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餐演变出了猛火灶的特点? 第1页

  

user avatar   ace-zh 网友的相关建议: 
      

“炒”是一个典型的中餐符号,这一点没啥好纠结的。

这里的“炒”应该兼具两个特质——借助少许高温油脂加热,以及烹饪过程中不断翻动食物。炒茶、炒咖啡豆也是一种“炒”,但是个人觉得跟中餐武火快炒还是不一样的。

1、先说炒菜的发展史

“炒”这个概念春秋时就有了,但不是现在的烹饪方式,而是指一种不断翻动的烘干方式。一般用来干燥谷物。

炒菜的出现不晚于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里已经有大家喜闻乐见的炒鸡蛋了。但在炒菜当时仍然十分不普及,直到隋唐,仍然以烤、煮、炖、蒸以及冷菜为主,炒菜一般只有皇宫贵族才偶尔享受。比如唐代宫宴的“五生盘”就是羊、牛、兔、熊、鹿肉炒熟后拌食的。

宋代铁产量有所上升,但是质量比唐代还差——为了提高产量改用含硫含磷量高的煤炭炼铁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炒菜对铁锅质量的要求比炖蒸高太多了,普通百姓并不具备炒菜的条件……当然宋代商业高度发达,一些富商已经有机会品尝炒菜了。《东京梦华录》里就有炒兔、炒蟹、炒蛤蜊。

明代末期,花生传入中国,极大缓解了炒菜油料成本高昂的问题,炒菜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到了清代,炒菜的基本理论已经逐渐成熟,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已经有“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

但是即使《随园食单》里介绍的三百多种菜肴,炒菜也只占一成多。明末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以及旅居中国二十多年的利玛窦的写的大量札记里,更是压根没有提到炒菜。

这帮欧洲人记录的东方风土文化相当丰富,没有理由单单对一种中国独有的代表性烹饪方式视而不见。

甚至曹雪芹先生的大作舌尖上的……啊呸《红楼梦》里,出现那么多菜式,竟然也没有炒菜的一席之地,只有宝钗提过一嘴“油盐炒枸杞芽儿”。

综上,炒菜出现的历史蛮久。但是发展成熟乃至成为中餐的“特色”,应该是清代中后期的事情了。

2、关于为什么炒菜在明清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知乎上找到不少相关回答。一般认为是明末的小冰河气候导致燃料紧张,而猛火快烹显然更省燃料

对于这个结论,个人持不同观点

民用的燃料——无论是木材、木炭还是煤炭,都同时拥有取暖和烹饪两层功用。在燃料成本比较高、同时天气相对寒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才是更合理的。

煨炖蒸煮通常采取小火慢烹,更能有效地利用烹饪的热量取暖。或者反过来,利用持续的供暖用燃料来烹饪。北方很多地区冬天喜欢炖菜或者火锅,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而猛火快炒还会带来第二个问题——油烟。炒菜产生的油烟是很重的,而相对寒冷的气候里通风是个大麻烦。排烟的同时,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热量散失。

还有第三,炒菜充分利用高油温激发菜肴的香味,但是为了炒透,通常切得比较薄(相对蒸炖煮),并且汤汁也少,所以端上来之后更容易放凉。而且,天冷的情况下,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往往更偏好“热腾腾”的菜式。

3、炒菜的流行,乃至成为中餐符号……很难说是“准确”的结论,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最重要的原因,个人认为应该是食用油的普及。

中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农业国——这里说的发达,指的不是技术上如何领先,而是对农产品的开发利用,非常的深入。大米可以发展出米粉米糕米线,大豆更不用说了,饮料(豆浆豆汁)调料(豆浆豆腐乳)副食(豆干豆皮)主食(豆饼豆糕)蔬菜(豆芽豆苗),可说全方位覆盖了。

花生传入中国后,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就是榨油。花生的出油率非常高(现代压榨可以接近50%,大豆只有百分之十几),产量也比传统的油菜籽、茶籽、芝麻高得多。

中国较早发展出完善的榨油技术。元代王祯的《东鲁王氏农书》里专门有一章就叫“油榨”,从破碎、蒸炒、制饼到压榨,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唯独缺的就是优质的作物。

明末花生引入种植后,烹饪用油就开了挂了,成本很快降低到比较亲民的程度。炒菜最大的门槛——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清嘉庆年间成书的《滇海虞衡志》里,有“若乃海滨滋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花生油,且膏之为灯,供夜作,今已遍于海滨诸省,利至大”的描述。说明清代中期花生榨油已经在一些地区普及了。这跟炒菜快速发展,时间上还是比较吻合的。

并且,中国人也有充分利用食物原料的优良传统。榨油剩余的枯饼粗蛋白含量相当高,用来作为禽畜饲料也是物尽其用,一点不浪费。这也进一步降低了食用油的成本,促进了烹饪用油的普及。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与中国定居农业发育很早有关,于是铁器、陶器的制作都需要炉灶,在冶炉与烧窑顺便做饭,就出现了猛火爆炒的中餐制作法。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人用筷子。

寒带和温带喜欢吃热食熟食,所以直接手抓是不行的,中国文化圈使用筷子捞取食物。欧洲进入文明社会后使用刀叉。当然,南亚次大陆还是使用手抓。

这是最本质的原因之一。当然,日本越南等地也有筷子。但是……中国还是有不一样的条件:

中国人家庭普遍有碗盘。

中国是瓷器之国。陶瓷餐具价格极便宜,普及度极高,平民小户都有盘碗。哪怕只是“粗瓷大碗”。

盘碗、筷子,决定了中国饮食方式的独特性。

日本之所以有寿司、饭团子,本质原因是平民家庭盛具匮乏,所有主食米饭只能以饭团子方式包裹、携带和食用。也因为日本自古很少麦子,所以没有类似我们的“干粮”。

筷子的特性,决定了中国菜肴的形式必然是小块的:丝、片、块……这样的菜可以一筷入口。而大块的烤物,比如烤羊腿、烤牛排之类,则要在摆盘里再次用刀切。

当然,我们东北人还喜欢吃酱大骨……但是我们是粗人嘛……

所以中国烹饪方式,主要是对付小块食材的烹饪方式。

当然,这种对付小块食材的烹饪,也还有很多手段,比如炖煮,比如蒸,比如炸,比如冷食。

但是炖煮和蒸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烹饪。炸则耗费油料更多,同时炸不能有效混合不同食材的味道。在传统家庭中炖煮成菜当然有充足的时间,但是对于饭店来说,客人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去等的。用油比炸更少,烹饪温度比蒸煮更高、成菜时间更短的猛火炒就出现,并且流行了。

猛火炒本质上是商业饭馆的产物,是清末民国以来餐饮业发展的结果。当然,这也和近代以来食用油供应日趋丰富(但某种程度上仍然不算富足),肉类等动物蛋白在这个过程中仍有匮乏等有关(这些因素请自行联想理解,不展开了)。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炒菜这一介于炖煮和油炸之间的烹饪形式的产生和风行。


user avatar   luo-wei-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我研究过,关键是灶这个玩意,大家都是在里面烘或者煮东西,唯独中国人在顶上挖了个孔,出现了上面冒火的中式灶。

欧洲中古代的灶都是这样的

汉代灶台是这样的,多两个直火孔。日本也是走中国这条路的,日本的日本猛火灶在之后再讨论,先看欧汉对比。


庞贝城出土的灶台也是如此,上面它只有做汤一个功能。

中世纪的移动式灶台是这样的,它是靠上面的加热盘煮东西,没有直火设计。

中式灶台自古就没变化多少,汉代的样子,和现代农村的样式都差不多,只有材料和局部工艺改变了。这种设计的问题在于空气只有一个通道,导致加热没有中式灶台那么旺。基本上,欧洲古代的灶,和中国的炕差不多,是闷烧的,炕的温度大家有感觉,绝对做不到猛火。

当然有人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传承没断。为什么,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出土的灶台,就是直火的。

这个是禁止出境文物,河姆渡的灶,和上面的釜。中国人一眼就能看出,基本结构没变。

但是其实罗马时代,对标汉代,也是用永久灶这样的结构的。希腊罗马都是和中式灶一样的。

但是后来却变成了这样的移动灶。

我合理怀疑是因为日耳曼人。现代欧洲人种,尤其西欧主要是日耳曼人后裔,无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是德意志人。这群人在罗马时代,是北方蛮族,渔猎为生的,后来入侵了现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地。这群渔猎的人,因为不是农业种植文明,没有很固定的居所,它们不建造永久灶台,都是用上面这种简易灶台的,这种灶台在西欧一直传承到中世纪结束。这种灶,虽然是直火,但是没有围墙,所以不可能是猛火,因为猛火厨师根本靠近不了。

欧洲也有半永久灶,但是半永久灶都只是烘培类,因为是半永久,所以其实和永久灶的建造成本还是差很多的。

顺便说一句,泰国,越南,日本,韩国,都是中国灶。日本菜也是有猛火炒的

所以,一句话结语,为什么亚洲还有猛火,欧洲没有了。是因为亚洲现代人是由农耕文化原始人类的传承下来,所以保留了永久灶,而欧洲由于现代人种是渔猎民族的传承,所以没有继承下永久灶。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相关话题

  监狱的饭菜怎么样? 
  为什么日本宫内厅准备的国宴是法国料理而不是日本料理? 
  有什么配料食材盖过主食材的食物? 
  自助餐吃到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中餐地位在世界上这么低? 
  你在旅途中吃过最惊艳的东西是什么? 
  红烧肉为什么会成为国民菜和富裕的代表? 
  炒土豆丝需要放白醋吗? 
  「靠近骨头边的肉好吃」有科学依据吗? 
  有哪些好吃的半成品早餐推荐?或者速早餐食做法也行? 

前一个讨论
为何白骨精在民间的名气比其他《西游记》妖怪大?
下一个讨论
牙疼不能吃瘦肉,又不敢多吃肥肉,吃素不解馋,怎么办?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