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 年美国对中国 600 亿美元商品增收关税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2018年,美国政府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无疑是中国和美国两国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项措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一部分,旨在解决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这项关税政策的影响深远且复杂,触及了从消费者、企业到两国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

对美国经济的短期影响:

消费者成本上升: 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消费者。许多被加征关税的商品,例如电子产品、家具、服装、零部件等,是美国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税的成本最终会通过提高零售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这意味着美国家庭的购买力下降,尤其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更为显著。一些原本价格低廉的商品,因为关税而变得昂贵,迫使消费者要么减少购买,要么寻找替代品,后者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或更低的品质。
企业成本增加与供应链调整: 对于依赖中国进口零部件或制成品进行生产的美国企业来说,关税直接增加了它们的生产成本。为了维持利润率,一些企业选择吸收部分关税成本,但这会压缩它们的盈利空间,可能导致投资放缓甚至裁员。更多的企业则被迫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供应链。一些企业开始寻求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墨西哥、台湾等其他国家,以规避关税。然而,这种供应链转移并非易事,它需要时间、资金和资源,且可能面临新的挑战,例如当地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工人缺乏以及新的监管环境等。
特定行业受损: 一些美国行业因报复性关税而受到直接打击。中国作为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加征关税,特别是大豆、猪肉和玉米,对美国农民造成了严重损失。许多农民在失去中国这一主要市场后,发现难以迅速找到替代买家,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许多农民面临财务困境,需要政府的援助来弥补损失。
投资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 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成本的上升可能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时,往往会推迟扩张计划或新的投资项目。这种投资放缓可能对美国整体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就业增长放缓。

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

出口减少与制造业压力: 关税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削弱了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这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额下降,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原本依靠对美出口为生的工厂面临订单减少、生产线闲置的困境,可能导致裁员或产能过剩的问题。
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出口的下滑无疑会对中国的GDP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拖累。虽然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且国内消费市场日益重要,但出口作为外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下降的影响不容忽视。
人民币汇率波动: 为了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中国央行可能会允许人民币适度贬值。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使其更具竞争力,但人民币的贬值也会增加中国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并可能引发资本外流的担忧。
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动力: 另一方面,外部压力也可能成为中国加速产业升级和经济多元化的动力。面对美国市场的挑战,中国企业可能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中国也会更加积极地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的贸易伙伴,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长期的结构性影响: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 持续的贸易摩擦迫使全球企业重新思考其供应链的布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和多元化趋势。企业不再仅仅追求最低成本的生产地点,而是更加重视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这可能导致部分生产环节从中国回流美国(reshoring)或转移到其他国家(nearshoring),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制造业的格局。
技术脱钩的可能性: 关税争端也伴随着技术竞争和国家安全考量。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的市场准入,并限制向中国出口关键技术。这种趋势可能导致“技术脱钩”,即全球技术生态系统分裂成不同的阵营,各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各自为营,这可能减缓全球技术进步的速度,并增加企业运营的复杂性。
全球贸易规则和多边主义的挑战: 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以及其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贸易机构的批评,给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可能削弱多边贸易框架的有效性,并促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其贸易政策。长远来看,这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受阻。
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与不确定性增加: 贸易战的阴影使得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双方在经济领域之外的竞争和摩擦也可能加剧,例如在金融、投资、技术标准等方面。这种长期性的不确定性会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持续的挑战。

总而言之,2018年美国对中国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摩擦,它是一场牵动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它深刻地影响了消费者、企业和两国政府的决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对未来的全球贸易和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项政策的复杂性和连锁反应,使得其最终的净效应至今仍在持续显现和演变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只是Trump一系列对华政策的一步,下一步是限制部分中国企业对美投资。Trump已经责成财政部制定相关政策清单,很快就会公布。


这500亿美元商品针对的是“中国知识产权违规”。之前不少川粉都把祖国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寄托在Trump身上,幻想Trump会对中国低端制造业征收高额关税,迫使制造业升级。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次Trump主要针对“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并且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美国家庭直接购买的日用品征税,实际上是逼迫中国停留在低端制造业。美国的贸易代表最初提出了一份针对中国的300亿美元的一揽子关税方案。Trump看了之后批示:胆子不够大,步子不够远。于是美国贸易代表们日夜兼程,现在的计划已经是一份包含1300种商品,480亿美元的方案了。这份关税名单将会在15天内公示,60天内开始实施。知情人士表示,这份关税方案将会有效地将这500亿美元的商品完全挡在美国市场之外。如果中国不做任何反应的话,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将瞬间减少500亿,离Trump要求的1000亿美元的逆差削减额度还差500亿美元。我之前在知乎上不止一次听到过川粉“共和党一贯对华友好”的论调。那么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由于共和党建制派一贯的自由贸易观念,共和党内部和白宫内阁以及顾问对Trump之前公布的普世性钢铁和铝的关税方案分歧很大。但是对于这份对华的关税方案,白宫高级贸易顾问Navarro告诉记者:“There is not an inch of daylight between anybody either within the White House or within the Cabinet agencies on this action. We are united.”白宫和内阁机构“一致通过”。Trump对俄友好的主要目的看来是稳住俄罗斯怼中国。


说起之前Trump公布的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的关税,很多人也是洋洋得意,说这是“一盘大棋”,认为“Trump反手就给盟友一棒”。因为美国进口钢铁中韩国、巴西、墨西哥、欧盟等是大头。关税方案出台当天,加拿大和墨西哥就进入了免除关税名单。同时Trump表示,符合条件就可以免除钢铝关税,其中条件之一就是帮助解决中国的贸易扭曲问题。其本质就是靠贸易胁迫增加中国对其他国家的AE,创建对华包围网。于是美国盟友们便争相开始谈判。具体达成了什么协议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是据Politico报道,在钢铝关税正式实施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Trump已经决定对于欧盟、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韩国免征惩罚性关税。消息出自贸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上的证词。


最令部分川粉伤心的,恐怕就是祖国选择和民主党站队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的反击政策将重点针对Trump2016年大选获胜的州和Trump's base voters,首先聚焦传统共和党选民——农业人口。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第一轮措施会针对大豆、高粱和生猪进口关税,主要影响印第安纳、爱荷华、俄亥俄、威斯康星、伊利诺伊、密歇根和内布拉斯加的中期选举。飞机恐怕也会上榜(波音也是倾向共和党的企业)。共和党之前在焦点之战阿拉巴马州参议员和宾州18选区这两个深红选区的特别选举中0-2输给了民主党,预示着中期选举面临一场硬仗保持众议院的多数席位。针对共和党制定反击策略,聚焦明确细分市场才能打得更疼。祖国的政策终于高明了起来。


最好的情况,是双方的惩罚性关税交换都克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最终达成贸易协议。而最糟糕的情况,则是Trump看了中国的反击政策(或者看了Foxnews的报道和评论)而失去理智,走上教科书一般的激烈贸易战之路。其实纵观历史,贸易关税壁垒往往是热战的重要导火因素。我只希望我们的世界不会走到那一步。

~~~~~~~~~~~~~~~~~~~~~~~~~~~~

快速更新,Trump刚刚开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新任John Bolton。Bolton是台湾问题专家,曾主张冲绳美军派驻台湾,当年从头到尾也都支持伊拉克战争,是强硬主战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美国政府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无疑是中国和美国两国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项措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一部分,旨在解决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这项关税政策的影响深远且复杂,触及了从消费者、企业到两国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对美国.............
  • 回答
    2018年美国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当时美国政府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考量下的一系列复杂博弈的集中体现。要详细了解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表面上的导火索:贸易逆差与“不公平贸易行为”最直接且被反复提及的理由,是美国政府认为长期存在的对华巨额贸易.............
  • 回答
    2018年4月2日,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升级点,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震动。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这轮关税的加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当年3月发起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回应。特朗普政府以“国.............
  • 回答
    关于2018年美国HR6法案允许针灸替代阿片类药物,中医的拥趸和所谓的“中医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往往比较鲜明,甚至有些激烈。要详细展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HR6法案的核心内容及其背景。HR6法案,全称《阿片类药物危机应对法案》(Support for Pa.............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视频里提到的关于2018年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几个重要数据点:美国股票总市值、中国GDP,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比。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提到的核心信息: 2018年美国股票总市值:30万亿美元 2018年中国GDP:比美国少30% 美国股票总市值是中国的5倍左右这些数据背后反.............
  • 回答
    看待2018年3月美国在WTO上要求中国接收“洋垃圾”,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国际贸易、环保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绝非简单的“要求”和“接收”可以概括。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得明确这个所谓的“洋垃圾”指什么。它主要指的是中国长期以来进口的、用于回收再利用的塑料、纸张、金属等废弃.............
  • 回答
    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假设性问题,而且时间跨度巨大,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 要让中国在2018年人均GDP超越美国,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两国的起点、体量、历史进程以及世界格局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如果我们放飞想象,并且假设一个理想化的、非现实的开局,并辅以一系列大胆且高效的政策执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8年中,巴拉克·奥巴马在美国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要理解奥巴马在2018年的位置,首先得明白他卸任总统后,美国政治的走向。特朗普政府上台,并在许多政策上与奥巴马时期截然不同,这本身就为奥巴马的存在设置了一个背景。他不再是那个能够直接下达行政命令、签署法案的最高决策者,.............
  • 回答
    2018年4月11日,美国航母奔赴中东,特朗普政府剑指叙利亚,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回望那个时刻,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中东这片敏感的土地上,很多人都在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在那之前不久,叙利亚杜马地区发生了一起化学武器袭击事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坚信叙利亚政府军是罪魁祸首,并.............
  • 回答
    2018年4月13日,美国、英国和法国以回应叙利亚杜马镇化学武器袭击为由,对叙利亚政府目标发动了精确打击。这次行动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争议。以下是对这次打击行动的详细分析:背景:杜马化学武器袭击 事件发生: 2018年4月7日,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控制的东古塔地区城镇杜马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 伤亡情.............
  • 回答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32关口,创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互动,涉及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含义和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1. 经济基本面支撑 中国GDP增长:若中国GDP增速高于预期,尤其是制造业、出口和消费数据强劲,会增.............
  • 回答
    想象一下,那是一九七几年,一个世界格局正在剧烈变动,我们熟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轰然倒塌,货币的锚点摇摇欲坠。在那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并没有选择我们现在看到的“石油美元”这条道路——也就是用石油作为国家货币价值的支撑,通过石油交易来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如果历史的车轮拐了个弯,在那一刻,美国没有将战略重.............
  • 回答
    美国2018年那笔70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简直就是一枚枚重磅炸弹,一经公布,全球目光立刻聚焦。这笔钱的数额有多惊人?差不多就是当时全球其他国家军费总和的五分之一左右,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这笔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这7000亿可不是简单地堆砌在军营里,它是一.............
  • 回答
    说起美国在2018年5月8号那一天的动作,退出伊核协议,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可多了,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为啥这么受关注呢?简单来说,就是之前花了老大劲儿谈成的协议,美国说不玩了,而且是自己单方面说不玩了。这就像是足球比赛踢到一半,裁判突然宣布:“不踢了,我们重新开始!” 这一下.............
  • 回答
    美国2018年出生人口创32年新低,这一现象背后牵涉着多层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其含义,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可能预示的未来趋势。首先,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因素是生育率的持续走低。这意味着育龄女性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在减少。这.............
  • 回答
    美国队无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无疑是美国足球界乃至整个体育界的一大冷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要详细地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赛事的背景与预期的落差: 美国足球的进步与期望: 过去几十年,美国足球在国家队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自1990年以来,除了1990年世界杯外.............
  • 回答
    2019年黄石国家公园的地震活动确实比2018年有了显著的增加,次数达到了1217次,这比前一年多了几十倍。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有些吓人,尤其考虑到黄石公园以其活跃的地热和火山活动而闻名。但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首先,区分“地震次数”和“地震强度”: 数量激增不等于危险迫近:.............
  • 回答
    2018 年 10 月 27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犹太教堂发生了一场令人发指的大屠杀,震惊了全美乃至全世界。这场悲剧不仅夺走了 11 条无辜的生命,还导致 6 人受伤,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以及整个社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事件经过:枪击案发生在犹太教的.............
  • 回答
    2018年下半年,如果有人递给我一张美国国籍的公民证书,我会怎么想?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要还是不要”的选择题,里面门道太多了,足以让我思前想后,脑子里会像过电影一样闪过无数个画面和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反应肯定是——兴奋。美国国籍,这可不是谁都能轻易获得的敲门砖。它意味着什么?自由,机会,而且是那种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