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后主刘禅对诸葛亮爱多还是恨多? 第1页

  

user avatar   yyl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可以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和行为来进行判断。


史实来看,所有认为刘禅清算诸葛亮的证据,都是不成立的——杠精请看完再杠。


清算前朝留下的权臣,是有规律和步骤可循的:首先从清理相关的人事开始,然后再褫夺官爵,抄查家产,家属入狱。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前后相承的。前有霍光,后有张居正,都是一样的套路。


但对诸葛亮,刘禅完全没有类似的举动。


首先,诸葛亮也没有多少家产可用以查抄;其次,刘禅对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一直尽力培养。


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只有八岁。九年以后,十七岁的诸葛瞻娶刘禅之女(“尚公主”),然后出仕。


他先任骑都尉,然后历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这个升迁速度,完全就是在参照培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标准来培养人才。


到蜀国灭亡前两年,诸葛瞻已经以行都护卫将军与董厥并掌国事。当时,他只有三十五岁。


到邓艾伐蜀之时,诸葛瞻领兵在绵竹抵抗。兵败后,诸葛瞻死于军中。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当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来,谯周立即奔赴前线。随即,诏书下达,刘禅禁止群臣奔丧。因此,到军营中为诸葛亮吊丧的,只有谯周一个人。


不少人据此认为,不让群臣奔丧,是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加强个人权威的做法。但以在下看来,这种想法并不能站得住脚。


刘禅为什么禁止群臣奔丧,这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


两汉时期是“二元君臣观”:诸葛亮作为上官,跟他的下属之间,也是有君臣关系的。因此身为益州劝学从事的谯周,才会在益州牧诸葛亮去世后赶去奔丧。


但问题是诸葛亮不止这么一个职位,他身兼丞相录尚书事、益州牧、司隶校尉。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官制,他是蜀国所有中央官、地方官、监察官的上司。


如果刘禅不禁止,那么按照礼法,蜀汉朝廷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去向诸葛亮奔丧,届时整个蜀国瘫痪都有可能。


如果是皇帝去世,那么这种规模的吊唁在所难免;但诸葛亮作为一个大臣,去世后搞到这种阵仗,难免就有点僭越。


所以对于刘禅的禁令,应该从这个方面进行考虑。



另一则史料是这样的:


蜀人所在求为诸葛亮立庙,汉主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步兵校尉习隆等上言:“请近其墓,立一庙于沔阳,断其私祀。”汉主从之。

在诸葛亮死后,很多人向刘禅提议,要给诸葛亮立庙,但刘禅不同意。因此百姓们只能在路旁设立祭坛祭祀。

后来有人劝刘禅,说不如在沔阳立诸葛亮庙,此地地近诸葛亮墓,立庙祭祀也理所当然。刘禅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刘禅为什么不愿意给诸葛亮立庙呢?


其实,他并不是不愿意给诸葛亮立庙,而只是不想立在成都。


凡是庙宇,都讲究个香火。成都还有太庙,祭祀着从刘邦、刘秀以来的两汉历任皇帝(包括还活着的,但是蜀国认为已经死了的汉献帝),以及刘备。


若是在成都给诸葛亮立庙,势必香火大旺,祭祀不绝。但从君臣之道来考虑,诸葛亮身为臣下,祭祀如果过于隆重,实在有碍观瞻。


而且还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给臣下诸葛亮在成都立庙,那身为皇帝的刘禅要不要去祭拜呢?


正因为此,在沔阳立庙的方案才会为刘禅所接受。只有庙立到那里,才能消弭掉君臣之间的差距和对比。


这个逻辑并非刘禅杞人忧天。你如今若去过成都的武侯祠,就会发现那牌匾上写着的,明明是“汉昭烈庙”,也就是刘备的庙。但你也看到了,大家都把这里叫做“武侯祠”。明明是刘备的主场,却被诸葛亮反客为主。


刘禅怕的,就是这种局面。但你要说这就是恨吗?不能苟同。


恩,回答完毕,欢迎黑粉随意发挥,我无所谓。


以上,节选自:


个人公号:喻以流年


user avatar   chen-yang-23-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事实:刘禅生于207年,刘备死于223年。

刘禅即位的时候,只有16岁。

我们讨论孙权的时候,会称赞他继承孙策打下的基业时只有18岁,却能在周瑜等人帮助下稳定局势,守卫疆土。

刘禅比孙权还小2岁呢,

大家都知道,刘禅是个相对平庸的人。但他绝不是个白痴蠢才,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处境。

对外,曹魏是一直以来的敌人,孙吴刚刚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加上刚刚吃了一场大败仗,全世界都是能吃掉自己的敌人。

对内,益州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不说勾心斗角,但绝不是肩并肩的兄弟。自己名为大汉天子,底下全是功高权重的老臣。

作为一个平庸而不愚蠢的人,作为一个还没到现代人成年年龄的年轻人,刘禅应该是束手无策寝食难安瑟瑟发抖。

……

然后这个人出现了。

他一个人揽下了所有重担。

迅速和孙吴达成和解,同时逼退曹魏的几路大军。

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无人不服。

他权力极大,超过董卓曹操之于汉献帝,却从不对自己无礼。他学究天人,天下无人能比,却循循善诱,给自己教育。

他给了刘禅极大安全感。。

……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没什么能力的君主,有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权力放在自己手里,因为自己的无能,国家会岌岌可危,自己会变成历史上的大昏君,搞不好直接被灭国。

如果权力放在臣子手里,因为自己的无能,会对臣子失控制,自己会变成历史上的大傀儡,搞不好直接被夺位。

但是刘禅发现了,自己虽然无能,但是自己根本不需要做这个选择。

他有一个能够完全处理一切问题,却绝不会夺位的臣子。

如果刘禅开了天眼,他会发现在整个世界的整个历史上,这样的忠臣都是极难得的。

现在,刘禅明白,哪怕他成天在宫里斗蟋蟀,这个国家和自己皇位都可以安如泰山。

……

刘备生于161年,刘禅生于207年。刘禅比他的父亲小了46岁。两代人的差距。

加上刘备常年征战,出门在外,聚少离多。

相比之下,比自己大26岁,从自己很小时就一直在身边辅佐的诸葛亮,可能更像一个父亲。

……

我不知道刘禅到底爱不爱诸葛亮,但如果有人说他不爱,他是会杀人的。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捕风捉影想要证明刘禅恨诸葛亮的,引用的资料无非三段,一是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二是不许立庙,三是那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因为除开这些,你只看得到刘禅多么尊敬怀念自己的相父。

老规矩,逐条反驳。

先是不许奔丧。

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奔丧这个事很好解释,诸葛亮葬在定军山,群臣如果在没有飞机高铁的情况下跑到定军山去奔丧,他们不在岗位的这段时间里谁来干工作?而且谯周传的记载有误导人的嫌疑,好像刘禅是专门定了条法令来针对诸葛亮一样,实际上去官奔丧在当时是一律禁止的,魏吴都因为这个原因杀过人。

是时科禁长吏擅去官,而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钟繇所收,遂伏法。
初以内外多事,特立科,长吏遭丧,皆不得去,而数有犯者。权患之,使朝臣下议。综议以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后必绝。遂用综言,由是奔丧乃断。

所以看到这则材料时,你如果感叹的是刘禅真讨厌诸葛亮啊居然不准别人给他奔丧,那只能暴露你对当时的制度太缺乏了解。正确的感叹方式应该是:蜀汉的条令真宽松啊都没把谯周给砍了。

第二条禁止给诸葛亮立庙。

蜀人所在求为诸葛亮立庙,汉主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步兵校尉习隆等上言:“请近其墓,立一庙于沔阳,断其私祀。”汉主从之。

看资料要看全,刘禅也不是说诸葛亮的庙一律不许立,而是不许乱立,要祭祀诸葛亮的可以去沔阳。另外,在成都给诸葛亮立庙本来就不合规矩。现在的成都武侯祠就是从前的昭烈庙改的,到那都是去拜诸葛亮的,连名字都给改了,所以你在成都给诸葛亮立个庙就不怕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在都城立庙的大臣也不是没有,例如司马懿...

二年春正月,天子命帝立庙于洛阳,置左右长史,增掾属、舍人满十人,岁举掾属任御史、秀才各一人,增官骑百人,鼓吹十四人,封子肜平乐亭侯,伦安乐亭侯。

如果当时刘禅允许在成都给诸葛亮立庙,那么现在亮黑讨论的话题又会变成诸葛亮真是蛮横霸道啊,他死了残党还要逼刘禅在成都立庙。

另外诸葛亮立庙这里还涉及一个私自祭祀的问题,这种事情如果放任,既会对生产造成影响,还会引发腐败问题。曹操早年当地方官时就专门整顿过这个问题。

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於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馀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最后要说的就是那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讲真,这是个段子。

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禅,问知其良家子,遂养为子,与娶妇,生一子。初禅与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於政,遂总内外。

还是那句话,看资料要看全。这则材料出自《魏略》,《魏略》的一大特征就是书中的魏国人形象大都非常伟光正,但对别国的记载常常出现瞎几把扯的情况,而上面的材料则属于瞎几把扯的巅峰。

这段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刘备在小沛战败时和年仅几岁的刘禅失散,刘禅逃窜途中被人贩子拐到了汉中,在那里长大成人并娶妻生子。后来刘备入蜀时,手下有个姓简的将军正好出使汉中,刘禅前来自证身份,发现说的全都对得上。于是张鲁把他送到成都,被刘备立为太子,并在登基后说出了那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

这个故事的槽点太多,其中最大的槽点是刘备小沛战败是在200年,而刘禅是207年出生的...

最后就连引用这段史料的裴松之也看不下去了,在下面狠狠批了一大段。

臣松之案:二主妃子传曰“后主生於荆州”,后主传云“初即帝位,年十七”,则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败於长阪,备弃妻子走,赵云传曰“云身抱弱子以免”,即后主也。如此,备与禅未尝相失也。又诸葛亮以禅立之明年领益州牧,其年与主簿杜微书曰“朝廷今年十八”,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而鱼豢云备败於小沛,禅时年始生,及奔荆州,能识其父字玄德,计当五六岁。备败於小沛时,建安五年也,至禅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禅应过二十矣。以事相验,理不得然。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馀言,异也!又案诸书记及诸葛亮集,亮亦不为太子太傅。

裴松之是个很爱较真的人,他作为史学家很低调,不像其他史学家喜欢对史料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在给三国志做注时通常都是一言不发地把史料附在后面。然而对于这则史料却罕见地发了段长评,旁征博引来反驳,最后盖棺定论: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馀言,异也!

翻译过来就是:瞎几把扯扯了两百多字,有毛病啊!

所以每当有人提起“政由葛氏,祭由寡人”并用来当作刘禅对诸葛亮不满的“铁证”时,我都在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笑...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三条,其他地方你再也找不到所谓刘禅对诸葛亮不满的证据了。对于诸葛亮推荐的接班人,他一并任用,诸葛亮的儿子他也好好善待,如果这样还非要说刘禅恨诸葛亮,那我只能告诫一句:脑补不是学习历史的正确态度。


user avatar   you-zi-c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当董事长。有个总经理,跟你爹创业了几十年,终于扭亏为盈,有了基业,不要股份,不要高薪,不要安排自己子女亲戚,公正廉洁,兢兢业业,替你打下江山,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利润,他在的时候,竞争对手死对头,市场份额是你九倍的大公司被压着打。


走的时候还把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骨干人选给你安排好了。


这要是还恨,那他能爱谁,那智商彻底没救了。


user avatar   pomuwei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探轶四学院创始人的性格和精神宗旨,以及出自四学院的学生如何贯彻他们的学院宗旨。
user avatar   li-xiao-xue-97-5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看《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三国演义是标准的保刘贬曹抑孙,凡是刘备做的都好,凡是曹操做的都黑,凡是孙权做的偏黑。这是罗贯中那个时代决定的写这个小说只能是这样的世界观。

严格意义上来讲,曹魏接受了汉王朝的禅让【em………虽然很多人不认,但这是既定事实,就像光速不变一样,不接受其实多少是有些不敢面对现实】,曹魏才是正统,而不是季汉。

如果大家看了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志》仍然坚持是蜀粉的话,那么就更有趣了。

根据八二法则,这个世界永远都会遵从一个定律,就是20%的富人,80%的穷人。然后大家看看蜀汉这边,没错,全是这80%的穷人,没一个有显赫背景的,背景最好的其实就是诸葛亮,而刘备的皇叔身份其实是有争议的,只是汉献帝最后封了他,大家不得不认。那个时代,世家大族决定一切,但是他们都跟了曹魏。但是蜀汉却还是带着这些穷人不断地抗争,永不低头,这种可歌可泣的反抗精神,难道不值得钦佩吗?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普通人,大家都是草根出身,从零开始奋斗,而蜀汉集团就是草根出身,成绩比较可观的集体,所以很多人都是蜀粉,因为我们从蜀汉集团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共鸣。

我也可以点破,这个影子都是穷苦出身,大家都在奋斗的路上。而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或者某个国家占80%,你说蜀粉能不多吗?


user avatar   tou-chang-xue-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看《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三国演义是标准的保刘贬曹抑孙,凡是刘备做的都好,凡是曹操做的都黑,凡是孙权做的偏黑。这是罗贯中那个时代决定的写这个小说只能是这样的世界观。

严格意义上来讲,曹魏接受了汉王朝的禅让【em………虽然很多人不认,但这是既定事实,就像光速不变一样,不接受其实多少是有些不敢面对现实】,曹魏才是正统,而不是季汉。

如果大家看了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志》仍然坚持是蜀粉的话,那么就更有趣了。

根据八二法则,这个世界永远都会遵从一个定律,就是20%的富人,80%的穷人。然后大家看看蜀汉这边,没错,全是这80%的穷人,没一个有显赫背景的,背景最好的其实就是诸葛亮,而刘备的皇叔身份其实是有争议的,只是汉献帝最后封了他,大家不得不认。那个时代,世家大族决定一切,但是他们都跟了曹魏。但是蜀汉却还是带着这些穷人不断地抗争,永不低头,这种可歌可泣的反抗精神,难道不值得钦佩吗?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普通人,大家都是草根出身,从零开始奋斗,而蜀汉集团就是草根出身,成绩比较可观的集体,所以很多人都是蜀粉,因为我们从蜀汉集团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共鸣。

我也可以点破,这个影子都是穷苦出身,大家都在奋斗的路上。而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或者某个国家占80%,你说蜀粉能不多吗?




  

相关话题

  三国演义的地图哪里去找? 
  曹操年轻时为什么希望自己以后能封征西将军,而不是征北或者征东什么的? 
  李斯一生精明,为什么会在人生的末期身陷囹圄终成大恨? 
  古代王室以及豪门公府族中的守寡女性,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会出现遭他人欺凌而衣食短缺的情况? 
  如何评价晚清海关赫德? 
  元人篡改历史,知友们怎么看? 
  如果以墨子、李悝(?)为主祀设立类似文庙武庙的工庙法庙,有哪些人能入选十哲七十二贤? 
  为什么卫温诸葛直被宰了? 
  「千古完人空一格」是什么梗? 
  如何评价公正客观元朝? 

前一个讨论
一千元人民币在越南可以花多久?
下一个讨论
麒麟980有希望追平A12与骁龙845(855)吗?





© 2024-04-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