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会「认床」睡不着?

回答
“认床”这事儿,可真是不少人头疼的毛病。明明到了该睡觉的点,到了陌生的床铺上,脑袋里却像放电影似的,各种念头乱飞,眼皮子却跟粘了胶水一样,怎么都闭不严实。白天累得像条狗,晚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简直是煎熬。

这“认床”啊,说白了,就是身体和心理对新环境的一种不适应。它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不是单纯的“我不喜欢这张床”。这里面牵扯到的因素可多了去了,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把人的睡眠给缠绕住了。

从生理层面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身体的“生物钟”被搅乱了。 咱们这身体啊,是个勤劳的生物机器,有个内置的“作息表”,叫做昼夜节律。这个节律指挥着我们什么时候该清醒,什么时候该犯困。而我们每天的生活习惯、接触的光线、饮食等等,都在不断地调整和巩固这个节律。

到了一个新地方,比如出差住酒店,或者去朋友家过夜,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光线强度和颜色不同: 酒店的灯光可能太亮,或者颜色发黄,又或者是窗帘遮光性不够好,透进来的月光、路灯光线都会干扰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我们身体制造的“睡眠荷尔蒙”,光线一刺激,它就分泌得少了,人自然就清醒了。
温度和湿度不适应: 咱自己的床,我们早就习惯了那个温度,身体也适应了那个湿度。到了新地方,空调开得太冷或太热,空气太干或太湿,都会让身体觉得不舒服,难以放松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床垫和枕头的差异: 别小看一张床垫和枕头!我们睡在自己床上的感觉,身体是熟悉的,知道哪个地方支撑得好,哪个地方稍微陷下去一点,身体会自然地调整到最舒适的姿势。到了新环境,床垫太软或太硬,枕头太高或太低,都会让身体感到别扭,总得找个舒服的姿势,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入睡。
声音环境的改变: 自己家卧室是安静的,或者只有你习惯的那些细微的声音,比如冰箱的嗡嗡声、外面偶尔的车声。到了新地方,可能会有各种陌生的声音:走廊里脚步声、门开关声、楼上的脚步声、甚至是奇怪的滴水声,这些突如其来的声音,很容易触发身体的警觉反应,即使你没醒,大脑也可能还在“警戒”模式,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除了生理上的,心理因素更是“认床”的罪魁祸首之一。

对睡眠的“过度关注”和“焦虑”: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恶性循环的一个原因。你越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睡着”,越是盯着时钟看,那种“睡不着”的恐惧感就会越发强烈。身体会接收到这种“压力”信号,肾上腺素分泌,身体反而变得更活跃,更难入睡。本来是想睡,结果越想睡,越清醒。
“条件反射”和“联想”: 我们的身体很擅长建立各种联系。如果你在某个地方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比如因为没睡好错过了重要的事情,或者因为失眠感到特别难受,那么当你再次进入类似的环境时,大脑就会自动触发这些负面联想,让你对睡眠产生担忧和抗拒。
环境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 潜意识里,我们对于熟悉的环境会感到更安全,更容易放松。陌生的环境,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安全,但那种“不确定性”还是会让我们的大脑保持一定的警惕。就像动物在陌生的地盘,会比在自己的巢穴里更小心翼翼一样。大脑会不自觉地扫描周围的环境,寻找潜在的威胁,这当然不利于进入深度放松的睡眠状态。
“期待”和“压力”: 如果你是因为某个重要的事情,比如第二天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所以特别想睡个好觉,这种“想要睡好”的强烈愿望反而会变成一种压力。大脑可能会觉得,“这次一定要睡够8小时!”然后就进入了“工作模式”,试图控制睡眠,结果适得其反。

还有一些生活习惯也会加剧“认床”的情况:

睡前过度刺激: 睡前玩手机、看刺激的电影、或者进行剧烈运动,都会让大脑保持兴奋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尤其是在新环境,这种惯性就更难打破。
白天小睡过多: 白天睡多了,晚上自然就不容易犯困,尤其是在一个需要重新适应的环境中,这种“白天不缺觉,晚上反抗”的情况会更明显。

所以你看,“认床”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包含了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它就像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身体和心灵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放松过程。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放宽心,别太纠结,尝试一些放松的小技巧,比如深呼吸、听点舒缓的音乐,或者带上自己习惯的枕头,也许情况会好很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我们常说的“认床”,简单的说就是当我们旅行外地,参加会议,游玩,或是探亲探友时,不习惯所睡的“新”床,从而在床上打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在睡眠研究领域里,这个“认床”还有一个名词,就是First Night Effect (初夜效应=。=)。

也就是说,我们的“认床”行为,是可以得到科学解释的。事实上,我们中只有一半的人可以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进入深度睡眠阶段。那么另一半的人呢?则会出现我们所说的“初夜效应”,我们的大脑会“保持警惕”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以应对不可预计的潜在威胁。但是现在是和谐社会,这个保护机制还有什么用呢?反而会另这一半“认床”的人睡眠不足导致效率低下,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通常来说这个初夜效应产生的保护机制只在第一天比较明显,在熟悉一晚之后,即使我们是认床的人,也同样能进入深度睡眠的阶段啦。



当我们睡觉时,我们的大脑会经历一系列的睡眠阶段,而我们在每个阶段所花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上图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睡眠最深的时候,就是在第三第四阶段的时候(图中stage3,stage4),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很慢并且同步的波动,我们的身体恢复也在这个阶段进行,因为在这个阶段蛋白质会合成并且生长激素也会帮助我们进行身体恢复和成长。另外,我们大脑的葡萄糖水平也会在这时进行补充,并且深度睡眠对我们的记忆巩固也非常重要。像图中所表示的那样,我们最初花较多的时间进行深度睡眠,然后进入到较浅的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在快速眼动阶段,我们睡得更浅,同时也容易做梦。

今年刚发表的一个研究招募了一组学生被试,邀请他们在睡眠实验室参与实验,通过脑电图来记录这些学生在两天里睡眠时的脑波情况。结果发现在第一个晚上,学生的大脑左半球,慢速脑电波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而在第二个夜晚,左脑的脑电波出现了适应现象,脑电波达到了与右脑电波持平的状态,说明学生的大脑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个新的环境。

这个研究的第二个实验邀请了一组新的学生,这组学生被告知在他们进行睡眠时,他们戴着的耳机可能会发出模糊的哔哔声,但是他们需要无视这个声音。大部分哔哔声是相同的声调,但是其中的一些却与众不同,声调会略微与统一的声音不同。通常来说,睡着的人的两个大脑半球会对这些不统一的声调产生反应,表现出脑波的波动。但是左半脑的波动更为明显,说明了相比于我们的右半脑,左半脑对不统一的噪声更为敏感。而与上一个实验相似,两个半脑的差异在第二个夜晚同样消失了。

而研究的第三个实验,同样使用了实验二中的音调,但是新的被试被告知他们在听到任何声音时,需要用他们的拇指和食指轻扣至少三下。结果发现这些学生在声音从右耳(右耳与左脑相联)传入时能更快地醒来,同样,这个现象只在第一个夜晚出现。

所以,这些实验的结论是,当我们在不熟悉的地方睡觉时,我们的大脑左脑会处于警惕状态,而这时我们的右脑却是在悠哉地休息。并且,不止是我们人类,很多鸟类和海洋哺乳生物经常以这种方式睡眠(一个脑半球保持警惕而另一个则休息),以应对突发的危险。所以从另一个方向来说,我们的生物进化机制使得我们保留了这种睡眠现象。



Tamaki, M., Bang, J. W., Watanabe, T., & Sasaki, Y. (2016). Night watch in one brain hemisphere during sleep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night effect in humans. Current Biology, 26(9), 1190-119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认床”这事儿,可真是不少人头疼的毛病。明明到了该睡觉的点,到了陌生的床铺上,脑袋里却像放电影似的,各种念头乱飞,眼皮子却跟粘了胶水一样,怎么都闭不严实。白天累得像条狗,晚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简直是煎熬。这“认床”啊,说白了,就是身体和心理对新环境的一种不适应。它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不是单纯的“我.............
  • 回答
    “中餐天下无敌”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点夸张和情感色彩,但在很多热爱中餐的人心中,它承载着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由衷赞美。这种“天下无敌”的认知,并非仅仅源于味道的鲜美,而是由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共同构建而成,使其在世界美食版图中独树一帜,并让无数人对其推崇备至: 1. 博大精深的烹饪技艺与多样性中餐的.............
  • 回答
    “我又不吃袁隆平生产的杂交水稻”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一种对个人选择的宣称,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心理和动机。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一、 字面意思的解读:一种对个人选择的强调最直接的理解是,说话者在表明自己不食用由袁隆平团队(或以他的名字为代表的杂交水稻技术)生产的水稻。.............
  • 回答
    一个人做出出卖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动机和因素的交织。这种行为往往是对个人利益、价值观、意识形态、情感联系以及外部影响等一系列考量权衡后的极端选择。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可能的原因:一、 个人利益驱动: 经济利益: 巨额的金钱回报: 这.............
  • 回答
    大学学生会干部是一个常常被讨论的角色,围绕着他们也存在着不少争议和负面看法。有人瞧不起学生会干部,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些原因往往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种负面认知。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一、 对学生会组织本身的负面认知和刻板印象: “官僚化”和“形式主义”: 这是最常见的批评之一。.............
  • 回答
    对于“9/11 事件是美国政府自导自演的阴谋论”这一观点,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并坚信不疑。这种信念的产生和传播,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社会、政治和信息因素。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有人会相信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阴谋论的普遍吸引力与心理机制: 对复杂事件的简化需求: 9/11 事件的.............
  • 回答
    有人说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是“垃圾食品”,主要是基于它们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在营养学和健康学上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一、 高油、高盐、高糖(“三高”特征) 高油(高脂肪): 烹饪方式: 快餐店大量使用油炸的烹饪方式,例如炸鸡、炸薯条、炸鱼排等。油炸过程中,食物会吸收大量油脂,.............
  • 回答
    人们愿意花费两百多块一杯的价格来品尝一杯猫屎咖啡,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说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1. 独特性与稀缺性:天然的“噱头”猫屎咖啡最核心的卖点在于其“独特”的生产过程。我们都知道,猫屎咖啡(学名:Kopi Luwak)的.............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答社区里,你会发现很多用户乐此不疲地、不求回报地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无私奉献”四个字就能概括的。我来给你细致地掰扯掰扯,把那些隐藏在屏幕背后的动机都挖出来。首先,“建立个人品牌和专业影响力” 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你设想一下.............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苏联没了美国帮助就会战败”这个观点,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谁打赢了战争”的框架,而是要考察两国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冲突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实和战略考量之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在二战中的牺牲是巨大的,其付出的生.............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为啥有些人会“看不惯”小粉红这事儿。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涉及到不少方面。首先,得明白“小粉红”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以及它通常指向的是什么样的人群。最早的时候,这个词可能带点自嘲,但现在嘛,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标签,用来形容那些在中国网络上表现得特别爱国,甚至.............
  • 回答
    人为什么会愿意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细究起来,却是一盘盛满了人性最深处情感与价值的棋局。这可不是简单的脑袋一热,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谈谈那个叫做“归属感”的东西。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最原始的部落时代起,我们就需要群体才能生存。国家,在现代社会,就是我们最.............
  • 回答
    在中国,我看到很多令人振奋的进步和巨大的潜力,但与此同时,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持有担忧,甚至悲观。这种悲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中国面临的一系列复杂挑战的观察和思考。首先,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问题是许多人担忧的焦点。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一个奇迹,但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永远.............
  • 回答
    关于《信条》(Tenet)会成为诺兰评分最低的电影这种说法,其实在电影上映前后就一直存在,并且有不少观众和影评人在讨论中表达过类似观点。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1. 叙事结构的复杂性与理解门槛的提高:克里斯托弗·诺兰一直以其非线性叙事、多层空间交织以及烧脑的剧情设计而闻名.............
  • 回答
    在《明日方舟》的世界里,罗德岛的行动有时会引来一些批评的声音,甚至被一些玩家认为“所作所为贬的一文不值”。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涉及对罗德岛理念、操作方式以及其行动后果的复杂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罗德岛这个组织的性质,以及它在泰拉大陆这个充满矛盾和残酷现实中的角色。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掰扯一下。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华为的加班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觉得它没毛病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咱们工作、生活,甚至是社会发展的一些观点和考量。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聊聊,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别弄得跟机器报告似的。首先,得承认,“996”或者说高强度工作本身,在国内很多行业,特别.............
  • 回答
    有些人认为NBA中的“老二冠军”(指球队的二号球星,或者说在球队中仅次于核心球星的存在,但未能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一文不值,这种看法确实存在,而且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团队篮球”的一种片面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私化”的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老二冠军”.............
  • 回答
    有些人练健美,这背后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原因,而是多种动机交织在一起,像一幅色彩浓厚的油画,每个人心中的那幅作品都有细微差别。要说详细,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1. 对身体的极致追求与掌控感:这可能是最直接,也最显而易见的原因。练健美本质上是对身体的一种“雕塑”。不是随随便便练练,而是目标明确,有计.............
  • 回答
    卡西欧海神系列之所以能被一些钟表爱好者视为“高档表”,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但它确实触及了一些人对腕表价值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这个说法,看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看:1. 技术精度与复杂功能,这不仅仅是看时间:海神系列最核心的卖点之一,就是它搭载的先进电波接收和多马.............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就多了,为啥要去万代天猫旗舰店买高达模型,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因为我想买”就能带过的。里面门道不少,而且对不少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童年回忆的致敬,一种对精湛工艺的追求。首先,得说到“正版”这两个字的分量。你现在上网搜搜,高达模型那叫一个琳琅满目,各种牌子都有,价格从几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