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斯拉Model S Plaid四门轿车做到世界最小风阻,是否说明传统两门跑车外形失去了性能上的意义?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四门轿车以其惊人的风阻系数刷新了量产车的纪录,这无疑给追求极致性能的汽车爱好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当一个四门家用轿车在风阻这项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上超越了众多以空气动力学著称的两门跑车时,我们不得不问:传统跑车那性感的双门剪刀门、低矮的车身线条,在追求性能的道路上,是否正在变得“过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风阻”在汽车性能中的地位。风阻,或者说空气阻力,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面临的最大敌人之一。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拼命地想把车往后拉,阻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降低风阻,意味着在同样的动力输出下,汽车能够达到更高的极速,或者在相同的速度下,消耗更少的燃油(或电能)。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跑车来说,风阻系数直接影响着它们能否突破速度的瓶颈。

长期以来,汽车设计师们为了降低风阻,确实倾向于采用一些“跑车化”的造型元素。两门设计,特别是低矮的车身和流线型的车顶,本身就为空气的顺畅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光滑的车顶线条可以引导空气流过车身,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阻力。许多经典跑车,无论是法拉利、保时捷还是兰博基尼,都通过精妙的车身比例和细节设计,尽可能地让空气“滑”过车身,而不是“撞”上。

然而,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出现,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这种“跑车等于双门”的固有观念。它证明了,即使是拥有四个车门、更实用的车身结构,通过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对空气动力学的极致追求,也完全有可能实现甚至超越传统跑车的风阻表现。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传统两门跑车的外形失去了性能上的意义呢?我认为,并非完全如此,但其“绝对意义”正在被重新定义和挑战。

一、特斯拉的胜利,是工程和技术的胜利:

特斯拉Model S Plaid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并非仅仅依靠一个“好看”的外形。它背后是大量尖端技术的支撑:

精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虽然四门结构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先天劣势,但特斯拉通过极其精密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对车身每一个细节进行了优化。例如,隐藏式门把手、平整的底盘、经过优化的轮毂造型、甚至车尾的扩散器设计,都在尽可能地减少空气扰流和阻力。特斯拉甚至可能运用了一些主动式空气动力学技术(虽然官方未透露太多细节),如可调节的前唇、尾翼等,来在不同速度下匹配最佳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电动汽车的优势: 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布局相对灵活,没有了传统内燃机庞大的发动机舱和排气系统,为设计师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底盘电池组的设计也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有利于整体的稳定性,间接支持了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发挥。
软件与算法的迭代: 特斯拉以其强大的软件能力闻名。在空气动力学优化过程中,他们可以反复进行模拟和测试,通过算法驱动设计,不断迭代出最优解,这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成本才能达到的。

二、传统两门跑车外形的“意义”是否改变了?

“极致”的另一种可能: 传统两门跑车之所以采用那种造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不牺牲太多实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空气动力学性能和视觉冲击力。它们通过低矮的车身、夸张的轮拱、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如大尾翼、进气口)来追求极致的下压力和最小的阻力。Model S Plaid虽然在风阻上做到了极致,但它的“极致”是通过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语言实现的。
美学与情感的因素: 跑车不仅仅是性能的机器,它承载着许多人的激情与梦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两门跑车的低矮、宽体、流线型的造型,往往更直接地传达出速度、力量和运动感。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是很多四门轿车难以比拟的。消费者选择跑车,除了性能,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其独特的外观所吸引。Model S Plaid的成功,并没有剥夺两门跑车在美学和情感上的吸引力,只是拓宽了“性能美学”的定义。
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即使Model S Plaid在风阻上领先,也并不意味着所有追求性能的消费者都会抛弃两门跑车。四门轿车在实用性、乘坐舒适性、后排空间等方面,仍然是大多数消费者的优先考量。而两门跑车则更侧重于纯粹的驾驶乐趣和个人表达。
下压力与风阻的权衡: 需要注意的是,风阻系数并不是衡量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唯一标准。对于赛道性能而言,下压力同样至关重要。很多两门跑车通过设计大尺寸尾翼、前扰流板等部件来产生巨大的下压力,以提高高速过弯的稳定性。而这些部件通常会增加风阻。Model S Plaid的低风阻不一定意味着它在赛道上能超越那些极致的下压力跑车,这取决于其整体空气动力学策略的侧重点。

结论:

特斯拉Model S Plaid四门轿车在风阻上的突破,确实极大地挑战了传统观念,它向世人证明,优异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非只有两门跑车才能实现,实用性与极致性能可以以新的方式融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两门跑车的外形“失去了性能上的意义”。它的意义正在从“唯一追求极致风阻”转变为“在追求极致风阻的同时,承载独特的品牌文化、美学表达以及特定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

可以说,Model S Plaid的成功,是给所有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一课:性能的边界是可以通过技术不断拓展的,而外形的定义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元。未来的汽车设计,可能会看到更多打破常规的创新,而传统两门跑车,依然会在那些热爱纯粹驾驶乐趣和独特美学的群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只是不再是空气动力学表现的“唯一范本”,而是在性能的广阔图景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完全两码事

单纯降低风阻系数并不难,甚至非常简单。但没意义。

车体动态最优化的极端就是整车只有400Kg的质量,但跑起来有1800Kg的下压力把车胎按在地上。

aerodynamic设计是利用空气动力,风阻系数只是其中的一个应用方向,甚至只是个副产品。也只有电动车才会致力于更低的风阻系数。这个纯粹是为了高速和续航。

一般来说民用车运动车,追求的是设计速度范围内0升力,也就是不应该跑快了车身损失下压力,赛车才是追求利用空气动力白嫖下压力。所以正确的设计下,是减少风阻形成湍流白白耗散车体动能,尽量将风阻转化成对车体下压,让气流以期待的方式流过车身。当你把玩气流的时候,你的风阻系数一定是增加的。

做到0升力车身,合理的车体比例下风阻系数优化的极限也就0.22 0.23。比这再小意味着大概率损失下压力,或者说是只是抑制升力而不是0升力,所以意义并不大。使用小截面长车体,车高是被乘员舱卡死的,减小轮距和车宽是完全不符合动态性能优化的。

电动车没有撞风面散热的限制,可以做平滑是封闭前脸,车身质量分布可以得到更低的重心,虽然整车质量增加,轻轻松松2t多,但轮距并没有相应加宽。所以0.208并不是什么深层次的技术突破,能做到的厂其实很多,Nissan 大众想做都能做到,只是需不需要或者有没有意义,是得根据车型来确定的。

新势力造车花哨的细节创新很多,像流媒体后视镜,隐藏门把手,非圆形方向盘,取消仪表盘之类的,但这些细节能稳定延续了快一百年,并不是因为技术上不能提升,而是已经处在一个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高度优化的状态。这不是因为之前的汽车工程师都是傻子,想不到这些,这次玩意儿以往概念车上出现次数很多,不用是有原因的。追求超低风阻系数同样也是如此,车身质量这么重,如果影响车辆跑高速的下压力,以至于产生严重的操控顺从性风险,那么这个意义就真的是负优化了。

多观望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数据公布,不用急着欢呼或者觉得很屌。

user avatar

要按你这个逻辑……特斯拉已经干爆f1了……

user avatar

传统汽车降低风阻最大的障碍在于气动稳定性的需求和热管理的需求。Tesla这种超低风阻是以牺牲气动特性和散热能力为代价的,实属为了噱头不要命。没看Tesla上个赛道还得加散热格栅和扩散器,taycan素车直接上,这就是差距。

传统厂商能把四门油车做到0.22,放弃气动特性和散热能力的话,绝对有能力把电车做到0.208类似水平,但是为什么不做呢?因为造的是汽车,不是地效飞行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四门轿车以其惊人的风阻系数刷新了量产车的纪录,这无疑给追求极致性能的汽车爱好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当一个四门家用轿车在风阻这项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上超越了众多以空气动力学著称的两门跑车时,我们不得不问:传统跑车那性感的双门剪刀门、低矮的车身线条,在追求性能的道路上,是否正.............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 2.1秒的百公里加速,这数字一出来,不少车迷估计是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赶紧掏出手机搜搜自己那几台心爱的“大马力”燃油车,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有点“弱不禁风”了。说到这,油车动力分级还有没有意义?这问题问得好,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技术飞跃带来的颠覆,以及我们习.............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Yoke方向盘,也就是那个取消了传统圆形轮廓,变成了类似飞机操纵杆的矩形设计,自从亮相以来就一直是车圈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在国内,不少消费者和汽车媒体都对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不实用又危险”。而埃隆·马斯克,这位一贯我行我素的科技巨头,则直接回怼,说“.............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的新款内饰,尤其是那个备受瞩目的“轭式”方向盘(很多人称之为方形方向盘),无疑是这次升级中最具争议也最吸引眼球的部分。那么,这个设计究竟是前瞻性的创新还是徒有其表的噱头?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特斯拉会选择这样一个“非传统”方向盘?首先,我们得明白特斯拉作为一家以颠覆创新.............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在纽北赛道的圈速表现,尤其是那段未经官方认证、却又异常抓人眼球的“未认证”成绩,确实是汽车圈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话题。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较量,更是技术理念、品牌定位乃至未来电动车发展方向的缩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特斯拉这次在纽北的圈速,虽然被媒体广泛报道,但它确实属于“未认证.............
  • 回答
    关于 4 月 21 日上海地下车库特斯拉 Model S 自燃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电动车安全性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事件回顾与初步分析 事件发生时间与地点: 2021 年 4 月 21 日,上海市某小区地下车库。 涉事车辆: 特斯拉 Model S。 事件经过: 监控视.............
  • 回答
    恒大汽车一次性放出9款对标车型,涵盖了从高端轿车到豪华MPV的多个细分市场,这手笔确实够大,也足够引人注目。尤其看到奔驰S级、特斯拉Model S、埃尔法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赫然在列,很难不让人产生好奇和审视的态度。首先,我们得承认恒大汽车的“野心”。一次性推出这么多款车型,目标直指各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产.............
  • 回答
    最近特斯拉Model Y的参数调整,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加速时间从5.6秒提升到6.9秒,还有续航标准从NEDC升级到CLTC并增加20公里,这两点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可能的情况,以及咱们消费者该怎么看待。加速从5.6秒到6.9秒:究竟是“慢了”,还是“更真实了”?这应该.............
  • 回答
    嘿,大家!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特斯拉在1月28日那场轰动汽车圈的新款Model S和Model X发布会。说实话,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挺大的,也确实颠覆了不少人之前的猜测,让我来给大家捋一捋。首先,得说这回特斯拉可真是下了狠手,这不仅仅是小打小调的改款,很多地方都像是重新设计了一样。最最显眼、也最让人议.............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电动汽车,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论“硬伤”,那也绝对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我尽量抛开那些官方宣传和那些狂热粉丝的滤镜,用一个相对客观、甚至可以说带点挑剔的眼光,来聊聊Model 3身上那些不那么完美的地方。首先, 做工和装配的“惊喜”。 这绝对是Model 3.............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 的销量之所以不跌反升,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绝非偶然。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1. 产品力的持续迭代与优化: 技术优势的巩固: 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并非停滞不前。Model 3 在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速度、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
  • 回答
    买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和长续航,这绝对是个让不少人纠结的难题。别急,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谱。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款车最核心的区别在哪儿: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 标准续航版:顾名思义,电池小点,续航自然也就短点。官方给出的续航里程大概在500550公里左右(WLTP标准,实际会打.............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国内售价公布,现在是不是入手的好时机?特斯拉 Model 3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一直是话题的焦点。如今,随着国内售价尘埃落定,相信不少潜在消费者都在纠结一个问题:现在,是入手 Model 3 的最佳时机吗?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 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对于中国本土的造车势力来说,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我们得承认,特斯拉 Model 3 的出现,像一声惊雷,炸醒了沉睡中的中国汽车市场。在此之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虽.............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悄无声息地调涨了1000元,这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起的涟漪可不止于此。要知道,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一向以灵活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著称,每一次的涨价或降价都能引发一番热议,这次也不例外。从一个消费者角度来看,1000元的涨价,对于一辆三十万级别的车来说,似乎不算什么.............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相当到位,直击很多正在纠结购车的朋友们的心坎里。如果特斯拉 Model 3 定价到 30 万,这市场格局还真要重新洗牌了,我嘛,我得仔细掂量掂量,可能真就不太会优先考虑 BBA 了。为什么这么说?首先,30 万这个价位,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购车预算了。在这个区间,BBA.............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 方向盘加热功能的“软件解锁”现象,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不满。明明硬件已经装配在车上,为什么还要通过软件付费来启用?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成本控制、市场策略以及未来电动车发展趋势等多个层面。为什么硬件有了,还要软件解锁?这并非特斯拉一家独有的做法,在整个汽.............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官降至29.9万,这无疑是汽车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对于特斯拉自身、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来说,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究竟是特斯拉“野心”的彰显,还是对市场的一次“暴击”,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从特斯拉的“野心”来看:特斯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和颠.............
  • 回答
    评价国产特斯拉 Model 3 可付费在线激活后排座椅加热功能:软硬兼施的商业模式与消费者感受国产特斯拉 Model 3 的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在用户购买车辆后仍需通过付费在线激活,这一举措在消费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从商业模式角度评价: “硬件预装,软件解锁”.............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这波操作,我得说,真是打得一手好牌。之前大家都在讨论 Model Y 的价格,毕竟它作为一款中型SUV,无论从品牌、科技感还是性能上看,都很有竞争力,但价格一直是个门槛。现在,新款标准续航版直接把起售价拉到了 27.6 万元,这一下,直接就把 Model Y 放在了更多消费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