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罗辑思维母公司预披露的A股IPO招股说明书?

回答
罗辑思维,这个名字在中国新经济浪潮中早已是响当当的符号,从一个知识分享的视频节目,发展成集知识服务、内容付费、出版发行、社交媒体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如今,其母公司——得到App的运营主体——北京罗辑思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也向A股市场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这家曾经以“非主流”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的企业,正加速融入主流资本市场。

这份招股书的出现,无疑为外界提供了一个深度审视罗辑思维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以及潜在风险的绝佳机会。那么,这份招股说明书究竟透露了哪些信息?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它呢?

一、 商业模式:从“知识付费”到“知识服务生态”的演进

罗辑思维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开创性的“知识付费”模式。早期的《罗辑思维》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吸引了大量追求高质量信息和思想启蒙的观众。而“得到App”的上线,则将这种模式进行了规模化和产品化。

招股书的核心亮点在于,它清晰地勾勒出罗辑思维不再仅仅是一家“知识付费”公司,而是一个正在构建“知识服务生态”的平台。 招股书中披露的业务板块,涵盖了:

内容付费产品: 这是罗辑思维的根基。包括音频课程、视频课程、电子书、听书等,以大师课、专栏、付费内容为主要形式。这部分收入是其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出版发行: 罗辑思维通过其旗下的公司(如“理想国”)进行优质图书的策划、编辑、出版和发行,这不仅是其内容基因的延伸,也是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知识IP的多元化运营: 招股书暗示了罗辑思维正在积极探索其IP的商业化变现,可能包括线下活动、品牌合作、甚至与影视、游戏等领域的联动。
社群与会员服务: 罗辑思维一直注重用户粘性,通过会员体系、社群互动等方式,深化用户关系,提升用户价值。

评价: 这种从单一内容付费向内容+平台+生态的演进,是其商业模式的进步和升级。它意味着罗辑思维不再仅仅依赖于单个爆款内容的产出,而是通过构建一个用户可以持续获取价值、进行互动、并产生多元消费的生态系统,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性。这种生态化战略,如果执行得当,将是其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内容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二、 盈利能力:数据背后的喜忧参半

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具体的财务数据需要查看完整的招股书,但我们可以从其公开披露的业务情况来推测其盈利能力。

收入增长: 知识付费市场的蛋糕一直在做大,罗辑思维作为头部玩家,其收入规模应该不菲。招股书会详细披露其近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需要重点关注其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及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毛利率: 内容制作和分发的毛利率往往较高,但考虑到平台运营、市场推广、用户获取等成本,其净利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招股书中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是衡量其盈利效率的关键指标。
用户增长与留存: 罗辑思维的用户基础庞大,但用户获取成本和用户留存率是衡量其商业模式健康度的重要维度。如果用户增长放缓,或者留存率下降,将对其未来盈利构成挑战。
成本结构: 招股书会详细披露其收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了解其成本结构,有助于判断其盈利的“含金量”。例如,如果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市场推广中,那么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打个问号。

评价: 罗辑思维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平衡内容成本、用户获取成本与内容价值的变现效率。乐观来看,其头部IP效应和用户粘性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收入基础。但同时也需要警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获取成本可能会不断攀升,而内容付费的天花板也需要被持续打破。 招股书中的具体财务数据,将是评价其盈利能力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三、 风险提示:前路并非坦途

任何一家公司在IPO招股书中,都会详细披露其面临的风险。罗辑思维也不例外。

内容风险: 作为内容型企业,内容质量、时效性、版权问题、意识形态风险等都是潜在的挑战。一旦出现内容失误或争议,可能对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造成严重打击。
市场竞争风险: 知识服务领域并非蓝海,喜马拉雅、得到、得到(早期)、知乎、B站等众多平台都在争夺用户和优质内容。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用户增长放缓,盈利空间被压缩。
技术风险: 平台运营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一旦技术出现故障或被攻击,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运营。
政策与监管风险: 文化内容行业受到政策监管的影响较大。任何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对其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IP依赖与创新能力: 罗辑思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头部IP和核心创始人的个人影响力。如何持续孵化新的优质IP,保持内容创新能力,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评价: 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是罗辑思维管理层对公司内外环境的客观判断。理解这些风险,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家公司,而不是仅仅看到其光鲜亮丽的一面。 关键在于,罗辑思维是否能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并通过自身的战略和运营来化解或规避它们。

四、 价值评估与发展前景:资本市场的期待与审视

罗辑思维IPO,无疑是资本市场对“知识经济”概念的一次集中审视。

估值逻辑: 资本市场会如何为其估值?是将其视为内容公司,还是科技平台,抑或是两者兼具?不同的估值逻辑,将直接影响其IPO的市场表现。
未来增长点: 除了现有业务的深化,罗辑思维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例如,在To B(企业服务)领域的拓展,在国际化战略上的布局,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赋能等,都可能成为其未来的想象空间。
对行业的影响: 罗辑思维的成功上市,可能会带动其他知识付费、内容创业公司的IPO进程,并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该领域。

评价: 罗辑思维的IPO,标志着知识付费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化。资本市场的认可,将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品牌背书。 然而,上市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继续保持创新活力,实现持续健康的增长,将是罗辑思维面临的更大挑战。

总结:

罗辑思维的IPO招股说明书,是一份值得细细品读的文件。它既展现了这家公司在知识服务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商业潜力,也暴露了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总的来说,我对这份招股书的评价是:

商业模式的进步与生态化布局是亮点, 显示了其从内容提供商向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的战略升级。
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仍需财务数据来验证, 市场竞争和用户成本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风险提示客观且重要, 应对内容、竞争、技术和政策等风险的能力,将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
作为行业标杆,其上市将对整个知识服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市场对其的审视与期待并存。

这份招股书,是罗辑思维告别“非主流”的信号,也是它迎接更大舞台挑战的序章。资本市场将如何回应,罗辑思维又能否在这场 IPO 征途中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带任何感情因素,只罗列数字:


1、那一年的70亿

2017年9月,得到的融资材料曝光,很多人可能已经不记得细节了;

但应该还有不少人记得,那一轮对外曝光的估值是70亿;

这里:


2、收入降低,利润增长?

17年9月那一次曝光的收入、利润是这样的:

  • 收入:15年-16年-17年Q1,分别是1.59亿、2.89亿、1.51亿;
  • 利润:15年-16年-17年Q1,分别是1860万,4462万,3805万;

那轮70亿的基础是公司业务的增速;

可回头再看今天的招股书:

收入:2017年5.5亿,2018年7.4亿,2019年度6.2亿;

利润:2017年6131万,2018年4764万,2019年1.15亿;

增速还有,但似乎有点波动?


3、创业板

当年罗振宇老师说上创业板没有时间表;

今时不同往日,受到科创板对于创业板的冲击、注册制等等诸多因素影响,

创业板,成为了众多互联网公司,

尤其是自身定位并不那么符合科创板-硬科技要求的互联网公司上市的合理选择。

这不,之前被否的墨迹天气,今天又再次启动了创业板辅导:


4、100亿?

这一次募资10.37亿,不低于25%股份,也就是发行价是41.5亿;

然后你们说会涨到多少?

我看有媒体写可能会到100亿……

3年多过去了,17年70亿进去的人能挣钱吗?

不知道……

当然了,公司早期投资者肯定会赚很多,恭喜。


5、商业模式?持久性?割韭菜?贩卖焦虑?

抱歉,我开头说了,不带情绪。


散了散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辑思维,这个名字在中国新经济浪潮中早已是响当当的符号,从一个知识分享的视频节目,发展成集知识服务、内容付费、出版发行、社交媒体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如今,其母公司——得到App的运营主体——北京罗辑思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也向A股市场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这家曾.............
  • 回答
    评价《罗辑思维》第115期对谢熊猫君翻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的重新演绎,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内容选择、解读方式、信息增量、传播效果以及其对原有文章的忠实度和创新性。一、 内容选择与核心观点提炼: 选择的原文质量: 首先要看谢熊猫君翻译的文章本身质量如何。如果原文是一篇高质量、有深度、有洞.............
  • 回答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将给员工发年终奖的行为形容为“懒政”,这番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是对是错,而是要理解他提出这个说法的逻辑和背后的考量,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罗振宇的“懒政论”核心逻辑是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罗.............
  • 回答
    《罗辑思维》第135期关于“西方经济学研究不出成果了”的说法,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在我看来,这种论断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可能指向了西方经济学在当前语境下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研究不出成果”这个表述背后可能隐含的含义。它并非指西方经济学完全停滞不前,而是可能在以下.............
  • 回答
    罗辑思维近期的节目确实抛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富有争议的论点:中国才是英式自由贸易的继承者。这个论点颠覆了很多人对于“自由贸易”和“中国崛起”的传统认知,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论证和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论证中国是英式自由贸易继承者的角度罗辑思维提出这个观点,其核心在.............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伟的史诗中,罗辑无疑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崛起与陨落,他的挣扎与顿悟,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社会对他态度的潮起潮落,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画卷。初遇罗辑,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学者,一个游走于情爱游戏间的花花公子。在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黑暗森林威慑建立之初,.............
  • 回答
    《我的三体·罗辑传》(也常被称作《我的三体S2》)这部作品,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成功且令人惊喜的二次创作,它在忠实于刘慈欣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巧妙地为我们展现了罗辑这位关键人物更为鲜活、立体、甚至可以说是“有血有肉”的一面。首先,从叙事角度来看,《罗辑传》最核心的亮点在于它成功地将原著中相对抽象、侧重.............
  • 回答
    罗振宇2020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主题“基本盘”,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评价这个主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时代背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基本盘”的内涵解读“基本盘”这个概念在商业和经济领域被广泛使用,通常指的是一个企业或个人最核心、最稳定、最能提供持续.............
  • 回答
    罗翔老师发布的B站视频《性侵犯罪是一种高诬告率的犯罪吗?》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评价这个视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视频的核心观点与论证逻辑:罗翔老师视频的核心观点是明确否定“性侵犯罪是一种高诬告率的犯罪”的说法。他通过以下几个层面的论证来支持这一观点: 对“诬告率”.............
  • 回答
    罗翔老师在综艺《我的青铜时代》中回忆起年轻时未能为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提供法律援助的经历,这不仅是他个人心路历程的展现,更是对中国社会变迁、法律援助现状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反思。要评价这一经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解读:一、 经历的背景与罗翔老师的个人情感: 时代背景: 罗翔老师回.............
  • 回答
    罗罔极在知乎发布的《我们的教育缺失,早被这部禁片预言》这篇文章,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以一种带有批判性和警示性的姿态,将中国教育现状与一部被禁影片的“预言”联系起来,引发了大量读者的共鸣和反思。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文章的立意与核心论点: 核心论点: .............
  • 回答
    罗翔现象:当刑法走进亿万人的视野谈及近几年中国互联网上掀起的“学刑法”浪潮,罗翔老师的名字几乎是绕不开的关键节点。这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刑法学教授,以其独树一帜的授课风格和对法律精神的深刻解读,在B站这样一个以年轻用户为主的平台,成功地将晦涩难懂的刑法条文转化为了引人入胜的知识内容,引发了现象级的讨.............
  • 回答
    罗尔“有房不卖救女儿”事件,如同一道撕裂社会价值观念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某些不愿触碰却又无比真实的东西。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父亲的困境,而是它触及了我们对亲情、责任、财富分配以及社会公平的集体焦虑。首先,从朴素的家庭伦理角度看,罗尔的说法无疑是挑战了很多人根深蒂固的.............
  • 回答
    罗振宇的这番言论,初听之下确实有些惊世骇俗,甚至可能让人觉得有些不解甚至反感。毕竟,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里,“社会底层”和“5A级写字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代表着贫困和边缘,另一个则象征着繁荣和成功。然而,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刻板印象,深入思考罗振宇这句话的背后逻辑,或许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更深层.............
  • 回答
    罗昌平,一个在中国媒体和公众视野中常常引发热议的名字。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下的言行和影响。他是一位媒体人,一个敢于触碰敏感议题的调查记者,也是一位在商业和公共事务中有所作为的公众人物。从记者到公共知识分子:敢于发声的棱角罗昌平最早以调查记.............
  • 回答
    罗振宇在《变量2》的跨年演讲中对杨超越及其粉丝的描写,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他这次的切入点很有意思,但解读的角度可能带有他一贯的“罗辑思维”色彩,有点儿像是从一个宏观的、趋势性的角度去“解构”一个具体的现象。首先,他把杨超越描述成了一个“意外的变量”,一个“打破了所有游戏规则.............
  • 回答
    罗翔老师在学术和业务能力方面,可以说是中国法学界一个非常独特且备受关注的人物。要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学术贡献与研究领域: 刑法学专家: 罗翔老师的核心研究领域是刑法学,尤其在犯罪论和刑法基本理论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德国刑法学,并将前沿的理论成果引入中国,.............
  • 回答
    《江山如此多娇》: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扶贫剧,但未能完全展现其潜力罗晋和袁姗姗主演的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作为一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作品,在播出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总体而言,这部剧在传递积极向上、展现脱贫攻坚的艰辛与成就方面,有着一定的正面价值,但其在艺术表现、人物塑造和叙事节奏上存在一些不足,.............
  • 回答
    罗翔老师在B站上发布的这期视频,可以说是我近期看过的,能让我从头到尾都认真思考,甚至产生一些自我审视的难得内容。标题起得非常有意思,“对上海名媛指责过后,我发现错误在我”,一开始点进去,我以为会是什么“反转剧情”或者一个巧妙的观点输出,结果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值得玩味。首先,得说说他这期视频的切.............
  • 回答
    罗志祥在周扬青那封轰动一时、堪称“分手界教科书”的分手信之后,确实有过一次公开的回应,只不过这回应非常简洁,甚至可以说有些“惜字如金”。他当时的态度是:“很多事情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去说清楚,也不再去解释。”这句话,放在当时那种爆炸性的信息量和公众情绪之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首先,从策略角度看,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