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听颂词,建议直接关掉答案不要往下看,对大家都好。
我国航天近年来进步明显是无可争议的,这些成果也的确可以无愧于填补国内空白,在世界排名上有数。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即使如此也还在不断追赶先进水平的路上,而且追赶的路程很漫长,做不到的事情还非常之多。
----------------------------------------------
“月球取样返回”,载人返回1969年,苏联机器人1970年。
“月球背面降落”,地月L2点轨道中继应用也专门提出来说......NASA1978年发射日地L1点探测器,绕月卫星和实验室从1966年发射到现在月球看了个遍,嫦娥3号登陆的时候好几个美国航天器在月球轨道全程围观,嫦娥45的时候也不会例外。这次有科学意义的地方在于背面实际探测找出轨道上几十年探测忽略掉的发现...不过也只是有可能,概率老实说不是太大。
侦察卫星,具体说来太长,贴一张1984年KH11的图片吧。
行星探测,海盗1号登陆火星是1975年,苏联火星车登陆于1971年。
“腾云工程”,涡轮冲压组合动力的Lockheed A-12 1967年,航天飞机1981年,空射运载火箭Pegasus1990年。
“快云工程”,Tethered Aerostat Radar System,1992年。Joint Land Attack Cruise Missile Defense Elevated Netted Sensor System,1998年。
“飞云工程”,MacCready Solar Challenger,1981年。
这两个项目沾了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光,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功率重量比比起80年代都有很大提高,性能倒是真能比前辈强。
“行云工程”,Inmarsat-2组网,1992年。
“虹云工程”,Iridium组网,1998年。
现在集成电路性能强,大功率射频电路也有进步,同样情况下比初代Inmarsat和Iridium好些,和当代比就算了。
“可重复使用发动机地面试验”,这东西实际上是YF77的甲烷改型,和日本LE7的甲烷改型尝试一样,都属于在氢氧机上更换燃料的前期试验,并不是专门设计的型号。Rocketdyne在80年代折腾过甲烷发动机,技术问题都解决了,还弄出过300多吨推力的设计,然后冷战结束了。
“伞降回收”,这属于领导要看到重复使用进展没东西凑上的。伞降的原本研发目的是返回舱回收和可控定点坠毁,和火箭回收复用不沾边。几十吨的薄壳子在地球大气环境下伞降安稳落地,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大的伞和那么稳的气流。ULA做伞降的时候只敢带一个发动机舱还要空中抓取,因为落地撞不起。
“垂直起降火箭设计”,Delta clipper, 1993年,目前能看到的最多是这个阶段。至于真正的火箭,即使直接使用YF77改,甲烷箭体也需要重新设计实验。而现在设计里那枚长的像miniF9的用了180t的发射重量实现800kg的SSO,经济上无竞争力,反正开发立项的时候也都知道是验收一次用。真的有商用价值的估计还得等下一代从头加入复用设计的发动机和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