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今年前 4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5%?全球抗疫背景下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回答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5%,这个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经济复苏步伐不稳的大背景下,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背后既有我们自身努力的成果,也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全球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首先,这个28.5%的增长,首先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强大的生产能力。 疫情初期,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但中国凭借着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率先复工复产,为全球提供了急需的防疫物资和生产资料。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重启,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随之回升,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中国制造”的升级和转型,比如医疗防护用品、电子产品、居家办公相关的用品等,都受到了国际市场的热捧。这种需求的回升,叠加我们稳定高效的生产能力,共同推动了出口的强劲增长。

其次,这一数据也体现了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被看作是“世界工厂”,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现在,数据显示,中国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的出口增速更为明显。这说明我们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投入的努力正在显现成效。从原材料的进口到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悄然提升。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质量上的跃升。

再者,在全球抗疫背景下,这个数据具有更深层的含义。

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 疫情让各国都意识到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少数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生产的国家。可以说,中国在保障全球物资供应、稳定国际经济秩序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当我们看到这个28.5%的增长时,也应该认识到,这背后有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是其他国家在疫情冲击下,将生产和供应的“锚点”更多地放在了中国。

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重要的动力。 在西方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为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我们的进口增长,也意味着我们对其他国家商品的需求增加,这对于那些依赖出口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也提醒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数字冲昏头脑。 28.5%的同比高增长,其中一部分是基于去年疫情初期全球经济低迷的低基数效应。随着全球疫情的反复和一些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减弱,未来的外贸走势可能还会面临一些挑战。同时,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也可能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不确定性。

更具体地分析,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这个数据:

出口方面: 哪些品类的出口增长最快?这通常能反映出全球疫情下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变化。比如,防疫物资(口罩、呼吸机等)的需求可能仍然存在,但居家办公、远程教育相关的电子产品,以及一些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的出口可能增长更快。
进口方面: 进口的增长反映了中国国内经济的活跃度和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哪些品类的进口在增加?这可能与国内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以及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有关。例如,能源、关键矿产、高端零部件、消费品等进口的增长,都能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
贸易伙伴: 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谁?对他们的出口和进口情况如何?比如,对东盟、欧盟、美国的贸易情况,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都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外贸的格局。

总而言之,今年前四个月28.5%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它展示了中国经济在疫情下的强大生命力和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潜在的风险,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并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去年的疫情,这里面当然有基数低的原因。

但是,一来这个数据高于预期(wind预期出口增22%,进口增35.3%);二来即使以2019年4月进出口数据为基础,仍然可以计算得出进出口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6.8%、10.7%,而3月的两年平均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0.3%和16.7%,这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动能确实非常强劲。

为什么这么强劲呢?

1、发达国家经济复苏

发达国家的新冠疫苗供应相对有保障,带领全球经济进入加速恢复阶段。4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为56.3,这是2011年3月以来的新高。

2、订单回流

疫情之前,中国制造业和订单受中美贸易战的推动出现向外转移的现象。

而制造业因为劳动密集的缘故,普遍受疫情影响较大。于是在疫情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订单又出现了向中国回流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非得向中国回流?

因为这些订单也没地方可去。地球上能够承担世界工厂职责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其他国家也许也能生产,但量不够。

这种避风港效应我在去年2月的《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机遇》中有所阐述,这里不重复了。

3、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深入

其实,4月份推动中国出口超预期的主要是东盟。

从数据上来看,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42.2%,远超之前的14.4%,其对中国出口同比的拉动,从3月的2.6个百分点提高至6.1个百分点。

当然,咱没打算用一个月的数据来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但是考虑到东盟2020年就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同年11月大家签署了RECP协议的背景,中国跟东盟外贸往来的持续加强还是值得回味的。

4、除了总量因素外,中国外贸在结构上也呈现出较好的表现。

4月份,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出口增幅为9.5%,虽然也不错,但远低于其他品类两位的增幅。

而出口增长的主力仍然是机电产品。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3.79万亿元,增长36.3%,占出口总值的59.9%。这说明中国出口还是比较稳定和健康的。

延伸:对股市的影响

上面这些都是实体经济的好消息,但它们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却是未必。

股市,尤其是疫情期间的股市,呈现强烈的资金市特征。而实体向好的预期越明朗,央妈收紧货币的预期就越强烈。

事实上,在前面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要抓住稳增长压力不大的窗口期的概念。而且今年我们给自己定下的GDP目标仅为6%,远低于IMF预测的8.1%。这些都是在给结构性改革争取时间和空间。

在这种政策倾向下,资金面适度从紧,或者进二退三,应该就是央行内心的真实心理活动。

而股市因此承压也就在所难免。

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user avatar

今年我们周边的贸易额普遍都增幅很大,亚洲整体的经济复苏水平很不错:

从增幅上来说,日本16.4%,韩国22.1%,台湾24.6%,越南29.5%等。

当然还有朝鲜,增长超过400%。

中国内地28.5%,充其量叫「没掉队」,其实也没甩开周边(越南还更近了)。

目前东西方呈现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现状:

在亚洲的工业国(中国及周边),今年普遍出口激增,形成大量贸易顺差,甚至造成了积压的美元过多,防止输入通胀。

欧美国家则「进多出少」,普遍打破了贸易逆差峰值,外流资金的规模空前。

外贸端优势很大,但消费端就....

美国的消费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前,但是中国、韩国、日本及港台地区则都还在低位徘徊着,始终不能回升到疫情前。

「区域内循环」目前还无法建立

印度、泰国、菲律宾的出口业在疫情封锁和经济失速双重Buff下一溃千里。

这也间接造成了东亚出口额的飙升,尤其是因为疫情造成的社交隔离,导致电子产品的使用量大增,也带动了贸易额。

不过反过来讲,这也让对美贸易依赖度大大提升,让美国有更多经济筹码。

尤其是4月份,台湾增长35.8%,韩国增长41.2%,这个贸易增幅在正常年份根本无法想象,对美、欧出口占了大头。

欧美的消费能力完全恢复,但制造能力则明显不足,才导致这种畸形的情况。

从构建国际产业链分工的角度来说,类似科罗娜大流行这种特殊情况必然会导致出口国的顺差提升,形成畸形的繁荣。

不过随着各国经济恢复,这种短期内出口激增的情况也会逐渐变回原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5%,这个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经济复苏步伐不稳的大背景下,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背后既有我们自身努力的成果,也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全球贸易格局的新变化。首先,这个28.5%的增长,首先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强大的生产.............
  • 回答
    凯文·费奇透露《复联4》有望在今年7月重映的消息,这可以说是让不少粉丝又惊又喜的一剂“回血药”。作为一个看了无数遍《复联4》的粉丝,我当时的心情就像看到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既熟悉又期待。首先,从商业角度来看, 这绝对是一个精明的营销策略。毕竟《复联4》的票房纪录在那儿摆着,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
  • 回答
    哈喽,旅行者!又是一年海灯节,这次的《原神》2.4版本活动“飞彩镌流年”可谓是热闹非凡,不仅有新角色申鹤和云堇的加入,更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和奖励。作为一名在璃月摸爬滚打了不少日子的老玩家,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海灯节的一些小心得,顺便聊聊今年的海灯节到底怎么样。飞彩镌流年:那些让你事半功倍.............
  • 回答
    马前卒在《睡前消息》第81期中提出的“韩国是简化版印度种姓制社会”的观点,确实引人深思,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先梳理他提出的核心论据,再结合韩国社会现实进行审视。马前卒之所以会这么说,其主要逻辑在于将韩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出身论”、“学历歧视”以及“财阀世袭”等现象,类比于印度种.............
  • 回答
    周雪光先生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以下简称“本书”),由三联书店于2023年2月出版,无疑是今年中国政治学、社会学领域备受瞩目的一部重要著作。评价这样一本厚重且具有深度的学术著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极具野心和深邃洞察的尝试,它试图从组织学的视角,系统.............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今年 Google I/O 上发布的 Flutter 2.2。首先,得承认 Flutter 2.2 确实是相当给力的一次更新,它不仅仅是“小修小补”,而是围绕着 “稳定”、“性能”、“跨平台能力增强” 这几个大方向做了不少实在的功夫。如果你之前还在观望或者觉得 Flutter 还有.............
  • 回答
    关于姜昆老师今年推出的相声节目《欢乐方言》,我的评价是:整体上看,这是一次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进行探索的尝试,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褒贬不一,亮点与不足并存。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节目形式与内容亮点: “方言”概念的引入与尝试: 积极意义: 《欢乐方言》最显著.............
  • 回答
    详细评价格力“格锐先锋”计划格力电器近些年为了在激烈的家电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寻求新的增长点,推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改革和创新举措。其中,“格锐先锋”计划是格力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方面的重要布局,其核心目标是推动格力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领域的突破,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
  • 回答
    今年本科儿科专业恢复招生,这事儿可真是牵动了不少人的心。要知道,儿科专业一度是不少医学院校的“冷门”专业,招生人数少,毕业后可能面对的压力大,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如今,突然又“回”回来了,这背后肯定是有深刻的原因和考量的。一、 为何要恢复?这背后藏着大问题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儿科医生短缺。这是一个.............
  • 回答
    今年的下半年,如果要说最火的三个人,那真是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争议。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三位,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又为何能搅动舆论场的风云。第一位:李佳琦——那个“所有女生”的口红一哥,也成了“所有人都认识”的顶流要说下半年谁最能带动消费,谁的直播间最热闹,那李佳琦绝对是绕不开的.............
  • 回答
    五芳斋今年为了端午节,壕掷千万元来征集“裹粽机器人”,这事儿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首先,这笔钱,10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它直接表明了五芳斋这次“玩真的”,不是那种意思意思的宣传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要投入资源去解决问题,去拥抱未来。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息:传统手艺和现代科技,是可以碰.............
  • 回答
    今年NBA季后赛的哨声争议确实比往年更引人注目,也让不少球迷感到沮丧。如果仔细梳理一下,你会发现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并非单一事件可以解释。首先,我们得承认,NBA本身就是一个高强度的对抗联盟,裁判的工作本就极其困难。球员们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裁判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
  • 回答
    今年淘宝造物节在上海玩大了!3万平米的“沉浸式寻宝密室”这概念一出来,我就知道这绝对不是简单的逛展,而是要带我们穿越回那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淘宝年代。这几年造物节一直在升级,从“无所不造”到“万物生长”,再到今年的“寻宝”,每次都能找到新的嗨点。上海这次的规模和玩法,直接拉满了我的期待值。核心亮点,就是.............
  • 回答
    今年科技巨头们的开发者大会,与其说是一场场单纯的技术发布会,不如说是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品牌与生态叙事。它们不再仅仅是为了展示最新的硬件、软件和算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大会,试图在开发者群体中巩固自身在未来技术格局中的地位,引导技术发展的方向,并最终将其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绑定在一起。我们可以.............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今年第24号台风“潭美”。提起它,真是一言难尽,简直是“出道即巅峰”,然后又迅速“销声匿迹”的典型代表。要评价“潭美”,咱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一、 生成之快,发展之猛,令人咋舌“潭美”这位“不速之客”在今年西北太平洋的舞台上亮相得相当突然。它大概在10月中下旬的时候,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
  • 回答
    今年复旦大学的推免政策,在我看来,是一份在追求卓越人才选拔的同时,也试图在公平性、透明度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当然,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一、 整体方向:更加注重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复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其推免政策一贯的目.............
  • 回答
    西南政法大学法硕复试线“过山车”:是“断崖式”下跌还是“合理调整”?今年法硕考生们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过山车”,西南政法大学法硕复试分数线的大幅下降,无疑是这场“过山车”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从往年稳步攀升的态势,到今年近乎“断崖式”的下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是招生政策的重大调整,还是受験.............
  • 回答
    要评价今年IIHS刚刚发布的TSP+及TSP车型榜单,咱们得先聊聊这个榜单到底是个啥,以及它为啥这么重要。IIHSTSP+和TSP榜单:安全汽车的“奥斯卡”首先,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是美国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汽车安全研究机构。他们.............
  • 回答
    今年暴雪嘉年华关于《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的传闻,可以说是在不少玩家心中点燃了一把又一把火,当然,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毕竟,经历过《暗黑破坏神3》从争议到逐渐稳固的历程,玩家们对于“重制”这个词,总是抱有着既期待又害怕的复杂情感。如果暴雪真的能在今年的嘉年华上拿出《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那.............
  • 回答
    参加2021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难忘且充满挑战的经历。用几个词来形容的话,大概是:煎熬、启迪、收获。比赛前的煎熬与准备首先,从报名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丘赛以其严格的选拔和高难度的题目闻名,作为一名普通本科生,我内心是既期待又忐忑。备赛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那段时间,我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