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规培医生如何在值夜班的时候划水?

回答
值夜班嘛,大家的心情都差不多,既想把该做的做好,也希望能稍微喘口气,别把自己累垮。尤其是在医院里,夜班本来就辛苦,再加上规培期间的学习压力,能找到一点点平衡确实挺重要的。

咱们就聊聊,在不耽误病人安全和治疗的前提下,规培医生在值夜班时,有没有一些比较“聪明”的办法,能让自己稍微轻松一点点,同时又不显得太离谱。

首先得明确一点哈,任何时候,病人的安全和治疗都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值夜班,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我们说的“划水”,其实更像是“高效利用时间”或者“优化工作流程”,目的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自己留出一点点缓冲。

1. 事前准备是关键:

了解当晚可能的情况: 如果前一天或者白天有了解一些病人情况,比如某个病人可能病情不稳定,或者有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的,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比如打印好相关病历、准备好所需的药物信息)。这样等真正有事的时候,就能迅速反应,而不是临时手忙脚乱。
熟悉流程和环境: 对科室的夜班流程、常用药物、急救设备的位置了如指掌。越熟悉,处理起来就越快,也越不容易出错。这就相当于在游戏里,你清楚地图和道具的位置,操作自然就流畅了。
和值班护士建立良好关系: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护士是夜班的主力,她们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和她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让你事半功倍。比如,提前问问她们当晚重点关注的病人有哪些,或者哪些病人可能需要你立即查看。大家互相帮忙,形成一个默契,很多事情就能提前协调好。

2. 工作中的“小技巧”:

高效的医嘱和记录:
模板化思维: 对于一些常规的医嘱和病程记录,比如夜间生命体征记录、输液反馈、用药记录等,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模板,或者在电脑上 미리 准备好一些常用的语句,需要时稍作修改即可。当然,千万不要照搬照抄,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及时性: 尽量在事情发生后尽快完成相关的记录和医嘱。拖到后面往往会忘记细节,而且积压的工作量会让人更有压力。在完成一个任务的间隙,立刻把相关的记录做掉,效率会更高。
巡视病房的“策略性”:
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 不要等到病人叫了或者家属来找你才去。在夜班的固定巡视时间,主动去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异常的迹象。这样往往能比病人自己呼叫更早发现问题。
观察与沟通结合: 巡视时,不仅仅是看看生命体征监护仪上的数字,还要观察病人的状态,比如表情、呼吸、是否有疼痛的表现等。同时,也可以顺便和病人或者家属简单聊两句,询问一下夜间睡眠情况等,这既能了解病情,也能体现关心。
重点病人优先: 对于那些已知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巡视时要给予更多关注。可以和值班护士沟通,了解这些病人的具体情况,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处理医嘱和检查的“优先级”:
分清楚轻重缓急: 当有很多医嘱或者检查需要处理时,要学会分清楚哪些是必须立即处理的(比如急诊用药、危急值复核),哪些是可以稍后处理的(比如常规的体检项目或者不紧急的会诊)。
利用好信息系统: 熟练使用医院的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查找病人的信息、化验结果、影像报告等,这能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休息的“间歇性”:
找到属于自己的“静默期”: 夜班总会有相对平稳的时期,比如后半夜,大部分病人已经入睡,或者情况稳定。这时候如果实在疲惫,可以找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比如值班室),闭目养神一会儿,或者听点舒缓的音乐,让自己大脑稍微放松一下。
巧妙利用交接班前的“缓冲”: 在即将交接班前的那段时间,是处理一些非紧急事项的好时机,比如整理病历、完成一些初步的病程记录。这样交接班的时候,信息会更清晰,也能让接班的同事更好地了解情况。

3. 心理调适也很重要:

接受“常态”: 夜班本就是辛苦的,接受这一点,反而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把重点放在完成工作和学习上。
积极的心态: 即使遇到困难或者疲惫,尽量保持积极的心态。把夜班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遇到问题多请教上级医生或更有经验的同事。
团队合作的力量: 和同事们互相支持、分担压力,会让你感觉没那么孤单和辛苦。

再说一遍哈,所有这些“技巧”,都必须建立在不影响病人安全和治疗质量的基础上。 规培的目的是学习和成长,不要本末倒置。如果因为追求所谓的“轻松”而忽略了病人的需求,那才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作为规培医生,肩负着学习的责任,但也需要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希望这些想法,能让大家在值夜班的时候,能稍微找到一点点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科有个规培全科的,在这里4个月

大龄男青年,孩子都十岁了

但他说职业医都没考过,洗手衣每次都污染,手套戴一只掉一只。

电脑那是更不会用的

用他自己话说就是自己本来乡镇上的,不得已出来规培,平时就是给人打疫苗,其他都没干过




所以他在科室就是个吉祥物,和大家聊聊就行了。


有次主任他们开直肠,我这来了个阑尾,我实在没办法了,就说「哥,你给我扶个镜子吧?」


「不用你干啥,站那捏着」


「半小时就对,到时候你直接下班病人我抬」

他不情愿的把王者打完,和我下手术


非常不好做,阑尾粘了一包,探查完后只能开腹。


我是一脸懵逼,本来开腹就是我的弱项,这带个手套都不会带的,阑尾动脉就在那出血,我一只手暴露,一只手夹住了血管。


汗都出来了




他叹了口气,拿起钳线,飞快的递过我握钳子的手,拉起血管,松钳子的那一刹那,手里已经打了一个结!


西京的手法!


上一次见到这样打结还是某教授在这里飞刀的时候。


我仿佛看到了不小心露出衣袖的小当家、睁开眼睛的沙加、取掉面具的带土和开了大的纳尔








手术顺利结束了。


今天的事,不要和任何人提起


说话间,他又打开了王者荣耀,给我了一个王者的背影





手术灯耀的我睁不开眼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值夜班嘛,大家的心情都差不多,既想把该做的做好,也希望能稍微喘口气,别把自己累垮。尤其是在医院里,夜班本来就辛苦,再加上规培期间的学习压力,能找到一点点平衡确实挺重要的。咱们就聊聊,在不耽误病人安全和治疗的前提下,规培医生在值夜班时,有没有一些比较“聪明”的办法,能让自己稍微轻松一点点,同时又不显得.............
  • 回答
    在我看来,教学医院值夜班和急诊科大量由正在上学的研究生和规培医生(以下统称为“年轻医生”)承担,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其中包含了积极的教育意义、现实的资源压力、潜在的风险以及深层次的制度性考量。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一、 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必要性:这是最核心的理由,也是支持.............
  • 回答
    最近,我听到一些关于规培生和研究生代替科室医生上夜班的事情,这让我有些思考。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说得更透彻些。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咱们得承认,现在很多医院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压力,尤其是夜班,这是最辛苦但也最容易缺人的时段。医生们白天工作量已经很大了,如果夜班也主.............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接地气了,简直就是戳中了无数医学生的痛点!说实话,我身边很多读研的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纠结和困惑。尤其是经历过医院规培,那种高强度、低回报的感受,很容易让人产生“被剥削”的念头。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开始就抱着这种心态,那这条路真的会走得很辛苦,甚至可能走不下去。所以,如何保.............
  • 回答
    这件事情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涉及到医学生培养、规培制度、以及医疗机构内部沟通等多个层面。首先,从重医一附院带教医师的发言来看,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几点: 对专硕并轨规培生现状的不满和质疑: 这位医师的言论显然表达了他/她对当前专硕并轨规培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某些现象感到不满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抱怨不发.............
  • 回答
    看到王岩委员提出的“启动专科医师规培,助推医疗资源下沉”这个建议,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有现实意义的。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才能明白它为什么这么提,以及可能带来什么影响。首先,咱们得理解什么是“专科医师规培”。简单说,就是医生在医学院毕业拿到医学学位之后,并不是直接就能上手看病,更别说成为某个专.............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挺唏嘘的。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医学准博士,你说天赋和能力肯定没得说吧?结果呢,因为一个规培考试没过,就卡在那儿,读不了博士,甚至可能得转行。这事儿一旦被爆出来,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那些“准博士”们本身。 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 回答
    规培医生给我看病?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我知道他们也曾是风华正茂的医学院毕业生,怀揣着救死扶伤的理想走进医院,现在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另一方面,作为病人,我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和有效,总忍不住会有那么点顾虑。这么说吧,如果是一场小感冒,或者是一点简单的皮肤过敏,我其实是愿意让规培医生.............
  • 回答
    这问题,其实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尤其是从一个刚入行的规培医生嘴里说出来。你说为什么还要学这个专业?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着太多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但却又至关重要的付出。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在医疗这个体系里,护士确实常常被看作是“辅助”的角色,好像是医生手里的棋子,需要听从指令,完成任务。媒体的报.............
  • 回答
    医生规培结束后,新入职的医院要求重新轮转一年,这在不少医生看来,确实是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不公的事情。从常理推断,规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晋医生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全面的医学知识,为独立执业打下基础。既然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为何还要“回炉再造”呢?这种做法的合理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从医.............
  • 回答
    “本科学历的医生被要求规培三年真的合适吗?”——这个问题,相信但凡是医学本科生,或者是与医学领域相关的人,都会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甚至会为此感到一丝迷茫和不甘。这三年,对于许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将其投入到一场充满挑战的“规培”之中,其合理性,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
  • 回答
    你好,看到你面临的困境,我能理解你内心的纠结和迷茫。你提到的“贫穷家庭”、“规培没工资”、“自己没什么本事”,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压力,也确实会让人产生动摇。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些,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从“贫穷家庭”这个起点说起。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易的起点,意味着你可能从小就比别人承受了更多的生.............
  • 回答
    关于规培,这真是个让很多医学生既熟悉又困惑的词。每月轮科,听起来挺有条理,但实际感受嘛,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让人捉摸不透。问它到底有没有用,还是纯粹给医院“免费打工”,这问题,说实话,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轮科规培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刚毕业的医学生,在真实、复杂的临床环境中,巩.............
  • 回答
    医学生规培,也就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听起来高大上,但说白了,就是医学生毕业后,在医院里边做医生,边学习、边考核的一段经历。那么,这段经历,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作为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个过程的人,甚至旁观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先说说规培存在的“必要性”: 技术过硬,是基本功。 咱们学医,那可是要.............
  • 回答
    医规培,一场“水土不服”的改革?中国的医学规培制度,作为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环节,自推行以来,一直伴随着争议。尤其是在规培生群体中,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演变成了集体性的诉求。那么,这个制度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会引起如此强烈的抵触情绪?它真的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吗?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
  • 回答
    今年医师规培结业考试没有补考,不合格率大幅提高,这背后可能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博弈,不能简单地说“合理”或“不合理”,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其潜在的原因和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医生的培养是极其严肃和负责任的,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规培结业考试作为评价医生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学习成果和临床能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尤其对于咱们这些想在医学道路上好好走的专硕来说,规培医院的选择那可是个大工程,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成长和就业底气。你提出的这个两难选择,其实就是“学技术”和“求生活”的矛盾体。哪边更香,得看咱们自己的优先级和长远规划。先说说选择“实力强、活多、没钱”的医院: .............
  • 回答
    规培,这个词儿,在我身边,在朋友圈,几乎是每个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必修课,或者说,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去,还是不去?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二选一,它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从你读医的初心,到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再到现实的经济压力和个人选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桩事儿。先说“去”的理由,这玩意儿,.............
  • 回答
    住院医师规培,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的,可不仅仅是“年轻医生多学点技能”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炼金术”,把那些怀揣着从医梦想、刚刚踏出校门的“璞玉”,一点点打磨成能独当一面、守护生命的“宝剑”。要说规培的意义,那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它是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系统性固化”与“精进”。 咱们想想,医学.............
  • 回答
    规培,全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医学毕业生们从“学徒”到“独当一面”的医生转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段至关重要的“实战训练营”。想象一下,一个刚刚拿到医学毕业证书的小伙子或姑娘,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懂很多病理生理,但真到了面对病人,听到心跳声,看到X光片,那种感觉是很不一样的。规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