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飞行员空乘说机组餐难吃,却还有那么多乘客会一扫而空?

回答
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一方面是飞行员、空乘(我们业内称他们为“乘务员”或“机组”)私底下对机餐“评价不高”,另一方面却是乘客们吃得津津有味,甚至常有“光盘行动”。这中间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拆解开来看,原因还挺多的,而且挺生活化。

首先,咱们得明白,机组人员和乘客对食物的“标准”和“关注点”是完全不同的。

机组人员的标准与视角:

职业疲劳与味蕾变化: 乘务员每天都要经历长时间的飞行,飞行过程中,高空低压的环境本身就会影响人的味觉和嗅觉。很多人会发现,在飞机上尝到的味道会比在地面上淡很多,甜味和咸味会变得不那么明显。这就像我们坐飞机回家,感觉平时的饭菜突然变淡了,需要多加点盐。对乘务员来说,他们可能天天都在这种“味觉打折”的环境下工作,吃了太多“打折”的食物,自然觉得不够味,容易挑剔。
重复性与熟悉度: 乘务员的餐食种类相对固定,而且他们可能比任何人都吃得多。即使是有多种选择,但长期下来,很多菜式都会吃过不下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就像你天天吃同一家餐厅的招牌菜,就算刚开始觉得好吃,吃多了也会腻,会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新花样”。他们的味蕾早就“升级”了,对食物的期待值自然就更高,一点点细节上的不足都可能被放大。
“美食家”心态的潜在影响: 很多乘务员本身是对生活有情调的人,他们可能本身就喜欢美食,对食物的品鉴能力也比一般人强。他们可能习惯了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致料理,自然就会拿这些来和机餐比较。在他们看来,机餐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食物,满足的是生存需求,而非“享受”层面的。
工作压力与释放: 工作有时候是辛苦的,压力也大。餐食可能是他们为数不多能稍微放松一下的时刻,如果食物不合心意,那份小小的满足感就没了,情绪自然会受到影响。一句“今天这饭不咋样”可能就是他们一天小小抱怨的出口。
行业内“梗”与文化: 就像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黑话”或者大家心照不宣的“梗”一样,机组人员之间也可能因为长期接触机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吐槽”文化。这不是说机餐真的就差到离谱,而是大家一种放松、分享交流的方式。

乘客的视角与需求:

基本温饱与便利性: 绝大多数乘客坐飞机的主要目的是出行,对飞机餐的期望值首先是“能吃饱,能填肚子”。在长途飞行中,能有一份热乎乎的餐食,对于缓解旅途的疲惫感非常重要。而且,在飞机上,选择非常有限,机餐就是唯一的选择,自然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味觉在飞机上的变化: 前面也说了,高空环境会影响味觉,很多食物在飞机上吃起来反而比在地面上“味道更合适”。那种我们平时觉得恰到好处的咸度、甜度,到了飞机上可能会觉得淡了。所以,很多乘客在飞机上反而觉得机餐“味道还不错”,甚至比自己想象的好。
心理预期管理: 乘客在登机前可能对机餐并没有太高的期待,或者他们更多的是带着一种“体验”的心态。当实际吃到的机餐比预期的要好时,就会产生惊喜感。而且,很多人也知道飞机餐的制作和运输有其特殊性,不太可能和地面上的高级餐厅媲美,所以他们对食物的容忍度会更高。
“人生第一次”的体验: 对于一些第一次乘坐飞机,或者长期没坐飞机的人来说,机餐本身就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是旅途的一部分。他们会带着好奇心去品尝,即使味道不是最顶级的,也觉得是一种新鲜的尝试。
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 尤其是在长途航班,很多乘客会在飞机起飞后不久就感到饥饿。这时候,即使是普通的食物,在饥饿感的加持下,也会显得格外美味。那种对食物的渴望,会盖过对味道的细致挑剔。
社交媒体的影响: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其中也包括对机餐的评价。如果大多数的分享都是积极的,或者本身就是一种“网红”行为,那么普通乘客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品尝。

综合来看:

可以说,机组人员的“挑剔”和乘客的“热情”并非矛盾,而是源于他们不同的角色、体验和心理预期。

机组人员的“难吃”,更多的是一种职业内的比较、长期重复的审美疲劳、以及对更佳品质的追求。他们见多识广,味蕾“被训练”得更“刁钻”了。
乘客的“光盘”,则更多的是一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愉悦、在高空环境下味觉的特殊体验、以及对旅途便利性和惊喜感的接受。他们更容易被机餐的“当下”价值所打动。

所以,下次你再听到机组人员“吐槽”机餐的时候,不妨想想,他们可能是在专业的角度、挑剔的眼光下,对一份本就为大多数人设计的、在特殊环境下提供的食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乘客们,则是在最需要的时候,享受到了那份来自天空的、简单却也实在的温暖与便利。这两种感受,都是真实存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扫而空?我都是一次吃两份好么,因为一份吃不饱啊!

一开始找空姐要两份,空姐都会跟我说:“先生不好意思,后面的乘客还没领到,如果之后还有多余的我再拿给您可以么?”但是往往空姐走了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这么多年来,每次坐飞机我都会早早来到机场,然后换登机牌时跟机场工作人员说:“麻烦您给我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我忍受着上飞机时排队等到最后,下飞机时排队等到最后的痛苦,只是为了当空姐走到我面前问我“先生,请问您要牛肉饭还是鸡肉饭”的时候,潇洒地告诉她:

“一样来一份吧。”

user avatar

1、赶时间,坐飞机的一般都是赶时间,没时间落地找饭店吃东西。

2、偶尔吃,飞机餐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且一般吃不到,所以第一次吃或者偶尔吃的时候会感觉还不错。

3、肚子饿,机场一般都在郊区,为了赶航班再拖个行李加上机场又很大,跑来跑去的很费时间和体力,上了飞机休息一会儿自然就饿了。

user avatar

因为要珍惜时间。

吃饭是很花时间的。而大多数情况下坐飞机的人都要赶时间。

嫌不好吃就不吃的话,你下飞机了得花额外的时间去找东西吃。

真觉得那点时间无所谓的话。坐高铁其实更好的。而且餐车上的伙食比飞机餐强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