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记载了满清的凶残,明朝最后一个知县叫姜圻,被满清杀害。顺治年,剃发令死了一波人,明郑打进来,死一波,康熙年,耿精忠打过来又死了一波,为了对付明郑,海禁迁民,又死了一波。
清末,死的更多,太平军占县城半年,又反攻倒算,死了一波,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都来过。守土无能的大清祸害的够呛的。
日本人也来过,民国的时候,打了几次,终于打进来了。干下了无数坏事,奸淫掳掠,国民党军队当然是望风而逃,只有盐警在抵抗,打死好几十人,好像是宋子文的部队,这个需要好好查。
日军还留有一个万人坑,据说尸骨就有四千多。
前段时间看到我舅妈写地方史志(因为我这不是县,不过级别差不多),写的是土壤部分,现在的县志比古代全面的多,也算与时俱进。
你说修县志有什么用,国有国史,地方的县志是对国家历史的补充,我很羡慕有些地方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那种历史的底蕴确实令人沉醉
我老家东北,发过一次大水,幸好有沿江的大坝挡住了,老城区没什么事。然后就有谣言说这个大坝是日本人修的,然后就开始夸日本人怎么好。后来有人一查县志,发现还是中国人自己修的。所以县志最大的用处就是正本溯源,方便后人,现在东北的基层为什么这么讨人厌,就是他们现在的做法跟当年的鬼子,没什么区别。
在《白鹿原》中,刘军长问朱先生,县志里都是啥。
朱先生说: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当今时下,凡本县里发生的大事统都容纳。历史沿革,疆域变更,山川地貌,物产特产,清官污吏,乡贤盗匪,节妇烈女,天灾人祸……不避宫绅士民,凡善举恶迹,一并载记。
刘军长又问:我军围城肯定也要记入你的县志了?
朱先生说:你围的是西安府不是围的滋水县,因之无权载入本志。你的士兵在白鹿原射鸡征粮及粮台失火将记入本志;你的团长进驻本县吓跑县长,这在本县史迹中绝无仅有,本志肯定录记。
朱先生后来在县志“历史沿革”卷的最末一编“民国纪事”里记下一行:
镇嵩军残部东逃过白鹿原,烧毁民房五十七间,枪杀三人,奸淫妇姑十三人,抢掠财物无计。
朱先生修的是《滋水县志》,这自然是陈忠实虚构的。然而朱先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关中大儒牛兆濂,朱先生半截牛形,朱先生身上所有的元素,基本都是参照牛兆濂而成,牛兆濂是《续修蓝田县志》的主编。
宗族有谱,州县有志,国家有史。
目的只有一个:记住。
作为对照,古印度也有自己的文字,但族无谱,县无志,国无史。印度的历史一片空白,谁都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有过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过什么令人无法释怀的过往。印度历史,最终还是是英国人拼凑起来,他们从中国和阿拉伯史料里翻出零星有关印度的往事,来组成印度国史模糊的轮廓。更不要提一个县的历史,这个县有过什么了不起的人(《人物列传》),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事(《忠义》),山川之名如何而来(《山川》),有过怎样的曲赋歌谣(《艺文》)……
而我们翻阅县志,就会知道:
某乡有一山,现名是什么,原先叫什么,为什么这么叫。曾经有多少人,用了多少工,修筑了山下的那条路,方便几村人的行走。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村的某民,姓甚名谁,以血肉之躯阻挡盗贼残杀妇孺,被捕后咒骂不绝,被盗贼锤碎了牙齿,割掉了舌头。
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记录和介绍,更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精神传承,记住雪中送炭的善意与温暖,记住血流成河的痛苦与屈辱,有谁曾经笃行明志,有谁曾经残害无辜。山依然是那座山,只是名字不同了,有的更是被夷为平地。
但他们的往事,总不能一起永远消失吧?
只能说,古代的方志,比现代的方志,更能表达地方上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