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是肯定有必要的,嘴上觉得美帝多么多么日落西山,实际上心里很清楚美帝规培带来医生同质化其实是非常可贵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全国人民都去大都市大医院就医,如果没有规培现在医疗系统的马太效应这么强,只会大医院撑死,小医院饿死。
不过学到了皮毛,没学到精髓,里面的教学,查房,循证医学等等都是流于形式,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上级医生相当一部分训练就不正规,天天开醒脑静,胸腺肽的这种全世界只用来忽悠中国人的药,底下学生学的也很累。
当然待遇就更不用说了,学的美国的规培,人家是一年5-8万美元,完全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给的钱,有ACGME这样的机构规定一个月不能工作超过多少小时来保障基本的休息,有法律规定的带薪休假,住院医视同医院员工,每个人都有寿险,医保,残疾险等等。这些有几个国内医院能做到?看看医院一个个修的富丽堂皇的大堂,也不像没钱的样子,可惜最后都没有来投资最值得投资的人力资源。朋友圈有国内的医生朋友总是转发谁谁(医生)工作后生了病,还要轻松筹去治病,感觉有点魔幻现实主义,渡人先渡己,自己每天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里还指望怎么给患者安全感呢?排班用人往死了用,就像这个年仅 27 岁的王倬榕医师突发脑血管意外辞世,他捐献的器官挽救了 5 名危重症者,你有哪些话想对他说?累死了还要说是家中去世不算工伤,还要收割人家的器官,真是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化成灰还要给你肥田。
如果这样的规培,我觉得确实没必要存在。
存在肯定是有必要的,目前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薪资和工作量的问题。
但是,现在却有一个误区,觉得医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吃苦,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的时候,宣传的方向就是学习刻苦,工作奉献。从实习开始,能上临床实践已经是让你们占大便宜了,再拿工资你们良心还安吗。
再到现在的规培制度,科室的工作量是不成正比的,大家都清楚,干的大多是临床的杂活或是帮老师们取快递,取外卖之类的事,也没关系,毕竟也是为了混一口饭。
我一批的一个社会规培生,一个月工资2700+,还要送女朋友礼物,出去逛街,然后自己天天在宿舍吃西红柿炒鸡蛋。后来他也不吃了,因为女朋友嫌他26岁了没钱分手了,并且炒锅也因为是大功率用电器被没收了。
再加上很多老一辈的医生们总喜欢忆苦思甜,觉得吃苦是锻炼。以前在外科抬腿的时候,有个老主任总喜欢批评现在的学生不努力,常常举出他那个年代的医生的例子,比如手术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生活条件差云云。
后来有次日常忆苦思甜时被一个三年执医不过的规培生怼了,说在以前他这个年纪就已经寿终正寝了,而不是开奥迪a6带医药代表出去吃饭后,世界就安静了。
所以总而言之,还是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造成的结果就是肝的越来越肝,然后越来越累;躺的越躺越平,越来越舒服。
当然了,地位也是原因之一,确实规培生不如实习生。实习生入科第一天后就消失,没人关心,规培生过年回去休息几天,科里业务就开展不了了。
年前带了一个实习生小姑娘,来的时候就和我说,师兄,我要去看书了,这半个月就不来了。我说考研都过去了,也不是看书的时候啊,没批。
第二天早上查完房,师妹对我招招手,走到门口,“师兄,我男朋友在门口等我。”
当时给我吓坏了,这是不批假就要打我吗……吓得我赶快说走吧走吧。
其实大家误会了一件事,规培学到东西,和规培这个制度无关,和医院有关。
你在一个大医院,接诊全国各地来的疑难杂症,你的老板一天到晚钻研怎么把手术开的更快,病床周转率更高,你大概率能学到东西。
哈哈,你们先别喷,还真是如此。
我倒不是说为了周转率,为了开的更快是老板功利心榨取劳动力,这个东西往大了说,就是外科最流行的EARS(快速康复外科),往专科说这就是新手术技术,是你在全国年会听别人在会场吹的东西。
最近有个例子。
有个熟人朋友想开肝癌,住在我们医院,但不要我们医院的开,甚至不要三院的人开(我们三院是东方肝胆外科),找了个外院专家过来。
肝脏的手术,传统来说是都是开腹。
我校吴孟超院士,凭借对肝脏解剖的深入研究,开创了肝胆外科的新纪元,这个在每一本外科学上都有写,不用我赘述。
一台肝脏外科,快的2-3小时,中间1-2次肝门阻断,每次可能30-40min。这就很考验人。阻断肝门是为了减少切肝时候的出血,但阻断久了,肝脏本身也会缺血,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术后肝功能。
那个外院专家做微创肝脏外科的,大概也就40岁出头,腹腔镜下直接干进去。阻断肝门以后,腔镜下电刀切肝,见到血管,上钛夹。因为腔镜一直跟着刀走,而且放大效应,所以血管看的很清楚,小血管烫一烫,大血管夹一夹。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视野几乎没有出血。
肝门阻断25min,松开,然后升压,简单再止止血——结束。
手术时间,102min。
手术总出血量,150ml-200ml吧。
说实话,可能是之前规培时候,医院本身肝脏手术不多(基本都在三院),所以我见得的确有限,但那台手术,也有很多普外科的老师过来看。
然后三院毕业的一个师兄,也很肯定——“这的确精准快速。”
我其实想表达什么呢。
规培是有必要的,除了教你一些做医生的基本技能以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开拓你的视野。
大家都是医学院毕业的,说实话,本科也好,硕士博士也好,如果学术型出来,都是愣头青,啥也不会。你说你学肝胆外科的,可能肝脏几个韧带你都不知道,胆囊三角的解剖你也画不出来。
一个好的规培基地,虽然累,但是也的确能让你见到很多前沿的、了不起的东西(当然,我说的是比较好的基地),这可能会让你喜欢上你学科的一个方向,然后以后为之努力。
作为一个麻醉医生,我都觉得这样的肝外科手术行云流水,我相信换做一个真正搞肝脏外科的年轻医生,一定更有吸引力去钻研这个方向。
所以,是有必要的。
当然,这是少数,你们也会说这是顶尖的一部分。
没错,我也就是拿一个角度来谈,没想cover所有方面(钢筋别来)
我只是想说,规培制度,因为有一波一波的新人来了去,这些前沿技术也会种下很多种子,以后会长成大树的。
至于你说,那也不是人人都能进这样的基地啊。
是的,这也是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
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但你可以做的就是,努努力,进到这样的基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