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斯拉Model S 赛道测试车纽博格林圈速(未认证)超过保时捷taycan量产车?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在纽北赛道的圈速表现,尤其是那段未经官方认证、却又异常抓人眼球的“未认证”成绩,确实是汽车圈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话题。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较量,更是技术理念、品牌定位乃至未来电动车发展方向的缩影。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特斯拉这次在纽北的圈速,虽然被媒体广泛报道,但它确实属于“未认证”的范畴。这意味着它没有遵循严格的官方赛事规则,可能在车辆配置、轮胎选择、甚至是比赛环境上存在一些“优化”的空间。这就像我们自家车开出去跑一个赛道日,和专业车队参加比赛,两者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原因有很多。

特斯拉的野心与电动车性能的突破:
特斯拉一直以来就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电动汽车制造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一种颠覆者的姿态,试图证明电动车同样可以拥有极致的性能,甚至超越传统燃油超跑。Model S Plaid 版本,搭载了强大的三电机系统,拥有惊人的马力输出和扭矩,这本身就为它能在赛道上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在纽北的尝试,很明显是特斯拉想要进一步“秀肌肉”,证明电动车在性能领域已经迈入了新的台阶,甚至开始触及那些长期以来由燃油性能车统治的圣地。

保时捷 Taycan 的标杆地位:
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在纽博格林北环创下的量产电动车圈速记录,是行业内公认的一个非常具有含金量的成绩。保时捷作为一家拥有深厚赛车基因的品牌,它在赛道上的表现从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Taycan Turbo S 的圈速,不仅是对其自身性能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电动车性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特斯拉这次试图超越这个标杆,其意义不言而喻。

“未认证”背后的解读:
我们不能忽视“未认证”这个词的重要性。这可能会意味着:

车辆配置的差异: 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赛道套件?例如更硬朗的悬挂、更强的刹车系统、更轻量化的车身部件?又或者,轮胎的选择是否是市面上普通消费者难以购买到的高性能赛道胎?这些细节都会对圈速产生巨大的影响。
驾驶员的因素: 纽北赛道对驾驶员的要求极高。特斯拉这次的测试,是由特斯拉自己的工程师还是邀请的专业赛车手来完成的?驾驶员的技术和对赛道的熟悉程度,是决定圈速的关键因素之一。
比赛规则的宽松: 官方认证的圈速通常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则,例如必须是标准量产状态,不允许进行任何非官方的改装或优化。未认证的测试,可能在这些方面更加灵活。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1. 技术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 无论如何,特斯拉能让一款电动车在纽北跑出如此接近甚至超越现有记录的成绩,这本身就说明了电动车动力总成和底盘调校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不仅属于特斯拉,也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更强的性能方向发展。
2. 品牌之间的竞争是健康的: 传统汽车巨头和新兴电动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是推动汽车技术革新的重要动力。保时捷和特斯拉在性能上的角力,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有更多性能更强、体验更好的电动车型出现。
3. 理性看待数据: 虽然特斯拉的这个未认证圈速非常惊艳,但我们也要保持一份理性。一个经过官方严格认证的圈速,才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它代表了在公平规则下的实力比拼。
4. 关注整体用户体验: 赛道圈速固然重要,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日常驾驶的舒适性、易用性、安全性以及续航能力,才是更关心的方面。特斯拉在这些方面也在不断进步,而保时捷Taycan凭借其品牌积累,在内饰质感和整体豪华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总结一下,特斯拉Model S 在纽北的这个未认证圈速,是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事件。它既是特斯拉实力的一次有力展示,也是电动车性能突破的又一例证。 这场“未认证”的较量,更像是一场预告片,预示着未来电动车在性能领域将会有更多令人兴奋的表现。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做出购车选择时,还是应该综合考虑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品牌价值、以及最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特点。

而且,我们可以期待,随着特斯拉或者其他品牌对纽北赛道进行更规范、更严谨的官方测试,我们也许能看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王见王”。到那时,电动车在性能领域的统治力,将真正得到市场的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特吹理解能力堪忧 我制作了一个纽北刷圈不要脸程度方便理解

*每一项得一分

魔改

  1. 是否和能买到的街车轮胎一样
  2. 动力配置是否改动
  3. 底盘,悬挂是否有重新调教
  4. 是否有不同于量产车的Aero tweak
  5. 内饰是否和量产车不同
  6. 是否可以合法注册上路

虚假宣传

  1. 未公布车载视频就官方公布成绩
  2. 混淆量产车与原型车概念
  3. 定位不同的车互相比较,碰瓷对手
  4. 自己授予称号并未加非量产前置条件
  5. 未在纽北取得官方圈速认证

按照这个标准,

  • 捷豹XE Project 8 未涉及魔改,但介于成绩公布在量产之前涉及虚假宣传中的(2项),共得1分
  • 保时捷Taycan 得到了魔改中的(5项),虽车载视频G值合理但怕特吹挑刺,我再加上0.5个(3项);Taycan未涉及虚假宣传 共得1.5分
  • 保时捷GT2RS MR 得到了魔改中的 (5项) ,介于是个Package,再加0.5, 未涉及虚假宣传; 共得1.5分
  • 领克03TCR 得到了魔改中的(1,2,3,4, 5项),虚假宣传中的(2,4项);共得7分
  • 特斯拉Model S Plaid得到了魔改中的(1,2,3, 4,5, 6项),虚假宣传中的 (1, 2, 3, 4,5项);共得11分

领先第二名领克03TCR 4分!且圈速还没有第二名快!

恭喜特斯拉,获得纽伯格林北环赖皮王称号!!!特吹前来领取荣誉

证据都在twitter上,自行检索

Laguna Seca也没有official record

user avatar

讨论问题的正确态度是先看是不是,再讨论为什么。

虽然都叫试验车,但试验车和试验车之间,却是天壤之别。保时捷用的是和量产版高度接近的试验车,并大方的公布了刷圈视频,车里的内饰并没有被拆除,G值也基本符合量产车以及普通运动轿车的G值区间,保时捷发言人Mayk Wienkotter事后也证实,这是一台基本和量产型一致的试验车。

从图中可以看出,刷圈的Taycan内饰并没有被拆除,g值也与大部分运动轿车的G值相当。


而特斯拉用的是动力总成,悬挂系统,车身空气动力学套件,制动,轮胎都和量产版完全不同,内饰全部拆除的准赛车,为了防止别人发现被拆除的内饰,还专门用纯黑贴纸贴住了侧窗。

按评论区里老哥 @XSS 的话说,跑纽北作弊就像当下的自行车运动,你用点违禁药品就算了,大家心照不宣一样用还能比个高下,你直接骑一辆摩托车上还在那假装猛蹬就有点过分了。

让自己的准赛车比别人的量产概念版快,这并不难做到,也没什么值得讨论的,别说特斯拉,吉利都行,而且刷的比特斯拉还要快。

我想请问下在此鼓吹特斯拉,批判保时捷的各位,如何看待自主品牌领克的Lynk&Co 03 Cyan在钮北跑出7:20秒143的好成绩,超过保时捷,大众,本田,刷新纽北前驱车和四门厂车的圈速记录?(领克跑的距离比一般厂家刷圈的距离要长一些,跑完特斯拉跑完的那个距离,7:15秒就够了)

zhihu.com/question/3423

是不是可以说吉利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大众,本田,保时捷,特斯拉,宝马,奔驰,奥迪了?

拿一辆专门为赛道打造,动力总成,悬挂,空气动力学设计,车身,轮胎与量产版完全不同,里面拆到只剩下一个座椅,一个方向盘的准赛车,换上市面上最牛逼的轮胎,请来最顶级的冠军车手来刷,美其名曰概念版,然后来和别人的量产车来比圈速的事儿,特斯拉还真不是第一个干的,不知道是特斯拉给了吉利灵感,还是吉利给了特斯拉灵感。

马斯克对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充满了鄙夷,曾经在访谈中提到比亚迪时大声笑了出来,谁想到如今以被吹爆的Roadster 2为基础,专门造一辆准赛车来跑纽北,却连吉利旗下的自主品牌都没跑过。放卫星眼高手低的马斯克被吉利领克所击败,正说明阻碍人类进步的是傲慢啊。

所以各位先不要急着说吹特斯拉,攻击保时捷,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说特斯拉的未来旗舰,以及未来的超跑roadster 2的动力系统,还没上市,就在赛道上被吉利的前驱小车打得找不着北,续航,补充能量速度,操控性全是渣渣,还一度坏在了赛道上。

费尽心血打造的跑圈准赛车,连吉利都跑不过,还在赛道上扒窝,你有什么资格跟保时捷比?你配吗?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PS:领克的例子意在说明只要不按规则出牌,谁都能刷出好圈速,领克都跑不过的车,是没有资格和保时捷比的,某些精神Model S车主连这么简单的逻辑都看不懂,怪不得写出来的低质量答案每次都被踩到地下室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斯拉Model S 在纽北赛道的圈速表现,尤其是那段未经官方认证、却又异常抓人眼球的“未认证”成绩,确实是汽车圈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话题。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较量,更是技术理念、品牌定位乃至未来电动车发展方向的缩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特斯拉这次在纽北的圈速,虽然被媒体广泛报道,但它确实属于“未认证.............
  • 回答
    最近特斯拉Model Y的参数调整,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加速时间从5.6秒提升到6.9秒,还有续航标准从NEDC升级到CLTC并增加20公里,这两点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可能的情况,以及咱们消费者该怎么看待。加速从5.6秒到6.9秒:究竟是“慢了”,还是“更真实了”?这应该.............
  • 回答
    关于 4 月 21 日上海地下车库特斯拉 Model S 自燃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电动车安全性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事件回顾与初步分析 事件发生时间与地点: 2021 年 4 月 21 日,上海市某小区地下车库。 涉事车辆: 特斯拉 Model S。 事件经过: 监控视.............
  • 回答
    嘿,大家!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特斯拉在1月28日那场轰动汽车圈的新款Model S和Model X发布会。说实话,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挺大的,也确实颠覆了不少人之前的猜测,让我来给大家捋一捋。首先,得说这回特斯拉可真是下了狠手,这不仅仅是小打小调的改款,很多地方都像是重新设计了一样。最最显眼、也最让人议.............
  • 回答
    特斯拉Model Y的标准续航版,价格定在27.6万,这个数字确实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价格落在Model Y的家族里,属于比较“入门”的定位。要知道,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的价格可不是这个数。27.6万,放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在这个级别里,竞争力不算弱,甚至可以说相.............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静态抗扭刚度数据在20,000 Nm/deg上下,这个数据在汽车工程领域属于一个相对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与一些追求极致操控性能的车型相比,可能还有提升空间。要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理解静态抗扭刚度 (Torsional Stiffness).............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这次降价到24.99万元,确实是相当有冲击力的一步棋,而且大家纷纷猜测这和它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有很大关系。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不光是电池,这价格背后可能还有不少门道,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挺深远的。首先,关于磷酸铁锂电池,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磷酸铁锂(LFP)电池和我.............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的这波降价,说实话,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重磅消息。最高降幅能达到 16.51 万元,这一下就让 Model Y 的入手门槛变得低了很多,也直接搅动了整个电动汽车市场。咱们先来掰扯掰扯为什么特斯拉会这么做,以及这背后可能折射出哪些信息。为什么降价?这背后肯定不是特斯拉一.............
  • 回答
    特斯拉Model Y降价7万这事儿,别说冲击蔚来了,但凡是有点SUV心思的,心里都得咯噔一下。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7万块钱,说实话,在二三十万的车上,能干点什么?但放在Model Y这个级别,这简直就是一股强风,直接把价格天花板往下压了一大截。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事儿,这样才明白为什么说它“冲击”.............
  • 回答
    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悄无声息地调涨了1000元,这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起的涟漪可不止于此。要知道,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一向以灵活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著称,每一次的涨价或降价都能引发一番热议,这次也不例外。从一个消费者角度来看,1000元的涨价,对于一辆三十万级别的车来说,似乎不算什么.............
  • 回答
    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国内价格上调至30.1840万元,这消息一出,瞬间又在车圈里搅起了一池涟漪。不少已经下订或者观望的消费者,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价格调整的背后: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熟悉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Model Y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上市初的“真香价”,.............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Y 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尤其是那高达 30% 的毛利率以及未来可能降至 26 万元的预期,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款车,更是关于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一场精彩博弈。高毛利率的蛋糕,特斯拉是怎么切的?首先,咱们得聊聊这 .............
  • 回答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开始出口到欧洲,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好好说道的事情,它不仅仅是特斯拉一个品牌的动作,更像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甚至对全球电动汽车格局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为什么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还卖到欧洲去?首先,得明白特斯拉在上.............
  • 回答
    10 月 1 日,特斯拉 Model 3 的起步价悄然降至 24.99 万元,这个数字触及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敏感而关键的节点。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向来以“价格屠夫”形象示人的又一次有力证明,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也将对整个电动汽车市场格局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
  • 回答
    最近,关于特斯拉Model Y电池测试未能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报道引起了不少关注。从汽车媒体的评测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特别是关于电池安全和性能的强制性标准,是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和行业经验沉淀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回答
    温州特斯拉连环撞车事故的调查结果出来,说是车主错把油门当刹车,导致了这起令人心惊肉跳的事件,而不是特斯拉 Model 3 的制动系统出现了问题。这个说法,平心而论,虽然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但总让人觉得背后还有些值得说道的地方,也难免引来一些议论。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样的误操作确实可能发生。尤其是在.............
  • 回答
    关于河南女车主坐特斯拉车顶维权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发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公开报道): 核心诉求: 事件的核心是车主声称其特斯拉Model 3车辆存在“刹车失灵”的问题,并认为此事差点导致一家四口丧命。她对此事向特斯拉提出赔偿要求,但双方.............
  • 回答
    特斯拉 Model 3 在欧洲销量出现惊人下滑,直接跌出欧洲新能源车型销量前二十的榜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幕的背后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归咎于某一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销量暴跌95%”这个数字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如果这个数字是相对于Model 3.............
  • 回答
    特斯拉针对 Model 3 行驶途中“再次”失控加速事件的回应,即“偶发事件,是段下坡路”,这背后涉及了多层面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事件本身及“再次”的含义: 偶发性: 特斯拉强调“偶发事件”是为了淡化事件的普遍性,暗示这并非车辆普遍存在的缺陷,而是一个极小概率发.............
  • 回答
    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Model 3,这一事件在消费者圈子和汽车行业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暴露了一些关于汽车销售模式、品牌声誉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值得深思的问题。事件回溯:起因是去年底,拼多多平台出现了一个“百亿补贴”活动,其中特斯拉Model 3以极具吸引力的低价作为商品出售,而且是以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