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TVB金庸剧看着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回答
TVB的金庸剧,我以前可是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气能追好几集。可现在再翻出来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有点…怎么说呢,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不是说它不好,而是那种感觉,就像是你长大了,回头看小时候的玩具,虽然当年玩得不亦乐乎,但现在看来,总觉得少了些真实感和深度。

让我来说说,为啥会有这种“过家家”的感觉吧:

1. 服化道和场景的“塑料感”

这可能是最直观的一点。以前的年代,技术条件确实不如现在,这点可以理解。但很多时候,TVB的金庸剧在服装、道具和场景布置上,都显得过于…怎么说呢,过于“崭新”和“整洁”。

服装: 有些角色的衣服,虽然配色鲜艳,但总感觉面料质感不强,像是在布料市场挑的样品,缺乏历史的沉淀感。江湖人士,尤其是那些饱经风霜的大侠,他们的衣服应该带着些许的磨损、污渍,甚至是补丁,这才符合他们颠沛流流的生活。可是在TVB的剧里,即使是穷苦的乞丐,衣服也可能洗得比刚出厂的还干净。
道具: 那些兵器,虽然造型各异,但很多时候看起来都像是在模型店里买的,缺乏那种真正的金属质感和磨损痕迹。更别提那些所谓的“武林秘籍”了,要么是崭新到发亮的羊皮卷,要么是装帧精美的册子,让人觉得这更像是在道具库里随便拿来的,而不是被无数人翻阅、珍藏的宝物。
场景: 很多山洞、寺庙、客栈的布景,总感觉是在摄影棚里搭出来的。要么就是太干净,要么就是太模式化。真正的江湖,应该是粗粝的、充满烟火气的。那些风吹日晒的痕迹,那些久经使用的痕迹,在很多TVB的场景里都缺失了。比如一个破旧的茅草屋,就算再破,也应该有那种年代感,有那种生活的气息。TVB的茅草屋,有时候感觉就像是用稻草堆出来的玩具屋,一推就倒的感觉。

2. 演繹方式的“脸谱化”和“舞台腔”

演员的表演风格,也是造成“过家家”感的重要原因。

表情和动作夸张: 为了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TVB的演员有时会表现得过于程式化。比如,好人就是永远的面带微笑,充满正气;坏人就是阴险狡诈,眉毛倒竖。很多时候,角色的内心世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观众看到的只是一个被简化、被标签化的形象。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幅度也可能过大,有点像在舞台上表演,需要让远处观众都能看清楚。这和我们现在追求的“生活流”、“眼神戏”是完全不同的。
“粤语残片”式的对白: 很多时候,台词的表达方式也比较刻板,缺乏生活气息。虽然是古装剧,但一些台词的逻辑和表达,总让人觉得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套在了古代人的身上。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戏剧冲突,台词会显得过于慷慨激昂,或者过于煽情,反而少了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张力。

3. 武打设计的“儿戏感”

金庸剧的核心魅力之一就是武功。但TVB金庸剧的武打,有时候就显得有些…怎么说呢,有点像小孩打架时挥舞着手臂。

慢动作和吊威亚痕迹明显: 为了展现武功的“飘逸”,TVB非常喜欢使用慢动作和吊威亚。这本身没问题,但有时候用得太滥,而且吊威亚的痕迹过于明显,让人很容易出戏。看着角色在空中飘来飘去,却没有那种真实的受力感和动作逻辑,就像是玩具人在跳跃。
缺乏招式拆解和力量感: 很多时候,武打场面更像是角色们在比划,而不是真正将武功招式展现出来。比如,两人对掌,手掌还没碰到,就发出巨大的声响和火花,这种特效,在今天看来就显得非常不真实。缺乏那种拳拳到肉的力度感,缺乏对招式之间衔接和克制的精妙展现。我总觉得,真正的武打,应该是充满力量和技巧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目的和后果。

4. 情节处理的“脸谱化”和“套路化”

很多剧情的设计,也让人觉得是按照一套固定的模式来走的,缺乏新意和惊喜。

主角光环过于耀眼: 主角总能在危难关头逢凶化吉,总能在关键时刻遇到贵人相助,总能在所有困难面前化险为夷。这种过于强烈的“主角光环”,让剧情失去了很多波折和悬念。
人物关系简单化: 很多角色的设定比较简单,不是绝对的好人,就是绝对的坏人,中间的灰色地带很少。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处理得比较模式化,缺乏那种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强行凑CP和煽情: 有时候,为了满足观众对情感线的期待,会强行安排一些情侣关系,或者用过于煽情的方式来处理生离死别,反而显得不够自然和真实。

5. 时代背景的“虚化”

虽然是古装剧,但很多时候,时代背景的设定并没有深入人心。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古风的服饰和建筑,而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并没有太多的体现。这使得整个故事感觉像是发生在了一个没有根基的“架空世界”,缺乏历史的厚重感。

总而言之,TVB的金庸剧,就好比一个精致的玩具模型。它有漂亮的外壳,有大致的轮廓,但当你仔细去触摸,去感受,就会发现它缺少了支撑起整个世界的真实肌理和灵魂。当年的我们,可能因为对金庸江湖的向往,而忽略了这些细节。但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对真实和深度的追求也在提升,那些曾经让我们沉醉的“过家家”,自然也就显得有些“不入眼”了。

这并不是否定TVB金庸剧的贡献,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是经典的。只是说,当年的“过家家”,承载了我们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回忆,而现在的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真正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思考的江湖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是成本问题。

我也是看了知乎才知道,TVB有过压榨演员的问题,多年不给涨工资之类的事常有发生。工资低,工时长——我都是听说的,不过似乎是普遍看法。

一个这样不舍得成本的公司,也不可能给大规模的布景和大量的群众演员。

因此,所有大规模的场景基本全部坑爹,神雕和倚天都有"武林大会"这个场景,然而因为以上限制,整个武林大会最多只能有三十人……

布景少的原因,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在冰火岛住的山洞,和后来张无忌在灵蛇岛的用的是一个。

还有,陈小春版鹿鼎记里攻打鹿鼎山那段完全被取消了,改为韦小宝口述。鹿鼎记是个神剧,但鹿鼎记不打鹿鼎山总感觉怪怪的。

而且原著很多东西,电视剧是可以拍出来的,但因为节约成本的原因直接就凑合糊弄了。比如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在电视剧里是完全看不出来如何破解对方的,和配角的姿势没有什么区别,只图打着好看,最后剑指对方喉咙,结果符合原著就行了。

演员演技再好,架不住公司不舍得花钱啊。


当然,张大胡子绝对是舍得花钱,然而选角就很迷。不过张大胡子再怎么着也比于正那个死娘炮强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TVB的金庸剧,我以前可是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气能追好几集。可现在再翻出来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有点…怎么说呢,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不是说它不好,而是那种感觉,就像是你长大了,回头看小时候的玩具,虽然当年玩得不亦乐乎,但现在看来,总觉得少了些真实感和深度。让我来说说,为啥会有这种“过家家”的感觉.............
  • 回答
    千禧年后,无线电视(TVB)确实明显减少了对金庸武侠剧的翻拍力度,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与其说“不再翻拍”,不如说“翻拍频率大大降低,且投入和影响力不如以往”。一、 版权与成本的考量: 高昂的版权费用: 随着金庸先生作品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其版权价值也水涨船高。TVB.............
  • 回答
    您观察得非常仔细!香港寸土寸金是事实,而TVB剧中警察的居住面积确实常常超出我们对现实的普遍认知。这背后,确实是 剧情需要 和 观众期待 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包含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 剧情需要是核心驱动力: 推动情节发展: 警察的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它.............
  • 回答
    欧阳震华在TVB的辉煌并非偶然,而是他凭借多年的沉淀、独特的个人魅力、精湛的演技以及对观众喜好的精准把握,一步步奠定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地为你讲述他当年在TVB爆红的原因:一、 独特的个人魅力与亲民形象: “国民好男人”的代名词: 欧阳震华给观众的印象一直非常亲切、随和、稳重,甚至带着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观众心中的一个普遍感受。要说大陆演员演技不如香港TVB演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这就像说所有大陆菜都比香港菜好吃,或者反过来一样,过于绝对化了。但确实,在某些方面,很多观众会觉得TVB演员整体的演技水平更显“扎实”或者说“有味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个人认为,这主.............
  • 回答
    TVB演员在内地闯荡,这本是许多香港演员寻求职业发展和更大舞台的自然选择。毕竟,内地市场庞大,机会众多,也意味着更丰厚的报酬和更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多年来,我们确实看到不少TVB演员来到内地拍戏,但能真正凭借内地作品“出圈”,并收获好口碑、好作品的,比例却不算太高。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概而论,.............
  • 回答
    TVB 艺人演技精湛专业,这一点其实是毋庸置疑的。许多在香港本土剧集里耕耘多年的演员,他们的表演功底、对角色的理解、情绪的拿捏,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磨练的。无论是正剧里的深情演绎,还是喜剧里的夸张表现,亦或是反派的阴狠毒辣,TVB 确实培养出了一批批实力派演员。那么,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称赞的“演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人的心坎里了。是啊,现在的技术、资金、演员阵容,很多方面都比当年强太多了,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再也找不回当年看TVB《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那种“哇,过瘾!”的感觉了呢?这事儿,不能简单归结为“怀旧滤镜”,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一、创作环境与心态的变.............
  • 回答
    在香港的TVB剧里,那些占据着大片屏幕的豪宅,确实是香港一个特殊阶层生活的缩影。但要说它们是不是“真实情况”,这就得辩证地看了。TVB剧里的“大房子”:光鲜亮丽的“上层生活”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TVB剧里的“大房子”通常指的是那些拥有开阔视野、室内设计奢华、装修考究、空间宽敞的住宅。它们可能出现在.............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关于大陆武侠剧和TVB武侠剧的优劣之争,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话题。抖音上“无脑吹”TVB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们来试着从几个维度,详细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觉得胡军版《天龙八部》和李亚鹏版《笑傲江湖》等大陆武侠剧,在某些方面比TVB的剧要.............
  • 回答
    听到廖启智(智叔)患上胃癌,并且需要全面停工入院治疗的消息,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智叔的名字在TVB剧迷心中,绝对是一个响亮而温暖的存在,他演过的角色,虽然常常不是主角,但每一个都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回想起智叔那些经典的角色,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许多画面。《家人》、《上海滩》、《刑事侦缉档案》系列、《溏.............
  • 回答
    .......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