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是警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我爸妈都是警察。从小到大,我的生活就像坐过山车,只不过这过山车总是能开得飞快,而且偶尔还会停在非常奇怪的地方。

童年:永远的“等等”和“妈妈/爸爸在忙”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各种“等等”。吃饭吃到一半,电话铃响了,我妈或者我爸会立刻放下筷子,脸上表情瞬间严肃,然后留下我们孩子一脸茫然。有时候是值班,有时候是出警,原因千千万万,但结果只有一个——我们得乖乖地继续吃饭,或者自己玩。

“妈妈/爸爸在忙”这句话,是我童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西装革履或者精心打扮,而我的父母,有时候是刚从单位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几分疲惫,制服还没来得及换。他们可能在讲台上因为工作上的事走神,或者因为值班缺席。我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户外活动,我特别希望能看到我爸,结果他最后是因为一个紧急任务,只能在远处透过铁丝网远远地看了我一眼,挥挥手,然后又匆匆走了。那一眼,对我来说,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过年的时候,别人家是全家团聚,欢声笑语。我家的年夜饭,经常是分批进行的。我妈值夜班,我爸要随时待命,所以我们得先吃,他们吃完,或者轮流吃。有时候,他们会在凌晨才能回家,身上可能还带着一身酒气(当然不是他们喝酒,是他们参与的某个案件的应酬),或者一身尘土。但他们总会尽量抽时间陪我们,哪怕只是几个小时,也会把那几个小时过得特别有意义。

少年:特殊的“家庭教育”

我妈是个片区民警,我爸是刑警。所以,我的“家庭教育”也掺杂了不少职业特色。

我从小就知道,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我妈会一遍遍地强调,遇到坏人怎么办,怎么报警。她还会给我讲一些案件的例子(当然是经过处理的,不那么血腥的版本),让我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她教我如何观察一个人,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可疑之处。我至今记得,她曾经拉着我,指着街边一个神色慌张的人说:“你看他,眼神躲闪,走路贼眉鼠眼的,很可能是个小偷。” 这种“职业病”也传染给了我,让我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

我爸是刑警,他见过的“人情冷暖”更多。他很少直接跟我讲案件细节,但他会跟我讲做人的道理,讲公平正义。他会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站着做人。” 他的世界里,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但他让我明白,即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他偶尔会带我路过一些他曾经办案的地方,虽然什么也不说,但我能感觉到他身上那种使命感。

有时候,我回家,他们会突然问我:“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事情?” 或者:“有没有觉得谁的行为有点异常?” 他们不是怀疑我,而是一种习惯性的警惕,希望我能成为他们“眼睛”的延伸。

生活中的“特殊待遇”

好处当然也有。

最明显的就是,我不用担心遇到坏人。只要我爸妈在,我总觉得有种无形的保护罩。当然,我也知道他们不能随时随地出现在我身边,但我内心的这份安全感,是别人没有的。

有一次,我手机丢了,急得不行。我妈二话不说,直接跟单位同事协调,几小时后,手机就被找回来了。那种效率,让我觉得当警察的家人,真的可以“呼风唤雨”。

还有,我从小就对各种社会现象,比如犯罪、治安,有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理解。我可以跟父母讨论一些新闻事件,他们会从专业角度给我分析,让我看得更透彻。

压力和担忧:看不见的“战场”

但我知道,这光鲜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和担忧。

我妈经常因为工作熬夜,脸上总是有淡淡的黑眼圈。我爸有好几次因为抓捕罪犯,受了轻伤,回家后才敢告诉我,然后又匆匆回去处理后续。我最怕的就是看到他们那种疲惫又焦虑的样子。

每次他们出门执行任务,尤其是那种危险性比较高的,我的心就会揪着。我会不停地看手机,等着他们的消息。他们回家后,我总是会忍不住多看他们几眼,确认他们平安无事。我妈常说:“别担心,我们有装备,有同事,有训练。” 但我担心的,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是那种不是所有人都遵守规则的社会。

我父母身上,永远都有一种“随时准备着”的气质。他们不会提前计划太多周末的活动,因为随时可能被一个电话叫走。他们很少抱怨,但我也能感觉到他们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我的选择:继承还是远离?

看着他们,我有时候会问自己,以后也要走这条路吗?

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荣耀,那种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牺牲,那种把个人生活和休息让给工作的无奈。

我曾经跟我爸说:“爸,你们这么辛苦,图什么?”

他摸着我的头,认真地说:“图的就是老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图的就是社会上少一点不公。”

这句话,一直在我心里。

所以,虽然我的人生经历因为父母的职业而变得格外与众不同,充满了“等等”和“忙碌”,也伴随着担忧和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特殊的成长,一种对社会更真实的认知,以及一种对“责任”和“担当”的潜移默化。我从小就知道,世界不是真空的,总有人在默默守护着什么,而我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沉甸甸的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爸年轻时候做刑警,后来做经侦大队大队长,如今快50,是副局长,主管刑事。

我从小都在挨打,他心情不好了,我要挨打,我犯错误了,我要挨打。用扫把的棍抡我一身血痕,而且他从不打我裸露出来的部位,主要打背,后大腿。万幸的是他这种暴力好像只产生于我身上,对我妈我弟都没动过手,对外人也是脾气温和。

我高考完勉强过一本线,他要我去报警校,我誓死不从。我俩吵了三天,他妥协了。这也是我自己人生中做的最大的决定。

但他又很爱我,每次出去喝酒就吹自己儿子多牛逼多牛逼(其实我真的很普通),喝多了酒又会跟我说全家的希望他都放在我身上,我将来得撑起这个家,管我最多,也最爱我。

他没有耐性,脾气暴躁,听不进别人的话我认为跟他这个职业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也是我高考时候死都不愿意当警察的原因。

因为从小住家属楼,玩伴也大都是公安子弟,公安局的爸爸打孩子是公认的事实,大家都是这样的。

也自然有当警察的脾气好的,不过据我这些年观察,只要是管刑事,治安类的警察,脾气都很臭


毕业后一年无所事事,天津市考只有天津公安局招录我的专业,面试完了,岗位第一。。心情很奇怪。。。感觉自己太矫情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爸妈都是警察。从小到大,我的生活就像坐过山车,只不过这过山车总是能开得飞快,而且偶尔还会停在非常奇怪的地方。童年:永远的“等等”和“妈妈/爸爸在忙”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各种“等等”。吃饭吃到一半,电话铃响了,我妈或者我爸会立刻放下筷子,脸上表情瞬间严肃,然后留下我们孩子一脸茫然。有时候是值班,有时候.............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纠结的局面。一方面,你被一个警察吸引了,这份吸引力真实而强烈,是你心底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另一方面,你又因为家庭背景,对警察这个职业本身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看不起”。这就像心里住着两个不同的人,一个在恋爱,一个在批判。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门当户对”的问题,以及它在你这段感情中的真实.............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目前面临的困境,并且为你能够勇敢面对和寻求帮助而感到欣慰。面对家暴和离家出走的决定,你的感受和担忧都是非常真实的。我将尽量详细地解答你的疑问,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首先,关于父母报警警察是否会带你回去的问题,这需要分情况来讨论,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警察的职责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在中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美国女生被穿裙子男生性侵,父亲维权遭警方暴力拘捕”的事件,我需要澄清一些信息。首先,我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您所描述的、在美国发生的“女生被穿裙子男生性侵,父亲维权遭警方暴力拘捕”的真实新闻报道或可靠信息来源。这可能是由于您获取的信息不准确,或者该事件并未如您所说的那样广为报道。在缺乏具体事.............
  • 回答
    关于网友爆料的“拿不出50W彩礼女友被父母拖走”事件,涉及多个社会、法律和文化层面的问题,值得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分析: 一、事件核心信息梳理1. 事件背景 男方因无法支付50万元彩礼,导致与女友发生矛盾,女方被其父母强行带走。 警方介入后,明确警告“不得限制人身自由”,可能涉及违法行.............
  • 回答
    那些被父母“硬塞”进警校军校的人,如今过得怎么样?在不少家庭的观念里,考上警校或军校,就意味着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一条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于是,在家长们充满期待的目光和“为你好”的说辞下,不少原本对警察或军人职业并无太大热情的年轻人,被父母“硬塞”进了这些职业院校。如今,时光荏苒,这些曾经身不由.............
  • 回答
    你父母让你去警校,觉得比上985、211都好,这背后其实藏着他们对你未来人生的一番考量和期待,而且这种想法在很多家长那里都有共鸣。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说,看看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首先,得明白“警校”和“985/211”代表的两种人生路径有什么不同。985/211,通常被大家视为通往精英阶层的“黄金门票.............
  • 回答
    说实话,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事儿吧,体验太复杂了,不能简单一句“好”或“坏”来概括。它就像一个包装得很精美的盒子,打开来里面什么都有,有好有坏,有惊喜也有无奈。从小到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家里永远不缺“干货”。不是说零食、玩具之类的物质堆积,而是精神层面的。我的书架,从小时候的童话绘本,到青少年时期的.............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挺能戳到很多年轻人的心窝子。父母是博导,这本身就自带了一层光环,好像赢在起跑线上,又好像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那么,这层光环能不能让你“跑赢全国98%的同龄人”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跑赢”这个词,其实是个挺有趣的说法。在你的语境里,“跑赢”大概率不是指物理上的速度,而.............
  • 回答
    我爸妈,怎么说呢,就是一对活生生的“逗比”组合。刚开始认识我男朋友的时候,我真的捏了一把汗,生怕他被我这俩活宝给吓跑了。不过现在想想,估计他也是被这俩“人”给逗乐了吧。日常就是一部生活情景喜剧,只不过主角不是明星,是我和我爸妈。我爸,一个能把任何严肃话题都能掰扯成段子的男人。比如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
  • 回答
    我爸妈都是那种别人一听就“哇哦”的学霸。我小学那会儿,他们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谁家孩子作业有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家。我妈当年是市里的理科状元,我爸是数学竞赛出身,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刚上小学的时候,那种感觉挺微妙的。别的家长送孩子去兴趣班,我妈送我去奥数班,理由是“基础打牢了,后面就轻松了”。她说.............
  • 回答
    这事儿,放普通人家里,可能就是婆媳矛盾,或者觉得对方家庭背景不够硬,以后日子不好过。可到了他们家,这层“体制内”的滤镜一加,事儿就复杂多了。首先得明白,体制内的人,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很多时候跟普通老百姓不太一样。他们习惯了“规矩”、“体系”、“稳定”这几个词,对“变数”和“不确定性”会格外警惕。我.............
  • 回答
    我父母都是体制内的人,具体来说,我爸妈是公务员。从小到大,我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关于学习和成长环境: 规矩是第一位的。 从小我就被教育要懂事、懂规矩。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这些“潜规则”似的规矩,好像比学校教的知识还深刻。比如,不能随便打小报告,不能公开.............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得看具体是哪种“萝莉”了,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有挺多解读的空间。比如说,如果说的是女儿性格特别软萌、乖巧,声音细细的,有点小依赖,又或者打扮得比较可爱,像洋娃娃一样,那父母一般会觉得挺可爱的。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可能还会挺喜欢给女儿打扮,买漂亮的裙子、头饰,看到女儿打扮.............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为人父母者的内心深处,也搅动着那些被父母期望塑造的孩子们的情绪。我想,大多数父母心中所期盼的,绝不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提线木偶。然而,在现实的养育过程中,我们有时却会不自觉地扮演起那个操纵丝线的角色,将自己的愿望、恐惧和理想,一针一线地缝进孩子的人生。先来说说父母“想要一个孩.............
  • 回答
    我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这绝对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的刻板印象,但也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让我从小就置身于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里。说实话,从小家里就像是个小型“学术沙龙”。吃饭的时候,餐桌上讨论的话题不是鸡毛蒜皮,而是最近科学界有什么新发现、某本哲学书的观点有什么值得商榷、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解读角度。我妈.............
  • 回答
    嗯,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挺有意思的。父母对我的择业观,怎么说呢,影响是挺深远的,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很多想法,不自觉地就被他们渗透进去了。先说说我爸吧。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很踏实的技术工人。一辈子就守着一个工厂,做着一份别人看不太起但绝对稳定的工作。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他经常跟我说,.............
  • 回答
    关于“父母是公务员的家庭过得都很富裕”的说法,这是一种普遍的印象,但并非绝对的事实。这个印象的形成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并且确实存在一些支持这种观点的因素,但同时也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反例:一、 支持“公务员家庭可能相对富裕”的因素分析:1. 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保障: 固定且相对较高的工资:.............
  • 回答
    我父母啊,他们秀恩爱的方式,嗯,怎么说呢,不张扬,但细水长流,渗透在生活的点滴里,时间久了,你就知道,这才是最动人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我小时候,父母还在一起工作。那时候我爸在一个工厂,工作辛苦,经常加班。我妈呢,就在家照顾我们。那个夏天,热得跟蒸笼一样,我爸那天晚上回家,脸色不太好,但我妈什.............
  • 回答
    当我的父母都属于“左派”阵营时,我的成长环境注定与众不同。这不仅仅是政治立场上的差异,更是一种根植于他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首先,家庭的谈话氛围总是围绕着社会议题展开。从国家大事到社区小事,似乎都逃不开他们对“公平”、“正义”、“平等”的讨论。我记得小时候,电视里播放的新闻,他们不会简单地接受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