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怎么看很多老人的退休金,直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许多家庭的痛点,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老人的退休金,其数额已经不仅仅是老人自己的生活保障,更成为了整个家庭经济运转的关键支柱。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退休金的定义和功能。它本应是劳动者一生贡献的社会保障,是对其辛勤付出的回报,旨在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或家庭中,退休金的数额并不能完全覆盖一个退休人员的开销,更何况还要分担家庭的责任。

那么,为什么老人的退休金会直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一、家庭结构和代际支持的转变:

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子女长大成人后通常会独立承担家庭责任。但在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面临着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就业压力大等困境,难以独自支撑家庭。这时,原本应该被赡养的父母,反而可能需要通过自己的退休金来补贴子女的生活,帮助他们减轻经济压力。比如,支付房贷、抚养孙辈的教育费用、甚至只是提供一些日常的开销补贴。当父母的退休金是子女收入的重要补充,甚至成为家庭运转的“救命钱”时,退休金的多少自然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整体的生活水平。

二、养老金体系的现状与挑战:

虽然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完善养老金体系,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缴费年限、地区差异、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退休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或者与实际生活成本脱节。如果退休金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或者初始的退休金水平就偏低,那么无论老人本人还是依赖其退休金的家庭,生活质量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三、医疗和健康支出的压力:

老年人通常面临着较高的医疗和健康支出。慢性病、老年病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一旦发生重大疾病,高昂的医疗费用可能会迅速耗尽原本就不充裕的退休金,甚至需要家庭成员一起承担。如果退休金本身就比较紧张,那么这点开销就可能直接挤占家庭其他方面的支出,比如子女的教育、改善住房条件等,从而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四、子女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责任感:

这方面也相当复杂。一方面,如果子女经济状况良好,并且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那么即使老人的退休金不高,家庭其他成员也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保证生活质量。但反之,如果子女自身经济状况也不理想,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承担足够的家庭责任,那么老人退休金的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老人退休金少,子女也帮不上忙,这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就会非常明显。

五、社会保障和福利的覆盖范围:

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政策,对退休人员及其家庭的影响也不同。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提供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险、养老补贴、甚至针对性的家庭支持政策,能够有效缓解退休金不足的问题。但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短板,过度依赖个人退休金来维持生活,那么问题就会更加突出。

具体来看,退休金影响一家人生活质量的表现可能包括:

居住环境的改善受阻: 家庭可能因为需要节省开支,而无法承担改善居住条件的花费,比如房屋装修、搬迁到更好的社区等。
子女教育投资减少: 如果老人需要补贴家用,子女用于孩子教育的投入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削减课外辅导班、购买教育书籍的预算等。
家庭成员的消费能力下降: 在家庭总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覆盖必要开销,家庭成员可能会减少在衣物、娱乐、外出就餐等方面的支出。
抗风险能力减弱: 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家庭成员失业、重大疾病等,缺乏足够的退休金作为缓冲,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大大降低。
老人的精神压力增加: 即使退休金不够,老人也可能因为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而选择省吃俭用,甚至默默承受身体上的不适,这也会影响其晚年的幸福感。

总而言之,老人退休金直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是多重社会经济因素叠加的结果。它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家庭代际责任的分配模式、以及年轻人面临的现实经济压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层面的努力,比如提高养老金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家庭内部的沟通与合理规划。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共同面对的社会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爸妈以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地,养殖,没进过厂没上过班的那种。

前几年我爸住院,前前后后花了七十多万吧,一辈子的积蓄差不多都搭里面了。

同病房的一个伯伯,人特别好,身体也好,没啥病,但是隔一段时间就去医院输点营养品,做做检查,因为全报销,所以一年去个四五次,每次半个月左右。

我们住院一段时间以后,伯伯才来,进病房就先问了一下我们的情况,然后说:他那张病床我们随便用,柜子什么的都可以用(很感谢他,晚上陪床的时候能有个睡觉的地方,因为他的关系,护士也更照顾我们)他说这次是来只是拿点药,不注院。但还是每天来医院和我爸聊会天,每天聊一个小时左右吧,正好我爸也解解闷,倒也自在。

通过聊天得知,伯伯退休金一个月1.8w左右,偶尔发点福利,综合起来有2w,自己看病全报销,每年原单位还组织出去旅游和各种活动,实际上就是以各种活动的名义发福利,购物卡、服装、烟酒等等,伯伯的原话是:复制后期的领导,给他们发的越多,领导贪的越多,所以才这么热心。

我爸就一个新农合的保险,但是大病医疗国家报销70%左右,算是减轻了很大压力。

我妈是前几年有机会,托关系给买了一个养老保险,一次交8万,好像是给找了个厂办的退休职工保险,现在一个月领900元养老金。

20000和900的差距,是不是很大?

不是,村里的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我爸妈那个年龄段的,都后悔当年没找关系,也花8万买一个保险,现在一分钱养老金都没有。

20000比900比0。

医院同病房的那个伯伯,确实帮了我们很多,他上班25年,退休,在原单位一直负责宣传工作,一直做到退休没变过。

伯伯进厂的那一年,我爸因为没关系进不了厂,去当兵了,复员的时候因为是农村户口,不给安排工作。

所以说:阶层很重要,现在退休金领一万多几万的那些人,和现在的社畜,根本上就不是一类人。

user avatar

2022.3.22更新:

最近疫情有点反复,在社区值班,跟社区老党员一起聊天。

三位老同志,一个退休金一万多,一个退休金七千多,一个退休金三千多。

三位老同志唯一的共同点,都想多活几年,帮衬一下子女们。




以下为原文:

非常影响。

说两个身边的事例吧。

第一个,一个女同事A,她跟她老公一个月收入七千多,注意是,两个人总共七千多,在知乎这年均百万收入里面,确实拖后腿了。她公公婆婆早年离婚,公公另组家庭,她老公跟她婆婆一起。婆婆是普通农民,六十多岁,每个月能有两三百的补贴。

两夫妻平时日子也还凑合,虽然挣得不多,但好在女同事勤俭持家习惯了,日子虽然紧巴,也能凑合。女同事生下一女,新生命的诞生,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两夫妇工作更加努力,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按照电视剧的发展,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出现意外了。也真的出现意外了。年底的时候,女同事的婆婆突发脑栓,脑干部分,虽然各种抢救,但最终也是瘫痪在床,保留少量的意识,浅白一点描述,就是24小时需要照看。

前期抢救、住院,已经花了很多了,基本上把这个家庭的积蓄掏空了。

她婆婆继续保守治疗,在医养结合的医院里,长期住下了,夫妻两个还要上班,不可能24小时照顾,请了一个护工,一天两百多的看护费,一个月加药费七八千。

孩子小,没人照看,只好请保姆,一个月又花三千元。

我们假设,如果她婆婆退休金五六千的话,家庭还能勉强度日,但是目前每月只有两三百,对每月医药费、看护费来说,杯水车薪。

说句不正确的话,因病返贫。

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呢?三年?五年?十年?

女同事有时候说起这事就哭个不停,为什么?没钱

电影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第二个事例,同事B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双方四个老人都年轻力壮,有刚刚退休的,还有没退休的,其中有两位是处级干部(实职),另外两位是科级干部,四个老人的工资和退休金加起来三四万吧(估算,不一定准确,前段时间有个四调退休,能拿到九千多,B双方父母退休也是享受老政策,未并轨之前的养老政策,估计医保报销比例挺高的)。

同事B的父母不想给他们看孩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一个负责带娃。

同事B两口子闲暇时间四处游玩。

或许您可以认为这两个例子是个例,不能代表一切。

很多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懂得的。

老人退休金,真能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


打完这些,其实内心挺沉重的,像同事A这样的家庭,全国有多少呢?

还是那句老话,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则各有各的苦。


愿,一切都好。

user avatar

退休两个

爹正处8000,娘企业退3100。


另外有投资收益。房子两套出租收益。


每个月贴我两千块。养娃。

我生老二,给了五十万。还帮我带娃

我家老人摇钱树

为什么?

因为我爹文革知青回来,不满足码头装卸工,读书,拼命读书到本科,提干。

我妈不甘示弱,考了大专,考了会计师,为什么工资低,98年就辞职回来了。因为我爹说他养

我爹文革开始那年,初三没毕业 我妈初一没读完。

他们从来都知道读书重要,要努力。

我爸工作,台风来了,三天三夜没回家,没合眼

爹妈读书,每天晚上去上夜大,我八个月一个人在家床上睡觉,长大点,绑在床柱子。

我父亲经常说现在很满足。

所以,年轻时多努力吧,会有回报。

你今天看到他们工资高,有机遇,更有努力。

再说一个,我妈同事,不满足知青回来当工人,白天干活,晚上躲在猪圈读书,现在大学正教授

user avatar

写一个我自己真实的事情,我父亲以前退休金5000多,我母亲2000多,合在一起在我们这种4线城市,生活是足够了,住在我另外一套房子里,基本上每年他们都能攒5、6万,因为水电煤气通信费他们都不用出,考虑来给我带孩子,还给我们烧饭吃,我已经很感激了,我是独生子女,父母总觉得钱以后走了也是留给我,所以总是想给我钱,现在我父亲去年底病逝了,我母亲很焦虑,担心自己的2000多退休金不够用,我安慰她不用担心,她还有老家的一套房子,之前还有20万的积蓄,跟我们一起生活没有太多开销,退休金足够了,但是我母亲总觉得现在她收入太低,只够自己日常开销,不能给我留太多钱了,我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吧,希望她能过的开心一些

user avatar

我爸民警退休,一年退休金9万。我母亲部队退休,退休金13万。我公公正科局长退休,一年退休金13万,婆婆事业编,7万。这都是他们的纯到手收入,建立在没房贷没车贷的情况下。

我和老公收入还行,两个人加起来40万,不算特别多,但是我们敢买500万的房子,还月供一万八的贷款。因为公公直接把工资卡给我们喊我们用,我妈每个月贴补我们5000。

你说退休金有没有用。年薪40的家庭可以活的像60。。。

user avatar

看到大家都这么高,而且很多体制内的,我就写个不一样的

我外婆以前是做生意的,和我外公一起卖机械,后来自己交社保,一次性交了几万块吧

现在70多了,一个月1700。。。。。

邻居家里只当了十年小学音乐老师的,一个月退休金5000多,都在18线小县城

这就是差距

当然我知道有更低的农村老人一个月60几块的

user avatar

无法理解,我爸妈都是体制内退休人员,退休前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千,我以为他们退休金额撑死也就四千左右,按我对社会的肤浅理解,一个人不干活了总不能比干活时拿的还多,直到前不久偶尔得知他们的退休金,当场就被震惊了。

我爸妈退休金高是利好我的(而且我自己也在体制内),但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实在是理解不了这背后的分配逻辑,我只感到忧虑。

user avatar

昨日大家庭聚餐,正好聊起了这个话题。我母亲六姐妹,12个老人都已在拿退休金,加上大去年也开始拿退休金的大表姐,低的1000多,高的8000多,算中位数4000,社保账户每月要为他们开52000的退休金。母亲姐妹六姐妹总共11个孩子,正式缴纳社保的8人,每月为社保基金充盈大概2万多一些。即从母亲这边算,即便我们想的美好一些,把社保基金投资增益和其运行成本持平,社保账户每月会亏损3万元。为了平衡亏损,势必需要在税收段去平衡,从汽油、猪肉、住房等等等等,千方百计的去努力填充缺口,即每家每户因为社保需至少要多开支30000/17(分子其实不到17,有两个还未完婚),即2000元左右,而老人日常开支远小于年轻人,即每个年轻人但就社保这一块需要需要额外多开支5000左右(3000平衡,2000缴纳),自然的,大部分年轻人就出现赚得少,花得快。算上那三座大山,以及你懂的其他种种,不少年轻人为了make the ends, “觊觎”老人的养老金也成了自然之事。

顺带说一句,这种账略微一算,年轻人日下的不婚不育,甚至直接“躺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user avatar

外公是离休干部,15年去世的的时候每月11000多点,还没算书报费,烤火费,节日费等。

我妈是国企员工退休职工,有副高职称,一个4900,我爸是国企小领导退休,有职称,45年工龄(16岁下乡算工龄,退休又晚了一年),每月7640。

而我,一个体制内的小兵,本月到手4600,从考入体制内至今,一直追不上我妈的退休金,基本处于我涨一点,她就涨一点的状态,当然,算上目标奖和杂七杂八的,比我妈高一些。

但是今年我妈她们突然发了一笔绩效,导致我和她几乎持平。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退休的时候,工资能不能超过2015年去世的外公的离休金和我妈去世那个月的退休金。

所以你说退休老人的钱,能不能影响家庭生活。

最可怕的是,我不是刚毕业,而是30+的年龄了。

————后续————

根据大家的评论,问了我妈一下,纠正两个错误:

一,我妈除退休金外,原厂每个月补给她每月670,因为当时可以选12万买断工龄内退,还是正式退休后长期补贴,我妈是选的长期补贴到去世。

二、我妈去年发的不叫绩效,是退休人员一次性生活补贴,原因是国企退休职工收入远低于体制内退休职工,如果原厂有钱,就可以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不知是否各地国企通行。

user avatar

人间真实了属于是。

拿我自己来说,我妈作为一个退休基层警员,每个月退休金五千多。而同时这城市月收入两三千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笔钱是占相当比例的。如果双亲都有,那就更可观了。

尤其是,我们老一辈的消费欲望很低,而且有倾尽全力造福后代的文化传统,这些钱花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很少,大部分还是奉献给儿孙了。

排除那些极富有的,在城市里如果父母都是体制内退休,自己又是独生子女的,往往生活质量会比较高。不管是物质水平还是财富积累,都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如果出身农村,独自在城市打拼,是非常不容易的。

user avatar

2019年北京市社平工资8467元/月。

2019年北京市人均退休金4157元/月。

2019年北京市人均消费支出43038元。

2018年北京市公立医院病人平均医药费530.9元,住院病人平均医药费22645.8元。

很多老人的退休金直接影响到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啥?北京这地方不靠退休金,人均万恶房东欺压小镇做题家?醒醒,北京租房人口不足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哪来这么多房东以小镇做题家血肉为生。有些人啊,对同阶层的人太坏,对真正拿走他们剩余价值的“小目标”们慕强。

user avatar

有些中国老人的退休金真的很高。

如果一个人在美国顶格缴纳社保35年(就是35年里每一年按购买力调整后个人报税收入都能达到2021年的12万7千美金,这在美国也是极少数职业才能做得到的),62岁退休的话,就可以领理论上美国最高一级的退休金(也就是没有任何美国人的社保退休金比这个更高了),2324美金一个月,不到1万5000人民币一个月,这个还是税前的。替代率是区区的15%。

ps:有人说美国人选择66或者70岁退休的话退休金会高一点。中国60岁领退休金,美国人是62岁领,难道你想用中国人60岁退休的退休金去对比美国人70岁领的?优越性也不是这样的。如果选择延迟退休,那就拿延迟退休的比。要知道晚领就是少领几年,更可能还会早死。

而且这个退休金绝大多数美国人是远远领不到的,能领的到的那些因为别的收入不低,税率很高。普通美国人退休以后大概税后也就是能拿个8000-10000人民币的退休金。

看看这个问题下别的回答就知道很多中国老人领的退休金和美国人的退休金差不多甚至更高,同时享受中国的物价,更好更便宜的医疗保障还不用交房地产税,生活质量肯定溢出的。基本上师医公群体按照退休金收入能获取的平均退休生活水平绝对高于美国人的平均退休水平。估计也高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的平均退休水平。

如果再考虑有些女同志是55岁甚至50岁就退休,赢麻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ps:这里说的社保是ss,对应中国的退休金,是强制义务。美国的401k对应中国自己缴纳的公积金,不是每个人都交也不是强制的。你如果一定要说有美国人退休时401k里面有几十万美金(几千万那种都是拿账户抄股票挣出来的,不是存进去的),那不如比较很多退休中国老人有几套一二线房地产。

user avatar

只能说人生太艰难了。

我和我妈(妈妈生活能够自理)虽然有精神分裂症,但家里算是在十八线小城市生活还算可以的了吧,起码比农民强点。

我妈我妹加上我,三个人,不用工作,一个月收六千房租。

但六千对于三口之家来说真的不算多,一天吃饭加油盐酱醋糖还有生活用品就得花130左右。

不信的话我一笔笔给你们算:

买菜,每天要吃肉和鱼虾,起码花六十;

早餐,袋装的包子,12元一包;

米,两斤6元;

水果,我们家嘴刁,买贵的,一天起码20;

一瓶17块的油一个星期就没了,平均起来一天两三块;

沐浴露洗发水牙刷牙膏那些,加起来一天平均起来10块。

还有衣服看病那些,一天120是最少了。

光是这样,一个月就差不多4000了。

再加上我们家虽然收租,但都是十几平一套的小房子,三个人住不下,所以还在租别人的房子。一个月房租水电加管理费,1500元。

所以,一个月收租六千,花五千多,几乎存不到什么钱。

如果不是我妈一个月2500养老金,我家可能根本存不下钱。

如果我能出去工作,我家情况可能会好点。现实是我妈需要我照顾。

举个例子,我妈没有金钱观念,没有我每天陪她出去买菜,可能她一天就买几个肉,根本不买蔬菜,不仅不健康,还花钱。

真的太难了。

user avatar

这些老人被称为活期存折,或者移动ATM机。

user avatar

因为退休金双轨制,贫富差距太大了呗。

在某些地方,一个体制内的老人退休金能达到退休工人的3到4倍,甚至比社会上的年轻人工资都高一到两倍,如果家里俩老人都是这样的,那孩子不上班也活得很滋润。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大伯3000多,我爹一万多。 工人退休金没涨之前我大伯2000多 我爹不变。

我工作了十几年到现在一个月也就一万多,手底下干活的小年轻一个月也就四五千。

user avatar

这儿一帮既得利益者开始跳脚了,生怕别人分了他们的蛋糕开始骂农民没本事年轻时不做居民工人不努力了,恶心的同时又感到很好笑。

user avatar

前几天大姑父去世了,报丧的消息传到家里,我的第一反应是:挺好的,总算不受罪了。可我妈一开口就是“以后那一大家可怎么活啊?”

大姑父多年前就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已经五六年没有出过门了,每天都是呆在家里,确切一点,是歪歪扭扭地靠在沙发上,一呆就是整整一天,稍不注意,口水流得老长,吃饭都是人喂,哪怕是上厕所,都是家人架到厕所,再扶到马桶上,上完再架回来。

而照顾这样一个病人,光靠我大姑一个人是不行的,毕竟她年龄也大了,所以我表哥也基本不打工,帮衬着我大姑照顾大姑父。

一般情况下,老人到了这种地步,家里人哪怕嘴上不说,心里多多少少都会盼着老人早点离开,他自己生活完全没有质量不说,一家人都被拖累个半死,但是,大姑一家子对大姑父那是真上心,可能并没有半点这种心思。

可以这么说,只要大姑父活一天,哪怕他一天只能歪歪扭扭地靠在沙发上流口水,他对整个家庭的贡献也可以称得上巨大,完全可以碾压三十多岁的表哥,因为他的退休金很高。

大姑父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在青藏高原教了一辈子书,高原上气候恶劣,所以高原补贴等加起来老教师退休工资挺高的,所以哪怕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书,我表哥打工基本走个形式,他们一家人五口人靠大姑父的退休金也可以在城里买房,维持日常用度。

网上有个段子说,退休老教师对他儿媳妇说“你把我照顾好了,我多活一年比你一年养猪强多了”,儿媳妇一听,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尽心尽力照顾公公。

乍一听好像挺好笑的,实际上的确是这么个理儿。

大姑父到了后期,连话都说不清楚了,讲不出这样的段子,但他们一家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晚年即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也算是幸福。

反观我家大伯母那就没什么幸福可言了,我大伯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她虽然有五个子女,但是子女都不愿意跟她同住,所以她一个人独居了十多年。

今年我回去发现她越发苍老了,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门口晒太阳,一天家里电热毯坏了(高原上夏天有时候都需要开电热毯),她冻得睡不着,找我爸去修一下,我爸看了半天,告诉她修不好了,再让儿子给买一个来,她当时一脸的失望,喃喃道“唉,怎么就坏了呢,谁能再给我买一个呢。”

几天后,我问她有电热毯了没,她说没有。

家里的电视也坏了,也没有人给修一下,哪怕她现在已经看不懂电视了,可家里有点声响也是好的,要不然,一天24小时,家里一点声响都没有。

而且她还有腿疼的毛病,每天坐在门口,看到个人就说哎呀腿疼啊,一开始大家还关心一下,可时间久了,也没有人搭话了。

有的时候她儿女来看她,她叫疼的声音更大了,走路都颤颤巍巍,这多多少少有点表演的成分,想着让儿女上点心,可我看着好像也没什用,没有哪个儿女说去医院看看吧,只有大堂姐那天还买来点药,只不过她让大伯母把药钱给她。大姐也不容易,年纪轻轻死了丈夫,靠卖保险拉扯大了两个孩子,手头也的确紧。

大伯母在农村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还好赶上了好时候,一个月还有一二百养老金。

很多人觉得一二百能干个啥呢,实际上对这样的农村老人而言,一个月有这一二百,儿子媳妇还愿意给一口饭吃。所以很多跟大伯母这样的农村老人,有的时候会发自肺腑地说“这国家啊,比儿女有用。”

毕竟,我亲眼看到,那天大伯母对她孙媳妇说“你去给我买个馍吧,家里没有馍了。”她孙媳妇打了个哈哈过去了,因为给她买馍她又不给钱,孙媳妇不愿意又出力又出钱。

要知道,一个馍不过一块钱而已。

所以啊,这老人的退休金不仅仅影响一家人的生活,更影响自己晚年的生活。

人老了,没钱,光有儿女可能是不够的,或者,不太够。

毕竟,在残酷的生活面前,儿女如果自顾不暇,是顾不上你的。

user avatar

从大面上,其实很感谢现在国内的中青年努力工作交社保医保,保障了我家老人们的退休生活。我父母体制内退休,在人均月收入3000多的十八线小县城,他们的退休金每个月加起来一万五,还有个店铺收租,父母人很好,多少年也不涨租金,所以在经济下行的这几年租客还很稳定。母亲前些年得了一场大病,医保报销90%,用了医保以外的进口药原单位又给了二次报销,几乎等于一分钱没花。公婆虽不是公务员,但也是国企和事业单位退休,退休金也是每年5%的涨幅,足够自己生活,还有个小房子收租。我已经移民海外多年,很感谢国内勤勤恳恳交社保的小伙伴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父母生活医疗都有保障,还自带生活费来我们这里带孙子。连住我家时,去别的城市旅游都是自己花钱报团,不要我们出一分钱,也不要让我们带他们自驾游,不想让儿女多费心。现在想来,不麻烦儿女的底气就是有钱,所以我家从来没有婆媳矛盾,也不存在翁婿不合,钱真是个好东西。

但从情理上,我觉得国内的同胞尤其是底层同胞,还是应该尽量移民到一个人口净流入的相对发达国家,无论是读书还是打工,先出去再说。人要顺着趋势走,不要眼看船沉了还要依靠惯性留在船上。这些两年国外疫情宣传的水深火热,但留学移民工作签所有外流的数据都显示不降反升,聪明人真的不少。国内眼见养老金已经见底了,这一代老人有你们的社保支撑,你们老了以后呢?看现在这可怜的生育率,还能指望这些年轻人帮你们缴上退休金吗?我是一点也不看好。而且现在再去考公务员也不会有这代体制内退休老人的待遇了,各行各业都在内卷,公务员也卷得不像样。现在体制内在职员工降薪也是实打实的,还好没有波及到退休人员,毕竟老干部还是有话语权的,国家考虑也是不能伤了体制内老人的心。感谢自己从读大学到工作都没放弃英语学习,没用到父母老底,靠自己移民出去了,现在想来实在是明智之举。我们夫妻都不是精于算计之人,不会阿谀奉承,因看到父母在体制内多年,为人正直不奉承不送礼,所以一直没有晋升的机会,虽然失落倒也落个清闲。我早早认识到自己完全不适合体制,父母也觉得我不适合体制内,甚至不适合在国内生活,他们让我能出去就尽量出去。所以当年我们出国是义无反顾。

老人退休金会不会影响子女生活质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别说国内的人,就连在国外的子女都有影响。身边也有农村或小镇做题家移出来的,父母没有养老医保,他们在养小家的同时每年都要汇款回国给父母甚至给兄弟姐妹,而且还有一堆亲戚来借钱,因为觉得你身在国外,一定有钱。所以他们的压力真心大。相反我们从来没有过这种烦恼,想借钱的亲朋父母都帮会我们挡回去,说我们都需要老人支持,因为国外开销大。而且我们也没几个不自觉的亲友。我除了经常担心父母身体逐年老去需要子女照顾以外,真心没有太多烦恼。而且我父母一直安慰我,他们的退休金和存款足够找保姆或者进养老院,绝对不用担心他们。想到这些我就很感激,感激开明的父母,也感激勤劳的国内同胞,不过最庆幸的还是他们当年进了体制内,不然我也不会有现在这样几乎没压力的生活。


有人质疑我是靠父母积蓄出国的,真的没有,基层公务员钱不多,加上他们为人正直也不会贪w,当年家里的积蓄供我留学都不够,不然我早想出国读书了。附上当年技术移民批准信,技术移民只有公证费和签证费,雅思只需四个六所以一次过,底子好也不需要报雅思班,当时才1400一次。一共加起来花了不到2万人民币,就是全部的费用。

user avatar

老人家退休金很高的

上次听我妈说,我外公外婆算上退休金和各种费用平均一人一个月能有七八千???对了他们就只是乡村教师而已。

最离谱的是,15年县里发不出工资,我们高中老师的工资拖欠三个月不发。我的语文老师,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上课讲着课想想自己三十多还得找老父亲要钱生活都哭了。(是新组建的县里最好的高中),然后我外公外婆的退休工资还涨了。

他们手里有钱,又识字,身体也很好,尤其是我外婆,八十多牙齿都还没掉,吃排骨还能把骨头嚼碎。儿女也很孝顺,之间关系也很好。(我妈他们连拆迁款这种意外横财都能因为互相谦让着吵起来)

现在老两口,住着三室两厅的房子,儿女隔一两天就去一个,一人一个智能机,一人一个平板。别提多舒服了。

我觉得我外公外婆如果没有退休金,应该也不会凄凉,但是比现在的生活就差得太远了。

哦对了,有退休金和智能机更好得一件事是:跌倒了有人敢扶!

去年底外婆一个人散步跌倒了,整个右胳膊骨折了,两腿也都有挫伤,无法动弹,清晨来往的人很少,也都不敢扶。最后,见到几个壮汉在路边观望了一会又犹豫了一下准备离开。我外婆对着几个大汉喊出:“我是某某,家住哪里,退休前是某某小学老师,我有退休金,这是我家孩子给我买的手机。我自己有生活过,不需要坑你们的。”

这一通喊完,人家讨论了一下,就给她扶去安全的地方坐着,还帮着打电话联系我们。

我想如果我外婆没有说出她有退休金、有智能手机证明她生活是比较有质量的,恐怕那天真得出大事。

user avatar

那你得说是什么样的老人。


我某任领导家的老人,正师职离休,一个月两万七;

我某任老领导,正团转业,企业退休,一个月一万五;

我某同事家老人,副局级退休,一个月一万多(具体一万几不知道);

这样的老人,那真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共同特点是包圆孙子孙女的教育费用,各种学费杂费生活费,还有连孙子婚礼都包了的,更有带着孙子孙媳妇一起住干休所的。



我爸我妈就不至于说影响生活质量了,俩人加起来一万多,没有公费医疗,只有社会医保,但是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


我媳妇家就不行,丈母娘一个月退休费两千出头,老丈人下岗小二十年了,还差三年才能熬到退休,俩人一个月就这两千块钱,还没职工医保,只能自己买城合医疗+我给买商业保险。

房子我给买,媳妇每个月都得给点钱,有个大病也是我们掏钱,近几年一次骨折花5万,一次胆囊炎1万多。

实事求是说,这也算影响,不过算是负影响。



可是你说咱挣钱是干什么呢?难道挣钱就是自己花的?家人也是我们奋斗的主要动力之一。

老人有,就算占点便宜,老人没有,也没办法,咱就自己顶上吧,孔老二再不是东西,忠孝还是没说错,百善还得以孝为先。

user avatar

最近爱丁堡疫情,忍不住吐槽两句。

爱丁堡应该是资本主义深耕数百年的地方,

甚至怀疑爱丁堡的体制内部,

大量人员接受ngo资助。

同样,在疫情期间,

沪籍体制内家庭恐怕也是生活质量颇高。

最近看到爱丁堡的操作,

深切地感受到在社会主义的国家,

竟然也明明白白地把人分三六九等。

有些基层工作人员就差把

【在沪华人与狗不得领取蔬菜】

写在头上了。

甚至驱赶兰陵人,逼得兰陵市zf定向送菜。

这个时候还有人反对农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吗?

爱丁堡的粮食蔬菜被奸商搞到什么价格。

你们倒是拿房子去抵押贷款买菜啊。

这一波疫情过去,如果不整饬爱丁堡,

这个国家就真的要像曾经的红色巨人一样,

在自己的葬礼上发财了。



—————— 4.8 分割线————

影响啊。

父母还有两年退休。

我父亲退休金一个月估计8000多。

副高职称。接近40年工龄。

我母亲按现在算法至少在5000左右。

我们这地方房价3000-5000。最贵的5000。

那你说影响不影响。

我岳父岳母国营企业改制,

后面自己交社保退下来的。

一个月2350。

农民那不说了吧。

我舅妈一个月1500。

舅舅没买社保。

我爸还好。

我母亲常常跟一些人聊天时,

那牛鼻子都得上天吧。

这辈子听了几十年她夸体制内如何如何的好。

自己当年如何如何努力。

其实不就看了两个月书吗卧鈤。

嫁给我爹地,毕竟我爸是师范大学生。

组织上得给点面子不是吗,

可以允许配偶去参加速成师范大专考试。

然后看了两个月书考了个企业级的速成大专班。

分配到镇里小学,然后呆了一辈子。

确实太努力了。

农民一辈子怎么努力的。

三提五统的时候农民过什么日子。

可能我母亲不太清楚了。

回到退休金的问题。

我自己的感受不一定准。

像我这种家庭出身,按目前的这个情况。

在县城,

我上班挣钱的重要性可能不如把爹妈伺候好了,

让他们活到100。

毕竟我去上班,很难找得到稳定的到手1万多的工作。

而村里的年轻人,不挣钱的话,

爹妈可是要贡献负的现金流。

生大病那种就不用考虑了。直接重启

恶性疾病,就中国家庭那点存款,

极限也就是一年耗光。



所以你说,退休金是不是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二元制嘛,地狱和天堂。

差就差在这儿了。

user avatar

更新一下

谢谢大家关心,我申请学校贫困补助了

因为我发现我符合国家励志奖学金条件

但是不贫困认定就不能评

所以果断去贫困认定了

下来能有8000吧,贫困补助加奖学金

虽然不多但是足以cover我接下来一整年的生活费了

人也不能一直背负一些无用的东西

自己好好活着才是真的

奖学金准备给我妈换个手机

加上贷款我能吃好点(学校食堂装修饭贵了好多啊啊啊啊啊)

还能兼顾学习和生活,不用每天跑着打工,打工真的影响学习


---

我家是这样的

我爹去世,我妈有肾衰,每周三次透析,不能工作

我妈的退休金才3000,她零打碎敲一个月到手的钱最多4000

而我姥姥姥爷会给我妈2000,算她们的伙食费,我妈要用这两千保证我姥姥姥爷的营养,还要节省一点钱给我存着交学费。

她自己透析和药,一个月1000左右,吃一些保健品,一个月1000左右。

还有我。我上大学一个月1500生活费。

其实我妈一个人照顾我姥姥姥爷非常难,何况她还要透析,身体很累

但是我姥姥姥爷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我姥姥姥爷

如果没有我姥姥姥爷的退休工资,我和我妈会生活的非常艰难

其实现在我知道她有多难,但是我在外上学,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我吃饭的时候总会想着,我妈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呢,她都已经不能每天做饭了。因为去年过年我妈做了心脏手术,家里有肾病患者的应该知道,透析病人做心脏手术意味着什么。

暑假我妈收拾屋子的时候,我劝她稍微休息休息再弄,她突然发火,说自己邋遢活着一辈子,到死了难道还要邋遢着?

我没说话,也没哭,其实是很伤心的,但是我一个我伤心她会更伤心。

有时候我在想,我妈非常要强的人,却不得不向我姥姥姥爷伸手,她该多难受

我妈说的最多一句“我们现在享的是你姥姥姥爷的福”

我妈说她会努力撑到给我姥姥姥爷养老送终

但是我不知道那一天能不能等来

我爹还在的时候,虽然家里没房子,但是吃穿不愁吧

后来买了一套房子,给我爹治病卖了还账

现在还过得去,不用申请贫困补助,不用把我怎么失去父亲,又即将失去母亲的现实,当众念给和我一样的同学们听,以换取助学金。

我现在用助学贷款,可以cover一年的学费和大部分生活费了

谢谢我姥姥姥爷,让我还能伪装成一个无忧无虑的我。

user avatar

新五线城市

我爷 副处级病退。。。。 09年去世 去世时退休金3100

我姥爷92岁 抗美援朝 军衔少尉 伤残军人 工人退休 现在一年退休金+民政局给的伤残军人费 有十万

88岁之前身体很好 天天还能去早市买菜 88那年脑梗 现在不用喂饭 去卫生间需要人搀扶

归我舅舅养 每年吃药两三万 剩下的 都是我舅舅的~ 精心伺候 这就是摇钱树 多活一天多领一天钱

我大爷 本地国企小干部(股级?)退休 退休金5500

开的比他家我大姐开的都多 我大姐现在论级别 比我大爷已经高不少了。。。

我大娘 公务员正科退的 四千大几一个月 也能秒杀一大堆在职的人了

他们两口子 除了给孩子攒钱 就是养生 多活一天 就能多拉扯拉扯孩子

然后再说说反例

我妈 96年下岗 自己交了20年的保险 现在开2200

我爹 98年下岗 一直自己交保险 因为档案被丢失 不能按特殊工种55退 现在没到60周岁 还没退休 据测算 退休能开3300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很多人的退休金不仅比他所在城市年轻人的平均工资高很多,甚至比他本人工作时的工资还要高很多。

有的人辛辛苦苦干了三十多年,每月实发工资仍然很低,结果退休的那一刹那,突然间就能拿到他前一年工资奖金全算上也比不了的退休金。每天起早贪黑工作的时候挣不了几个钱,恨不得一分钱掰八瓣花;退休了回家了不干了躺平待着钱花不出去了,反而月入过万了。

当然倒不是说这些人都是蛀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国家辛勤奉献了一辈子的好人。只不过就是说,就,真的理解不了这种分配的逻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