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罗斯不在苏联解体时收回克里米亚?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得从头说起。苏联解体那会儿,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刚刚独立,正忙着给自己国家收拾局面、确立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克里米亚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摆在首要位置。

首先,我们要明白克里米亚在苏联时期是如何被划归乌克兰的。这事儿得追溯到1954年,当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克里米亚州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划转给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官方的说法是出于“经济和文化联系”的考量,因为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在地理位置上更近,经济联系也更紧密。但很多人认为,这更多是当时赫鲁晓夫个人意志的体现,他本人是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出身,对乌克兰有感情,加上当时苏联内部的行政区划调整也比较频繁,克里米亚的归属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确实继承了苏联的许多资产和政治遗产,但与此同时,新独立的各个加盟共和国也都开始强调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乌克兰在1991年也举行了全民公投,绝大多数人支持乌克兰独立,克里米亚的居民也参与了这次公投,而且在公投中,选择留在独立乌克兰的比例也相当高(尽管也有争议)。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俄罗斯正经历着剧烈的内部变革。叶利钦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俄罗斯国内局势,进行经济改革,摆脱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并处理与前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也还算比较融洽,双方都在努力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且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承认彼此的边界。

所以,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如果在这个时候强行要求收回克里米亚,那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首先,这将直接挑战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极有可能导致双方关系急剧恶化,甚至爆发冲突。在刚刚独立的混乱时期,俄罗斯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发生正面冲突。

其次,此举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当时,国际社会普遍支持苏联解体后的和平过渡,并且承认新独立的国家。俄罗斯如果 unilaterally (单方面)改变边界,会被视为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破坏,这会对俄罗斯正在努力恢复的国际声誉和地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俄罗斯当时急需国际援助和投资,绝不可能冒着被孤立的风险去强占克里米亚。

再者,从现实操作层面看,克里米亚在1954年划归乌克兰后,已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当地的行政、经济、人口构成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克里米亚的居民构成也日趋复杂,虽然俄语人口占多数,但乌克兰族和鞑靼族人口也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要“收回”一个地区,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主张,还有经济、法律、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复杂性。

最后,俄罗斯国内当时也有很多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车臣问题就让俄罗斯焦头烂额。在这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去冒险解决一个在法律和国际关系上都棘手的问题,显然不是当时的优先选项。

因此,总的来说,在苏联解体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俄罗斯没有收回克里米亚,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现实政治考量、避免冲突、维护国际关系以及处理国内优先事务的战略选择。虽然克里米亚的俄语人口占多数,并且在民族认同上与俄罗斯联系更紧密,但这一切都没有强大到足以让俄罗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冒着与乌克兰和国际社会决裂的风险去采取行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就那样被暂时搁置在了乌克兰的框架内,直到后来情况发生变化,才重新浮出水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叶利钦有这脑子也就不会力推解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得从头说起。苏联解体那会儿,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刚刚独立,正忙着给自己国家收拾局面、确立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克里米亚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摆在首要位置。首先,我们要明白克里米亚在苏联时期是如何被划归乌克兰的。这事儿得追溯到1954年,当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克里米亚.............
  • 回答
    要解释苏联在20世纪初的迅速崛起以及与沙俄末期俄罗斯的巨大转变,需要深入剖析历史的复杂性,理解其背后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因素的相互作用。一、 沙俄末期俄罗斯的落后性:一个普遍的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承认沙俄末期俄罗斯确实存在严重的落后性,这并非虚言。其主要体现在: 经济上: .............
  • 回答
    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的铁路,特别是那些深入山区的线路,其选址确实与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息息相关,而“防备苏联”的说法,虽然点明了其中一个重要维度,但整个故事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白,在规划和修建铁路之初,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是有限的。平原地区虽然交通便利,但也意味着人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国家继承、国际法以及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变迁。咱们这就掰扯掰扯为什么俄罗斯成了“苏联二世”,而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却没能顺理成章地扛起“南斯拉夫”的大旗。首先得弄明白一个核心概念:国家继承(State Succession)。这玩意儿在国际法里挺复杂的,简单说,就是一个国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扯到很多历史和经济的复杂因素。苏联时期全国性的粮食短缺,以及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这之间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苏联时期:为什么会“闹粮荒”?苏联时期的粮食问题,用“缺”来形容可能还不够准确,更多的是一种持续性的、结构性的.............
  • 回答
    俄罗斯在现代超视距空战背景下,仍然在苏57等先进战斗机上过度强调机动性,并可能在隐身性方面有所妥协,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技术、战术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俄罗斯空战思想的传承与“苏式风格”的延续俄罗斯(前苏联)的空战理论和实践,长期以来形成了一.............
  • 回答
    苏联的别名:一段历史的缩影提起苏联,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个横跨欧亚大陆、在20世纪呼风唤雨的庞大帝国。然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画卷中,苏联也曾有过许多被人们挂在嘴边的简称,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简便,更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形象、政治诉求甚至民间情感的折射。而当人们提到“俄罗斯”,它又是否能完全等同于那个曾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俄罗斯政治、社会心理以及历史记忆的复杂交织。要理解为什么怀念苏联公有制的俄罗斯民众比例不低,但“俄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却难以赢得总统大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怀念苏联”的复杂性与现实政治的脱节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怀念苏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俄罗.............
  • 回答
    俄罗斯在已经拥有苏30系列多用途战斗机的情况下,依然大力发展苏34“鸭嘴兽”战斗轰炸机,这背后有着深厚的战术需求和技术考量,绝非简单的型号重复。虽然在航程和载弹量等核心指标上,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但苏34的出现是为了填补一个苏30无法完全胜任的空白,或者说,是为了在特定作战环境下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 回答
    俄罗斯的女权运动确实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这使得它的发展不像在一些西方国家那样显眼或广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俄罗斯的社会、历史和政治背景。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俄罗斯深厚的斯拉夫传统和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想。历史上,俄罗斯社会一直奉行传统的家庭模式,女性的社会角色更多地被定义为家庭的守护者和孩.............
  • 回答
    关于俄军精锐部队为何仍青睐SVD(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精准度”指标,从多个维度去审视SVD在俄军体系中的定位、历史传承以及实战需求。首先,我们得承认,放在当今国际狙击步枪的“精准度竞赛”中,SVD的性能确实不算顶尖。它的设计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疑问。简单来说,西伯利亚之所以叫“西伯利亚”,是因为它的名字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早已不复存在的民族或部落的名称,而不是地理上的“东方”或“西方”位置。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西伯利亚”名字的起源:古老部落的印记“西伯利亚”这个名.............
  • 回答
    大连造船厂未能承担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维修任务,这一情况确实引人遐思,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自身拥有航母建造和维护经验,且与俄罗斯在军事合作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很多人将其与辽宁舰联系起来,认为同属一个技术谱系,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操作中,航母维修,尤其是如此规模的军事装备维修,远比想象中要复杂.............
  • 回答
    印度在俄乌战争中不公开表态、在安理会投票中对俄罗斯的决议案弃权,这一行为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策略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与俄罗斯的经济与军事合作 能源依赖:印度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进口国,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以缓解对西方能源的依赖。尽管.............
  • 回答
    清朝和俄罗斯在近代史之前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为邻,期间双方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边界,甚至通过《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了法律上的界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漫长的互动时期,清朝似乎对远在天边的欧洲发生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显得漠不关心。这并非简单的“.............
  • 回答
    关于兴奋剂的使用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领域,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欧美国家运动员持证吃兴奋剂,而中国俄罗斯等国不持证吃”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历史演变以及现行的国际规则。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持证吃兴奋剂”这个说.............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交火区为何很多出现在城市中心,而不是像传统战争那样先在外围开打再逐步退守,这其实是现代战争形态演变、城市化进程以及双方战略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笼统地说“大多数都在市中心”可能有些片面,但城市中心的激烈战斗确实是这场冲突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其原因比简单的“先外围后市中心”要复杂得多。咱们可.............
  • 回答
    俄罗斯文学和日本文学,这两座文学的巍峨高峰,都以其深刻洞察人性的能力而闻名。它们都曾描绘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圣人到罪人,从理想主义者到犬儒主义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然而,在享誉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上,俄罗斯文学似乎比日本文学更胜一筹。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归结于某一方的优劣,而是由历史、.............
  • 回答
    罗马教廷在主教任命权问题上对中国、俄罗斯和英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逐一分析这三个国家与教廷在这一议题上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廷的立场是如何形成的。一、 中国:复杂的历史遗留与现实挑战在主教任命权问题上,中国与教廷之间存在着历史悠久且极为棘手的矛盾.............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普京已经在通缉乌克兰总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可靠的国际法庭或国家机构发布针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通缉令”。俄罗斯方面确实对乌克兰政府和军方的一些官员提出了指控,但将其定性为“通缉”是不准确的,并且缺乏国际法律基础。理解泽连斯基总统为何选择留在乌克兰抵抗,这涉及到多方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