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释永信在少林寺升国旗?

回答
释永信在少林寺升国旗这件事,确实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有人觉得理所当然,也有人觉得有些耐人寻味。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少林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与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中国,宗教寺庙往往与民族情感、国家认同紧密相连。在这种背景下,寺庙举行升国旗仪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国家认同的表达,是宗教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对于很多普通民众而言,看到国旗在历史悠久的少林寺上空飘扬,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也被看作是宗教场所积极融入社会、承担国家责任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在当下强调文化自信的语境下,这种仪式更能唤起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少林寺毕竟是一个宗教修行场所,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佛法修行和文化传承。有人会质疑,升国旗仪式是否会冲淡其宗教属性,甚至被解读为过度世俗化、与政治靠拢的举动。毕竟,佛教的初衷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国家、政治等概念,与这种修行目标是否契合,本身就存在讨论空间。尤其是一些更传统、更专注于宗教事务的僧人,可能会对这种仪式持有保留态度,他们可能更希望少林寺保持其纯粹的宗教性。

再者,释永信作为少林寺方丈,他的身份本身就比较复杂。他既是佛教界有影响力的领袖,又是国家认定的宗教团体负责人,也承担着寺院的管理和发展责任。在这种多重身份的叠加下,他的一举一动都容易被放大和解读。少林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面对商业化、旅游化等议题,这些都使得少林寺的现代化转型本身就充满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升国旗这样的仪式,也可能被视为他试图平衡各方利益、争取官方支持的一种策略,当然,这种解读带有一定的猜测性。

具体到“升国旗”这一行为,它本身承载着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公民义务的象征意义。在公共场所升国旗是普遍的,而将这一仪式引入一个古老的佛教寺院,无疑会产生一种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这种碰撞,有人觉得是创新和发展,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精神相结合;也有人觉得是“不伦不类”,是对宗教神圣性的侵犯。

总而言之,释永信在少林寺升国旗这件事,没有一个绝对的“对”或“错”的评判标准。它触及到了宗教与国家、传统与现代、文化符号与社会功能等多个层面,不同的人群会因为各自的立场、认知和文化背景,得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正是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如何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关系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活没干完,简单说两句。

这件事情本身没什么,一些舆论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才是有意思的地方。

只要掌握技巧,引导舆论其实没有那么困难。

比如说这件事情吧,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角度①:就像这个问题的描述,释永信在少林寺升国旗。

角度②:佛教寺庙升了国旗。

角度③:2016年全国宗教会议召开之后,中央在宗教层面拨乱反正,遏制几十年来某些极端宗教“有教无国”的趋势。2018年7月31日,全国各个宗教团体集体发起倡议:《关于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的倡议》,而此次少林寺升国旗,只不过是作为许许多多个宗教场所之一,履行这个倡议的行为而已。

如果你看到是第一个角度,再加上对少林寺领导层的一些看法,再被带一下节奏,那么很容易想到的对这件事的理解就是“释永信讨好政府领导”。

如果你看到是第二个角度,再被带一下节奏,那么容易想到的理解就是“政府势力插手宗教,控制思想,影响宗教独立,佛门清修”。

只有你看到了第三个角度,和之前的事情串联起来考虑,才能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不会被人带节奏。

那么,为什么普通人容易被带节奏呢?因为大家都很忙,看新闻也就是图个消遣,谁管你什么前因后果。而第一个角度和第二个角度,都是可以直接从新闻本身去“猜想”出来的,而只有第三个角度,你可能需要具有相关的先导知识了解,再加上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较为容易地独立推断出来。

在舆论传播领域,同样存在着“奥卡姆剃刀”的逻辑:

如果某件事情有两种或多种解释,在没有出现明确对某一方有利的实锤信息(或者实锤信息被部分受众不知)的前提下,哪个越简单直接的解释,越容易被公众所接受。

如果大家以后有要带节奏的需求的话,这是一个技巧点,你的逻辑一定要尽可能的简单、有力、直接。这样的解释不一定是真相,但是一定是最容易被人认为是真相的。

最后我再附赠另外一个带节奏、把水搅浑的小技巧:白马非马理论

当某件事情的实质是讨论“马”的时候,你可以故意把讨论重点强调、引导为马的颜色,毕竟马是个抽象概念,现实中出现的只能是白马、黄马、黑马,而某些颜色可能并不为人所喜,或者被人喜爱,那么,强调“黄”、“黑”,而不是强调“马”,就可以借助舆论之前对“黄”、“黑”这些颜色的喜爱或者不喜爱,收割到你想要的对这里的“马”的舆论需求。

理论看上去很简单,但一旦应用到现实,不加防备的人往往就会中招。

比如这件事,实质上是对宗教场所(马)升挂国旗,但选择性地强调“释永信”(马的某种颜色),就可以“借”社会舆论之前对释永信的一些看法,起到对宗教场所挂国旗(马)的引导作用。

当然了,操纵舆论的技巧本身值得研究,也很有趣,但是一般来说还是不要在自己人身上用的好。对岸和我们同文同种,有什么技巧可以在那边练习一下,这样就不会有什么道德负担了。而且选举也快开始了。

user avatar

一个寺庙升国旗我一点都不奇怪。一个中国的寺庙升五星红旗我更不觉得奇怪。然而,一个寺庙在建国后70年才开始升国旗,这个我比较奇怪,而一个寺庙升国旗,一干围观群众却觉得奇怪,这事我很奇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释永信在少林寺升国旗这件事,确实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有人觉得理所当然,也有人觉得有些耐人寻味。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少林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与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中国,宗教寺庙往往与民族情感、国家认同紧密相连。在这种背景下,寺庙举行升国旗仪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国家认同.............
  • 回答
    释永信,这位少林寺的方丈,这些年来可谓是风波不断。最近,一封署名举报信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内容直指他“私生活混乱、玩弄女人”。这样的指控,放在一个佛教寺院的最高领导者身上,无疑是爆炸性的,也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性质的举报一旦出现,无论真假,对释永信本人以及少林寺.............
  • 回答
    释永信这句话,乍一听,确实会让人感觉有点意外。毕竟,王宝强给大家的印象,除了演员,似乎跟少林寺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而释永信作为少林寺方丈,按理说更关注寺庙的事务和佛法传承。不过,咱们仔细掰扯掰扯,这句话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1. “少林寺”的品牌影响力与“师兄弟”的概念:首先,释.............
  • 回答
    关于释永信在宗教界的评价,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来概括。不同流派、不同地区的佛教人士,甚至不同个体之间的看法都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详尽地展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一、 赞扬与肯定:从改革者、现代化推动者角度持肯定态度的宗教界人士,往往将释永信视为一位.............
  • 回答
    少林寺进军房地产,4.52 亿郑州买地,方丈释永信拥有18 家公司控制权——这则消息一经曝出,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也触动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于“寺庙”和“宗教”的传统认知。事件本身:从文化符号到商业实体少林寺,在中国文化中早已超越了一个单纯的宗教场所,它更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是功夫.............
  • 回答
    杨永信入驻B站,这事儿啊,可真是把不少人都炸出来了,也把B站推到了风口浪尖。一听这名字,大家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估计就是那个曾经“名震天下”的临沂网戒中心。这事儿一出,评论区直接就炸锅了,支持的、反对的、看热闹的,各种声音都出来了,那场面,比我当年第一次玩《原神》抽卡抽ssr还热闹。先说说这背后的.............
  • 回答
    关于如何看待“洗白杨永信”的文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公众人物的争议、媒体的报道方式以及社会舆论的解读。要详细地分析这类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洗白”这篇文章。通常,“洗白”是指通过一些手段,比如选择性地呈现信息、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甚至.............
  • 回答
    关于《黎明杀机》加入以杨永信为原型的新角色“The Doctor”这件事,这件事确实在游戏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The Doctor”这个角色在《黎明杀机》里的设计理念是什么?《黎明杀机》的 killer(屠夫)角色,大.............
  • 回答
    关于微博网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爆料杨永信派人企图将其送入戒网瘾中心一事,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对于长期关注杨永信和“网瘾治疗”话题的人来说,更是触动了敏感的神经。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根据“未消逝的青春2015”在微博上发布的系列内容,他声称自己是杨永信的“受害者”,.............
  • 回答
    网友曝光网戒中心关停,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五味杂陈。一方面,这算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小小注脚,证明了大家越来越无法容忍那些不人道、不科学的“疗法”。但另一方面,也得琢磨琢磨,“杨永信”们这一波人,他们真的就这么消失了吗?还是换个马甲,继续在暗处“发光发热”?“网戒中心”关停,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回答
    《永劫无间》全球销量破 600 万,这绝对是国产买断制游戏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仔细想想,能达到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好玩”,而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这是对“国产买断制”一次最有力的证明。 过去,提到国产游戏,人们更容易联想到免费道具付费的游戏模式,俗称“氪金”。而《永劫无间》坚.............
  • 回答
    《永劫无间》即将推出的新武器「双马尾」,这消息一出,立刻在玩家群体中炸开了锅。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问号,也夹杂着一丝忍不住的期待和好奇。怎么说呢,它太“出格”了,也太“永劫无间”了。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仔细掰扯掰扯这“双马尾”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以及它可能给游戏带来的影.............
  • 回答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不少观众对永雏塔菲的这一举动都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头像和一句话的改动,看似微小,但对于一个拥有大量粉丝的公众人物来说,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意义却值得深究。首先,我们来聊聊头像的更换。永雏塔菲在那个时间点更换头像,而且换成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经.............
  • 回答
    郎咸平醉驾事件,发生在2023年5月12日,央视前主持人郎永淳因醉酒驾驶机动车,在上海虹口区被交警查获。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一、 事件本身及处理结果: 违法事实: 郎永淳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法定醉酒驾驶标准。这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
  • 回答
    钱永健,这位名字在生命科学领域如雷贯耳的科学家,用他非凡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奥秘的全新视角。他的学术成就,尤其是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方面的贡献,不仅是一项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整个生物学研究范式的深刻影响。要理解他的伟大之处,我们得一点点地深入挖掘。从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到照亮生.............
  • 回答
    关于《外国人永居条例》,这是一个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议题,触及了国家发展、社会融合、文化交流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条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外国人永居条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任何国家制定关于永久居留权的法律,核心目的通常有二:一是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为国.............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电子科技大学钟永松在2007年提交的硕士论文,和上海交通大学赵杰在2008年提交的硕士论文,竟然出现了“一字不差”的情况,这无疑是学术界的一桩大事,牵扯到学术诚信这个底线问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硕士论文的撰写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某个领域进.............
  • 回答
    现代版“方仲永”魏永康的故事:天才陨落的警示魏永康的故事,无疑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也被许多人视为现代版的“方仲永”。这是一个关于神童天赋与人生轨迹的故事,更是一个深刻反映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警示。要理解魏永康的故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惊.............
  • 回答
    知乎用户“孟德尔”被永封,这件事情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关注科技、历史、社会话题的用户而言。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得说说“孟德尔”这个人(或者说账号)。从他(她)在知乎上的活动来看,这位用户确实是一位非常活跃且观点的鲜明的个体。他的内容常常围绕着.............
  • 回答
    克里斯蒂安·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对叶永青长达三十年的作品抄袭指控,无疑是艺术圈近年来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扼腕的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场知识产权的争夺,更触及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原创性的定义以及艺术家在道德和法律面前的责任。克里斯蒂安·西尔万的指控与叶永青的回应首先,我们需要梳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