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小河帮,须先有小河,顾名思义,与大河相对。然而四川河多,哪条是大河?哪条是小河?
清代的重庆,
岷江俗称大河 嘉陵江俗称小河 -王尔鉴《乾隆巴县志•卷之二•恤典》
在内江则是把沱江称为小河,长江称为大河。这两者地理上的不同,去查一下地图就很容易明白了。有河就有船,船多了就拉帮结派,组成了船帮。在重庆,史料里有一条《嘉庆八年四月初一日巴县告示》,官府惩办了勒索船户的小吏,同时也规定了各船帮之间的差务。官府将其统称为“三河船帮”,即大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其实下面还有细分各个小帮派。内江的情况也类似,只不过只分两大派,大河帮和小河帮。
这就是历史上“小河帮”一词的由来,它的指代是有地区性的,并没有一个全川统一的“小河帮”。
那什么是川菜的“小河帮”呢?《四川文史资料》第38辑王大煊著《川菜史略》中指出:
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将川菜的各个帮口都统一为饮食业,从此就没有“帮”的名称了。统一之后,根据上级安排,有的名厨支援外地……多年以来,由于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川菜在烹技上又有新的发展,推出了不少新品种。
在建国以前的餐饮业的帮口,作者说可以划分为5帮,即“成都帮”、“重庆帮”、“大河帮(川南)”、“小河帮(川北)”和“自内帮”,下面还分成更多小帮,各帮之间各行其是,素不往来,缺人手都不愿去另一帮里雇零工。今天的餐饮业已经不存在这样不来往的帮口了。
而今天常常看到有人说川菜由“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构成,题中想问的也是此,这个后文再谈。先说这种分法,是断章取义。
2013年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史(西南地区卷)》对川菜的划分更符合现状,综合考虑了不同因素。“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只是大众便餐下面对地域的划分,因为这一类别的地域特色更强一些。照我说呢,把这按地域分得更细一些也无伤大雅。我做了一张图,方便读者理解。
但本问题中所述的“小河帮”,又与上图分类的小河帮含义有所不同,实质是今天很多人所说的“盐帮菜”。
“盐帮菜”这个概念出现的也很晚,具体细节不表,但最终是餐饮集团和政府看到了这个概念的商业和经济价值,在2006年正式定名“自贡盐帮菜”的。在此基础上,政府组织餐饮集团和学者挖掘史料,题目想问的资料里常说的怪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菜上:
传说这些是以前自贡特别有钱的盐商吃的,我觉得不用我多说,多数人都能感受到怪异在哪里。但我找了一下,没看到任何合乎学术规范的文献讲过这些菜的来历,2000年出版的《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盐都佳肴趣话》里也没有收录。而且这里面有一些是能看出母题的,我现在记性比较差,能想起来的不多,比如
百斤羹 宋太尉一日命庖人买鮎鱼一百斤,令作两杯。庖者不解其意,取覆如何百斤只作两羹?命只取颊上两点白肉为之也。 兔肺羹 昔有客见贵宦,延之进食牌,独点肺羹。客方讶其待己之薄,食至则一碗,乃百二十枚兔肺,用脑、麝、料物,依法灌成,极为珍异。 -《事林广记》 其烹鹅掌之法,用铁笼笼鹅于地,而炽炭其下,旁置醯酱之属。有顷地热,鹅环走不胜痛,辄饮醯酱自救。及其死,则全身脂膏,萃于两掌,厚可数寸,而馀肉悉不堪食矣。 -《春冰室野乘•道光时南河官吏之侈汰》 御膳中有一款烹酿馅掐菜,是将较粗大的绿豆芽菜去梢、根,留茎,茎中用细针捅透,酿入调味的鸡泥子,然后再烹制而成,这种加工算是十分精细了。 -《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清宫御膳的操作技法》 民国初年,满汉全筵已逐步衰落,继之而起者为八大八小,十大件,九大簋等。现将当时比较流行而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分述于下(名菜互相调动)。八大八小:为高级肴馔。包括八大件和四冷四热。四热荤:竹笙鸡子、香糟鲈球、炒田鸡扣(即田鸡的胃)、滑鲜虾仁。 -《广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估计那些怪异的菜的资料可能来源民间传说和老人口述,我倾向于认为不全是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