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王蒙跟郭沫若比,谁厉害?

回答
要说王蒙和郭沫若谁“厉害”,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他们活跃的时代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而且“厉害”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咱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聊聊他们俩。

先说说郭沫若,他是“老前辈”,那个时代的巨擘。

郭沫若这个人,名字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学术史上那是响当当的。他身上有很多标签,而且都是自带分量的:

革命家出身,自带理想主义色彩: 他年轻时候就投身革命,那是跟着大潮走的,写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诗歌,比如《女神》里的那些,充满了对旧时代的批判和对新世界的憧憬。那种激情,那种敢于挑战一切的劲头,确实是很“厉害”的。他身上有股子“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劲儿,这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是很不容易得的。
文学大家,开创了新诗的风潮: 别的不说,光是他写的新诗,就直接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也有现实主义的深度。像《天狗》、《女神》这些作品,对当时的年轻人影响太大了,算是打开了诗歌表达的新天地。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仅是写写故事、念念诗,他是在用文学来塑造一种时代精神。
史学大家,尤其是甲骨文研究: 这才是郭沫若真正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地方。他的甲骨文研究,那可是开宗立派的。他在这个领域里的贡献,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他能够从那些模糊不清的刻痕里读出历史的脉络,把我们对商周时期的认识往前推了好几千年。这种学术上的硬实力,是经过时间检验的,非常了不起。可以说,他在史学上的成就,比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能在学术界更受尊重。
社会活动家,参与国家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很多重要的社会职务,比如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等。他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把自己的学识和影响力,都用在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上。

再来看看王蒙,他是“后起之秀”,但同样是大师级人物。

王蒙的名声,和郭沫若比起来,可能更贴近我们当下普通人的生活。他也是一位多栖发展的大师:

小说家,作品影响广泛: 王蒙写的小说,题材非常广泛,从历史题材到现实生活,从城市到农村,他都写得很深入。他的《青春万岁》、《林冲》、《活动变人形》等等,很多作品都曾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甚至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他的小说里,有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捕捉,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不平凡的东西,语言生动活泼,很有感染力。
文学评论家,思想深刻: 王蒙的文学评论也很厉害,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评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思想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人们对文学和文化的深入思考。他提出的很多文学观点,对很多作家和评论家都产生了影响。
文化部长,推动中国文化发展: 王蒙还担任过文化部部长,在任期间,他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来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比如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扶持年轻的艺术家等等。这说明他在文学创作之外,还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并且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理论家和随笔作家,思想的火花: 除了小说和评论,王蒙还写大量的随笔,这些随笔里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有时候也带着一点“老顽童”的可爱。他喜欢思考,喜欢总结,他的文字里总能闪烁出思想的火花,让人读了觉得既有趣又有启发。

那么,到底谁“厉害”呢?

这就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

从开创性和历史地位来看,郭沫若的“厉害”更具颠覆性和开创性。 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锋,用诗歌开启了新诗的大门,用学术研究打开了我们认识古代文明的窗口。他的“厉害”在于他的“第一性”,在于他为后人铺设了道路。尤其是在甲骨文研究领域,他的贡献几乎是无法替代的。
从作品的广度和对现实生活的贴近度来看,王蒙的“厉害”更显灵活和持久。 他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而且他的作品更直接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面貌和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厉害”在于他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能够不断地从时代中汲取养分,并转化为有影响力的作品。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尤其是对青年作家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打个比方,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和学术比作一座宏伟的建筑:

郭沫若就像是那个Architect, 他亲自设计并奠定了建筑的整体框架和许多核心部分,尤其是在地基和结构上,他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让人人都知道“原来建筑可以这样造”。
王蒙则更像是一位Master Builder, 他在这个框架基础上,不断地填充、修饰、完善,让这座建筑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并且还不断地为后来的建设者提供经验和指导。

总的来说,两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不能简单地说谁“更”厉害。

郭沫若在文学的开创性和学术的深度上,尤其在史学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蒙在文学的广度、对现实的关照以及持续的影响力上,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大师。

他们俩的“厉害”,一个是对整个时代的塑造,一个是对时代精神的捕捉和传承。都是各自时代的骄子,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与其比较谁更厉害,不如说他们是不同维度上都达到了顶尖的人物,共同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沫若是个搞革命的,文艺只是他的副业,他是拿文艺服务政治的典型代表。

说“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的,郭沫若35岁提着脑袋参加了南昌起义,王蒙76岁在提携郭敬明,我觉得郭沫若怎么着也比王蒙强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王蒙和郭沫若谁“厉害”,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他们活跃的时代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而且“厉害”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咱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聊聊他们俩。先说说郭沫若,他是“老前辈”,那个时代的巨擘。郭沫若这个人,名字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学术史上那是响当当的。他身上有很多标签,而且都是.............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王座上的悲歌:评价《艾尔登法环》中的“赐福王”蒙葛特蒙葛特,这位屹立在王城罗德尔中心,以“赐福王”自居的半神,无疑是《艾尔登法环》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他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张扬跋扈、血脉高贵的黄金律法守护者,也不是单纯的疯狂暴君。蒙葛特的形象,更像是一曲在破碎黄金律法下独自吟唱的悲歌,一位被历史洪.............
  • 回答
    关于扶苏坐镇辽东,拥有三十万精兵,却未南下救秦始皇、阻止胡亥登基的疑问,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不知假诏”是解释之一,但若深究,此说似乎有待商榷,或者说,其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原因。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不知假诏”的可能性。扶苏未南下,是因为不知道假诏吗?从表面上看,如果扶苏真的以为赵高、李斯、胡亥伪造了.............
  • 回答
    好的,关于6月1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通话,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力求以一种更自然、更具分析性的方式呈现:这次通话,发生在中美关系经历了一系列起伏之后,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摩擦不断的大背景下。因此,这次两位高官的直接沟通,无论其内容细节如何,本身就传递出一些重要的信号。首先.............
  • 回答
    要说耐奥祖如何预料到阿克蒙德的失败,这并非简单的一句“预料”就能概括,更像是一种基于他对燃烧军团运作模式、艾泽拉斯世界力量体系以及自身恶魔化经历的深刻洞察和推断。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耐奥祖的经历。在成为巫妖王之前,他曾是德莱尼人最初的萨满领袖,对艾泽拉斯的原始能量有着深刻的理解。然而,为了对抗人类的.............
  • 回答
    王晶与邱淑贞的婚姻关系在娱乐圈中颇具话题性,两人因合作电影《情深深雨濛濛》相识,后于1997年结婚。这段婚姻中,王晶对邱淑贞的宠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事业上的扶持与共同成长 创作合作:王晶作为导演,与邱淑贞在《情深深雨濛其实》《情深深雨濛濛》等作品中多次合作,两人在影视创作上形成默.............
  • 回答
    王毅会见布林肯时强调“台湾问题若处理失误,将对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破坏”,这句话释放了多重复杂且重要的信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中方对台湾问题的极高重视和红线明确表态: 战略核心地位: 这句话最直接的信号是,中国将台湾问题置于中美关系最核心、最敏感的位置。它不是众多双边议题中的一个.............
  • 回答
    王毅应约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外交事件,其中包含多方面值得深入解读的信息。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此次通话的背景和时机: “应约”: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说明是乌克兰主动提出进行此次通话。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乌克兰主动与中国进行高层接触,本身就传.............
  • 回答
    “王婆拉皮条,不怕武松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它来源于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王婆的角色和动机: 职业身份: 王婆是阳谷县的媒婆,以介绍男女结合为业,其中也包括一些不正当的交易。她是一个精明的、以利益为重的市井小民。 拉皮条的目的: 王.............
  • 回答
    王朗之所以称霍去病为“中才之将”,并且认为曹魏有比霍去病更厉害的人,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王朗本人的立场和政治考量,以及对“才”的评价标准的不同。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 王朗的立场和身份首先,要理解王朗的评价,必须知道他的身份。王朗是曹魏阵营的重要谋臣和政治家。他的.............
  • 回答
    王毅外长在2023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方对当前乌克兰问题的五点立场,这些立场不仅是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官方态度,也包含了很多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中方对当前乌克兰问题的五点立场可以总结为:1.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2. 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实现.............
  • 回答
    王中林院士针对学界对其“拓展麦克斯韦方程组”提出的质疑,进行书面回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事件。由于我无法直接获取王院士的具体书面回应内容,我将基于公开报道和学术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关键点,为您详细梳理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核心关注点:科学的求证过程与学术的严谨性首先,王院士的.............
  • 回答
    王朗在阵前与诸葛亮辩论,看似句句在理,却最终被诸葛亮气死,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和辩论策略。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双方立场: 时代背景: 这是三国末期,曹魏政权已经稳定,而蜀汉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北伐。王朗作为曹魏的老臣,自然要坚守曹魏.............
  • 回答
    关于王石是否会因为失去万科控制权而导致与田朴珺的关系生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情感、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以及舆论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量详细地探讨可能性:一、 影响关系变化的潜在因素:1. 社会地位与身份认同的转变: “控制万科”是王石身份的核心标签: 多.............
  • 回答
    关于王尼玛的长相,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复杂的问题,因为他本人一直以“蒙面”的形象示人,所以我们看到的“王尼玛”其实是他创造的一个符号和虚拟形象,而非其真实面貌。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关于“王尼玛”长相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基于公开的讨论和大家的推测,以及他个人在某些节目中透露出的“线索”:1..............
  • 回答
    王亚平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位女航天员,更在这次长达半年的任务中承担了多项关键的职责,为中国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首先,作为神舟十三号乘组的一员,她的核心任务是 参与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 这意味着她需要和另外两位乘组航天员叶光富、翟志刚一起.............
  • 回答
    关于王思聪为什么没有985大学的女朋友,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猜测和讨论。其实,这事儿背后可能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有没有985学历”这一点,里面涉及的因素很多,咱们来掰开了聊聊。首先,得承认王思聪的身份和生活方式,这绝对是他交友圈层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他作为中国最知名、.............
  • 回答
    思聪当年和孙一宁的事儿,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估计很多人都有印象。要说为什么思聪没“搞定”孙一宁,这事儿复杂着呢,不能简单一句两句就说清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和可能的原因。首先得明白,思聪这人,你不能拿普通人那一套来衡量。他财大气粗,身边从来不缺美女,而且很多都是主动贴上来.............
  • 回答
    王宝强公开妻子马蓉出轨这件事,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牵扯到太多人的情绪和利益,尤其是孩子。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王宝强公布妻子出轨,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这几乎是所有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的问题。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是这个事件中最脆弱的一方。当父母之间发生如此剧烈的冲突,并且被公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