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看《笑傲江湖》的时候,就差点被金庸「骗」了。
福威镖局的少镖头林平之,是《笑傲江湖》中出场的第一个人物。
福威镖局,似乎含有「洪福齐天,威震江湖」的好口彩,镖局的排场,也非同寻常:
福建省福州府西门大街,青石板路笔直的伸展出去,直通西门。一座建构宏伟的宅第之前,左右两座石坛中各竖一根两丈来高的旗杆,杆顶飘扬青旗。右首旗上黄色丝线绣着一头张牙舞爪、神态威猛的雄狮,旗子随风招展,显得雄狮更奕奕若生。雄狮头顶有一对黑丝线绣的蝙蝠展翅飞翔。左首旗上绣着「福威镖局」四个黑字,银钩铁划,刚劲非凡。
但是,这里大概是王夫之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写法。
我们知道,福威镖局的命运,和「福气」半点也不沾边。自打林平之在小酒馆中为打抱不平而失手杀了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之子,噩运就来了。
镖局众人接连惨死,林平之一家如猫爪之下被调弄而无力挣扎的老鼠,被命运的锁套牢牢扼住咽喉,飞速坠入悲剧。
《笑傲江湖》的第一回,就叫做「灭门」。
福威镖局数十人被杀,林平之父母被擒,他开始浪迹江湖,千里追凶,屡遭艰险,受尽凌辱,但最后只见到饱受折磨的双亲死在自己面前。
还好,在他险些命丧仇人之手时,有一位德高望重、武功超群的前辈出手相救,而他由此进入威名赫赫的五岳剑派之一华山派,拜这位恩人岳不群为师。
很久以后,林平之才知道,他出手所救的被调戏的卖酒丑女,既不丑,也不是不会武功之人,她的武功高出自己不少,她便是师父岳不群之女。她假扮卖酒女,不过是岳不群野心之初现。
他也知道了,杀死余人彦,不是青城派要灭福威镖局之门的原因,他们来福州,早是怀了抢夺辟邪剑谱的歹心,所谓报杀子之仇,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强盗行为显得义正辞严一点。
他还知道了,林家祖传的辟邪剑法曾经是江湖中人人艳羡的绝顶武功,但是从父亲开始,就没有学到其精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所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报仇,必须学会这门剑法。
最后,他知道了,师父岳不群原来是个伪君子,为了抢夺辟邪剑谱,他无所不能为,几番欲置自己与死地。自己的武功万万不能和他比,何以自保?侥幸拿到辟邪剑谱之后,他又发现练习剑法的关窍就是要自宫,此时,如何选择?
在《笑傲江湖》第二回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林平之)点了一根火把,四下里一照,只见父亲和自己的长剑、母亲的金刀,都抛在地下。他将父亲长剑抬了起来,包在一块破布之中,插在背后衣内,走出店门,只听得山涧中青蛙阁阁之声隐隐传来,突然间感到一阵凄凉,忍不住便要放声大哭。他举手一掷,火把在黑影中划了一道红弧,嗤的一声,跌入了池塘,登时熄灭,四周又是一片黑暗。
这简直就是关于林平之人生的隐喻。四下无人的山涧中,只有青蛙的阁阁之声,钱财没有了,少镖头的身份没有了,安稳的人生也没有了,破布的包袱中,只剩下可以砍杀仇人的长剑金刀。
他想哭,但是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脆弱上——林平之孤立于天地之间,四面无援,强敌窥伺,他放弃了世俗人生中所有人都可以拥有可以期待的美好,捡起了复仇之刃。没有太多的犹豫,他丢掉了火把,一头扎入漆黑的世界。
二、
林平之的人生路,绝对不平坦。
从从纨绔子弟到落难公子,从放浪到隐忍,他的世界的颠倒,只在一夜之间。
曾经,他也正直、善良,能为信念而九死不悔,后来为什么会变得偏执、阴鸷、残忍?
曾经,他也威武不能屈,为了不放弃原则而宁愿放弃生命,后来,为什么会为了利益投靠左冷禅,杀害岳灵珊,又屡次加害令狐冲?
这就要说到金庸对林平之这个人物的定位了。
林平之是金庸小说中非常像主角的非主角。
为什么说他像主角?看前两回他的故事,父母双亡,身负血海深仇——父亲缺位,或者身负父母之仇,将复仇视为重要的人生目标,是金庸小说男主角的共同点之一,郭靖、杨过、萧峰、张无忌皆如是。
再看他身遭大难之后,隐忍顽强,百计复仇,又与小说男主角们的人生路径大抵一致。
再看他在落入困境之后的举动,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身无分文,宁愿乞食也不愿偷盗,面对仇人余沧海,明明怕得要命,可在他对付受重伤的令狐冲时,却仍敢仗义执言,称得上大丈夫。
但是林平之又注定不是主角,因为他身上有金庸小说主角绝不会有的东西。
第一是纨绔气。
他做得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却做不到富贵不能淫。遭难前,他是福威镖局的少镖头,前呼后拥,受谀不绝,他习惯了这种排场身份,也自然有了纨绔气。
纨绔气是什么?表面上是过于依赖财富、身份、地位,骨子里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但实际上,金庸小说的男主角,不仅绝大多数幼时困苦,且大多不会自视甚高。
「唯大英雄能本色」,林平之,则不够本色。且看,他虽然在身无分文时能够忍受乞食时的受辱,那一旦有了钱,他是怎样的做的呢?且看以下片段:
自离福州城以来,直至此刻,胸怀方得一畅。见前面道旁有家小面店,进店去买碗面吃,他仍不敢多有耽搁,吃完面后,伸手到包裹中去取银两会钞,摸到一小锭银子付帐。
店家将店中所有铜钱拿出来做找头,兀自不足。林平之一路上低声下气,受人欺辱,这时候将手一摆,大声道:「都收下罢,不用找了!」终于回复了大少爷、少镖头的豪阔气概。
受难还能忍受,但一有钱就马上阔气高傲起来,这实在是他成为上上人物的大碍。这个特点,概括起来叫做「骄矜」。对此,我们可以举一个不骄矜的例子做对比: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袒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雅量》)
此即著名的「坦腹东床」之典,说的是名士郗鉴派门生去当时的世家王家求女婿,「面试」的过程中,人人自矜,唯有一人坦腹卧于东床之上,充耳不闻。这人正是王羲之。而郗鉴也慧眼识珠,求之为婿,传为佳话。
王羲之与众不同在哪?正是不骄矜。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豪贵之青眼,他人之品评,与我何加焉。如此人物,自然雅量非常。与之相较,林平之的骄矜,就有点碍眼了。
第二是对仇恨的过度执念。
林平之所负之仇深吗?自然深。他报仇对吗?绝对无可非议。可是他在报仇的过程中,由于背负太多,遭受的艰危也太多,所以性格受到了扭曲。
余沧海灭了他的门,他武功大成之后,也灭了余沧海的门,这算是血亲同态复仇,这种作法,虽然为认可放下仇恨和执念的金庸所不许,但在世俗观念看来,并无大错,甚至作为读者,看到这里还颇有些痛快。
但另有两件事,则让人难以接受。第一是对岳灵珊的绝情和狠毒,第二是对令狐冲似乎毫无来由的忌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