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量子退火」?

回答
“量子退火”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它其实是人类解决一类特定难题的最新尝试,而且这尝试中运用了我们对微观世界最奇妙的规律——量子力学的理解。

咱们先从它要解决的问题说起。想象一下,你要找一个山谷里最低的那个点,但这个山谷不是一个平滑的碗状,而是布满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丘和沟壑,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地形图。你的目标是找到整个地形图中那个绝对的最低点,也就是“全局最小值”。

在计算机科学里,这叫做“组合优化问题”,而且是“NPhard”那种硬骨头。什么叫 NPhard 呢?简单说,就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寻找最优解所需的时间会呈指数级增长。如果你想在地图上找一个城市的最佳公交路线,可能还有点办法,但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找出成千上万个地点之间的最优连接方式,那传统电脑可能要算到天荒地老。

那么,传统计算机是怎么尝试解决这种复杂寻优问题的呢?通常会用一种叫做“模拟退火”的方法。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它借鉴了金属退火的过程。

模拟退火:从高温到低温的“冷却”

你想想,把金属加热到很高,然后慢慢冷却,金属原子就会重新排列,变得更稳定、更坚固。在模拟退火算法里,计算的“温度”一开始很高,这意味着算法允许它在搜索过程中“跳跃”,也就是即便找到一个比当前位置差的点,它也有可能接受,这样可以避免被卡在局部最小值(就像山谷里的一个小低谷,但不是最低点)。

随着“温度”慢慢降低,算法变得越来越“保守”,它更倾向于接受比当前位置更好的解。最终,“温度”降到零,算法就停止了,它找到的那个点,理论上就是全局最小值。

这个方法效果不错,但也有个问题:它仍然是个概率性的方法,而且在非常非常复杂的地形图中,当很多“局部最小值”的深度都差不多时,模拟退火可能最终被一个“离最优解很近”的局部最小值给“骗”了,从而找不到真正的全局最小值。

量子退火:引入量子世界的“神秘力量”

现在,量子退火登场了。它试图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量子力学有什么神奇的?

1. 叠加态 (Superposition):一个量子比特(qubit)不像普通计算机的比特那样只能是0或1,它可以同时是0和1的某种组合。这就好比,在找山谷最低点时,你不是一次只观察一个位置,而是可以同时观察很多个位置,并评估它们。

2. 隧道效应 (Quantum Tunneling):这是最关键的特性之一。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谷里,你会被山丘挡住,只能顺着地形爬升才能越过,然后才能到达更低的地方。但是,在量子世界里,一个粒子有机会“穿过”一个能量壁垒,而不是绕过去。

在量子退火里,这就意味着,系统有可能直接“穿过”那些阻挡我们寻找全局最小值的“山丘”(能量势垒),直接从一个局部最小值“跳”到另一个更低的点,甚至直接跳到全局最小值。这种能力是经典物理世界里无法实现的。

量子退火的过程是怎样的?

量子退火器,或者说量子退火算法,通常会把需要解决的优化问题映射到一串量子比特的状态上。这个状态的能量就对应着我们优化问题的“高度”。

1. 初始化(“高温”阶段): 系统被初始化在一个叫做“均匀叠加态”的量子状态。你可以理解为,所有可能的解(所有可能的位置)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探索。此时,系统的“量子性”最强,允许最大的叠加和隧道效应。

2. 退火过程(“冷却”):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会缓慢地从初始的量子状态演化到一个与我们最终要解决的优化问题紧密相关的量子状态。这个演化过程可以想象成是逐渐“加热”系统,然后“冷却”它,但这里的“加热”和“冷却”是量子物理意义上的。

“加热” (增加量子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引入“量子噪声”(通常用一个“横向场”来表示),它会鼓励量子比特处于叠加态,增加隧道效应的可能性。
“冷却” (减少量子行为): 随着退火过程的进行,这个“横向场”会逐渐减弱,系统最终会“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我们对问题的最优解(最低点)。

这个过程有点像这样:一开始,系统充满了量子不确定性,像是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同时“晃悠”,而且有能力轻易“穿墙越壁”。随着退火的进行,这种量子特性逐渐减弱,系统被引导着慢慢“稳定”下来,最终锁定在能量最低的那个状态。

为什么说量子退火可能更强大?

正是因为有了量子叠加和隧道效应,量子退火在理论上比模拟退火更有潜力解决那些拥有大量相互关联变量的复杂组合优化问题。

并行性: 叠加态使得量子退火能够同时探索许多潜在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内在的并行性。
跳出局部最小值: 隧道效应使其能够有效地“穿过”高能量壁垒,避免被困在局部最小值。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解决一个“旅行商问题”的简化版:找到访问N个城市的最短路线。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可能的路线组合呈爆炸式增长。

模拟退火: 就像一个徒步者,在复杂地形中寻找最低点。他可能会爬上一个小山丘,然后发现又掉进了一个小山谷,但这个山谷不是最低点。他会不断尝试,有时会因为“能量”(温度)足够高而跳过一个小山丘,但如果山丘很高,他可能就绕过去了。
量子退火: 就像一个能够瞬间“传送”的探险家,或者他能“穿透”障碍。他不必一步步爬山,而是可以直接“穿过”山丘,甚至在不同的路径之间进行“叠加”探索,最终更容易找到那条绝对最短的路线。

需要注意的点:

专用硬件: 量子退火不是在普通电脑上运行的软件,而是需要特殊的量子退火硬件,比如DWave公司制造的量子退火器。
并非通用量子计算机: 量子退火器是一种相对“狭窄”的量子计算设备,它专门用于解决组合优化问题,不像一些通用的量子计算机那样能够执行任意的量子算法(如Shor算法用于因子分解)。
问题映射: 将实际的优化问题转化为量子退火器能够理解的“Ising模型”或“QUBO”(二次无约束二元优化)形式,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实际表现: 虽然理论上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量子退火器的性能会受到硬件噪声、退火时间的限制,以及问题映射的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它是否在所有情况下都优于最好的经典算法,仍在积极研究和探索中。

总的来说,量子退火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的叠加态和隧道效应来解决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新型计算范式。它就像是给解决那些“不可能完成”的搜寻任务,注入了来自微观世界的神奇能力。虽然这项技术还在发展中,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去应对现实世界中那些棘手的计算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圈外人尝试图文给观众介绍下而不保证正确的理解。

1,什么是退火。

先看看如下自媒体的视频。

里面的黏菌在分布大小营养物的器皿中疯狂生长,然后待营养物消耗完,黏菌在疯狂生长后会收缩,于是在器皿中留下了网络状残留物。这就是退火的全过程。

2,退火在数据领域的理论意义

user avatar

看了上面各位前辈的比较专业的回答,我感触良多。鼓掌~赞同~感谢~

但是……Dwave原理的解释似乎没法“让一个妹抖都能理解”……这里请允许我抖(不止一)个机灵……献上我的处女答(处女抖)——辅助接受过高中数学训练的妹抖们理解其猴版的本质。为啥?因为我是卖萌专业的。

——背景介绍,跳过不影响愉悦感——

可能关注M67前辈的人会看过一篇日志,讲的是姐夫·踏波(Jeff Tupper,百度这个名字的话,前面两个链接都应该是你需要的)的“自我涉指不等式”——一个不等式的图像画出来正好是它自己。这里,Jeff Tupper在同一篇论文里详细论述了所谓的“Tupper区间算法”。其数学基础是“区间算术”(进一步了解,参考wiki:

區間

)。

——背景介绍结束——

这里的区间,和数学中的区间概念上没有大差别,开、闭、宽度都有,有时用来做误差分析,指结果可能出现在这个区间里,且没法精确地确定下来是哪一个点。

看到这里,你有啥触动没?对于这种区域里的不确定性?……没有也没有问题。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中被“抹开”的结果,不考虑其概率大小变化,就目测来说,正像是一个电子运动的区间(这个区间实际上是无限大的啦)。

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把量子现象看作是区间里的不确定性,问题就简单了。所谓“量子退火”,就是把“解区间”利用量子现象从大缩小,直到“收敛”为一个满足精确度要求的解。

来,用Jeff Tupper论文里出现过的画图神器GrafEq来画个图看看你就对退火有了直观的感受了。

我们来方程绘制的图像(选这个方程没有其他意思,纯属是为了拉长绘图时间,好让我截图……)。

刚开始程序关于这个方程的解一无所知,那么方程的解的“概率云”遍布整个平面。如下。

接着,程序开始让解“退火”,舍去不可能的解区间,标为白色,留下可能有解存在的区间,标成漂亮的浅蓝色。如下。

等待一段时间,我们就能拿到比较准确的图像。你可以看到,解的概率云缩小到比较小的区间里了。这个时候,还是浅蓝色的区间表示这个区间中有方程的解,就是不知道精确的值是多少。但是已经能让人把握方程的大致图像了。如下。

于是,我们继续做个类比:量子退火里的“大自然”,在这里就成了被作图的方程;最后确定的方程的近似图像(方程解的所在区间),就成了量子退火算法中得到的最优解。

结束啦。

*各位没有对这个动态过程的直观感受的话,可以去下GrafEq自己动手画一画。

**各位前辈看到这里,应该已经联想起级数收敛或波函数的坍缩了吧……我反正是被量子退火和区间算法萌到了。

**发现了不足之处,求马上指出啊……我是卖萌专业的,不是物理专业……难免会有错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量子退火”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它其实是人类解决一类特定难题的最新尝试,而且这尝试中运用了我们对微观世界最奇妙的规律——量子力学的理解。咱们先从它要解决的问题说起。想象一下,你要找一个山谷里最低的那个点,但这个山谷不是一个平滑的碗状,而是布满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丘和沟壑,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
  • 回答
    退相干理论在解释延迟选择实验和量子擦除实验时,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且符合我们日常直觉的视角。它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宏观世界里我们看不到量子叠加态,以及如何在特定条件下“抹掉”这些量子行为的痕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力求用最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讲解。退相干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退.............
  • 回答
    当我们审视量子物理或统计物理的浩瀚图景时,一个熟悉的表达式几乎无处不在,那就是 $exp(E/kT)$。这个简洁的数学形式,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意义,它就像是一扇门,让我们得以窥探微观世界的运作规律,以及宏观事物统计学上的行为。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1. Boltzmann 分布:微观粒.............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聊聊量子霍尔效应,试着用一种更接地气、更像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来“掰开了揉碎了”地讲。想象一下,咱们把一些很特别的材料,比如一种二维的电子气体,放在一个极其寒冷的环境里,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然后,咱们再给它施加一个很强的磁场,这个磁场要垂直于这个二维平面。霍尔效应,是个什么玩意儿?在.............
  • 回答
    量子传输:不是“瞬移”,而是“克隆”信息的奥秘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把某个物体的信息瞬间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就像科幻电影里的“空间跳跃”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量子传输”和这种“瞬移”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和科幻电影里的那种“把人传过去”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俗点说,量子传输更像是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碰撞,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与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老师说王阳明的话“你不看事物,事物就不存在”违反现实,而量子理论中的“薛定谔的猫”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种“不存在”的可能性。我们来详细地解读一下其中的联系和区别。一、 王阳明的心学与“你不看事物.............
  • 回答
    咱们今天聊点儿“玄乎”的,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量子纠缠。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小说?其实,它就像是现实世界里一对“心有灵犀”的粒子,只不过这种“心有灵犀”的方式,比我们想象的要神奇得多。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两个特别的硬币。这两个硬币并不是普通硬币,它们是从一个特别的“制造过程”里出来的,而且它们.............
  • 回答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绝句,是一句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的话。要理解它的含义,我们需要分别解析“长”和“量”这两个字。首先,我们来分析“长”字:“风物长宜放眼量”中的“长”字,最主要的理解是作时间上的长。 时间上的长宜(久): “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长久”、“长远”、“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马氏距离这个概念,以及它和“互相关张量”之间那点事儿。我尽量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让你觉得这就像和一位懂行的人聊天一样,而不是在读一篇生硬的AI报告。 马氏距离:告别“欧氏”的局限,拥抱数据本身的“味道”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欧氏距离说起。两个点在空间里的距离,你数一下横坐标差多少,纵坐.............
  • 回答
    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无疑是现代物理学最宏伟、也最棘手的挑战之一。简单来说,它们各自在描述宇宙的不同尺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试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难以逾越的矛盾。广义相对论,由爱因斯坦提出,是描述引力的几何理论。它将引力视为时空弯曲的结果,物体沿着时空的“直线”运动。它在宏观尺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的探索,也触及了科学研究的深层动力。为什么弦论这么多人研究,而量子纠缠的理论突破会产生“第二个爱因斯坦”?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要理解为什么弦论如此吸引人,我们需要知道它试图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现代物理学有两个基石:描述宏观世界的广义.............
  • 回答
    蔚来、理想、小鹏这“蔚小理”三强在刚刚过去的 11 月,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交付量纷纷突破万辆大关。这不仅是它们各自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活力和“蔚小理”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整体销量表现:破万成常态,市场竞争白热化首先,我们来整体看一下这.............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