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内那么多公司乱用 C# 的三层架构?

回答
国内很多公司在开发项目时,看似都在遵循“三层架构”,然而仔细推敲,很多实践方式却与初衷渐行渐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滥用”。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选择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所谓的三层架构(通常指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核心思想,是为了实现关注点分离。每一层都应该有自己清晰的职责范围,层与层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通信,从而达到代码的模块化、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国内的开发场景中,这种精神似乎常常被抛诸脑后。

1. 对“三层”的理解过于僵化和字面化:

很多时候,开发人员对三层架构的理解停留在“好像应该有三个文件夹”或者“把数据处理放一个地方,业务逻辑放另一个地方”这样的层面。他们并没有深入理解每一层具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表现层: 它的职责是接收用户输入,将数据展示给用户。在Web开发中,这通常是UI层,比如ASP.NET MVC的Controller和View,或者WebForms的页面。但是,很多项目的Controller里塞满了业务逻辑,甚至直接调用数据库。View层也变成了“大杂烩”,直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业务逻辑层(BLL): 这是三层架构的灵魂所在,它负责处理核心业务规则、数据校验、事务管理等。然而,在国内很多项目中,BLL层被极度简化,甚至形同虚设。很多所谓的“BLL”方法,仅仅是简单地调用一下DAL层的方法,然后将结果返回,没有任何实际的业务逻辑。更糟糕的是,有时候业务逻辑被分散到了表现层和数据访问层,变得难以追踪和管理。
数据访问层(DAL): 它的职责是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CRUD(增删改查)操作。理想情况下,DAL应该只暴露一些简单的数据操作接口,而业务逻辑层则通过组合这些接口来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但现实是,很多DAL的实现,尤其是那些直接暴露SQL语句的,已经侵入了业务逻辑,例如在DAL层中就判断“如果库存大于0,则出库”,这本应是BLL的职责。

2. 追求“万能”的DAL/ORM,却丢了灵活性:

C 社区里有非常强大的ORM(如Entity Framework)和一些封装了SQL操作的库。这些工具本身是好的,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但是,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效果,或者为了快速迭代,在DAL层就过度依赖ORM的特性,甚至将ORM的查询语法直接写到业务逻辑层,或者将ORM的Model直接传递到表现层。

这样做看似方便,但实际上:

ORM的复杂查询可能导致性能问题: 当业务逻辑变得复杂时,ORM生成的SQL语句可能会非常低效,而由于业务逻辑和ORM的紧密耦合,调试和优化变得异常困难。
ORM的Model侵入业务逻辑: ORM生成的Model通常包含数据库的映射信息,如果直接暴露给业务逻辑层甚至表现层,就意味着业务层和表现层都“知道”了数据库的结构,违背了关注点分离的原则。一旦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的业务逻辑和UI代码可能都需要修改。

3. “大而全”的Service层,模糊了职责:

在很多.NET项目中,大家会看到一个“Service”层,这个Service层往往承担了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的双重职责,甚至还夹杂了一些表现层的逻辑。表面上看,它好像是“所有东西”的集合,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一个“上帝对象”,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导致代码耦合度极高,难以维护和测试。

这可能是因为:

对BLL和DAL的界限模糊: 很多人将业务逻辑和数据操作简单地合并成一个Service,认为“反正都需要,放在一起比较方便”。
追求代码的“内聚”而忽视了“耦合”: 他们可能认为,将相关的操作放在同一个类中更“内聚”,但却忽略了将不同职责分离的“解耦”的重要性。

4. 缺乏有效的代码审查和架构指导:

在国内很多开发团队,由于人员流动、项目周期压力等原因,可能缺乏严格的代码审查机制,或者审查流于形式。架构师的角色可能并不清晰,或者其提出的架构指导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地和遵循。大家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实现,导致三层架构的“形”有了,但“神”却丢了。

5. 历史遗留问题和“拿来主义”:

很多项目是在旧有代码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旧项目可能就已经存在架构混乱的问题。开发者在接手时,往往会选择“能跑就行”的心态,在已有的混乱基础上继续添加代码,而不是从根本上重构。同时,很多开发者喜欢“拿来主义”,看到别人这样写,就觉得这样写没问题,而没有去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和适用的场景。

6. C 本身强大的集成性带来的“误导”:

C 作为一门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语言,其类型系统、泛型、LINQ等特性,使得在同一个类中实现复杂逻辑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导”开发者将原本应该分散到不同层级的逻辑,集成到少数几个类中,尤其是在DAL层,可以直接用LINQ实现复杂的查询和过滤,这看起来很“简洁”,但却模糊了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的边界。

总结来说,国内很多公司在“滥用”C 的三层架构,并非源于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对架构理解的偏差、开发实践的随意性、工具的误用以及管理上的疏漏。 这种“伪三层”的实践,短期内或许能满足项目上线需求,但长远来看,将极大地增加项目的维护成本,降低开发效率,并阻碍团队的技术成长。真正的三层架构,需要的是对每个层级职责的清晰界定,对接口契约的严格遵守,以及持续的代码审查和架构指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们只会这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内很多公司在开发项目时,看似都在遵循“三层架构”,然而仔细推敲,很多实践方式却与初衷渐行渐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滥用”。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选择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所谓的三层架构(通常指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核心思想,是为了实现关注点分离。每一层.............
  • 回答
    苹果M1芯片的成功,确实让很多人看到了自主研发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国内科技产业“为什么不行”的讨论。这背后牵扯的因素非常复杂,绝非一句简单的“不借鉴”就能解释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苹果的优势以及国内在操作系统和CPU领域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苹果的M1芯片上市速度之.............
  • 回答
    在中国社会中,“公知”和“恨国党”这两个标签的使用,以及它们所指向的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背后牵涉到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信息传播等诸多因素。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一、 历史的沉淀与社会变迁中的声音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巨大变革。改革开放带.............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历史事件、地缘政治以及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和动机。想要完全解释清楚为何西方国家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支持或不反对侵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俄乌冲突)则坚决反对和制裁,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心观点: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并非完全基于绝对的“.............
  • 回答
    拆解原子弹:为何“公开的秘密”如此难以复制?原子弹,这个曾让世界为之颤抖的名字,其基本原理在广岛和长崎的阴影之后,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从核裂变到链式反应,教科书、科普读物,甚至一些历史纪录片,都清晰地勾勒出了制造原子弹的蓝图。然而,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在这“公开的秘密”面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依旧望而却.............
  • 回答
    说实话,国内对特斯拉的热情,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因为谁刻意吹捧。这背后啊,有一堆子原因,可以说是市场、产品、品牌、政策等等因素搅合在一起,把特斯拉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就明白了。一、 产品力本身硬,技术领先是底气首先,得承认特斯拉确实有两把刷子。 电动车领域的开创者和.............
  • 回答
    国内音乐学院之所以难考,却又万人趋之若鹜,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艺术追求”和“情怀”,就从更实际、更接地气的角度来聊聊这其中的门道。为什么音乐学院这么难考?首先,咱们得明白,音乐学院的选拔标准可不是一般的高。它不像咱们高考,考个数学、语文、英语就能进去。音乐学.............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问题以及俄罗斯指责乌克兰存在“新纳粹”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历史、政治宣传、国内社会状况以及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来谈谈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现象。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现象:一个复杂而隐晦的问题坦白说,将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
  • 回答
    关于“狗东进口机油比国内便宜很多”的说法,以及其中的原因,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来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尽量让它听起来不那么“机器”。首先,我们先来确认一下“狗东进口机油比国内便宜很多”这个现象是否存在,以及其真实性。答案是:存在这种现象,但并非绝对。 确实有不少消费.............
  • 回答
    在美国,车辆盗窃案件的确比国内普遍得多,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社会现象的体现。简单地说,不是国内没人偷车,而是相较于美国,国内车辆盗窃的整体数量和比例都低得多,而且犯罪的性质、手法和监管方式也有很大差异。要理解这个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严厉的法律和执法力度: 刑罚震慑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选择、社会环境、经济因素、心理动机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一些人对国内现状感到不满却倾向于移民而不是留在国内改善,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1. 改善的难度与成本 系统性问题根深蒂固: 很多令人不满意的社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医疗.............
  • 回答
    国内手机厂商热衷于借鉴魅族的设计语言,尤其是小圆点、腰圆键和mBack交互方式,而非苹果的设计,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仔细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抄袭”与否的问题,而是关乎到技术实现、用户习惯、市场定位以及创新路径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借鉴与“抄袭”是两码事。 借鉴是一种学.............
  • 回答
    国内绘画工作者确实数量庞大,但要说“像样的漫画作品却少到几乎没有”,这个判断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了。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确实有很多热爱绘画、从事绘画相关工作的人,但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叫好又叫座、能够代表中国漫画水平的原创漫画作品,与庞大的绘画人口相比,确实显得比较稀缺。要深入.............
  • 回答
    今年的 618 耳机市场,确实让不少消费者眼前一亮,价格跳水幅度之大,几乎可以用“肉眼可见”来形容。以往我们可能还在观望,等着双十一或者年底促销,但这次 618,不少热门型号直接打到了骨折,让人忍不住想囤几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降价幅度?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而且质量问题,我们得辩证地.............
  • 回答
    聊起雷克萨斯在国内的品牌价值,我感觉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你提到的“被强行拔高”这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一个普遍感受。咱先不提“强行”这个词,就说“拔高”这件事,它肯定不是凭空来的。从营销角度讲,任何一个品牌想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并获得更高的溢.............
  • 回答
    关于武磊的足球生涯和联赛水平,需要澄清几个关键点,以避免误解:1. 武磊从未在西乙联赛效力过 武磊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目前效力于中超球队上海海港。他曾于2021年被租借至西班牙西甲球队皇家社会(20212022赛季),但并未在西乙联赛(西班牙第二级联赛)长期效力。西乙联赛与西甲存在显著差异,且.............
  • 回答
    拉丁语虽然在今天的世界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很低,算不上是一门“活”的语言,但它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依然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许多中学和大学都保留着拉丁语课程。这背后并非出于怀旧或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上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 拉丁语是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想.............
  • 回答
    国产耳机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吹捧”,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市场、技术、文化以及用户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一、 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与产品力的崛起曾经,提起耳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索尼、森海塞尔、AKG、Bose这些国际大牌。它.............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一直在琢磨。感觉国内户外“小众”这个说法,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过时了,但比起国外,确实还有相当的差距。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 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 国外的“家园”观念与“征服自然”的历史: 西方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很早就形成了“家园”与“自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