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国家人文历史上的文章《为什么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却有中国最好吃的大米》?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次看翻译的二战史,我都会直接翻到苏军解放东北的部分,检查“满洲里”和“满洲”(地区)是否混淆,从而迅速知道翻译工作是不是层层转包给了外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国家人文历史》的编辑部本来就是一群意识形态挂帅的低能儿,地理/历史知识大多来自网上的段子手,我从未指望他们通过测试。但这次……明显他们不仅仅是笨,还有愚蠢。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哪些本应流芳百世,却背负千古骂名的人? 
  秦始皇如果不死,项羽刘邦能够起义成功吗?如果慈禧不死,辛亥革命能够发生吗? 
  在清朝蒙古人的地位怎么样? 
  有哪些出生在中国的外国名人(非华人)? 
  为什么解放战争中,民心和人民的支持可以取得胜利,而抗日战争中却没什么卵用? 
  丘吉尔的演讲技巧有什么?他对社会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屈原是否确有其人? 
  江浙地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吗? 
  灾难面前,最可怕的是灾难本身吗? 
  为什么汉族占中国民族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 

前一个讨论
广东政协的抢麦意味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果科学家封神,会有什么称号以及故事?





© 2025-04-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