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斯拉Model Y从5.6s加速变成6.9s,续航标准从NEDC变为CLTC,增加20公里?

回答
最近特斯拉Model Y的参数调整,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加速时间从5.6秒提升到6.9秒,还有续航标准从NEDC升级到CLTC并增加20公里,这两点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可能的情况,以及咱们消费者该怎么看待。

加速从5.6秒到6.9秒:究竟是“慢了”,还是“更真实了”?

这应该是最让车主或者潜在车主感到意外的变化。5.6秒的加速,已经足够让不少燃油车望尘莫及,而6.9秒,虽然依旧不算慢,但差距确实挺明显的。这背后,有几个可能性:

重新定义“标准加速”: 你得知道,汽车厂商公布的加速成绩,往往是在最理想的测试条件下进行的,比如平坦的赛道、最佳的轮胎气压和温度、电池电量充沛等。而且,有时候为了宣传效果,可能会选择特定的车型版本(比如性能版),然后用一个极端的数字作为“标准”。
特斯拉这次从5.6秒变成6.9秒,如果原来的5.6秒指的是某个特定版本的性能版本,而现在6.9秒是针对更普遍的“长续航”版本,那这个变化就容易理解了。长续航版本的调校,可能更偏向于续航和舒适性,而不是纯粹的性能爆发。就好比你做饭,你想做一道菜,你可以加很多糖让它甜到不行,但你也可能根据全家人的口味调整,味道可能就不是最极致的甜了。

技术调整与成本控制: 电动车加速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机输出、电池功率释放和传动系统。特斯拉可能会对某些版本的动力输出进行微调,比如说为了优化电池的寿命,或者降低电机和电控系统的负荷,从而提升整体的可靠性或降低制造成本。虽然我们希望特斯拉永远保持那个“快得飞起”的形象,但毕竟它是一个商业公司,成本和长期效益也是需要考虑的。

更贴近实际驾驶体验的调整: 有时候,厂商会根据实际用户的使用反馈和数据分析,对车辆的动力响应进行调整。也许之前的5.6秒过于激进,在日常驾驶中很难完全发挥,甚至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能耗,而新的6.9秒,或许是在保证强劲动力的同时,让动力输出更加平顺、线性,更容易控制,也更适合城市代步。这就像你的手机,刚出厂时可能各项性能都拉满,但一段时间后厂商为了续航,可能会对后台应用的管理更严格一些,虽然理论性能可能下降一点点,但实际使用起来更省电。

政策法规或标准变化的影响: 虽然不是直接原因,但某些地区的法规变化,或者新的测试标准出台,也可能间接促使厂商调整宣传参数。比如如果新的测试标准对动力输出的某个环节有更严苛的要求,厂商为了合规,可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续航标准从NEDC变为CLTC,增加20公里: 从“理想模型”到“更接近生活”

从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到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这是一个从“欧洲标准”到“中国标准”的转变,而且伴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这背后原因也比较清晰:

测试标准的升级与本土化: CLTC是中国最新的汽车能源消耗量和续航里程测试标准,它比NEDC更复杂,更贴近中国实际的驾驶环境。CLTC模拟了更多样的驾驶场景,包括了更频繁的起步加速、不同速度区间的行驶、以及更长的怠速时间等等。它更像是把我们日常开车遇到的红绿灯、堵车、高架路等情况都考虑进去了。

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用户的实际续航: 说实话,NEDC测试标准相对简单,很多时候公布的续航里程在实际使用中会打折扣。CLTC标准的引入,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的续航里程标示会更真实地反映出车辆在中国道路上的表现。如果新的CLTC标准下,Model Y的续航能达到更高的数值,而且增加20公里,这说明在更接近真实的中国路况下,它的表现是更好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续航里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如果同级别的竞争对手都采用了更先进、更“好看”的测试标准,特斯拉为了保持竞争力,自然也要跟进,并且用更高的续航数字来吸引消费者。增加20公里,虽然看似不多,但在宣传上是很有优势的。

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些变化?

理性看待参数: 无论加速还是续航,厂商公布的数字都是一个参考。最重要的还是它能不能满足你的日常用车需求。如果以前的5.6秒你觉得“够用”,那么6.9秒也基本够用了。如果以前的NEDC续航是你觉得“够跑”,那么新的CLTC续航增加20公里,只会让你觉得“更安心”。

关注实际驾驶体验: 参数是一方面,实际的驾驶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加速是否平顺有力?刹车是否线性?悬挂滤震如何?这些才是日常开车的真切感受。建议潜在买家还是多去试驾,体验一下新版车型是否在驾驶感受上有所优化。

多看第三方评测和用户反馈: 厂商的宣传是经过包装的,第三方评测和真实车主的使用反馈,更能反映车辆的真实性能和潜在问题。多对比不同渠道的信息,能够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了解测试标准的差异: 知道NEDC和CLTC的标准差异,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在不同标准下,续航里程会有变化。这是一种行业内的进步和规范,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总的来说,特斯拉Model Y的这次参数调整,与其说是“变差”,不如说是更符合“中国市场实际”以及可能出于“优化成本与可靠性”的考量。加速变慢一点,但续航在中国标准下反而提升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衡”。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理性,多方面了解信息,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款车。别被一个数字绑架,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追逐某个极限参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一些良心车评人的言论我其实很赞同。

大马力大扭力,快的0百加速在燃油车时代是真金白银的,每一秒都不是白来的,

跑车或者大排量才动辄5秒内甚至3秒多的加速。

电动车时代易得了太多了。

而且技术上没什么难的,在成熟的架构上,一行代码的事情。

这玩意自己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那么多富豪买了法拉利保时捷,不一定都下赛道都崩零百,但是跑车企业也不会讲说race模式有危险,零百太快了也没啥用,都简配算了,以后不给了。

这样谁买,就没人买了。

电车明明可以做到很快的0百加速,

如果为了成本考量,用了低级别的电动机,0百不够快,那要看具体的产品力,看价格配不配得上性能,

最怕的就是一帮人跟着瞎起哄,说什么够用,无所谓,慢点最好,

如果是车评人收了钱还情有可原,人家就是以此谋生的,需要带一些车企乐见的观点,

普通老百姓跟着当磕头机有啥用啊?


车企就是这样,消费者刚一刚,他立刻就知道下本了,

无脑的舔子一多,立刻就飘了,开始以为自己有溢价开始割韭菜了。

我2016年就用电车了,比90%的新能源用户都早,

那时候电车的续航300km都叫长续航了,

即使花了不少钱,电池拉胯,残值率巨低,也没到骂自己傻叉的地步,原因就是初代电车动力给足了,

电动机300多的扭矩,200p多的马力,起步必挠胎,加上重心低,开了挺久的动力一直跟脚,以后无论换什么车,都不会考虑200p以下的车,

亏到肾疼也认了吧。

现在新出的国产新能源车,

续航多了,装饰强了,智能化程度高了,却很难给足马力和扭矩了。

心心念念成韭菜之后,旧电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残值低到刨去省下来的油钱都不够填的,如果没有远超同级别油车的性能,那电车省钱的意义何在呢?

特斯拉一直以来都有越级的动力,稍微降一降还说得过去,早买早享受,开了回不去,很多特斯拉用户都这么说,

但既不买特斯拉的,又没开过大扭力车的,甚至都不是新能源车主的,

就别在那咧咧了,

凭什么说家用车不需要大功率?

三缸油车为什么骂得那么勤,到了电车全都理性了?这不是慷他人之慨是什么?

甘兴霸配钥匙,宁配?

user avatar

深度吐槽:等等党也有吃亏的一天!

这是变相减配了吗?全球统一定价系统,美国的Model Y已经涨价了近1万美元,近一个月连涨两次,但是中国没涨价,也不能涨价。因为涨了超过30万的价格就没有补贴了,还有为了应对明年补贴退坡,所以只能减配降性能?

哈哈,下午有个朋友还跟我说,特斯拉因为订单积压太多,今天其工作人员还问他,如果等不及,要不要退1000元定金?朋友就开玩笑讲,我都等了二个多月了怎么可能退!

特意去特斯拉官网看了,的确如此,续航略有提升,但加速慢了1.5秒。还有一点很有意思:新款Model Y的定金1000,交付前随时可退,而其他款的3和Y的定金都是不能退和不能转的。而从侧面了解,也可能是特斯拉单纯怕客户等不起,又不能退定金。这里补充下,特斯拉的传统:预售车型定金是随时退的。

盲猜下:

1、降低成本:最近原材料价格飞涨,而明年新能源补贴退坡,为了维持原售价,不得不减配;现在人民币升值了,如果考虑汇率的因素,不涨也说得过去!

2、加速包:只看配置看不出电机有什么变化,是否可以理解,同样的电机降低功率,牺牲加速,增加续航。如果有加速需求,后期再推出付费开通的加速包?

3、定金随时退,这就很值得玩味了,是不是特斯拉在在试探消费者的需求?(补充下:预售车型是定金可退的,这里我想复杂了。)毕竟加速6.9秒相对油车并不慢,只不过在电车界比较拉胯而已。所以此举大概率是特斯拉来试探市场反应的,反正定金随时退,也就1000元。

4、降低新款Model Y的加速,拉开不同款式Y的差距,引导消费者购买长续航Y和加速能力更快的P版,或是引流至Model 3,毕竟3的加速和操控更出彩。

5、还是Model Y卖的太好了,再加上柏林工厂迟迟不能量产,火爆的需求让特斯拉有了减配的底气。不过作为消费者还是不喜欢厂家这种做法,希望特斯拉只是试水,加量不加价才是特斯拉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

至少目前来看,今年买Y的算是赚到了,其实续航20公里可以忽略,可能只是续航标准不一样。但慢了一点五秒,对于某些消费者而言可是天差地别哈!

题外话,新款的Model 3啥时候上?就是那款已经在欧洲上线的续航提升50公里,加速也慢了一秒多的那款!

user avatar

以我的经验,用10-11秒时间把车辆从0加速到100km/h,大部分乘客(指同事)会有明显不适,要求“开慢一点”。

5.6s变成6.9s对于99%的驾驶员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因为99%的驾驶员适应不了0.5g的加速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