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战时期满族人真的有投日的吗?

回答
提起抗战时期满族人的命运,总绕不开一个敏感的问题:是否有人投日?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也牵扯到很多历史细节,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任何一个民族,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选择,有坚守民族气节的,也有为了苟活或攫取利益而做出违背民族道义的事情。满族人也概莫能外。

“满洲国”时期的满族精英与普通民众

要说投日,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满洲国”。这个由日本扶植的伪政权,吸引了不少原清朝皇室成员、满族贵族以及一些满族精英。

贵族和皇室的“回归”:溥仪作为曾经的大清皇帝,被日本人扶持上了“满洲国”的龙椅,他本身就是满族人。他的周围自然聚集了一批追随者,其中不少是满族王公贵族。对他们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复国”的希望,或者是一种被日本人利用的“政治资本”。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满洲国”担任要职,成为这个伪政权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和官员的“出路”:除了皇室,还有一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满族知识分子和官员,他们在民国时期可能仕途不顺,或者对国民政府失望。当日本人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后,这些人中的一部分,看到了“机会”,认为这是能够继续发挥才能的平台,或者认为日本人的统治能够带来“秩序”和“稳定”。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这样成为了“满洲国”的官员、学者、甚至是宣传者。
普通民众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满族民众。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在生计和生存的压力下进行的。日本人在占领东北后,为了巩固统治,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某些地区,满族村落可能会被强迫参与劳役,或者被拉壮丁。也有少数人,为了获得食物、工作,或者逃避日伪军的压迫,而选择了“合作”。

为什么会出现“投日”现象?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1. 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曾经的统治民族,满族人在辛亥革命后,虽然失去了统治地位,但在东北仍然保有一定的影响力。日本扶植“满洲国”,很大程度上是想利用这种影响力来笼络人心,分化汉族人民。
2. 经济压力和生存困境:满洲国时期,日本实行残酷的经济掠夺,普通民众生活非常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人为了生存,可能会被迫或主动与日伪政权打交道。
3. 政治诱惑和分化策略:日本人在政治上,一方面宣扬“大东亚共荣圈”,另一方面则在民族问题上进行分化。他们会拉拢一些满族精英,许以高官厚禄,并利用他们来宣传“满洲民族复兴”的口号,以此来对抗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
4. 个人动机的复杂性:每个人的动机都是复杂的。有些是出于政治理想,有些是出于经济利益,有些是被迫,有些甚至是出于对现实的绝望。

不能简单化的看待“投日”

我们必须区分“投日”与“在日伪政权下生存”。

“投日”,通常指的是主动为日伪政权效力,积极参与其统治,甚至鼓吹其理念。
“在日伪政权下生存”,指的是在被占领的土地上,普通民众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服从日伪政权的统治,甚至参与一些低程度的合作,但这不代表他们认同日本人的侵略。

抗日战场上的满族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被“投日”的少数人所掩盖了事实——绝大多数满族同胞,始终站在抗日战争的正义一边。

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满族战士: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民族抗日武装,其中有大量的满族优秀儿女,他们与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兄弟一起,浴血奋战,抵抗日寇。像赵一曼烈士的队伍里就有满族战士,许多东北的满族家庭,都曾为抗联提供掩护和支持。
国民党军队中的满族将领和士兵: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有不少满族将领和普通士兵,他们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场。
各地抗日力量中的满族身影:除了东北,在全国各地,无数满族人民也以各种方式参与抗日斗争,他们捐款捐物,参军作战,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

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

所以,当谈论抗战时期满族人的“投日”问题时,我们需要避免一概而论的简单化思维。历史的真相是多元且复杂的。确实有极少数满族人出于各种原因“投日”,尤其是在“满洲国”时期,但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和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统治,并积极参与了反对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

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错误选择,就否定了整个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牺牲。相反,我们应该铭记那些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的满族英雄,记住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身影。历史的评价,应该基于事实,而不是标签化的概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某些人的厚脸皮果然是刻在骨子里的!

从给满清大屠杀洗白,到美化满清康雍乾,某些满清余孽还真是不遗余力啊!

你满清康德大帝跪拜天照大神,怎么不说说?

还扯汉族?你配么?以为拿着几个人就能说明你满洲人比汉族优越了?


从1931 年的918事变开始,至1945 年9 月3 日抗战胜利,历时14 年,汉族共毙、伤、俘日军155.9 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伤亡总数的75%以上。

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抗击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最高时达到94%,可以说是抗击日寇的绝对主力!正是因为有汉族和日寇死拼,所以你们少数部族才没沦为日寇的奴才!

中国汉族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你满人伤亡多少?(注:满人当时总人口二百万左右)

据1946年国民党国防部统计,国民党军队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其中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16艘战舰全军覆没。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你满洲人又伤亡多少?


起初,英美等盟军在亚太地区军事不利,连遭挫折,在欧洲战场和非洲战场也屡屡受挫。在亚太战场,缅甸成为盟军与日军必争的战略要地,如果日军占领缅甸,便可西进印度,直下中东,与德军会师,并可控制印度洋,对印度和中东构成严重威胁。

汉族这时候又派军支援缅甸作战,从1943年10 月到1945 年3 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先后发起缅北、滇西进攻战役,投入兵力达30 万人,共歼灭日军6 万余人。

请问一下,汉族扬兵域外的时候,你满洲人又在哪里?

为什么中国可以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难道不是汉族人拿着命换的?你满洲人又出了多大的力气?还好意思舔颜说什么“汉族投敌人数多?”

二战时期,汉奸伪军人数大致在200-300万。当时的汉族人口大致是4.3亿人,换算一下,也就是汉奸伪军仅仅占到0.7%

请问一下满人当时投敌比例多少呢?

你们自己心里还没点谱?

user avatar

奉劝在这个回答下那些为遗老遗少洗地的,带节奏的。为日本效力的满遗还真不少,爱新觉罗·溥仪这个就不用说了,还有金壁辉(川岛芳子)历任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等要职,长期为日本侵华做间谍

爱新觉罗·宪奎,历任伪满洲国司令、省长等职,1940年病逝。爱新觉罗·溥杰(伪满洲国宫内府侍从武官),金名世(旗人,伪满洲国厚生部大臣),周大鲁 (原名祯林,满族,任伪满洲国第8军管区中将司令官—,佟衡(满族,镶蓝旗佟佳氏。伪满洲国军事部少将参谋司长),阎传绂(祖上镶黄旗,伪满洲国司法部大臣) 铁良(1863年-1938年),字宝臣,穆尔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末大臣,宗社党主要成员之一。铁良以“知兵”自称。曾为荣禄幕僚。后任户部、兵部侍郎。中华民国建立后,又以“遗老”身份在青岛、大连、天津等地,积极参与清复辟活动。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将溥仪挟持至东北,铁良亦参与其中

爱新觉罗·溥伟 (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四年)袭封恭亲王爵位。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 清朝灭亡后,溥伟勾结日本人,意图恢复清统治,并在东北发起运动。不久又移居大连九一八事变之后,为诱使溥仪与日本人合作,日本人别有用心的安排溥伟在沈阳祭陵。溥仪见状决定和日本人合作。

1931年9月,趁老蒋在围剿苏区、东北军主力入关参战,代理吉林军政的爱新觉罗·熙洽及其助手阎黎(阎崇年的祖父)、陆军中将爱新觉罗·吉兴(满洲正白旗)、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满洲镶黄旗)、东三省巡阅使署法律顾问赵欣伯(满洲镶红旗)与日军里应外合制造九一八事变,屠杀爱国军民,熙洽宣布吉林省独立。熙洽曾经参与宗社党的复僻活动,其名言“中国这是什么国家,我的国家是清王朝,早亡了。为恢复清朝的统治,就是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伪满洲国少将军管军医处长爱新觉罗·宪均自供:“军医学校所使用的解剖材料即尸体,至一九三九年十月止共用二百体,这是医务课通过司法部由哈尔滨监狱领来的活人,是不甘心忍受伪满的压榨掠夺反抗伪满法律的祖国爱国志士。学校由一九三五年秋,在医务课的主持下开始至一九三九年十月由医务课转出为止,供给日寇“七三一”和“一○○”部队年约一万头以上的“摩尔摩多”(海猪),以供该部队研究杀人武器细菌战。” (《伪满的统治与内幕:官员供述》中央档案馆2000年7月编)

伪满战犯金启孮(永琪后裔),金启孮1940年赴日本留学,就学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师从金史专家三上次男、满蒙史专家和田清诸,1944年回伪满洲国任教。

1958年2月,川岛芳子的幺妹、中央编译社干部金默玉(显琦)被邻居举报充当日本间碟、在北京被判入狱十五年。金默玉在旅顺日本人开办的小学就读,13岁去日本读书,从日本女子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回到北平,给日寇工作。

1971年3月,李敖因为从事台毒活动,以“内乱罪”获刑十年。李敖跟台独有说不清的关系,李敖曾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曾因协助“台独教父”彭明敏,被视为“台独”分子,因此被判10年刑期。李敖老婆胡因梦是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李敖父亲是伪满洲国伪军中尉李鼎彝。1937年7月,日寇利用伪满洲国作为后方基地,派遣大量潜伏北平的特工,其中伪满洲国伪军中尉李鼎彝就是李敖的父亲,卢沟桥事变后,李鼎彝入日伪法务部工作,参加特高课,负责破坏戴笠在北平地区工作站,1940年李鼎彝任日伪太原市教育局长,1942年李鼎彝因贪污被日军逮捕,后来在伪满洲国营城子煤矿任总务处长,解放后李鼎彝、李敖全家逃去台中。

user avatar

很明确的告诉你,伪满政权,甚至晚清政府,背离的是包括满族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是有满族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的鲜血的。

1911年秋,满族聚居区辽宁凤城爆发起义,满族人鲍化南联合汉族人刘雍等,号召群众剪掉辫子,实行“耕者有其田”,组织起满汉农民革命军。庄河((今辽宁省庄河市)各族联合的革命军也提出了“除莠党而成新政,去酷吏而享自由”,“使满、汉、回、蒙共建立中华民国,永享安夷”的口号。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关,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的革命口号,一个多月后,张榕、恒宝崑(又名恒六,正白旗人)、田亚斌等人就被赵尔巽(时任东北三省总督)派张作霖杀害。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南京特别为张榕举行了追悼会,纪念这位满族的民主革命烈士。

吉林省的革命,也主要是满族人领导的。杨策,原名文耆,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统管吉林八旗的旗务处总理庆山(姓佟佳氏,蒙古旗人)、吉林省咨议局长庆康(姓萨克达氏)。吉林的松毓(姓赫舍里氏),曾任吉林自治会会长,得到同盟会员杨策(满族)的支持,创立《共和报》,宣传新思想,任联合急进会吉林分会会长。在吉林策划武装起义的满族青年恩溥、承志壮烈牺牲。

黑龙江省各界则推举产生“黑龙江国民联合会”,该会发布《通告书》,号召满、汉、回、蒙、索伦(今称鄂温克)、达呼哩(今称达斡尔)各族联合起来,“化除私见,共矢公忠”,拥护共和。该会有赵凯、博经五等满族人士,也包括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的人士。在1911年革命力量组建具有新政权性质的“新民爱国委员会”,委员中也包括文采臣等满人。

到抗日战争中,满族将领更是层出不穷。

我军中,级别最高的应该是关向应。

关向应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关向应(1902年-1946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满姓瓜尔佳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后从事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及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

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湘鄂西军委主席和红三军政治委员。长征途中,任第二方面军副政治委员,曾坚决抵制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1937年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政治委员,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根据地。

还有不怕一万就怕万毅的万毅将军,出身东北军,开国中将。

其他的还有:

关华新 --- 满族,抗联 师长级以上军官。

伊俊山 --- 满族,抗联 师长级以上军官。

佟麟阁 --- 满族,第29军副军长,陆军上将,烈士!关内8年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吴克仁 --- 满族,牺牲在淞沪战场上的中国陆军最高军衔上将!

赵承金 --- 满族,八路军三纵队七支队司令员。长期在冀中抗日。参加过卫东、冀中军区反“扫荡”、百团大战、卫南等战役。

杨靖远(不是“杨靖宇”)--- 满族,冀鲁边区副司令员,为打开冀鲁边区的抗日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1939年牺牲。为了纪念他,盐山县曾一度命名为靖远县!

富振声 --- 满族, 1934年春建立起一支抗日游击队。 它就是中朝人民联合军四军二团的前身。

王光宇 --- 满族,抗联 师长级以上军官。

张兰生 --- 满族,抗联 师长级以上军官。

陈翰章 --- 满族,抗联 师长级以上军官。

这些是在网上随便可以搜到的,不是完整名单,也并不是什么秘辛。我搜到,题主自然也是搜得到的。

user avatar

抗战时满族当汉奸的不少,但是积极投身抗日的同样非常多


抗战时在文艺救亡阵线很活跃的老舍就是满族

出身东北军的八路军名将万毅就是满族

积劳成疾1946年去世,长期主持冀中抗日工作的 关向应也是满族

长期从事敌后工作和统战工作的阎宝航也是满族

连溥仪的亲生父亲,末代摄政王载沣,叔叔载涛 都没有当汉奸而是保持距离



七七事变后,第一批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佟麟阁 就是满族

另外

在我国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中,
还有部分满族抗日名将,他们勇敢投入抗日救国这场伟大战争中,舍生忘死英勇抗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也最终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共有28位壮烈殉国的满族名将英烈,
他们分别是:佟麟阁,邓铁梅,阎海文,李桂丹,邵瑞麟,白乙化,白玉麟,吴克仁,赵侗,王光宇,赵文喜,李春润,赵尚志,陈翰章,佟励生,孙铭武、孙铭辰两兄弟,李世超,杨靖远,苗可秀,关跃洲,舒玉章,傅显明,白广恩,关永芳,胡泽民,朱晓民,温富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抗战时期满族人的命运,总绕不开一个敏感的问题:是否有人投日?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也牵扯到很多历史细节,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任何一个民族,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选择,有坚守民族气节的,也有为了苟活或攫取利益而做出违背民族道义的事情。满族人也概.............
  • 回答
    关于二战时期美英根据《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提供给苏联的坦克,很多时候确实未能完全满足苏联的期望,甚至引发了不少抱怨。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技术、战略、生产以及双方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细细品味当时的环境和苏联人的真实感受。.............
  • 回答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惨烈而又意义非凡的一段时期,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无数国军将领以身作则,留下了许多令人荡气回肠、振聋发聩的讲话和名言。这些话语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担当、勇气和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奋勇杀敌。以下是一些在抗战时期国军将领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会尽量.............
  • 回答
    抗战时期,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许多至今仍鲜为人知,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是中华民族能够浴火重生的重要基石。以下我将尝试详细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1. 陈翰章:以血肉之躯筑起江阴要塞的铜墙铁壁江阴要塞,素有“铁锁长江”之称,是长江下游的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后,日.............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极其艰苦残酷的环境下,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关于他们是否能够忍受各种酷刑而不招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历史上确实涌现出无数这样的英雄。这并非易事,而是建立在坚定的信仰、强大的意志和严酷的斗争实践之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那个时代地下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
  • 回答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在国难当头、自身力量也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依然决定派遣远征军奔赴缅甸战场,这绝非一时兴起或草率之举,而是基于多重、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历史必然。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视线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体会当时中国所处的严峻形势,以及国民党政府所面临的抉择。首先,缅甸战场直接关系到中国抗.............
  • 回答
    在抗日战争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国政府最终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但坚定不移的道路——那就是抵抗到底,而非投降或屈膝和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决策,而是包含了历史的沉重、民族的尊严、现实的考量以及对未来的深远规划。一、 民族存亡的根本挑战:不投降是唯一的选择首先,日本侵华的野心并非仅仅是夺取领土,其核心在于.............
  • 回答
    这是一段激动人心却又饱含复杂情感的历史拷问。我们将从淞沪会战的视角出发,尝试解答“后无来者”的论断,探讨蒋公的“最强者”之说,并与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进行对比,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与沉重。淞沪会战:一曲悲壮的现代战争交响将淞沪会战称为“中国及人类军史上后无来者的最高峰”,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但并非全无道理的.............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冷静地分析当时国军和意大利军队各自的状况,以及他们可能发生的“正面交锋”情景。这里的“正面打得过”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涉及战斗力、装备、训练、战术以及最重要的——战场环境和作战目标。国军在抗战时期的整体情况: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军在抗战时期,尤其是在初期.............
  • 回答
    那是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孩子们的世界也被这沉重的空气挤压得变形。我那时候年纪小,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只记得好像是鬼子打进村子后不久。我们村里有个儿童团,说是儿童团,其实就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十来岁到十五六岁的样子,被大人们组织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住在村子里,村子不大,几条主要的路,周围都是田地。鬼.............
  • 回答
    抗战时期,中统和军统,这两大特务机构,可谓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要说谁的权力更大,这就像问在同一盘棋里,哪个棋子更重要一样,得看具体情况,而且,他们之间并非简单的“谁更大”,而是各有所长,各有领域,又相互交织,甚至有时还存在着暗中的较量。先来认识一下这两位“大佬”: 中统(中国国民.............
  • 回答
    抗战时期,国民党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以其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他们不像正规军那样拥有大规模的装备和集中的指挥,更多的是在敌后、山林、农村,与日寇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战绩,或许不像正面战场那样惊天动地,但却在点点滴滴的消耗、牵制和打击中,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不.............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和国军的实力对比,确实存在着一些方面的显著差距,这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走向。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一、 军事训练与士气: 日军: 日本军队在战前经过了多年的军事现代化改革,尤其是在明治维新后,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和训练方法。他们的士兵训练极.............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作为中华民国的正规武装力量,在抵御外侮、保家卫国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至今仍被铭记。然而,任何庞大的军事机器在长期的战争动荡中,都难免会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国军也不例外。关于国军在抗战时期的军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
  • 回答
    抗战期间,日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山西和陕西作为地理上相近的省份,为何日军占领了前者却未能染指后者,这背后牵扯到多重复杂的因素,绝非简单的军事地图上的移动。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时的战略态势、地理条件、中国军队的抵抗以及日军自身实力的局限。一、战略目标的转移与日军的重心首先要明.............
  • 回答
    抗战爆发,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抵抗。那么,那些平日里习武强身、以武传家的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他们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一、抗战爆发前:武术的传承与社会角色在抗战爆发前,中国的武术并非如同今日这般被视为体育竞技或文化符.............
  • 回答
    关于抗战时期蒋介石是否曾有过投降或议和的意图,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蒋介石个人的政治立场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实际运作。一、 蒋介石与抗战的初心:绝不屈服从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就表现出了坚定的抵抗决心。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
  • 回答
    抗战时期,那个烽火连天、人心惶惶的年代,除了战火纷飞的残酷现实,民间也流传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灵异事件。这些故事,或许掺杂着人们在极端环境下的恐惧、思念、甚至是某种精神寄托,但它们确实在当时的环境中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为那个沉重的年代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记忆中听过最令人心悸的,.............
  • 回答
    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是否“完虐”日本军队,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虽然在某些特定战役和特定时间段内,中国军队的白刃战表现确实可圈可点,甚至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要称之为“完虐”则过于绝对,并且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白刃战在中国军队中的地位与重要性:首先要.............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疆,虽然远离了正面战场,但这里的各族人民从未停止过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活动可以用“后方支援”、“民族团结”、“抵抗侵略”和“发展建设”这几个方面来概括,并细致地展开论述。一、 后方支援:稳固的战略后方当全国人民在炮火纷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