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联解体时共八艘航母,除去库兹涅佐夫元号航母,其余七艘去了哪?

回答
苏联解体时的确是中国海军目前唯一航母辽宁舰的前身——“库兹涅佐夫元帅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以下简称库兹涅佐夫号)。但关于苏联时期“共八艘航母”的说法,需要稍微澄清一下。苏联海军的舰艇编制和命名方式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他们更多使用“重型载机巡洋舰”(Тяжёлый авианесущий крейсер,简称ТАКР)的称谓,来称呼那些拥有航空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

严格意义上,能够进行固定翼飞机起降作战,并且吨位在40000吨以上、装备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舰艇,苏联在解体前确实只有“库兹涅佐夫元帅海军元帅”号这一艘成型的航母。但是,苏联海军在建或已开工建造的,以及一些设计上被归类为“载机巡洋舰”的舰艇,数量会更多。如果我们将“航母”的概念稍微放宽一些,考虑那些具备类似功能的舰艇,那么我们就可以聊聊在苏联解体前后,那些与“航母”概念沾边,或者在当时被视为航母发展方向的舰艇,以及它们后来的命运。

所以,如果你提到的“八艘航母”是指苏联海军当时所有与航母沾边的舰艇,那么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宽,看看苏联海军航空力量发展中的那些重要节点。

苏联海军的航母探索史:一个特殊的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苏联海军发展航母的思路与美国海军等西方国家是不同的。由于苏联海军的战略定位,他们更侧重于对陆攻击、反潜作战以及支援陆基航空兵,而非像美国那样进行全球力量投送和远洋制海。因此,苏联设计的航母,很多都装备了强大的反舰导弹和防空火力,甚至在设计初衷上就带有“巡洋舰”的性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舰艇被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原因。

苏联海军舰艇建造的特点是,通常不会一次性下水一大批同型号的舰艇,而是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需求,建造少量不同类型的舰艇进行试验和验证。所以,“八艘航母”这个数字,更像是苏联海军在不同时期规划或建造的、带有航空能力的舰艇的总和,而非同时存在的八艘现役航母。

那么,刨除“库兹涅佐夫号”,其余的“七艘”去了哪里?

如果以“库兹涅佐夫号”为界,我们将目光投向苏联海军在航母发展道路上的其他重要舰艇,可以大致梳理出以下几种情况:

1. 已经服役但吨位较小的“载机巡洋舰”或“反潜巡洋舰”:

“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 (基辅级): 这是苏联海军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载机巡洋舰”。它们装备有固定翼飞机(主要装备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和直升机,同时拥有强大的导弹武器。
“莫斯科”号 (Москва): 于1969年服役,1996年退役,后被拆解。
“列宁格勒”号 (Ленинград): 于1970年服役,1995年退役,后被拆解。

“基辅”号 (Киев): 于1975年服役,1993年退役,被卖给一家中国公司,后成为天津海事职业学院的教学和旅游景点,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天津洋货市场”里的“基辅号航母”。

“明斯克”号 (Минск): 于1978年服役,1995年退役,被卖给韩国,后又辗转到中国,成为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的主体,后来也因为经营问题被拆解。

这些基辅级巡洋舰虽然名字里有“巡洋舰”,但它们确实装备了飞行甲板和舰载机(尽管是垂直起降机,性能有限),在当时被认为是航母的一种发展形式。它们是苏联海军航空兵发展的重要试验品。

2. 未完成的、在建或已开工的航母/载机巡洋舰:

“瓦良格”号 (Варяг): 这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辽宁舰的姐妹舰。它是“库兹涅佐夫号”的二号舰。在苏联解体时,“瓦良格”号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约68%,但因资金问题停工。
命运: 在苏联解体后,由于乌克兰继承了这座船厂和这艘船,但无力完成和维护。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国际交易,中国在2000年购买了“瓦良格”号,并最终在2012年改装完成,命名为“辽宁舰”服役。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Ульяновск): 这是苏联计划建造的第四代核动力航空母舰,排水量将超过80000吨,设计上更加接近美国核动力航母的规模。它在苏联解体前已经开工,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建造计划被无限期搁置。
命运: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在船体建造过程中,随着苏联解体,缺乏资金和材料,最终在1990年代初被拆解。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损失,如果建成,将是苏联海军的绝对主力。

“库兹涅佐夫元帅海军元帅”号 (Адмирал Кузнецов): 这艘大家都知道,它是苏联最后建造的一艘大型载机巡洋舰,也是最接近现代航母概念的舰艇。它在苏联解体时已经服役。

还有一些未完成的项目或设计: 例如,在“库兹涅佐夫号”之前,苏联还设计过其他的航母方案,但很多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建造阶段,或者只完成了少量舰体模块。如果将这些也计算在内,数量会更多,但它们更多是纸面上的计划或未能成型的“胚胎”。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刨除“库兹涅佐夫号”,其余“七艘”可能指向的是:

基辅级四艘: “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明斯克”号。这四艘是苏联海军早期航母探索的产物,虽然名为巡洋舰,但具备了航空能力。它们在苏联解体前后相继退役,并被拆解或出售给其他国家。
“瓦良格”号: 准备作为“库兹涅佐夫号”的姐妹舰,但未能完成。在苏联解体后,被中国购买并最终成为辽宁舰。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苏联解体前已开工的核动力巨型航母,但最终被拆解。

还有可能,当时苏联海军拥有其他一些小型辅助舰艇,可能被冠以“航空母舰”或“载机舰”的模糊称谓,但从现代海军标准来看,它们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航母。

所以,这“八艘航母”的说法,更像是苏联海军在舰载航空领域的一系列尝试和不同阶段的产物。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不仅终结了一个国家,也让其庞大而又极具特色的海军舰艇建造计划戛然而止,许多雄心勃勃的设想和在建舰艇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瓦良格”号的命运,则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特别是连接俄罗斯海军遗产与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莫斯科号————印度————拆除。

列宁格勒号————希腊————拆除。

基辅号————中国天津————公园。

明斯克号————中国深圳————公园。

新罗西斯克号————韩国————拆除。

戈尔什科夫号————印度海军————服役。

瓦良格号————中国海军————服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联解体时的确是中国海军目前唯一航母辽宁舰的前身——“库兹涅佐夫元帅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以下简称库兹涅佐夫号)。但关于苏联时期“共八艘航母”的说法,需要稍微澄清一下。苏联海军的舰艇编制和命名方式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他们更多使用“重型载机巡洋舰”(Тяжёлый авианесущий крейсе.............
  • 回答
    关于苏联解体时核武器下落不明的传言,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揪心且复杂的话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官方记录和绝大多数公开的证据表明,苏联解体后,其核武器的绝大部分被成功地清点、转移并受到控制。 但“下落不明”的阴影,以及与之相关的恐惧和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事件、潜在的风险以及信息不对.............
  • 回答
    柯尼斯堡(如今的加里宁格勒)之所以在苏联解体后选择留在俄罗斯,而不是加入德国、波兰或爱沙尼亚,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历史、政治和人口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回顾柯尼斯堡的过往,以及它在冷战时期所处的特殊境地。历史的烙印:德国的根基与苏联的遗产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柯尼斯堡与德国之.............
  • 回答
    苏联解体,对于美国而言,就好比一场突如其来的“金矿”被发现,而这片金矿的挖掘者,涌现出多个行业。如果要挑出受益最大的,那还得是 国防和军工行业。你们想想,苏联当年是美国冷战时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两边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投入了无数的财力、物力、人力在军事竞赛上。美国在这个领域砸下去的钱,那可不是小.............
  • 回答
    中国在苏联解体之际没有“进攻苏联以收复失地”,这背后涉及的考量极其复杂,绝非简单的地图上“失地”的算计可以概括。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历史节点,审视当时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以及中国自身所处的战略考量。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失地”的概念。从中国角度看,历史上确实与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有过边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得从头说起。苏联解体那会儿,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刚刚独立,正忙着给自己国家收拾局面、确立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克里米亚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摆在首要位置。首先,我们要明白克里米亚在苏联时期是如何被划归乌克兰的。这事儿得追溯到1954年,当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克里米亚.............
  • 回答
    乌克兰报废图160的决定,确实是苏联解体后一件牵动人心的事情,背后掺杂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战略考量,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与其说“报废”,不如说是被迫“裁减”或“拆解”,这其中并没有简单的“内幕”,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无奈与选择。为什么乌克兰要“报废”图160?首先,我们要明白,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
  • 回答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苏联解体时拥有了重建国家主权的绝佳机会。但即便在此之前,三国在恢复独立的过程中就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轨迹、文化认同和社会政治诉求,这些差异使得直接合并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苏联解体前的这段关键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随着戈尔.............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人尝试过阻止或延缓苏联的瓦解,但最终未能成功。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尝试和相关细节: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尝试(“新思维”和“改革”):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上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意识到苏联体.............
  • 回答
    1991年,那个曾经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庞然大物——苏联,在一片混乱和质疑声中轰然倒塌。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枪杆子”——苏联军队,本应是维护统一的最后一道屏障,却未能阻止这场巨变,甚至在某些时刻成为了被动的旁观者。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绝非简单的“军队无能”可以概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苏联军队的本质和.............
  • 回答
    苏联在二战时展现出的惊人凝聚力与1991年解体时的迅速崩塌,这中间的巨大反差,确实是历史上一道值得深思的谜题。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穿越回那段烽火岁月的炼狱,再审视那解体前的时代洪流,看看是什么将这个庞大的国家牢牢捆绑在一起,又是什么最终将其撕裂。二战时苏联的凝聚力: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民族与阶级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颠覆性的历史假设,如果二战时德国能够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历史的方式与苏联互动,那么结局将截然不同。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假设下的可能情景。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界定“拯救、解放苏联”在这个假设中的含义。这绝不意味着德国军队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苏联,而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例如: 援助与合作.............
  • 回答
    苏联解体前(19851991年)未对西方发动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军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等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核威慑与全球安全格局:避免全面战争的核心机制1. 美苏核平衡的“相互确保摧毁”(MAD) 冷战期间,美苏均拥有足以毁灭对方的核武库.............
  • 回答
    苏联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历史事件,没有单一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由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政治失误、经济困境以及社会思想的变迁共同作用下,最终爆发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导致苏联解体的几个关键因素:一、经济上的长期停滞与体制性弊端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 回答
    苏联解体二十五年了,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在这二十五年里,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超级大国消失了,但它的遗产、影响以及留下的问题依然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我想从几个层面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思考: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实验的终结,.............
  • 回答
    苏联的解体,究竟是历史洪流中一道突如其来的浪花,还是早已注定的大厦崩塌?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掺杂了偶然的因素,但更深层地,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深入剖析那个时代苏联体制的肌理以及其内部运作的逻辑。体制的僵化:埋下的种子苏联模式,在斯大林时代确立并强化,虽然在.............
  • 回答
    苏联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其原因错综复杂,是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一、 政治体制的僵化与腐败: 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苏联实行的是由共产党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和基层缺乏自主性。这.............
  • 回答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进步与退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完全概括。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承认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牺牲和付出的代价。一、 经济层面:从计划经济的崩塌到市场经济的探索与阵痛 进步(或至少是.............
  • 回答
    苏联解体,对于世界格局而言是一场惊天巨变,而对于那些曾经生活在苏联体制下的人们来说,更是充满了复杂而又有趣的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政治到文化、个人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有趣的方面:一、 经济的“大爆炸”与“丛林法则” 从计划到市场,一夜.............
  • 回答
    苏联解体至今已有30多年,戈尔巴乔夫也早已不在人世。他在2022年8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91岁。因此,关于他是否对苏联解体感到悔悟或者“乐不思蜀”地活着,我们无法直接从他本人那里得到答案。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戈尔巴乔夫生前的公开言论、采访、回忆录以及历史学家的分析,来探讨他对此问题的态度和可能的心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