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近年来贬亮成风?如何看待易中天品三国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第1页

  

user avatar   ceng-j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易中天品三国》大概也看了三遍了。虽然不能说奉为真理,但黑诸葛亮?不存在的。

大家都认为易中天是曹操吹,易中天最后专门拿一集把曹操和诸葛亮放一起说,说他们是硬币的正反面。易中天怎么会黑诸葛亮呢?硬要分个正反,也是诸葛亮正,曹操反。易中天连反面的曹操都要吹,会去黑正面的诸葛亮?讲不通吧?

谁在黑诸葛亮?其他的谋士吹,或者刻意要显示自己不一样的人。

B站《易中天品三国》郭嘉那集的弹幕真是热闹。各种郭嘉死了上诸葛亮的号啦。郭嘉不死诸葛亮不敢出啦。

不是蠢,就是坏。

这两人就不是一个工种,怎么比?虽然年代是同一个,但比关公战秦琼还离谱。

真要比,诸葛亮也是跟荀彧比。易中天也的确是对比了这两个人,高度评价了这两个人。这是两个了不起的理想主义者。

易中天说,矫枉必须过正。以往大家一说三国,想到的就是刘关张,赵云,诸葛亮。吴魏那边真说不出几个人。

易中天着重讲讲其他两国就被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了吹黑。

一个教授吹一个黑一个死透了的历史人物有啥图的?当然易中天还因为说诸葛亮没有借东风,没有三把火这些战绩,被人喷。到现在也还在说他黑诸葛亮。

他就按民众喜欢的,希望的去讲。大家都开心。干嘛要做这样的工作?要去说什么文学形象,历史形象,民间形象。


user avatar   bei-tiao-ta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小得罪易老师一下,他用晋书宣帝纪的司马懿给司马孚的书信说诸葛亮不善用兵来证明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够。可易老师没有说到的地方在于,就是这封信写后不久,司马懿命张郃追击诸葛亮被诸葛亮射死,从此被打成老乌龟不敢出头。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至少是不弱于司马懿的,否则早就被占尽十矿优势的司马懿飞龙骑脸了,那还能反过来压着老乌龟打?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贬亮成风”这种事也要一分为二来看,要知道亮粉(诸葛亮的粉丝)可是贯穿古今的啊!

例如晋武帝司马炎就是一枚亮粉。

《汉晋春秋》:时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来自蜀地的樊建给司马炎吹了一波诸葛亮治国的事,司马炎就粉上了。

之所以后来历代君主喜欢粉诸葛亮,大约都是粉诸葛亮的能力+人品,但不是每个君主都能有刘备的胸怀,所以,这种事真的只是君主们对臣子们的要求和期望了。

既然领导喜欢诸葛亮,民间百姓喜欢诸葛亮,造神运动也是不可避免的了,我觉得这种事是客观存在的。现代社会已不再有皇帝,所以有人开始提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种事也是自然的事,可以理解。


朱子彦、高恩源之流

近年来,恶意贬低诸葛亮的文章层出不穷,这锅不应该是易中天来背的,易中天顶多是个曹吹属性,要知道:与其同时,已经有专门恶意贬低诸葛亮的大佬在兴风作浪了。

例如:上海大学历史教授朱子彦的大作《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

朱子彦《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

此后,跟风而出的一大堆类似作品,我就随便列举一下了,例如这本:

高恩源:《恭请诸葛亮下神坛》——评说《诸葛亮集》

高恩源《恭请诸葛亮下神坛》——评说《诸葛亮集》

这位高恩源身份不详,他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了三本书,除了上一本专门恶意抹黑诸葛亮的作品,还有《还三国本来面目(评说三国演义)》、《历史岂能随意涂抹(评说三国志)》,还有一本书名很高大上《三国史辩》,内容全是牢骚和谩骂。

据说,这三本书都没有列出高恩源的简介。所以,很可能他并非历史专业出身。

高恩源大概是个无名宵小,出版社都觉得此人不值一提,这种人的书能够出版,也是迎合了社会上一些“反传统”的思潮。

我们随便去百度搜索一下“诸葛亮+神坛”之类的话题,都能看到不止他,还有很多所谓思想界的笔杆子都在打着“反传统、新思考”的旗号在撰文恶意贬低诸葛亮。

比如这位李洪恩,他还消费“活人”韩寒的名望(笔名:当代韩寒)。

李洪恩(网络作家)_百度百科

诸葛亮终于被拉下神坛了_李洪恩_新浪博客

这种事可怕之处在于:因为大部分读者是没有看过史书《三国志》的,大部分读者是看过或了解一点《三国演义》故事,然后知道《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有美化诸葛亮的剧情。

——因此,大部分读者会很容易选择相信这些掌握舆论话语权的人的说辞。

但凡有系统性的研究过《三国志》的人,去看看这些人的“大作”就会发现其论据十分可笑,例如最常见的这种说辞:“三国中蜀国势力最弱,灭亡最早,这与诸葛亮的政治方略和个人专权不无关系。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话,也应该知道诸葛亮234年死,蜀汉263年亡,难道是亡灵诸葛亮在死后还在蜀汉专权几十年?


我在这里列举高恩源、李洪恩之流,不过是把一些为了博出名而哗众取宠的宵小撕开真面目给大家看,高恩源的书名说的高大上:历史岂能随意涂抹。

——殊不知,他自己才是这样的人!这话用来评价他的作品,一点都不为过!


章太炎的谬论

朱子彦教授身份特殊,他可是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人啊,他可是接受过正规历史学教育,并头顶上是一堆的正统历史学组织成员的光环。

胡适曾经曰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话很有道理。章太炎当初就提了一个大胆假设:诸葛亮借刀杀人,除掉荆州关羽。

章太炎《訄书》第三十六《正葛》:
临沮之败,葛氏(诸葛亮)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苟罗骑斥侯之疏如是,则政令愈慢矣!皆窥暗者也。
法家之所患,在魁柄下移。移者成于纵横之辩言,其上则雄桀难御,不可以文法约束者为特甚。故韩非所诛,莫先于务朋党,取威誉。其在藁莱明堂之间,皆谓之侠。
葛氏亦法家也,行诛于纵横,而彭漾,李严丽于流辟。夫刘封雄桀之次耳,夺孟达鼓吹,守山郡不发兵,罪也。而葛氏特以刚猛难任,不可用于易世之后,劝先主除之。是杀之以其罪,杀之之情则不以其罪也。
如羽,世之虎臣,又非封等伦也。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席益厚而将掣挠吾大政。故不惜以荆州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非冒之也。一国之柄,无出于二孔,出于二孔,其所举虽是,而宰相因以不能齐人心,壹法令,则国已分裂矣。虽杀之而疆易侵削,终不以易内讧。
其故事则有萧何之戮韩信。何公用之于韩信,而葛氏阴用之用关羽。法家之竭忠亦瘁矣,亦其所以为小器焉尔。
吾读《梁父吟》言“二桃杀三士”。葛氏少时,盖诵习之。太史公曰:陈平宰割天下之志,见于俎上。呜呼!若葛氏者,其志亦见于诵诗矣。

但是,章太炎晚年又对此假设持否定态度,说道“少时所称云儿,晚涉季世,益窥古人用心”,最后有重新写了一篇《思葛》(大概是反思自己当初的言论之意),并重新认定:为关羽死是由于刘备的疏慢。显然,这个观点相对更客观。

其实,大家只要动脑子联系一下其他历史事件,也能看出这个推断的错误之处(前引文加黑处)。

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要让刘备集团兼跨荆、益两州,如此才有问鼎天下的资本。诸葛亮如何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关羽,破坏自己的大计?拱手让荆州落入魏、吴之手?

《隆中对》节选: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显然,章太炎当时提出假设时,肯定忘了这一茬,等到晚年才发觉自己言论有失公允,这才改口反思。有则改之,也无愧大家之风。


可是!另一位史学家方诗铭无视了章太炎晚年的自我纠正,却捡起章太炎的这条旧论来,真是怪哉!

乃至今天的朱子彦教授,更是将此谬论奉若至宝,据此发挥,写成了全面否定诸葛亮的一本书!

正规科班出身的学者,还能用读书读的少的理解开脱吗?!我倒要看看,朱子彦教授要活到什么时候才能有章太炎的反思能力。


两位亮黑之间的“诉讼战争”

我在这里补挂一名亮黑胡觉照教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后任某党校历史学教授,据说其退休后,于2007年开设新浪博客,开始写三国文章,特别是关于诸葛亮的。

博文_胡觉照_新浪博客

在他的文章目录里关于三国的文章观点,无非两点:黑诸葛亮(历史罪人,阻碍统一,祸害人民),吹司马氏(改革新锐,推动历史进步,造福人民)。

我引一断雄文给大家鉴赏:

促使人从正确认识上倒退的原因,只能是个人利益在作怪。诸葛亮放弃正确的治国初衷,将全休民众绑上战车,去进行没有胜利可能的北伐,其根源,就是那不曾醒来的皇帝梦

结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位胡教授,写的这些黑诸葛亮的雄文居然涉嫌抄袭另外一位亮黑作家(廖伦焰)的观点,两人还为此打起了诉讼官司。

以下是事件链接。

给大法官留言 - 中国法院网

这位廖伦焰,自称第一个重新评价诸葛亮的学者,著有《罪魁诸葛亮评传》(网上找不到这本神作),并在2005年公开亮黑身份。下面是他的博客。

廖伦焰_新浪博客


易中天《品三国》对诸葛亮的评价

这是最后一节,我直接说结论吧。我印象中,我在三国吧就看过有人提到一个观点:易中天貌似公正客观,其实一直在玩暗损的把戏。

我搜了一下,三国吧原始出处找不到了,但在诸葛亮吧找到一个类似回帖,大家看看,我

吧里哪位大神给我说一下所谓:国家不死,卧龙不出的出处【诸葛亮吧】_百度贴吧

在易中天的《品三国》(十四)天生奇才这一章节里,他就是把诸葛亮与郭嘉相提并论的,原文链接如下。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品三国(十四)-天生奇才 _国学导航

下为节选:

六年以后,也就是建安十二年,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这一年的七月,曹操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第二件事情,就是也在这一年,诸葛亮走出了隆中,来到了刘备的身边。这一下子刘备时来运转,咸鱼翻身。有人会说你这是什么逻辑啊?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这是刘备的运气,刘备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郭嘉碰巧在这一年死了,有关系吗?
有。我们知道刘备的竞争对手是谁呢?曹操,是吧,刘备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曹操的力量,也就是说刘备要战胜曹操,或者说他要摆脱困境,他们两个斗争的胜负在于他们力量的对比。而力量的变化无非是此长彼消,或者是此消彼长。诸葛亮来到刘备的身边,是刘备“长”,同时意味着曹操“消”;郭嘉去世,那么意味着曹操“消”,同时意味着刘备“长”,就是诸葛亮出山和郭嘉去世这两件事情都是刘备赚了、曹操亏了。

在本文中,易中天直接将郭嘉的“力量(能力)”拔高到诸葛亮的程度,显然是夸大其词了。

郭嘉之于曹操,是心腹谋士,但从来就不是曹操“力量”的具体体现。如果是说在领导创业之初谈创业规划,曹操这边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也只有荀彧了。

如果易中天不想这样乱比较,又怎么会说出“碰巧”一词呢?显然,易中天就是借诸葛亮来抬高郭嘉。

也正是如此,就有人就提出:易中天虽然没有明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的话来,但是他在著书、表演时就是这样暗示的。

——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带着偏见的结论。那么,我再退一步,确定两点:

1.至少易中天表达了“如果郭嘉不死,刘备的事业(诸葛亮的规划)肯定不能成功”的潜台词来。原话是结尾的(品三国:郭嘉的不幸,是曹操的不幸,是刘备的大幸)。

2.易中天将郭嘉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由于其作品传播广泛,郭嘉粉一度膨胀。

这两点,总是客观事实的吧?


我之前说易中天是始作俑者,这句话有误,评论区有朋友告知,在他之前,还有周泽雄著《青梅煮酒》一书,谈到郭嘉时写道:

《青梅煮酒》: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十八岁的郭嘉病亡。同年,刘备从卧龙岗里请出了诸葛亮。没能看到这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彼此斗智,作为历史的看客,我深感遗憾。

我特意去翻易中天的《品三国》(书本),他在讨论郭嘉时也提到了周泽雄的一个观点,并在后文也采纳了周的构想。

《品三国》:也由于他的提前去世,我们没能看到这两个天才的斗智,如果郭嘉还在,他和诸葛亮肯定有一场智斗的戏好看,这个我们没看上。


所以我更新一下自己的见解:

1.易中天吹捧郭嘉是事实,各种比较都是拿诸葛亮来做陪衬。

2.之前有人提出易中天暗损诸葛亮说,我也是赞同的。

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真正的始作俑者应该是郭嘉粉丝,易中天的“郭嘉碰巧在这一年死了,有关系吗?有。”的作用不可忽视,毕竟他的作品影响力巨大。


简单评价郭嘉

按照历史进程来看,刘备的崛起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孙刘联军取胜跟很多因素有关。

或者,我在这里问一句,难道会真的有人相信:郭嘉不死,他就能看穿黄盖的诈降之计吗?(光荣游戏《曹操传》是创造了这一个剧情)

要知道,曹操的面前是:荆州刘琮望风而降,孙吴群臣主降,孙辅还写信给曹操准备投降,这些都是造成曹操轻敌,认为黄盖投降是真心的缘故。摆在曹操案头有那么多投降信,郭嘉又有什么慧眼能看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所以说,这只是游戏制作者,后人的一种美好想象罢了,论历史,这些想法肯定算不得数。

就连易中天夸赞郭嘉帮曹操平定乌桓,真要我说,如果没有田畴带路,郭嘉力劝北伐的结果可能就是遇雨道阻而归了。郭嘉对当地的天气(雨季什么时候来)都不了解,空谈战略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会认为我在黑郭嘉。我辩解一下:如果当年(244年)曹爽伐蜀时,有本地人带路,结果成功灭蜀,请问,力劝曹爽伐蜀的邓飏、夏侯玄又算什么战略水平?

显然,曹操北伐乌桓成功,郭嘉有功不假,田畴的带路也是有功的,张辽的冲锋也是有功的,曹操的这次成功远征是与很多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果厚此薄彼,一味夸大其中一人的功劳,这算什么客观评价?!


易中天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我就不说了,至少,他对诸葛亮做到了客观,可以的。而他对曹操、郭嘉一点都不客观,就是一个字:吹!


诸葛亮的评价

俗话说:有黑必有吹。最后,我怼一下亮吹。

前面某些人号称要把“诸葛亮拉下神坛”,我觉得这个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诸葛亮在民间确实被塑造成了一个神人、圣人的形象(这就是吹)。

谈历史,我们就需要绕开演义、民间传说这些领域,就事论事来客观评价诸葛亮这个人。

问题是:要怎么拉下来才对?

如果像朱子彦这样矫枉过正,对吗?像高恩源这样哗众取宠,对吗?

肯定不对!

要知道,在史书上,诸葛亮的形象本来就是人,而绝不是一个永远不会出错的完人。

诸葛亮可以帮张裕求情,也可以无视彭羕的求救信,

他可以废掉李严,还能让李严不怀怨恨,心怀期盼;

他可以去勾引孟达造反,又把费诗的话听进去,不去救孟达;

他可以误杀常房子嗣(魏氏春秋记载,裴松之表示存疑),也可以平定朱褒;

他还会看到谯周笑出声来,还会在杀马谡后流泪;

他本来就是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既能干也会犯错的人。

所以我的观点是:亮粉可以。亮吹把诸葛亮捧成完人,那就不必了;亮黑一知半解,信口开河,也是我看不起的。

陈寿这种亮吹在给诸葛亮立万字大传时,最终评价诸葛亮时仍然会提出缺点(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才是合适的。

本来评价历史人物就应该有一说一,客观公正,哪怕真有立场(如陈寿),也要做得公正的样子出来才对嘛!


后话

最后挂一个人,有点奇怪,跑这里吹易中天客观。反污蔑我造谣,我证据一放,他就把我拖黑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求真?还是求立场?

“教授也是人,人就有倾向”。——搞历史研究的人要力求客观,公正没听说过吗?用“是人就有倾向”来洗,姿势也太难看了!

我也拖黑了四月四,这叫以牙还牙,毕竟她拖黑我在先,我这么做,不过分吧?是她根本不想讲道理了,而不是我不想继续谈下去。


user avatar   ou-xiao-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相关话题

  蜀汉(三国)政权和太平天国政权哪个更能代表人民利益?洪秀全和刘备谁更强? 
  刘备从28岁活到60岁,都有哪些变化? 
  怎样评价这句话“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这五人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曹操遇到汉武帝,会篡汉吗? 
  如果没有诸葛亮辅佐,刘备的结局是什么?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张辽和张郃都是降将,为什么投降时曹操给的待遇不一样? 
  诸葛亮如果听取魏延出子午谷计策,功成可能性有多大? 
  将诸葛亮、祢衡、杨修三个人放在一个屋子里,仅限语言攻击,谁能活着出来? 

前一个讨论
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不单单是因为张辽原因吧?
下一个讨论
像于禁这样的大干部为什么会晚节不保?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