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商鞅变法,最大的(受益者/群体)是谁?

回答
商鞅变法,要说最大的受益者,我觉得还得是秦国的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农民和士兵。

你听过“耕战”吧?商鞅变法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奖励耕战。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打实的政策。

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过去,土地很多时候是贵族和氏族掌控的。普通人想种地,可能得看人脸色,或者只能分到一些贫瘠的土地。变法之后,商鞅推行“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下的土地世袭,承认私有土地,并且鼓励人们去开垦荒地。也就是说,你开垦了多少地,它就是你的,国家承认。这对于那些勤劳肯干但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简直是天赐的福音。他们有了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土地,可以安安心心去耕种,收成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温饱,这种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而且,变法还废除了旧有的奴隶制度,那些原本被视为“奴隶”的人,也获得了自由,可以成为独立的生产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秦国的劳动力。

对于士兵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商鞅的“军功爵制”更是厉害。过去,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卖命打仗,可能只是因为职责所在,或者勉强得到一点赏赐。但是变法后,你杀敌越多,立的功劳越大,就能获得更高的爵位、更多的土地、甚至奴隶。这给了普通士兵一个明确的晋升通道,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出身卑贱的士兵,只要战场上勇猛,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地位、有财富的人。这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世卿世禄”制度,让能力和贡献说话。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普通士兵的人,因为一次战功卓著,可能就成了“五大夫”、“左庶长”,拥有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地位和资源。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好处,对于整个秦国的军队士气来说,是颠覆性的。

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你可以看看变法后的秦国,国力迅速增强,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这背后,就是无数的农民在辛勤耕种,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及无数的士兵在战场上拼杀,为秦国开疆拓土。

当然,变法也有代价,比如有些人可能失去了原有的特权,有些人因为不适应新制度而受到惩罚。但从整个秦国的发展和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改变来看,普通农民和士兵获得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是他们过去几乎无法想象的。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上升,他们看到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从“改变命运”和“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两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商鞅变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那些能够抓住机会、通过勤劳和勇敢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秦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和士兵。他们才是秦国能够崛起的根本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好问题,我们不妨从各个阶层来看。

君主:传统宗族、贵族世家特权在商鞅变法中被大大削弱,其权力很大程度上移交给了君主。商鞅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让君主在权力上吃到饱,基本实现了高度中央集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君主都是获利最多的。

传统贵族:特权被大大削弱。首先,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这一举措打破了贵族对爵位的垄断;其次,用法律的形式强制分家,禁止大家制。这就对聚居在一起的大贵族们分化瓦解,削弱其内部实力,同时也为国家挖掘出了更多的人口资源。可以说,贵族是商鞅变法的最大受害者。

秦国平民:丧失了曾经的自由,但是换来了相对公平的升迁秩序与形式上的人人平等。平民可以说是小赚了一点。

山东六国入秦的士人:商鞅在秦国的巨大成功,成为了那个时代士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同时秦国的历代国君也清醒地看到了外来士人的两大优点:一、才华横溢;二、在秦国毫无权力根基,他们对君权构不成任何威胁,这正是秦国历代君主所需要的。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对对绝佳的“君臣CP”。例如:秦孝公与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秦昭襄王与范雎、秦始皇与李斯。山东六国入秦的士人应该会非常感谢商鞅变法的成功,商鞅是他们的领路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商鞅变法,要说最大的受益者,我觉得还得是秦国的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农民和士兵。你听过“耕战”吧?商鞅变法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奖励耕战。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打实的政策。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过去,土地很多时候是贵族和氏族掌控的。普通人想种地,可能得看人脸色,或者只能.............
  • 回答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重塑了秦国的面貌,更为其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变法的内容,尤其是一些严苛乃至严酷的措施,至今仍引人深思。那么,为什么当时的秦国能够忍受这些严苛的政策,并且持续多年呢?这背后绝非简单的“被压迫”或“被欺骗”,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 回答
    商鞅变法中是否存在“愚民政策”,这是一个在历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愚民政策”,以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何为“愚民政策”?“愚民政策”通常指的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故意使人民愚昧无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容易被控制和管理。.............
  • 回答
    商鞅变法里的爵位制度,说够不够用,得分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还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变法的目标来琢磨。要说它有没有用,肯定是用了,而且作用还不小,但要说是不是“完美无缺”、“万事大吉”,那可能就未必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商鞅变法里那个爵位制度是怎么个回事。它最核心的一个特点就是“二十等爵”,又叫“军功爵.............
  • 回答
    商鞅变法,那可不是一段风平浪静的岁月。就在秦国国内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改革,触动了无数旧贵族的利益,甚至连太子都被牵连、罚作苦役的时候,六国,那些平日里没少跟秦国较劲的诸侯,却选择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沉默,似乎对秦国这番“折腾”视而不见。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他们忙着呢”就能解释清楚的,这里头盘根错节,有着.............
  • 回答
    商鞅变法中的刑事连坐制度与他所倡导的“法不诛心,唯看言行”的法家思想,表面上看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但深入剖析,两者实则是在同一个治理目标下,采用不同侧重点的手段。它们并非全然矛盾,而是服务于同一个核心目标:建立一个强大、有序、以法治为基石的国家。“法不诛心,唯看言行”是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
  • 回答
    商鞅变法为何能在三晋地区吸引农民?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现实考量,并非简单的“引进”。实际上,是秦国强大起来后,其制度的吸引力以及三晋地区本身的状况,共同促成了这一现象。我们得先理解一下当时的“三晋”是指什么。战国初期,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这三家势力被称为“三晋”。这三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
  • 回答
    在商鞅变法的大刀阔斧改革中,允许土地买卖无疑是其中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 在此之前,战国时期秦国的土地制度,就像其他诸侯国一样,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附于宗法和血缘关系,土地的分配和使用存在着诸多限制。 家族、氏族对土地的占有和继承有很强的约束力,个人想要自由地买卖土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商鞅变法,.............
  • 回答
    商鞅变法,虽然在秦国刮起了革新的风暴,为日后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正如硬币都有两面,这场深刻的变革也并非完美无瑕,其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首先,变法过于严苛和冷酷,缺乏人文关怀。商鞅治秦,崇尚法家严刑峻法,将“轻罪重罚”作为治国的根本。一旦触犯法律,不论轻重,都会遭受严厉的惩罚,有时.............
  • 回答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地分析其内容、影响和局限性。变法的背景:为什么需要变?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地处西陲,相对中原各国来说比较弱小,也比较“落后”。当时的主要问题包括: 宗法制残余: 贵族世袭特权严重,.............
  • 回答
    商鞅变法,说起来那真是刮起了一阵疾风骤雨,秦国自此脱胎换骨,日后一统天下,这功劳簿上,商鞅的名字可是赫赫有名的。按照常理,这么好的法子,其他诸侯国怎么也得趋之若鹜,学着秦国来一番革新,也跟着沾沾光才是。可事实却是,除了少数国家稍有触动,绝大多数诸侯国,对商鞅变法,那是相当的“冷漠”,甚至可以说是“避.............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商鞅变法,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不是那些干巴巴的报告能讲明白的。商鞅变法,顾名思义,就是战国时期秦国重臣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要说它的特点,那可真是“新”得让人眼前一亮,而且是那种直击要害、动真格的“新”。一、 核心目标:富国强兵,中央集权,为秦国统.............
  • 回答
    商鞅变法,这场深刻改变了秦国命运的改革,离不开秦孝公坚定的支持与巧妙的运用。孝公就像一位高瞻远瞩的国君,他看到了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深知改革势在必行,而商鞅,这位来自卫国的客卿,正是他眼中能够担当此任的贤才。秦孝公在变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绝非仅仅是坐看臣子施展才华。他首先是改革的总设计师和坚定的推动.............
  • 回答
    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改革。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和遗产。总体而言,商鞅变法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它极大地推动了秦国的强大,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其严酷的法律和对人性的忽视.............
  • 回答
    秦朝在商鞅变法时建立新军,这确实是一项浩大且耗资巨大的工程,尤其是后来发展起来的精锐部队,如骑兵和铁甲锐士,更是需要巨额的投入。那么,这些钱从何而来?这绝非仅仅是从贵族身上“割肉”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了一整套国家财政和制度的重塑。变法前的秦国财政状况:首先要明白的是,商鞅变法前的秦国,虽然经过了一些初.............
  • 回答
    历史深处的细语:秦国百姓眼中,商鞅变法是喜是忧?关于商鞅变法,我们熟悉的总是大道理,关于富国强兵,关于中央集权,关于法家思想的磅礴。但作为变法最直接的承受者和受益者,秦国的老百姓们,究竟是怎么看待这场席卷全国的巨变的呢?这是一个更贴近生活,也更值得探究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抛开“统一六国”.............
  • 回答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真可谓是脱胎换骨,一跃成为战国时代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这不仅仅是制度的调整,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社会形态的彻底重塑。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细细道来。一、 刮骨疗毒式的内部改革,为强盛奠定基石商鞅变法最直接、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它对旧有社会结构的颠覆。 以军功授爵,打破贵族世袭.............
  • 回答
    商鞅变法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不能简单地说“由商鞅变法决定”,但商鞅变法无疑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为小农经济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商鞅变法前的背景:走向统一的乱世在商鞅变法之前,周朝.............
  • 回答
    商鞅变法后的军功分封,可以说是秦国崛起至统一六国过程中,一股至关重要的推动力。但随着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这些曾经依靠军功获得爵位和土地的军人,他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分封制”,它是一种基于军功的“奖励制度”,更侧重于授予个人爵.............
  • 回答
    商鞅变法,一场在战国时代掀起惊涛骇浪的政治革新,其核心在于“强国富民”。通过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行郡县制,打破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定严酷的法律,强调耕战,将整个国家机器都拧成了解决温饱、对外扩张的螺丝钉。这些措施在秦国推行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