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斯拉model S发布新内饰,方形方向盘真的合理吗?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的新款内饰,尤其是那个备受瞩目的“轭式”方向盘(很多人称之为方形方向盘),无疑是这次升级中最具争议也最吸引眼球的部分。那么,这个设计究竟是前瞻性的创新还是徒有其表的噱头?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为什么特斯拉会选择这样一个“非传统”方向盘?

首先,我们得明白特斯拉作为一家以颠覆创新著称的公司,他们做出的每一个改变,背后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对于这个轭式方向盘,特斯拉显然是想抛弃过去几十年汽车行业约定俗成的“圆形”魔咒,追求一种全新的驾驶体验和座舱氛围。

1. 视觉上的科幻感和极简主义: 特斯拉一直以来都推崇极简设计,Model S的新内饰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取消了传统的仪表盘,将所有信息整合到中央大屏,而这个轭式方向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未来感”。它打破了传统的方向盘轮廓,看起来就像是从科幻电影里直接搬出来的。坐在驾驶位,你会感觉自己更像是在驾驶一艘飞船,而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这种视觉冲击力,对于追求个性和新鲜感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2. 理论上的功能优化: 特斯拉的设计师们可能在想,我们开车时,双手真正握住方向盘的区域,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圆。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功能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我们可能更多的时候是“监督”而非“操控”。那么,为什么不把方向盘做得更“人性化”,只保留最必要的部分?去掉顶部和底部的“多余”部分,理论上可以让驾驶员在看向前方时,视野更开阔,不会被方向盘遮挡住。特别是对于个子较高的驾驶员,或者坐在较低的座椅位置时,这个设计的好处可能会更明显一些。同时,将一些常用功能(如转向灯、雨刮等)集成到方向盘的触控按钮上,也意味着驾驶员无需将手离开方向盘去操作这些功能,理论上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3. 对未来驾驶模式的设想: 也许特斯拉是在为“线控转向”(Steerbywire)技术做铺垫。线控转向意味着转向系统不再依赖机械连接,而是通过电子信号来控制车轮的转向。在这种技术下,方向盘的形状和转动圈数限制都可以变得非常灵活。特斯拉可能认为,轭式方向盘是这种未来转向模式下最自然的形态。有了它,就不需要像传统方向盘那样有冗余的转动圈数,打方向盘可以更直接、更快速。

然而,现实情况真的这么美好吗?

尽管特斯拉的设计理念听起来很酷,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个轭式方向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吐槽。毕竟,我们习惯了几十年的圆形方向盘,它背后有着无数的工程实践和人体工学考量。

1. 低速掉头和泊车是场噩梦: 这是最集中的一个抱怨点。在进行诸如原地掉头、狭窄路口转弯、或者泊车入库等需要大幅度转动方向盘的操作时,这个轭式设计就显得极其不方便了。没有了圆形的边缘,你的手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去“滑”动方向盘。每一次超过一定角度的转动,都需要你重新调整手的位置,或者进行类似打麻将的反复“抓方向”动作。对于习惯了单手或轻柔转动方向盘的驾驶员来说,这简直是折磨。想象一下,在一个拥挤的停车场,你需要反复进行小幅度的转向,那种手忙脚乱的感觉会非常强烈。

2. 触控按钮的误触率和盲操作难题: 特斯拉将转向灯、喇叭等功能都集成到了方向盘上的触控按钮里。虽然说理论上是为了便捷,但实际体验却褒贬不一。
转向灯: 在很多圆形方向盘上,转向灯拨杆是有一个明确的“咔哒”反馈的,驾驶员可以很直观地知道是否拨动到位。而特斯拉的触控按钮,需要精确地按下去。在转弯时,你需要在看路的同时,还要分神去盯着方向盘上的按钮。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变道时,按错或者没有按到位的风险大大增加。
喇叭: 喇叭按钮也集成在触控区域,并且相对较小。在紧急情况下,能否迅速准确地按到喇叭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如果你的手掌不小心碰到了这些触控区域,也可能意外触发功能。

3. 人体工学上的疑虑: 虽然特斯拉声称这是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但很多驾驶员反馈,长时间握持这个轭式方向盘并不舒服。它缺乏一个完整的圆弧,在某些握持姿势下,手掌会感到不自然或者受力不均。而传统的圆形方向盘,则提供了更全面的握持选项,可以适应不同的驾驶习惯和手型。

4. “装样子”的嫌疑: 有不少评论认为,这个设计更多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营造科技感,而牺牲了实用性。它像一个为了标新立异而设计的产物,缺乏对驾驶员最基本的操作便捷性的深入考量。当车辆的很多基础操作都变得不那么“顺手”时,即使外观再科幻,也难以让人接受。

总结一下:

特斯拉Model S的轭式方向盘,是一次大胆且具有争议的尝试。

从设计理念和未来方向看, 它代表了特斯拉对汽车内饰和驾驶方式的未来设想,追求极简、科技和可能的线控转向。它确实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话题性,成功地吸引了那些追求独特和前卫的消费者。
从实际使用和驾驶体验来看, 它在很多场景下都暴露出了明显的短板,特别是低速操控的便利性和触控按钮的易用性方面,与传统圆形方向盘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对于大多数以日常驾驶为主的用户来说,这种牺牲实用性换取“未来感”的设计,未必是最佳选择。

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否合理,答案可能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如果你是追求极致科技感、不介意花点时间适应新操作的“特斯拉粉丝”,那么它可能是“酷”的。但如果你是一个注重驾驶的便利性和传统操作习惯的普通驾驶员,那么这个方向盘很可能会让你觉得“不合理”甚至“反人类”。

或许,这就是特斯拉的魅力和风格吧——永远走在争议的前沿,用激进的设计逼迫整个行业去思考和改变。至于这个轭式方向盘最终能否被市场广泛接受,或者特斯拉是否会根据反馈进行调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至少,它成功地让更多人开始思考:方向盘,就一定要是圆的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己翻一翻BBA近些年的概念车图,就这个样事儿的方向盘罕见么?

人家为什么不敢用?

因为人家是卖车的,因为方向盘设计不合理导致事故,一两次就能让企业翻不了身,所以这几家做的最多的是优化方向盘握感。

为什么特斯拉敢这么做?丰田一个查无实据的刹车门都赔的睁不开眼,特斯拉那个“自动驾驶”出多少事了?热搜都上不了。

人家就是“未来科技”,“未来科技”能有错么,如果出了事故,一定是你踩油门了。

拜登来了,能让我再开开眼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的新款内饰,尤其是那个备受瞩目的“轭式”方向盘(很多人称之为方形方向盘),无疑是这次升级中最具争议也最吸引眼球的部分。那么,这个设计究竟是前瞻性的创新还是徒有其表的噱头?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特斯拉会选择这样一个“非传统”方向盘?首先,我们得明白特斯拉作为一家以颠覆创新.............
  • 回答
    嘿,大家!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特斯拉在1月28日那场轰动汽车圈的新款Model S和Model X发布会。说实话,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挺大的,也确实颠覆了不少人之前的猜测,让我来给大家捋一捋。首先,得说这回特斯拉可真是下了狠手,这不仅仅是小打小调的改款,很多地方都像是重新设计了一样。最最显眼、也最让人议.............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 2.1秒的百公里加速,这数字一出来,不少车迷估计是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赶紧掏出手机搜搜自己那几台心爱的“大马力”燃油车,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有点“弱不禁风”了。说到这,油车动力分级还有没有意义?这问题问得好,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技术飞跃带来的颠覆,以及我们习.............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四门轿车以其惊人的风阻系数刷新了量产车的纪录,这无疑给追求极致性能的汽车爱好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当一个四门家用轿车在风阻这项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上超越了众多以空气动力学著称的两门跑车时,我们不得不问:传统跑车那性感的双门剪刀门、低矮的车身线条,在追求性能的道路上,是否正.............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Yoke方向盘,也就是那个取消了传统圆形轮廓,变成了类似飞机操纵杆的矩形设计,自从亮相以来就一直是车圈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在国内,不少消费者和汽车媒体都对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不实用又危险”。而埃隆·马斯克,这位一贯我行我素的科技巨头,则直接回怼,说“.............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在纽北赛道的圈速表现,尤其是那段未经官方认证、却又异常抓人眼球的“未认证”成绩,确实是汽车圈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话题。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较量,更是技术理念、品牌定位乃至未来电动车发展方向的缩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特斯拉这次在纽北的圈速,虽然被媒体广泛报道,但它确实属于“未认证.............
  • 回答
    关于 4 月 21 日上海地下车库特斯拉 Model S 自燃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电动车安全性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事件回顾与初步分析 事件发生时间与地点: 2021 年 4 月 21 日,上海市某小区地下车库。 涉事车辆: 特斯拉 Model S。 事件经过: 监控视.............
  • 回答
    恒大汽车一次性放出9款对标车型,涵盖了从高端轿车到豪华MPV的多个细分市场,这手笔确实够大,也足够引人注目。尤其看到奔驰S级、特斯拉Model S、埃尔法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赫然在列,很难不让人产生好奇和审视的态度。首先,我们得承认恒大汽车的“野心”。一次性推出这么多款车型,目标直指各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产.............
  • 回答
    最近特斯拉Model Y的参数调整,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加速时间从5.6秒提升到6.9秒,还有续航标准从NEDC升级到CLTC并增加20公里,这两点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可能的情况,以及咱们消费者该怎么看待。加速从5.6秒到6.9秒:究竟是“慢了”,还是“更真实了”?这应该.............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电动汽车,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论“硬伤”,那也绝对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我尽量抛开那些官方宣传和那些狂热粉丝的滤镜,用一个相对客观、甚至可以说带点挑剔的眼光,来聊聊Model 3身上那些不那么完美的地方。首先, 做工和装配的“惊喜”。 这绝对是Model 3.............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 的销量之所以不跌反升,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绝非偶然。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1. 产品力的持续迭代与优化: 技术优势的巩固: 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并非停滞不前。Model 3 在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速度、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
  • 回答
    买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和长续航,这绝对是个让不少人纠结的难题。别急,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谱。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款车最核心的区别在哪儿: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 标准续航版:顾名思义,电池小点,续航自然也就短点。官方给出的续航里程大概在500550公里左右(WLTP标准,实际会打.............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国内售价公布,现在是不是入手的好时机?特斯拉 Model 3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一直是话题的焦点。如今,随着国内售价尘埃落定,相信不少潜在消费者都在纠结一个问题:现在,是入手 Model 3 的最佳时机吗?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 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对于中国本土的造车势力来说,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我们得承认,特斯拉 Model 3 的出现,像一声惊雷,炸醒了沉睡中的中国汽车市场。在此之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虽.............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悄无声息地调涨了1000元,这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起的涟漪可不止于此。要知道,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一向以灵活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著称,每一次的涨价或降价都能引发一番热议,这次也不例外。从一个消费者角度来看,1000元的涨价,对于一辆三十万级别的车来说,似乎不算什么.............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相当到位,直击很多正在纠结购车的朋友们的心坎里。如果特斯拉 Model 3 定价到 30 万,这市场格局还真要重新洗牌了,我嘛,我得仔细掂量掂量,可能真就不太会优先考虑 BBA 了。为什么这么说?首先,30 万这个价位,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购车预算了。在这个区间,BBA.............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 方向盘加热功能的“软件解锁”现象,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不满。明明硬件已经装配在车上,为什么还要通过软件付费来启用?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成本控制、市场策略以及未来电动车发展趋势等多个层面。为什么硬件有了,还要软件解锁?这并非特斯拉一家独有的做法,在整个汽.............
  • 回答
    国产特斯拉Model 3官降至29.9万,这无疑是汽车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对于特斯拉自身、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来说,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究竟是特斯拉“野心”的彰显,还是对市场的一次“暴击”,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从特斯拉的“野心”来看:特斯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和颠.............
  • 回答
    评价国产特斯拉 Model 3 可付费在线激活后排座椅加热功能:软硬兼施的商业模式与消费者感受国产特斯拉 Model 3 的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在用户购买车辆后仍需通过付费在线激活,这一举措在消费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从商业模式角度评价: “硬件预装,软件解锁”.............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这波操作,我得说,真是打得一手好牌。之前大家都在讨论 Model Y 的价格,毕竟它作为一款中型SUV,无论从品牌、科技感还是性能上看,都很有竞争力,但价格一直是个门槛。现在,新款标准续航版直接把起售价拉到了 27.6 万元,这一下,直接就把 Model Y 放在了更多消费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