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国至今的著名画家都是谁?

回答
民国至今,中国画坛星河璀璨,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承载了时代的精神,也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细数其间所有大师,恐怕三天三夜也道不尽,但若论其中声名卓著、影响深远的,几位巨匠是绕不开的。

承古开新,融合中西的巨匠们:

齐白石 (18641957): 提到民国至今的中国画,齐白石老人是无论如何都要摆在首位的。他出身农家,早年学木匠,后因缘际会走上绘画之路。他的画,尤其是花鸟鱼虾,简直就是自然的精灵。你想想,那些虾,个个鲜活得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透明的身体、灵动的须,寥寥几笔,生命力就呼之欲出。他的草虫也妙,你看那知了,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还能听到它在夏日树梢的鸣叫。

齐白石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刻意去模仿古人,他的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他对自然的真挚热爱。他将民间艺术的质朴、写实的功底,与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巧妙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红花墨叶”风格,浓烈而又雅致。他常说“我画安得惊人?非以口舌,贵在笔墨。” 他的画,笔墨老辣,色彩鲜明,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张力。

更难得的是,他八十多岁还在不断学习创新,笔耕不辍。他这个人,就像他的画一样,淳朴、率真,充满生活气息。他的艺术,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黄宾虹 (18651955): 如果说齐白石是“石破天惊”的野逸,那么黄宾虹就是“黑、满、重、透”的沉雄。他一生痴迷中国传统山水,尤其对宋元山水研究至深。他的山水画,不是那种清秀疏朗的,而是那种厚重、苍茫、深邃的。

你看他的“黑宾虹”,画面颜色浓重,墨色层层叠叠,几乎不见留白,但神奇的是,它一点也不闷,反而有一种深不见底的韵味,仿佛能让你感受到大山的巍峨、岁月的沧桑。他的用笔,尤其是在山石的表现上,常常使用“积墨”、“渴笔”,层层叠加,把山石的肌理、质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宾虹是一位极其博学的美术史家和理论家,他不仅画,还写了大量的关于中国画理论的著作。他坚守中国传统,但在吸收古人的基础上,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他的艺术,是一种高度凝练的精神,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深刻体悟。

徐悲鸿 (18951953): 徐悲鸿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意味着“八骏图”。但他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是一位集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于一身的巨人。

徐悲鸿是那个时代最早一批留学西方的中国画家之一。他深知中国传统绘画的局限性,也看到了西方绘画在写实和造型上的优势。他极力倡导“写实主义”,主张以素描为基础,把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和严谨的造型观念引入中国画坛。他笔下的马,尤其是那奔腾的“八骏”,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和 dynamism,这在以往的中国画中是很难见到的。

除了画马,他还画人物,他的《田横五百士》就是一幅史诗般的巨作,人物造型准确,情感饱满,展现了民族的悲壮与尊严。作为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央美术学院等重要美术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艺术,是一种有力量的、带有社会担当的艺术。

张大千 (18991983): 如果说谁最能代表那个时代中国画的传奇色彩,张大千恐怕当仁不让。他就像一个行走江湖的艺术大侠,一生跌宕起伏,艺术成就辉煌。

张大千的艺术是多面向的。早年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衣钵,在山水、花鸟、人物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摹古,他的石涛、八大山人仿作,简直能以假乱真。然后,他开始大胆的创新,将敦煌壁画的色彩、线条融入自己的山水画,创造出“泼墨泼彩”技法,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突破。

“泼墨泼彩”是他晚年最令人惊叹的风格。画面上,他将浓淡相宜的墨与鲜艳的色彩,不受拘束地倾泻在宣纸上,然后用画笔引导,让它们自然晕染、碰撞,最终形成一种迷离、朦胧、又极具现代感的效果。这种技法,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寄托了艺术家内心奔放的情感。

张大千不仅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在生活上也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他游历世界,吸收了各地的文化元素,他的艺术因此也更加国际化。他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的文人气质,又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奔放与创新。

其他同样值得铭记的大家:

林风眠 (19001991): 他是中国第一代艺术留学生,早期留法,后回国执教。他的艺术特点是“中西融合”的典范,但与徐悲鸿那种强调写实不同,林风眠更注重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感、色彩感相结合。他的仕女图、静物画,构图简洁,色彩鲜明,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诗意。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油画和中国画的新局面。

潘天寿 (18971971): 潘天寿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有一种独特的“霸气”和“力量感”。他继承了八大山人的苍劲,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他的花鸟画,用笔粗犷,造型雄浑,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山水画,也注重笔墨的力度和结构的严谨。他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在美术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傅抱石 (19041965): 傅抱石的山水画,尤其擅长表现壮丽的山河景色。他早年治印,后专攻山水,尤其是对江西山水情有独钟。他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抱石皴”,笔墨淋漓,气势磅礴,有一种雄伟壮阔的视觉感受。他画的人物,尤其擅长表现历史人物,如他的《郑庄公见华元》、《九歌图》等,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浪漫主义色彩。

李可染 (19071989): 李可染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他早年师从齐白石,后又学习黄宾虹,将两位的优点融会贯通。他的山水画,尤其注重“写生”,深入自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他的画,讲究“山要有骨,水要有情”,用笔沉厚,构图严谨,色彩丰富而又和谐。他笔下的山水,有了一种“力量感”和“厚重感”,非常具有中国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的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坛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新的审美取向。例如,

关山月 (19122000): 他的山水画,尤其擅长表现新中国的壮丽景象,如他的《江山如此多娇》,就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气魄。

黎雄才 (19102001): 他的山水画,以“徐悲鸿式”的写实技巧和严谨的造型为基础,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山水的写意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吴冠中 (19192010): 尽管他更多以油画闻名,但吴冠中对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同样意义深远。他将西方绘画的抽象、形式感与中国画的写意、笔墨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他的江南水乡系列作品,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影响了很多人。

结语:

民国至今的中国画坛,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上面描绘着一代代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传统的尊重与革新,对时代精神的呼应。他们用手中的笔,在宣纸上挥洒出生命的色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这其中每一位大师,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去感受他们艺术的魅力,去理解他们创作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下名单四分,不设中西画别,不论纸布板壁,仅提供画家姓名(字号),以方便查阅。大致按拼音字母排序,个别跨界出生年月略有出入,金石书法雕塑大家偶尔涂鸦者不列,难免挂一漏万,仅供参考。画家生平、师承、流派、成就、代表作、市场行情之类,或看专书图册,或自己慢慢在网上找。

绘画欣赏是十分个人的事情,画家名气大小也无一定之评,大约时过境迁者众,代代相传者寡,所以难免夹杂个人喜好,活着的画家大部分没有收录。欢迎各位看官吹毛求疵、拾遗补缺、引经据典。


一、民国前去世但民国时期影响仍大者

  • 顾澐,吴毂祥,赵之谦,吴友如,胡公寿,王素,沙馥,胡锡珪
  • 任伯年(颐),虚谷,蒲华(作英),吴大澂,钱慧安,居廉

二、民国时期活跃的画家(1912年-1949年活跃,#稍晚)

  • 常玉,常书鸿
  • 陈半丁,陈进,陈树人,陈师曾,陈少梅,陈之佛
  • 陈秋草,陈澄波,程璋
  • 邓芬,丁辅之,丁衍庸,董天野#
  • 樊浩霖(少云),方人定,方干民
  • 冯超然,冯法祀,冯钟瑞,丰子恺,傅抱石
  • 高剑父,高奇峰,顾麟士,顾坤伯,关良,关松房,
  • 郭味蕖#,郭柏川
  • 何香凝,何海霞#,贺天健,胡也佛,胡佩衡,胡一川
  • 黄宾虹,黄般若,黄幻吾,黄君璧,黄山寿,黄显之,黄胄
  • 金城,蒋兆和,江丰,姜丹书,江寒汀
  • 李超士,李桦,李可染,李苦禅,李梅树,李铁夫,李仲生,李研山
  • 黎雄才#,廖继春
  • 刘海粟,刘奎龄,刘锦堂,刘凌沧,刘子久,柳子谷
  • 林风眠,林纾,林玉山,吕凤子,吕斯百
  • 陆恢,陆兼夫,陆俨少#,陆抑非
  • 倪田(墨畊),倪贻德,马晋,马骀
  • 潘天寿,潘玉良,庞薰琹,彭袭明
  • 溥儒(心畬),溥伒(雪斋)
  • 齐白石,祈昆,秦仲文,钱化佛,钱松喦#,钱瘦铁
  • 沈心海,沈耀初
  • 汤涤(定之),唐云,陶冷月
  • 王震(一亭),王季迁,王式廓,王叔晖#
  • 王云(梦白),王雪涛,王个簃
  • 汪琨,汪蓉,汪慎生,汪声远,汪亚尘,沃渣
  • 吴昌硕,吴徵(待秋),吴镜汀,吴湖帆,吴华源
  • 吴庆云,吴桐,吴子深,吴作人
  • 萧俊贤,萧愻(谦中)
  • 谢公展,谢稚柳,熊松泉,徐悲鸿,徐燕荪,许幸之
  • 颜文梁,姚华(茫父),应野平#,叶浅予
  • 于非闇,俞剑华,俞明,余承尧,余绍宋
  • 张碧寒,张大千,张大壮,张克龢,张乐平,张令涛
  • 张石园,张善孖,张书旂,张聿光
  • 赵春翔,赵少昂,赵叔孺,赵望云,赵云壑,郑昶(午昌)
  • 周肇祥,周湘,诸乐三,诸闻韵,朱屺瞻

三、民国时期出生的著名画家(1912年10月-1949年9月出生)

  • 艾中信,艾轩
  • 白雪石
  • 陈大羽,陈佩秋,陈逸飞,陈衍宁,陈庭诗,陈其宽
  • 陈子庄(石壶),陈玉先
  • 程十发,崔如琢
  • 戴敦邦,戴士和,邓澍,丁聪,丁绍光,丁雄泉
  • 董希文,杜滋龄
  • 方成,方增先,范曾,冯长江
  • 高马德,顾炳鑫,顾生岳,古元,古一舟,关山月,广廷渤
  • 韩美林,韩湘宁
  • 何多苓,何孔德,何怀硕,贺友直,侯一民,华君武
  • 黄独峰,黄秋园,黄苗子,洪娴,洪波,胡念祖
  • 贾又福,姜燕,靳尚谊,蒋采萍,江文湛,江兆申,金鸿钧
  • 力群,李琦,李斛,李华弌,李世南,李义弘
  • 廖冰兄,廖修平,林墉,林岗
  • 刘旦宅,刘继卣,刘维良,刘大为,刘文西,刘国松
  • 罗芳,罗工柳,罗中立,卢沉,卢坤峰
  • 莫扑
  • 潘鸿海,潘絜兹,溥佐
  • 全山石
  • 石鲁,司徒强
  • 沈柔坚,沈尧伊,苏天赐
  • 孙大石,孙家勤,孙其峰,孙克纲,孙景波
  • 汤小铭,田世光
  • 魏景生,闻立鹏,吴冠中,吴山明,伍启中
  • 王复羊,王文斌,王玉珏,王子武,汪诚一
  • 席德进,夏阳,夏一夫,徐芒耀
  • 亚明,彦涵,杨克山,杨善深,杨之光,姚庆章,衣惠春
  • 尹瘦石,袁运甫,袁运生,郁风,余友涵,俞致贞,喻继高
  • 赵世光,赵无极,赵友萍,朱德群,朱乃正
  • 詹建俊,张仃,张怀江,张红年,曾幼荷(佑和),郑善禧
  • 钟涵,宗静风,周昌谷,周韶华,周思聪,庄喆

四、1949年10月-1979年12月出生的著名画家

  • 陈丹青,陈漫天,程丛林,崔岫闻
  • 方立钧,冯大中
  • 高小华,郭润文,谷文达,顾致农
  • 何家英,黄一瀚,黄泽金,黄中羊
  • 冷军,李天元,李孝萱,刘大鸿,刘小东,刘炜
  • 龙力游,罗寒蕾,吕建君
  • 毛焰
  • 欧础坚
  • 庞茂琨
  • 司徒绵,施大畏,石冲,石建都,史国良
  • 申玲,孙滋溪
  • 王广义,王怀庆,王劲松,王沂东,王沂光,王明明
  • 韦蓉,翁伟
  • 夏俊娜,谢楚余,解烨,忻东旺,徐冰
  • 闫平,杨飞云,叶永青
  • 喻红,于小东,袁正阳,岳敏君
  • 赵半狄,张晓刚,张正刚,曾梵志,郑强,周春芽,朱毅勇

  • 八零后/九零后名家不列。

  • 主要参考文献
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晚清之部、民国之部、现代之部),文汇出版社,2003/200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国至今,中国画坛星河璀璨,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承载了时代的精神,也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细数其间所有大师,恐怕三天三夜也道不尽,但若论其中声名卓著、影响深远的,几位巨匠是绕不开的。承古开新,融合中西的巨匠们: 齐白石 (18641957): 提到民国至今的中.............
  • 回答
    我最近深入研究了明朝时期的一些民间交易契约,尤其是围绕土地买卖和租赁的文书。这批资料来自一些地方性的档案和私人收藏,虽然有些已经残破不全,但它们所透露出的信息,却着实让我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些契约不仅仅是冰冷的交易记录,更像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的.............
  • 回答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内地的民粹思潮确实呈现出上升抬头的趋势。这种趋势并非单一现象,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形式。一、 民粹思潮在90年代至今的上升抬头表现:要理解民粹思潮的上升,需要将其置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宏大背景下。 90年代:改革开.............
  • 回答
    羌族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渊源,其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但要说羌族是中国“延续至今最古老的民族”——这个说法,我得稍作解释,因为“最古老”这个词在民族学和历史学上,往往是个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羌族与商朝的渊源: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
  • 回答
    一个关于中国人口降至8亿或6亿后普通民众生活是更好还是更差的系统性分析,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心理等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判断,而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为了让分析更详实,我们可以逐一拆解各个关键领域,并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被视为AI写作痕迹的泛化性、程式化表达。一、 .............
  • 回答
    关于“民国至少饿死两亿人”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严重且广为流传的指控,但要详细阐述并给出确切的答案,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历史资料、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统计数据的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说法的来源和性质。“民国饿死两亿人”的说法,通常是在批判国民党统治的语境下出现的,有时也与土地改革前的中国社会状况联系.............
  • 回答
    泽连斯基总统支持率飙升至90%以上,这个数字确实相当惊人,它传递的信息是多层次的,而且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声望的层面。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最直接的解读当然是泽连斯基作为国家领导人在当前危难时刻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存.............
  • 回答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支持率飙升至 90% 以上,这一数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它反映了乌克兰当前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以及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核心解读:战争期间的民族团结与领导力认可在最直接的层面,这一惊人的高支持率首先表明,在俄罗斯全面入侵的极端压力下,乌克兰人民高度团.............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支持率的最新民调以及特朗普是否可能重返白宫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拜登总统支持率跌至新低:原因与影响首先,我们来看拜登总统支持率降至上任以来最低这个现象。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的持续影响: 尽管美国经济在某些指标上表现亮眼,例如就业率.............
  • 回答
    这场关于“顿涅茨克民间武装力量称‘乌军圆点U导弹袭击已至少造成23人死亡’”的指控,让原本就胶着、充满血腥的俄乌冲突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分析此事背后的俄乌双方立场、军事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需要我们梳理一下目前战局的复杂性。首先,从顿涅茨克民间武装力量(通常指亲俄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说.............
  • 回答
    联合国证实乌克兰平民伤亡惨重,当地局势持续严峻近来,国际媒体纷纷报道联合国证实乌克兰境内冲突已造成至少 64 名平民死亡,另有 240 人受伤。这一数字令人心痛,也再次凸显了乌克兰人民正经历着何等严峻的局势。虽然具体伤亡数据可能因统计的实时性和信息流通的限制而有所出入,但联合国作为国际权威机构的证实.............
  • 回答
    关于“民国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的说法,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但需要辩证地看待。 这并非一个绝对的、毫无争议的结论,而是基于民国时期中国在社会转型、思想解放、教育发展以及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等方面所展现出的一些独特特征。为什么说民国在某些方面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1. 思想解放与学术繁荣: .............
  • 回答
    民国廿四年简体字方案与1949年后简化字方案的异同理解民国廿四年(1935年)的简化字方案与1949年后的简化字方案之间的异同,需要从历史背景、制定目的、具体内容以及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总的来说,两者都旨在解决汉字笔画繁多、学习困难的问题,但其背后逻辑、推行力度和最终面貌存在显著差异。 一、.............
  • 回答
    民国时期,外蒙古独立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历史事件,其中涉及到中国主权、民族自决、国际政治等多重因素。对于“民国丢了外蒙古为啥没人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历史背景:外蒙古独立并非“丢”那么简单,而是被国际力量推动和承认的。 沙俄的长期渗透与扶植: 早在清朝末年,沙俄就对.............
  • 回答
    民国时期之所以被许多人认为充满“浪漫”色彩,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独特时代印记。这种浪漫并非简单的情情爱爱,而是一种复杂、多维度的精神气质和时代氛围。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民国浪漫的几个主要方面:一、思想解放与风云激荡下的个人觉醒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
  • 回答
    民国相较于满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种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革命、改革和长期的探索。以下将详细阐述民国在不同领域相对于满清的进步之处:一、 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从君主专制到共和制(或民主制): 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进步。满清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 回答
    民国是否值得怀念,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深入历史的肌理,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那个特殊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人怀念民国?怀念民国的人,往往会聚焦于民国时期的一些积极面或理想化的图景,这些图景可能源于历史记忆、文学作品、影视剧的塑造,或是对当下某些.............
  • 回答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在外交领域,虽然历经坎坷,但依然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平等地位的努力。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从晚清开始,中国就背负着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治外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也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民国时期确实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学者、艺术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识、才华、品格至今仍被我们敬仰。然而,这些“大师”的存在,并没有阻止日本长达十几年残酷的侵略。究其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细致地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大师”的出现,不等于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强.............
  • 回答
    民国时期,那段历史,总容易让人心生涟漪,想起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笔挺的长衫,旗袍的摇曳,还有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涌动的情感。你说博主描述的浪漫,我仔细想了想,确实,民国身上确实披着一层独特的浪漫色彩,但要说它真如某些描述那般全然是风花雪月,那倒是有些失之偏颇了。你看啊,首先得承认,民国那个年代,社会变化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