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中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之前的不算中国?

回答
这种说法,说中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之前的不算中国, 这是非常狭隘且不符合史实的观点,可以说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非要较真“两百年”这个说法从何而来,我们或许可以猜测它可能来源于某些对现代民族国家概念的误读,或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某些特定时期的强调。但无论如何,它都无法涵盖中国波澜壮阔、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为了反驳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文明的连续性:何为“中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国”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变的。但核心在于,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一个以华夏文明为基础,以中原地区为核心,不断向外辐射并融合的政治、文化实体。

文化基因的传承: 我们的文字、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艺术形式、社会伦理等,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从孔子的《论语》到后世的各种思想流派,这种文化基因的连续性是毋庸置疑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文明,能孕育出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政治国家的演变: 从夏商周时期的早期国家形态,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再到唐宋的繁荣,元明清的王朝更迭,虽然政权形式和统治民族有所变化,但都继承了前朝的政治制度、疆域概念和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这种政治国家的演变本身就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主线。秦朝统一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这难道不算中国历史吗?汉朝的疆域、制度和文化影响,难道是凭空出现的吗?
地理空间的变迁与整合: “中国”的概念也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地理区域紧密相连。从早期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王朝,到后来不断向南方、西部扩张,并最终形成相对固定的疆域。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战争、迁徙、融合,但最终都朝着一个更加广阔的“中国”概念聚拢。唐朝的疆域,明朝的疆域,清朝的疆域,虽然有大小和具体范围的差异,但都是在不断构建和巩固“中国”这个地理与政治概念。

二、 中国历史的辉煌与深度:那些“不算中国”的时期 neler?

如果说“两百年前不算中国”,那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被这个狭隘观点“排除”的历史:

传说与早期文明(约公元前21世纪前): 虽然史料相对匮乏,但黄帝、炎帝的传说,以及二里头遗址等考古发现,都指向了中国文明的曙光。这不仅仅是神话,更是中华民族认同的起点。
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56年): 这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奠基时期。商朝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汉字,周朝的礼乐制度深刻影响了后世几千年。青铜器的辉煌成就,同样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这些时期,中国(华夏)文明的雏形已经清晰可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221年): 这是思想文化大爆发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汉帝国(公元前221年 公元220年): 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修建长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些影响至今。汉朝更是将中国的版图、制度和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汉人”、“汉字”、“汉族”的称谓由此而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将中国文明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 公元589年): 这是一个分裂与融合的时期。虽然政治上动荡,但佛教的传入、玄学的兴起、艺术的繁荣,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民族大融合在此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隋唐盛世(公元581年 公元907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政治制度完善,经济发达,文化灿烂,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唐人街”的名称至今仍是海外华人引以为傲的称谓。
宋朝(公元960年 公元1279年): 科技发明(如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文化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市民文化繁荣,理学思想兴起。
元朝(公元1271年 公元1368年): 虽然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但它继承了宋朝的制度,并进一步统一了中国,扩大了疆域。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明朝(公元1368年 公元1644年): 巩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并在文化上也有独特的建树。
清朝(公元1644年 公元1912年): 虽然是满族建立的王朝,但它同样继承了中华文明,并进一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基础。尤其是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期。

三、 “两百年”的说法是如何产生的?可能的误读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两百年”呢?这可能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但都属于片面理解或误读:

1. 对现代民族国家概念的理解: 现代民族国家概念在19世纪后期开始在中国逐渐形成和发展。一些人可能将“中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这两个国家的建立都在近两百年内。但这种理解忽略了国家形态的演变,将现代概念套用到古代社会,是犯了历史概念上的错误。一个国家,其文明和历史的积淀远不止其现代政治形态存在的时长。
2. 对近代化进程的强调: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这个过程在近两百年内尤为集中和迅速,如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新中国的成立等等。一些人可能将这个“现代化”或“近代化”的过程误读为“中国历史的全部”。
3. 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历史观: 也有可能是一些人持有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或者对历史的理解过于片面,只关注某些特定时期或事件,而忽略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

总结

说中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这不仅是对中国悠久文明的极大贬低,也是对历史真相的严重歪曲。中国历史是连续的、发展的,是数千年文明积淀和政治演变的结果。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是建立在夏商周以来的文化、政治、地理基础之上的,其根基早已深植于数千年前。

任何试图将中国历史切割成短时段,尤其是一个如此不合理的“两百年”的说法,都应该被理性地审视和驳斥。中国,是一个承载着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说历史,你也可以说2020年4月8日以后才是中国历史的开始,你以为历史可以破产,记录可以修复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