为社会大多数人所使用,这种现象直到明末都没有什么改观。除去量产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导致明朝眼镜价格居高不下——材料。清代以前,中国的玻璃工艺始终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再加上时人认为玻璃对眼睛有害无益,故而多选择水晶作为眼镜制作材料,这就大大抬高了眼镜的制作成本。水晶的价格是非常高的,用这种材料制成眼镜,价格可想而知,晚明以前,“惟一镜之贵,价准匹马”(孙承泽《砚山斋杂记》),眼镜贵成这个样子,不可能在社会中成为普遍风行之物。

到了清初,眼镜价格陡然下降,成为老百姓的日用品,然而明朝眼镜价高量稀造成的那种人们对眼镜“高贵”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以至于眼镜经常被皇帝赐予臣下,以示笼络。比如清初大文豪、刑部尚书王士祯回忆他顺治十五年(1658)的殿试经历时,写道:

是日(清世祖)垂问臣士祯年齿、科分甚悉,又命取西洋近视眼镜,令试之。(王士祯《居易录》)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御赐礼部侍郎孙岳颁眼镜一副,日后官至大学士的名臣蒋廷锡当时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翰林,他看得心里很痒痒,于是跟康熙说:“我妈年龄大了,老眼昏花”,康熙当即同样赐予蒋廷锡眼镜一架。(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可见,眼镜能形成这样“贵重”的文化观念,是因为见眼镜在明代一直属于上流士大夫的生活象征之一,正所谓“此物在前明极为贵重,或颁自内府,或购之贾胡,非有力者不能得”(赵翼《陔余丛考》)。

然而就是这么贵重的眼镜,在明清之交,突然成为了社会上最风行的日用品之一,到了稍后的康熙时期,老百姓拥有一架眼镜已经是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不外乎眼镜的价格呈现“断崖式下降”。明末清初的上海人叶梦珠写过一部笔记叫做《阅世编》,记载明末清初松江府的市井百态。他不无感慨地追忆着眼镜价格的变化:

眼镜,余幼时偶见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价,后闻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象皮为干,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顺治以后,其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

叶梦珠幼时,正值明末崇祯初,这个时候眼镜价格不像之前有“一匹马”那么夸张了,但也需要四五两银子,花这个价格买件非必需品,对于一般百姓来说,仍然是难以承受的。但是进入清初顺治时期,价格突然下降到五六钱,到了康熙时期,价格已经降到 “遍地贩卖,人人可得”的地步了。叶梦珠的这段话,写的就是眼镜在中国走向普及的历程,正是在清初,眼镜达成了从奢侈品向日用品的转身,从士大夫间才能传布的稀罕物变成了人人都知道的玩意儿。

眼镜之所以能在清初变得如此廉价,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开始大规模量产,二是采用廉价材料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于史考征,能最早见到中国人批量仿制眼镜的记载,是明末人张萱在《疑耀》中说“闽广之间有制眼镜者”,闽广是对外贸易最为密切的地区,恐怕也最容易知道眼镜制造的奥秘。

入清之后,制造中心转移到江浙一带,正所谓“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江南眼镜工业的发达,离不开一些工艺大家的引领,其中最重要的是苏州人孙云球。他是下层士绅,因家贫无以继续科举,不得不以制作眼镜谋生,但其对眼镜的钻研,实为当世翘楚。他精熟于物理与机械制造,潜心钻研西学,并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论述眼镜的专著《镜史》。

就在眼镜制造工艺不断成熟的同时,材料的成本也随之大为下降。清初眼镜不再像明朝那样追求用水晶制造,材质既然廉价,价格也随之下降。到了康熙中后期,眼镜终于彻底扎根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世界中:

今上下贵贱男女,无不可用,真宝物也!人人得用,竟成布帛菽粟矣。(刘廷玑《在园杂志》)

不过对于明清时人对眼镜的认识,有两大特点和今天完全不一样。

其一是,直至清中叶郑复光的专著《镜镜泠痴》问世之前,中国人始终未能搞明白眼镜的光学原理。这不仅导致明清中国人无法按照眼睛病变的情况,科学配镜,同时闹出很多笑话。比如康熙时人纳兰揆叙曾经在《隙光亭杂识》有过这么一番议论:

玻璃来自海舶,西洋人以为眼镜。儿生十岁,即戴一眼镜以养目光,至老不复昏蒙。

这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身为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纳兰揆叙,都误以为是眼镜本身有利于养护视力,一般人怎么看待眼镜也就可想而知。

其二是,不同于今天近视镜占据眼睛市场的主流,远视镜在明清时期才是主要的眼镜类别。这方面记载很多,比如孔尚任《节序同风录》中提到,“老人试叆叇,能养目不昏,今名眼镜”;江西按察使刘廷玑也说,“自有眼镜,令昏者视之明、小者视之大、远者视之近。虽老年之人,尚可灯下蝇头,且制时能按其年岁,以十二时相配合,则更奇矣”,这些指的都是老花镜。究其原因,并不难理解,明清时人并不如今人一般长期面对电子光屏,士大夫读写就已经算生活中需要用眼最多者了,在这样的条件下,近视在一般人中的发病率必然不会太高;然而远视在老年人中的存在却非常普遍,特别是对于士大夫来说,读写是其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视力衰退的影响更为明显,由于文献记载多出于士大夫,我们所了解眼镜流行的一般情况,当然也多集中于士大夫群体身上,所以关于晚年使用老花镜的记载也就最多。

老花镜的流行,在彼时的社会思潮中带来了这么一种认识:眼镜仅限于帮助老花眼,对包括近视在内的其他眼部病变无效。比如浙江巡抚张泰交面圣时候,谈起眼睛的话题,康熙问他为何不用眼镜,他居然回答道:“臣是病眼,不是老眼,用眼镜反多一番障蔽”(张泰交《受祜堂集》)。可以说,直到晚清以后,现代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国人才能真正理解正确理解治疗视力用透镜的成像原理。但这并不妨碍眼镜在传统社会后期成为民间十分常见的日用商品。

眼镜是明清以后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舶来品,眼镜在中国流行的历史,正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自进入到传播的写照。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夏天的,说点儿应节气的事。

人去世之后,因为葬礼的缘故,往往会停灵数日,现多为三天。现代人死了之后,为了不至于尸体腐坏,会放置在水晶棺里。

那么在古代,三伏大夏天的人去世了,怎么停灵?真要是就在灵堂摆三天,尸体就臭了。

当初这个问题我跟村里管事的请教过,答案是,南方怎么样不知道,北方是用冰块。

拜冰箱所赐,我们现在在夏天的时候也可以制取冰块,所以天长日久小年轻就忘了这冰本应该是冬天才有,而夏天本来是没有冰的,继而引申为古代夏天没有冰。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但是会在冬天的时候凿取和冻制冰砖,差不多城墙砖大小,然后放置在地窨子或者山洞里,夏天出售。富贵人家买回去之后还会装在一个专门盛放冰块的带夹层的柜子里,此物还有个学名叫冰鉴,用来房间降温以及储存食物。

在山东、河南、河北地区,上世纪90年代之前除了万元户、官员等显赫之家,平常人家是接触不到也用不起水晶棺的,但是停灵三日办白事又是必须的,怎么在三伏天让尸体尽可能的撑过三天不臭是一个大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古老的冷藏技术——买冰。把那些大如城砖的砖头买来,铺在死者身下,死者身上又有棉被隔热,冰可以撑很久,几个时辰不成问题,三天的话,换个十多遍就行了。到第三天入殓,装了棺材,大钉子砸进去,严丝合缝,不多时就入葬了。

当然,那些家徒四壁买不起冰的人家也是非常多的,那就只能求老天保佑不要死在夏天,真要是不幸,那也只能受着了。试想一下,夏六月三伏正热的天……


user avatar   gu-lei-can-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眼镜在明代就已经步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了,晚明时一位叫孙云球的苏州人还写了一本《镜史》,可见当时人们对眼镜这一事物已不稀奇。






user avatar   tianlingnog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中医医师,这方面我是绝对不会让各位看官失望的。

这个回答,目测是本提问下囊括得最宽的一篇了。


蒸馏水亦系袓国始创。公元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刘文泰等著《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甑气水,以物于炊饮饭时,承取”。


口罩始自中国元代,始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之《东方见闻录》中。其中记载:“在宫廷里,那些侍侯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一律都要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致传到皇帝的食物上去。“这种“蚕丝与黄金丝织成的巾”,应为最早的口罩。据此看来,中国发明和使用口罩的历史,至少已有700多年了,西医使用仅90年。


人工呼吸法及胸外按压法: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首先将人工呼吸急救法用于“自缢死”的经验载入《金匮要略》。其中记载:“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个摩捋臂肠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吸呼眼开。”东汉时医家已用按胸、按腹,又配合屈伸四肢等活动,急救自缢死。张仲景通过他的临床实践,充分肯定了这种急救法,认为:“法最善,无不活者。”《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种人工呼吸法,相当于今天的胸外心脏按摩和臂环运动式。

口对口呼吸:公元3-6世纪时的医学著作《中藏经》,有人说是华佗著,经考证乃是由六朝人撰,据《中藏经》记载:“缢死方,先令人抱起解绳,不得用刀断,扶于通风处,高首卧,取葱根末,吹入两鼻,更令亲人吹气入口,喉喷出涎,即以矾石末取丁香煎汤调一饯匕灌之。”这么说来,口对口吹气式,在中国约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了。


导尿术:本法主要用于癃闭(尿潴留)的急救,早在唐代就有明确的导尿术记载。《外台秘要》和《备急千金要方》两书都多次提到导尿术。如《备急千金药方》即载有:“小便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津液大通,便愈。”说明导尿术在唐代已应用于尿闭的治疗。《卫生宝鉴》还介绍了几种方法。“用猪尿胞一个,底头出一小眼子,翎筒通过,放在眼儿内,根底以细线系定……透于里,小便即出。”在此基础上已发展成导尿术。据宋代《证类本草》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称:“治小便不通及关格方,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简中吹下部,取通”。古以大便不通为内关,小便不通为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故此记载反映出公元四世纪可能已经运用原始导尿术。《肘后备急方》未曾提出较详尽的导尿技术,但可以称得上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导尿记载。


灌肠术:此法可上溯到东汉末年,张仲景将竹管套入猪胆囊内,把猪胆汁灌入直肠进行导泻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外治专著清代医家吴师机著之《理瀹骈文》云:猪胆汁和蜜熬锭蘸皂角末塞肛门,名胆导法;津液枯者,蜜加盐熬,名蜜导;阴结便秘者,蜜汁中加姜汁、生附子末、或陈酱姜或草乌等。肛门内灌猪胆汁或麻仁油治疗大便秘结不通,将小竹筒挤入肛门内,则是灌肠法的运用,是导法的先驱。现在医者又将该法发展为清洁灌肠和药物保留灌肠,常用中药灌肠治疗各种病症,如高热、便秘、中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


鼻饲术:对饮食不入、汤药不进、生命垂亡的病人,采用鼻饲术。鼻饲术最早记载于宋金时代。宋代《圣济总录》记有:“治一切急风……,如急风口噤,用青葱筒子灌于鼻内,口立开,大效。”说明宋代或宋以前鼻饲是以青葱筒子导入的。金代张子和对此术加以改进,使之更接近于现代水平:一夫病痰厥,不知人,牙关紧急,诸药不能下,候死而已。戴人见之……乃取长蛤甲磨去刃,以纸裹其尖,灌于右鼻窍中,咽然下咽有声……顿苏。”长蛤是一种呈三角状而略圆,长约4cm的蛤仁壳,其状酷似现代的漏斗,接以纸管鼻饲喂饲。现代用橡胶管,鼻咽入食道直接入胃,通过鼻饲给药或营养物质。


腹腔穿刺术:此法用于腹水治疗。本法早在东周战国时期的《灵枢•四时气》:“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来缓则烦闷,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这里指的是腹水而言,本法目前已发展成腹腔穿刺术。


外科急诊手术:古代名医华佗并非世界及中国最早实施外科手术之人,在国内考古中已经发现开颅术案例三十多起,其中可以确信带有病理治疗色彩的约有十一起,时间多为距今2000~4000年前。而2001年在山东广饶傅家村大汶口文化遗址392号墓发现的一个颅骨则将我国开颅手术历史上推到5000年前,该颅骨右侧顶骨31×25mm椭圆形缺损,“根据体质人类学和医学X光片、CT检查结果,392号墓墓主颅骨的近圆形缺损系开颅手术所致。此缺损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应是手术后墓主长期存活、骨组织修复的结果。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的实例。”这种手术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排出某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压。就全球范围而言,开颅手术的历史有可能上溯到旧石器时期。综合以上使人相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上古医人“割皮解肌”的手术技艺是有一定根据的,传曰:中庶子曰:“……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揲”为整理、折叠,“荒”可通“肓”,爪通“抓”,幕即膜,“幕,覆也”)


战国时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人类最早运用汞剂治疗外科感染的情况,还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内痔结扎术


缝合法: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等人著《诸病源候论》卷三六《金疮成痈肿候》:凡始缝其疮,名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创口缝合类似现代医学8字缝合法。

《诸病源候论》还记载了肠吻合术


鼻子是胚胎发生最早的器官,为《汉书•杨雄传》第一次道破,之后《方言》之“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正字通》:“人之胚胎,鼻先受形”。


南北朝时期的《僧深集方》中记载的“五瘿丸”,由鹿的甲状腺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用天然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合并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的记载。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用:1、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导致) 2. 始用下颌脱臼整复法,该法一直沿用至今。


唐代的《外台秘要》记载了消渴病患者的尿液是甜味的,以及如何通过尿液诊断黄疸。


唐代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宋代,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


公元十一世纪宋代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及数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喉中,吹之能着人言,谓之颡叫子。”


1861年美尼尔氏初次报道美尼尔氏综合征,我国则在宋代(1264年)杨士瀛《直指方》注意到这一个问题“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明白指出耳因性眩转与耳聋之疾患;又说:“厥聋必有时见眩运之证”,更强调“厥聋”的眩晕是“时见”,即其病之发作,或隔数日、数月,甚至于数年等不规则时间,为突发性、短暂性,而非长期性,与美尼尔氏病之症候符合。


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中初次介绍内腔镜钳取异物的方法。


元代《世医得效方》里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脊柱骨折悬吊复位法


最迟在明代隆庆年间,安徽太平县开始种人痘来预防天花。后来这一方法流传到欧洲,才有的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


明代大医王肯堂始用喉外科分层缝合,陈实功《外科正宗》记录世界最早的鼻息肉手术;张景岳《景岳全书》首次记录鼓膜按摩术


明代末年的《白猿经》描述了纯白结晶乌头碱的提取,比宋代《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记载的乌头碱粗提物“射罔膏”更为详实具体,这是人类最早提取生物碱的记录。


清代(1868年)焦氏《焦氏喉科枕秘》发明开口器


古徽州清代五大名医之一,西园喉科十余部祖刊之一得《喉科秘钥》中记载:“于病人脑后,先点巨蜡,再从迎面用灯照看,则光聚而患处易见矣。”可知现在耳鼻喉科检査时的采光方式,在祖国已沿用一百二十余年。西园喉科先叔祖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1775年)创制的“养阴清肺汤”成为当时治疗“白喉”的灵丹妙药。该药比德国医药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冯贝林,发明抗毒血清治疗“白喉”早一个多世纪。



曾经,有偏见认为“中医只擅长内科,外科等于零”。

但事实上,古代中国的外科技术已经不低,医疗器械种类也非常丰富。

说实话,我当年考进中医大之前,心里也充满了偏见,但一接触到这些历史,偏见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对古代医家的敬畏。

咱们中国人,真的不差劲。

中医,真的不差劲。



本内容首发公众号:

mp.weixin.qq.com/s/Lw7P


user avatar   hei-men-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手机

别以为古代没有手机,下图是出土于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手机”。

目测至少是6寸屏幕,千万像素广角镜头+千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电池有点落伍,估计至少2000mAh,基本配置不低于四核/4GB/64GB/

但古人比较奢侈,不懂得怜香惜玉,竟然把“手机”当做铲子,给阿猫阿狗铲屎。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2、女装大佬

别以为女装大佬是二次元带起来的潮流,在古代,古人早就扮女装扮得风生水起。

例如,魏明帝曹叡就非常喜欢穿成女人的样子,号称是帝王中的女装大佬。


待续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味内衣。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淑妃,龙瑞娇,卖自己穿过的原味衣服。

由于龙瑞娇得宠,顺帝赏赐她许多珍宝布帛,她自己用不了,于是龙瑞娇在左掖门开绣市,高声叫卖金帛,名为赈济灾民的义款,由于卖的是皇帝宠妃的东西(并且自称是穿过的,留有体香,可以说是世上最早的原味了),因此这个秀市又被京城人称为“丽色多春之市”。




        

相关话题

  为啥古代船头上要画一个怪脸? 
  上下五千年,你认为哪一个人是中华文明的最大功臣? 
  明朝是最专制独裁的朝代吗? 
  如何理清五胡十六国的脉络关系? 
  魏博没有山川险阻,靠什么屹立150年。甚至长期成为最强藩? 
  在古代,知遇之恩是很大的恩情吗? 
  古代对女性的压迫是否有被放大的嫌疑? 
  土木堡之战和萨尔浒之战同样的大败,为什么对大明王朝的影响截然不同? 
  国内哪些城市有大片非旅游类型的有生活气息的古城或老城?像潮州或泉州那样的。? 
  所谓罗马帝统是什么情况?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敌法都出天堂之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驻成都总领馆闭馆,中方从正门进入接管美驻成都总领馆?后续还将如何发展?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