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丁真的爆红。但我挺喜欢马保国的方言爆红。
岁末,有三大现象级顶流,很有意思,一个是央视的王冰冰,一个是理塘的丁真,一个是说耗子尾汁的马保国。
窃以为,王冰冰的爆红,是因为美丽的女知识分子,呈现在镜头前文质彬彬,珊珊可爱。
丁真,有人理解为对雪域高原的纯洁的向往,有人理解为好看,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大媒体利用官方资源,不显性的“丑化”当地人生存现状,假借淳朴之名,强行捧红的。
马保国不一样,作为武术界的笑话,他纯粹是因为独特的口音,奇怪的方言,从b站一路爆红的。一句耗子尾汁,莫名给了青中年人一道宣泄调侃的口子,成为2020的一个奇象。
对于王冰冰,我不作评论,她接近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红。是一种常态发生的事情,没有王冰冰,也会有张冰冰,赵冰冰。但是,丁真和耗子尾汁,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特例(我更愿意用耗子尾汁概括马保国现象,因为核心不在于他这个人,不在于他的武术,在于他的方言)。上一个像马保国这样飙红的,是独占小品十余年鳌头的赵本山。
从个人情感来说,我讨厌丁真,喜欢耗子尾汁。不过可能有点危险,因为看起来我的这种讨厌还是有点犯众怒的。
丁真的红,跟他身上的特质强关联:好看的皮囊,被吹嘘的干净的灵魂(眼神清澈,地域淳朴),还有藏族的身份。在一种隐性的默认的第一认知中,大众被动的觉得这是一种来自贫困艰苦环境中的纯真的天然的美。太多人认为丁真来自西藏,也是因为一种从他身上映射出来自己对于想象的文艺圣洁的西藏的错觉。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丁真的这种红,有可能是对于藏族,乃至西藏的一种污化。他在消耗大家对于西藏的想象时,传递出的是藏族的落后,穷,闭塞,远离教育。这更像是一种对于藏族情怀的过度透支。
今天人们给丁真贴上的淳朴天真的标签,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人群,对于这片雪域高原和他背后的宗教精神,文化坚守的四字归纳。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皮囊所能诠释的。
回头看这短短十几天,丁真由网络直播进入大众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甘孜旅游大使。我不知道这在传递一种什么导向,是在给人示范政府层面的吃快钱?还是在说整个国家花了那么大心思做的民族发展工作,民族教育工作到头来一无是处?
记得很久以前喵喵给我说过一件事,说她在藏地曾经见到过一个小孩,年纪那么小,但是胸中的文化底蕴,谈吐时展现出的空净,让她震撼。虽然没有接触到,但我觉得在占用一个地域文化的语境中,真正应该弘扬的,应该是这种宏大的东西,文化的东西,它应该是一种文化景观。而不是利用外部的面貌,网络大营销的方式,带火一个网红。
我不喜欢丁真的走红,他的走红的历程实质上是对真正美好的藏文化生态的玷污,这个历程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从今往后会有更多的生意人借漂亮的皮囊展开更大的营销,更多真正淳朴的人心态思想会发生变化,丢掉他们的修行心,敬畏心,去吃快钱,更多漂亮的小孩会被利用。这开了非常不好的一个头,当然,这不能怪丁真,是他背后的营销世界。
然后我想说的是耗子尾汁。
即便成为了顶流,马保国骗子小丑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人们对马保国这个人本身并没有表现出推崇和喜欢,但是无数的“马言马语”成为网络的段子,大家争相效仿,乐此不疲。
有一些我不喜欢的人认为“马保国的走红是审丑”,但我觉得他们鼠目寸光了,马保国并没有走红,其人在各个平台至今都只是一个被嘲讽被调侃恶搞的反面教材。红的不是马保国本人,是他那一口方言在一本正经说胡话的状态下表现出的离奇的声音的冲击效果。
马保国说话很独特,他把马保国说成“马宝郭”,把好自为之说成“耗子尾汁”。他的声音又很洪亮干脆,山东方言和北方人的大嗓门在一个六十九岁的老人嘴巴里说出来,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与我们正常的普通话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和日常紧凑疲劳习以为常的生活产生一种莫名的摩擦,能引起中青年人的爆点,他们从这种“表达方式”里找到一种释放,一种调侃生活,解压的廉价的方式。
所以从一开始,红的就不是马保国。
语言的差异感,可以带给人很强烈的轻松的快感,记得在上高中时候,由于我和周玉龙的东乡话与同学们格格不入,我们说话总是引起哄堂大笑,我们的一些口头禅,也莫名地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当年武林外传火的时候,佟掌柜的陕西话不也风靡一时吗。
就这一点我想感慨的是,我们整个国家丰富的语言表达,总是能在特定的时期给予我们想要而不能要的东西,能够给我们最廉价的快乐,这是值得庆幸的。
因为很多时候,面对生活的无奈,并不是一句艹踏马可以解决的。
你看这苍白无力的2020年,它摧毁太多人的简单生活,给太多人带来了新的压力,新的困惑与不解。但是,输人不输阵的马保国,他在镜头前用其马言马语打肿脸充胖子,打死不认输的“厚脸皮”,蓦然给了大众一个“睁眼瞎”的宣泄借口,也就是不管生活是怎样,我们踏马的也可以用“不讲武德”,“耗子尾汁”来乐观的调侃,不需要打鸡血,不需要正能量,只是需要假装理直气壮的表达我们的不认同,表达我们对世界的告诫。
一句耗子尾汁,不讲武德,我们都找到了共鸣的点。
我想这其实是令人欢喜的一件事,因为我们还没有崩塌,还有表达的方式。
所以为什么不为耗子尾汁点个赞呢。
促使丁真火的,本来应该是他背后的文化,可惜我们只看到了人。促使马保国火的,本来也应该是他背后的文化,可惜我们还是只看到了人。
也许,这也是大媒体,大信息,大营销时代的一种悲哀吧——买椟还珠的人,终究是挣了钱了,可是让钱被挣到的珠子,终究还是被忽略了。
王冰冰不关注。马保国不让说(因为这个原因,我知乎被封了两次共十四天,实在不敢说了)。
那么丁真的事情呢,不同群体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国家关注的是扶贫攻坚成果,疫情基本结束后旅游业复兴以及外交层面上的涉藏问题,丁真正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做题家关注的是丁真不识字受国家追捧进入国企,对自己寒窗苦读不公平,所以很酸;
左派关注的是此事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以及近期发生的一些负面新闻被掩盖;
女性一开始关注的是丁真长得好帅,好纯真,完爆做题家;现在依靠女性特有的观察力也逐渐发现丁真可能有个叫卓玛的老婆,还一直在女粉面前装单身,多线撩妹,用谎言掩盖谎言,以及丁真所在下则通村已有二十个以上的村民跟风直播,都是一个套路,装单身骗女粉,互相圆谎,以及无滤镜的情况下长得也就那样,有的角度看还挺丑的,于是感觉自己被骗了;
吃瓜群众只是觉得热搜太多太烦,而且官媒下场,有强行推销之嫌。
目前来看,
做题家逻辑错误,鬼山哥唱得情真意切,被女拳出击却只能成为笑话,掀不起什么大浪;
左派忧国忧民,但他们要做的事情,难度摆在那里;
吃瓜群众一盘散沙;
目前除了国家,场上就只有女性朋友了。
国家推广网红,需要解决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政府和网红天然不搭。
我相信政府在考虑扶贫、旅游、涉藏等问题的同时,是没考虑过以下问题的:让20岁的普通小伙子莫名其妙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他出轨了怎么办?或者说,让一个20岁生理正常的普通小伙子一夜成为全民偶像,他不出轨才怪!
如果丁真只是一个网红,出轨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大事,人们最多也只是骂他几句;现在丁真是国家网红,特别是国家都把他纯真的眼神作为卖点,那如果出轨了,就会连带损害国家的声誉和信用,特别是国家在未婚女性公民(多数丁真粉丝属于此类)面前的声誉和信用。
由此分析,以后国家推广网红的时候,特别是颜值网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国家网红的个人生活要按照干部标准严格要求,不得有生活作风问题。
两个年轻人,
一个三十多岁,
一个才二十岁。
左手一个有才华,
右手一个高颜值,
马老师全都防出去了!
不靠脸不恃才,横扫鬼畜区。
看看马老师这鼻青脸肿的,再看看这对靓男美女,
你们还好意思和他抢热度?
不过马老师退隐江湖,点到为止。
没想到,
不争不抢,安安心心接受哔哩哔哩二次创作的马保国,
居然被《人民日报》偷袭了!
大意了,
没有闪!
劝各位网络同仁,
好好反思,耗子尾汁,
流量经济,以和为贵。
不要耍小聪明,
不要偷袭69岁的老同志。
王冰冰是有颜有才的爆红模式,
丁真是有颜无才的爆红模式,
马保国是无颜无才的爆红模式。
证明了任何人都有机会爆红,
我们都有了美好的未来!
再多说几句公道话:
大家不要真的瞧不起马保国,
你们看到的马保国起点最低,
但他红起来难度最大。
王冰冰有央视,
丁真有政府,
只有马保国全靠自发的流量。
王冰冰跟丁真的爆红是有迹可循、可以复制的,
无非就是靓男美女、投其所好,
当然,
颜值是核心,
包装不能少。
王冰冰的颜值放在紫檀盒子里,典雅贵重;
丁真的颜值放在原木盒子里,贵在天然;
马保国就厉害了,
人家压根没有颜值,
还是装在塑料袋里的!
偏偏最红的是马保国!
王冰冰主要收割男性,
满屏的“老婆”;
丁真主要收割女性,
我还没见到多少男儿特别喜爱他;
马保国是男女通杀,
毕竟玩个无害可乐的梗,
谁不喜欢呢?
因此王冰冰和丁真的爆红,
私以为是套路。
昨晚知乎热榜就出现了“丁真到底帅不帅”的问题,
说明大众已经意识到我不一定要附和主流审美,况且那是不是捏造出来的主流审美都还不清楚。
这时候就体现出王冰冰的优势了,
你就是觉得王冰冰不漂亮,
业务能力在那里,
央视女记者,这个身份就够牛了。
而丁真,
就算他颜值真的很高,
也只有颜值高,
这个缺陷是比较明显的。
唯有马保国,
不按常理出牌,
没有任何人推波助澜,
硬生生火到现在,火到被《人民日报》点名,
因此真正有研究价值的是马保国,
不知道他戳中了什么点,
这种自发天然的庞大流量,比起靠着不停刷热度刷热榜要汹涌且稳定得多。
(题目是让我对三个人的“火”做评价,这个回答的点也都集中在“火”上。不代表我觉得马保国值得推崇,最多也只是他火的方式最有研究的意义。就价值观层面来看待三人,私以为王冰冰是正向输出、丁真是无善无恶、马保国是负面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