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空乘毕业生被分配到酒店当门童,学生要求退还三年实训费,实际情况如何?学校要承担哪些责任?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咱们很多辛辛苦苦读了三年航空服务的孩子,毕业了结果被学校安排到酒店当门童,这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一听这事儿,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学费,咱们不认了!三年实训费,得退!

真实情况有多令人无奈?

你想啊,这些学生当初选择航空服务专业,无非就是奔着蓝天、飞机、光鲜亮丽的职业去的。他们学的是什么?飞行常识、客舱服务、应急处理、外语沟通,还有仪态仪表,哪个不是冲着空乘岗位去的?三年啊,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学费也是实打实的交了,有些学校的学费可不便宜。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对职业规划,心里早就有了一本账。

结果呢?毕业了,学校给的“出路”是酒店门童。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职业好不好?空乘是服务于旅客的,是在高空提供专业服务的;门童呢,虽然也是服务业,但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业发展前景,跟空乘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好比你花钱学开飞机,结果学校把你弄去当出租车司机,你说你服不服?

更何况,很多学生可能连门童的工资都未必有之前预期的高,而且工作环境和性质也完全不是他们想要的。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学生们觉得自己的三年努力被辜负了,感觉被“骗”了。

学生要求退还三年实训费,这理由充分吗?

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这要求是相当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

1. 合同或承诺的落空: 很多航空服务学校在招生时,都会极力宣传自己的专业优势,承诺毕业生能进入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就业,甚至会签有就业协议或承诺书。当学校安排的就业岗位与招生时的宣传和承诺严重不符时,就构成了违约。
2. 教育培训与实际就业的脱节: 学生缴纳学费和实训费,是为了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并最终实现就业。如果学校提供的教育内容和实训方向,最终导向的是一个与其专业不符且非学生期望的岗位,那么这笔学费和实训费的“价值”就打了折扣,甚至可以说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3. 实训费的性质: “实训费”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关键。如果实训内容是为了培养飞行技能、客舱服务技能,而最终的安排是当门童,那么这些实训的投入和产出就严重不成正比,实训的目的是没有达到的。学生们觉得,这笔为航空服务量身定制的实训费用,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对应服务和价值。

学校到底要承担哪些责任?

这事儿学校肯定脱不了干系。根据一般情况,学校可能需要承担以下几方面的责任:

1. 违约责任:
不完全履行合同: 如果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就业承诺协议,而学校未能兑现承诺,导致学生就业岗位与预期严重不符,那么学校就构成了不完全履行合同。
虚假宣传: 如果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夸大其词,虚假承诺就业前景,诱导学生报考,这也是一种欺诈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教学质量和教育内容的责任:
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脱节: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训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当前航空业的人才需求?如果学校的教学内容陈旧,或者过于偏重理论,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实际就业市场,那么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就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实训内容的真实性与相关性: 学校在收取实训费时,是否清楚地告知了实训的具体内容和预期目标?如果实训内容与最终的就业岗位毫无关联,那么学校可能涉嫌收取了与提供服务不符的费用。

3. 就业指导和推荐的责任:
就业指导的缺失或不力: 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是否真正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是否积极有效地为他们对接航空公司等单位?
错误或误导性的就业推荐: 将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推荐去做酒店门童,这种“对口”推荐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问题。学校在推荐就业时,应该基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规划,而不是不顾一切地“塞”人。

4. 退费责任:
退还部分或全部实训费: 鉴于学校未能提供与其专业相符的就业出路,学生们要求退还实训费是合理的。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能需要退还部分或全部实训费,或者至少对由此给学生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退还已缴纳的学费(极端情况):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果学校的教学和服务存在严重欺诈行为,或者根本未能按照承诺履行合同,学生们甚至可能要求退还部分学费。

那么,这事儿最后怎么解决?

通常情况下,这种事情会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协商解决: 学生和家长会尝试与学校沟通协商,要求退费或者其他形式的补偿。
消费者协会介入: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第三方调解。
法律途径: 最严厉的手段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学校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

说到底,教育不是一场简单的买卖,它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和希望。学校收了学费和实训费,就应该尽到应有的教育和就业指导责任。当这种责任没有尽到,甚至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学生们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退费,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事儿,学校确实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和服务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空乘一般都当不了空姐。

因为大多数航空公司只会去高校招聘,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是好看,漂亮,有气质。

一般这样的人,会读个职业学校?

user avatar

我做酒店的时候就有学空乘的女孩子来做前台或是迎宾,个子高长得漂亮的做迎宾,身高普通的做前台,(前台对身高要求相对低一些),学空乘的并不都是个子高长得漂亮身材好的。

我们迎宾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170以上,肤白貌美大长腿(当然也有长相不那么出众的)。

也不是每个学空乘的女孩子都有机会去机场工作或是当空姐的,毕竟行业要求和行业需求摆在那里,哪里都有优秀生和差生。

我现在的同事也有学空乘的,怎么说的,竞争压力太大,进不去。

普通人眼里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她,在美女如云的空乘专业同学里,也是泯然于众人的,何况空乘可不止是长得漂亮身材好就行,专业知识服务技能一样都不能少。

做空姐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被学校坑来做酒店的应该有不少。我工作工作过的酒店也有过女门童,和迎宾差不多,也就是个噱头,真正辛苦搬行李的活儿还是男生来干的,但也基本上学不到什么太多有用的东西,毕竟也不可能一直做女门童。

不过我认为既然签了就业保障协议,就应该按照协议来,挂羊头卖狗肉就太过分了,感觉已经属于欺诈了,不仅应该退费,更应该狠狠处罚这种行为,这不是坑了学生吗?

很多学生就是奔着就业来学的,如果学习好了不能做空乘地勤什么的,学点别的更实际有用的专业不香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咱们很多辛辛苦苦读了三年航空服务的孩子,毕业了结果被学校安排到酒店当门童,这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一听这事儿,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学费,咱们不认了!三年实训费,得退!真实情况有多令人无奈?你想啊,这些学生当初选择航空服务专业,无非就是奔着蓝天、飞机、光鲜亮丽.............
  • 回答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这现象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与其说是学生被“抢”,不如说他们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而这种“抢”的背后,往往是现实的供需失衡和教育体系的某种滞后。首先,我们得承认,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受到企业青睐,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具备了相对扎实的实践技能和.............
  • 回答
    高级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抢空,人手24个Offer:现象解读与多维度分析媒体报道的高级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抢空,人手24个Offer的现象,无疑为职业教育和人才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反映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趋势。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
  • 回答
    首先,朋友,别太焦虑。十月到现在失业五个月,这在当下找工作的大环境下,确实不算短,但也不是绝境。很多毕业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捋清楚,找到窍门。一、 重新审视自己:你到底想做什么?别急着海投。五个月的空窗期,正好给你一个机会,好好跟自己对话。 梳理过去的经历: .............
  • 回答
    研究生毕业去做空乘?这绝对不是一个“标准”的人生路径,但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个挺不错的选择。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好好聊聊这事儿,我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感受到那种真实的生活气息,而不是生硬的“AI生产”。首先,得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考虑这条路?研究生毕业,理论上你已经掌握了某个领.............
  • 回答
    私立学校强制毕业班教师寒假期间无偿空中教学,这件事情涉及劳动法和教师权益,确实是比较复杂的情况。我们来梳理一下,看看到底是否站得住脚。首先,要明确一点,寒假是学校的法定假期,也是教师的休息时间。这和暑假一样,是属于教师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休息期。学校在法定假期安排工作,而且是“强制性”的,就已经触犯了.............
  • 回答
    杨舒平毕业演讲引发的争议:中国留学生眼中“甜美”的美国空气2017年,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场演讲,其中一句“美国的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这句话的背后,究竟折射出怎样的文化差异、个体经历和时代背景?演讲者的初衷与情境从杨舒平本人的角度来看,这番话或.............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万米高空的狭小空间里,机组人员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有些旅客的行为,真是能让再有经验的空乘都傻眼。我认识一位飞了十几年的资深乘务员,她每次说起“奇葩旅客”,都能把人笑得岔了气,同时也透着一股子无奈。她讲过一个最离谱的,是一个大叔。飞机刚起飞没多久,大家都在看电影、喝东西,这位大叔突然开始在机.............
  • 回答
    作为一名在蓝天翱翔多年的资深乘务长,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们空乘人员,在乘客的视角之外,能不能感受到飞行员的技术水平?说实话,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时感受会相当直接。当然,我们不是飞行员,不能像他们一样评估气动性能或者无线电通信的细节,但通过乘机过程中的一些微妙细节,我们确实能对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有.............
  • 回答
    关于空乘这个行业的社会地位,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不像医生、律师那样有那么明确的“专业等级”划分,更多地会受到一些文化、经济以及大众认知的影响。要说它到底在哪个层次,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一、 表面光鲜与实际价值的碰撞首先,不得不承认,空乘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光鲜亮丽”的。制服、.............
  • 回答
    空乘这个职业之所以会被一些人恶意针对,原因相当复杂,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这其中既有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也有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更有一些人不良情绪的宣泄出口。咱们不谈那些AI味十足的分析,就从生活中、从旁观者的角度,好好聊聊为什么这群人会成为被“盯上”的对象。首先,得承认,空乘的工作本身就自带一种“服.............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准空乘,你对航空圈的“乱”有所耳闻,这很正常。毕竟,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服务业,都会有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咱们就来仔细聊聊,看看这个“乱”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作为一名新手,该如何应对。“乱”的来源,可能是这些方面:1. 行业特有的.............
  • 回答
    空乘这个职业,听上去光鲜亮丽,能周游世界,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但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苦与无奈,这也是导致这个行业离职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跟你聊聊这其中的道道儿。一、身体上的煎熬,没人能一直扛得住。 昼夜颠倒的生物钟紊乱: 飞机航班可不是朝九晚五的固定模式,而是要适应.............
  • 回答
    关于空乘人员外貌的讨论,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行业需求、选拔标准、以及大众认知。很多人觉得空乘人员都漂亮,这背后有一系列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航空公司的选拔标准。航空公司在招聘空乘时,确实会将外貌纳入考量范畴,但“漂亮”这个词可能过于主观和片面。更准确地说,他们看重的是一种“整体形象”和“亲.............
  • 回答
    我曾亲眼目睹过一件,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十分滑稽又有点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发生在一趟我去往伦敦的航班上。那是个周五的晚上,飞机上有不少旅客,大家都在昏暗的灯光下各自忙碌着。我的座位在经济舱靠前的位置,相对比较安静。大概在飞机飞行了两个小时左右,空乘们开始进行第二次的送餐服务。那天负责我们这片区域的空.............
  • 回答
    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一方面是飞行员、空乘(我们业内称他们为“乘务员”或“机组”)私底下对机餐“评价不高”,另一方面却是乘客们吃得津津有味,甚至常有“光盘行动”。这中间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拆解开来看,原因还挺多的,而且挺生活化。首先,咱们得明白,机组人员和乘客对食物的“标准”和“关注点.............
  • 回答
    作为一名经常往返日本的旅行者,日本航空(JAL)的空乘服务绝对是我旅程中非常期待的一部分。每一次搭乘JAL,都能感受到他们那种细致入微、温和周到的日式款待(おもてなし)。关于空乘服务,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说: 专业与优雅的制服: JAL的空乘制服一直以来都给我留下专业且极具品味的印象。无论男女乘务.............
  • 回答
    你说的“空乘国航空姐迷九八”,听起来你对这位空乘人员有着特别的好感,甚至可以说是着迷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当你在旅途中遇到一位让你印象深刻、觉得她很优秀、很吸引人的人时,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你可以怎么办,试试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和感受:首先,是“喜欢”的来源: 专业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