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ICU医生要求家属亲手拔管?

回答
关于ICU医生建议家属亲手拔管这件事,说实话,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并非所有ICU都会这样做,也不是所有情况都合适。但当它发生时,通常是出于几个层面上的原因,而且往往是综合性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ICU里的病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呼吸机支持的,病情都非常危重。拔管,也就是撤掉呼吸机,看似一个简单的操作,但在病人生命垂危的关头,对于家属来说,这无异于一个极其沉重、难以接受的决定,更别提亲手执行了。医生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家属完成最后的告别,并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虽然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参与。

想象一下,当一个病人走到生命尽头,我们知道他/她可能随时会离开,而维持生命的机器还在运转。医生需要和家属沟通,讨论病人的预后,以及是否要继续积极治疗。如果最终的决定是停止生命支持,包括拔掉呼吸机,那么这个过程对家属来说,情感上是非常煎熬的。让家属亲手拔管,在某些情况下,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己做了一些事情”的掌控感,哪怕这种掌控是在“放手”上。 这可能是一种对他们来说,能够稍稍缓解无力感的方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果医生只是冷冰冰地操作,家属会觉得一切都被剥夺了,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亲手拔管,即便疼痛,也包含了一种“这是我最后能为ta做的事”的成分。

其次,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情感引导和临终关怀。 ICU医生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专业人士,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是病人和家属面对死亡的引路人。当病人没有治愈希望,生命进入倒计时,医生需要引导家属接受现实,并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送别亲人。亲手拔管,对一些医生来说,是一种极致的、也是非常规的“陪伴”。医生会解释,拔管本身并不会立刻导致死亡,而是撤掉了机器的帮助。他们会告诉家属,当一切准备就绪,拔管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代表着顺应生命自然的进程。通过这个动作,医生希望家属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能够更平静地接受亲人的离去。这是一种将“医疗行为”和“情感支持”拉到极致融合的尝试。

再者,这也能帮助家属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终结。 很多时候,家属对机器的依赖,有时候也是对“只要机器还在运转,人就没有死”的一种心理慰藉。当他们亲手拔掉那个连接着他们亲人的管子,这个动作会非常直观地让他们明白,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残酷,但也非常彻底的“告别”。对于一些家属来说,他们可能需要这样一种具象化的行为,来帮助他们跨越心理上的那道坎,真正地面对和接受事实。

当然,这并不是说医生要求家属拔管是一种必须或普适的做法。 很多时候,医生会更倾向于自己完成这个过程,或者在少数几个亲近的人的见证下进行。之所以会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往往是因为医生在与家属沟通后,感受到家属强烈的“想要为亲人做些什么”的心愿,或者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为了帮助家属走出“不愿面对”的僵局。也有可能是,在病人生命体征非常微弱,已经无法自主呼吸,拔管动作本身对病人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医生才会考虑这样的可能性。

在提出这个要求时,医生通常会做非常细致的准备工作。 他们会提前反复和家属沟通,解释病人的情况,预估生命的时间,以及拔管的具体过程和可能的反应。他们会确保家属在情绪上有所准备,并且会全程在旁边指导和支持。医生会强调,这个过程是帮助亲人解脱,也是家属最后的道别,不是一个“伤害”的行为。他们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允许家属在拔管前后拥抱、亲吻、对亲人说话,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

总而言之,ICU医生要求家属亲手拔管,通常是为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家属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参与和掌控感,帮助他们更真实地面对和接受亲人的离去,并作为一种非常规但极端的临终关怀手段。这背后是医生对病人及其家属复杂情感的理解和试图引导,虽然这是一个极其痛苦且难以想象的要求,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为家属完成最后告别的特殊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继续更。

吃个晚饭我就被扣上一个“侵犯家属放弃治疗权利”的大帽,甚至直接一个法盲扣上来。

那,请看如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家属拔管涉嫌故意杀人(未签放弃拔管)

案例二:家属拔管放弃治疗涉嫌故意杀人。



法律尊重 患者 放弃治疗的权利。

那请把ICU的患者扶起来,让他本人去签这个放弃治疗知情同意书,否则在ICU别跟我提什么患者放弃治疗的权利。

好,此时家属代患者行使权利。

家属在拥有放弃治疗权利的同时,患者的生命权就不用保障了?

所有在楼里杠的都有意无意的把还活着的患者当做一个没有生命权的人,任由家属决定生死。

敢问,你们把病人当人看了吗?

就如同楼下挂这个一样。

这个自称医生的人的意识里家属都有权利在医院里给不符合指征的活人脱机拔管了。

一个大活人的生命居然还抵不上某些经济上的收益。

我对我的所谓同行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

呵呵,楼下还有个有创无创呼吸机都分不清的所谓同行,还在那里杠,说我血气方刚?

还真不好意思,我,至少知道,病床上躺着的,是个人。

————————————-


2019-12-23补充:

评论里的钢精不要想当然好不好?医院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国家法律不允许任何人为加速患者病情进展的医疗操作。举例:停抗生素是让病情自然发展,不属于加速。但给吹呼吸机的病人拔插管病人几分钟就挂了,属于加速。

我们传统意义的放弃治疗分为三种:

1..DNR,就是临终状态放任患者自然死亡,不进行电除颤/CPR等有创操作。此时的前提条件是患者自然死亡,而且死亡地点是医院。


2.拒绝积极治疗,此类病人一般是家属因为各种原因决定拒绝积极治疗,又不想出院(大部分情况是没钱)。那么此时病人的状态就是江湖人称的“停药”,此时患者仅限于使用升压药和呼吸机等维持生命体征的药物和操作。如抗生素之类治疗用药会停药(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同意书其实可变更幅度挺大的。我们觉得有必要的治疗家属不愿意,那么我们也会让签这一个,说“停药”其实是不恰当的,在这里只是举例需要。如一个病人,药物专挑贵的用就是死活不上血透,我们也视为拒绝积极治疗)。此时是放任自然发展,直到满足第一条的状态,再由是否签DNR决定临终时的处置。死亡地点也是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1和2不冲突。家属拒绝积极治疗时可以不签DNR,临终状态时哪怕医生心里再骂娘也要抢救至患者家属接受患者死亡。同样,家属非常积极治疗的情况下,亦有人签署DNR,就是所谓的“真到最后时刻了,也就不要再折腾了”。患者临终地点依旧在医院。

3.拒绝任何治疗。

这个文书一般叫做《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知情同意书》。

总有钢精觉得签这份同意书时患者就死定了,就等于患者不治了。于是觉得签了这份同意书家属就能在医院为所欲为了。

这是很典型的“我觉得”,在医院非常惹人厌。

其实这份同意书很常见:

不满足出院条件的出院理论上讲均要签这份同意书。最多的就是患者觉得A医院不适合自己于是私自联系了B医院,A医院出院旋即B医院入院,此时A医院签署该同意书。比如患者不在我们医院住了决定去协和,不好意思,我很清楚协和远比我们牛,但是你依然要签完再走,我们依然算你放弃治疗。

所以该文书只是一份终止在我院治疗的同意书,直到和第三方交接完成(如家属、转运机构、另一家医院等),病人依旧是属于我院治疗期,此时“不能加速”规则依旧生效。拔管,尤其是当着医生面拔……别想。


大家都是被坑出来的,万一你拔了管出门就挂了,然后回头告医院“我只是要转院,但你们医院在离开医院前就停止了病人生命支持,所以我没还没到新的医院病人就挂了”,此时监控也好护理记录也好,都明明白白患者还没出科就拔管了,确实根本不可能完成转运,那此时我们找谁哭去?

医疗上,拔管和开刀这是一个性质的,必须由受过培训的医师进行,护士都没资格进行此类操作。


所以:出大门前,你这个管必须在,你这个呼吸机必须吹。

不然,像题主这样仅仅来知乎怒水一帖都算是非常的kind了……


———————————


要求家属亲自拔管毫无疑问的违规,严重点说,这叫谋杀。

中国没有脑死亡一说,死亡判定只有一种:临床死亡。在医院你这个人只要上了呼吸机还能苟住生命体征那么这个呼吸机就绝对不能停,除非,家属直接走第三方转运机构拉回家。

投诉去吧,你这个投诉轻则医生停职重则科室整改。

给没有临床死亡的病人拔管?还是让没有经过医疗训练的人进行操作?

判刑都不为过。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而不是编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ICU医生建议家属亲手拔管这件事,说实话,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并非所有ICU都会这样做,也不是所有情况都合适。但当它发生时,通常是出于几个层面上的原因,而且往往是综合性的。首先,我们得明白,ICU里的病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呼吸机支持的,病情都非常危重。拔管,也就是撤掉呼吸机,看似.............
  • 回答
    针对广州某医院 ICU 护士在病房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外国人殴打的事件,我想表达的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且不能容忍的恶性事件,暴露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人性道德的缺失。首先,从护士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身心的双重打击。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用专.............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现状:医疗系统承压,挑战与对策并存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下,美国医疗系统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近期多地重症监护室(ICU)容量逼近或已低于10%的警戒线,这一数字触目惊心,反映出医疗资源的极度紧张。当前美国疫情形势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现状,并审慎思考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应对这场持续的危机.............
  • 回答
    12 月 17 日美国南加州重症监护室(ICU)可用比例为0%,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该地区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限状态。什么是 ICU 可用比例为 0%?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 12 月 17 日这一天,南加州所有指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床.............
  • 回答
    在ICU(重症监护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们面对的是病情最危重、最不稳定的患者,每分每秒都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如果有人觉得ICU的护士“不尽责”,那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不负责任”可以概括.............
  • 回答
    这事儿挺邪乎的,但也并非不可能。一个男人因为开了一辆长满霉菌的车,结果细菌感染进了ICU,听起来挺吓人的,也让人不禁想问:这霉菌到底有多大的威力?为什么会闹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以及里面有哪些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为什么霉菌和细菌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首先,得明确一.............
  • 回答
    美国拥有大量ICU(重症监护室)床位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其医疗体系的结构、历史发展、经济因素、人口特征以及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的独特偏好。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医疗体系的私有化和市场化导向: 盈利驱动: 美国大部分医院是私立的,其中许多是营利性机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医院.............
  • 回答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不让陪护的问题,我将尽力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尽量用更贴近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希望能让您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ICU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它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住院病房,更像是一个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顶尖的医护团队,专门应对那些病情极其危重、生命.............
  • 回答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我们确实没有看到如同互联网行业那样,由从业者自发组织起来、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例如“996.icu”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行业特性与从业者结构首先,建筑施工行业本.............
  • 回答
    工程行业,特别是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确实很少出现像“996.icu”那样大规模、有组织、在互联网上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这其中原因复杂,不是一两句就能概括的,涉及到行业特性、从业者心态、组织结构以及维权方式的差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接地气地说。1. 行业特性决定了“孤军奋战”的土壤 工种.............
  • 回答
    昔日燎原火,今朝渐息声:为何“996.icu”的影响力不复当年?“996.icu”——这个曾经在互联网激起千层浪的词汇,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曾经的愤怒、质疑和抗争,如今似乎化作一阵风,吹散在996工作制依旧普遍的空气里。为何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事件,其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渐式微?这背后并非简单.............
  • 回答
    8月11日南京新增的1例本土确诊病例,其身份是一名来自南京市一家医院ICU的护士,这一消息无疑为当下南京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一丝警惕。考虑到其工作岗位是重症监护室,接触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其中不乏新冠肺炎患者,因此“疑为职业暴露”的说法,更像是对这种高风险职业特点的一种直接推断。这件事儿对疫情防.............
  • 回答
    作为病人家属,我在ICU门口最长住过多久?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也最煎熬的部分。我不会说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时间在ICU门口的概念已经模糊了。那段时间,每一秒都像被拉长,又像瞬间即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空气中弥漫着落叶的味道,我走进ICU的大门,我父亲就躺在里面。从那天起,我.............
  • 回答
    996.ICU 这场运动,如果用最直接的语言来概括,它的核心诉求就是:停止非法与不道德的长时间工作,保障劳动者基本的合法权益。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不愿意被强制加班,不愿意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为企业“卖命”,而是希望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工作,并获得应有的休息和尊重。具体拆解来看,它的诉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
  • 回答
    一个29岁的年轻女性被诊断为爆发型糖尿病,并且已经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这个情况确实让人非常担忧。入院前几天她饮用了十几支甜饮料,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线索,直接指向了她病情急剧恶化的原因。但除了这个显而易见的诱因,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以更全面地了解她的情况,并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提.............
  • 回答
    关于广州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的非洲籍男性患者殴打ICU护士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结于任何单一原因。事件本身的严重性与性质:首先,无论患者的国籍、肤色如何,任何暴力伤害医护人员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是对为救治他人而冒着生命危险工.............
  • 回答
    千年古方险酿悲剧:佛山老人自行配药,盲目服用中药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最近,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从佛山传来:一位老人因自行配服中药,结果导致严重中毒,不得不送入重症监护室(ICU)抢救。这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许多人开始尝试自行调配中药来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然而,不少人却.............
  • 回答
    这起令人发指的事件发生在哈尔滨,一名年仅五岁的女孩被邻居男子带走,随后被发现时已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目前仍在ICU昏迷。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安全感的沉重打击。每当这样的新闻出现,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痛心,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