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发达国家的高福利制度在造就一批懒人的同时,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吗? 第4页

              

user avatar   cloud-9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搞错了,高福利不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而就是目标本身。


很简单的例子,当有一天机器全面取代人类的劳动,除了少数岗位外,都不需要人去劳动了,不发高福利难道看着多数人失业,暴动导致毁灭吗?

科技的发展竟然导致自我的毁灭,岂不是很荒谬。


什么叫懒人?每个人的目标都是有资格做懒人,就是所谓的“财务自由”。

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不用挣钱了,不代表就不做事了,只是不为挣钱而做事了。

可以为了自己的爱好,梦想等做事啊。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就比如体育运动,在古代能靠这个吃饭吗?不行,所以在古代做运动员就是不务正业。

但现在你还能否认运动员职业的正当性吗?

所以并不能说不从事生产就叫不务正业,就叫懒人。只是看生产力的水平够不够支持脱产而已。



综上所述,高福利一是要有足够的生产力支持,不能竭泽而渔,搞无法持续的高福利。

二是高福利不是平均主义,不是优秀者不能多得,而是使人们从挣钱维生的低生存水平解放出来,这本身就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之一,而非手段。


user avatar   vguai-ke-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首先我们想说的是,高福利并没有养懒人。

(瑞典的)所有严肃的研究都表明,装病请假领福利等现象极其稀少,绝大多数人如果能劳动,就会去劳动。毕竟,谁会拒绝有保障、有钱拿,又能实现社会价值的工作呢?绝大多数失业者之所以失业,绝大多数劳动者之所以请假,并不是因为他们太懒,而是因为他们确实遇到了问题。

这也就引出了不同国家之间关于就业率与失业补贴关系的比较研究:

人们在经合组织内部对就业率最高的两组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了可比性调查,一组是有宽厚的失业补贴、但也有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的北欧国家;另一组是补贴很低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美国、英国、爱尔兰)。调查表明:

(一)再失业补贴与失业率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也就没法保证降低补贴就能降低失业率。

(二)筛选问题再所有国家都有,不管其福利制度如何阻止。尽管保障制度不同,北欧国家和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就业率大体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是失业补贴很低的国家也没法帮助那些由于不同原因难以竞争的群体进入劳动市场。换言之,筛选问题来自于劳动市场的机制,而不是保障制度的机制。所有国家,不管其补偿规定如何,都是同样的群体难以进入劳动市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1]


那么,劳动力市场对人们提出了哪些要求,使越来越多的人生病,甚至被直接排除在市场之外呢?

(一)教育被认为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敲门砖。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雄性衰落》一书中写道:几十年来,美国的工作岗位大量提升,但能够吸收低学历人群的工作岗位却大幅减少。[2]而当教育本身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障碍时,教育就成为了促进就业的重要工具。

(二)在劳动力市场中,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这简直是一个常识——如果连健康都没有,那么人们又该如何工作?想象一下,疲惫的、痛苦的、头昏眼花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流水线旁边,也许这会由于成本降低而给管理者带来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成本降低不仅扼杀了各层级、不同身份的管理者的创新能力,还掐灭了绝大多数人的创新的火花。到了那时,社会发展会停止。当然,对于披着不同外衣的资本主义者,那时就更加需要扼杀创新能力的创新能力;毕竟你只要迈出一步,就几乎没有回头路了。

由此可见,高福利制度——所有人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和护理——非但不会养懒人,还是提高生产力、提高创新能力的上策。可以说,北欧经济高度繁荣、社会整体富足是高福利的结果。

高福利实则是一种拥有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后所进行的分散投资策略。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力水平过于落后,将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能使少数人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而全力以赴地研究数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等——如果在这时将资源分散开来,那么所有人得到的资源都太少,所有人都要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忙忙碌碌;这样一来,社会整体就无法发展了。

随着掌握绝大多数资源的贵族们不断研究,尤其是数学和科学有了突破性进展,工业革命到来了,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在这个时候,资本的垄断性会得到呈现,资源渐渐趋于越来越高水平的集中状态——工业革命以前的小资产阶级、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取消,我们可以看到由相对分散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垄断性。

然而,生产力的发展使最高水平的垄断性(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低效率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毕竟一小撮人根本就消耗不完如此多的资源,而绝大多数资源却依然集中在这一小撮人的手里。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家要把剩下的牛奶倒掉。

这时候,一种更高效率、更健康的社会应运而生,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垄断性(或者说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又将资源分散开来——但此时的资源分散与资本主义之前的资源分散又不相同。

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将资源分散到每个人的手中,每个人都不愿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医疗保健而发愁了,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做着有意义的工作,潜能得到开发,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提高了,生产力又进一步发展。所以说,在这个时代,高福利制度和经济发展是互为因果的。

参考

  1. ^ 英瓦尔·卡尔松等. (2007).什么是社会民主主义?. 瑞典工人运动思想库.
  2. ^ 菲利普·津巴多. (2016).雄性衰落.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早上我听到一条新闻。

新闻讲的是什么呢?

是有一对农村的夫妇啊,他们去城里打工。

每天起早摸黑,没有空闲的时间,就为了加班费。

然后说他们的收入越来越高,越来越幸福。

我听到的时候就在想,这到底幸福在哪儿?

一个人每天劳动4个小时,赚10块,花5块。

和一个人每天劳动18个小时,赚20块,花5块,

到底哪个幸福……

有人说了,后者可以存15块。

没毛病,的确可以存15块,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时间花吗?

没时间花的话难道还要带进棺材?

还是说准备下一次再说?

抱歉没有下次了,真的不会有了,等下次15块就只能买草纸了。


然后我们进一步。

我们再看看马教圣经的说法。

马教圣经对资本主义下了死刑判定,为什么呐?因为他认为,资本危机一定会到来。

这句话是对的,比他先进了200年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同样不否认周期的存在。

那么,资本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是产能过剩并发的债务危机。

产能过剩是个反直觉的概念,但我们换种方法理解就很简单了:产能过剩就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指的是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了,你没钱买你想要的东西。同时,由于流通货币少了,一些为了接到水的人就会去疯狂贷款,于是产能过剩就并发债务危机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马教圣经上说,流通货币减少是因为资本家剥削员工,

导致员工的产出永远大于收入。

这个话对吗?

不全对,但是大致上是没毛病的。

资本家通过承担大量的风险压迫员工进行数学期望为负数的交易(劳动时间换信用货币),

导致员工总体收益很低。

但是,还不够。

为什么还不够呢?

假如:

你生产100元的东西。

资本家帮你卖掉了90元。

他给了你70元。

你拿到70,60存起来,10块花掉了。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导致了产能过剩?

这叫自己剥削自己。


最后,我们可以回到主题上来了。

养懒人的同时,到底发挥了什么社会价值呢?

第一个社会价值刚才已经说了,就是不让屁民存60,拿出来花掉,不花掉国家就拿去养懒人。

第二个价值其实也说了,但藏得比较深。

那就是,有人一定会问,资本家哪有那么好,90块还给你70。

维多利亚时代的打工人当然觉得资本家不会那么好心,因为当时的大英帝国不养懒人。

养懒人会使打工人敢拒绝资本家,是打工人最大的后盾,

打工人有强大的后盾,才能拒绝吃屎。打工人不吃屎,资本家不好也要好。

这是资本主义在经历多次大萧条以后,为了续命给自己打的补丁。

懂了吗?

很多人觉得年轻人理直气壮不工作是不对的。

我只能说,这帮人还是封建地主思想,资本主义补丁已经打到二十一世纪了。

在二十一世纪,工业化伴随的劳动力过剩,反而让人们的劳动时间增长了。

而且在某一个时机,人们统计以后发现:

单纯的劳动时间的增长并不能够带来社会消费品的增长。

那么这个时候,自然要考虑的就是为了实现新的平衡而去掉这些没有意义的劳动时间。

第一种方法是养懒人。

第二种方法是死人。


user avatar   advancezhu-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键在于欲望调动

这样的政府相当于在给全社会托底,进行一个整体的大保险,这种保险可以让人更加有动力和冲击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整体保险又保证了人在失败之后不会过得太惨。

欲望调动起来之后,整个生产力就被调动了,高福利制度不是为了懒人而准备的,而是为了那些有野心但是胆子不是很大的普通人准备的,告诉他们,大胆做事,国家给你兜底。但是往往有兜底之后的人做事情就不再只是为了所谓的衣食住行了,而是为了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两个需求所爆发的动力远超对衣食住行的动力。


user avatar   guiji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耳光扇在你脸上,然后问问你图啥?

不懂就扇到你懂,懂了你就乖乖让我扇。

大概你就是这逻辑吧。


user avatar   du-gu-qi-s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耳光扇在你脸上,然后问问你图啥?

不懂就扇到你懂,懂了你就乖乖让我扇。

大概你就是这逻辑吧。


user avatar   chen-zheng-11-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有个山东的女婿,年薪30万,过年陪老婆回家,看到年薪10万做公务员的妹夫,自认为有优越感。结果老丈人喝酒的时候跟他说,好好跟你妹夫学学,趁年轻早点去考个公务员。啊这?年薪30万不香吗?老丈人:不香,当领导才有面子。

2、还有个嫁给山东人的外地媳妇,过年跟老公回到山东,婆婆问,工作怎么样?有没有编制?没有的话去考一个吧,女孩子就是图个稳定。

3、还有,施耐庵在小说里早就写了,因为一个山东人太重视编制,直接导致了一次农民起义的失败。这个山东人的名字叫宋江。

宋江原本是山东郓城县押司,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后因为私通贼寇,被逼离开体制,靠着当公务员时候攒下的名声,宋江创业成功。公务员下海创业成功,本是美事一桩,想宋江身边环绕天罡地煞108位将帅,各路小弟不计其数,金银财宝花用不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好不快活。

就这,你说要是一般人,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还想啥呢,可宋江不,宋江日思夜想的,却是要圆他的编制梦,他想回去做公务员。于是,他招安了。当年多少人在电视机前恨宋江啊,你说你好好地为啥非要招安啊,没办法,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要做公务员。

看到了吧,山东人爱考公务员,不是现在才有的印象,施耐庵都这么写。

4、在山东,过年去丈母娘家的正确方式是:开着一辆普通的大众车,最好是黑色的,车前挡风玻璃那里放着单位大院的通行证,车后备箱里放着单位发的1袋米、1袋面、2壶油,外加一提桔子。到了丈母娘家门口,从后备箱一样一样往下搬东西,丈母娘看到这种女婿,眼睛都能笑开花。街坊邻居也会借机教育孩子,看到没有,一定要考公务员,过年过节啥都发。

晚上你妈给你打电话说了这个事,说人家谁谁今天回来了,单位发了好多东西呢。你刚想说,我一年在大厂挣这么多钱,还差那点米和面?你妈张口就来一句,人家那是单位发的,你这是自己花钱买的,能一样么?!赶紧给我回来考公务员。

5、过年回家大家一起喝酒,走亲访友,相互介绍,这是在某某部门上班的,听起来就特别有面子,介绍的人也特别自豪。不要问为什么,有编制就是牛……

6、在山东人爸妈的眼里,人只分为有工作的和没工作的,有工作的特指以下工作:公务员—医生—老师(事业单位)—银行—国企(排序分先后),其他都是没工作的,或者不是稳定工作的。

7、无论你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无论你的兴趣或者梦想是什么,爸妈一定让你考公务员,考编,只要考上了国企以上的单位,家长便认为你已"成才",他们便放心了。

8、有人说,山东人的爱情,始于一见钟情,死于没有编制。因为我有编制,所以你要么有编制,要么在考编制的路上,要不然就只能分手。

9、山东父母的婚姻观:只有进不去的编制,没有拆不散的鸳鸯。在山东婆婆眼里只有两种好儿媳:一种是公务员、一种是事业编。在山东丈母娘眼里也只有两种好女婿:一种是有编制,一种是有车有房有存款,如果既有编制,又有车有房有存款,那简直是个完美的女婿。

为什么山东人这么重视编制呢?因为他们喜欢“稳”。山东人非常重视孔孟之道,骨子里是相对传统的:

第一个表现是尊师重教,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一直学习、一直学习。

第二个表现就是凡事都喜欢中庸,即安稳,安安稳稳的上学、安安稳稳的毕业、安安稳稳的成家、安安稳稳的工作、工作要安安稳稳的朝九晚五、要有安安稳稳的五险一金,工资可以不上3000,但必须安安稳稳。

第三个表现就是所谓“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很多山东孩子也从小就被教育考上公务员来光宗耀祖,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并且目前是全国排名前列的省份,但经济的发展速度太快,人的思想水平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发生彻底的转变,思想上仍然偏于保守,学而优则仕的想法相对重一点。

第四个表现是山东人极其重孝道,只要父母一句话,即便儿女有什么想法,可爹妈都说了,做儿女的就只能去考公务员了。

不过,话分两头说,也不只是山东人爱考公务员,可能很多地方的人都爱考公务员,毕竟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对孩子并没有过高的期待,能看着你一日三餐无忧,过个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

如果你能力很强,那确实没必要考公务员了,但如果能力一般,还是建议考考试试。

你们那里爱考公务员么?

说明:有人说我黑山东,其实这些段子都不是我写的,都是知乎上山东人或者在山东的人写的,我是闲着没事整理了一下,还有一些我没整理呢,比如什么三等孝子考了外地公务员事业编,二等孝子是考了本地公务员事业编,一等孝子是考了北京公务员,上坟都要跪最前面。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意思的,明明全国都考公务员,为啥老是说山东?我想了想,觉得这和孔孟之道可能是有关系的,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山东有啥好黑的?我吃饱了撑的黑山东。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user avatar   crowbloo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12 月 8 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 1000 亿件,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是怎么达到的? 
  ofo为什么突然凉了? 
  宋朝究竟有多强大? 
  在中国是弱国的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岸田与莫迪会谈后宣布对印投资 5 万亿日元,这可能出于哪些考虑?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开征房产税是否会导致房租上涨? 
  武汉市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吗?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英镑,日元相比如何? 
  台湾和香港的 GDP 同比于大陆 GDP 的百分比最高是多少?分别是哪一年? 
  什么原因让中国一夜之间从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大国? 

前一个讨论
革命一定要流血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人大代表熊思东建议加强性别差异教育,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