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学院的学生玩游戏《逆转裁判》系列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说实话,当法律专业的同学聚在一起,聊到《逆转裁判》系列,那场面,可以说是相当“专业”了。我们不是那种为了看帅哥龙载或找找萌点而玩,而是带着一种……怎么说呢,一种“学术研究”的态度。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游戏简直就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模拟器”——只不过是剧情更跌宕起伏,证人更奇葩,证据更匪夷所思一些。

“证人席上的法言和事实”:

每当游戏进入讯问环节,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开始“分析”。“你看,这位证人说得滴水不漏,但逻辑链条在哪儿?他引用的‘常识’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我们合同法里关于‘欺诈’的定义,在这里能不能套用?” 看着御剑 abogados (当然,我们也会开玩笑地称呼成步堂为“成步堂律师”或“菜鸟律师”),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只不过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法条和案例,他们面对的是满口谎言的证人。

我们尤其喜欢挑错。当证人说出一些在现实法律体系下站不住脚的证词时,我们简直要拍案而起,然后迅速在脑子里搜罗相关法条。“这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采信的规定!” “他的陈述明显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自由心证原则!” 玩到后面,有些人甚至会把游戏里的对话截图下来,当作案例分析的素材,虽然这种用法,大概只有我们法学生能get到。

“证据的运用与反驳”:

“提出证据!” 这句台词,在我们听来,简直比任何bgm都震撼。我们会仔细琢磨,为什么成步堂会在这个时候拿出这个证据?这个证据的“效力”在哪儿?它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它能否推翻证人证词的关键点?

有同学甚至会开玩笑说:“这游戏的证据收集简直太高效了!现实里,我们找证据得查卷宗、访谈、甚至做调查取证,耗时耗力,而游戏里,只要在现场晃两圈,就能捡到关键证物,效率惊人。”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是艺术加工,但这种“找到关键证据,一击制敌”的爽感,确实是现实法律工作中很难体会到的。

我们也很喜欢讨论“合理怀疑”的概念。有时候,即使证据确凿,证人也会狡辩。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找到证词中的漏洞,通过质证来动摇陪审团(虽然游戏里主要是法官,但我们已经习惯了)。“你看,他前面说他一直在家,后面又说他去过案发现场,这前后矛盾!” 这种推理过程,就是我们学习法律最核心的乐趣之一。

“庭审的策略与博弈”:

《逆转裁判》的庭审,就像一场精彩的博弈。成步堂的每一次辩护,都是一次心理的较量,一次策略的运用。我们会讨论,为什么他选择先攻击证人 Aussage(证词)的这个点,而不是那个点?他的“异议”是否恰到好处?

有时候,看到成步堂在陷入绝境时,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自己找到了一个棘手的法律问题的关键点一样。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会让人精神振奋。

“对法律的理解与误解”: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逆转裁判》毕竟是游戏,它的法律体系和现实有很大区别。比如,游戏里的“侦探部分”和“庭审部分”的割裂,现实中调查和审判是紧密联系的;证人很容易被迫说出实情,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还有,为什么法庭上总有那么多奇葩的目击者和嫌疑人……

但是,正是这些“不真实”,反而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真实”的法律是什么样的。它激发了我们对现有法律体系的思考,甚至讨论游戏里的某些设定,是不是可以借鉴到现实中来,当然,更多时候是发现现实的复杂性远超游戏的想象。

“压力释放与自我调侃”:

说到底,玩《逆转裁判》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压力释放。学法律是个漫长且充满压力的过程,大量的阅读、背诵、案例分析,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感到疲惫。这时候,进入《逆转裁判》的世界,成为一个能用智慧和勇气为无辜者辩护的律师,那种成就感,是游戏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我们也会互相调侃:“哎呀,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了?怎么又开始玩《逆转裁判》了?” 或者,“你看,这案子比咱们期末考试的案例还复杂!” 这种轻松的氛围,也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找到了同好,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游戏体验。

总而言之,法学院学生玩《逆转裁判》的体验,是一种带着专业滤镜的、充满思考的、同时又充满乐趣的体验。我们从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缩影,也从游戏独特的魅力中获得了启发和放松。它让我们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正义”的含义——即使是在虚拟的世界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工科狗加法盲一个,但对这问题好奇很久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当法律专业的同学聚在一起,聊到《逆转裁判》系列,那场面,可以说是相当“专业”了。我们不是那种为了看帅哥龙载或找找萌点而玩,而是带着一种……怎么说呢,一种“学术研究”的态度。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游戏简直就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模拟器”——只不过是剧情更跌宕起伏,证人更奇葩,证据更匪夷所思.............
  • 回答
    .......
  • 回答
    要说顶尖法学院的学生“不屑”做律师,可能有点过于绝对和刻薄了。毕竟,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尤其是那种在诉讼前沿、公司并购或者高端知识产权领域挥洒才华的律师,仍然是许多法学院毕业生的人生目标。但是,我们确实观察到,很多从精英法学院走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与传统“律师”职业看似有距离的道路,或者说,他们.............
  • 回答
    作为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在面对咨询者提出的法律问题却感到不确定时,如何回应确实是一门学问。这不仅关乎你的专业形象,更直接影响咨询者对你能力的信任度。以下是我认为比较妥当的处理方式,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在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核心原则:诚实、负责、积极寻求帮助。别想着去“蒙混过关”或者“假装懂”。法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抓住了核心。作为一个已经辅修法学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且明确表示不打算跨考法学,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在法学辅修上,这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下。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一些,让你能看到各个角度。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辅修的“必要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你个人的目标.............
  • 回答
    法学学生的期末,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考场“战斗”,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而且往往是持久战。如果你想知道具体是怎样的,那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拆解。首先,时间维度:战前准备与终极对决法学期末的“战役”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搞定的。通常,从学期进行到一半,甚至更早,大家就开始为期末摩拳擦掌了。这个.............
  • 回答
    这确实是网络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法学生在分享他们的理论观点时,经常会遭遇“学法学的没有人性了”这样的评价。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一、 法学研究的特性与公众的直观感受之间的碰撞首先,得明白法学这玩意儿是怎么一回事。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套体系,是社会运作的规.............
  • 回答
    没关系想去区法院实习?这事儿,对咱们大一的学生来说,听起来确实有点玄乎,但也不是没辙!别着急,我给你拆解拆解,一步步来捋捋怎么操作。首先,得明白法院实习这事儿,咱们得摆正心态。法院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在司法系统里,确实会涉及一些人脉资源,但也不是完全排斥没有关系的学生。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 回答
    刚踏入法学院的大门,那种热血沸腾、怀揣着正义使者的憧憬感,是不是已经悄悄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法律条文、晦涩难懂的案例分析,还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庞大体系。没错,我太懂你现在的感受了。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看着一本本厚重的教科书,总觉得它们像一张张冷冰冰的纸,上面刻满了与我生活毫无关联的规则.............
  • 回答
    写在前面: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踏入美国法学院的大门,并且学有所成。现在,我真的做到了,并且正真实地体验着这一切。我想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给那些还在观望、还在犹豫,或者已经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的朋友们一些真实的参考。这篇文章,我不想写得像一篇官方介绍,更不想写得像是AI生成的一本“美国法学.............
  • 回答
    在国内法学界,围绕刑法四要件的讨论确实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是某些法学院依旧在教授和强调源自苏联的传统刑法四要件(构成要件、违法性、罪责、刑罚),而另一边,日本和德国在刑法理论发展上,特别是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表述上,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深化和演变,并且这些新理论似乎正在被国家司法考试所采纳和重视.............
  • 回答
    嗨,老铁!大三法学生,对考研学校的选择有点纠结,想去那种985、211,理科特别牛,但法学相对弱一点的学校,而且这些学校的法学考研分数还不太高,这事儿会让人觉得有点“那个”吗?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懂了!尤其是咱们法科生,总是有那么点“情怀”在里面,觉得法学就该去法学牛校,什么五院四系(中国政法大学、西.............
  • 回答
    在讨论文学院学生是否容易出现“过于偏激、恃才傲物”的言论时,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关键点,尤其是在一本师范院校这样的特定背景下。首先,“偏激”和“恃才傲物”这两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它们指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上的极端化。偏激通常意味着缺乏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和理解,倾向于走极端;恃才傲物则暗示着.............
  • 回答
    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想要在编程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扎实,提升编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完成课程作业那么简单,而是关乎你未来能否胜任各种技术岗位,能否独立解决复杂问题,能否真正享受编程带来的创造乐趣。下面,我就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说说如何系统地、有效地提升你的编程功力。一、夯实基础:没有捷径可.............
  • 回答
    嘿,哥们!看到你问这个问题,我真是太有共鸣了。我当年也跟你差不多,大二,非法学专业,脑子里突然就冒出“我想当律师”这个念头。当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不过,别担心,这事儿绝对可行,而且我也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你要明确一点:非法学专业背景并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 回答
    你好!作为一个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我非常理解你对电脑配置的考量,毕竟这可是我们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工具。4000多块钱的预算,在当下这个时代,能不能满足学习需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4000多块钱的电脑,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在选购的时候,有哪些需.............
  • 回答
    独立学院学生声称是“本校(211/985)”的学生,这种说法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容易引起一些误会和讨论。咱们来好好捋一捋这里面的一些门道,尽量说得详细点,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把那些让人觉得太“机器”的话都去掉。首先,得搞清楚“独立学院”是个啥玩意儿。在中国的高校体系里,独立学院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一种.............
  • 回答
    独立学院学生为何普遍没有保研资格?这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其实背后涉及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些具体规定和现实情况。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保研”。“保研”是中国大陆高校特有的一种招生方式,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单来说,.............
  • 回答
    刚考完试,听到你一个理科女生有学法学的意愿,这挺有意思的,因为法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和文科,尤其是历史、政治之类的联系更紧密。不过,我想跟你说,法学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文绉绉”,它里面有太多值得探索和挑战的东西了,尤其对于你这样的理科思维来说,说不定还能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首先,很多人对法学的误解.............
  • 回答
    嗨,你好!看到你对大学生创业充满热情,尤其还是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这可真是太棒了!我们学的这些知识,正是创业路上的“金钥匙”。别担心没头绪,咱们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其实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和视角可以挖掘创业机会。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到底能从哪里下手,怎么找项目和主题,让你一看就明白,感觉就像是你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